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开始对中医重视了吗?

国家卫建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观察。直到国家卫建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第三版(试行)》时,才看到了中医推荐处方

2020年,新年伊始。正拟领略岭南春色,初赏萝岗香雪(香雪――一种白色梅花),刚识荔湾风物(荔湾――李小龙故居)。不料瘟疫死神黑翼陡掠荆楚。疫情日盛一日,全国兴起宅家之风。想中国有千年抗疫历史,应该对抗疫有些作用,故留心央视报道,拟看哪些中成药有利于抗击病毒。寻思买点以备不时之需。祖上曾是世家。祖父曾是“美生堂”堂主,父亲黄埔毕业,起义后参加过抗美援朝,复员后一直在小镇当中医医生,母亲50年代起即是西医医生。六七十年代在省中医学院进“西学中班”,毕业后亦有中西医处方权。本人上山下乡前也曾经在父亲、母亲的医院做过中医学徒。其间背过不少中医初级读物如《药性赋》、《伤寒赋》、《》、《》等中医学徒入门教材。对中医本是笃信不疑的。

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荆楚之际,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疫情如此严重,恐西医难以独立应对,中医中药应该在抗疫中发挥作用。故对此次疫情特别关注中西医结合诊疗新冠病毒事。

一、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诊疗方案变化发展观察

1、国家卫建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观察。一月中、下旬天天看新闻,主要想看看哪种中成药有效?第一、二版治疗方案竟然没有中医介入。直到国家卫建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第三版(试行)》时,才看到了中医推荐处方:

一是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二是、银翘散。三 是宣白承气汤、解毒汤、解毒活血汤。 四是四逆加汤、安宫丸。

“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 ”的配方为:、、、、、、、、、子、生。而“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其配方为:麻黄、杏仁、、、、连翘、黄芩、、生甘草。比较两个药方,都含有:麻黄、杏仁、连翘、黄芩、生甘草。

显然,这是中国著名医圣《伤寒论》和《》中“麻杏石甘汤”加减。和《金匮要略》中“麻杏薏甘汤”加减。其实《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是张仲景写的一本名为《》的医学书。

《金匮要略》、《伤寒论》都是张仲景的名著,过去家里曾有多个版本。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这本书原是写在竹简上的。当时的书籍的传播只能靠手抄流传。到了晋代一位名叫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当时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认为这是一本重要的医书。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到了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也就是被虫蛀了的竹简,题有“金匮玉函要略方论”,或相似于今之论文收藏匣。发现其中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张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个。显然《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原著,《伤寒论》则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份。关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源流,我有祖上秘传的《伤寒赋》上下篇(经互联网学术查重目前无此电子版,仅旧书网有零星残破手抄本)。内有《伤寒杂病论》该书源流介绍及伤寒论精要的学习实践心得:该文开篇曰:“人生疾苦,莫重伤寒 歧伯陈传变之经,内经俱载。仲景详方法之治,金匮斯明。补论方晋王叔和功大。加注释宋陈无已功多。自宋及元,于今为烈。集大成者方肯堂之辈。摘精要,陶节

}

  新冠肺炎发生后,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清肺排毒汤等方剂得到广泛使用,已为社会所公认。当前,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并未减弱,加强防控措施仍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对于新冠肺炎这一新发传染病,如何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进一步挖掘运用。

  国医大师张大宁指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思想有效指导传染病防控治疗,并取得显著效果。治未病思想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有很多具体的方法。不但治已病要辨证论治,治未病同样也要辨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大宁以中医经典名方为基础,结合新冠肺炎病人的发病情况等,研制出新冠肺炎治未病有效组方扶正御疫方,经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制成胶囊后,在部分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奋战在抗疫一线接触过新冠肺炎病人的医务人员中使用后,对扶助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功能,抵御外邪病毒等起到明确作用,是一个新冠肺炎治未病的有效组方。近日,他结合扶正御疫方讲述了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发挥作用的想法。

  治未病思想强调正气的作用

  《素问遗篇·刺法论篇》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仅描述了传染病的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还指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张大宁说,中医早就认识到“正气存内”“避其毒气”是防控传染病的两个重要手段。

  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新冠肺炎发病率和致死率以中老年人群和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为最多,这显然与正气虚弱有密切的关系。张大宁说,2003年抗击非典时,他曾担任天津市中医药防治非典总指挥,亲眼看见了一个被称为“毒王”的病人传染他人的全过程。其中有个与这个病人接触两天的年轻人未被传染,而与他接触仅仅半天的两个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却被感染,其中一人死亡,可见正气盛衰在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道理。所以,中医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在强调“避其毒气”的同时,还重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强调人体的免疫能力。中医治未病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全过程中都始终重视调补正气,从而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目的,这个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是中医药取得战绩的重要法宝。

  扶正御疫方立意强调扶正

  张大宁针对已知新冠肺炎的发病和病证特点,拟定扶正御疫方:生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防风6克,石斛10克,川芎10克,甘草3克。以上为中药饮片一日量,可转化为中药颗粒,一日分2次服用,一般服7~10天。此方以玉屏风散立意,加石斛、川芎和甘草组成,并融入了其创立的补肾活血法思想,药味简洁,配伍精当,各司其职,层次分明,作用直接。

  张大宁对经典名方玉屏风散极为赞赏,说其药味简单、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历来受到医家重视。关于玉屏风散的出处,一直以来医家有不同说法,如有认为出自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有认为出自金元时期朱丹溪学生纂辑而成的《丹溪心法》。张大宁认为其最早出现在南宋医家张松所著《究原方》书中。《宋史·艺文志》有载,张松精读典籍,博采各类效方验方,玉屏风散即其在古方基础上结合个人实践所成。然《究原方》已佚,今最早能见者为朝鲜医家金礼蒙所著《医方类聚》。《医方类聚》总结了明代以前150多种医书精华而成,其中完整记载了玉屏风散的组成。其实这几部著作问世的时间前后相差不长。张大宁说,无论是《世医得效方》《医方类聚》还是《丹溪心法》,甚至于佚失的《究原方》,其对玉屏风散的方意都源于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和金代著名医家张元素的《保命集》二书。前书中的白术防风汤,后书中的黄芪汤,组方与玉屏风散全同,仅剂量略异,可见玉屏风正是在以上方剂基础上构方的。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药组成。全方益气固表止汗,增强卫外功能,犹如挡风的屏障,正如柯韵伯所言:“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故名曰“玉屏风散”。张大宁对方中的黄芪情有独钟,并有独特见解。他说,单以“补脾肺之气”来解释黄芪的功能是不够的。《神农本草经》在论述黄芪时只是用了“补益”二字,并无脏器阴阳气血之别,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更进一步解释其为治疗五劳羸瘦、止渴、益气、利阴气的有效药物。《药性论》中更以“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总结了黄芪的功效,指明黄芪对于五脏虚弱,尤其对肾、脾、肺、心有补益作用,且“益气”之外,尚有“利阴”之功。正因于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黄芪誉为“补药之首”。张大宁说,黄芪在肾病和心病中使用尤多,乃因其扶正补虚之功,他在肾病治疗中就善用生黄芪。玉屏风散中黄芪补气扶正、固表御邪兼以止汗卫外,佐防风行表、固表、达表而祛风邪。正如李东垣所言“黄芪伍防风,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者也”。为了增强健脾补气祛湿之力,再佐以白术固守安内实外,确为巧妙之配。张大宁在扶正御疫方中以玉屏风散为主,就是突出其益气固表、抗御外邪的作用。

  融入补肾活血法更有针对性

  张大宁作为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20世纪提出了补肾活血法的治疗大法。通过对1000多例随机抽样大样本人群的中西医健康体检和中医辨证分析,发现尽管人们体质、年龄、所患病症不同,甚至是所谓健康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肾虚血瘀的情况,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上者甚至在95%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气管炎等病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均有肾虚血瘀证,由此他提出“肾虚血瘀是各种慢性病和人体衰老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和表现”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补肾活血法,成为异病同治的基础大法。几十年来,在中医多个专科中的实践,证实了此学说和治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新冠肺炎疫情中发现,患者以中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为多为重,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的重要性,所以张大宁在扶正御疫方中玉屏风散基础上加入石斛、川芎二药,前者以补肾为主,后者以活血为主。

  石斛,一直被历代医家推崇。《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弱,强阴,久服厚肠胃。”明代李中梓《本草通玄》中称石斛“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清代叶天士《神农本草经读》曰:“补脾而荫及五脏,则五脏之虚劳自复,而肌肉之消瘦自生矣。”张大宁说,石斛为补益五脏虚弱,尤其为脾、肾先后天不足之灵药。其以强阴为主,还有除痹活血、下气行气的功能,确为补药之优选,故唐代《道藏》中将石斛列为九大仙草之首。

  川芎,乃血中气药。宋代的《日华子诸家本草》曰:“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谓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质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张大宁说川芎为活血化瘀药中的特例,既行气又活血,气血均行。人之既老,血脉瘀阻,各种慢性病证更加重血瘀。血瘀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等,故活血亦有行气活血、补气活血、温经活血等之异。川芎一药,以行气活血为主,兼以温经活血,两法并用。如与黄芪、石斛、白术配伍,则行气、补气、活血之功更为显著。

  甘草一味,甘平即可益气健脾,又可调和诸药,还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功。《名医别录》称其可“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本草正》称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

  张大宁说,扶正御疫方以补药之首黄芪补肺、脾、肾、心气为主,佐石斛助先后天并养阴,伍白术建中补气,配防风行表固表,更合川芎行气活血,再加甘草调和诸药,六药配合,可切中新冠肺炎之机体正虚、脏腑诸虚(肺、脾、肾、心)又兼血瘀等易感人群之要害,尤其对患有各种慢性基础病证之中老年人更为适宜,确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治未病的有效组方。该方曾在参加湖北抗疫的国家医疗队和各地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中使用,普遍反映精神、体力增加,为提高抗病能力、抗御病邪提供了中医药支持。

  张大宁说,中医有独特的临床治疗学和预防医学理论与方法,历史上有成功防治瘟疫的经验,这次全国各地抗击疫情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医药对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起到了显著作用。在新冠病毒这个新发传染病疫情下,我们不能麻痹、放松,除了要采取阻断传染源、加强隔离等防控措施外,还要用中医理法方药增加人体抵抗力,发挥中医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的作用。(本报记者 海霞)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

  主旨演讲、现场签约、圆桌对话、参观学习……4月28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召开,粤港澳三地中医药工作者会聚“岭南医祖”葛洪修道行医、著书立说的惠州罗浮山,解码后疫情时代中医药的使命与担当。

  此次大会以主会场+香港分会场的方式进行,来自粤港澳三地政府、中医医疗、教育和产业界代表约300人参会。大会颁发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葛洪奖”,举行了企业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捐赠仪式,为与会嘉宾提供了一场思想交流、文化传承、成果分享的盛宴。

大会会场。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作为大会开幕式的重头戏,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项目签约仪式备受关注。活动现场,21个项目进行了签约和文本交换,涉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临床技术、医学转化和中医药标准研发等多个领域。现场签约项目有4个,包括联合培养中药学本科生合作项目、“基础临床协同创新计划”合作项目、岭南特色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合作项目、中医教学合作项目;17个项目现场交换了文本。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惠州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项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联合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罗浮山国药院内制剂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建设,旨在尽快提升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科研实力,更好地发挥政校合作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

  2019年2月,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葛洪奖”首次揭晓。“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葛洪奖”由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出资设立,旨在鼓励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中医药研究机构、临床医疗机构的青年科学家和中医药人才传承与发扬中医药事业。在此次大会开幕式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葛洪奖”首次在惠州颁奖。本届奖项围绕中医药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由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组织大湾区权威中医药专家评选,经过两轮评审,一共选出九位杰出代表,激励大家再接再厉,进一步强化后疫情时代中医药的使命与担当。

  大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捐赠仪式。博罗县人民政府发起成立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得到隆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隆生集团向该基金会捐赠一千万元。

  中医药传承的使命和担当、中医药创新的使命和担当、中医药发展的使命和担当……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长刘良等12位医疗专家、行业大咖作主旨演讲,他们分别就中医药发展规划、政策研究、人才交流与培养、产业布局等进行了精彩分享。

  仝小林院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走向世界

仝小林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人物名片 仝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在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和方药量效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仝小林结合中医药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全面分析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指出了新形势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工作重点。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医药的一次大考。”仝小林说,如果说近两百年的中西医碰撞和半个多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中医分科等奠定了中医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革,那么从这次“战疫”来看,中医药经受住了百年大考。面对疫情,中医药在防治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已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疗效作用。”仝小林介绍,在这次疫情中,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防治理念是值得肯定的。

  仝小林认为,解决中医基础理论问题是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前提。传统中医思维整体重视当下证候,缺乏对疾病全程认识;“调态”治疗重视个体化,缺少对群体化的研究,缺乏对疾病的规律和共性的提炼和归纳;“治未病”重视调整状态,缺乏靶向治疗。如何有机结合病和证,实现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模糊与客观的有机统一,是发展中医药需要思考的突出问题。

  对此,仝小林建议,首先要在推动中西医结合上下功夫。针对“病证结合”,引入“分类—分期—分证”思想,重构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中医诊疗体系,实现中西医结合在“诊断”上的突破;针对“宏观与微观”,以“态靶结合”思想指导中医药在现代疾病宏观证候和微观指标中的应用,实现中西医结合在“用药”上的突破。

  其次,强化中医科研思路的“六化”,即难题的课题化、课题的成果化、成果的专利化、专利的产业化、产业的标准化和标准的国际化,让科研成果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循序渐进,加快成果转化速率,提升中医药的疗效级别。

  再次,抓住中医药发展的科技机遇、政策机遇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机,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刘良院士:携手打造大湾区中医药科创高地

刘良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人物名片 刘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长期从事中医药和风湿病研究,研发了国际上首个作用于前列腺素E2终极合成酶-1的风湿病治疗新药——正清风痛宁。

  “青蒿素能治疗疟疾,三氧化二砷(砒霜)能治疗白血病,这些重大成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刘良表示,中医药传统经验不可丢,现代科技也不可少,只有传承与创新并行,才能获取原始创新成果。

  刘良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有明显优势,也势在必行。

  如何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刘良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开放和客观的态度,对中医药进行大胆应用,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同时,要通过大数据,实现中医药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建立深度精准中医药个体化诊疗系统,使传统中医药取得突破性发展,并纳入世界“大科学”体系。

  “打造创新高地,既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也要建立‘引才、聚才、育才’联动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硬核质量标准,遴选数个中医治疗病种,实现专病突破。”刘良建议,以政府主导建设和管理的方式,创建大湾区中医药国际科创研究院,使其成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高质量中药产品“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中医药研究成果及产品走向世界。设立大湾区中医药创新研究与产品研发联合资助专项,聚焦标志性项目,强化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获取原创性、高质量研究成果及产品,提高大湾区中医药创新高地的学术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

  “优质的南药具有不可替代性,且具有巨大的深度研发潜力。”刘良说,应由企业主导建立“大湾区国家南药开发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平台,促进南药走向世界。目前我国尚无“中医药世界博览会”永久会址,没有中医药世界性“地标”,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可率先设立“大湾区中医药世界博览会”永久会址,并设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国医大师周岱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周岱翰。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人物名片 周岱翰,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我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也是国内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研究和开创中医肿瘤教育的学者。

  周岱翰认为,当前影响健康的一大威胁是癌症,中医药应发挥其独特作用。

  “把握机遇、守正创新是中医人的历史使命。”周岱翰说,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第一动力。因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显著疗效,中医药的公信力不断提高,这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中医要探索一条守正创新的道路,不要背离中医传统和原创思维,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周岱翰表示,中医学是复杂的生命科学和先进医学模式。

  如何传承好中医学?周岱翰认为,传承的技巧在于“用心”,有了中医情怀,才能有中医思维,进入中医的学术境界,用中医的方法来看病。此外,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中医优势,推动中医知识进中小学,增强中医文化自信。

  “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迫在眉睫。”周岱翰认为,应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在中医药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课程比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话题一:如何构建后疫情时代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共同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朱海东介绍,《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年)》实施以来,粤港澳三地政府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东省根据方案,细化制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医疗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国际化高地实施方案,并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香港特区政府加紧建设中医医院和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推动签订《关于中医高级临床人才培训的合作协议》落实。澳门特区政府积极支持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筹建专门的中医药主管部门,并与内地合力支持50多名澳门中医师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不断推动高地建设纳入中医药发展全局,并推动中医药内容纳入大湾区整体发展战略。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认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共同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他提出,要借助香港、澳门医疗国际化窗口,助推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推动中医药产品走向全球10个葡语系国家和地区,把园区打造成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发挥三地优势,建设面向世界,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打造中医药国际交流平台;整合粤港澳三地一流高校、一流临床医疗、一流药企、一流国际化人才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产出一批重大成果;探索构建覆盖粤港澳三地的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争取在大湾区内设置国家级别、国际水准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透露,香港即将建设的首家中医医院,将成为中医医疗服务的全球窗口,粤港澳中医药合作将增加一个重要的合作载体,中医药事业将有更大的合作空间。

  中医药产业是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元素。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局长罗奕龙分享了澳门未来中医药发展的思路和打算,尤其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支援中医药科研和产业方面的规划、策略或措施,提出了三地在大湾区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及交流方面合力发展的意见、建议。

  话题二:后疫情时代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思考

  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黎锦城说,该校正努力打造药物研发高地,推动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要推动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有学科、专业和平台的支撑。”黎锦城说,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该校设置了从中医药栽培、种植、炮制到临床运用等全链条专业。同时,还设置了“学校+企业”的创新班级,让学生能更好地对接和适应社会,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生培养模式。中医药院校应把“产教融合”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把大数据技术融入学生培养方案,在重大疾病防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中医要发展,中药种植和加工是重点环节。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兰青山提出,广东南药要做到纵向、横向一体化发展,以统一的标准抓好南药种植、采收、加工等。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廖志钟认为,应及时提升现有的中医药产品标准,并尽量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其进行管理,最大程度提高中医药质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固生堂中医养生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志亮透露,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接受中医诊疗的人群呈现出精英化、年轻化两大特点。“疫情发生后,我们推出了互联网中医诊疗服务,过去一年有20%的接诊量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涂志亮说,正是由于互联网诊疗需求趋旺,倒逼中医医生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化手段看脉、看舌苔。(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游璇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对这次疫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