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中医怎么治?

老年人运动神经元病一般治疗

  由于本病迄今尚无有效病因治疗,目前主要为对症及支持疗法。需要社会、家庭和医院的共同努力和关心。对于老年人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神经营养药 大剂量B族、三磷腺苷(ATP)、细胞色素C、辅酶A等均可应用,但疗效差。

  2.对症治疗 对有者要饲饮食;可用抗抑制剂(如新斯的明),可获得暂时疗效,对者可用肌生注射液。对有者可行人工辅助呼吸,气管切开,避免死亡。

  3.其他治疗 近来也有人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病毒和促释放激素治疗,但疗效不肯定。此外还有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蛇毒、青霉胺等治疗可以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预后差,多数ALS病者病程2~4年,脊肌症者3~10年后不治而亡。

老年人运动神经元病辨证论治

  理疗、针灸、电针、按摩、自我锻炼等对控制症状发展有一定效果。

  肢体瘫痪在中医中称“痿”,“痿谓于足痿弱举动不能,如痿弃不用之意”,根本原因为肝肾两虚加之外邪入侵“肺热叶焦”肾水更亏,水不涵木,故氧耗精伤,筋骨失其濡养,脉络不和而出现本症症状。急性期以驱邪为主,治以清热解毒“抗炎六号”加减方为宜;恢复期扶正为主,治以滋补肝肾,温补命门,温通督脉之法,可用“地黄饮子”加减方。

}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怎么辨证呢?运动神经元的出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很多人都想远离此病的威胁。那么,远离疾病该怎么做呢?从临床治疗角度来讲,远离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因素是减少健康损害的关键,也只有充分了解疾病诱因才能从根消除威胁。那么,运动神经元病有哪些中医因素呢?


根据临床表现,传统中医认为运动神经元疾病基本属于痿证范畴。由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肝肾同源的理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导致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肌无力。


主要分为四型,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
脾胃虚损:脾为后天之本,津液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主运化主涎;胃主受纳,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布散于全身。脾胃虚弱,或因病致虚,由虚致损、损伤脾胃,使脾胃受纳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足,无以生肌,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无以为用,故出现四肢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甚至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口张流涎。脾虚累及肺脏、肺主气主声,故出现语音含糊,构音不清,呼吸气短。


二、脾肾虚损: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先天禀赋不足,精亏髓少,或劳倦伤肾,肾气亏虚,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濡养肌肉筋脉,即出现四肢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肾为作强之官,肾气之充沛,又需脾胃之补养,脾肾两虚则骨枯髓虚,形瘦肉萎,腰脊四肢痿软无力。


三、湿热浸淫,虚实夹杂:脾土恶湿喜燥,肝脏体阴用阳,肺朝百脉,通调水道。脾虚失运则聚湿化热,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由是阴火内炽。阴火主要是下焦肝肾之火,肝经湿热浸淫,流注于下,筋骨萎软无力。另外,脾胃虚弱,内生湿热,阻碍运化,精微物质不能上输于肺,百脉空虚,肌肉组织失养。故本型为虚实夹杂之证。


四、肝肾阴虚:肝藏血,主筋,主风,主动;肾藏精,主骨主髓。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或房事不节,或劳役过度,精损难复,阴精亏损,虚阳浮动,肝血不能濡养筋脉,虚风内动,故见肌束颤动,肢体痉挛。但凡肌肉震颤跳动,腰反射亢进者,责之于肝。


“益元健肌方剂”治疗案例分享

患者,女,59岁。初诊。主诉:双上肢无力伴言语不能1年余。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能,饮水呛咳,双上肢无力,于地方医院就诊,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给予营养神经等药治疗,效不佳,遂来我院。
现症见:言语不能,饮水呛咳,双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双下肢发凉,痰多,咯不出,胸肌力4级,肌张力低,四肢腱反射亢进,Hoffmann(+),Babinski(+),浅深感觉正常。


肌电图提示:广泛神经元性损害。

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断:痿证,证属脾肾阳虚型。
治以温补脾肾,化痰开窍。


上方加桔梗、薄荷,30剂,一日两次一次一袋,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

三诊时患者症状继续好转,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上方加钩藤20g续服,病情稳定。


运动神经元病至今西医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其病情发展快, 终往往危及生命,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具有其一定的优势,“益元健肌方剂”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益元健肌方剂”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有明显的优势,可控制此病的发展速度,缓解患者的病情程度。


}

的病因病机,目前尚不明确,西医主要有遗传机制、氧化应激、兴奋性毒性、神经营养因子障碍、自身免疫机制、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假说。

下面着重介绍目前中西医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1)利鲁唑(力如太):第一个获FDA批准用于治疗ALS药物,力如太虽不能根治ALS,也不能显著改善症状,但能明确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和推迟气管切开的时间。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谷氨酸的释放,减低兴奋毒性作用,推迟发生呼吸功能障碍的时间及延长存活期。

(2)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抗氧化剂, 于距利鲁唑获批后的22年 (2017年5月) 成为第二种被美国FDA批准用于ALS的治疗药物。依达拉奉治疗ALS的获益和安全性尚存争议。

(3)丁苯酞与利鲁唑联用则能获得更好的延长生存期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减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腓肠肌运动单位的丢失,调节铁代谢来实现对ALS的神经保护作用。

(4)其他: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1)呼吸功能不全:a.无创正压通气可延长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减轻呼吸功能不全症状的首选疗法。通常夜间开始治疗,以减轻夜间肺换气不足的症状。b.有创机械通气可以延长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生存期,但无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价格昂贵。

(2)吞咽困难及营养障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选择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经皮放射造瘘术及鼻胃管喂养等三个方法。a.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是标准的肠内营养法,临床常用且易操作。何时进行主要基于患者症状、营养状况和呼吸功能。b.经皮放射造瘘术是替代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较新手段,主要优点是它不需要患者镇静就可插入。c.鼻胃管插入方法简单,可适用于所有患者,但存在如增加口咽分泌物、造成鼻咽不适或甚至溃疡等缺点。

(3)多数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干预。

中医治疗:根据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可将运动神经元病归属于中医“痿证”范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总以肝脾肾亏虚为本,脏腑亏虚,筋脉肌肉失于濡养,四肢羸弱不用而发为本病,风动、血瘀、痰浊等则是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 。治疗以补益为原则,佐以祛湿化痰、熄风等,临床多以补中益气汤、地黄饮子加减。在改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症状方面,中医存在一定优势,但治疗仍面临极大挑战。

中医治疗虽然在稳定病情,延缓疾病加重有一定优势,但治疗难点在于如何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无力,吞咽困难等核心症状。中医治疗的介入,要求越早效果越好,到了疾病晚期效果就不太理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能治疗运动神经元能治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