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在西宁做icl近视手术真的好吗?

我回看一个近视眼内镜ICL手术视频,从角膜边制作3毫米的切口开始,到植入晶体,到闭合切口,进出前房的时间只有45秒。这或许是全世界最快的一次ICL眼内手术之旅,我是说,有录像可确证的最快ICL手术的奇妙体验。这是偶然?是必然?

近视手术横岭侧峰,无论全飞SMILE,还是优化表层切削LASEK,还是PRK/TransPRK,抑或其他激光角膜手术,处处风景,呈现给患者安全清晰的视界。我笃爱全飞与表层,在于角膜结构的稳定和优质视觉,我独爱眼内镜的中央孔型ICLV4C,在于其简明高清,何况, ICL不只是一枚精妙绝伦的透镜,ICL更是独树一帜的技术。

对ICL情有独钟,也可能与我对近视手术途径的认识有关,晶体途径,是一条近视矫正的捷径。近视也好,散光也罢,从框架眼镜,到隐形眼镜,人们对戴镜已习以为常。隐形眼镜刚出之时,各种顾虑与争议都有,现在已成为普遍性的矫正方法。从眼表面的隐形眼镜,到眼内的隐形眼镜,所谓的「黑科技」就是当今的真现实,ICL在创新和磨砺中脱颖而出,费奥多罗夫 Fyodorov伟大的贡献,已惠及全球70万以上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

对医生而言,做ICL手术是简明愉悦的体验,甚至医生可能会说,太简单了。有医生「抱怨」,白内障手术成百上千万,全世界会做白内障手术的医生,对于ICL手术基本都可以手到擒来,把ICL植入于眼内「没有」更多技术要求。想想也是,以欧洲白内障屈光手术年会的那些有代表性的ICL医生为例,他们都有做白内障手术的基础,做ICL手术得心应手,又安全又高效。ICL近年在我国的量较快增加,更精更专的ICL亚专科在形成之中,国内国外,ICL还可以做得更好。

ICL的学习曲线较短,易入门,对于医生是好事,对于近视患者是好事,具有成为普惠性、可及性的医学适宜技术的潜质。在近视治疗领域,三十多年来激光手术与晶体手术的循证依据充分,激光技术也曾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均是殊为难得的突破与实践。若把ICL不仅仅看作一个晶体,而是一项以ICL晶体为核心产品的近视治疗新模式,持续不懈地基础研发与创新,持之以恒在临床应用中探索更优化的技术,那么,就真正成为成千上万近视患者得益的适宜技术。

我记得我第一台独立的ICL用了二十多分钟,那时要求做三个切口,需要较多的粘弹剂,之后逐渐顺而快。我国四百多位ICL医生在初次手术的时候,也大都有过相近的时间。全球大约二千来位ICL医生也类似,随着技巧傍手,提升学习曲线,可以十分钟左右完成一台手术。2010年我在欧洲ESCRS的ICL研讨会间,有位老外专家与我聊,他开始做一台ICL总会有点紧张,后来越做越娴熟,他用兴奋的口吻对我说,本来是半小时手术,十分钟休息,比如呷一呷咖啡,后来,是十分钟台上,半小时台下,还可与患者闲适地聊一会再上台,这样他一个上午可做5台ICL,他和患者都很happy。这些年ESCRS上,沈教授,晓瑛教授和进教授,杨教授和磊教授等与其他国内同道,发出学术声音,推进ICL技术,又快又好。

现在一些医生一小时做五六台ICL已是常态,而晓瑛教授最高记录一天80多台,一小时16台,之前没有人做到过。通常前房内的操作时间越短,对眼内的干扰越少,我们与一些ICL医生做到90秒左右,最快情况下可在60秒上下。一次有人与我谈笑,说好的全飞之快谁能争锋呢?我的全飞时速记录是25台,我笑笑,我很明白,ICL之快,在于不断优化,不断精益求精。快,不是ICL手术的目的,而是精雕每一步技术与技巧、深化每一个细节与内核、保障每一环安全与性能,是自然之果。

快,既然是自然而然,必有赖于实践中的积累,从三切口转为单一切口,切口从3.5毫米到3.2毫米,再到3毫米,到2.8毫米……每个医生觉得很平常很简单,对于ICL医生也是平常,医生追求的是对患者的潜在益处,哪怕0.1毫米也追求,回看时看到的结果,是快。减少粘弹剂有助于减少高眼压副反应,那就试试少一点,再减一点,再减少一点点,再一点点……医生在乎的是安全和技术改良,是磨炼与钻研,人们看到的是结果,是快。

ICL被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越做越快,快的背后,不仅仅是高度近视患者的期盼,也不仅仅是近视手术医生的汗水。一架高科技战机,需要试飞员竭尽所能才可一展其非凡英姿,一辆未来型跑车,需要赛车手奋力拼搏才可看出其极致超酷,一片小小ICL透镜,也需要ICL医生专注付出,全力以赴,才可发现其精无止境。ICL设计者的灵感与创意,研发和手术者的匠心,流通环节与推广者的公心与热忱,最终让近视患者焕见美好生活,这何尝不是共同的初心。

在我的眼睛里,从来没有一双眼睛是不美的。在我的心里,眼内更是神秘的世界,哪怕是一束微光,都会灿若阆苑。光在清澈透明的角膜穿梭而过,照映静静流动的房水,光,也映照在虹膜上,虹膜如同锦缎般舒卷。光入深瞳,晶体玲珑剔透、温莹如玉,随着纤纤银丝微微翕动。光穿行晶体,照亮其后一片纯净的水世界,唤醒视网膜每一层每一个细胞,每一瞬都电光火石,形影至幻。

如果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者因为疾患需要植入一片晶体,想得到,做得到,ICL医生们,我,我们,在爱护患者敬畏眼睛的前提下,无限匠心,去做更好。

(后记: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在七月底又做到一个偶然的手术,这一个ICL从切口到闭合,我只用26秒,幸运。)

}

作为资深超高度近视患者,刚刚通过ICL晶体植入手术解决了近视问题,术后视力比术前好了不止一点点,心情无比的激动。而决定把手术经历写下来,是基于2个初衷:一是从最开始决定做手术时,身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到做完手术之后有不少朋友来咨询,我忍不住想把手术经历详细记录下来,方便给有需要的朋友分享;二是我总是要对手术原理和实际病例效果都有客观的了解之后,才敢放心去做嘛,所以术前我在网上和知网期刊中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相关参考资料还是不够,期刊中大部分是手术原理和安全性论证,网上的病例效果大多是对经历和感觉的描写,更多不乏医院的软文,而对于术后的真实效果,极少见到有病例的长期、详细数据变化。之前偶然在百度贴吧中看见有一篇有术后3年复查数据的文章,我觉得对我帮助很大,但想要找到更长期的数据就再也找不到了,所以我起了把手术经历详细写下来的念头。

这篇文章中,我是作为接受手术的患者,用非专业研究人士的视角记录了手术原因、我理解的ICL手术介绍及优劣势、手术经历及费用、术后保养、术后效果等内容。对于最关键的术后效果,我会把今后几十年中的每一次复查结果持续进行update,每一次的复查结果都会用指标来记录,用数据客观表达手术效果。我想这样,应该是能为想要详细了解手术效果和长期观察术后反应的朋友们提供一点素材,也是为现代医学做的一点微薄贡献吧~

为保护隐私起见,我只把关键指标数据公布在帖子中,想要更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和我私聊哦。

本文内容较多,而且图少字多,框架如下,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选择性的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不完善和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和讨论。

一、 我为什么要做近视手术?

二、 为什么在激光和ICL手术之中选择ICL?

三、 我理解的ICL的优劣势

四、 我选择在何时何地做ICL?

七、 术后保养及注意事项

九、 术后效果及复查结果数据(持续update)

十、 个人的一点感想与结语

一、为什么要做近视手术?

本人基本情况:中年少女,坐标成都,资深超高度近视患者,左眼1475度近视+300度散光,右眼1300度近视+275度散光,取掉眼镜就是只能看见颜色的瞎子,常年带软性隐形眼镜已有17年。

超高度近视并不是我想去做近视手术的动因,因为一直有隐形眼镜嘛,每天取取戴戴早已经习惯,可是突然有一天,早上起床非常畏光,室内都完全睁不开眼,要一直到早上10点左右才能在室内睁眼,但不能直视日光灯,室外完全见不得一点紫外线,有时候晚上出门,霓虹灯太亮眼睛也会睁不开并伴流泪。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工作中EXCEL和数字看久了,用眼过度,结膜受损,开了一大堆滴眼药,滴了半个月也没有明显改善,我才开始重视自己的眼睛,隐形是不能再带了,可是超高度近视带框架眼镜真的是非常痛苦的:眼镜非常厚、非常重,我带上之后会不停的往下掉,把鼻梁上的皮都磨破几次;看东西会变小、失真,视野变小,视觉效果不舒服,带久了头会晕,更别提打羽毛球、游泳等常规运动了;对自己的颜值也是绝对的负分,度数太高眼睛和脸屈光变形严重,眼镜镜片一圈一圈,我是万万接受不了的。

我的啤酒瓶眼镜,最薄的1.74折射率的眼镜,周围仍然很多圈圈。

所以这是我做近视手术的诱因,其实以下几个原因才是更关键的:

1.超高度近视受视功能限制,配镜矫正视力有限,例如我配镜矫正视力左右眼分别仅为0.6和0.9,都达不到正常视力的1.0.

2.由于配镜矫正视力较低,矫正精确度不够,近视度数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会持续的增长,例如我小学400度,高中800度,大学1200度,工作9年1500度,用眼习惯并不恶劣,可是度数从来就没有控制住,照这样发展下去,等40岁的时候,有2-3000度的近视也未可知啊。

3.超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几率较大,我已经有了黄斑眼底,更怕其他的眼底并发症,如网脱、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等等。

二、为什么选择icl?

下决心要做近视手术后,就开始选择手术方式了。其实我关注近视手术也有10多年了吧,从最开始的PRK,到现在的ICL,大概都了解一些。近视手术有两大类,一类是激光手术,即角膜切削,随着技术的发展,由最初的PRK(激光光学角膜切削),发展到目前的LASIK(准分子激光切削)、半飞秒、全飞秒;另一类是晶体植入,即把有度数的人工晶体植入眼球内部,包括前房植入和后房植入,前房植入在10年前已经证明对内皮细胞有较大损伤,目前临床已经停止,现在说的晶体植入都是后房植入,就是ICL。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如果去眼科医院问诊,目前普遍做法是根据近视度数,600度以下,如果角膜厚度足够,激光手术足矣;600度-800度,首推晶体植入,但如果角膜厚度足够,可以选择半飞秒;800度以上,因为激光手术要切削的角膜基质较多,角膜往往不够切,几乎只能选择晶体植入。我这种情况就是没有选择,只能选择ICL,而且只能选择带散光的TICL。

激光手术我就不详细描述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种眼科医院近视手术名称琳琅满目,但万变不离其宗,激光手术都是靠切削角膜达到矫正屈光度的目的,无论名称多么花哨,判断手术方式的标准都是看手术过程中是否掀开角膜瓣和是否使用了机械刀:掀开角膜瓣+使用机械刀制作角膜瓣=lasik;掀开角膜瓣+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半飞秒;不掀开角膜瓣+飞秒激光切削角膜=全飞秒,大家可以酌情判断。关于各类激光手术的原理和优劣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个链接:

好了,说回ICL,ICL中文全称是“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散光的叫TICL,150度以上的散光要选择TICL。与激光和其他切削眼角膜组织的手术不同,它不切削角膜,通过微创手术将晶体植入眼内,对角膜无损伤,手术之后能获得比配镜矫正更清晰的视力,具有可逆性,是近视矫治技术的新趋势。这里再插播一句,ICL是后房植入,是将“设计成矫正近视的超薄镜片”放置于眼球屈光系统中的后房间隙,并固定于睫状沟内,而不是前房植入。因为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很多朋友把前房植入也认为是ICL,有很多是做的前房植入的患者,都说自己是做的ICL,在不了解的时候,都看的我差点不敢做了,所以朋友们一定注意区别。

三、关于ICL的优劣势

(一)我了解到的优势有(直接摘抄的我觉得有道理的优势):

与其他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不同,ICL的制作材料是Collamer,这是一种独特的机体晶体材料。这种专用的晶体材料具有比丙烯酸和硅胶更高的生物相容性。晶体带防紫外线功能,能一定程度的防止紫外线带来的眼底病。

ICL植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广泛证实,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完成775,000多例手术,美国FDA也已经通过了严格的临床验证。与角膜屈光手术不同,ICL不会永久性地改变眼球结构,而是隐蔽地置于眼睛的后房,和人本身的晶状体共同矫正视力。

与其他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不同,ICL是可折叠的,因此可以通过较小的手术切口植入。小切口是眼科手术医生所熟悉的一种技术。ICL仅需要2.8mm至3.0mm的切口,而FDA批准的其他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则需要6.0mm的手术切口。这种小切口的创伤更小,而且不需要缝合,而且不诱发散光。

4、具有可逆性,必要时可以取出

ICL可以永久性地置入眼内。但是,如果发生过矫或者欠矫,或者出现并发症,或者患者的视力发生变化时,可以由经过培训的眼科手术医生将ICL取出或进行更换。

(二)至于风险,网上和医院都没有说太多,我总结可能最大的风险是以下几个:

1. 是否会提前诱发白内障

虽然说晶体能一直放在眼内,但老年时人人都有得白内障的可能,如果发生白内障,需要将自己的晶体和ICL一起取出,换成有度数的人工晶体。关于这点我之前一直没想明白,既然白内障能够解决近视,为什么不直接把自己的晶体换成人工晶体就好了呢?后来明白了,我理解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的人工晶体,最先进的也只能做到多焦段,在某些特定的距离就看不清楚了,不像人眼晶体是无极变焦的,人工晶体远远不能和人眼晶体比咯,ICL是在人眼晶体的基础上加一个“眼内隐形眼镜”,所以不会存在固定距离看不清的问题;二是白内障的晶体植入切口较大,可能诱发散光,ICL切口较小,不诱发散光。

2. 内皮细胞数是否会大量下降

这是我非常担心的一点,内皮细胞是不可再生的,虽然ICL植入到眼睛后房,不与内皮细胞有接触,但查遍了网上和期刊等资料,都没有长期的数据。之前看到百度贴吧上有位大哥贴出了自己术后三年的检查数据,内皮细胞数总共下降了12%左右,期刊上摘录的数据是术后五年内皮细胞共下降6%左右,更长远的数据没有查到了。

3. 缺乏长期观察数据

这是比较冒险的一点,ICL最早于1997年通过欧洲“CEmark”认证,2005年获得美国“FDA”认证,2006年通过中国“CFDA”认证,到目前的2018年,那就意味着开始应用于临床手术不过21年,长远的数据(大于50年)是缺乏的,目前的安全性都建立在理论依据上,至于长期后会否引发其他眼内病变,只有权衡利弊搏一搏了。

4. 手术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这类风险与前3类风险的性质不同,前3类都是手术原理上存在的风险,这一类是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术后瞳孔失圆、眼压增高、晶体旋转、眼内感染等,这类风险其实不用担心,只要找到技术靠谱的医生,按照手术规范操作,发生的概率是较低的。

四、我选择何时、何地做ICL呢?

ICL手术是否实施成功,最关键的是晶体和医生的技术。

关于晶体,目前全球都采用的瑞士STAAR公司的晶体,听说印度也有生产晶体的公司,但没有进行人体试验过,肯定不放心,还是瑞士的靠谱。在2018年,国内的晶体是第五代晶体,即V4C,与第四代晶体相比,V4C有中央孔,不再需要虹膜打孔,降低了术后房水不流通带来的高眼压。目前国外已经有第六代晶体了,但国内还未通过CFDA认证。我本以为第六代晶体相对第五代而言,对光圈问题有较大改善,但咨询了医生回复第六代晶体仍然是中央孔型的晶体,光圈仍然存在,它改善在植入时的操作更为简便。对光圈有改善的晶体仍然遥遥无期,权衡自己的年龄,不等了,决定就现在做吧。

关于医生的技术,本来最开始我是一心想要去国外,做第六代晶体,去德视佳眼科诊所做。放弃做第六代晶体之后,国内又想着是不是去北京,找协和医院的罗岩教授做,后来在staar公司的官网上了解到,能做ICL的医生,都是通过了技术认证的,北京固然好,可是成都华西应该也不弱啊,就决定就在本地做。在官网上能查到全球所有能做ICL的医生名单,四川一共22人,华西有2名医生,挂号的时候发现费用高,人又多,医生手术排期也要几个月。正好之前有朋友在成都X迪眼科医院做了,效果挺好,主刀的医生也在STAAR公司的官网上也排名靠前,就去X迪眼科预约了检查,看医院感觉还不错,就定下来了。插播一句,去做检查的前几天和同事们一起玩狼人杀,说起要去做手术,大家都表示想去做,随即组建了4人的手术小团,说一不二,都一起去X迪眼科做了术前检查,除了一位小伙伴检查结果不适合做手术外,其余3人都预约了手术(2人晶体,1人全飞)。我们建了个小群,一起讨论,互相鼓励,现在手术效果都挺不错的。

术前检查一共有接近20个项目,在不排队的情况下,花了2-3个小时,检查前至少停戴3天软性隐形眼镜,需要散瞳,散瞳后不能开车。

检查的项目一共有: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B超,裂隙灯、眼内压和散瞳眼底检查,视神经检查、前房/后房深度检查、泪道检查、抽血检查等。

各项检查中,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1.视力:因为要根据视力精确定制晶体,前后一共检查了5次,包括机器初验、验光初检、散瞳、小瞳、去散光球镜。

2.内皮细胞计数:30岁以下不低于3000/平方毫米,30岁以上不低于2500/平方毫米,我左右眼数据分别是平方毫米,六角细胞比例38%/32%。

3.眼压:10-21属正常,我左右眼分别是14.5/15.3.,眼压过高会诱发青光眼。

4.前房深度:不能低于2.8,过低会导致自然晶体与植入晶体的接触,诱发白内障,我的左右眼数据是2.98/3.07mm。

5.瞳孔大小和角膜直径:决定你晶体的型号大小,医生会把你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计算出你适合哪个型号的晶体,再向staar公司定制。晶体型号一共只有4种,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造成眼睛有问题。

检查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仪器往里看,但其中有3个检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1. 眼球B超:之前从来没有做过,医生会先给你点麻药,再拿一个漏斗样的东西撑开眼睑,放在你的眼球上,往里面倒满水,再用B超机器上下左右的打来打去,期间要配合向上下左右看,感觉不是很舒服。

2. 视神经:还被剪掉后脑一小缕头发,用来贴检测的管子,前额眉心和两边太阳穴也要贴,医生问我最近脸上有没有做过磨砂、光子嫩肤之类的护肤,因为有部分人做了之后再做这个检查会破皮。。。破皮。。。

3. 泪道:躺下,医生掰开你的内眼角,用一根针,瞄准你的泪道口,往里面灌高浓度生理盐水,会从泪道流到嘴里,让你吞下去。我只能说,大家做这个的时候,只管吞就行,不要用舌头去尝,因为真的很咸很苦,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检查完毕后,就开始等待晶体。晶体都需要向瑞士STAAR公司定制,不带散光的晶体可能国内有存货,只要3-5天就好,带散光的晶体需要等待20天,如果是度数非常特殊,staar公司也没有现货,就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我等了20多天左右吧,主刀医生电话与我预约手术时间,术前至少停戴软性隐形眼镜7天,术前3天开始点可乐必妥眼药水,不用避开经期。做ICL至少需要2.5天时间,1天只做1只眼睛,术后需留院观察,术后第二天再复查。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手术当天,我是2018年2月13-14日做手术,是春节前加做的最后一批手术,13日先做左眼,14日做右眼。步骤大致如下:

只有戴散光的晶体需要打记号,因为散光只有聚焦到某一个方向才能看清,所以需要确定眼球的轴向,把晶体安到顺应轴向的固定位置。打记号就是在裂隙灯下,医生拿针在你的眼球上戳一下,因为滴了麻药不疼,只是戳的时候,会看到眼球内部有水波纹在荡漾,特别神奇。

这个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滴3次扩瞳眼药水,滴了之后闭眼休息约半个小时左右,医生来确认瞳孔是否完全散开,散开后就可以开始手术啦。

扩瞳好后,医生带着当天手术的一批患者上到3楼手术室。与1楼熙熙攘攘的检查大厅不同,3楼手术室很大很安静,一股浓浓的消毒水味道。手术室门口贴着“层流手术室”几个大字,外面有投影屏循环播放手术注意事项。不过大部分都是激光手术注意事项,比如盯着闪烁的绿光等,ICL没有闪烁的绿光,所以只有两条需要注意:一是虽然手术中只露出术眼,另一只是遮住的,但在手术中要保持两眼同时睁开,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术中非术眼遮的黑漆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闭上了,可能就闭上了也不觉得,手术完了之后,双眼上下睫毛的眼睑都被开睑器划出了血条条。二是手术中有什么情况千万别动,用语言大声表达,动来动去会影响医生操作。

在手术室门口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护士会挨顺序叫你名字,叫到了就进去。在门口换了手术服,带上头套和鞋套,我第一天取了眼镜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只能看见里面都是一片绿色。护士牵着我的手,走进一间房间,周围都围着沙发,上面坐着几个其他手术室的病人,中间放着一张类似老虎凳那样的能放平的扶手椅,护士让我坐到中间的扶手椅上,开始初步的清洗和消毒,就是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瓶瓶罐罐的眼药水往眼睛上冲洗一番,躺着享受就好了,有微微的刺激。重要的是做完了就不要用手去触摸脸和眼的消毒区域了,如果触摸了需要给护士说一声重新消毒。

护士牵着我,到了手术室门口,在手术室门口又稍微坐了一下等待。里面有10多米的通道,通道左右是不同的手术室,有激光的,有ICL的,每间手术室都挺大的,激光手术室的仪器就像CT的机器,ICL的手术仪器是显微镜,手术室里面很安静,除了医生护士简短的交流声外,就只能听到滴滴滴的仪器响声。我躺到手术台上之后,医生和护士反复与我确认姓名、手术名称、术眼等信息,大概重复确认了3-5次吧,主刀医生让我再躺躺,说还在做术前准备,同时滴了麻药、再次消毒,这次的消毒药水比较刺激,有辣眼睛的感觉,辣的我情不自禁的用手在肚子上来回搓,护士让我把手放好,过了一会又冲了药水,慢慢就不辣了。

灯光点亮,正式开始手术了,主刀医生把我的全身蒙住,只露出术眼,用开睑器撑开术眼。手术灯光特别亮,不过不需要盯着手术灯看,也不需要盯着某一处,因为手术切口在眼球正上方,在眼球与眼白中间的那圈青灰色的介质上,所以自然微微往下看、不要随意动就可以了。主刀医生每做一个步骤都会告诉你,手术会经过切口、注入凝胶、推注晶体、调整与固定晶体、冲洗凝胶五个步骤,手术切口极小,仅2.8毫米,整个手术时间只需3-5分钟左右。手术期间会看到手术刀、针管、弯尖头钩子等工具伸进眼睛,可能这个场景想象起来比较恐怖,其实当你躺上去开始做了,就一点紧张感也没有了。晶体植入的时候是能看见的,虽然还有散瞳药效看的不太清晰,但对于我这种超高度近视,从一团模糊的颜色到透过晶体能看清手术室房顶的灯带,那感觉别提多激动了。当调整晶体的时候,会因个人体质有不同的胀痛感,我是左眼感觉比较疼,当时还给医生说不行了挺疼的,刚说完医生就调整好了,做右眼的时候可能适应了,感觉稍微好些。同行的小伙伴们有的左眼毫无感觉,右眼有胀痛感,也有是左右眼感觉都差不多,但是这个胀痛绝对是可以忍受的,大家不用担心。

手术很快就结束了,医生给擦了眼膏,然后把术眼包扎起来。护士牵着我走出手术室,脱掉手术服、头套和鞋套,送了一副偏光镜。

做完手术躺床上休息真的好无聊

出了手术室,有另外的护士带着你到安排好的病房躺着休息,24小时后拆纱布。

第二天做的右眼,再重复一遍以上步骤就好了。

术后医生会把晶体的信息卡片给你,上面有晶体度数、型号大小、晶体序列号等信息。根据晶体序列号可以在STAAR的官网上查晶体的相关信息,相当于植入眼睛晶体的身份证号,最好要妥善保存。

七、术后保养及常见问题

1.术后4小时、1天、1周、1个月、半年,之后5年内每半年都必须复查一遍,复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内皮细胞计数、拱高等项目,如果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2.术后常规会开2种口服药和开3种眼药水,一定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如果眼干,可以滴人工泪液,比如爱丽的0.3%浓度的玻璃酸钠滴眼液。

左1是术前用3天;左2术后用3周;左3术后用1周不能多用;左4术后用3周;右1是由于我对左3药品激素敏感造成的高眼压,医生开的降压药,只用了2天。

3.术后1个月内眼睛不能进水,以避免感染。但可以洗头洗脸和洗澡。我洗头是躺在浴缸里仰着头洗,洗脸就像平常一样轻轻闭着眼睛浇水洗、洗完擦干再睁眼就好,我还用了洗面奶的,轻轻闭着眼睛水不会流进去,用力闭眼反而会流水进去。洗澡淋浴的话就拿着花洒在脖子以下冲着洗,或者在浴缸里洗就行。眼妆在第1个月内还是算了,化了还要卸妆,一不小心就弄进眼睛了,还是1个月以后再美美哒吧~

4.术后第二天拆掉纱布就能正常用眼,不用刻意不看手机、电视、电脑等,看书、用KINDLE、看电影等也是可以的,但每用眼1个小时要休息,这不仅是术后,是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必须的。

5.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也避免撞击性运动。

6.术后的饮食没有忌口,但最好吃清淡点,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便秘时眼压过高。

7.我觉得很重要的是目前的近视手术,无论是激光还是ICL,都没有改变眼球的结构,超高度近视眼轴还是长,眼睛病变隐患仍然存在,所以必须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因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看电脑看电视玩手机、躺着看书玩手机等)造成新的近视。你想想如果又有新的近视了,晶体还能取出来重新上,激光那就没办法了,只能重新戴眼镜,多不划算呀。

8.关于运动:有人说做了ICL手术之后,运动就和我无缘了,其实不是这个概念。高超度近视因为眼球结构的改变,本身就是应该避免剧烈运动的,是本着爱护眼睛出发避免蹦极、冰球、橄榄球、拳击等比较冲撞的剧烈运动,而不是因为做了手术不能运动。当然常规的运动是可以的,比如我喜爱的羽毛球、游泳、瑜伽、慢跑、健身操等都是可以的,过山车等也是可以的,只是我年龄大了,也不爱去玩耍了。

9.关于生小孩:女性朋友可能比较关心是否做了ICL以后就不能顺产生小孩了,其实这和能否剧烈运动的原理一样,这是由超高度近视决定的,没有绝对的情况,目前并没有做了ICL就不能顺产,或者是一定要生了小孩才能做ICL的说法。如果眼睛情况好,在生产时能够正确的腹部用力,是可以顺产的,但是有些美女怕疼不敢腹部用力,而不自觉的上半身用力,造成眼压高,就比较麻烦了。

10.关于光圈:我个人理解光圈是由于中央孔型的晶体,在光线不充足或者一点光线太强的情况下,瞳孔扩大,与中央孔的大小有差异造成的,是光学成像的原因。光圈在夜晚看灯和大太阳天会有,看起来就是两个彩虹样的清晰的圆圈,其实我觉得还挺好看的。除了光圈外,光线不充分的时候,比如“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就会有光晕,像一层光蒙在物体上面,视野比较朦胧,光晕和光圈在1-3个月会逐渐的适应,每个人感觉不一样,我个人觉得还好,不影响正常生活。

一共33333元,包括:

1.术前检查:100元。(周六可免费检查)

2.手术费用:32800元。原本带散光晶体是33800元,不带散光的晶体29800元。我做的带散光的,参加了医院的手术费用抽奖活动,运气很好,抽中了三等奖,省了1000元,所以手术费是32800元。手术费用之所以几大万,晶体材料占了大头,可能一副晶体就要2w出头吧,剩余的是医院的手术费。手术费中包含住院费和今后的复查费。

3.药费:433元。包括术前、术后一共7种药。

之前总担心私立医院爱乱收费,在对比了华西、爱尔等医院的费用后,X迪的手术费用确实是比较低的,药的费用比外面的药店还便宜一丢丢,所以真的不算贵。药费能刷医保,手术费不能刷医保。

大家最关心的术后效果来咯,我会把术后50年(如果我能活那么久)的眼睛情况和复查数据都记录下来,持续更新,方便给大家做病例参考:

左右眼术前配镜最大矫正视力是0.6+/0.9+,都没有达到1.0的正常视力。

左右眼恢复视力为0.5/0.8,眼压、拱高正常。手术当天视力恢复到0.5就算正常,但是隔壁床的美女当天左眼就恢复到1.0,我才0.5,我当时心情还是挺着急的。

左右眼恢复视力为1.0/0.8,眼压、拱高正常。我的右眼术前比左眼好得多,但是第二天仍然是0.8,我又开始着急了。

4.术后一周(复查时间2月22日):

左右眼恢复视力都是1.2,拱高767/617mm、内皮细胞数mm,均正常。我挺开心的,对于这个结果我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已经比术前带框架眼镜0.6/0.9的视力好太多了,更比带隐形眼镜清楚不少,因为隐形眼镜不带散光,这一周是春节,用全新的视野看高清无码的世界,别提有多开心了,而且春节期间在外面住,不需要再拿着隐形眼镜盒、护理药水、润眼液、框架眼镜等一堆东西出门了,这一周来睡觉之前总是惯性的还以为自己戴着隐形眼镜呢,觉得到时间了该把隐形眼镜取掉,却发现再也不用取了,睡前能再环视一遍清晰视力下的房间,醒来睁眼也立即就拥有清晰视野,对生活品质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只是本来幻想右眼能恢复到1.5呢,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吧。

不过术后一周复查的时候发现眼压较高,左右眼23/27MMHG(正常值10-21),眼压高会引发眼球病变、青光眼等,会致盲。在医院测了好几次,都是这么高,医生给开了派立噻滴眼液,让连滴3天再去医院复查,如果还不能降下来就留院观察,做进一步检查,并测24小时眼压。我当时很着急,很害怕自己驾驭不了这个晶体,如果眼压一直慢性较高,最坏结果就要取出晶体。仔细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是之前用了一周的典必殊眼药水,这种药只能滴一周,有1‰-1%的高眼压不良反应,因为里面有激素糖皮质素,超高度近视患者往往对糖皮质素较低度数患者更加敏感,再加上自己正是例假期间,内分泌不稳定。我希望自己就是那1%不良反应的天选之子,这样停药后眼压就会降下来了。 ICL术后高眼压原因大家请详见这个链接:

5.术后10天(复查时间2018年2月25日):

这个时间不是常规的复查时间,是因为术后一周复查时的高眼压,特别加的一次复查。左右眼压15/16MMHG,恢复正常,其余指标一切正常。之前一直很担心,看来高眼压就是典必殊造成的,直到今天终于放心了。

6.术后一月(复查时间2018年3月18日):

左眼:视力1.0+,眼压18,内皮细胞2644,拱高838

右眼:视力1.2+,眼压15,内皮细胞2853,拱高658

这一个月视力逐渐变得更清楚,是看东西比较透亮的那种清楚,近距离看东西也没有了最初做完手术之后的那种轻微的难以聚焦的感觉。但视力没有增长,有时候状态不好左眼会有所下降,不过也超1.0,光圈还好,光晕还在,看电影或者在地下车库的时候会有,但我觉得总体不错。

左眼:视力1.0,眼压15,内皮细胞2762,拱高686

右眼:视力1.2,眼压15,内皮细胞2805,拱高534

平时用眼多,每天都是长时间用电脑看手机,还好一切正常。

8.术后半年(复查时间2018年9月15日)

左眼:视力1.0,眼压17,内皮细胞2994

右眼:视力1.0,眼压15,内皮细胞2857

这段时间太忙了,本来该半年复查的,拖到了7个月才复查,复查结果也没有及时更新,后台收到一些关心我的小伙伴的私信,问我有没有更新,在这里给你们说抱歉咯~

最近超忙,用眼很多,感觉视力有些疲劳,也感觉视力有点变差,不过总体来说还好~

左眼:视力1.0,眼压16,内皮细胞2564,拱高729

右眼:视力1.2,眼压16,内皮细胞2591,拱高510

这一年长时间看电脑手机(一天超过10个小时),有时候还躺床上看电视和手机,每天都在担心视力会下降,光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晚上光晕依旧。截止目前一切正常。

不过有个情况:买了重疾险,向保险公司提供了手术情况及复查情况的病例报告,但保险公司核保结果仍然是单项责任免除,即不保单眼或双眼失明的情况,不知有没有朋友有相同的情况?

10.术后N天(到时间会持续update)

前面都说了这么多了,总结部分就简洁点吧:

首先我是感激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想起《甄嬛传》里安陵容描述她母亲,为了给她父亲捐官没日没夜做绣品熬坏了眼睛,可能就是超高度近视吧,生活比较悲惨。我不敢想象自己这么高的近视,如果生活在100年前连眼镜都没有的古代,会是废人一个吗?戴隐形眼镜时,我时常担心万一发生地震、战争、车祸等极端情况,没有护理药水或者是昏迷后很久没有取出隐形眼镜会怎么办,现在做了手术后,不仅视力比之前提升,还拥有24小时不间断高清视野,对生活品质的改善是极为明显的,术前眼睛畏光的情况也有很大的改善,我庆幸自己生活在可以用科学挽救自己的时代,个人觉得非常的值得。

其次是对成都X迪眼科医院的感觉很好,在我和它的接触中,不论是医助、护士、医生,各个环节都沟通的很好,特别是主刀医生李纲非常负责,把所有的手术患者建了微信群,无论我们提的什么弱智问题,都耐心的有问必答,改变了我在传统印象中医生都是爱理不理的印象。医院也很干净,硬件装修、检查和手术设备都比较新,环境较好,人虽然较多,但完全不用像公立医院排长队,感觉非常方便。

最后是深深的感受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再负责的医生,也架不住大量毫无常识的患者提问。我想在以后和医生的交流中,奔着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患双方沟通效率的目的,我都会先对医疗原理有个初步的了解、对医学常识有基本的认识,抓住关键问题和医生沟通,而不是问类似“听XX医生说做这种手术早做早瞎”、“我妈说做了就要得白内障”、“听说只能管10年”之类的问题,换做我是医生,也会不知如何回答。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经历和感受,我个人基于目前的了解,愿意尝试这项手术。至于是否推荐大家做手术,我建议朋友们千万不要盲目哦,一定要在客观、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权衡自己的情况做理性判断。但如果有人问我现在是否后悔做这个手术,我会回答,当然后悔,我后悔没早点做!如果早几年做,说不定近视度数也不会这么高,效果也可能更好。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感谢ICL,感谢科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cl近视手术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