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分院属于哪个派出所

2020年初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们放弃了母亲、妻子、女儿的身份,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一场场“战役”中。

她们用柔弱而坚毅的臂膀,守护着患者的安全。她们的故事,也写在湖北的春天里。

她的脸离患者脸只有10公分

鼻咽拭子采集需要和患者近距离面对面,等于和病毒正面“接触”,传染性强、危险系数高。

正常采集一般距离患者三四十厘米便能完成操作,但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李曼有一次在采集中遇到一位不耐受患者,不停干呕,多次采集失败,要想完成操作必须稳定住患者的头部。这样一来,她整个面庞就要暴露在患者面前,危险系数大大增加。为了完成任务,李曼没有过多思考,那一刻她的脸距离患者的脸只有10公分!

李曼也说,“作为全队第一个进行鼻咽拭子采集的护理人员,我挺为自己感到自豪的!不论何时,我都坚信我是党员,我必须先上。”

一位69岁的女性病人,两年前因为脑出血,气管切开部位一直留置金属套管,后来被确诊得了新冠肺炎。由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气道要特殊处理,要尽量密闭,而这位患者的金属套管没有气囊封闭气道,接不上人工鼻,导致整个气道开放,易容易产生飞沫导致病毒播散,所以必须更换。

怎么换、谁来换?这是个问题。

金属套管的更换不好操作,病人在更换气管套时会咳嗽,会喷出很多痰液,这也使得感染风险增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ICU副主任孙立群就说:“我有经验,我来上!”。

孙立群还说,“这就是责任与担当嘛,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业使命。我们不能只当勇士,还要当谋士。”

这天值感控班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儿科护士长李敏,负责了整层楼的消毒杀菌工作。经过近5个小时,“消杀”工作才快完成,护目镜已几乎全被汗水和蒸汽遮住。正当她想停下来休息一下的时候,发现护士们围在17床旁边,忙着为患者建立新的静脉输液通路。

那是一位病危的新冠病毒性肺炎患者,上着呼吸机,呼吸急促、四肢硬肿,静脉非常难找。值班的三名护士静脉穿刺均未成功,患者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

在危急时刻,李敏伸出援手,一番寻找后,李敏终于在患者右脚背部已被穿刺过的血管前端摸到一小段静脉,靠“盲打”为病人静脉成功穿刺!

刚刚结婚三个多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师刘辉就在大年初一这天告别父母和丈夫,成为江苏省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的一员。

在护理中,刘辉为患者总结了一些肺康复训练法。为了提高推广效率,她特意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将病友们拉进来。她又将肺功能训练的方法录制成小视频让病人学习。

上班的时候,刘辉还要查看病人做得规不规范,效果如何。几天下来初见成效,有的病友觉得胸闷症状较前缓解了,有的病友觉得活动后气喘的症状也有所改善了。

回到曾经求学的地方战斗

“我在湖北读过书,深爱着这个地方。”

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肾脏内科护理组长周婷婷,90后的她从事护理工作已有9年,她想用自己所学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回馈”当年求学的那座城市。到达武汉后,她每天负责照顾、护理重症病区的十余位患者。她对待病人特别细心、耐心,戴着满是水汽的护目镜和多层手套,每次给患者打针时都格外注意。

她会特别关心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放松心情、安心养病。他们还在病区的一个角落里放置了许多生活用品和食物,这些都是医护人员自己带来的,为了方便病人随时可以拿到需要的物品。

她还说,“我相信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恢复从前的美好与热闹。”

每个病友都熟悉我的声音

正在医师周刊作战「疫」日记连载的汪芳,是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教授、博导,北京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第二批队员。

汪芳说,“我们负责的病区有48张床。在病区,我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面罩,他们都不知道我们的样子。但是,每个病人都熟悉我的声音。”

“35床患者一头华发,很有气质。原来,她曾是某妇幼保健院的院长,不愧是学医的,特别愿意跟我们交流,积极乐观,心态很好,康复也就特别快。45床的老爷子是食道癌,进食困难,我们护士把自己的牛奶都让给了他。”

汪芳说,“他心里明镜似的,都记着大家对他的好,也不再愁眉苦脸了。现在我查房的时候,一听到我的声音,他就转过身来跟我摇摇手打招呼。”

3月3日早上,汪芳在汉口江滩公园慢跑了10公里。但这一次跑步,她总是心神不定的。

原来,前一晚有个患者病情急转直下。“他当初入院时,我就发现他的心脏功能不好。”交班后,她还通过医院微信群来关注该患者的抢救。直到11点多,患者病情稳定的消息传来,汪芳的心才稍微踏实下来。

“平常与患者们聊天,让我对武汉的患者群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真心建议他们愈后要重视日常锻炼,必须重视健康管理。新冠肺炎病毒很厉害、很狡猾,患者必须有强大的免疫力和乐观的心态以及积极配合治疗的态度。”汪芳说,“路边的花都开了,武汉的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加油!”

1月28日(大年初四)刘红和陈迪肩负着使命,告别家人,和上海147名上海医疗队员一同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决战之地。

来到武汉后,她俩就坚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刘红还担任了重症护理第4组的组长。

终于,已经在武汉工作了近一个月的杨浦区中心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刘红、陈迪,在见到前来探望她们的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王静、范志敏时,紧紧相拥在一起,那一刻激动的泪水肆意的洒落在脸颊.......

我们的故事太多,说不完道不尽,一切都留在了湖北的春天了……同时,她们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昨天,中宣部、全国妇联、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向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致敬。

此次发布的“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共20人。她们是:

1、夏思思 湖北省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医生(已逝)

夏思思 —— 用生命践行医者誓言

2、郭 琴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

郭琴 —— 不幸感染病毒,

治愈后第一时间重返战场

3、 何 雯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救科护士长

何雯 —— 严把每一个关口,

4、 叶黎文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医生

叶黎文 —— 接诊三千余名发热病人,

5、 甘如意 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医生

甘如意 —— 骑行4天3夜300公里返岗的90后女孩

6、 蔡志芳 武汉市汉口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蔡志芳 —— 本院上一线最早、

坚持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病区主任

7、 毛永辉 国家援鄂医疗队北京医院肾内科主任

毛永辉 —— 被称为危重病房里

医术精湛的“拼命三郎”

8、 夏 莹 国家援鄂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护士长

夏 莹 —— ICU病房里永不知疲倦的“大管家” ,

带领团队48小时新建重症病房

9、 赵培玉 国家援鄂医疗队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科护士长、援鄂重症护理队队长

赵培玉 —— 用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爱给患者传递希望

10、 郭 敬 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广安门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郭 敬 —— 通过中医传统医术促进患者康复

11、 王 冰 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西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王 冰 —— 用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的

治疗救助患者,火线入党

12、 刘宇航 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护士

刘宇航 —— 接力曾参加抗击“非典”的母亲,奔赴战“疫”前线

13、 佘 沙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护士

佘 沙 —— 将感恩化作行动,

让爱在接续中放大力量的汶川女孩

14、 宋彩萍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宋彩萍 —— 从金银潭到火神山,

用专业和爱心救治护理患者

15、 陈 静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

陈 静 —— 守护病患、守护同事,

16、 仲月霞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仲月霞 —— 从武昌医院转战火神山医院,冲锋在前打头阵

17、 路 美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护理第六组组长

路 美 —— 带领护理团队第一批进入重污染区,悉心把关守险

18、 江晓静 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内科主任

江晓静 —— “一人一册”,精细诊疗,第一时间提高防护等级

19、 徐 辉 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和工作小组组长(已逝)

徐 辉 ——恪尽职守,连续奋战,用生命书写抗疫大考答卷

20、 曹玲玲 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大内科护士长

曹玲玲 —— 悉心照护病患,赢得最萌鞠躬礼的“护士妈妈”

据悉,目前全国有超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女性占90%以上。

她们训练有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她们不畏艰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国女性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动人故事。

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些伟大的女性,你们的荣光在这一天、这个春天里更加璀璨夺目。

龙虎网、广东发布、杨浦区中心医院、人民日报等

}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宣部、全国妇联、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今天(7日)联合发布“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向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致敬。此次发布的“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共20人。她们是:

1、 夏思思原湖北省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医生(已逝)

夏思思 —— 用生命践行医者誓言

2、郭 琴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

郭琴 —— 不幸感染病毒,治愈后第一时间重返战场

3、何 雯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救科护士长

何雯 —— 严把每一个关口,因地制宜优化就诊流程

4、叶黎文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医生

叶黎文 —— 接诊三千余名发热病人,被同事称为“叶坚强”

5、甘如意 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医生

甘如意 —— 骑行4天3夜300公里返岗的90后女孩

6、蔡志芳 武汉市汉口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蔡志芳 —— 本院上一线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病区主任

7、毛永辉 国家援鄂医疗队北京医院肾内科主任

毛永辉 —— 被称为危重病房里医术精湛的“拼命三郎”

8、夏 莹 国家援鄂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护士长

夏 莹 —— ICU病房里永不知疲倦的“大管家” ,带领团队48小时新建重症病房

9、赵培玉 国家援鄂医疗队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科护士长、援鄂重症护理队队长

赵培玉 —— 用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爱给患者传递希望

10、郭 敬 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广安门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郭 敬 —— 通过中医传统医术促进患者康复

11、王 冰 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西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王 冰 —— 用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的治疗救助患者,火线入党

12、刘宇航 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护士

刘宇航 —— 接力曾参加抗击“非典”的母亲,奔赴战“疫”前线

13、佘 沙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护士

佘 沙 —— 将感恩化作行动,让爱在接续中放大力量的汶川女孩

14、宋彩萍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宋彩萍 —— 从金银潭到火神山,用专业和爱心救治护理患者

15、陈 静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

陈 静 —— 守护病患、守护同事,被称为“硬核”护士长

16、仲月霞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仲月霞 —— 从武昌医院转战火神山医院,冲锋在前打头阵

17、路 美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感染十三科护理第六组组长

路 美 —— 带领护理团队第一批进入重污染区,悉心把关守险

18、江晓静 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内科主任

江晓静 ——“一人一册”,精细诊疗,第一时间提高防护等级

19、 徐 辉原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和工作小组组长(已逝)

徐 辉 —— 恪尽职守,连续奋战,用生命书写抗疫大考答卷

20、曹玲玲 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大内科护士长

曹玲玲 —— 悉心照护病患,赢得最萌鞠躬礼的“护士妈妈”

据悉,目前全国有超4万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其中女性占多数。她们训练有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她们不畏艰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国女性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动人故事。

此次发布旨在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医务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为她们送去“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祝福,并号召全国广大妇女以她们为榜样,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立足岗位、争做最美巾帼奋斗者,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号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中部战区总医院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