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醇药物可以用新物种培养吗‘?

观察者网,从这里读懂世界

夏天来了,又到了万物交配的季节。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在“持久帝”袋鼩(qú)属家族里找到了两个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大陆暗袋鼩属”(Mainland Dusky Antechinus)和“塔斯马半岛暗袋鼩属”(Tasman Peninsula Dusky Antechinus)。

你可以不知道“袋鼩”,但你不可以不知道他的“纪录”,这一以“风流”闻名海内的小动物在每年的交配季能持续性交14小时。不止如此,它们还以“极乐致死”而享誉动物界:在长时间马拉松式交配过后,袋鼩会出现脱毛、内出血、免疫系统崩坏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

袋鼩个子并不大,有的不足20g。雌性的寿命约为3年,而雄性寿命在1年左右(你懂的)。

它们通常生活在洞中,白天晚上都能活动。每年夏天,随着日照长度的增加,袋鼩激素水平开始增加,引来了一年一度的交配季节。繁殖期一般维持2至3星期,而这之后,公袋鼩都几近灭绝。

袋鼩的长相还有点萌萌哒~

生理研究发现,血脉喷张的雄性袋鼩首先具有逆天高的性激素水平。血管里海量的睾丸酮,不仅让雄性兴奋、躁动,而且可促进血糖代谢,精力极为旺盛。此外,雄性袋鼩体内还释放大量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皮质醇可激发糖代谢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保持体力和应激能力,皮质醇还能减缓交配时所带来的疼痛感。睾丸酮和皮质醇两种激素的共同作用,让雄性袋鼩持续不断地与不同的雌性交配,即便两周内不吃不喝,也可坚持持续交配,尽情地将精液射入到雌性体内,最大限度将基因传递下去。但睾丸素升高也会令它们变得好斗,打架也让不少袋鼩丧命。

如此自杀式的交配,对袋鼩种群又有何好处呢?科学家也是一头雾水。一种理论认为,自杀式繁殖方式可能是为了确保后代能够应对食物短缺的环境,父辈精尽人亡为母袋鼩和它们的下一代“节约”出更多的昆虫和蜘蛛等食物,以便它们更好地生存。

2013)。由于袋鼩所生活的高海拔地区,食物资源高峰很短暂,雌性为了迎合昆虫的爆发高峰,会集中排卵。所以袋鼩的交配季节大为缩短,留给雄性的交配的时间不多。此外,雌性袋鼩并不挑剔,随意与雄性乱交。交配后的雌性会将精子储存在体内两周后方能受精,所以雄性交配之后精子之间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较短的交配季节还导致交配过的雄性第二年的交配几率大大降低,权衡再三之后,雄性便进化出极端的自杀式繁殖方式,尽量将精子传递下去。极端严酷的环境下,浪荡的雌性,最终让雄性袋鼩选择爽死在床上。

由于栖息地减少及气候转变已对袋鼩的生命构成威胁,加上它们有做爱至死的习性,令袋鼩的数量越来越少,步向濒危之路。

}

夏天来了,又到了万物交配的季节。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在“持久帝”袋鼩(qú)属家族里找到了两个新物种分别命名为“大陆暗袋鼩属”(Mainland Dusky Antechinus)和“塔斯马半岛暗袋鼩属”(Tasman Peninsula Dusky Antechinus)。

你可以不知道“袋鼩”,但你不可以不知道他的“纪录”,这一以“风流”闻名海内的小动物在每年的交配季能持续性交14小时。不止如此,它们还以“极乐致死”而享誉动物界:在长时间马拉松式交配过后,袋鼩会出现脱毛、内出血、免疫系统崩坏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

袋鼩个子并不大,有的不足20g。雌性的寿命约为3年,而雄性寿命在1年左右(你懂的)。

它们通常生活在洞中,白天晚上都能活动。每年夏天,随着日照长度的增加,袋鼩激素水平开始增加,引来了一年一度的交配季节。繁殖期一般维持2至3星期,而这之后,公袋鼩都几近灭绝。

袋鼩的长相还有点萌萌哒~

生理研究发现,血脉喷张的雄性袋鼩首先具有逆天高的性激素水平。血管里海量的睾丸酮,不仅让雄性兴奋、躁动,而且可促进血糖代谢,精力极为旺盛。此外,雄性袋鼩体内还释放大量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皮质醇可激发糖代谢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保持体力和应激能力,皮质醇还能减缓交配时所带来的疼痛感。睾丸酮和皮质醇两种激素的共同作用,让雄性袋鼩持续不断地与不同的雌性交配,即便两周内不吃不喝,也可坚持持续交配,尽情地将精液射入到雌性体内,最大限度将基因传递下去。但睾丸素升高也会令它们变得好斗,打架也让不少袋鼩丧命。

如此自杀式的交配,对袋鼩种群又有何好处呢?科学家也是一头雾水。一种理论认为,自杀式繁殖方式可能是为了确保后代能够应对食物短缺的环境,父辈精尽人亡为母袋鼩和它们的下一代“节约”出更多的昆虫和蜘蛛等食物,以便它们更好地生存。

2013)。由于袋鼩所生活的高海拔地区,食物资源高峰很短暂,雌性为了迎合昆虫的爆发高峰,会集中排卵。所以袋鼩的交配季节大为缩短,留给雄性的交配的时间不多。此外,雌性袋鼩并不挑剔,随意与雄性乱交。交配后的雌性会将精子储存在体内两周后方能受精,所以雄性交配之后精子之间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较短的交配季节还导致交配过的雄性第二年的交配几率大大降低,权衡再三之后,雄性便进化出极端的自杀式繁殖方式,尽量将精子传递下去。极端严酷的环境下,浪荡的雌性,最终让雄性袋鼩选择爽死在床上。

由于栖息地减少及气候转变已对袋鼩的生命构成威胁,加上它们有做爱至死的习性,令袋鼩的数量越来越少,步向濒危之路。

}

高中生物常见的细菌及其代谢类型

一、常物: 1.细菌:原核类结构,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无的细胞器,包括: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①细菌: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 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 肺炎双球菌S型、R型(遗传的物质基础);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内寄生菌);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固氮菌);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为基因工程提供运载体,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 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甲基营养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微生物的代谢); 链球菌(一般厌氧型); 产甲烷杆菌(严格厌氧型)等 ②放线菌:是主要的抗生素产生菌。它们产生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丝氨酸、多氧霉素、环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等种类繁多的抗生素(85%)。繁殖方式为分生孢子繁殖。 ③衣原体:砂眼衣原体。 2.病毒:病毒类: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包括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① 动物病毒: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 ③微生物病毒:噬菌体。 3.真核类: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包括:酵母菌、霉菌(丝状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变形虫、间日疟原虫等)等真核微生物。 ① 霉菌:可用于发酵上工业,广泛的用于生产酒精、柠檬酸、甘油、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固醇、维生素等。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发酵、生产植物生长素(如赤酶霉素)、杀虫农药(如白僵菌剂)、除草剂等。危害如可使食物霉变、产生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具致癌作用、镰孢菌毒素可能与克山病有关)。常见霉菌主要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脉胞菌、木霉等。 4.微生物代谢类型: ① 光能自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H2S作为氢供体,严格厌氧)2H2S+CO2 [CH2O]+H2O+2S ② 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酮酸与乳酸用为唯一碳源光合生长。 ③ 化能自养: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CO2+4H2 CH4+2H2O ④ 化能异养:寄生、腐生细菌。 ⑤ 好氧细菌: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⑥ 厌氧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⑦ 中间类型:红螺菌(光能自养、化能异养、厌氧[兼性光能营养型])、氢单胞菌(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兼性自养])、酵母菌(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⑧ 固氮细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2011高中生物竞赛复赛试卷急求!

201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
注意事项: 1.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做答;
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混排,每小题只标明分值,分值不代表是否为多选,是否多选可从题干中判断。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分;.
3.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共l60分。
第一部分30道题(40分)
1.很多细胞器上具有质子泵,以下不具有质子泵的细胞器为: (1分)
A.内质网 B.溶酶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2.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 (1分)
A.膜脂和膜蛋白都是流动的
B.膜脂是流动的,膜蛋白不流动
C.膜脂不流动,膜蛋白是流动的
D.膜脂和膜蛋白都是不流动的,流动性由其它成分决定
3.下列哪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2分)
A.钠钾跨膜运输 B.胞吞作用 C.协同运输 D.乙醇跨膜运输
4.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的纺锤体其主要成分是:(1分)
A.微丝 B.中间纤维 C.微管 D.胶原纤维
5.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分)
A.受到基因调控 B.还可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C.DNA会发生断裂 D.细胞质膜快速破裂
6.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2分)
A.都含有蛋白质, B.都含有可结合H+的辅酶 C.都含有钾离子
7.核仁的主要功能是:(1分)
A.DNA的复制 B.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C.物质的核质交换 D.染色体的包装
8.减数分裂过程中观察同源染色体的四分体最好的时期是:(1分)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9.模板DNA的碱基序列如下:5'-TGCAGT-3’,其转录出来的RNA分子碱基排列序列是:
1 0.对正常组织和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培养前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正常组织中的细胞已经分化,培养的细胞只能存活,不能分裂,而癌细胞则可以分裂
B.正常组织中的细胞都可以像癌细胞一样分裂产生子细胞,进行传代
C.除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少数种类的细胞不能分裂外,其它细胞都可以像癌细胞一样
进行分裂,可像癌细胞一样进行细胞传代培养
D.只有干细胞能够像癌细胞一样培养传代
E.大部分正常组织的细胞可以进行分裂、传代,但传代次数有限
11.三羧酸循环是物质代谢的枢纽,是糖、脂和蛋白质相互转化的共同通路。三羧酸循环
的许多中间产物能够进入其他代谢途径。下列有关物质代谢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乙酰CoA可以进入脂肪酸合成途径
B.草酰乙酸能够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
C.肝细胞尿素循环产生的延胡索酸可以直接进入TCA循环中
D.a-酮戊二酸能够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谷氨酸
12.双缩脲反应主要用来定性或定量测定下列哪些项? (2分)
13.在C4植物中,叶肉细胞内合成的四碳化合物用于:(1分)
C.与C02结合产生葡萄糖 D.转移C02到鞘细胞内
14.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产生3-磷酸甘油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分)
15.作为催化剂的酶分子,具有何能量效应? (1分)
A.提高反应活化能 B.降低反应活化能
C.提高产物能量水平 D.降低产物能量水平
16.DNA的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1分)
17.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后,其紫外吸收将会: (1分)
18.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人类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数目在3万个左右,但蛋白质的种类却比基因数目多,说明人类由单一的基因可以通过某种调控途径产生多种功能的蛋白质产物,从而达到“一基多能"的基因表达放大效果,这些调控可能发生在哪些项:(2分)
A.转录前水平 B.转录水平 C.转录后水平 D.翻译水平 E.翻译后水平
19.脚气病与维生素B族的缺乏有关,缺少下列维生素B族中的哪项易得脚气病(1分)
20.下列哪些可使DNA双螺旋结构稳定: (2分)
A.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碱基堆积作用 D.离子键
21.一个被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应化验其: (1分)
22.只含有核酸,不含有蛋白质的下列物质有: (1分)
23.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培养液中通入C02(C02中的0为180)一段时间后,请问不会带上180标记的有: (2分)
24.大肠杆菌属于下列哪种类型微生物? (1分)
A.化能有机白养 B.光能无机自养 C.化能有机异养 D.光能有机异养
25.Avery和他的合作者所做的经典肺炎链球菌转化试验证明: (1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核糖体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表面多糖是遗传物质
26.影响病毒感染机体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2分)
A.病毒的致病性 B.病毒的立体结构特征
C.病毒的传播媒介 D.病毒的宿主范围
27.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 (1分)
28.多次吃发霉的花生会致癌,主要原因是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由下列哪类微生物产生? (1分)
29.固体培养基使用下列哪种物质作为凝固剂最好: (1分)
30.下列哪些是三羧酸循环主要调控酶? (2分)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琥珀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a-酮戊二酸脱氢酶
第二部分38道题(48分)
31.一般情况下剥去树皮后树会死亡,这是因为剥皮后植物茎失去下列哪一个结构的缘故? (1分) A.周皮 B.皮层 C.韧皮部 D.木质部
32.正常发育的被子植物胚珠中,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有哪些? (2分)
A.中央细胞 B.卵细胞 C.反足细胞 D.单核胚囊 E.珠心细胞
33.可用来制作家具的树木木材是植物体的哪种结构的细胞分裂活动的产物? (1分)
A.维管形成层 B.居间分生组织 C.木栓形成层 D.初生分生组织
34.根尖静止中心的细胞位于根中:(1分)
35.有的植物,其顶芽伸展为一段枝条后,生长变得缓慢或停止生长,而由顶芽下的两个侧芽同时伸展为两个新枝,新枝顶芽的生长活动也与母枝一样,并再由下方两个侧芽生一对新枝,如此继续发展下去。这种分枝方式称: (1分)
A.二叉分枝 B.假二叉分枝 C.合轴分枝 D.单轴分枝
36.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使气孔器保卫细胞打开? (2分)
A.水进入保卫细胞 B.水流出保卫细胞
C.钾离子流入保卫细胞 D.钾离子流出保卫细胞
E.保卫细胞中ABA浓度提高
37.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粒形成的过程是: (1分)
A.造孢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单核花粉粒
B.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单核花粉粒
C.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造孢细胞→单核花粉粒
D.花粉母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单核花粉粒
38.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后是否能萌发生长,取决于两者的下列哪种物质之间的识别? (1分)
39.在提取叶绿体色素时,通常用的试剂有哪些?(2分)
40.苹果削皮后会出现褐色,是由于哪种物质的作用? (1分)
A.酚氧化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抗氰氧化酶 D.交替氧化酶
41.下列关于植物导管的描述不准确的有:(1分)
A.导管普遍分布于种子植物体内 B.导管与长距离输导水分有密切关系
C.成熟的导管内没有活的细胞质 D.导管遍布于植物体各类器官中
42.在植物体信号转导过程中,可行使第二信使的功能的金属离子有:(1分)
43.植物生长在干旱条件下时,体内下列哪些物质会增加? (2分)
A.甘氨酸 8.脯氨酸 C.生长素 D.脱落酸
44.施加下列哪种物质可以打破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1分)
45.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直射光下观察,则会出现: (1分)
A.反射光是绿色,透射光是红**.反射光是红色,透射光是绿色
C.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绿色 D.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红色
46.类囊体膜上天线色素分子的排列是紧密而有序的,从外到内依次排列,这种排列有利于能量向反应中心转移,并且保证能量不能逆向传递。属于这种排列的有:(1分)
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b、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 D.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
47.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细胞的关系是: (1分)
A.共生 B.寄生 C.兼性寄生 D.转主寄生
48.节肢动物种类多,形态各异,排泄器官类型也很多,下列排泄器官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1分)
A.触角腺 颚腺 端囊 泪腺. B.触角腺 颚腺 马氏管基节腺
C.吴氏管 马氏管 盐腺 基节腺 D.米氏管 端囊 盐腺 泪腺
49.常被用来判断硬骨鱼年龄的结构有:(2分)
50.在水螅装片的观察中,可先到相关细胞集中的部位观察清这些细胞的结构。在水螅中,
腺细胞和刺细胞集中分布的地方是: (1分)
A.基盘,基盘 B.基盘,触手 C.口,基盘 D.芽体,触手
51.陆生脊椎动物的听觉发达,中耳腔中的听小骨可将声波传到内耳。不同脊椎动物类群,
其听小骨的数目不同,只具有一块听小骨的动物类群有:(2分)
5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皮肤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
A.表皮角质层发达,、由于真皮细胞的不断分裂增生,而使得角质层不断脱落
B.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极强的韧性和弹性
C.皮下组织发达,可形成很厚的脂肪层
D.皮肤衍生物多样,如毛发、皮肤腺、鳞片、蹄等
53.鸟类的视觉非常发达,视觉调节不仅能改变晶状体的屈度,还能改变:(1,分)
A.虹彩的大小 B.角膜的曲度
C.栉膜的大小 D.巩膜的大小
54.右图为蛔虫横切图,其中abcd所指结构依次是:
A.卵巢,输卵管,子宫,神经
B.卵巢,输卵管,子宫,卵巢
C.输卵管,子宫,肠,卵巢
D.输卵管,卵巢,肠,神经

55.吸虫纲动物营寄生生活,许多种类的生活史复杂,需要两个以上寄主。生活史中需经过2个以上寄主的吸虫是哪项? (2分)
A.华枝睾吸虫,三代虫,肝片吸虫 B.华枝睾吸虫,肝片吸虫,猪带绦虫
C.布氏姜片虫,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 D.布氏姜片虫,华枝睾吸虫,猪带绦虫
56.昆虫因食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例如,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具有一条卷曲的喙,
这主要是由口器的哪个部分特化而成? (1分)
57.局部麻醉病人的感觉是: (1分)
A.痛觉和触觉全部存在 B.痛觉和触觉全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58.可分泌氢离子的细胞有:(1分)
A.胃主细胞 B.唾液腺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胰腺细胞
59.切除肾上腺的狗l-2周就会死亡,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些激素的缺失? (2分)
A.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B.醛固酮 C.ACTH
D.皮质醇 E.性激素
60.某种激素的分泌受昼夜周期的影响,由脑的一部分分泌,主要成分为氨基酸衍生物。在鸟类和哺乳类中,由于这种激素的作用会出现个体的性腺随光照的延长而逐渐成熟的情况。这种激素最有可能是: (1分)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褪黑激素 D.促性腺激素
61.下列有关脊椎动物骨骼及其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1分)
A.在低等脊椎动物中,软骨是主要的骨骼成分;在硬骨鱼类及更高等的脊柱动物中,骨为主要支持结构
B.脊椎动物具有由内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C.活的骨骼组织有极好的修复能力和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可缓慢改变结构和所含物质
D.骨骼是机体最大的钙库
62.关于肌梭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分)
A.肌梭与梭外肌并联 B.梭内肌与梭内感受器串联
C.梭内肌受Y神经元支配 D.肌梭感受器传入纤维为Y传入纤维
E.肌梭传入冲动增加可以加强梭外肌的收缩
63.下列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2分)
A.舒张期比收缩期长 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C.房室有共同的舒张期
D.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 E.心率的增加对舒张期的影响更明显
64.下列关于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1分)
A.色素上皮细胞-神经节细胞-双极细胞-光感受器细胞
B.色素上皮细胞-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
C.色素上皮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D.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细胞-色素上皮细胞
65.尿液生成所经过的解剖结构顺序为: (1分)
A.肾小球-髓袢-近曲小管-远曲小管-**管
B.肾小球-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管
C.肾小球-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髓袢-**管
D.肾小球-**管-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
66.鸟类的气体交换效率比哺乳类更高,其原因是: (1分)
A.肺泡数量多 B.呼吸肌发达 C.气囊和双重呼吸 D.呼吸总面积大
67.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主要是因为: (1分)
A.闰盘结构 B.心肌动作电位的不应期长 C.自律性 D.特殊传导系统
68.下列哪些离子交换机制是在机体中存在的? (2分)
第三部分24道题(32分)
69.下列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哪些属于相对密度调查方法? (2分)
A.去除取样法 B.单位时间(距离)内记录到的动物数量
C.痕迹计数 D.标志重捕
70.雄性棘鱼在看到另一条雄鱼的红色腹部时,通常会发起攻击行为。而当看到大的红色
腹斑时,雄性棘鱼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由此,大的红色腹斑是: (1分)
A.保护**.警戒色 C.超常刺激 D.反常刺激
71.外源性刺激来自:(1分)
A.脑垂体 B.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C.外部环境 D.神经与内分泌系统
72.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包括下列哪些项? (2分)
A.减弱光合作用,加强呼吸作用 B.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
C.破坏酶的活性及使蛋白质变性 D.使原生质膜破裂
73.在繁殖季节,雄性麇鹿具有把尿喷洒在自己的身体表面,并引起其他个体嗅闻的行为。
由此,尿喷洒行为的作用最可能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关? (1分)
A.是传递发情状态的信号 B.对抗捕食者
C.领地标记 D.防暑降温
74.灰林鹗在繁殖期间每一对都占有一定面积的林地,而且是终生占有,不允许其他个体
进入。灰林鹗的这种行为属于:(1分)
A.觅食行为 B.领域行为 C.学习行为 D.生殖行为
75.在我国一些地方,人们从宠物市场上买来巴西龟放入当地的河流和湖泊中,结果发现随着巴西龟数量的增加,当地的龟类和鱼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减少,导致巴西龟数量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2分)
A.当地的气候适宜巴西龟 B.当地没有巴西龟的天敌
C.巴西龟繁殖率高 D.巴西龟是捕食者
76.在自然环境中,下面各类型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层最厚的是:(1分)
A.温带草地 B.北方针叶林 C.阔叶灌木林 D.热带雨林
77.下列可用来判定小兽是否适应缺水生境的最明显性状是:(1分)
A.基础代谢水平 B.体色 C.鼻腔的构造 D.褐色脂肪组织
78.某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很大一部分流向捕食食物链,则该生态系统最可能是:(1分)
A.森林生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河流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79.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1分)
A.某一特定年龄个体的数量
B.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数量比例
C.对种群中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划分
D.种群中处于繁殖期个体的年龄占个体平均寿命的比例
80.加拉帕戈斯企鹅就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其个体较生活于南极洲的德
利企鹅和皇企鹅小很多。这一现象可作为下列哪些特征的具体实例? (2分)
A.竞争性 B.适应性 C.遗传性和变异性 D.应激性
81.下列哪些选项可构成生态系统:(2分)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
B.置于阳台上的水箱,内有金鱼、蟹、水草、沙石、水、金鱼食物
C.一块生活有鼠类的草地
D.生活有小鱼、大鱼、浮游植物的池塘
A.如果N趋向于零,则几乎全部空间已被利用,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不能实现
B.如果N趋向于K,则几乎全部空间尚未被利用,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能力能充分实现
C.当种群N由O逐渐增长到K值,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可实现程度逐渐提高
D.当种群N由O逐渐增长到K值,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可实现程度逐渐降低
83.下列哪些植物不能作为欧亚草原指示种: (2分)
A.针茅属植物 B.蒿属植物 C.双子叶植物 D.羊茅属植物
84.在一个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中,一种突发的污染使所有的植物死亡,在可以测量的变
化中首先降低浓度的是: (1分)
85.云南洱海原有22种野生土著鱼,其中包括名贵的.大理弓鱼等8种洱海特有物种。由于人们为追求渔业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向洱海投放了当地原来没有的青、草、鲢等鱼苗。20年后,青、草、鲢等鱼类的产量增加了,但大理弓鱼绝迹了,其它几种优势土著鱼也已灭绝或濒临灭绝。青、草、鲢鱼在洱海发展的这一过程生态学上称为:(1分)
86.在印尼苏门答腊群岛火山爆发灾难中,有个人被困在一个岛上,岛上除充足的可饮用
水外,很难找到可吃的食物。还好他身边尚有3公斤谷物和一只1公斤重的母鸭。请问要
维持最长生存时间,以获得救援,他应该怎样做? (1分)
A.用3公斤谷物喂鸭,吃鸭蛋,然后吃鸭 B.先吃母鸭,再吃谷物
C.吃2公斤谷物,用l公斤谷物喂鸭,吃鸭蛋,然后吃鸭 D.先吃谷物,再吃母鸭
87.在研究田鼠行为的实验中,观察者选定了一个家族群作为观察对象,每天从6:00至18:00按顺序观察每个个体20分钟,观察期间记录全部行为。这种取样方法包括了下列哪些项? (2分)
A.点取样 8.扫描取样 C.目标取样 D.随意取样 E.连续记录(取样)

高中生物必修三概念模型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外界环境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 淋巴 代谢废物、CO2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酸碱度(PH值)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树突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分析综合作用) (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突触前膜 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①突触的结构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细胞体的膜 树突的膜
  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
  ③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
  3、血糖平衡的调节
  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
  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
  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4、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 促进 ) (促进)
  (抑制) (抑制)
  反馈调节 (浓度高时)
  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注: 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
  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基础: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发挥免疫 淋巴细胞 T细胞
  作用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3、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自身组织、细胞、器官)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
  6、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
  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d、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效应T细胞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
  (二次免疫)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8、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9、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六、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 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七、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八、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
  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3、特点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九、其他植物激素:
  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7、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优点: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奈乙酸.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逐个计数 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b、计算方法: 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
  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估算的方法 昆虫:灯光诱捕法;
  微生物:抽样检测法.
  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5、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十一、种群数量的变化:
  1、“J型增长”a、数学模型:(1) Nt=N0λ
  (2)曲线(如右图)
  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2、“S型增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曲线中注意点:
  (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K/2处增长率最大.
  3、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十二、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与纬度、环境污染有关.
  3、群落中种间关系:
  4、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十三、群落的演替: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 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过程: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顶级群落)
  (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结构
  生产者(自养生物)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者 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
  食物链 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
  食物网 在食物网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同时存在竞争.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4、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能量流动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
  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
  2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
  1. 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物质循环 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举例 碳循环 :
  碳循环的形式:CO2
  大气中CO2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2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作为物质循环动力
  5、实践中应用: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b.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c.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物理信息 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6、信息传递 ①信息种类 化学信息 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如,植物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
  行为信息 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如:孔雀开屏、蜜蜂舞蹈)
  ②范围:在种内、种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③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
  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应用:a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收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
  b.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
  7稳定性 ①定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②种类 两者往往是相反关系,但也有一致的 如:北极冻原
  恢复力稳定性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③原因: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能力大小由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自我调节能力限度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崩溃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如:森林)
  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如:草原、北极冻原)
  ④应用:a.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十五、生态环境的保护:
  1、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人均耕地减少
  c、多种物质、精神需求
  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3、我国应对的措施:a、控制人口增长
  b、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c、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
  4、全球环境问题:a.全球气候变化 b.水资源短缺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
  e.土地荒漠化 f.海洋污染 g.生物多样性锐减
  5、生物多样性 ①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 目前不清楚
  ②多样性价值 间接价值 生态系统区别调节功能
  直接价值 食用药用 工业用 旅游观赏 科研 文学艺术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
  易地保护 将灭绝的物种提供 最后的生存机会
  ③保护措施 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关键)
  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①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②措施:a.保护生物多样性
  b.保护环境和资源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高中生物哪些常见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高中常考查的遗传物质是RNA的病毒有:烟草花叶病毒、SARS病毒、HIV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小儿麻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有些不要求掌握的一般题目中有提示。

高中生物常见的逆转录病毒有哪些

同学,高中记住HIV是逆转录病毒就够了。楼上那个明显复制,而且对你没用

高中生物:病毒增值的方式是什么?二分裂?以二分裂增值的生物有哪些?

病毒体在细是处于静止状态,基本上与无生命的相似,当病毒进入活细胞后便发挥其生物活性。由于病毒缺少完整的酶系统,不具有合成自身成份的原料和能量,也没有核糖体,因此决定了它的专性寄生性,必须侵入易感的宿主细胞,依靠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原料和能量复制病毒的核酸,借助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病毒的蛋白质。病毒这种增殖的方式叫做“复制(Replication)”。病毒复制的过程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释放五个步骤,又称复制周期(Replication

二分裂的多以细菌为主 什么大肠杆菌啦 之类的

高中生物涉及的所有微生物

原核:细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藻类、原生动
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
微生物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
2 分类 原核类: 三菌,三体 。
真核类: 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 病毒,亚病毒 (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 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1)定义: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3)结构: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5)菌落: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啊行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
菌落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毒都不同.
(1)定义:一类主要成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的,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3)形态构造:主要由菌丝组成,包括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可以成熟分化为孢子丝,产生孢子)
(4)繁殖: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
(5)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彩色干粉
(1) 定义: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一般直径在100nm左右
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nm的牛痘病毒
最小的病毒直径为28nm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4)增殖:以 噬菌体为例:
吸附 侵入 增殖 装配 释放
2 碳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3氮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必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作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4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源来源的营养物质或辐射能
5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
1.真菌:引起皮肤病。深部组织上感染。
2放线菌:皮肤,伤口感染。
3螺旋体:皮肤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4细菌:皮肤病化脓,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败血压症,急性传染病等。
5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等。
6衣原体: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病毒:肝炎,乙型脑炎,麻疹,艾滋病等。
8支原体:肺炎,尿路感染。

高中生物的植物病毒有哪些?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几种高中生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农业百科高中生物相关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甲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