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帕金森有名的中医有吗?

中医治帕金森病 熄风养血有说道

笔者潜心研究帕金森病20余年后发现,虽然中药在缓解症状方面不如西药起效快,但在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推迟使用西药时间、降低西药副作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增效减毒,尤其在帕金森病早期和改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方面,中医特色疗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年老肝肾精血渐衰。到了中老年阶段,人体肝肾精血逐渐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肢体筋脉肌肉,导致身体拘急、动作迟缓。阴虚阳亢动风,或久病阴损及阳,阳虚失统,也会出现筋纵而摇,即肢体包括头部乃至全身的摇动颤抖表现。

  第二,情绪变化和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关。肝主情志,情志不遂则郁怒伤肝,肝郁化火,耗伤肝肾精血,筋失濡养,筋急而拘,阴亏阳亢风动而颤。帕金森病人合并忧郁症的比例非常高,为30%~50%,这个与中医认为的情志不遂会导致帕金森病相符。

  第三,房事过度,耗伤肝肾精血。肝肾精血同源,肾精靠肝血充养,肝血由肾精化生。房事过多易损伤肾精,继而导致肝血不足,肝肾皆不足,筋脉则失于濡养,会出现动作缓慢僵硬;肝肾不足又可阳亢化风,出现颤抖等症状。总之,中医学认为性生活过多与帕金森病有直接关系。

  第四,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虚。精血亏虚不能濡养肢体筋脉肌肉,导致身体拘紧,动作迟缓。此外,还会出现阳气郁逆化风,风动而颤,或久病阴损及阳,阳虚失统,筋纵而摇。

  一般认为帕金森病分三期治疗比较合理。早期有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但是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治疗以滋阴养血或加熄风为主,可以纯中药治疗。到了中期以后,日常生活需要帮助,考虑到久病入络的情况,要补养气血、活血熄风。晚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考虑到阴损及阳,就要中西医结合治疗,需用阴阳双补、熄风活血的药物。

  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病后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时用到涤痰通络、降火解痉之法;但对于帕金森病本身的症状,还是以滋养气血熄风的药物为主。

  帕金森病按运动症状主要分两个类型:一个僵直少动型,一个震颤型。震颤为主的认为是肝风内动,多数为血虚风动,所以要养血熄风;僵直少动的认为是精血亏虚,筋失濡养,所以养血柔筋为主。僵直少动型用帕病1号方,即连梅汤合四物汤加减的方剂;震颤型用帕病2号方,即帕病1号方加天麻、钩藤等平肝熄风的药物。

  现代医学将帕金森病症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动症状,一类是非运动症状。中药治疗非运动症状有优势,能够解决便秘、尿失禁、体位性低血压、忧郁、焦虑、麻木、疼痛等问题。

  用药不可过寒过热,不可过腻过燥,长期治疗的剂量一定要轻,每味药量控制在15克以内。临床组方时,尽量不用金石等重镇类药物,一是避免重金属中毒,还要避免妨碍脾胃、镇潜压抑阳气。

  气中求血,阳中求阴

  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是互根的,所以慢性疾病中经常见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情况。所以,在治疗帕金森病时,一定要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思路,临证时阴血不足也加参附类中药。

  久病入络,宜予活血

  临床中很多帕金森病例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患者,符合叶天士提出的“久病入络”理论。所以,治疗中我们常酌情使用一些活血药来加强疗效。

  佐用宣窍,引药入脑

  帕金森病的病位在脑,临床上我们使用菖蒲、远志类开窍醒神的中药作为舟楫之品来引药入脑,疗效不错。

文/广东省中医院帕金森病专科 雒晓东

}

在中国,每100位老年人中就有1-2位帕金森病患者,

关于帕金森病,你了解多少?

其实,还有更多你不知道的事……

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目前未明,临床研究发现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年龄老化等相关,可能是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帕金森病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可表现为静止性震颤(通常在上肢或下肢出现,少数见于头部或口唇)、动作迟缓、肌强直等,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到帕金森病专科就诊。

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 首先对该病进行了详细描述,而古老的中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相关症状的描述,从中医学角度看,帕金森病属于“颤病”“拘病”或“颤拘病”范畴,其中震颤型患者多数为肝肾精血亏虚、肝风内动所致,僵直少动型患者则因肝肾精血亏虚、筋失濡养引起。

帕金森病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帕金森病症状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类,运动症状包括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张力高、姿势平衡障碍,以西药治疗为主。而针对便秘、睡眠障碍、尿失禁、抑郁、焦虑、麻木、疼痛等非运动症状,中医药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缓解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无有效措施阻止该病的发生或进展,也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及良好的生活护理,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活自理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帕金森病,不可操之过急,医生给出四个字!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脑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导师 

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奇妙的中医》系39健康网与广东省中医院联袂打造的一档高品质中医视音频栏目,这里有精彩绝伦的医案、有神奇精妙的本草、也有简单实用的养生药膳,多位中医大师亲临坐镇,妙语连珠,趣解5000年的“中医奇妙之处“。 

(本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与39健康网共同制作)

}

  云南治疗帕金森中医院?帕金森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帕金森的危害很大。患了帕金森,由于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强直,帕金森患者的上肢往往不能作精细的动作,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逐渐缓慢,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其次,比如写字越来越小,双眼转动减少,走路前倾迈碎步。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患者会出现面具脸,就是脸上的表现非常少,面部肌肉运动减少,患者很少眨眼睛,双眼转动也减少,表情呆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这种疾病在我国已有数百万患者,所以对于帕金森的治疗来说大家都是非常关注的,为了帮助朋友们了解帕金森的治疗,本文将带您了解帕金森的三大治疗方法,目前治疗帕金森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若是朋友们想要了解帕金森的这三种治疗方法,可以看下文中做出的详细介绍。

  一、帕金森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这一帕金森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根本治疗帕金森的进展,亦无根治本病的药物。无论选择何种药物,均应小剂量开始治疗,直到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或出现副反应剂量,突然停药也是错误的,易引起肌强直或神经阻滞剂的恶性综合征。伴发抑郁者可选用抗抑郁药物;如有精神病性症状,选用锥体外系副反应小的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等。外科治疗药物治疗的副反应常见,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定期复查。如已痴呆,按痴呆治疗。

  二、帕金森的中医药治疗:帕金森虽是近代有西医命名的,但是此病在古代以有之。中医称之为“颤症”或“震颤”,病因病机在于本虚标实,肝肾阴虚和虚风内动。中医对帕金森的治疗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望闻问切,辩证审因,随证立法,以法选药,专人专方,采用针、药、经、推、穴综合手段联合应用,对帕金森的治疗效果不是太明显,但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方式促进治疗。

  三、帕金森的手术治疗:一般来讲,对早期的帕金森患者应首先采取药物治疗,而帕金森的治疗方法之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出现了“开、关”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病情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这时候就应考虑外科治疗。

  希望朋友们治疗帕金森的时候可以使用上述的方法,但是朋友们要了解的是治疗帕金森患者朋友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希望这些内容对朋友们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患者朋友们能够早日康复。

  南大脑科医院帕金森特色诊疗以因病施治的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先进神经内科的经验,探索和结合自身的优势,将中医科、康复科、介入学科与神经内科相结合综合治疗帕金森;我院同时拥有一支由苗幸伟、苏建生、熊铁农等众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坐诊的医疗团队。针对疑难病症采用联合会诊方式,在帕金森的诊疗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病中医能治愈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