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症状有哪些引发的并发症有哪些?

   中医艾灸治疗耳鸣穴位

  1、中医艾灸治疗耳鸣穴位

  1.1、如果患者是因为外感风热引起的耳鸣,那么就可以重点艾灸听宫,合谷,外关,足临等穴位,这样就能达到利窍复聪和清热祛风的目的。在艾灸时,患者可每艾灸五次作为一个疗程,待一个疗程结束之后,耳鸣就会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1.2、如果患者是因为风火上扰而出现耳鸣,那么就可以重点艾灸听会,太冲,翳风,中渚,侠溪等穴位,这样就能缓解耳鸣症状,还能有效的调理患者身上的面赤,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和咽干等不适症状。在艾灸时,患者可以一个星期作为一个艾灸疗程,每天艾灸一次,每个穴位艾灸五分钟即可。如果患者的病症比较重,还可以适当增加每天的艾灸次数和时间。

  1.3、如果患者不确定造成耳鸣的原因,那么就可以重点艾灸听会,听宫,肾俞,中渚,翳风,命门和太冲等穴位,这样就能有效的缓解耳鸣的症状。不过,在调理耳鸣时,患者最好到医院艾灸,因为这样医生才能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确定艾灸方案,也能让患者通过艾灸调理耳鸣的效果更好。

  2、耳鸣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1、药物中毒:损伤内耳神经大剂量奎宁、奎尼丁、氯喹等药物,可引起剧烈耳鸣,但停药后会好转,多不影响听力。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损害,可出现耳鸣,若不及时停药,可迅速发展成耳聋,并难以恢复。药物过敏或中毒造成的耳鸣,往往是高音调,且呈双侧性。

  2.2、耳鸣的原因,也与更年期综合征有关,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更严重。但也有少数患者耳鸣的原因不明,需定期观察、检查。特别是单侧呈高音调耳鸣的患者,更应定期去正规医院神经科、五官科检查,以便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2.3、身体虚弱:这种耳鸣多没有器质性病变,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医认为,它是肾虚的表现。

  3、老年耳鸣的自我疗法有哪些

  3.1、屏气法。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睁双目,使气窜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3.2、搓掌法。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日,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净,方能奏效。

  3.3、塞耳法。0.5克、金蝎14条,共研细末,贮于有盖瓶内。临用时,采鲜一张轻揉后,包少量药粉塞患耳一夜,翌晨取出,有一定疗效。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1、取,珍珠母(包),水煎,代茶频饮。5天为一疗程。

  2、取九节,生,、,浸泡一小时,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

  3、取、适量研成粉末,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两个疗程即可见效。

  4、取、,川芎,龙齿,将上药共研细末,另加麝香1克混匀,制成水丸。每次口服3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老年、儿童酌减)。

  5、取,,,山萸肉。将上药放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浓煎至250毫升温服,每日一剂,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耳聋疗效较好。

  耳鸣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外耳病变:耵聍栓塞、活动的异物等、因其接触鼓膜,于头部活动时可引起耳鸣。

  2、内耳耳蜗病变 早期梅尼埃病损害耳蜗顶周螺旋器时出现低频耳鸣。耳毒性药物、噪音和老年性耳蜗损害,均可出现高频耳鸣,伴有感觉神经性聋。

  3、中耳病变:中耳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等均为耳鸣的常见病因。中耳鼓室周围的病变,如颈静脉球体瘤、颈静脉或动脉解剖异常、动静脉瘘等可引起搏动性耳鸣。

  4、心血管疾病:是最为常见的耳鸣原因之一,其中约有10%为高血压。耳鸣常呈搏动性,与脉搏、心跳同步。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缩小、狭窄亦可出现搏动性耳鸣。贫血者因心脏输出量增加引起搏动性耳鸣。

}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

  耳鸣患者要警惕的6种并发症

  耵聍栓塞、活动的异物等、因其接触鼓膜,于头部活动时可引起耳鸣。

  早期梅尼埃病损害耳蜗顶周螺旋器时出现低频耳鸣。耳毒性药物、噪音和老年性耳蜗损害,均可出现高频耳鸣,伴有感觉性聋。

  中耳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等均为耳鸣的常见病因。中耳鼓室周围的病变,如颈静脉球体瘤、颈静脉或动脉解剖异常、动静脉瘘等可引起搏动性耳鸣。

  是最为常见的耳鸣原因之一,其中约有10%为高血压。耳鸣常呈搏动性,与脉搏、心跳同步。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缩小、狭窄亦可出现搏动性耳鸣。者因心脏输出量增加引起搏动性耳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均可引起搏动性耳鸣,前者因心输出量增加,后者由于细胞液增加或内淋巴压升高所致。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症、碘或锌缺乏、肾病等引起耳鸣的发生率较高。

  脑膜炎、脑震荡、脑干肿瘤和血管病变皆可引起耳鸣,称为中枢性耳鸣。精神状态与耳鸣的产生有一定关系,精神紧张可引起血液循环改变,促发耳鸣。失眠、头昏、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常伴发耳鸣,但体检无器质变,听力学测试无异常,亦无神经科的病因,与心理障碍有关,属精神性耳鸣。

  耳鸣患者的护理须知

  1、由于耳鸣起因较慢、病程都非短期内发生,故调理一般也需要较长时间,如耳鸣掩蔽疗法、松弛疗法等至少要完成为期一个月的疗程,才能评估调理效果。因此,病人在配合调理过程中要有恒心,不要轻易放弃。

  2、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旦有耳鸣,不要过度紧张,应及时接受医生的诊治。在诊治过程中,听从医生指导,积极配合调理。并且可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他优势(如业余爱好和热爱本职工作等)来分散自己对耳鸣的关注,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多培养一些兴趣点。

  3、避免在强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或过多地接触噪声。少吸烟、少饮酒、生活作息有规律,睡眠不宜过长(中青年7—8小时,6小时睡眠即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性耳鸣症状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