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镜检空洞边缘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组织变性?

怀疑得了脊髓空洞症要做什么检查?

  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确诊脊髓空洞症需要做以下检查:

  脑脊髓液常规及动力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空洞较大可引起椎管轻度梗阻和CSF蛋白增高。

  MRI对本病诊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空洞的部位、形态、长度范围。空洞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空洞多限于脊髓下颈段,可延伸至脊髓全长,在不同节段截面积大小不一,形状亦可以不规则,在颈髓的颈膨大处达最大程度。空洞部位的脊髓外观可正常,或呈梭形膨大,或较正常部位萎缩。空洞腔内充满液体,通常与中央管相通,洞壁由胶质细胞和胶质纤维构成。最初空洞局限于后角基底或髓前连合,囊肿缓慢扩大累及两侧更多灰质和白质,使相应神经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和缺失,有时脊髓实质只剩下狭窄边缘,神经组织退变消失。空洞向上可伸延至延髓。

  (3)其他辅助检查

  方法尚有脊柱平片、脊髓空气造影和放射性核索脊髓腔扫描等。

}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脊柱亚专业组接诊一例主诉为“感觉障碍,洗澡时不能感受水温”的患者。经诊断,患者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需要手术处理。

    脊髓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是周围神经与脑之间的通路,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主要负责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神经信息。脊髓非常脆弱,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其实就像是“豆腐”。

    脊髓空洞是指颅底凹陷、小脑扁桃体下疝等先天畸形,脊髓肿瘤、供应脊髓的血液循环异常等多种原因导致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以及胶质增生。

简单来说,脊髓空洞就是脊髓中间出现一些空泡样或空的部分。用生活中的物品来类比的话,最符合的应该是水平仪。

    水平仪中间的“水泡”部分就是空洞。只不过,水平仪为了更好的观察,“水泡”在显眼的地方,而脊髓的“空洞”多出现在脊髓的中间。

    脊髓是脑组织向四肢和躯干传递的神经通路,布满神经细胞和神经组织。出现空洞的话,神经传导通路受到相应的压迫或者破坏,脊髓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临床上,脊髓空洞患者的主要症状有:

    1、感觉症状:以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表现为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存在等,比如手麻,像这位患者一样洗澡的时候感觉不到水的温度等。

    2、运动症状:手指无力,躯干和四肢疼痛,难以正常行走,走路姿势异常,如果空洞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下肢行走障碍甚至截瘫等!

    3、自主神经损害症状:出现肢体与躯干皮肤可有分泌异常,多汗或少汗症是分泌异常的惟一体征。

    脊髓空洞症属于进行性疾病,但是病程较慢,有的患者甚至迁延数十年。目前,临床上对于脊髓空洞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选择。一般对病情静止无发展,尤其中年以上的脊髓空洞患者,多建议密切观察病情进展,暂不手术。如果患者病情呈现进行性加重,或者出现明显的手术指针,则需要手术治疗。

    脊柱神经外科一般认为,当脊髓空洞症患者符合以下情况时,需要手术。

    1、患者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障碍并发症,建议及时手术;

    3、伴有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枕畸形等枕大孔区畸形且出现临床症状,建议手术;

    4、伴有颈椎分节不全、脊髓脊膜膨出、神经管闭合不全、髓内肿瘤等且有临床症状,建议手术;

    5、压迫脊髓实质已变菲薄者,建议手术。

    6、手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下疝空洞加重,建议手术。

    临床上,脊髓空洞的手术治疗一般需要从导致空洞出现的原因着手。比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导致脊髓空洞时,一般建议做枕下减压术;当脊髓内肿瘤导致空洞时,则需切除肿瘤。

    总而言之,脊髓空洞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致病因素等进行对症治疗。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患者多数时候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

}

  脊髓病变的类别很多,会严重的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都不希望自己被疾病困扰,那么做好疾病的诊断就非常重要,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健康被疾病困扰,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如何正确诊断出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诊断所要做的检查

  1、CT扫描检查脊髓空洞症

  80%的空洞可在CT平扫时被发现,表现为髓内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囊腔,其CT值与相应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相同,平均较相应节段脊髓CT值低15Hu,相应脊髓外形膨大,少数空洞内压力较低而呈萎缩状态,此时其外形欠规则,当空洞较小或含蛋白量较高时,平扫可能漏诊,椎管内碘水造影CT延迟扫描,可在脊髓空洞内见到高密度造影剂,当空洞部直接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时,造影剂可通过脊髓血管间隙或第四脑室的交通进入空洞,因此,注射造影剂后延迟扫描发现髓内高密度影的机会较高,伴发脊髓肿瘤(肿瘤【译】: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时,脊髓不规则膨大,密度不均,空洞壁可较厚,外伤后脊髓空洞常呈偏心性,其内常可见分隔。

  2、MRI检查脊髓空洞症

  MRI矢状面图像能清晰地显示空洞全貌,T1加权图像表现脊髓中央低信号的管状扩张,T2加权图像上空洞内液呈高信号,无论T1或T2加权图像,空洞内液信号均匀一致,横断面上空洞多呈圆形,有时形态不规则或双腔形,边缘清楚光滑,在空洞的上,下两端常有胶质增生,当增生的胶质组织在空洞内形成分隔时,空洞呈多房性或腊肠状,空洞相应节段的脊髓均匀膨大,由于脑脊液的搏动,T2加权像上脑脊液呈低信号,这种现象称为脑脊液流空现象,脊髓空洞内液与脑脊液相交通,并可具有搏动,因此这些病人在T2加权图像上可见到低信号的流空现象,与T1加权所见颇为相似,由于空洞内液搏动程度不同,信号缺失区的形态可与T1加权时的范围不一致,多房性空洞由于分隔的存在导致搏动较弱,流空现象出现率较低,但当其交通以后空洞内流空现象出现率明显增多,因此如发现流空现象缺失则提示多房分隔的存在,非搏动性空洞常为单发,其长度直径均小,施行分流术后空洞内搏动幅度减弱甚至消失,因此空洞内流空现象的观察亦可作为手术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MRI是诊断的最有效工具(图1),在绝大多数病例均能显示脊髓空洞以及其伸展范围和大小。

  脊髓空洞症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脊髓内肿瘤和脑干肿瘤

  前者临床表现与脊髓空洞症相似,但脊髓内肿瘤一般病变节段较短,早期出现括约肌症状,椎管梗阻现象常较明显;后者好发于儿童和少年,多有明显的交叉麻痹,病程短,发展快,晚期可有颅压增高现象。

  虽可有上肢的肌萎缩及节段性感觉障碍,但无浅感觉分离,根性疼痛多见,肌萎缩常较轻,一般无营养障碍,颈椎X光片可见骨质半生及椎间孔变窄等征象。

  可引起手及前臂的痛触觉分离、肌萎缩及皮肤溃疡。但感觉障碍范围不符合节段性分布,体表皮肤可有散右脱屑和色素斑,受累神经变粗,并有麻风接触史,皮肤、粘膜及神经活检可查见麻风杆菌。

  求医网温馨提示:合理调配饮食结构,预防感冒、胃肠炎: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一旦感冒,会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易病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治聊,就会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萎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

  【参考文献:《脊柱畸形外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胸段脊髓空洞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