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健康的一个人在化工厂上班,几分钟之内,人突然的死亡,造成双耳紫,嘴唇发紫胸口发紫,是什么原因?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证实,气温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关系,当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1℃时,心梗风险就会增加2%。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平时活蹦乱跳的一个人,突然就心梗了。

  每年12月、1月是心梗的“高发期”

  如果把人比作成汽车,那心脏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它负责把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流向身体各个部位,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然而心脏的健康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专家提醒,七成的心肌梗死发作于换季之时,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寒冷的12月~1月份,其中主要和这3点原因有关:

  ①生理机能反应迟缓

  冬季气候干燥,气温很低,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增加心脏负荷。

  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突然收缩,血流速度减缓,造成血液供应不足,心脏缺血引起心肌梗死。

  冬天天温度下降,人吃得多,运动得少,身体新陈代谢变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梗发生。

  心梗出现前,有这8个前兆

  1、4个地方的疼痛

  经常出现胸痛,要警惕冠心病。很多人以为胸痛是胸口痛,事实上,胸痛是指颈部以下,肚脐以上的疼痛,还包括了后背疼痛,向肩膀锁骨放射疼痛。

  不少人以为是肚子疼、类风湿疼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头晕脑胀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引起。因为体内供血不足,导致脑部出现缺氧缺血,人便会感到头晕脑胀。

  左上肢无力,经常使不上力气,并伴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活动按摩没有任何效果,那可能是心肌缺血,需要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改善。

  出现听力下降,双耳嗡嗡响,或者双耳听不见了,很有可能是心脏的冠脉堵塞,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左腿酸胀除了和长期久坐或者久站引起的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有关,还有可能是心肌缺血,同时还伴随着心悸、胸闷、身体乏力等现象。

  嘴唇上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一旦血液循环不顺畅或者有心脏问题,都会出现发紫等现象。

  牙痛作为口腔疾病,经常被误诊或漏诊。

  有心脏病家族史、肥胖、三高等高危人群出现牙痛,首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问题,尤其是牙痛的部位在口腔科查过多次都没问题的,都要重新检查下心脏。

  8、眼睛突然睁不开

  虽然目前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睁不开了,也要关注一下心脏。

  6个好习惯降低心脏病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如能坚持6个好习惯,可使心脏病风险降低约75%。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每天运动10分钟就能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而钟南山院士也曾经说过,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生活中必需的一个成分。

  建议每周至少坚持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对心脏功能有很大的改善。

  ★ 避免久坐不动

  研究发现,看电视1小时,可使心脏病死亡风险上升7%;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高达28%。

  看电视、长时间使用电脑,都会让人久坐不动,从而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心脏工作量减少。久而久之,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这些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会跟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各个部位,到达心脏时会减弱心肌收缩能力,提前让心脏老化。

  ★ 不要酗酒

  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肌肉力量虚弱,致使血液不规律流动。

  酒精是国际公认的一类致癌物,有喝酒习惯的人最好从每天一小杯慢慢开始戒掉,没有怎么喝酒的人,建议不要碰酒,做到滴酒不沾。

  ★ 每人每天8份蔬果

  蔬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可以给心脏补充营养,减轻负担,利于心脏的修复。

  调查发现,高纤维饮食的人群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大大降低,这和吃蔬果有极大的关系。

  每人每天坚持8份蔬果,一份蔬菜大约半碗熟菜,一份水果大约是一个拳头大小

  与60岁才发胖的人相比,20多岁就开始超重的人,老后心脏体积约增大7%,心脏血管壁的厚度也会随之增加。

  肥胖可以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它们都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增加心脏负担,损害心脏功能。

  从现在起,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25,有利于心脏健康。

  救命神器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公共场合突发心脏病患者进行抢救,可以增加救活率。一般在地铁站或者火车站都会有所配置。

  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急救过程:

  第一步:打开电源。

  第二步:将伤者上衣脱掉,以便贴片。其中一片贴片贴在右胸,另一边贴在左下腹部。

  第三步:除颤,AED会自动分析患者是否需要除颤,根据语音提示,直接按下除颤的按钮。

  AED分析与除颤过程中,施救者要离开患者身体,避免接触患者。

  第四步:胸外按压,按压频率是100~120次/分钟,深度为5~6厘米,最后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2次

  以上就是AED的使用步骤,在微信或者手机地图输入“AED”搜索,便能找到附近的AED进行急救。要知道,心脏骤停发生后的黄金救治只有4分钟。

  时间就是生命,只要AED操作正确,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本文转载自“健康圈”,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在深圳这座城市,你的身边总有贵人!

  远的不说,就在12月14日这一天,深圳的龙岗区和福田区有2人因心跳骤停先后倒地,如果10分钟内没人出手,必定没命!

  幸运的是,一群“贵人”及时出现,把2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要知道,这救的可不止是2个人,而是背后的两个家庭!

  12月13日晚,39岁的涂先生的颈椎病又犯了,他喝了二两酒,昏昏沉沉睡去。最近他老感觉胸口和胃经常阵阵发疼,打算找时间上医院看看。

  没想到,死神抢先了一步来敲门。

  12日14日早点8点多,涂先生送完小孩上学,匆匆赶到上班地点——深圳龙岗区的坂田创汇国际中心。

  刚到楼下,忽然眼前模糊一片。他慢慢地挪到路边的花坛,想歇一会。刚靠近花坛,就一头栽倒,失去了知觉。

  这时候,贵人陆续出现了。

  第1个贵人,赶着上班的陈女士。

  陈女士目睹了他倒下的过程,走过去呼叫发现他毫无反应,立即向周围呼救,并拿出手机拨打120。

  第2个贵人,写字楼保安员小林。

  小林见状赶紧跑过来,将趴在花坛边上的涂先生扶到地面上,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第3个贵人,学过急救的武文。

  此时,武文(化名)正好上班路过,“我学过急救的,让我试试!”

  一年前的2019年11月,他参加了心肺复苏的急救培训,还拿到了AHA(美国心脏协会)急救证书。

  武文仔细查看倒地者的情况——脸色发紫,人处于濒死的状态,呼唤没有回应。

  “1001、1002、1003……”武文一边数,一边摸他的脉搏,但没有摸到任何跳动,随即按照课上学到的步骤就为涂先生做心肺复苏——一边按压胸口,一边人工呼吸。

  第4个贵人,“救命神器”AED。

  几个心肺复苏循环后,写字楼的工作人员捧着刚安装了一个月的AED火速赶来。

  武文二话不说,将电极贴到涂先生身上,并按照AED的语音提示开始电击除颤。两次电击后,涂先生终于有点反应。

  武文继续按压和人工呼吸,持续了6、7分钟后,他的手臂已经完全没有力气。小林马上“接棒”,继续按压。

  第5个贵人,急救导师成先生。

  正在坂田创汇国际中心7楼办公的成先生接到部门秘书的电话,“楼下有人晕倒了。”1分钟后,他小跑赶到事发现场。

  “我学过急救,我来吧!”成先生不仅学过急救,还是急救培训的导师。他接力开始按压涂先生的胸口,武文则在一旁进行人工呼吸,两人互相配合。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涂先生的喘息回来了,呼吸声也粗了,胸廓有了起伏。

  120救护车也抵达现场,随即将他送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医生诊断为心肌梗死,并进行紧急心脏支架手术。

  经医院CCU继续治疗,12月20日,涂先生已经康复出院。

  有人打120,有人做心肺复苏,有人搬来AED,这次几名“路人甲”联手上演的急救,也堪称是一次完美的配合!

  圈内知名公众号“急救科普人”如此点评:

  有判断、有配合、有轮替、有秩序,AED在深圳又救一人!

  深圳,AED普及的典范,急救普及的典范!“人人会急救,处处有AED”在深圳已经初步形成!

  同一天下午15时45分,深圳福田区华强南的京基御景华城幼儿园门口,60岁的老钟正等着接孩子放学,忽然毫无征兆地栽倒在地。

  一旁的家人迅速拨打120,并跑到距离幼儿园100米左右的赤尾社康中心求救。

  15时47分,赤尾社康医生郭艳玲抱着AED火速赶到,轻声呼唤老钟,可他没有半点反应,“呼吸也停了!”郭医生随即检查脉搏,发现颈动脉没有搏动,心跳也停止了。

  她马上进行胸外按压,又打开AED,按提示进行除颤电击,并在两次点击的间隙继续做胸外按压。

  15时50分,一路之隔的深圳市中医院派120救护车赶到,120急救人员继续对老钟进行心肺复苏,并用AED除颤一次,此时,他终于有了生命迹象,恢复呼吸心跳。

  15时54分,救护车将他送到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及时抢救。

  经过5天的救治,老钟已经拨出气管插管,人也清醒了,可以和医生正常交流。目前,他已从ICU转到心血管病科,各项生命体征已经稳定,饮食正常。

  他心跳骤停的原因,还有待追查。

现场抢救的社康医生杨余斌、郭艳玲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居全球之首,但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突发心跳骤停造成猝死的悲剧在各地屡屡上演,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在深圳往往迎来“接力救人”的欢喜结局。

  有网友说,当你碰到急救只会掐人中的时候,深圳已经是“人人学急救,处处AED”。

  据深圳市急救中心统计,2020年以来,全市已经有10人心跳鄹停倒地后被第一目击人或AED救回。

  对心跳骤停的人来说,每延迟急救1分钟,成功率就下降10%,心脏停跳10分钟后,抢救的成功率几乎为0。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大约有50%的抢救成功率,这被称为“黄金4分钟”。

  但是,光靠徒手心肺复苏(按压胸口+人工呼吸),远远不够。如果使用AED配合进行电击除颤,成功率高达90%。

来源:第一现场视频截图

  AED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仪”,它可以提供高能量电流,帮助心跳骤停的病人消除心脏的不规律颤动,恢复正常心律,被称为“急救神器”。

  更给力的是,AED就像“傻瓜机”一样,方便携带,操作简单,全程有语音提示,它咋说,你就咋做,哪怕是新手小白,也一看就懂。

  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AED往往像消防灭火器一样遍布公共场所。

  在中国,深圳是最早开始大规模配置AED的城市之一。

  2017年,深圳启动公众场所配备AED计划。截至2020年8月底,深圳市政府已分三期采购了3500台AED并安装完毕。

  深圳的机场、地铁站、高校、体育馆、寄宿制高中、会展中心、社康中心等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AED的“身影”。

  未来5~10年内,深圳还会继续“加码”,力争达到“每10万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建议标准。

  此外,在区一级,深圳龙岗区政府今年也开始出资额外配备1000台AED。截至12月13日,已经安装了759台,其中坂田创汇国际中心的AED刚装上1个月,就发挥了神效。

  怎么找到最近的AED?

  打开微信-我-钱包-城市服务,选择所在城市,选择【看病就医】-【急救服务】-【AED导航】。

  “神器”固然重要,但背后的人更重要。

  见到别人倒下了,你懂不懂怎么做?敢不敢去救?

  在安装AED的同时,大规模的急救培训也在深圳全市铺开。

  在政府层面,2020年,深圳市财政用于公益急救培训的专款从去年的300万元增至600万元,培训名额大幅增加到史上最多的25000人!

  今年7月-10月,深圳市急救中心、深圳市卫健能教中心受委托联合举办了初级救护员培训,完全免费,面向年满18周岁的市民。

  现场急救流程、心肺复苏、AED使用、外伤包扎、异物卡喉急救技术等。

  考核合格的学员,获发《初级救护员证》。

  如果你也有兴趣,可关注“深圳急救”公众号,等他们接下来发布最新的培训通知。

  上班途中心跳骤停的涂先生也为我们敲响了另一个警钟:心梗。

  在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1℃时,心梗风险就会增加2%。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平时活蹦乱跳的一个人,突然就心梗了。

  寒冷的秋冬季节是心梗高发期,如果感觉到心绞痛或心前区胸骨后疼痛,且程度逐渐加剧、范围加大,并伴有强烈压迫感、胸闷、出冷汗、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很大几率会出现心梗,需立即呼叫120及时就医。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1. 四个地方的疼痛

  经常出现胸痛,要警惕心梗。很多人以为胸痛是胸口痛,事实上,胸痛是指颈部以下,肚脐以上的疼痛,还包括了后背疼痛,向肩膀锁骨放射疼痛。

  头晕脑胀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引起。因为体内供血不足,导致脑部出现缺氧缺血,人便会感到头晕脑胀。

  左上肢无力,经常使不上力气,并伴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活动按摩没有任何效果,那可能是心肌缺血。

  4. 双耳突然下降

  出现听力下降,双耳嗡嗡响,或者双耳听不见了,很有可能是心脏的冠脉堵塞。

  5. 左腿酸麻胀疼

  左腿酸胀除了和长期久坐或者久站引起的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有关,还有可能是心肌缺血,同时还伴随着心悸、胸闷、身体乏力等现象。

  嘴唇上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一旦血液循环不顺畅或者有心脏问题,都会出现发紫等现象。

  有心脏病家族史、肥胖、三高等的高危人群出现牙痛,首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问题,尤其是牙痛的部位在口腔科查过多次都没问题的,都要重新检查下心脏。

  8. 眼睛突然睁不开

  虽然目前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睁不开了,也要关注一下心脏。

信息来源:深圳市龙岗区卫健局、深圳市急救中心

部分内容采写: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郑健阳

}

曾记得在2016年之前,各大户外运动论坛和许多户外社群流行着一种说法:高原反应(急性高山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现在可能还有不少人是这么认为的)。这种言论误导了许多人。

今天是2019年7月,我们来盘一下“高原反应”。分为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预防,心急的同学可以直接看后面的第四部分“怎么针对性预防”

打开喜马拉雅山区登山死亡数据库,“分析”→“死亡”。一长串列冰冷的数字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年,共有722位登山者长眠于群山中,关于死亡原因,其中位列第三的是AMS(急性高山病),70名登山者因高山病死亡,占比9.7%,仅次于滑坠(36%)和雪崩(27.7%),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的死亡率(4.5%)。

珠峰拥堵,对登山者最大的威胁是氧气耗尽。

实际上,高反是一种可重至致命的疾病,人体有三大关键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很少有一种疾病能同时攻击这三大关键系统,而高反(急性高山病),就是能同时损害这三个生命根基的死神。

急性高山病发病快,患者经常地处远离医院的地方,特别是其后期症状高原脑水肿HACE致死率奇高,所以针对这种病的研究相对滞后,加上一般人不会得这种病,许多内地的医生很少研究,因为在医学院的课程中,高山病这一章节也不选作考试内容。

因此,广大网友所盛传的药物如:肌酐口服液、红景天、速效救心丸之类就逐渐成为了去高原旅行的朋友必带的药品,至于有没有用,很少有人去查证。这两年因为某爆文又多了一个药:呋塞米(速尿)。

不论在临床上表现为高原头痛(HAH)、急性高山病(AMS)、还是高原脑水肿(HACE),都是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因此可统称为高原脑病。

对于高原脑病,其发病后的恶化过程可以是:

有些学者认为HAH是由轻微的HACE引起的,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存在多种假说。

动物在长期进化中,出现了许多自我保护结构和机制:肺的自我保护机制引起了高原肺水肿,而脑部的保护结构则让我们很难适应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因为在现代交通工具出现前的几百万年乃至上亿年,没有什么陆地动物能一天从海平面到青藏高原。

大脑极其脆弱(所以烤脑花什么的口感棒极了)。为了保护这个十分脆弱的器官,颅腔内充满了液体(脑脊液,CSF),液体能缓冲强烈的机械冲击,结合完整紧闭的颅腔,能形成容积恒定、压力恒定的一个稳定环境。

这个结构十分可靠的保护着我们脆弱的大脑。

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得以使用现代交通工具,在一天的时间内上升米海拔。这种急性低压低氧会刺激呼吸加深,心脏输出功率会短时间增加30%以上,缺氧也会刺激微小动脉收缩,这一系列的改变,导致脑部血液灌注量急剧上升。

有研究将正常人类置身于模拟4572米海拔的环境,36小时后,这些人的脑容量因水肿增加了2.77%。脑脊液作为液体,擅长应对机械冲击,但对容积的缓冲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颅内压也随之急剧升高。所以,身处高原的我们就会感到头疼(HAH)。

在合适的情况下,许多人会逐渐适应高原环境,HAH症状也会逐渐消失,但病情也很可能继续恶化成高原脑水肿(HACE)。有时候,患者不会表现出急性高山病(AMS)相关的症状,而直接进入HACE阶段。

在HACE前期阶段,低压低氧对我们身体的破坏还不会大量杀死神经细胞内,而是血脑屏障(BBB)遭到了一定破坏,脑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周围的细胞出现变形和受损。但由于BBB破坏后,颅内压会进一步升高,病情会加速恶化。

这一阶段,被称之为血管源性HACE。

此时在我们的血液和大脑中都发生了什么?

由于血液O2分压降低,为了保持血氧处于身体可利用水平,我们的呼吸会加深,但过度通气也会将大量的CO2排出体外。低血氧使动脉血管扩张,低CO2使小动脉收缩,就像是一条大江是被一座大坝拦截了一样,如此动脉端的血压就会急剧升高,大量的液体穿过血管渗透到组织液中,就像大水冲出了堤坝,淹没了村庄。

低压低氧环境诱导红细胞生成素表达,后者催促身体大量制造血红细胞,增加血液携氧能力,这本是一个好事,但也会出现一个问题:血液变粘稠了。粘稠后的血液流速缓慢,很容易在受损的微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处形成微血栓,这样,就像是洪水的疏通通道被泥沙堵住了。静脉血压升高,加重了HACE的恶化。

3.基因和细胞分子层面的变化

科学家在高山鸟类身上发现HIF基因表达量远远高于平原鸟类,在对藏族同胞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结论,HIF诱导身体一系列低氧反应,如诱导VEGF的表达,VEGF刺激身体快速制造毛细血管。这本是好事,但工期太快容易出豆腐渣工程,新生毛细血管管壁脆弱,液体容易通过这些新生血管渗入到脑组织中,引起颅内压的进一步升高。

由于大量的细胞受损,炎症反应就开始了,大量的炎症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聚集在脑组织,这些因子能诱导免疫细胞攻击受损的血管组织细胞,增加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使HACE进一步恶化。

说白了就是自己人搞自己人。

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精密的工厂,线粒体负责供能,就像电站;核糖体负责组装生产,就像车间;内质网是连接车间的与车间传送带。

在HACE后期,细胞因为受损和缺氧而凋亡,线粒体因缺氧被大量的自由基毒害,不堪重负,肿胀,内部结构退化,电站不能提供电力了;核糖体呈空泡状,离开了内质网,车间已经报废了;内质网变得松散,就像是一颗炸弹把传送带炸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就连细胞质都变稀变疏松了。

这一阶段,细胞大量凋亡,死亡的细胞又会影响其他细胞,这个时期被称之为细胞毒性HACE。

在荒野中,做任何决策前都要考虑到问题的根源,而困难在恶劣的环境下将会被无限放大。

通过以上章节分析,可以看到身体对高原环境做出的适应变化和损伤应对后,会引发多种副作用。如何控制这些副作用,就是预防和治疗HACE的关键。

预防呼吸性血液碱中毒可以提前3天服用碳苷酸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它能使血液pH降低,使身体处于“酸中毒”状态,这时身体误认为缺氧,并开始启动低压低氧的生理适应。

由于是提前服用,即使出现身体不适也非常容易处理,没进山前就医还是比较方便的。

当置身高原环境时,过度通气会让血液pH升高,但会被乙酰唑胺带来的“酸中毒”状态抵消。因此减少了血液碱中毒症的影响,进而减少了间歇性呼吸、微动脉血管收缩等高海拔适应的“副作用”。

因为乙酰唑胺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同为利尿剂的呋塞米(速尿),在某些文章里被推荐。但注意没有什么证据证明呋塞米在预防AMS和HACE上有效果。

乙酰唑胺对于高山病的预防其主要原因是它是碳酸酐酶抑制剂。HACE引起的水肿与细胞膜离子通道障碍有关,不是简单的利尿就能消肿

控制血液黏稠最好的办法是多喝水。

对于控制血压,要减少运动量,减少负重,减轻心脏负担。尝试睡觉时垫高头部,这样也可以防止进入熟睡状态,防止高原间歇性呼吸。

对于控制炎症反应,需要服用或注射激素地塞米松(DXMS)。有些人和组织将DXMS和其复方制剂作为预防用药,如高原康等,虽然十分有效,但有一定风险,因为这会透支HACE被治疗的可能性。

针对以上所有的身体反应,最好的办法,也是最为熟知的办法,就是缓慢上升,做足够的适应性训练,但无奈假期不够?

在野外,可通过路易斯湖评分标准系统Lake Louise Scoring System (LLSS) 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高山病,并确定是轻微的还是严重的。

*评估第七项共济失调可让患者直线走“猫步“,即用后脚尖顶着前脚跟沿着一条直线走。

如果你对患者的评分总分3-5分时,此人患轻度AMS;当超过6分时,此人患严重AMS。

如果你怀疑他已经患高原脑水肿(HACE)或高原肺水肿(HAPE),可通过下表进行诊断和治疗。

误区一:有人说,在高原不要吃太多碳水化合物,理由是吃进去的糖类会燃烧耗氧,我认为这是一种粗浅的理解或表述不准确,我们的身体本来就需要保持一定的基础代谢维持生命,而户外运动又是一种高耗能的运动,如果摄入碳水不足,将会分解蛋白质和脂肪,后两者则是高耗氧,高耗能的营养物质,如果因体力耗尽或缺氧而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病情会恶化。

所以,初上高原的饮食应少食多餐,以碳水化合物(糖类)为主。

误区二:有许多人会推销便携氧气,在藏区也可以很方便的买到各种便携氧气,这种氧气看起来像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但这只是一种玩具氧气,不可作治疗所用,其容量很小,供氧不稳定,一会就用完了。使用氧气很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旦断了氧,将十分危险!

如果你无法保证在氧气耗尽之前能把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那就不要随便用。

误区三:有人建议:睡不好的时候可以服用如安定之类的助睡眠药,实际上非常危险。反而对已患有严重AMS的病人,要防止其熟睡,因一旦睡着,患者将不能自主控制呼吸,受“间歇性呼吸”影响,其呼吸会周期性减弱至暂停,加重缺氧。

许多人就是死在了睡梦中。

误区四:有人说,保持积极的心态能预防高反,这种说法喜闻乐见,人们都喜欢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付出太多代价,但可惜的是,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之有效。反之,我在喜马拉雅登山数据库中查到女性登山者在米的死亡率远远低于男性,这个高度很多登山者是不使用氧气的。我认为,女性死亡率低有一部分原因是自身基础代谢率低,更耐缺氧,另一方面是女性的危险感知较男性更敏感(平均水平,不考虑个体差异),也就是更胆小,但胆小保命呀!

积极的心态很重要,但过于乐观就不好了。你不把高反当回事,它也不把你当回事。

HACE发病快,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死亡率极高,而且还会长时间影响神经和精神健康,对付这种病最有效的办法是适应性训练。这个理很多人都懂,但假期告诉我不行。

实在没有办法,也可以谨慎的使用药物预防。

不推荐只吃止疼片硬抗。较为安全的乙酰唑胺在我国本主要用于降眼压,因太便宜(几分钱一片),药厂无法盈利而纷纷停产,其替代药物是醋甲唑胺,虽然价格翻了几十倍,但因血红蛋白结合率低,不适合作为高山病预防所用。

希望有人能够重视这种廉价药品,能重新恢复生产,并正式作为高山病预防药品,这点我国香港地区做的就很好,乙酰唑胺冠其商品名海拔适在各大药铺都可以买到,价格也提高至约5元/片,药厂实现了盈利,山友也有了保障。

*本文内容不能作为药物使用说明,仅作参考。

作者,理学硕士,CMA高级户外指导员

探险顾问/领队,WMAI高级急救员

审稿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审稿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户外运动爱好者,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闷死一个人几分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