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鼠疫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鼠疫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它通过哪些途径传染?第一时间为你梳理鼠疫防控小贴士,让你了解。

  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短片

  鼠疫是一种什么病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感染了鼠疫后发病急剧,寒战,高热不退,头痛剧烈,淋巴结肿痛,眼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甚至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咳血痰,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病人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出现紫绀,死亡的患者甚至全身紫绀,皮肤呈黑色,故被称为“黑死病”。

}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感染后可出现败血症的表现,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死后尸体表现出紫黑色,因此称为黑死病。(我国仅有两个甲类传染病,另一个是霍乱。)

鼠疫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

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患者呼吸、咳嗽时便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人间肺鼠疫暴发。

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接触感染甚至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如手指的倒刺等。

鼠疫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和其他少见型鼠疫。腺鼠疫为鼠疫最常见的类型,平时流行中80%以上为此型。

腺鼠疫主要表现为恶寒,高热,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粘膜出血点等;侵袭部位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和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边缘不清,与皮下组织粘连,较坚硬,失去移动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好发部位依次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腺鼠疫是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起传染源作用。)

肺鼠疫起病急,恶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促迫、发绀等;咳嗽、咳粘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散在湿罗音或胸膜摩擦音;重者可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败血症型鼠疫可为原发也可继发于腺鼠疫或者肺鼠疫,常常进展迅速,表现为寒战高热,有的体温不升,神志不清或者昏迷,后继发感染性休克,常于1到3日内死亡。

家里有老鼠会被感染吗?

鼠疫主要在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

造成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主要为:

1. 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旱獭;

2. 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

3. 鼠疫病人。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

1. 蚤叮咬: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

2. 人-人传播: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3. 通过剥食染疫动物,引起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

像上图这样贸然接触野生土拨鼠(旱獭)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按照啮齿动物和蚤类的分布特点,我国有十二块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19个省(市),大都在边远山区或草原;河南省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历史上没有发生过鼠疫,为非鼠疫疫源地省份之一。而且鼠疫可防﹑可控﹑可治。

如果家里老鼠较多,可能会引发一些其他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等,建议做好室内卫生,消灭老鼠。

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和剥食野生动物。

对进入鼠疫疫源地的人群要防虫防蚤,防止节肢动物叮咬;

远离旱獭洞穴,不要在鼠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

像上图这样贸然接触野生土拨鼠(旱獭)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在居住地周围和衣物上可以喷洒蚊虫驱避剂。

外出野营、打猎、伐木个人作业时要注意束紧裤管,减少暴露,必要时使用驱避剂。

一旦遇到病死鼠(旱獭等病死动物)、疑似鼠疫患者(发热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及胸痛、咳嗽)、不明原因高热和急死患者要尽快报告。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当患者出现类似鼠疫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要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如患者发病前10天有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或接触过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等流行病学史,要高度警惕。

而患者也要及时报告自己从事的职业和可能接触的动物,辅助医生进行判断。

原标题:《鼠疫是什么?家鼠会传染吗?怎么预防?》

}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蚤类,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a pestis)引起。

(一)西藏鼠疫流行现状

西藏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体,是疫情活跃、流行频繁的地区之一。西藏自1966年首次证实人间鼠疫以来的44年间,已先后在7个地(市)的17个县发生人间鼠疫22起,发病120人、死亡75人、病死率为62.5%,成为全国人间鼠疫病死率最高的省(区)。

随着交通工具改善,人口流动加大,染疫动物种类增加,经济利益等原因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因此,加强鼠疫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二)林芝地区鼠疫流行现状

林芝地区朗县1994年判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米林县2011年判定鼠疫自然疫源地,工布江达县1997年判定为血凝阳性县,全地区各县均有喜马拉雅旱獭分布。朗县2008年、2010年先后发生2起人间鼠疫,发病8人,死亡3人,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8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鼠疫怎么查出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