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到底有没有生命啊?

  谁是这个星球上医疗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美国。

  谁是这个星球上现在新冠疫情最严重、新冠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还是美国。

  白宫顾问、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说:数据不会说谎,美国确实是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3900万,新冠死亡病例超过63万,双双世界第一。在每百万人口死于疫情人数、新冠患者死亡率、新冠检测阳性率等一系列从比例上反映疫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方面,美国的表现也都极为糟糕。

  美国成了一个国际笑话。但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因为人命关天,大量逝去的生命让人心碎!美国流行病学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原负责人威廉·福格说:“这是一场屠杀。” 《华盛顿邮报》也评论称,美国的抗疫行动成了“一场国家批准的屠杀”,

  美国何以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抗疫失败国?美国政府究竟怎样断送数十万人的生命?

  “浪费了控制疫情的每一个机会”

  美国疫情原本根本不至于严重到如今这种地步。在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过30万人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教授戴维·哈耶斯-鲍提斯塔就指出,美国其实不应死那么多人,是美国政府选择了不作为导致悲剧的发生。

  2020年9月,美国杂志《大西洋月刊》刊登一篇题为“疫情是如何击溃美国的”的长文,文章毫不留情地指出:“尽管有足够的预警,美国还是浪费了控制疫情的每一个机会”。

  去年疫情暴发初期,美国政府以令人发指的程度诠释了“不、作、为”三个字。

  美国在疫情开始的3个月无所作为。图片来自网络。

  2020年1月3日,中国已向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等多国通报了当时不明原因肺炎情况。2020年1月12日,中国第一时间把病毒的基因序列向世界卫生组织分享。截至2020年2月3日,中国共30次向美方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举措。

  2020年1月初,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已收到分别来自美国国务院传染病学家和美国国防情报局下属国家医学情报中心的报告,预测新冠疫情将蔓延至美国并可能发展成“全球大流行”。时任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彼得·纳瓦罗在1月29日提交备忘录,警告疫情可能导致多达50万人死亡,造成数万亿美元经济损失。时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扎2020年1月18日和1月30日两次给特朗普打电话通报疫情的潜在严重性。此后整个2月,白宫和多个政府部门公共卫生专家、医学专家也多次警告疫情在美国暴发的危险。

  所以,美国政府在疫情初期完全不知道风险吗?不,他们第一时间就有所了解。然而,当时的特朗普政府一再忽视警告,刻意淡化风险,白白浪费了防控疫情的“黄金窗口期”。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由于美国从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就没有采取完全的封锁措施,才导致全美各地感染病例激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研究模型显示,如果美国早采取社交隔离措施,死亡人数将减少约3.6万人,若全国封锁措施提前两周实施,则可避免约83%的死亡病例。

  《纽约时报》网站2020年4月13日报道指出,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宁肯相信自己的直觉也不相信科学,错失时机,断送了大量无辜的生命。

  原本在疫情中就面临着更大风险的老年人群体,在混乱不堪的疫情防控体系中被无情地边缘化。

  2020年3月23日和4月20日,得克萨斯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多次表示,“宁愿死也不愿看到公共卫生措施损害美国经济”,称“年长者要为国牺牲,以拯救美国经济”。

  《圣迭戈工会论坛报》网站2020年8月18日报道,根据新冠病毒追踪项目公布的数据,养老院等长期护理机构中的居民占美国人口的比例不到1%,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的比例却超过40%。

  据路透社报道,在2020年3月和4月,由于美国医疗资源严重缺乏,出现“优先选择放弃老年者”的言论,某些医院根据病人存活几率来优先安排重症监护病人,放弃对60岁以上老人治疗。

  疫情揭开了美国所谓“种族熔炉”的虚伪面纱。哪有什么一律平等的“种族熔炉”,不过是充满傲慢和歧视的“千层饼社会”。

  美国纽约市卫生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以非洲裔、拉美裔人口为主的低收入社区病亡率普遍远高于以白人为主的相对富裕社区。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非裔免疫学家科比特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医院在呼吸机不足情况下会最先放弃对非裔的插管治疗。2020年5月数据显示,美国非裔和拉美裔居民的病亡率远高于白人居民。非裔美国人占芝加哥市人口的30%,却在该市新冠死亡者中占比72%。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新冠肺炎感染者中非裔占比55%,死亡者中非裔占比超80%,而非裔在该市人口中占比仅24.9%。纽约市病亡者中近34%是拉美裔居民、28%是非裔居民。密歇根州新冠病亡案例中非裔居民占40%以上。

  《华盛顿邮报》2020年5月9日的评论称,美国的抗疫行动成了“一场国家批准的屠杀”,它故意牺牲老年人、工人、非裔和拉美裔人口。

  种种谎言欺骗民众,无耻葬送公众健康

  面对快速蔓延的疫情,美国政府不仅对各种警告置之不理,反而专注于控制信息传播,甚至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民众,称新冠病毒是“大号流感”,感染病毒的风险和死亡率“非常低”,疫情会很快“奇迹般地消失”。

  2020年2月疫情暴发初期,特朗普多次将新冠肺炎称作“感染率和死亡率极低的大号流感”,声称病例正在“大幅下降,而不是上升”,“美国正迅速研发疫苗,会很快注射新冠疫苗”,与公共卫生机构和医学专家发布的疫情信息相互冲突。后来特朗普又在记者会上发表“注射消毒剂消灭病毒”“紫外线照射杀病毒”等荒谬言论,这些虚假信息让不少民众受到误导。

  《今日美国报》网站披露,特朗普削弱了政府部门科学家的权力,把有风险的抗疟药物羟氯喹称为潜在的抗新冠神药。在他极力施压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020年3月28日紧急授权包括羟氯喹在内的抗疟药物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因反对使用特朗普吹捧的羟氯喹,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局长里克·布莱特被罢免。

  由于羟氯喹一剂难得,相信“特朗普推荐”的美国人甚至开始大量抢购通常用作鱼缸清洁剂的磷酸氯喹。亚利桑那州一对六旬夫妇因服用磷酸氯喹导致一死一病危。2020年4月24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紧急发布警告称,不要随意使用羟氯喹和氯喹这两种药物,因为可能产生严重副作用,部分新冠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

  《时代》周刊指出,美国政府不信任科学家、媒体和专业知识,特朗普与福奇不和,原因是他认为福奇关于疫情的言论有太多“阴暗面”,福奇主张的防疫措施不符合特朗普“一切向好”的观点。特朗普和福奇曾在有关疫情问题上多次发生过争论,特朗普指责福奇“犯了很多错误”,而福奇则在很多电视节目中公开质疑特朗普一些不准确的言论。

  一些美国政客非但不自检其政策失当,反而使用“武汉病毒”等标签化词语污名化中国。对此,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撰文指出,美方改变对新冠病毒的称呼就发生在股市暴跌、外界严厉批评美政府应对疫情迟缓之后不久,这显然是在试图通过诋毁他人来转嫁责任。

  《纽约时报》分析称,医学专家的防疫措施同短期经济利益之间的巨大矛盾,是美国联邦政府选择“封杀科学家”的重要原因,即便这需要以公众健康作为代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认为,华盛顿的政客们更在意的是政治,而非科学。

  2021年7月15日,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人类遗传学家达娜·克劳福德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发表评论指出,美国等国家对新冠病毒变异的测序不足,这正在阻碍全球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截至2021年4月初,美国在新冠病毒变异监测测序方面排名世界第33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并没有把基因组研究放在公共健康的优先位置,这种偏差导致美国难以了解新冠病毒的进化如何影响疫情传播。

  克劳福德指出,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样本追踪系统以及对样本和数据共享的严格限制是测序工作不足的原因。然而,中国等国家已经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挑战。

  没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只有党争至上、私利至上

  狭隘的党派政治利益和短期的经济利益至上一直困扰美国抗疫。至今,美国50个州中有40多个州疫情呈反弹之势,德尔塔变异毒株加速传播,疫苗接种工作也遭遇瓶颈,防疫“政治化”等老问题依然凸显。

  有美国媒体去年曾评论指出,新冠病毒的威胁在美国是一个政治问题。民主党人指责时任总统特朗普防控不力、领导无能,特朗普指责民主党人为获得政治利益而散布恐惧。疫情政治化令美国民众对新冠病毒危险性的认识也以党派划分。

  路透社和益索普2020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10个民主党人中有4人认为新冠病毒是紧迫威胁,10个共和党人中只有2人持此观点,一些共和党人认为新冠病毒离自己很遥远。《华盛顿邮报》称,在美国处于疫情艰难时刻时,有的州长和市长因党派和意识形态之争对科学家发布的抗疫指南不屑一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曝光说,特朗普竞选团队为能在竞选中获胜,对疫情不管不顾,2020年6月中旬重启竞选集会,并要求参加民众签署“因参加集会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免责声明”。在特朗普被检测出阳性的前一周,白宫和特朗普竞选团队举行了几场大型集会、筹款会和其他活动。特朗普竞选团队还在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和明尼苏达州举行三场大型户外集会,“不戴口罩、不封禁、不隔离”的大型集会导致美国疫情防控“难上加难”。

  同时,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抗议活动持续发酵,在全美各地示威者们聚集在一起与警察对峙,福奇称“竞选和抗议叠加堪称病毒传播的‘完美装置’“。

  在党争极化的背景下,一个简单的“戴口罩”在美国竟然成为政治问题。

  《纽约客》杂志刊文说,戴口罩问题在美国社会迅速上升到政治层面,而非公共卫生措施。许多保守主义者谴责戴口罩的规定是侵犯自由,在白宫戴口罩似乎是一种近乎“叛国”的行为。

  尽管许多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感染病毒,但特朗普和一些州的政府官员却长期拒绝实施强制口罩令。在疫情极端严峻情况下,美国一些中西部州的地方司法部门仍不愿发布法令强制人们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离。

  内布拉斯加州州长、共和党人皮特·里基茨甚至表示,他不会允许政府强制推行口罩令。截至2021年3月上旬,美国有12个州取消或从未执行过口罩令。

  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2020年5月17日罕见地发表社论指出,美国政府总是“着迷于”找到快速结束疫情的方式——疫苗、新药,甚至指望病毒会就这么消失了,但事实是,只有依赖病毒检测、感染追踪及隔离等基本的公共卫生准则,才可能终结疫情。

  调查表明,美国政府屡屡“无脑”操作,导致医疗物资短缺,无视民众健康和生命需求。

  疫情暴发后,美国疾控中心自产的新冠检测试剂盒技术不过关,导致新冠检测在美国迟迟不能开展。《华盛顿邮报》刊发调査报道称,疫情暴发之初,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拒绝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现成的试剂盒,依赖国内研发的检测试剂盒,而这些试剂盒因生产违反操作规范,导致早期大部分产品无效,仅纠错工作就耽误一个多月时间,“迟迟未能展开成规模的新冠检测,痛失防控工作黄金时段”,凸显联邦政府在疫情出现期的物资应急上“毫无防备”。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2020年2月美国医疗服务系统出现物资紧缺现象,但直到3月初特朗普政府都未采取行动,既没有大规模订购口罩、呼吸机等关键医疗物资,也没有向五角大楼下达提供援助的命令。

  2020年1月下旬,美国最大口罩制造商威望医疗科技公司曾两次致信政府,提醒应重视口罩供给问题,均遭到无视。美国护士联合会2020年3月4日向特朗普政府提出请愿,要求制定临时紧急标准,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但并没有收到针对性回复。

  美国“嗡嗡喂”新闻网站报道,在口罩短缺情况下,美国却因政治经济利益拒绝进口中国的KN95口罩,包括很多华人向美国医院和政府部门捐献的大量口罩也因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拒绝允许其进入美国市场,最终只能储存在库房中。

  混乱无序,抗疫不力凸显制度缺陷

  2020年8月,时任美国冠状病毒危机小组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克莱本指责说,疫情在美国暴发6个月后,联邦政府仍未制定统一的国家战略以保护人民健康。事实上,缺乏协调、混乱无序、推诿扯皮,正是美国抗疫的一大“特色”。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20年5月9日评论指出,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混乱不堪,缺乏全国性的指导方针和组织领导,各州只能自行其是,甚至不得不相互竞价争抢医疗物资。

  在疫情蔓延高峰期,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等争相抢购呼吸机,相互之间不断抬价。各州还因为抢资源而闹出矛盾,州政府互相指责。联邦政府在全国层面不仅基本放弃统一协调,“要求各州自己想办法”,甚至还与州政府争抢进口的抗疫物资。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20年2月21日,福奇和其他政府官员曾建议限制社交距离以遏制病毒传播,但直到3月16日特朗普才同意并宣布。2020年3月下旬,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不顾特朗普反对,宣布全州“封锁令”。此后随着疫情日益严峻,至少42个州曾经相继发布疫情封锁令,要求民众居家隔离。然而,一些州在当年4、5月份又急于“重启”,使得病毒传播的重灾区从最初的纽约地区向南部、西部扩散,并最终扩散到全国其他地区。

  各州除了抗疫步调不一之外,抗疫措施在执行层面也并不到位。福奇在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尽管采取了“封锁”措施,但只有大约50%的地区真正执行。

  此外,防疫系统也因缺乏统一有效协调而浪费大量宝贵医疗资源。美国军队新闻网消息,2020年4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300名美军士兵将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世纪互联体育场改建为临时野战方舱医院。然而由于收治病例为零,该医院在开放3天后就宣布关闭。

  2020年5月23日,纽约市将一所落成仅两周多、建设费高达1.4亿多人民币的方舱医院拆除,原因竟是入住病例过少。与此同时,纽约市因缺乏足够多的病床位而陷入困境,“缺乏协调性、组织性的美国防疫系统,让短缺而宝贵的医疗资源白白浪费掉。”

  不仅疫情防控指挥混乱无序,连疫情数据也模糊不清。疫情暴发后,美国疫情数据更新速度缓慢且不准确,长期以来甚至依赖民间网站统计疫情数据。

  《国会山报》刊文说,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更新速度滞后且不全面,“让官员们无法实时了解疫情规模的真实情况而只能摸黑工作。”2020年3月2日,美国疾控中心突然以各州独立检测导致“数据不准”为由,停止公布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人数、检测阳性人数等重要数字,停止发布各州确诊人数,只用“yes”和“no”来反映该州有无确诊,被民众质疑“隐瞒疫情”。

  美国还曾出于政治原因篡改疫情数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官员多次修改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疫情报告,以避免报告中的疫情数据和特朗普的说法相矛盾,因为特朗普总是淡化疫情的严重性。

  美国联邦政府“接管”疫情数据后,疫情透明度进一步降低。据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2020年7月16日,特朗普政府决定“接管”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后,要求全美医院从15日起不再将疫情相关信息发送至美国疾控中心。美国疾控中心网站上的一些数据也被删除,包括全国医院床位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可用情况等,这直接导致疫情数据透明度进一步下降。

  疫情暴发以来,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相互掣肘,矛盾冲突不断,暴露出治理体系中的严重问题。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教授莱斯莉·萨克森认为,美国社会深受“高度政治化的混乱应对方式”荼毒。

  丝毫不顾国际道义,暴露“现代海盗”真面目

  加拿大《环球邮报》2020年4月报道,在严峻的疫情下,“口罩危机”成为很多国家的心病,而美国政府开启了“哄抢”和“截胡”模式,连续在机场“截胡”法国和加拿大采购的大批口罩。德国政府也称,它订购的一批口罩在到达泰国曼谷机场时,被莫名其妙地转运到美国。德国柏林州内政部长盖泽尔将其形容为“现代海盗行径”。

  对于全球抗疫的重要希望——疫苗,美国自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就开始抢订、抢购,把希望只留给自己,而让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陷入绝望境地。在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美国奉行“疫苗民族主义”,将大国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抛在脑后,没有疫苗时极力抢订疫苗,有疫苗后就把疫苗当作追求自身利益、巩固全球霸权的工具。

  美联社2021年7月1日的统计显示,美国仅向10个受援国家和地区发出了不足2400万剂疫苗。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却有大量疫苗过剩甚至即将过期。杜克大学追踪全球疫苗合同发现,美国已抢购约26亿剂疫苗,占全球四分之一,是美国3.3亿人口需求量的近4倍。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报告预计,到2021年年底前,美国或将拥有超过10亿剂剩余疫苗。

  美国政府甚至在阿斯利康疫苗尚未得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时就提前囤积该疫苗。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却因美国限制关键原料和设备出口而面临生产困难的窘境。

  就在美国大量疫苗被闲置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却挣扎在没有足够疫苗可用的困境中。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0日,非洲只有约0.6%的人口完成接种。

  近几个月来,不少国家曾呼吁美国分享疫苗却遭到拒绝,其中不仅有美国的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还有欧洲盟国。据路透社报道,截至2021年3月,美国仅象征性地向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借”约40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根据安排两国要在今年晚些时候如数“归还”。

  在国际社会要求分享疫苗的压力下,美国政府终于在5月中旬宣布,将在6月底前向全球分享8000万剂新冠疫苗。但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宣布的这一数字只具有象征意义,对于全球疫苗缺口来说是杯水车薪。美国-东盟商务委员会主席亚里克斯·费尔德曼说,与东南亚地区的需求相比,美国的捐赠数量可谓“沧海一粟”。

  然而即便是这个“沧海一粟”的承诺,时间进入8月,美国大半都未兑现。即便是已经交付的疫苗,也附带了美方的“私货”。有分析指出,尽管美国政府在宣布疫苗分享计划时强调不谋求政治回报,但其实际做法却难以令人信服。

  今年5月韩国总统文在寅访美期间,美方同意为55万名韩军官兵提供新冠疫苗。美国媒体认为,美方这一举动其实是用美国疫苗换韩国半导体。韩国电子巨头三星准备斥资170亿美元在美国设立新的芯片工厂,这恰好与拜登政府提出的加强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半导体制造和研究的政策目标相匹配。

  对于美国此前决定向墨西哥“出借”疫苗,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文章评论说,美国政府是在换取墨西哥加强对其与危地马拉边境非法移民的控制。

  纽约大学经济学荣休教授梅尔文·克劳斯5月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上撰文指出,在应对新冠疫情时,拜登政府延续了某种形式的“美国优先”政策,包括拒绝向一些重要的欧洲国家提供疫苗等。这使得许多欧洲国家质疑拜登政府所谓“美国回来了”的说法。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大搞“疫苗民族主义”谋求私利、维护霸权的如意算盘终将害人害己。美国《财富》杂志网站的评论文章认为,这种“疫苗民族主义”终将导致反噬,如果全球大部分地区深受疫情困扰,剩余地区也将受到冲击。有媒体分析称,疫苗分配不公严重制约着全球疫情防控成效,75%以上的疫苗仅用于美国为首的10个国家,低收入国家获取的疫苗数量少得可怜。疫情将在得不到足够疫苗的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不断蔓延,并可能出现病毒变异,而后反向输入疫情趋缓的国家。

  成为国际传染源,破坏全球抗疫合作大局

  当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肆虐,美国多次不履行国际责任,变相充当国际“传染源”,成为疫情输出国。

  美联社报道说,2020年8月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解除针对美国公民的“第四级全球旅行警告”,并表示将恢复以前针对特定国家/地区的旅行建议,而当时美国仍处于“极度不安全”状态。上述旅行警告颁布于2020年3月19日,当时美国疫情已开始出现大暴发趋势,但此前美国务院一直没有建议美国公民避免国际旅行。流行病专家指出,“美国这是在向世界各国出口病毒。

  路透社报道,加拿大政府表示加拿大疫情最严重的4个省份许多确诊的人员此前都去过美国,证明美国是加拿大疫情的暴发源。

  日本政府调查后也认为,其国内第二次疫情大暴发源于美国。日本朝日新闻网2020年7月曾报道,有大量美国驻日本、韩国官兵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这些美军从其他地方轮换至日本时,未经病毒检测就直接入境,还在基地内举行规模上千人的集会。韩联社报道,在韩国京畿道平泽市,驻韩美军感染人数占当地确诊病例近三分之一。平泽市政府要求美军入韩前应进行病毒检测,但当地美军基地未予回应。不仅如此,美军还十分“任性”,不戴口罩在海滩聚会。

  此外,美国还通过驱逐移民的方式加速向拉美输出疫情。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美国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特朗普政府以防控疫情为名,加大力度遣返来自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的非法移民。这些非法移民在被遣返时既未达到隔离期标准,又未做过相关病毒检测,导致被遣返的非法移民主要来源国突然涌入了来自美国的输入性病例。美联社消息,至2020年5月14日,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多瓦和洪都拉斯国内新冠确诊病例已合计超过4.5万例。

  2020年4月末,危地马拉政府报告称,该国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与被美国驱逐出境者有关,76名被驱逐者中有71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2020年4月20日,美国华盛顿拉丁美洲研究所等60家机构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称,美国目前全球确诊病例数居世界首位,在全球旅行受到限制且各地都执行严格隔离政策之时,美方继续将非法移民驱逐出境的行为将会使全球都置于危险之中。白宫高级顾问米勒批评称,“这种粗暴的驱逐引发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纽约时报》刊文批评美国将感染新冠的移民驱逐出境,“正有意识地向境外传播疫情”。

  美国不仅不参与抗疫合作,还因一己之私成为破坏全球合作抗疫的“绊脚石”。

  2020年4月14日,特朗普借口世界卫生组织在抗击新冠等方面的问题,宣布将暂停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5月18日,特朗普致信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若世卫组织不在未来30天内做出“实质性改进”,美方将终止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并重新考虑是否留在该组织内。2020年7月7日,美国宣布正式退出世卫组织。

  《自然》杂志刊文批评美国政府退出世卫组织影响国际医卫合作。图片来自网络。

  在国际社会共同抗疫的关键时刻,这一“退群”举动令美国国内和全世界震惊和不满。美国传染病学会主席托马斯·费莱表示,没有世卫组织的合作,美国将在应对全球流行病的问题上面临高风险。《柳叶刀》总编辑理查德·霍顿称,此举是“对全世界人民的暴行”。也有专家猜测说,美国退出世卫组织,表面是“甩锅”,但其实是拒绝国际社会对其国内存在疑点的地方进行溯源研究,严重阻碍了国际合作溯源进程。

  2021年1月,拜登就任美国新一届总统后又宣布“重返”世卫组织,然而这次“重返”也并非真正的知错而改。7月2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科威特会面,声称“支持世卫组织对新冠病毒的第二阶段溯源调查,包括在中国境内调查病毒来源”。这表明,挟持世卫组织、操控新冠病毒溯源议题,大搞针对中国的“定向溯源”,正是美国“重返”世卫组织背后的如意算盘。

  党争和资本利益至上、贻误遏制病毒传播黄金期、无视科学建议和专家警告、肆意将疫情政治化,频频推责寻找“替罪羊”、无视自身责任、在全世界哄抢物资疫苗;无视自身责任,破坏国际合作……这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像美国政府这样造孽?

  数十万生命被断送的背后,反映出美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政治制度的一系列深层弊端。美国当政者若还不能正视现实、改弦更张,真正将本国民众的生命福祉放在心上,更深层次的危机还将接踵而至。

}

精选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选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精选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2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1、选材:人或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没有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

  其他材料: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2、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浓度。把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⑴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装片。

  ⑵在高倍镜下观察,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⑶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⑷利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精选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3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精选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4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精选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

  1、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1、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细胞代谢活动和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三、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

  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

  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精选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毒为什么是生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