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ct,很苦恼谢谢大家了,朋友们都来帮我看看吧?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肺癌无明显症状,病人出现症状就诊时,多数已是中晚期。

现在,有一个筛查神器,可以让早期肺癌无处躲藏!到底是什么神器这么厉害?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几个病案:

一位36岁男性患者,单位组织体检,进行低剂量肺部CT检查,发现左上肺磨玻璃结节,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医生建议尽快微创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为:原位性腺癌。术后现已六年有余。

一名49岁男性患者,也是单位组织体检,进行低剂量CT扫描发现右肺下叶磨玻璃样结节,手术切除病理原位癌。术后已四年有余。

一位49岁男性患者,每年进行一次DR放射的胸部检查,近段时间发现吞咽困难、呼吸窘迫等临床症状,到医院进行检查,通过增强CT扫描,发现已是肺癌晚期。

据悉,之前体检没有进行过低剂量的肺部CT检查,现转移淋巴和肝脏,已错过了手术的有效时期。

袁阿姨,57岁,不抽烟,爱人也不吸烟,生活习惯良好,疫情期间因为腰痛去医院做检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她做了常规CT胸部检查,结果是早期原位癌。

经过积极的手术及化疗治疗,目前恢复良好。她说,虽然病痛无情,但是她特别感谢这次疫情期间医院要求做肺部CT检查,让她早早发现早期肺癌,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从以上四个病例来看,年轻的肺癌患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尽管近些年来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肺癌的预后并无明显改善。大多患者就诊时已经是肺癌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这是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公众对肺癌早期发现意识不足导致。

高危人群做早期肺癌低剂量CT(LDCT)筛查是十分有必要的。据统计,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达75%;而有症状后再行检查,检出的大部分为晚期肺癌(约占84%)。

所以,为了家庭健康、社会稳定,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重庆两江二院放射科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CT肺癌筛查。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什么是低剂量CT?它有何优势?哪些人适合做?今天,我们就请两江二院放射科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讲。

低剂量CT的概念就是利用X线透射后成像,再将对人体的辐射作用减到最低。常规的胸部CT剂量大概在5-7个msv,低剂量CT可以把剂量控制在0.5-0.7个msv,是常规胸部CT剂量的十分之一。

人体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中,接受到的宇宙射线每年有3个msv左右。从纽约飞回北京,辐射有2-3个msv。

可以做胸片代替低剂量肺部CT吗

▲X线胸片,整体重叠图像,易漏诊

▲CT断层,无重叠,图像清晰,本例磨玻璃小结节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我健康的重视,健康体检中的胸部体检是一个必须的检查。胸部DR由于漏诊率高,目前已基本被淘汰。而常规胸部CT辐射剂量大,低剂量CT检查采用薄层、低辐射,是目前最安全的、国际上公认有效的胸部体检方式。

为什么做低剂量CT很有必要

高危人群做早期肺癌低剂量CT(LDCT)筛查是十分必要的。据统计,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达75%;而有症状后再行检查,检出的大部分为晚期肺癌(约占84%)。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I期周围型肺癌(早期),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

1.早发现——可发现早期肺癌微小病灶,并可发现其它胸部肿瘤、非肿瘤性病变及部分血管性病变。

2.辐射剂量低——为常规CT辐射剂量的10%左右。

3.快捷、无创——扫描10秒以内完成,为无创性检查;

4.病灶发现率高,诊断正确率高——95%以上的病灶都被发现影像诊断与术后病理吻合率在92%以上。

哪些人群适合做低剂量CT

中老年人群(建议40岁以上)适合做低剂量CT肺部筛查,备孕、早期妊娠、哺乳期者除外。

另外,有以下危险因素中的一项或多项的人群,也适合做低剂量CT肺部筛查:

1.主动吸烟,吸烟大于等于20包/年,其中包括曾经吸烟,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3.职业暴露史(石棉、铀、氡、柴油烟雾、砒霜、镉、硅等接触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6.有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瘢痕等病史。

7.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等)替代治疗史。

8.环境污染(城镇人口、厂矿区居民)。

9.烹饪油烟暴露史:从事烹饪15年以上,每周煎或炸2次以上,其烹饪过程中经常有眼或咽喉烟雾刺激感。

10.其它进行正常体检者。

同时,建议年轻人和非高危人群可隔年行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毕竟癌症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处理。

}

临床处理路径 3.亚实性肺结节: (I)直径≤5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通常不需要随访。对于直径5~10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每年复查1次CT,共3年。 (2)直径>10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首次CT检查后3个月复查,若病灶持续存在,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否则建议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处理路径 3.亚实性肺结节: (3)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应于首次检查后3、12、24个月行CT扫描严格定期随访,此后3年每年复查1次CT。在随访过程中一旦发现实性部分增大,应立即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 (4)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需在首次检查后3个月复查CT,若病灶持续存在则应行PET扫描、非手术活检、外科手术治疗等积极处理。对于直径>15 mm的亚实性肺结节,无需复查CT,直接积极处理。 4. 多发肺结节 对于确诊或高度疑诊肺癌的患者,CT扫描通常会发现多个肺结节。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恶性结节的周围常有数个良性的小结节,并且这些小结节直径通常<4 mm,提示很低的恶性概率。 2013年ACCP推荐对于多发肺结节,应当谨慎对待每个单独的结节,可行PET扫描进一步评估,而不是武断地假定额外的结节是转移灶或良性病变。多发肺结节的处理具有一定难度,需综合考虑多个系统,除非证实是肿瘤转移灶,否则应当积极对待及处理。 小结与展望 临床医生应该以指南为原则、在充分告知潜在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为肺结节患者提供有效、经济的处理路径。针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估算,我国学者也进行了 Logistic 数学预测模型的研究,该模型经过初步临床验证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针对国人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国外模型,但该模型在我国临床医院的普及应用及大规模临床验证仍然任重而道远。 此外,肺结节作为 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历经了数十年研究及数版临床处理指南修订,日趋完善,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 CT 随访的安全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寻求有助于判断肺结节良恶性概率及(或)预测患者预后的无创性生物标记物(如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都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验证和探索。? 谢 谢 感谢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放映结束 欢迎批评指导!! * 弧弦距与弦长的比值≥0.4为深分叶,=0.3为中分叶,≤0.2为浅分叶 *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 * 右上肺良性结节(随诊),结节周围的血管轻度受压 SPN与血管关系分型 图A为Ⅰ型:增粗血管引向SPN 图B为Ⅱ型:多支血管引向SPN 图C为Ⅲ型:正常血管延伸并进入SPN 图D为Ⅳ型:结节周围的血管稍受压或无明显变化 A B C D SPN与血管关系 Ⅰ、Ⅱ型多见于恶性结节 Ⅲ、Ⅳ型则良恶性结节均可出现 6. 结节的增强 肺癌的增强特点: ①病灶增强幅度大,20HU~60HU ②时间密度曲线上升快,时间较长 ③约85%的结节最终表现为均质强化 结核瘤的增强,CT值比平扫增强小于15HU 肺癌表现为完全强化,结核为包膜环状强化 肺癌增强后CT值高于良性结节低于炎性结节 1 1.1 左上肺腺癌 男,75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纤维化早期ct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