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政府认可吗?

作为A股中医药企业的代表,康美药业近期深陷舆论旋涡。

不过,上帝的归上帝 凯撒的归凯撒。康美药业作为布局中医药产业近30年的老牌中药企业,短期的资本市场动荡难以磨灭其在中医药行业的巨大影响力。其建立在以中药饮片为核心的中医药全产业链,以及以智慧药房为终端的互联网+主要原因产业的商业模式,正在深刻影响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选择与康美药业战略合作,来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此前,在资本市场受到巨大负面舆论影响的上市公司,其产业经营层面也难免受到巨大影响。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康美药业原有业务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多地政府选择了继续大力肯定和支持康美药业的产业发展,这无疑向康美药业投资者传递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5月28日晚间,康美药业披露了对上交所《关于对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等有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关于对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媒体报道有关事项的问询函》的部分回复公告,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前期多记的299亿货币资金中有183亿元调整为存货,而经会计师核查,康美药业少计存货涉及的交易事项是真实的、交易对手方为非关联方单位,同时,该存货不存在减值。这个经过会计师核查过的回复公告,也有力地回击了此前“299亿货币资金”不翼而飞的质疑。

随着资本市场对其质疑的逐步消退,以及各地政府力挺与康美药业的各项合作落地,公司是否能够实现凤凰涅槃呢?

今年5月20日,黑龙江省中医药发展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出台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从而推动“北药”快发展,将打造成千亿级产业。

黑龙江推出这样一个千亿级中药产业规划,与其近年来在产业层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关。当前,黑龙江中医药产业存在种植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道地药材知名度不够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流通不活、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黑龙江中药产业规划专门提到,黑龙江利用与广东对口合作的机会,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要素条件,推动中国中药控股中药产业园和康美药业中药产业园在双鸭山市、康美药业规模化种植基地在大兴安岭地区早日落地。

据公开资料统计,康美药业当前已投资10亿元建设中国-东盟康美玉林中药产业园、投资16亿元建设康美普宁中药产业园、投资14亿元建设康美昆明大健康产业园。投建中药产业园耗资巨大,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巨大的政策配套支持、金融支持以及人力资源支持,当前在康美药业资本市场动荡之际,依然坚持推动康美药业在双鸭山投建中药产业园,足可见黑龙江省对于康美药业这个品牌的信任和支持。


除黑龙江省之外,有改革先锋之称的深圳特区首先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护航。

5月27日,深圳卫健委官方微信发布的文章当中,康美药业的中药材电子与现货交易平台、智慧药房运营中心,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特区范儿”深圳样板6大看点之一。这无疑代表了深圳市卫健委对于康美药业在中医药创新领域的认可。

此外,5月10日定西市委副书记、市长戴超与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交流对接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筹备工作,康美药业作为会议的承办方,受到了甘肃省政府的鼎力支持。与此同时,中国(甘肃)药博会作为一家国家级的行业会议,康美药业能够作为承办方,也说明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相关部门的肯定。

当然,对于康美药业最为力挺的政府当属于广东省政府,据此前《财新》报道,2019年春节前夕,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内所有医疗机构必须在2月12日之前清查并偿还完毕拖欠康美药业的账款,否则医疗机构主要领导将被严格追究责任。

广东省对康美药业的力挺可谓是全方位支持,除了康美药业智慧药房落地全国最大的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之外,近年来,康美药业在广东多地医疗机构招标中屡有斩获。

此外,全球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而这两条规划几乎都与康美药业当下的布局不谋而合。

据了解,目前康美药业已经在大湾区有多个布局,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耕耘,康美药业已经打通中医药上中下游,致力于推动中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的中医药发展新格局、新高度,康美药业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制高点。

康美药业在资本市场上经历的风雨,并未影响到各地政府对康美药业的信任,黑龙江和深圳都纷纷向康美药业抛去了橄榄枝。康美药业到底做对了什么,以至于省级政府和特区政府会对其力挺?

显然,方便老百姓、中药质量安全保障、带动偏远地区脱贫攻坚、培养当地优势产业竞争力、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这些原本属于康美药业大力发展的核心业务,与地方政府本身的主要工作和政府职能异曲同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美结合,或许才是地方政府力挺康美药业的主要原因。

早在2002年,康美药业率先在国内推出中药饮片小包装,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手抓称量”的中药饮片调剂方式,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推广和应用。多年来,康美药业致力于推进中国中药“智造”,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早在2014年,康美药业推出了中药溯源系统,利用电子标签对每个流通加工环节都进行了实时记录,对中药种植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控制,掌握道地药材种类、数量等第一手资料与信息,实现了所有批次产品从原料到成品、从成品到原料的双向追溯,从而提升中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康美药业也积极发力“互联网+医疗健康”,率先推出的康美智慧药房被认定为国家“‘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智慧药房)标准化研究基地”,并上升为行业标准。广东、山东、天津、甘肃等地也陆续出台相关举措,推广智慧药房,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药事服务。

智慧药房原本是康美药业贯彻互联网+中医药产业所推进的创新业务,却成为了康美药业与各个地方政府在中医药健康产业达成合作的响亮名片。

此外,康美药业在云南、贵州、吉林、辽宁、甘肃、内蒙古、广东等多地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约30万亩,通过中医药精准扶贫项目有效带动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长期收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努力促进中医药产业扶贫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康美药业20多年以来,在上游种植涉及上百万药农的药材收购,成为300万药农稳定的收入来源。

除此之外,康美药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积极参与到多地的公立医院改革之中,并投入资金和资源,如在投资管理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开原市中心医院后,又投资管理通城县人民医院、通辽市医院等。与此同时,康美药业还将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参与度,发挥多方优势,促成双赢合作。

多地政府力挺康美药业,说明康美药业多年来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模式,是与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当然,政府的对行业的发展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与时俱进,因此康美药业的业务布局也从早期的跑马圈地,面向当下的深耕大健康服务。

当前,“鼓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康美药业则早已在广东积极开展中医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健康服务、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同时,康美医林项目在全国各地的签约医生资源约1500个,康美健康云公司的网络远程诊疗项目获得全职医生团队约50个,与全国多数知名国医大师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接入了国外优秀医生资源。康美人生健康屋利用“互联网+医养一体化”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建立信息互通、分级诊疗、医养结合的“三位一体”医疗服务体系。

除此之外,康美药业在科技创新和中医药国际化上也提早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康美药业依托在中医药全产业链和“智慧+”大健康产业体系的平台优势,组建了一支由陈可冀、王众托等6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及众多国医大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在广州和北京设立康美药物研究院,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20个国家及省部级研发平台和14个自主研发平台,已开展中药国际化、中药标准化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近百个,主持和参加制订行业国家标准数百项。

作为公司的基本盘和看家本领,康美药业在中药材战略储备和中药材仓储物流领域的做法,也得到了来自国家政策研究部门的认可。《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6)》特别提到,以康美药业为核心,建立国家中药材战略储备库,以保障国家中药原料平衡供应和平抑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保障国家中药战略安全。

当然,众多引领行业发展的布局,既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也需要广泛的上中下游资源支撑。当前康美药业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以及打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构筑了康美药业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从康美药业的产业基本面上来看,康美药业坚持围绕中医药全产业链、大健康产业两大发展主题。其目前是国内业务链条较完整、医疗健康资源较丰富、整合能力较强的中医药企业之一,公司与全国2000余家医疗机构、约20万家连锁药店建立了深度业务合作关系。中药板块是康美药业目前营业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板块,而其中药饮片业务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产销规模排名第一。

所以,无论是从各地政府给予的信任,还是康美药业自身的基本面来看,康美药业都是一家质地优良的公司,虽然由于财务不规范问题遭受到了各种批评和质疑,以及经历了股价暴跌的阵痛。

不得不说,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都难免遭受一些大的磨难和阵痛。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弹力”。对于一家企业也是同样如此,康美药业会是那个触底反弹的伟大企业么?

}

与执业助理医师类似,而且从乡村全科医师的名字中也可以窥得一二,其执业范围也是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自从2016年开展考核以来,其执业范围就已经确定,由此可见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并不符合开设诊所的条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乡村中的效用非常广泛,可以在认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注册执业,而且多地政策表明,符合一定条件之后可以报考执业医师。而且与其他医师资格证书相比,乡村全科考核的难度不高,从以往几年的考核情况来看,通过率在五成左右。由此可见,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并不能开设诊所。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您的问题我已经收到,正在为您整理答案,打字需要时间,还请您耐心稍等片刻,马上为您解答!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有资格证书,但要在某个医院在职,在在职院是可以给人看病的,或自己有营业执照和相关证件办理了一个诊所也可以给人看病的。如果没有以上的场所的话,私自给人看病收费是非法违法的。这样一旦查出就有可能会取消你的医师资格证的

关于执业助理医师能否开办诊所的问题,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就有一个批复:

原文中明确提到: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被允许单独执业的医疗机构主要指的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并不包括个体诊所。

与执业助理医师类似,而且从乡村全科医师的名字中也可以窥得一二,其执业范围也是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自从2016年开展考核以来,其执业范围就已经确定,由此可见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并不符合开设诊所的条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乡村中的效用非常广泛,可以在认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注册执业,而且多地政策表明,符合一定条件之后可以报考执业医师。而且与其他医师资格证书相比,乡村全科考核的难度不高,从以往几年的考核情况来看,通过率在五成左右。由此可见,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并不能开设诊所。

个别乡镇卫生院的医生白天在单位上班,下班后也在家给左邻右舍看看小病,开起了自己的“小诊所”,其实这属于超注册地点执业,目前是不允许的。即使你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但你家里毕竟没有办理《医疗机构许可证》,所以下班在家看病是不合规的。

虽然国家扶持中医药发展,大力支持通过师承方式学习中医药,但师承证书只能证明你有跟师学习的经历,凭借这个经历你也可以顺利地参加医师资格考试,但它不是你合法行医的凭证。所以师承类学员还要通过国家政策,考取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或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证才可以开办中医诊所。

开办诊所意味着法人必须具备独当一面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基本功底,《执业医师法》第十九条规定: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注意!这里还容易忽视一个细节:5年从业经验在有些地区特指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经验。

(四)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

(五)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六)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二)、(三)、(四)、(五)项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需要强调的是第四、五条,存在吊销执业证书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形,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

在中医药法出台一年多的大背景之下,今后非法行医、黑诊所等行为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打击,甚至被纳入刑法。那么开设诊所真的很难吗?橘香园中医学堂表示,从为患者的角度考虑,这样的规定是必须的,但也不是绝对的,中医专长医师开设个体诊所就非常简单:只需要注册就可以。而中医专长的考核也是首次举行,希望广大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不要错失机会,圆自己的诊所梦。

解决无学历相关问题,中医,中西医,口腔,临床专业,

医疗机构执业未满5年的执业医师不能开诊所 开办诊所意味着法人必须具备独当一面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基本功底,《执业医师法》第十九条规定: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 注意!这里还容易忽视一个细节:5年从业经验在有些地区特指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经验。

中医全科就是说可以在诊所上班还可以注册对吗?是不可以的,医疗机构执业未满5年的执业医师不能开诊所

}

十二月的马来西亚正逢雨季,淅淅沥沥的夜雨过后,天气微凉。一大早,南方日报“岐黄海踪——中医药全球深调研”团队从吉隆坡沿西南方向驱车40余公里,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巴生。

▼记者调查了什么?两分钟视频了解一下。

在吉隆坡民康医务所内,待黄老伯闭目后,谢奇以左手轻推其眼球向外侧,右手持针,向睛明穴缓慢垂直进针。之后,银针不停捻转、提插,并留针15分钟。等到针感传至黄老伯整个眼睛,谢奇缓慢提针。“太神奇了,我的视力清晰了很多,眼睛的肿胀感也缓解了!”黄老伯惊叹不已。

年逾古稀的谢奇是2014年马来西亚名老中医杰出贡献奖得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探索运用针刺疗法诊治疑难杂症已近五十年。为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临床研究验证,他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合作开展青光眼课题研究。近些年,他多次赴广州、深圳、重庆、台北等地参与经方班学术研究会,主讲眼疾深针疗法。

“作为一门古老又颇具创新特色的学科,深针疗法源于中医眼科针灸体系,用之得当的话,效果显著。”马来西亚中医眼科学会会长林金海博士表示,经过谢奇等华人中医师多年的研究与推广,深针疗法在马来西亚日渐走红,并引起多国中医界同行的关注,这是中医药文化在当地开花结果的缩影。

后继有人 七所私立大学成立中医系

近年来,为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加速推动深针疗法国际化,谢奇时常赴吉隆坡各大学中医系开办讲座。“马来西亚中医药高等教育正迅速发展。”他高兴地说,从2009年至今,马来西亚已有七所私立大学成立中医系,开设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大学加入进来,中医界将百花齐放!”谢奇对未来满怀憧憬。

在这些高校中,喝“头啖汤”的是英迪国际大学。2009年,经马来西亚高教部批准,该校成为马来西亚首家获批开展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机构,首批招生4人,开创马来西亚受政府认可的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

“中医系实行中英双语教学,学制5年,核心课程与教材参照中国高校。目前全系在校生约60位,其中有华族学生,也有马来族学生,还有数名来自邻国的留学生。”英迪国际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黄灵颂指出,中医系现已培养的70余位毕业生,他们大多在马来西亚私立医院或私立诊所任职。

截至去年底,英迪国际大学中医系已有12位毕业生通过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中国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中1人已毕业回国发展。在黄灵颂看来,中国是中医药的起源地,赴中国留学是一种“朝圣”,“广东与马来西亚在地理环境、草药品种、疾病谱等方面类似,我鼓励学生去广东实习、深造。”

执业管制 中医有望被纳入政府医疗体系

私立大学申办中医学系浪潮的出现,与马来西亚政府对传统与辅助医药教育工作的管制密切相关。2009年起,随着马来西亚高教部批准私立大学以全英语或中英双语授课形式提供中医教育,原有的民间中医学院被官方禁止招收新生。其中,创办于1955年10月的马来西亚中医学院被高教部要求转变办学模式,并改为非华语教学。目前,这所马来西亚中医总会下属的民办中医学院已停办多年,正按照马来西亚高教部的要求重新申办。

记者采访获悉,马来西亚政府对传统与辅助医药的加强管制不单在人才培养方面,在临床、药物、科研等领域亦是如此。

“2016年,马来西亚国会通过《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目前,卫生部正制定法令的具体条例,而后将分阶段推进法令执行。”马来西亚卫生部传统与辅助医药局局长吴清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根据法令,当传统与辅助医师注册规定实施后,所有马来西亚中医师须向卫生部传统与辅助医药管理委员会申请注册,符合既定标准者可获注册证与执业证。

“未获卫生部颁发的执业证的人员,如果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行医,首次刑罚包括最高罚款3万马币或两年有期徒刑,亦可两者兼施;重犯者最高罚款5万马币或3年有期徒刑,亦可两者兼施。”吴清顺介绍。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药品管理局也在推进对中药材的规范化监管。马来西亚中国医药保健食品商会副会长林隆发指出,随着近些年《新药剂法令》试行,厚朴、麻黄、细辛、威灵仙、甘遂、附子、草乌、麻子仁、木通、川乌、芒硝和元胡等12种中草药被列入禁药。

另外,为提高中药行业的准入门槛,马来西亚政府未来拟对中药药剂师或中药配剂员开展执业管制。未来,新从业者须修习一定的中药课程,并经过官方考试及格,方可从事中药材买卖、调配固有成方、调剂中医师处方药品等工作。

对此,马来西亚“90后”华人中医师陈玮盈表示,一方面,政府的立法管制可以有效打击冒牌行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中药或中成药产品等行业乱象,也有助于防范中医执业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多措并举保障患者与医师权益;但另一方面,《新药剂法令》执行后,一些方剂中的重点中药被禁用,致使中医师开具处方时可能面临困难,也使得部分经典方剂失去原本的治疗特色,对中医药执业者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挑战。

“马来西亚中医药发展处于转型期,改变是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在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副总财政林迪卫博士看来,当前包括中医学在内的马来西亚传统与辅助医药由行业自我管理过渡至政府立法管制,其实质是以法律法规形式承认执业者的水准,并适度提高执业门槛,以创造正向的执业环境,“相信在实现专业化、合法化之后,传统医药将逐步被纳入政府医疗体系。”

慈善接力 施医赠药惠及各个族群

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一环,中医学正赢得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民众的信任。不过,当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过漫长而曲折的落地过程,浓缩了马来西亚中医药执业者的执着与坚守。

马来西亚中医总会总会长杨伟雄指出,过去中医药曾长期被排除在官方医疗体系之外,政府不支持亦不禁止。为捍卫中医药界的权益、继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民间执业团体应运而生。

“看到马来西亚中医药日渐式微,为把有限的中医师力量凝聚起来,华人先辈于上世纪20年代成立了最早一批中医药民间团体。”杨伟雄表示,长期以来,马来西亚中医药执业者在逆境中自助自救,先后成立了多个医疗组织和教育机构。“全国中医药行业组织一度超过40个,各州都有,医疗机构在各地亦涌现出来。”他说。

创立于1954年的吉隆坡中华施诊所便是一个典范。该诊所各诊室门楣的大理石匾上均可见“捐赠”“捐献”字样。在一楼大堂国专纪念堂的墙壁上,留有一块古老的芳名录。

“1959年,中华施诊所举办五周年纪念暨新厦开幕双庆,这块芳名录列的正是当时热心捐资的乡亲的名字。”马来西亚中医总会秘书长郭伟康指出,作为一家豁免所得税的慈善机构,中华施诊所创立至今共义诊230万余人次。2012年,中华施诊所开设分所——中华中医院,为更多人提供施医赠药服务。

“马来西亚华人生下来都要交三笔‘税’:第一笔是每个国民都要交的个人所得税,第二笔是自愿支持华文教育的捐款,第三笔是赞助慈善事业的捐款。中医药历来是慈善捐赠的重点领域。”林隆发说,马来西亚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粤闽等地先民移居南洋的历史大潮相符,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慈善功能。

19世纪中后期,马来西亚出现首批中医馆。它们多附设于华人会馆,除施医赠药外,还为在异国离世的乡里提供施棺助葬等慈善服务。之后,随着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中医药公益服务的对象扩展至马来西亚各族群,并在一代代中医师中接力传承。

每年,杨伟雄都要组织马来西亚中医总会的中医师,走进社区与村庄开展义诊,推广中医药特色疗法。“到2028年,公会希望创办一家以公益形式向大众开放的中医药专科医院,为民众提供完善的辅助医疗选项。”他说。

现在,杨伟雄计划将公会直属的中华施诊所发展成马来西亚政府培训中医师的临床基地,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中医界交流的主流平台之一。

马来西亚卫生部传统与辅助医药局局长吴清顺:

新生代中医药人才赴粤深造渐成风尚

南方日报: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状况如何?

吴清顺:在马来西亚,浓郁的中药味曾是唐人街独有。如今,中医早已走出唐人街。除了街头不时出现的打着“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字样的招牌,6000多间中草药店铺散布在马来西亚各地。100多年前,我爷爷从中国福建来到马来西亚谋生。作为“华三代”,我从小对中医就不陌生。

目前,中医学等传统医学的诊疗费用不在政府医疗保险范畴之内,这使得中医药服务对象受限,病种多是慢性病与终末期疾病。我预计,传统医学服务纳入政府医保体系至少要五年之后。

南方日报:当前,马来西亚政府如何对中医中药进行管理?

吴清顺:在马来西亚,传统与辅助医药包括马来传统医学、印度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等传统医学,以及辅助医学、顺势疗法和伊斯兰教医学。2007年,政府首次把部分传统与辅助医药服务纳入国家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至2014年,马来西亚共有15所政府公立医院可以提供传统与辅助医药服务,分布在马来西亚各州。其中,有4所医院把中草药运用于癌症辅助治疗中。

马来西亚传统与辅助医药的临床、药品、科研由卫生部管理,教育则由高教部和人力资源部联合管理。对中医药,政府不实行单一管理。其中,“医”的管理由卫生部传统与辅助医药局负责,“药”的管理由卫生部药品管理局负责。《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管理的是马来西亚的执业医师群体,不涉及中药材。

南方日报:中马两国在中医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情况怎样?“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哪些影响?

吴清顺:2011年,马来西亚和中国签署中医药合作备忘录。两国每两年召开一次政府间的双边会议,商讨合作项目进度。其中,包括委派针灸辅助麻醉和草药肿瘤学专业的中医师就职于马来西亚政府公立医院、提供短期课程和奖学金等。

目前,已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等5所中国内地公立中医院校通过了马来西亚公共服务局的审核,往后一旦马来西亚卫生部设立传统与辅助医师的政府职位,这5所大学的毕业生经马来西亚卫生部传统与辅助医药局注册后,可进入公立医院服务。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马来西亚与中国在中医药方面的合作交流进入迅猛上升期。而且,“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不限于公立机构。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马来西亚不少私立大学与中国广东、广西等地的中医院校、中医医院合作日益密切,马来西亚新生代中医药人才赴广州、深圳等地深造正在成为新风尚。

此外,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辐射周边市场,发挥传统药物国际贸易中转站的作用。近几年,马来西亚与广东在中药材贸易方面的合作日趋活跃,涵盖中药饮片、中成药与配方颗粒,为中马经贸往来增光添彩。


采写: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龚春辉 李劼 李卓 欧旭江 胡良光 发自马来西亚

执行:王会赟 胡良光 欧旭江 王瑾 周煦钊 郭小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innciti政府认可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