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眠的角蛙会不会被人吵醒?

角蛙饲养非常简单,但是有点常识需要知道。首先角蛙是变

但是蛙龄未满一年的幼蛙夏眠死亡期

,所以第一年是不可以让它睡觉的。对于角蛙,

应该采用干湿分离法饲养,具体可以看干湿分离法

足够大了,从幼体到成体都可以饲养。

、海绵,海绵可以选择黄色、蓝色、黑色,由于海绵会影响

蛙体颜色,所以颜色要认真选择。

、水盆,因为采用干湿分离法,请放一个水盆供角蛙泡水,

水盆大小以角蛙能蹲下为宜。

增加山洞是为了角蛙的心理着想,有山洞,角

角蛙在冬季如果不睡觉会显得很躁

动,有山洞明显好转。以上四点足以饲养角蛙。

角蛙是守株待兔之猎食者,可供应的食物包括所有会动的昆

虫、蚯蚓、金鱼、乳鼠及蛙类等,基本上它们甚么都会吃。在养

久了,甚至连肉类也会吃。喂食时用钳子夹着,并摆动

食,或轻轻摩擦角蛙之口边,刺激食欲。至于多久喂饲一次,以

天喂饲一只蟋蟀或小金鱼。

}

以上绿色霸王图片来自Facebook,以下来自于“爬行天下”,无意侵权哈!

角蛙又叫Pacman frog 或 Horned frog,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蛙,眼睑上方有突出的小角拥有圆圆胖胖的身体,咕溜的大眼睛,拥有丰富的体表色彩以及贪吃的个性和大嘴。

角蛙也是蟾蜍的一类,身体呈矮胖的模样,仿似一只粽子,嘴巴很大,全身皮肤布满细长的疣粒,眼睛上方有凸起的三角形肉质小角,身体底色以黄色、黄褐色、鲜绿色居多,上面则散布有不规则之黑褐色、啡红色、淡棕色的斑纹;全身布满大大小小凸出之疣粒。

是常把身体半埋于土中等待猎物上门的埋伏型狩猎者,一般只在夜间活动,它们用后腿把自己半掩埋在土里,只露出半个脑袋,更确切的说只露出个大嘴,然后用周围的落叶把自己伪装起来,接着就是守株待兔式的猎食等待,从较小的蠕虫及节肢动物,到中等体型的蜥蜴青蛙,到较大体型的啮齿哺乳动物,只要途径它们的吞噬范围,所有小动物都会被毫不留情的吃下去。

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大草原地带,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

为什么把角蛙叫“招财蛙”?

猜想:可能是因为黄金角蛙金色的外表让人想起了金蟾

故事:香港某位老板,看中了角蛙的观赏性,觉得适合大规模推广,就订购了大约500只角蛙。在南美观赏鱼线路打包时,巴西鱼商误将零钱罐打翻。那些小硬币掉落在角蛙打包盒里,角蛙疯狂的吞了进去。鱼商发现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打包发货。经历几天路程。到达香港时。香港老板按照之前对方的提示,把所有蛙放在水盆里。泡澡游泳,调节温度。不出三分钟。角蛙从胃里吐出一枚枚无法消化的硬币。香港老板惊呆了……沟通后虽然了解是闹剧,但他心里的喜悦难以平静。因此,角蛙多了一个名字叫招财蛙

憨态可掬的外表搭配上鲜艳的配色

有一种孤傲的王者气质,可爱的外形,多变的体色

圆圆胖胖的身体,咕溜的大眼睛,以及贪吃的个性和大嘴

饲养环境简单,对空间需求不大,容器,垫材,水盆就可满足他们生存条件

优点:呆傻蠢萌,容易饲养,颜色鲜艳,适合观赏

缺点:互动性差,不方便把玩,部分品种价格高昂

推广者:日本角蛙专家大津善人

具体贡献:从1998年开始,大津善人以最基础的“角蛙三原色”茶褐色,土黄色,绿色,开始繁育工作,至今已培育出薄荷色和苹果绿两种配色和以其为基础的白化品种多达百种配色。

2011年电影《单身男女》播出,角蛙立刻被国人追捧了,它们对温度适应性比较宽,极端情况还能冬眠和夏眠,也是吃一顿能抗很久的主,但是角蛙是两栖动物,只适合观赏,不方便把玩,呆傻蠢萌的外面却是所有爬虫里面最凶猛的宠物之一,咬一口立马见血(得力于它们锋利的角质层蛙嘴)。它们也不太需要打理和照顾,所需空间也很小,成为广大青年玩家追捧的吉祥物。

1)钟角蛙,脸颊两侧各有一个“小”字花纹,如图一;钟角蛙的颜色是特别的鲜艳。

2)霸王角蛙,下巴是纯黑的,也有较高的眼角,后脚有脚蹼,如图二。

3)秘鲁角蛙,看起来四肢短小,眼睛前面简直是个半球,如图三。

4)蝴蝶角蛙,背部有对称的蝴蝶状花纹,如图四,它是霸王和南美的杂交种。

5)巴西角蛙,眼角高,近似霸王角蛙;眼睛中间有个T字,如图五

6)南美角蛙,各种白化、蓝化、抹茶色,皮卡丘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名字都是南美角蛙的变异分支,图六(以下图片均来源网络角蛙玩家手中收集,如有侵权,请谅解哈~)

7,哥伦比亚角蛙,体长70-80mm,四肢较短,足部的内趾隆起呈铁铲状,图七。

okay.....资料汇总到这里,已经很丰富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哼,有时间扯淡还不如发点实在的知识,对吧,呱呱!!!

新人应入手什么品种角蛙?

首推的是钟角蛙——外表可爱,身体圆乎乎,色彩艳丽,有绿红黄三种颜色;

其次是南美角蛙、蝴蝶角蛙,秘鲁角蛙和霸王角蛙次之,巴西角蛙和草原角蛙相对最难,其它角蛙市面上不常见不做对比。

1)询问卖家:何时进货的?已经饲养多长时间?使用的是什么底材?(进货没多久的个体可能性格不太稳定,建议挑选已在卖家手里停留1个月左右的蛙。)

1)询问食欲状态,平时都喂养何种食物?一周喂养的频率?

2)让卖家能提供开食视频,视频中碰一下看是否跳跃,太活泼或者太不活泼都不好。

1)挑大的,大说明能吃,能吃起码好养;同样一批蛙,有大有小,小的不敢说有问题,但是花同样的钱,肯定大的赚,就这一点选大的就不亏。

2)检查蛙的身体,脚趾是否齐全,嘴巴是否闭着,眼睛是否浑浊,有没有外伤,谁也不希望挑的蛙残疾或有病。

3)看相,背纹是不是对称,特别是钟角类,碎花和龙纹两种,差别就很大。

4)看脚趾头有没有少或天生残疾的?后肢是否能弯曲走路?

5)看瞳孔左右是否会大小不一,或收缩不自然?

简单版(盒子、生化棉、干净水等)

高级版(水族箱/饲养箱/陆族缸、底材/垫材-生化棉或椰土、观赏植物、洗澡槽、温湿度计、加热器、躲避屋、饲料、镊子等)

2)录制开箱视频,作为索赔凭证;录视频一定要检查好蛙的身体,四肢,眼睛,嘴巴等有问题及时联系商家,能换就换,能退就退

3)幼蛙千万不要混养,也别老打扰蛙,让蛙自己选择泡在水里或岸上

4)经常换水,保持好温度和湿度;较为适合的气温24~28,湿度70。

5)放在阴暗通风的地方,静养一天,不要打扰;注意不要第一时间喂养,等蛙慢慢熟悉周围环境后再开始喂食(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不要被烤干了。)

6)食物推荐蟋蟀或小鱼;泥鳅、爪蟾、蛙粮什么的不建议,也不建议用镊子喂,蛙捕食很突然,会容易受伤。

建议:5cm之前的幼蛙,建议选择生化棉/水苔养,一周喂2~3次,食量不要太大。5cm以上可以考虑土养,可选择蛙泥、椰土、黑土、红土等;蛙是用皮肤呼吸,体表极度敏感,环境崩

猎物:蛇、蜥蜴、昆虫、鸟类、蛙类及小型哺乳动物

食物:金鱼、蟋蟀、杜比亚、蚯蚓、乳鼠、青蛙、饲料

蟋蟀:自身营养不够,需要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营养后投喂。

蚯蚓:须选择人工繁殖的,国内的蚯蚓个头较小,作为主食不方便,可考虑作为辅助食物。

蟑螂:常见的有杜比亚蟑螂、樱桃蟑螂,可换着喂,建议投喂杜比亚蟑螂;樱桃蟑螂的异味比蟋蟀的还严重。

蛙量:如Pacman Food——日本生产的饲料,优点是方便,营养价值比较高。缺点是腥味重,最开始调配可能会有不适,角蛙便便可能不成形,且价格较高。

玉米虫和蚕:营养较高,但是由于脂肪偏多,不适合作为主食,建议可以一到两个月喂一次。

乳鼠:一般等蛙长到亚成后,两个月一次就够了;脂肪偏多会影响角蛙的寿命,造成器官的负荷。

饲料鱼:许多玩家把饲料鱼当做主食在用,但大陆的饲料鱼容易携带细菌,诸如抗生素和寄生虫,就算饲养了一周以上,仍然潜在一些隐患。建议喂自己繁殖的饲料鱼,至于金鱼,脂肪含量太高,作为辅助食物偶尔喂喂就好。

1)钙粉和维他命不能同一次使用,容易导致角蛙自身吸收不过来,而产生营养流失或抵消。

2)每次添加的钙粉与维他命使用不能过量,长期的过多维他命容易导致蛙肾衰竭,过多钙粉会使角蛙体内系统超载,影响消化道,甚至导致浮肿。

3)含D3的钙粉的使用,建议大概半个月用一次,D3本身能够帮助钙的吸收,且最好要使用进口牌子,如希瑾,Zoo Med等。

幼年期(3-4cm)喂食去皮河虾是最为科学的!经过速冻杀菌,保留虾的营养成分,让小蛙安全的度过幼年期。(建议3~4天喂一次)

少年期(5-8cm)将蟋蟀加入食谱,作为零食。建议以饲料鱼为主食。 在此期间角蛙生长迅速。(建议一个礼拜喂一次)

喂食时用钳子夹着,并摆动 饵料诱食,或轻轻摩擦角蛙之口边,刺激食欲。建议为了帮助蛙补钙,如果全虫餐,建议一周喂一次无d3钙粉,吃鱼的一个月补一次;但,钙粉别喂多了;另外,蛙的胃可以撑的很大,千万不要喂过大过多的食物。新人养蛙,十有八九撑死的;另外,如果气温低于25度,延长喂食频率。

角蛙是一种非常能吃的动物,嘴部占身体的60%,属于等候猎物一击必杀类型的猎手;一般喂食可以选择金鱼、成体杜比亚蟑螂、其他小鱼、饲料、乳鼠、蟋蟀、蚯蚓等。每次排泄后隔几天可以再次喂食,喂食时可以用镊子在角蛙面前晃动,引诱角蛙捕食。

蛙类皮肤具有通透性,所以排泄后以及时清理。以防排泄物的对角蛙的身体造成影响。此外拿捏角蛙前需要清洁双手,以防手部化学物质对角蛙造成伤害。不要把角蛙直接泡在水里,可能导致水肿。此外,拿捏角蛙时,可以捏住角蛙两次,从后面拖住。严禁把手放在角蛙嘴边,防止角蛙咬伤。

角蛙饲养环境及饲养技巧

角蛙可以饲养在任何有水的空间,一般角蛙会整天蹲在同一地方极少移动,所以空间大小不拘。只要水深不超过它身高的一半,它都可以活得很好。每只角蛙应该独立饲养,饲养缸里面可直接铺设椰土,或一块1-2cm厚之湿透海绵供其竭息,但切勿选用有尖锐硬角的石块,以免角蛙因追捕食饵时刮伤。

一只成年的角蛙可以很舒适地生活在一个塑料的储衣箱或10加仑大的水族箱内;如果你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可以不用垫材。如果是需要展示,厚达数英寸(具体厚度,视你想让你的角蛙将自己埋得有多深而定)的椰土是很好的选择;不要使用石子以免被当作食物咽下去。

应该使用已经除掉氯气的水、过滤水,或是泉水。自来水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者煮沸,或者放在敞开的容器里过夜,来进行除氯。两栖动物是不喝水的,它们依靠皮肤来吸收水份,所以要提供一个大水盆子,让蛙可以很容易地爬进爬出。最简单的布置方法,就是将一个裸缸倾斜放置,让较低的一端蓄上一英寸左右的水。水应该每两天换一次,或者一旦脏了马上就换掉。温度:角蛙可以忍受的温度范围为华氏70-90度。温度较低时,投喂食物的次数要降低一些,量也要少些。最适的温度范围为华氏75-80度。

同时勤换水,一般夏天三到五天就应换一次;冬天可五到一周换一次,有粪便或脏物则要立即清理。角蛙是偏陆栖的,直接泡水里养不太适合角蛙的习性还容易得病,所以还是水盆更适合点。至于水深在角蛙身高的一半即可,最深保证角蛙在水里四脚着地就能正常呼吸,否则有溺死的危险。

要把角蛙养得好,紧记不要被太阳光或其它强力紫外线直接照射到,若要照明的话,可以使用水族箱用的荧光灯管,或一般白光管。饲养缸中的水最好每天更换,椰土一月一换。尤其是看到有排泄物时,更要尽快清理,因为排泄物中的化学成分会伤害角蛙(及其它两栖类)的健康。角蛙在吃饱后,会把身体藏在底材中,只露出头部。每天向饲养缸中喷洒清水,以维持缸中湿气,令角蛙皮肤避免干燥。

角蛙喜欢在夜间活动,又不像爬行类那样离不开阳光,对光线没什么要求,反而要切记角蛙和大多数两栖类在饲养时要避免阳光直晒,否则容易脱水而死。

食物包括所有会动的昆虫、蚯蚓、金鱼、乳鼠及蛙类等,基本上它们甚么都会吃。在养久了,甚至连肉类也会吃。喂食时用钳子夹着,并摆动 饵料诱食,或轻轻摩擦角蛙之口边,刺激食欲。

角蛙吃小鼠、金鱼、蚯蚓--几乎一切在它们面前活动的东西;一只成年角蛙每周的食量不应超过一只中等大小的小鼠或两条较大的饲料金鱼。它们总是很饥饿,但是喂得过多会导致蛙极端超重,使得它可能无法长期保持健康。要投喂活洱,如果是死的,要用镊子夹着在它面前晃动。如果是喂小鼠,最好是喂刚刚处死的或是解冻的小鼠,因为这样对蛙来说,比较安全,而对小鼠,也比较仁慈一点。

蛙类偶尔会在短期内显得肿胀起来,并且后肢作出痉挛样的动作,在全身擦拭,这是蜕皮时正常的的行为。蛙很快就会以这种方式褪下它外层的皮肤,并暂时地裹着一层清澈的黏液,这层黏液不久就会消失。如果角蛙显得没精打采,食欲不振,而又不是因为环境温度太冷,这就要引起注意了。首先总归是检查水质,然后是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落在水里,也可以直接作用在动物身上),再后是食物。被称为“红腿病”的细菌性感染,有时候也会影响到蛙类。其特征为蛙的腹部和/或后腿的下侧发红,如果不加治疗,往往会致死。请与兽医请教抗菌素的使用及具体剂量。不要使用消毒剂;留在缸里的消毒剂对蛙是有害的,甚至会杀死它们。用温水和少量温和的洗涤肥皂来清洗鱼缸。彻底冲洗,完全弄干,以除去任何来自于自来水中氯气。

除了作体检和搬动动物所需,否则不应把它们抓在手里。所有两栖类的皮肤都具有通透性,对毒素很敏感。有可能,在某一天,你的手上就沾满了对蛙来说是有毒的物质(发胶、杀虫剂、粉笔灰、墨水、消毒剂、肥皂,等等),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在抓动物前一定要将手彻底洗净。

抓的时候,要一只手抓住它的两条大腿,而另一只手在腹部下面托住身体。避免单单通过腿部来抓持角蛙(会造成骨折),或单单通过身体(过度挤压会造成内伤)。温湿度饲养角蛙的湿度要求要高,85%或以上是少不了;另外它们的适温在26-29度左右,晚上最好可以降低温度约3-5度。在冬季则可利用电毡加温,而夏天则不需要任何保温设备,只要把饲养缸放在阴凉通风之地方角落。

玩家最好尽量避免以手直接触摸角蛙(及其它两栖类),更换底材时以网或铲把角蛙从后捞起,移至水盘清洁,接触过角蛙及其它两栖类后,必须要彻底洗净双手。

只要环境干净、食物充足角蛙几乎不得病,常见的一般也就像蒙眼、受伤还有红腿病。其中蒙眼和红腿病都是因为环境尤其水体内大量细菌感染导致,所以勤打扫勤换水很重要。环境整洁了这两种病就是想得都很难,至于受伤那就要饲养者在布置环境时就要避免在缸内摆放有可能伤到角蛙的物件,同时给予躲避不要过多的人为干扰。

角蛙会得哪些病,该如何治疗?

红腿病,水肿病,肠胃炎,烂皮病,蒙眼,脑膜等

举例:什么是红腿病?该如何治疗?

解释一:红腿病又叫败血症,是蛙皮肤损伤后,感染假单细胞菌所致,多是水质污染引起。

解释二:红腿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病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不活动,不吃食,内股和腹下皮肤有红点,继而扩大为红色斑块,并可感染至体表及肺、肝、脾、肠等部位,使组织坏死、出血,腹部膨胀。

1)保持水质干净,经常换水,不尽量少用雨水/自来水

2)不投喂野生鱼,饲料鱼,野生蛙,牛羊肉等,避免带入病原

2)蛙康灵或者蛙病消,内服

3)外用红霉素软膏辅助治疗

4)现在渔业用药有红腿病菌苗腹腔注射液

钟角蛙的价格为什么居高不下?

钟角蛙的产量其实并不比南美角蛙低。每窝钟角蛙产卵平均下来大概500-600颗卵。成活率在9成以上。按道理说,产量可观是可以量产的

第一个钟角蛙公母报对问题:

公母大小差距大。公蛙可以短时间进行抱对。但是超过两天就抱不住母蛙。并不是说人工繁育的公蛙体质差,在野外钟角蛙面临的问题也是同样的。

第二个钟角蛙公母发情不同步:

几乎10对种蛙只有2对可以成功发情同步。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母蛙排卵,但是公蛙并没有排精。或者公蛙精子排完。母蛙还没有排卵。这个问题迄今为止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第三个钟角蛙蝌蚪的互食性:

钟角蛙在蝌蚪时期的互食性是另繁殖者最头疼的问题。南美角蛙是长出后腿的蝌蚪更强势的抢食,而钟角蛙的发育过程比较慢。可能是谁都不想第一个长出后腿吧。因为先长出来后腿的蝌蚪成为所有蝌蚪的攻击对象。一群蝌蚪将其他兄弟的后腿吃掉!成活率虽然能够保障。但是上岸成蛙。只有三分之一能够成为合格商品蛙。

所以目前钟角蛙的价格比较稳定。没有降价,而根据花纹色彩来鉴定钟角蛙的品相成为热潮。

角蛙是用鳃呼吸还是肺呼吸?

角蛙从幼体·蝌蚪阶段就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初期蝌蚪用外鳃呼吸,外鳃在头的两侧,各有 3 个分支;后期蝌蚪外鳃消失,变成 4 对内鳃。

蝌蚪变态成为幼蛙后,内鳃消失,生出 1 对囊状的肺,可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然而肺的构造简单,由肺所吸取的氧气不能满足蛙的需要,因此要借助皮肤来呼吸氧气,由皮肤所吸取的氧气,占总呼吸量的 40 %左右,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靠皮肤。

尤其在冬眠期,几乎全部靠皮肤进行呼吸。皮肤呼吸的必备条件是皮肤湿润,干燥的皮肤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这就是蛙类喜欢栖息在近水、潮湿、阴凉环境中的道理。

所以,实际上角蛙既是用鳃呼吸,也是用肺呼吸,且还通过皮肤呼吸。

如何设置角蛙的饲养环境以及注意事项?

角蛙的饲养环境及注意事项

角蛙饲养环境及饲养技巧

1)角蛙可以饲养在任何有水的空间,一般角蛙会整天蹲在同一地方极少移动,所以空间大小不拘。只要水深不超过它身高的一半,它都可以活得很好。每只角蛙应该独立饲养,饲养缸里面可直接铺设椰土,或一块1-2cm厚之湿透海绵供其竭息,但切勿选用有尖锐硬角的石块,以免角蛙因追捕食饵时刮伤。

2)一只成年的角蛙可以很舒适地生活在一个塑料的储衣箱或10加仑大的水族箱内;如果你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可以不用垫材。如果是需要展示,厚达数英寸(具体厚度,视你想让你的角蛙将自己埋得有多深而定)的椰土是很好的选择;不要使用石子以免被当作食物咽下去。

1)应该使用已经除掉氯气的水、过滤水,或是泉水。自来水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者煮沸,或者放在敞开的容器里过夜,来进行除氯。两栖动物是不喝水的,它们依靠皮肤来吸收水份,所以要提供一个大水盆子,让蛙可以很容易地爬进爬出。最简单的布置方法,就是将一个裸缸倾斜放置,让较低的一端蓄上一英寸左右的水。水应该每两天换一次,或者一旦脏了马上就换掉。温度:角蛙可以忍受的温度范围为华氏70-90度。温度较低时,投喂食物的次数要降低一些,量也要少些。最适的温度范围为华氏75-80度。

2)同时勤换水,一般夏天三到五天就应换一次;冬天可五到一周换一次,有粪便或脏物则要立即清理。角蛙是偏陆栖的,直接泡水里养不太适合角蛙的习性还容易得病,所以还是水盆更适合点。至于水深在角蛙身高的一半即可,最深保证角蛙在水里四脚着地就能正常呼吸,否则有溺死的危险。

3)要把角蛙养得好,紧记不要被太阳光或其它强力紫外线直接照射到,若要照明的话,可以使用水族箱用的荧光灯管,或一般白光管。饲养缸中的水最好每天更换,椰土一月一换。尤其是看到有排泄物时,更要尽快清理,因为排泄物中的化学成分会伤害角蛙(及其它两栖类)的健康。角蛙在吃饱后,会把身体藏在底材中,只露出头部。每天向饲养缸中喷洒清水,以维持缸中湿气,令角蛙皮肤避免干燥。

角蛙喜欢在夜间活动,又不像爬行类那样离不开阳光,对光线没什么要求,反而要切记角蛙和大多数两栖类在饲养时要避免阳光直晒,否则容易脱水而死。

角蛙吃小鼠、金鱼、蚯蚓--几乎一切在它们面前活动的东西;一只成年角蛙每周的食量不应超过一只中等大小的小鼠或两条较大的饲料金鱼。它们总是很饥饿,但是喂得过多会导致蛙极端超重,使得它可能无法长期保持健康。要投喂活洱,如果是死的,要用镊子夹着在它面前晃动。如果是喂小鼠,最好是喂刚刚处死的或是解冻的小鼠,因为这样对蛙来说,比较安全,而对小鼠,也比较仁慈一点。

1)只要环境干净、食物充足角蛙几乎不得病,常见的一般也就像蒙眼、受伤还有红腿病。其中蒙眼和红腿病都是因为环境尤其水体内大量细菌感染导致,所以勤打扫勤换水很重要。环境整洁了这两种病就是想得都很难,至于受伤那就要饲养者在布置环境时就要避免在缸内摆放有可能伤到角蛙的物件,同时给予躲避不要过多的人为干扰。

2)蛙类偶尔会在短期内显得肿胀起来,并且后肢作出痉挛样的动作,在全身擦拭,这是蜕皮时正常的的行为。蛙很快就会以这种方式褪下它外层的皮肤,并暂时地裹着一层清澈的黏液,这层黏液不久就会消失。如果角蛙显得没精打采,食欲不振,而又不是因为环境温度太冷,这就要引起注意了。首先总归是检查水质,然后是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落在水里,也可以直接作用在动物身上),再后是食物。被称为“红腿病”的细菌性感染,有时候也会影响到蛙类。其特征为蛙的腹部和/或后腿的下侧发红,如果不加治疗,往往会致死。请与兽医请教抗菌素的使用及具体剂量。不要使用消毒剂;留在缸里的消毒剂对蛙是有害的,甚至会杀死它们。用温水和少量温和的洗涤肥皂来清洗鱼缸。彻底冲洗,完全弄干,以除去任何来自于自来水中氯气。

3)除了作体检和搬动动物所需,否则不应把它们抓在手里。所有两栖类的皮肤都具有通透性,对毒素很敏感。有可能,在某一天,你的手上就沾满了对蛙来说是有毒的物质(发胶、杀虫剂、粉笔灰、墨水、消毒剂、肥皂,等等),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在抓动物前一定要将手彻底洗净。

4)抓的时候,要一只手抓住它的两条大腿,而另一只手在腹部下面托住身体。避免单单通过腿部来抓持角蛙(会造成骨折),或单单通过身体(过度挤压会造成内伤)。温湿度饲养角蛙的湿度要求要高,85%或以上是少不了;另外它们的适温在26-29度左右,晚上最好可以降低温度约3-5度。在冬季则可利用电毡加温,而夏天则不需要任何保温设备,只要把饲养缸放在阴凉通风之地方角落。

5)玩家最好尽量避免以手直接触摸角蛙(及其它两栖类),更换底材时以网或铲把角蛙从后捞起,移至水盘清洁,接触过角蛙及其它两栖类后,必须要彻底洗净双手。

以一只不足3cm的角蛙为例,约2-3天喂饲一只蟋蟀或小金鱼。若喂饲过量,它们会出现反吐,甚至因而死亡。最好的投喂时间,就是清早和傍晚时间,当然下午也会进食,只是比较迟钝些许吧。到角蛙较大时,可投喂乳鼠,但每次喂饲之间隔时间,则要拉长,差不多7-10天一次。若经常喂饲,会长大得很快,但只会长脂肪,而不长肌肉和骨骼。在原栖地角蛙的主要食物就是同类的幼体,所以不适合与其它蛙类或大小差异太大的同类混养。

自然界(猎物:蛇、蜥蜴、昆虫、鸟类、蛙类及小型哺乳动物)

人饲养(食物:金鱼、蟋蟀、杜比亚、蚯蚓、乳鼠、青蛙、饲料)

推荐:饲料鱼、蛙粮、蟋蟀和乳鼠交叉喂养,当纯只喂养蟋蟀或饲料,蛙免疫力低下,患病几率大大增加,寿命缩短。

蟋蟀:自身营养不够,需要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营养后投喂。

蚯蚓:须选择人工繁殖的,国内的蚯蚓个头较小,作为主食不方便,可考虑作为辅助食物。

蟑螂:常见的有杜比亚蟑螂、樱桃蟑螂,可换着喂,建议投喂杜比亚蟑螂;樱桃蟑螂的异味比蟋蟀的还严重。

蛙量:如Pacman Food——日本生产的饲料,优点是方便,营养价值比较高。缺点是腥味重,最开始调配可能会有不适,角蛙便便可能不成形,且价格较高。

玉米虫和蚕:营养较高,但是由于脂肪偏多,不适合作为主食,建议可以一到两个月喂一次。

乳鼠:一般等蛙长到亚成后,两个月一次就够了;脂肪偏多会影响角蛙的寿命,造成器官的负荷。

饲料鱼:许多玩家把饲料鱼当做主食在用,但大陆的饲料鱼容易携带细菌,诸如抗生素和寄生虫,就算饲养了一周以上,仍然潜在一些隐患。建议喂自己繁殖的饲料鱼,至于金鱼,脂肪含量太高,作为辅助食物偶尔喂喂就好。

1)钙粉和维他命不能同一次使用,容易导致角蛙自身吸收不过来,而产生营养流失或抵消。

2)每次添加的钙粉与维他命使用不能过量,长期的过多维他命容易导致蛙肾衰竭,过多钙粉会使角蛙体内系统超载,影响消化道,甚至导致浮肿。

3)含D3的钙粉的使用,建议大概半个月用一次,D3本身能够帮助钙的吸收,且最好要使用进口牌子,如希瑾,Zoo Med等。

1)从蝌蚪阶段就会有互相残杀的现象,另外幼体和成体互吃也比较明显,以自己同类以及其他角蛙的蝌蚪为食;因此角蛙最好不要混养,以免角蛙相残。

2)角蛙成体一般只在夜间活动,它们用后腿把自己半掩埋在土里,只露出半个脑袋,更确切的说只露出个大嘴,然后用周围的落叶把自己伪装起来,接着就是守株待兔式的猎食等待,从较小的蠕虫及节肢动物,到中等体型的蜥蜴青蛙,到较大体型的啮齿哺乳动物,只要途径它们的吞噬范围,所有小动物都会被毫不留情的吃下去。它们甚至可以吞下和自己体型相当的食物,经过一些解剖发现,大部分霸王角蛙的胃部中,占到食物体积的一半居然是一些较大型的动物,是同类。

很多玩家把角蛙养到8cm压成的时候,观察到它经常用后腿在摩擦和挖掘,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不是它想要的环境,它要的是可以挖掘的环境,因此我开始了土养之路。

经过访谈很多蛙友,得出的结论养得长寿的蛙基本都是土养,因为只有土养,才是它们在大自然中喜欢的环境,那才是它们根本所想要的。

水棉法、干湿分离法、还有椰土养法,都只是短时间的将蛙养活,但是要让它们长寿,真正养得好,还是要土养!真正的土!大自然的土,红土,黑土等。

绝对的湿和绝对的干这种理念在大自然角蛙的生存环境里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说它们根本不会选择这样的环境去生存!所以水绵法,干湿分离法不是角蛙生存的自然环境,它们就无法得到它们想要的“舒适”空间。

注:水养和棉养状态下的蛙有个特点,身体较为浮肿,因为天天在吸水,吸饱了水。但大自然环境下的蛙不可能天天是泡在水里的,时间长了,自然影响健康,缩短了它的寿命。

会的,“冬眠”顾名思义就是冬天的睡眠。但其实这里说的冬天,正好是角蛙原生地的夏天,一般只有亚成年/成年的角蛙可以夏眠。建议在角蛙长到6厘米之前不要让它夏眠,否则死亡率很高。在平时角蛙饲养温度保持在 24到32摄氏度左右较为适宜,夏天注意通风,到了冬季可将角蛙缸和加热垫一起放入一个大的储物箱或泡沫箱即可;(安全起见不建议直接把加热垫压在饲养盒或缸下)。为了不让小角蛙夏眠,就不能用椰土之类的底材而应该用生化棉,角蛙没法挖洞也就不会夏眠了。如想让成体角蛙夏眠则应铺一层干燥的厚椰土或使用蛙泥,放置在一个适合温度的空间里。

1)椰土是一种加工多的植物纤维,它不具备土的性质,不过,它在某个程度上为蛙提供了一个类似土的环境,可以躲避,可以挖掘。当我第一次使用椰土时,我的角蛙毫不犹豫的挖掘躲了进去。但是用久了会发现椰土容易发酸,发酵,产生细菌。并且大多数椰土它的保水性并不好,为什么说椰土保水性不好呢?假如角蛙长期呆在一个椰土的位置,当你扒开时你会发现,角蛙所蹲坐的那个地方下面的椰土是干的,因为水分被蛙吸干了,而其它地方的椰土却很湿,特别是冬天采用加热垫的时候。椰土没法自由和灵动的调整水的来去,这不是一个好的保水性。而且水分失去快,基本难以把握湿度。

2)但同时椰土就跟剪碎的海绵加上水没什么区别,湿度把握不好,即使是椰土,角蛙依然是生存在一个充满水的环境里,无论是水棉还是椰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我曾经用一个湿度器去检测我认为的刚刚好的湿度的椰土,湿度竟然是95%以上,也就是说浮肿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若湿度控制太低,又难以保证蛙的舒适,不信你现在可以去检测下你的椰土,大多数的湿度大于95%。而且椰土容易沾得满身都是,很脏,角蛙无法自行清理。但是椰土得到比较容易,市面上基本可以容易买到,这也是大多数蛙友的选择。

1)红土来自深山老林土层深处,基本无污染,是饲养宠物的好选择,一般用在陆龟、守宫、蜥蜴、蜘蛛等爬虫,也是蛋的孵化必用之土。该土的性质就是极其细腻,手感基本就和海沙差不多,很细,很纯,很红,如下图,它有良好的保水性和保温性,和椰土不一样的是温湿度能够保持,并且有梯度渐变,类似于大沙漠的环境,贴近自然。

2)但是红土的可塑性不好,因为细腻,基本成块状的土只是表面现象,无论湿的还是干的,基本是一捏就碎,没有可塑性。并且用在粘性比较大的角蛙身上,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就是细腻的红土粘的满身都是,红土干燥后,还有点像灰尘。并且细腻的像沙的红土会容易进到蛙的眼睛里。使用改红土养殖,角蛙浮肿现象已经基本在消失,展现出来的是肌肉和正常的紧绷的肥硕,而不是水肿的虚肥。精神状态也极佳。由此可看出大自然的土在复杂的温湿度方面的自然调控要远胜椰土和棉养。

1)黄土也是大自然表层土壤,相比椰土和棉,地表土壤的无可取代的好处就是良好的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分别分为:保水性、保温性、可塑性。生物性就是:微生物分解降解。化学性就是:矿物质微量元素。保水性:地表土壤得天独厚,涵盖的物质实在是太多,不得不感叹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没有比土壤更好的保水性的物质了。生物性就是:微生物分解降解,平时产生的有机物,在自然土的情况下,会被土中的微生物分解,基本就不会有感染、发霉、发酸、发臭的情况。而不干净的水养、和容易藏污纳垢的棉,是疾病的温床和导火索。

2)黄土土的可塑性是椰土无法取代的,角蛙喜欢挖掘出适合自己的窝,那样它会觉得安全踏实,自然生活的开心。

如何区分南美角蛙和钟角蛙?

1)看花纹色域和头型,普通南美角蛙除背纹外的花纹普遍没钟角蛙零散细碎,南美的比较大块;

2)一般钟角(除了绿钟)背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红色区域;

3)南美眼睛上的犄角比较明显,而大多钟角几近没有犄角,钟角的头部鼻子那有个钝钝的角度,看起来头部更宽厚立体;

4)普通南美角蛙价格在20~100块左右,比较低;钟角蛙要到150~300的范围;但南美大家族里同样有身价逆天的日本变异神南美角蛙;

在寒冷的冬季,如果换水时直接倒入冰冷的冷水,也会造成角蛙的健康危险。因为加温后的角蛙体温是温热的,直接跳入冰冷的冷水中,就会出现双腿伸直,类似于抽筋,甚至毙命的情况。

暂时先更新到这里,下周继续整理后陆续分享,感谢“打酱油的你”很有耐心看到这里哈~


再给大家发个福利,这个礼拜收集的一些精品文章,均来自网络,无心侵犯某某大神的著作权,请勿随意怼人哈,详情请点击链接:

我是呱呱,有兴趣爬友可以互相留言交流,thxs!

}

再饲养一只角蛙之前,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提前了解一下它的原产地情况,以及它自身的习性等等,带回家就是一个小生命,不提前做好功课,是养不出一只漂亮的角蛙的,甚至会危及它的生命

前几年流行一款游戏,叫旅行青蛙,相信很多人都玩过,我本身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我去查了旅行青蛙的青蛙是什么蛙,他们说是这种,也就是霸王角蛙,当时看了就喜欢上了,但是那时候在上学,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养它

直到今年五月份,我再翻了相册,才看见它,现在时间精力都充裕了,于是我打开了某宝,购买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只角蛙

在这之前,我做好了功课,才把这只小黄金带了回家 ,希望大家带回小可爱之前也要做好功课哦。

刚开始我用的买蛙送的两栖盒,加了一点纯净水。首先水龙头接的自来水是不可以用的,水里的氯对动物来说是致命的。太阳足的话也可以晒水,曝晒过的就可以使用了。

夏天的时候我没感觉水温有多大差别,伴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水温一般和饲养盒内的温度有很大差距,如果你换完水把蛙放进去,它肯定会冻一激灵,所以建议两栖盒饲养的,先把你的爱蛙放在陆地上,不要直接放在水里,巨大的温差对它们来说是致命的哦

你摸它们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蛙类的皮肤很薄,你手上的细菌,汗液,以及一些护肤品久而久之可能会对它们造成致命的伤害

环境一定要干净,看见蛙拉翔了及时换水,蛙的排泄物和蜕的皮等等在水里会滋生细菌,对你的宝贝蛙是不好的

想养好一只蛙,健康的食物也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最好不要给它吃面包虫,大麦虫这类的高脂肪食物,虫壳不易消化,脂肪太高,对角蛙不好

淡水鱼类对它们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蟋蟀,杜比亚蟑螂,乳鼠这些可以偶尔加餐,但是不推荐把它们当做主食

如果没有条件饲养鱼类的,蛙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是建议大家喂sudo,高够力这些,尽量别买国产。。()

关于喂食频率,小蛙,也就是大概2-5cm的,隔一天喂一次就可以,自己掂量着喂,别喂太多,容易噎死,大一点就可以延长喂食频率,3-5天一喂就可以

角蛙是蛙类里面肠胃最差的,最娇气的,所以你千万不能给它过大的肠胃负担,比如投喂了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者喂食频率过高

1.干湿分离 简单的两栖盒 就是这种

懒人必备,无论清理喂食观赏都极其方便

要用细孔棉,粗孔感觉扎挺

海绵和莫斯地毯很干净,土养相对来说脏了些,不过养出来的蛙很好看,有人说土养蛙变黑,但是我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土养蛙变黑的情况,相反我用蛙泥,莫斯的时候,蛙体色才会变黑

天气冷的时候,我们需要人工提高温度来保证蛙的存活

角蛙适宜的温度为26-30°左右,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对它不利。这里建议使用爬宠加热垫,侧壁加热,不要放在底部,盒子里的水一蒸发就会让盒子内部像蒸笼一样

不推荐纯水养,角蛙是一种地栖蛙类,长期处在水里可能会造成它水肿,然后GG

角蛙是极具观赏性的爬宠,所以我们只要观赏它就好,不建议大家总是上手把玩,它紧张了可能会呲你一手水,还可能拉个粑粑,都是让你无法忍受的

不建议混养,千万不要混养,它像傻子一样,大脑发育不健全。只要面前会动的都会咬一口。所以可能会发生打架,互吃的情况,总有一些人问能不能两个养一起,我的建议就是你如果非要养一起,就再多养一只吧,三个蛙在一起就没事了,如果其中两只打架了还有一个劝架的,大幅度减少伤亡

很多新手问为什么自己的角蛙不开食,首先你要知道它所在环境的温湿度,温度过低它不会恰饭的,一只健康的角蛙是不会不开食的

蛙类的疾病一定是防大于治的,防患于未然

胀气病,顾名思义就是肚子里都是气,此时蛙食欲减退,萎靡不振,建议多注意通风,但是加温季节一向是通风和保温二者不可得兼,所以建议大家不要使用过小的容器,经常换水,清洁饲养盒,恒温静养,避免温差过大。

角蛙会储水来补充自己身体内的水分,但是患有水肿病的蛙是不一样的。大多为环境不洁食物来源不净导致的。通常病蛙的表现为四肢浮肿,肚子里都是水,萎靡不振,大小便失禁

如果患有水肿病,建议使用抗生素和聚维酮碘来治疗,这个时候要减少水量,可以尝试药浴后土养来恢复角蛙的健康

歪头,就是脑膜炎,歪脖子,病因多为环境不洁,食物来源不净,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患病的蛙丢水里它会转圈圈,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一般蛙患病三五天就死了,这里推荐一款药蛙病消,也就是甲砜霉素粉,可以一试,这个药物也可以用来治疗蛙的水肿胀气。所以平常我们饲养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卫生和温度,得了脑膜炎基本就宣告死亡了。

图是别处偷来的,对付看看,哈哈

蛙一旦得了红腿病,腹部出现红点,并且会一直扩大,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不爱动,通常治疗方法是蛙病消内服,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抹治疗。或者采用2%盐水泡二十分钟。还是注意通风环境卫生食物来源洁净。

夏眠是蛙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野外,蛙要面临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干旱季节以及食物的缺乏,为了保证自己不变成蛙干,它们会在自己身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保护膜,防止水分丢失,然后钻到土里去,直到下一场暴雨,它们才会从土里钻出来

但是人工饲养的蛙不存在缺水缺食物的问题,所以正确的饲养方法下,角蛙一般不会进行夏眠

其实给角蛙夏眠是有好处的,夏眠有利于蛙的性成熟,更重要的是夏眠过的蛙寿命比不夏眠的蛙要长很多,但是不推荐幼蛙夏眠,风险很大,无论大蛙还是幼蛙,夏眠很可能就醒不过来。所以在这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般国内在10月末就可以开始准备夏眠了,在夏眠之前的一个月停止喂食,让角蛙把体内的东西都排空,然后给它厚厚的土,降低湿度,温度保持在25-28°。更多的大家百度一下就可以,我不在这里多做赘述

就先说到这里,想起来什么再来补充

我也是小萌新一枚,养蛙的道路还很长,哈哈,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海涵

结束啦。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蛙为什么会夏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