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为什么会有视力下降?

视力,是我们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器官功能,但是在小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视力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而且,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用眼习惯,或者用眼方式的不同,还容易会因为很多不同类型的因素出现视力的变化,那么,小孩视力下降快怎么办?

1、观察孩子平时看书、学习及玩耍时的用眼习惯,如果出现了严重不对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矫正,不要对视力造成过多损伤。

2、饮食中,要多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让眼睛周围的神经组织得到更多的营养滋养。

3、在生活中注意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看游戏机和液晶屏幕,不要在昏暗的灯光下用眼。

1、减少甜食的摄入,甜食中的糖分过高的同时,维生素b1的含量就相对较少,营养的不均衡户影响视力健康。

2、晚上开灯睡觉,晚上开灯睡觉,会增加孩子患近视的可能性,睡眠中的光线依然会穿透眼皮,让睫状肌处于紧张状态,瞳孔无法放松。

3、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造成眼睛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睡眠不足也会造成大脑无法充分休息,从而影响眼睛的疲劳。

4、减少眼睛接触强光源,过于强烈的光源,会导致正在发育中的孩子视网膜受刺激,从而出现水肿、炎症等现象。

小孩视力下降快,可能是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导致出现的,同时在饮食中需要注意增加眼睛所需要的维生素类型,减少不利于对眼睛视力系统滋养的食物摄入,然后,在平时生活中,使用眼睛时,保持良好的习惯,减少强光的刺激,睡眠时减少光源的出现。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

5岁小儿高度近视800度! 你还在用手机或平板给宝宝喂饭么?

  新手爸妈,如何避免宝宝小小就近视?

  文/图 羊城派记者 陈映平

  实习生 邹运 通讯员 靳婷

  小宁今年只有5岁,但是发现双眼近视已经2年,右眼近视达800度,左眼近视达400度,看着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戴着厚厚的近视镜,小宁的爸妈忧心忡忡,怕其视力进一步恶化,于是带他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进行检查。

  这并非个例,据广州市教育局一项“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对6580名5—17岁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调研中,视力不良的检出率为56.5%。而经过更为精确的散瞳后屈光检查,近视眼的检出率为34.6%

  越来越多的小娃娃戴上近视镜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曾锦向羊城派记者介绍,“从日常门诊接诊的情况来看,儿童近视日趋低龄化,刚读幼儿园就发现近视的小宝宝比以往明显增多”。

  她解释,近视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先天遗传和后天不良的用眼习惯。有80%的人群视功能为一般水平,其中40%的人群为一般偏弱,这类人群若经常用眼过度,受到不良刺激,视功能就会衰退而提早发生近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戴上了近视镜?

  现代生活中,成年人陷入手机无法自拔,身边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便受到电子设备的刺激,长大后更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手机喂饭”、“平板喂饭”已是常事。不少家长为了让婴幼儿好好吃饭,于是,他们吃饭时,在面前摆上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让他们观看动画片,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老是盯着电子设备的习惯,从小眼睛调节功能就受到影响。

  长大一点进入了学校,学校里从小学开始,作业“电子化”趋势明显。老师要求学生在手机上下载学习型app,并在上面完成作业、观看视频。小学高年级学生部分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盯着手机或对着电脑会对眼睛产生刺激,且少儿自控力不强,容易对手机或电脑产生依赖。

  如何才能减缓孩子视力下降进程?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为儿童和青少年“护眼”的硬措施。例如,孩子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60分钟以上;非学习目的电子产品每天累计不宜超1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等。

  曾锦主任提醒,只要是假性近视都可以通过减少用眼,增强户外运动、注意营养均衡等办法来逆转,但是由于学生学业压力重,要做到减少用眼有一定难度,因此适当情况下可借助其他设备进行治疗。

  比如角膜塑形镜(OK镜)是业界公认的控制近视进展的有效方法,600度近视以下的人群都可佩戴。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患者在夜间进行佩戴,逐步使角膜弯曲度变平,达到夜间戴镜白天清晰的效果。600度以上者,佩戴RGP镜(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度数。

  曾锦主任指出,视功能不良的孩子,单纯使用OK镜可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还要配合视功能训练。小宁经过两年的RGP治疗和视功能训练,眼轴长度没有进一步增长,近视度数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建立屈光档案能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提醒,一般情况下,学龄前儿童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在9-10岁基本达到正常。若孩子6岁前患上近视,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近视度数会以150-200/年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远远大于10岁后才近视的孩子,因此尽早发现尤为重要,如何发现?建立屈光档案必不可少。

  曾锦主任建议,儿童应建立屈光档案,特别是3-7岁的学龄前儿童。通过科学仪器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比值,医生可以判断孩子眼球发育的快慢眼球发育的快慢,离近视还有多远,是不是近视的易感人群。若4岁儿童的角膜曲率比值达到2.9,那么说明这个孩子眼球的发育水平达到了8岁孩子的水平,发育过快意味着远视储备消耗过快,孩子6岁可能就会近视,医生就会提早采取措施对孩子进行干预或治疗,防患于未然。

}

小时候,我们有一个疑问,

长大了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戴眼镜?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寒假延长,网课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主要途径,可是……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很多小朋友出现了看东西不清,来医院配镜时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what?这听起来像武侠小说

医生为什么要求散瞳验光呐?

散瞳验光”是指医生通过药物,使得患者的睫状肌麻痹放松后,获得相对准确的屈光状态。由于睫状肌麻痹后会使瞳孔外观呈散开状,故而也称散瞳实验。

第一种学习方面,疫情期间不少孩子的用眼量表面上减少,实际上却增多了,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寒假过后又开始了学校的网课,还有网络上的各种兴趣培训班,因此孩子在疫情期间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比以往都要多,如此一来,很容易加重孩子的用眼量。

第二种娱乐方面,电视、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诱惑力十足。很多孩子玩起来可能连续数小时用眼不停歇。但由于家长忙于工作,缺少督促,孩子没有良好的用眼时间控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出现近视或近视加深的情况。

第三种户外活动方面,研究显示户外活动2小时能够有效的防控近视,但是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各个部门都要求尽量少出门,最好不出门,这样小朋友的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甚至几乎没有,导致近视的形成与进展.

02、辨别真假近视我们有妙招,以免弄假成真

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易引起视疲劳、调节异常,导致视力下降等问题。此情况多见于青少年,视力在几周或1~2个月内下降,但适当休息后又可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进行屈光检查,必要时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散瞳验光),辨别真假近视;若有调节等视功能异常,也便于及时干预治疗。

影响视力的不仅仅是近视,除了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等情况同样可能造成孩子看不清。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做眼部健康检查,可以预防和发现潜在眼部问题,确保眼睛健康。

04、屈光检查和学校体检测视力有何不同?

很多家长认为,学校也会组织学生体检测视力,没必要屈光检查?学校体检大多测得是裸眼视力及戴镜视力,其实视力测试≠屈光检查,它只是屈光检查多个项目之一,视力并不能反应孩子眼睛的具体情况。 屈光检查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有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等情况,并结合眼压、眼轴、角膜地形图等眼科检查,对孩子整个眼部健康做出全面评估。

目前市第四医院眼视光中心的屈光检查有:

1.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验光(恢复需要三周左右);

2.1%盐酸环喷托酯散瞳验光(恢复需要三天左右);

3.0.5%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验光(恢复需要1天);

视力低下,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屈光检查更加不容忽视!呼吁家长注意监督孩子的用眼卫生,如发现孩子喜好眯眼、歪头、畏光、经常揉眼、眨眼等不良习惯,建议及时来院就诊。市第四医院为方便广大患者就诊,已全面施行七天工作日,全年无休!让我一起努力,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还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的视力突然降下来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