如何评价giao哥为什么老是被骂大骂黑粉,我现在是落魄了,难道我以前赚的钱不是钱了吗,我小阿giao不比你们强?

一、上————关于牛的个人及其观众群体

  牛这个人吧,在他心中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所在从事的直播其实质就是一种跪着挣钱的行当,是一种通过不断让自己出洋相、让别人随意取笑的职业。所以他才会有摆脱不掉的什么“我不配”、“自卑牛”等自己都看不上自己的“自我菲薄”之举。以这样的心态来进行自己的直播职业,就注定了牛在做出很多选择的时候的时候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的。

例如,当面对超出自己的、过于优秀的或者心气高的女主播时,他的第一选择就是敬而远之,不是身体上的远离就是在人际交互往来上的疏远。因为这种情况下的背后,他内心的第一个想法不是去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建造和维系这个可能会形成亲密的关系,而是更现实的,自己这个小丑般的职业所带给他的自卑。先不说那个女主播会不会打从心底看的上他,就是真的看上了他,牛恐怕也会担心别人对他是有所图的。简而言之,牛不相信自己滑稽小丑般的样子拥有能够吸引别人的力量。现实生活中,牛的经历告诉他,童话的存在是值得怀疑的。用句更直白的话来说,他在心中将自己定位成了供人嘲笑小丑而非受人尊重的小丑扮演者。

  于是,这种表象化的,看小丑表演的观众和为了打赏而进行的小丑行为,让老牛自己更加感觉他所在进行的直播只不过是一场让别人尽情嘲笑自己的小丑行为,从而一开始就在根本上否定了自己直播上的积极性,所在他才会那么热衷于一碰到困难就想着放弃而不是积极的去尝试用各种办法去解决。试问一个自己都在不停的否定自己职业的人,他怎么可能有面对困难时的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的毅力呢?

牛这样的,有些内向的人当初居然做出决定当主播,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但也正是因为有点内向,所以他才会默默的在几年的直播中见识和学习到了很多,但这也导致了他的心气也要比之平常人也要高了一些。说白了就是自认为见过了世面,所以他自认为有能力配得上更好的。再简而言之就是,非凡的阅历给予了平凡的他以超越常人的见识。而正是这些理论而非实践上的见识便足以让他自认为自己非同一般了,但是他忘了一句更重要的话: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于是一个矛盾就出来了:看着那一些犹如白痴般的弹幕,老牛心中肯定会轻蔑一笑,认为自己要比那些弹幕后面天真的观众知道的多、聪明的多,认为自己的见识要比之那些发出如此幼稚发言的观众要高一等,于是这种优越感便让他感觉自己能够比他们配得上更好的生活。但每每又一想到自己因为直播而变成的那种被所有人都可以尽情嘲笑的荒诞可笑的小丑形象,他便又会不断的贬低自己“啥也不是”。所以在理论上的“大明白”和实践上的“我不配”的泥潭当中,我们便会经常看到老牛不断的上演“高不成低不就”的戏码。比如村花和阿紫,逛逛和仙乐。在自卑与傲慢的循环往复之中,他忘了应在取得成就的时候保持的是谦虚而不是不听劝言的傲慢,在被人嘲笑轻视之时应当保持是相信自己的自信而非自卑。

  另一个问题便是牛分不清自己的粉丝构成,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科学的分析过自己的粉丝构成,所以每每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虽说听从意见是好事,但他只看到了粉丝的数量而忘了质量。

  就粉丝群体来说:

  第一类,牛最重要的粉丝群体是一群真心以为牛会坚持下去的人(呵,普通人啊,总是向往着不切实际的希望),认为就是牛这样一个小丑一般的人也有理想去某地(东北?海南或者拉萨?),也在努力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属实应该支持一下,特别是牛这个人心胸也比较宽广,除了一切小毛病外没什么让人厌恶的坏脾气,而且反正隔着屏幕呢,这些小毛病也影响不到他们,反而有时候还让人感觉挺真实的。

  不太虚伪做作,这恐怕也是为啥跟牛一起做节目的人来一个凉一个的原因吧,那些女的,要么没有趣味,要么让人感觉做作,要让人富有心机。跟牛一起徒步,不但没能展现自己独特的优势,反而成了她们的缺点展示了,而且连带着又影响了牛本来的直播内容。如此要是不凉,那简直不符合常理,但可笑的是这一幕却在反复不断的上演。这算是为了导流而选择的饮鸩止渴吗?

说实话,每每当牛放弃自己的目标,转型回家的时候,最伤心的应该是这批人了吧。满心希望的支持,让牛带着他们的小憧憬一步步的走向拉萨,结果换来的却是毫不犹豫的果断掉头回家?虽说在虎牙找乐子的他们不会永远也不会再看老牛了,但慢慢的,他们便会改变,变成不再是看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如何努力,而会变成看一个辜负了他们期望的小丑是如何洋相百出的。他们对牛的支持也会改变,变得不再那么固定。转化之前的这部分人应该被称之为质量粉丝,他们的支持,贡献了牛收入的绝大多数。但牛一次又一次的通过放弃来践踏他们的意见和希望之后,他们慢慢的也就变了,特别是有变压器这么个反讽大师(褒义,见后)在,他们变成了第二类粉丝。

第二类粉丝,那些因为生活的琐碎而被困死在自己小圈子而只能通过牛的直播视角来实现自己流浪、洒脱生活的寄托或者真心支持牛的粉,在牛的不作为、逃避妥协和对他们希望的践踏之后也对他的支持变得犹豫起来,慢慢的也就变得无所谓了,变得不再那么执著的支持,慢慢的发现原来牛真的可能只是一个不值得他们上心的小丑。他们会停下自己的支持,变得开始观望,可能牛一时兴起的“雄心壮志”会打动他们再次支持(比如打年度或者立志去拉萨时),又或者只会让他们更加失望,但他们都会变得不再对牛抱有刚开始时的那种希望了,自然也不会再如同刚开始时,那样冲动般的对牛的支持。最后心有不甘的或许还会时不时的回来带着善心得讽刺一下(这种讽刺既有对牛小丑行为的嘲讽,也有对自己曾经居然那么支持这种小丑的天真行为的发泄,但这种行为近来也被时常被365黑屋),而更多的则会逐渐远离,直至淡忘,从此在牛的直播间消失,毕竟他们不是来找让自己不自在的。再加上铺盖鱼或别的什么看问题看不到实质的动不动就一刀切的365黑屋,慢慢的这些核心就流失了,否则他们到底是有多贱才会死皮赖脸的放弃整片森林而吊死在牛这一棵树上啊。当然,也有只关注于牛这个人的乐趣,而非什么目标、失望什么的。

自然是以变压器大叔为榜样的黑粉头子类型。也正如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一样。真的将牛的直播以小丑来看,还真是可笑多了!由于长期单一的直播内容(四处流浪)在观众心中所塑造出来的形象已经将他绑死在了昏碌无为和可笑卖惨的小丑般的范围。一旦他在直播中产生了不符合这种观众预期形象的举止之时,“观众”们便马上就会不买账,紧跟着节奏就会飞起(转型)。其实这里所指的观众并不是指的全体,而更像是因为他这样独特的直播内容而筛选、留下来的,闲得蛋疼的社会闲杂人等,毕竟任何社会都少不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和闲的只想找乐子的人不是。他们是牛之前长期单一的直播内容而相应产生的观念群体(所谓观念群体是对照利益群体而说的,很显然这样的一群人之间并没有形成相互的利益关系,将他们维系在一起的便是因老牛的一个人及他的行为而形成的一系列小丑观念,即老牛这个人。假使老牛不再直播或者转变了直播的风格之后,那么这个群体将马上面临解散)之后,当这个群体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上面说的由质量粉丝转化而来的。于是他们说话的分量越来越重之后,他在那以后的直播内容便被“绑架了”,逐步为了打赏而逐步丧失自己的主动权,所以除非牛干的是社会认同的正能量事情,否则干什么都会被喷,因为口嗨就是他们还留在一个事事半途而废的直播间的乐趣!再者,这样的一个圈子也只会对拥有同样观念的人具有吸引力,这也导致了他的受众的类型被大大限制,于是一个只能包含了小丑直播和看小丑的观众圈子的恶性循环的圈子便形成了。在这样的圈子中,这群铺盖仔只想看老牛做出小丑般的可笑举止,为他们带来快乐,而老牛也只能不断的迎合他们去扮演一个不能卸妆的小丑。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形象的确为他加分不少,否则以他那动不动就放弃的态度,别人早就看其他徒步主播去了。但这部分人只能成为数量粉丝,因为他们口嗨的时间多于为牛进贡的时间,或者说牛能动员他们贡献的能力非常之差。

第一类粉丝是牛的核心群体,但他的反复作死却在令他们不断流失,他们对牛的支持开始变得观望、变得犹豫。处于第二阶段的他们会在感觉到牛提起干劲、冲击梦想时候出来支持,但力度不用说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或者支持过后发现原来这不过是牛一时的闪光罢了,于是也会变得不再停留,所以能来但却留不住。特别是铺盖鱼动不动就搞365之后,他们的反讽发泄的渠道也没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留下呢?最高兴的莫过于第三类粉丝了吧,他们想看小丑,他们想看牛怼这个怼那个大哥,想看一切他们能感觉到可笑和荒诞的场景,甚至不惜怂恿去促成这样的场景只为看老牛做出如同小丑一般的行为。

所以结合着牛的性格和粉丝特点,一个论断便也出来了:如果牛真的到了拉萨,那么便会因此变得控制不住自己的傲慢,而他还有三年的直播时间要混呢,由此丧失身边围着的这些在数量上占相对优势的粉丝,事实上他现在已经在慢慢丧失这部分在数量上贡献而非质量上贡献的粉丝了(不可能线)。而如果他再次半途而废,那么他便会在此开始短暂的丧失对他铁杆支持的在质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粉丝,而实际从牛转型回家来看这部分人的数量其实也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一看到老牛这么胖的人居然立志去拉萨的新粉们,更是迫不及待的走人!

至此,牛最核心的粉丝团体也就出来了。其实说了那么多,也应该能够明白。受了老牛那么多次欺骗之后,仍旧反反复复的选择回来间歇性支持他的人除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活中有一点小能力,自认为能“影响?拯救?”老牛者。简而言之就是一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又自认为不凡,从而心气可能高乎常人者们,形象上更偏向于是那种典型的自认为能够拯救渣男的自以为是女,故而牛这么一个“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的碌碌无为者便成就了他们的满足。没错!恰恰是老牛最讨厌的一群人,但也是他的行为后果所最吸引的一群人。

一方面,这群铺盖仔们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小有能力,但绝对没有在老牛这里那么大放厥词的口嗨那么爽,所以他们才能在老牛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了他们的感情之后又一次又一次的回来,因为他们虽然不甘老牛这样一个看起来都不如他们的人不人,不但敢不听他们的“高明”建议,而且还不经过他们的同意就自作主张的“作死”,真是岂有其理!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地方来找牌面,这个牌面虽说不是那种上升到尊严、人格的大方面,但也是指那种潜在的一种生活上的优越感。而老牛这样一个邋遢、肥胖、可笑的流浪汉直播间就成了他们的需要。

  反之,当牛一回家转型,这种氛围便消散了,最最核心的一群人一消失,剩下的便是纯粹是在看小丑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了,下场便犹如失去了核心的乌龟。但反之,只要做的不是彻底开罪这群人,牛就不会凉的那么彻底。而如果听铺盖鱼的,在没有形成新的核心之前便把这些口嗨的核心老粉都杀了,那距离凉凉才真是不远了呢。

  他们恨老牛的半途而废吗?可能有点,但更多的是咒骂则集中在肥牛这样的铺盖居然一点都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心中不拿他们当回事。好家伙,这会让他们的心有多受伤啊!

但对付这样的人,也很容易。找个人怼肥牛一顿,替他们出出气,或者时间一久,看到肥牛自己作的快凉了,变得比之前更加不堪了,他们便会又回来口嗨了。第一件事,变压器能够替他们做,我甚至都有些怀疑,变压器和肥牛怎么会配合的那么好,总能在恰当的时候出来替大家出气怼肥牛。第二件事不用说,当牛因为自己的作死而吃到苦头时,这群人几乎也已经忘了当初自己生气的原因了,而看到再次看到老牛出丑时便在一次次的口嗨中忘记了过去的痛恨。

  所以无论牛怎么作死,只要被怼的够厉害给他们出气,只要出丑的足够可笑让他们能够找到优越感,至于老牛的梦想?呵,除了老牛自己之外根本没人在乎!哦对了,连老牛自己都不在乎!大概经历了这次事情之后,牛也就死心了,小丑就小丑吧!

  说实话,牛的能力也撑不起他的野心,既没有头脑智慧也没有超乎常人的不懈毅力。所以做个能用自己的小心思默默捞钱的小丑,可能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二、中————关于牛的直播改进处(假设可能性)

  如果纯按功利的角度来看,想要成功的话就要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进化成为资本。

  比如牛开直播打个广告、收个礼物什么的最后都能变成直接的钱,而这个钱通过牛的运作可以存起来也可以去投资,就像他去买了房子,那么这个房子便成了牛所属的可见资本。这个对于牛来说怎么都不会大意的,毕竟忙来忙去为的就是那点钱不是。

  另一方面,那些无形的资源他却没有有效利用起来,所以也就更谈不上什么重视了。比如:

①,建个圈子。对那么大的群众基础视若无睹,根本不知道怎么有效利用。短视频之所以兴起,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流量成了重点。而如果做直播还死守着只有大哥才能给你带来收入,而将你那么大的粉丝所蕴含的流量基础置之不顾的,可以说被淘汰也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上面的大哥当然重要,因为礼物的绝大部分就是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老哥刷的,所以即便是觍着脸也是无可厚非的。中间的小哥也很重要,虽然刷的不如上面的大哥多,但如果有条件的话他们自然也会为牛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的。对于能掏钱看牛直播的这两层人,牛应该分清那些单纯的就是来找乐子的,那些是真心在用情谊支持你的,那些是两种都有但侧重不同的。但牛没有,一旦大哥之间或与大哥之间出了矛盾,他只会束手无策,没有可以商量、调节和缓冲的核心圈子,其结果就是牛与刷礼物的这几十个人之间没有弹性和黏性,如果发生矛盾,那便会立刻相互拉黑,相忘于江湖。拢共就那几十个人出手阔绰的大哥,如果自己都不上心去记住和分辨他们之间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等到了事发的临头急慌慌的不知所措?

画个底线。直播并不是让观众们看你出丑就完事了,它还能作为一个向外界展示牛的平台,比如当[哼哈呸]之后出现的所谓计数官,相比牛也能知道那是在嘲讽他随地吐痰吧。但与之相反的,当牛给环卫工人送点东西时,粉丝也能感觉到牛是在传播正能量,或许开始时有那么几个阴阳怪气的,但如果这样的事情做的多了,除非蠢或者坏的人,否则人人都知道你有正能量,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还说自己看不起自己,先看看牛在直播的时候是个什么形象。抽烟、嚼槟榔,不讲卫生、随地吐,轻则我不会、重则我自卑。牛可以扮演去一个小丑,然后人们会为他表演而叫好。但当观众发现原来他真的就是一个小丑的时候,那么他们只会变得嘲讽。而牛之所以还没有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丑,是因为他人真的还不错的(对比蜗牛)。就好像之前照顾老人家的生意或者对环卫工人的奉献,还有对人对事部分是因为怂而产生的礼貌和守规则。就又比如对仙乐的那件事,追求一个异性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扪心自问,牛当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身份来追求的?是高明的小丑表演者?还是一个真正的小丑?长时间的照着观众们幸灾乐祸的喜好走下来,牛都有些忘了怎么才能画出符合社会大众形象要求的正能量“老虎”?

③,动动脑子。当直播界的规则越来越精细化,当直播这个行业越来越搞不过短视频的时候,就注定了走这一行的路只会越来越经受考验。不过幸好牛现在混的有一定的规模了,所以能够比较心安理得的混,而不做出太多的改变,如果是在牛之前这样三番五次的退网,只怕是早就凉了。但这也恰恰决定了牛的上限,如果真的一直这样,那么此后牛将再无上升空间,等待他的只会是持续的没落,一条跟[乌龟]相差不大的、迟早要凉的结局。想向上走,不带上脸皮和脑子怎么能行?没有脑子还不听从别人的意见,这就难办喽。

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一个根本性的办法,那就是拿走牛在直播方向上的决策权,而应只给他留下执行权。让他彻底明白自己在这几年反反复复的循环中的抉择其实不过是让自己成了在转轮中的疯狂奔跑但却在原地不动仓鼠,他的决策权应该交给一个由他这里面直播积攒起来的一个不应以刷钱多少为衡量,而应以实在的真心为度量的最最核心的圈子(四五个人),因为只有这样的圈子所抉择出来的方向和目标才是最可靠和最实用的。如果牛担心这样的圈子会使自己的主动权丧失的话,那说明牛找的并不是自己能信任和依靠的人,否则你看当诸葛亮给刘备出主意的时候,人家担心的是怎么去完美的执行,而不是“这丫在坑我吧?”

如果还只是把直播想成是一个人带着机器,表演节目收收礼物就完了。那么可能在几年前直播刚兴起的时候还可以,但是现在在时代的淘汰下,除了这些最基础的内容外,还要理清粉丝团体的构成和需要,将自己的直播由个体性进化为组织性,增加对粉丝群众的时间黏性(任何人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只要用更多的方法去留住粉丝的时间,那么就已经胜利一半了)。虽然咱不是明星,不想搞成、也没有能力去搞成饭圈那一套,但有些东西咱还是要从饭圈文化中学习的不是。

  当然,还有另一条邪路,靠着飞起的节奏来哗众取宠,快速引人注目,继而成为一个比小丑更不堪的角色,这个路子阿giao和老八都搞过,不需要动太多的脑子去考虑和衡量这个那个。就目前来说,牛是在隐形的走这条路,只不过,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放松监管的时代了。而且老牛的脸皮,恐怕也放不开,而且即便放开了,他也没那个脑子去控制运营,而只是单纯的被喷、挨骂罢了!

  三、下————所谓直播

  所谓直播,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用点连成线,将线辐射成面,最后由面组成体的过程。

  直播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不像短视频那样几天才有一个,一个也只有最多一分钟。如果要类比的话,大概就是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吧。

但,大多数的直播不但没有将这种长时间跨度和连续性的长处给发挥出来,反而将其所应该摒弃的缺点给发挥的淋漓尽致。要知道,如果一个电影能讲完的事情去翻拍成电视剧的话,可想而知它的内容和精彩度必然是会大大下降。面对这种又臭又长的电视剧,是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去看的。同样的,面对一个又长又无波澜起伏的无聊直播间,观众们的心中是有多么的厌烦,有这功夫去刷个抖音、快手只要几秒钟就能找个乐子不好吗?

  想要直播变得能够吸引人,就必须如同一个高超的编剧那样对自己的直播内容进行一个合理且精彩的编排。

长期,就比如拿牛去拉萨这个总的目标来说吧,主线便是沿着当前的路线一步一步的走到拉萨去,但这其中有几个节点一定要突出出来,比如到了重庆,成都甚至进了西藏境内都可以作为这个主线上的闪亮目标,然后在到了这些节点之时围绕着它安排一些精彩的节目,而不是整个直播就是一个苍白的流水直播。而这不过是直接对着目标的贯穿主线,当然还要安排一些隐型的贯穿主线,比如跟仙乐的爱情(我真心觉得二人挺合适的。不管真的也好,假的也好,牛正应该借着这个窗口显示一下自己的优点,没想到最后反而以逃避来收场,除了收获了自己是个懦夫,也只能在自卑中自怨自艾。)通过徒步拉牌去证明自己的毅力和坚持。又比如坚持帮助见到的每一个清洁工,一直贯穿到自己的一路。当然还有其他的,

  中长期,在到达每一个节点之前在设立一些具有预告性质的中间层次目标,比如众筹一口锅、到了前方某地不走了去打个野,过几天谁谁要过生日了给他筹备筹备,几天后又是什么节日了准备点活动。又过两天即将到达了一个新的城镇,便可以提前对这个城镇进行了解,然后跟观众们围绕着这一个话题来互动,看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到时候可以去直播。总之,一定要有几天没的主题,不然那根流水一样的直播,有什么意思?

  短期,更像是固定不变的每天节目。这个之前写过,便不在啰嗦。

  另外,更重要的是一些特殊的,突发性的剧情安排,比如中长期的,在几天后公司要派个跟他一块徒步的。短期的,一天内突然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长期的,家里要给牛安排个相亲等等,能够带来精彩内容的,一定不能就那么白白的错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iao哥为什么老是被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