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人员筛查是指什么?

3月18日至20日,上海将对非重点区域分时分批筛查

3月18日10:00,上海举行第12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说,从今天起至20日的三天内,我们将针对非重点区域内人员,以街镇为单位,分时、分批次开展一次免费核酸检测。

邬惊雷表示,前两天,我们在全市的重点区域内开展了切块式、网格化的核酸筛查。大家也注意到了,今天发布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人数比较多,大部分是从这一次重点区域筛查中发现,说明我们的切块式、网格化、重点区域的筛查是非常及时、必要和紧迫的。

已有3天(18日-20日)内一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已在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已有例行加密核酸筛查工作机制的人员,不在此列。我想说明一下,非重点区域开展的筛查没有要求管控,希望大家配合好社区,通知你什么时候去做就做,没有特别管控要求,这是对于非重点区域这3天开展排查。

除了上述针对非重点区域人群筛查之外,前两天重点区域的筛查,重点区域筛查初步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还将根据重点区域的核酸筛查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对不同风险级别的街镇采取差别化核酸筛查和防控处置措施,以便及时发现隐匿感染者,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目前,上海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今天起,本市网格化核酸筛查重点区域内、连续两天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部分街镇,予以解除管控,非重点区域的筛查也没有要求管控,我们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外出,具备条件的鼓励居家办公,外出上班人员做到居住地与工作地“两点一线”,并做好个人防护。总体上希望大家少流动,静下来,配合这次新的排查筛查工作。

邬惊雷:上海正处于疫情应急处置的关键阶段,阻断继续传播的任务非常艰巨

现在上海市重点区域第一轮核酸筛查已经开展两天了,整体进展情况怎么样?

邬惊雷介绍,从三月份开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链条一起,同时无症状感染者很多隐匿传播的一些特点。目前,上海正处于疫情应急处置的关键阶段,阻断继续传播的任务非常艰巨。

前两天我们开展了重点区域筛查,综合流调情况和“热力图”等,对病例较多、活动频繁、传播链复杂、扩散风险较高的重点区域进行较大范围的主动筛查。这一轮筛查工作总体平稳有序,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

邬惊雷说,大家注意到,今天发布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比较多,除了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外,主要是从主动筛查中发现的。本次筛查结果初步显示,疫情具有区域性聚集特征,也发现了部分隐匿感染和传播。说明我们的筛查是非常及时、必要和紧迫的。通过这次筛查,为我们及时阻断疫情局部暴发和社会面更大范围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今天开始,在重点区域根据前期的筛查结果和风险评估以后,采取差别化的核酸筛查和防控措施。同时,对非重点区域的人员开展一次核酸筛查。

市卫健委提醒市民朋友们注意:

一是请大家按照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分时、分批前往采样点,不要自行前往,以免造成长时间等候。

二是在检测前务必携带好身份证、手机,提前在健康云进行登记,做好“登记二维码”的截屏保存,并在采样现场展示和扫码准备。

三是在参加采样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防止采样时交叉感染。

四是请大家积极配合各采样点医务人员做好样本采集;自觉维护采样点秩序,服从引导安排。采样结束后,建议和鼓励大家“非必要不外出”,少流动,静下来。

封控小区居民如何就医?邬惊雷: 根据不同类型需求落实措施 急诊患者可打120

这两天关于封控小区“就医难”的呼声还是有,哪些情况可以开启通行?应该打120还是向属地申请?对正在进行筛查的小区居民也同样适用吗?

邬惊雷说,近期,因为防控工作的需要,对部分小区采取了管控措施,再加上有些医院因为本身有病人去过医院、感染者去过医院,会采取不同程度闭环管理措施,可能有的是局部的,有的是一个院区等,对于群众看病就医造成了一定影响。从我们自身来讲,在整个提供服务当中虽然有要求肯定还有不够到位、不够完善的地方。

我们又专门对各个区提出了要求,各个社区要主动排摸封控小区群众就医需求,有的是急的,有的是缓的,同时要求他们建立完善急救送医流程和渠道。对医疗机构又特别要求,对经过审核120送来的这些病人不得推诿,在做好防控措施情况下,要给予诊疗。

针对封控小区居民医疗健康的服务需求,我们始终强调要以保障群众健康安全为原则,兼顾病人的需求,同时兼顾社会安全的平衡,我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医疗机构也是一个公共场所,我们也要为其他人的安全考虑。按照总体防控要求制订了一些预案,根据不同类型健康需求落实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对于封控小区内居民一般常见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主要要求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属医疗机构,要求各个区主动排摸封控小区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做好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人的服务当然还有儿童和孕产妇产检的随访服务,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能够主动做好对接,同时衔接好上级医院资源,主动关心加强管理和主动干预。对于有长期用药需求的患者,还是给予慢病长处方政策,充分利用互联网配送等尽力保障,当然互联网配送可能物流因为这样那样的限制没有原来那么快、那么顺畅,这也是客观事实,我们也在努力要求第三方配送尽力保障送药优先,确保力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家庭病床或者出诊等形式提供上门服务。

二是对于在小区封控期间确需外出就医的需求。如果是非急危重症患者,如肿瘤放化疗患者,居民可以与封控小区所属街道或居委联系,由街镇或居村委安排专用车辆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封控区域居民就诊定点医疗机构,或联系相关的医疗单位。诊疗结束后由专用车辆闭环转运回原址。昨天有关居民小区肿瘤病人的一些治疗诉求,我们注意到所在区及时与肿瘤医院联系,及时将病人安排到区域性医院,由肿瘤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安排相关的主诊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做好解释和疏导,个别病情需要放疗的病人在做好严格防控的基础上,安排继续治疗。

如果急诊患者比如阑尾炎发作等要叫救护车的,我们希望大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封控小区居委,请他们打“120”,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诊疗结束之后由封控小区或者街道安排车辆回到原址。有些群众可能很急一下子自己打“120”,你自己打“120”以后还是要通知一下小区,因为“120”来了之后小区是封控的,还要引导救护车进来。希望居民两边都能做好。“120”急救中心会根据群众电话诉求优先安排重症患者就医,做好工作。

三是因为每个区有定点医院,我们也要求市级医院对定点医院做好技术支撑,积极响应定点医院会诊需求,必要时指派专家会诊,确保基本需求可以满足,保障居民健康。同时如果居民有就医需求,大家还是及时向社区渠道提出联系反映,来寻求工作有序正常的开展。

社区防疫过程中,上海如何保障老年人、儿童、低收入困难人群现实需求?

各个社区配合防疫开展很多工作,是否会影响到社区里面特殊人群的照顾,会有哪些保障措施?社区防疫过程当中怎么样做到严格但又不失温度?

曾群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全市5.5万名社区工作者同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等一起,日夜坚守一线,为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安全网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期正在核酸检测,逐门逐户通知大家检测的“红马夹”、提醒大家提前打开“健康云”的引导员、小区临时快递收取点的保管员,很多都是社区工作者或社区志愿者。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全市社区在落实面上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努力提供人性化服务,协调解决居民群众现实需求。

对于老年人群,3月10日以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上海对养老机构实行了全封闭管理,同时,也结合实际进行了分类施策。比如,在老年助餐服务方面,暂停了社区长者食堂和老年助餐点堂食,但要求长者食堂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保留外送和外带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每天约有4万份外送或外带餐食。

对于独居、高龄、行动不便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等困难老年人,目前有2300多名居家养老护理员仍在克服各种困难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服务有刚性需求的困难老年人近6000人。3月14日,市民政局专门下发工作提示,要求各区、街镇要进一步加强生活保障和关爱工作,尤其聚焦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依靠楼组长、“老伙伴”志愿者等,落实送菜、送药上门,及时安排就医,做好心理调节,设法解决实际困难。

对于孤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以及因疫情导致监护缺失的儿童,要求街镇儿童督导员、居村儿童主任加强日常排摸,通过上门服务、电话或视频连线等方式,加强社区关爱服务,及时发现家中的困难,落实帮困措施和儿童福利政策。对重度残疾人,市残联要求居村残协、助残员加强关心关爱,提供代办、帮扶等服务。

对于低收入困难人群,属于社会救助对象的及时足额发放救助金。同时,加大“政策找人”力度,通过线下走访排查和线上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困难群众,给予相应救助。进一步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帮扶、心理疏导和便民服务等活动。

同时,我们也很清醒地认识到,社区居民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紧急需求,我们的工作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此我们欢迎市民朋友向我们提出,我们将本着“闻过则喜”的态度,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越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越是将社区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清明将至,上海市民入园祭扫需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快到清明时节了,防疫形势比较吃紧,大家关心对于市民祭扫有哪些新规定?

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表示,清明节是缅怀先辈、追思逝者的重要传统节日,同时,近期又是疫情防控最处于最关键的时期,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尽量满足市民祭扫(落葬)需求,今年清明期间,我们将继续采取“延长周期、错峰引导、高峰预约”做法。具体来说,上海将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一是延长祭扫周期。全市各殡葬服务单位从3月7日起已全面启动祭扫服务保障工作,较往年提早两个礼拜,引导市民提前祭扫、错峰祭扫,避免清明期间扎堆出行。各殡葬服务单位的各个公墓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清明节后也是正常开放的,市民朋友们也可以错时祭扫。

二是实行高峰日预约限流。3月26、27日(清明节前双休日)和4月2、3、4、5日,一共6天的祭扫高峰日,将实行预约祭扫服务,各经营性公墓每天提供6个时段,从早上7:00到下午16:00、每时段1.5小时,6个时段的预约祭扫服务。预约数控制在各公墓当日最大承载力的50%以内,这是6个高峰日需要预约祭扫。非高峰日无需预约即可入园。此外,对落葬实行线上、线下或电话预约,由各公墓按照正常业务流程与客户商定,但是严格控制落葬参加人数,每户一般不超过10人,这点希望大家理解。今天上午8时起,市民已经可以通过各经营性公墓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预约。

三是推出祭扫便民措施。各经营性公墓将继续为市民免费提供网络祭扫服务,同时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代客祭扫服务,代客祭扫服务是有偿的,但是要求是价格适中低价的,部分公墓还将举办集体祭扫仪式;针对老年群体不会或不便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智能设备预约祭扫等情况,各经营性公墓将同步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并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请大家放心。

四是加强祭扫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各公墓已根本市、区民政局要求制定接待工作方案和各类应急预案,完善技防、人防措施,实行安全承载力管理,严格落实场所清洁消毒、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个别有条件的公墓,依据自身情况为市民提供短驳车服务,希望市民朋友关注一下各公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的公告,这是公墓依据自身条件有的提供有的没有,提供短驳车服务的都要求按照公交车的放工标准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市民政局特别提醒一下大家,入园祭扫市民需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以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外,还要请入园祭扫的市民配合做好体温测量,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五是推行殡葬文明新风尚。今年清明期间全市祭扫场所继续推行无烟祭扫,希望市民选择鲜花祭扫,系挂黄丝带、心愿卡等绿色文明的现代祭扫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上海发布3月16日消息,今天(3月16日)下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这新一轮核酸筛查,其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经过专家组研判,我们根据区域风险等情况,确定了一些重点区域。今明两天48小时内,将对这些重点区域内的人员(已处于管控区域内的人员除外)进行2次核酸筛查。既有已在闭环管理中的高风险岗位、已在例行排查工作机制的人员,按照原有机制继续开展例行筛查。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不采取“2+12”措施,各区要按照市里统一部署,不得擅自加码。

  为了确保此轮核酸筛查安全、有序开展,全市很多工作人员都在连夜进行准备,组织了采样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等队伍力量,配齐采样、检测试剂等物资。在这里,我向各位市民给予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谢,并提醒大家做好以下事项:

  一是筛查区域内的市民们应当在当时居住地保持原地相对静止,并在48小时内接受两次核酸检测。

  二是请大家按照所在街道(镇)工作人员的通知,到指定采样点开展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是检测前务必携带身份证、手机,提前在健康云进行登记,在采样现场请提前做好“登记二维码”的截图保存、展示和扫码准备。

  四是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采样过程中需规范佩戴口罩、间隔1米距离有序排队、遵守公共秩序。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核酸筛查工作的组织,有力有序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承担关公共服务、城市运行、应急服务的保障人员开辟通道,为重点区域有就医等特殊需要的居民开辟绿色通道。

  五是如筛查发现疑似阳性情况,按照现有疫情防控相关应急措施处置。

  对有需要的市民,可开具在家落实防疫管理措施的相关证明,居民可向居住地的居村委提出申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管控措施指的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