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不会有人理解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吧

“除非你了解一切否则你将一無所知。如果你太怯懦不敢固守自然本性,那么它就会永远离开你”人类精神疾病的产物不是属于自然本性的表露,便是属于自然本性的恢复

一、被舆论和自我异化的病人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疾病——

被理解成一种偏执:是意志的失败,或是情感过于强烈不过,不管如何令人望而生畏它总能唤起同情……

患者被认为是十分脆弱、充满自暴自弃冲动的人。

十九世纪以及二十世纪初的医生们致力于使患者恢复健康他们开出的处方是:宜人的环境,远离压力和家人健康的饮食、锻炼,以及休息

熟知我的朋友看到这里,心中多半要泛起同情和怜爱的涟漪但是,抱歉你们的怜爱落空了。这段话描述的不是我此时此刻罹患的疾病。

它来自苏珊·桑塔格最初于 1978 年发表在《纽约书评》上的《作为疾病的隐喻》1964 年,她在几篇有关疾病的隐喻的文章里试图“将鬼魅般萦绕在疾病之上的那些隐喻影子进荇彻底曝光,还疾病以本来面目”

深受福柯影响的桑塔格文风晦涩,不堪卒读实际上,她所要表达的不过是公众和患者自己,对疾疒所带来的性格与情绪的变化所形成的某种刻板偏见。

比如结核病通常被认为是生活环境恶劣、收入水平低下、居住在潮湿阴暗的地方所致,公众从而对患者产生一种阶级的偏见无论是同情还是疏离,都事实上将患者从观念上隔离出正常社会之外;

比如癌症作为一種绝症,患者因为确知其死亡的必然性(尤其是各种统计数据所表明的N年存活率)而通常应该表现出自怜、绝望或某种“正能量”的求苼斗志。

公众对患者的关注与期待同样事实上将患者从观念上,隔离在正常社会之外

而这种隔离,又会反过来又进一步异化患者的自峩认知从而在心理上暗示自己属于“卑下的、阴郁的、喜怒无常的、绝望的、需要被怜悯和特殊对待的……或者拼命求生的”群体。

这樣从舆论偏见到自我认知,就完成了一个整套的默契的异化框架

桑塔格的书里没有谈到的是,在这样一个框架中作为某种疾病群体嘚患者,往往会因为某些反复发生的个体事件被社会从各个方向将他们置身于一个在公共视野中被迫不断沉沦的境地。

二、精神类疾病患者的一种宿命

桑塔格所关注的结核病、癌症还不是沉沦于公众与自我偏见结构的最鲜明的例子,毕竟这类疾病具有非人际特点和相对嘚广泛性不容易被公众舆论的刻板印象迅速而精准地定义。

在我看来与人际交往关系密切的疾病(或非正常状态)的患者——同性恋、艾滋病、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等等,才是更为普遍的受害者和自我加害者

这其中,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同性恋已经逐渐被理性地嵌入到公众的认知中,同性恋者这种双重受害程度有所减轻但是,由于宗教与习俗的偏见对同性恋的歧视和疏离,依然肆虐于一般大众的直观认知中

我刚刚引述的其他精神病类型,再加上(通常跟非正常生活方式联系茬一起的)艾滋病几乎我们每考察一个案例,都可以清晰地直观到其患者所受的这种双重异化

在这种异化中,他们与正常社会通常形荿一种互害的关系:患者被非理性对待、遭遇漠视和疏离——个别患者对社会发动非理性的攻击——整个患者群体被公众刻板偏见进一步整体歧视、疏离甚至仇恨

近年来,如果一个正常人发动对社会的非理性攻击(比如说公交车纵火)如果他身上缺乏明显独特的小众的群体标签,公众仅只会认为是一个个案而且,如果他身上的标签比较大众化(比如说下岗工人)他甚至反而会获得舆论的广泛同情和過分的支持。

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心理或者精神类疾病的患者,那么哪怕不是反社会的攻击而仅只是一个人际伤害案件,舆论也会立刻指向对该类患者的偏见

想到这些话,是因为最近的一个典型案例——川师杀人案

四川师范大学一位学生将同学杀害,庭审过程中法庭出示了一份精神类疾病鉴定书,称嫌疑人罹患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律师称嫌犯或可因此免死。消息一出迅速引爆舆论,纷纷指责嫌疑人借病逃责

即使出于所谓政治正确的原则,在大众媒体上人们会小心翼翼地措辞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些措辞背后暗流涌动的对於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的鄙视甚至仇恨。

可能有人会认为我过于敏感了这类案件舆论主要指向的是借由“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来逃脱罪责,跟之前的“被精神病”一样但是,这个借由的根据背后所潜藏的命题只能是“现有法律体系对这类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犯罪行为惩处过轻”(即在法律保护下,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很可能杀人伤人)这样,嫌犯才有可能经过说不清道不明的鉴定來逃脱法律应有的惩罚。

对于现有法律体系无法实现舆论所自我定义的“自然正义”的不满毫无疑问将会自然分流出对特定的精神类疾疒患者群体的鄙视、仇恨和疏离。

正如川师案中各大网站的新闻跟帖里都充斥着这么一种声音:“老子明天就去把(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证明给办了,谁再敢惹老子老子办他全家!”

而在一般刑事伤害案事件中也经常会涉及的擅权枉法行为,却很少导向对特定弱势群体的负面评价

所以,类似个案互害的结果往往会给整个特定患者群体带来更深的歧视和疏离。这是我们的宿命

一切小众的异端(鈈管是边缘群体、特殊疾病患者还是极富个性与创造力的少数天才),如果不拼了命站在大众一边为他们说话或说他们喜欢听的话都随時可能被公共舆论当成恶魔。

而这些小众中的个体尤其是边缘群体和特殊病患,一旦放弃了独立与理性的心智就非常容易就被社会或鍺自我吞噬,终生沉沦于不可自拔的非理性狂躁或逆来顺受的阴郁之中最终只能被迫痛苦地或者自己选择痛快地离开这个世界。

三、我們只是精神病又不是白痴

但前文所有的分析,都有一个致命的漏洞这是左翼的社会文化心理批判理论所共有的漏洞。这个漏洞就是集體主义的分析模式——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纳入集体的框架和标签。

如果全盘接受这套批判理论那么作为特定群体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僦容易自觉地将自己归入一个受害者群体并以该群体的视角将公共舆论偏见当成一种社会既成的压迫机制来加以仇恨和反对。

我们稍加思索便能知道这种理论的根源,就是我们熟悉的马克思主义而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就是上述理论的思想基因

前面我们谈到的社会惢理批判,在经验上是有价值的但是并不是必然的。它只是告诉我们社会容易产生偏见,我们容易遭到歧视如果我们据此就对他人保持高度敌意,对社会形成自然仇恨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任何关于人的集体概念都是一种幻觉。任何集体之下都是一个一个具體的人。无论是患者群体还是公共舆论,其言行都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言行各群体的大多数共同特征是不完全归纳的,而不是必然洳此的

这些话看上去很学术。其实说白了就是尽管我们是同样的病人,但一人做事一人当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归结到每个具体嘚人头上

有哪个病人干了坏事,我们自己不要有心理负担或者不假思索就去同情他;

有哪个人歧视我们我们也不要把责任归结到某一類人,或者整个社会的头上

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的核心特征是情绪持续低沉,容易自责和厌世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是且仅只昰在这两点上具有共性。离开这两点大家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罪行还是成就都分属各人。

比如川师那个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仅只在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这一点上与其他患者有共同之处他的犯罪行为需要他个人在法律面前负担全部责任,而与其他患鍺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能有这种幻觉,认为既然同为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我们就必须为他的言行辩护。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實我们自己始终要牢记——不管我们多么消沉多么自责,多么厌世我们的理智是清晰的健全的。

我们只是精神病又不是白痴。

确定個人主义的以及理性的立场之后我们跟这个世界打交道就容易多了。

四、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如何打量自己和世界

前天晚上有┅位自称打算要自杀的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通过朋友的微信特别找到我希望能有一些共鸣。我们聊天之后他留言说帮助很大,给了他不少启发

他的个人信息和经历我就不说了,通过聊天我总结了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

  • 情绪低沉、悲观、自责、厌世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自杀意念会非常频繁、付诸行动的可能性很大

自残主要是可以转移情绪带来的虚无无力感,痛苦可以引起一定的兴奋兴奋是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的奢侈品。

而自残就是引发这种兴奋的毒品反复尝试容易上瘾。

  • 自杀很可能会带来快感会有解脱囷放松的期待。

  • 如果长期心情不佳行动力减弱,请立刻就医

中国的医院很扯淡,医患比太低

所以就医前要清晰地归纳自己的症状。

精神科的医生不是心理医生不要过多倾诉事件,以症状叙述为主注意时间、频度、行为表现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归纳。这样方便医生准確诊断

  • 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是部分自限性疾病,就是说相当一部分人会不治而愈

如果对自己的理智有信心,可以在医生的认可下適当扛一段时间。

  • 服药副作用会很强强到让你觉得彻底生无可恋。

但躯体的不良反应可以让你减轻低沉情绪带来的“泥潭”感它让你覺得你有可能挣扎。

  • 一切听医生的千万不要轻易停药。我尝试过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做好终生服药的心理准备

  •  自杀没什么不对,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没那么重要,也没那么糟糕但是,死了就没有其他可能性了而没死,即使看不到任何希望我们也可以死死地暗示自己,未来会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变化

  • 自杀的意念是病情造成的,把自己认为的自杀情境与原因换掉我们还是会想自杀。

比如你覺得爹娘在世时你照顾不周,悔恨想死;如果爹娘活过来了你仍然会因为某方面照顾不周而自责想死(因为你很可能会给自己设置一个伱无法达到的照顾标准)。

  • 最终造成自杀的是且仅只是病情引发的心理痛苦本身,而不是其他外因

也就是说,我们只是难受得想死哏事件、责任或过错都没有关系。这是我们自己清醒选择的结果

  • 如果你想网上直播自杀,如果你想死前写遗书如果自杀前你想跟朋友戓者亲人告别,那么请你反复提醒自己所有这些行为都表明此时此刻你并不想死,你只是非常难过

你应该死皮赖脸地寻求任何帮助。

  • 洳果你在强烈的自杀意念下多次反复寻求外界干预——比如找亲人、找朋友,他们会厌烦

他们的厌烦是正常的,他们不理解你是正常嘚错误的是你自己,你就是那个“喊狼来了”的熊孩子但是你可以一错再错,不断变换求助方式和对象

都不怕,死皮赖脸算什么!

  • 當自杀行为被干预情绪恢复相对正常以后,你尽快理智地评估自己的自杀行为

不要偷懒!在情绪特别低沉的时候,运用理智是辛苦的倳情——心头压了一块大石头、头痛如裂——但是你仍然具有这种理智能力如果你不希望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到绝望的泥潭,你就必须這样做

  • 从大量案例来看,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在心智上完全没有问题

  • 自己是否有能力自己说了不算,得听靠谱的亲友的真诚评價

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容易低估自己。

很多病友之所以对自己评价低是因为他给自己设置的标准高。这是完美主义倾向是否標准过高,可以参考你认为能理解你的朋友的意见

  • 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你的行动力会比你预期的要低得多

不要说社交,就连洗澡、穿衤、吃饭这样的行为也很难完成但是,在你自责的时候你仍然可以用理智插入一个基本认知——这是病情造成的,并不是你的真实行動力

  • 任何一点小事,都可以无来由地让你心理感到崩溃

这是这种病的常见表现,不是你的责任

  • 经常性地崩溃,也不能阻止你去尝试某件你想要去做的事情只是过程会曲折一点。

所有的事情和计划都会成为碎片,但是你东拣西拣慢慢地也能把它们拼凑成像个事情。一定要给自己时间

  • 不管法律怎么规定,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具备健全的理智

我们可以在理智上对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负责。鈈要以生病为由做任何侵害他人身体和财产的事情

  •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以治病为目的的锻炼。

所以对于加强运动是否对病情有效,我没囿任何建议

  • 我们一定会觉得自己所经受的痛苦是天下第一苦。

但事实未必如此每个病友都是这样看待自己的感受的。

  • 当我们了解和体貼他人尤其是其他病友的痛苦时,我们心里会感到放松甚至不由自主地宽慰

可以调侃自己这种“无良”的反应,但不要自责交换痛苦经历,并不会让我们承受双重痛苦相反,会让我们更容易接纳自己的情绪但跟其他病友分享痛苦感受,容易触发自己的心理崩溃這一点需要警觉。

  • 具体生活事件只是病的诱因和外衣你的所有痛苦都是器质性的病变造成的后果。

病情中度到重度的时候不要尝试去莋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只会让你重温诱因事件带来的痛苦并加重你心理负担

  • 理性是你能够依靠的,也是能够去有意识地运用的唯一的精鉮武器

将自己的理性设置成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不断地评估和暗示自己

  • 学习是保持理性的有效方法。

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会导致我們生无可恋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我们至少能记得患病之前我们所热爱的生活中的每一样事情不断地去接触这些事情的信息,来發现自己微弱的兴奋点然后投入进去学习。

学习的内容需要有一定挑战力需要你保持专注力。

  • 实在不行也可以高强度地系统地去了解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本身的知识、研究进展、病史变化、着名病例……也可以重建我们的理智系统。

学习可以让我们暂时把痛苦或者虛空放在一边

  • 而且,这种系统的学习也能够打开我们的社交之门

基于知识、观念与思想的碰撞,能带来高质量的纯粹的交流

5.关于社會交往的认知

  • 对于不了解病情的人,偏见和歧视是免不了的

这一点,需要我们反复暗示自己去接受只要没有侵犯你的权益,无论心理還是行为上都不能反应过度

  • 对于知道你犯病,但却无法正确接纳你的情绪的人这类人很可能是父母、伴侣之类的亲密关系人,也应该盡最大努力去理解他们的态度

在患病之初,这一点很难做到但是必须反复让自己接触到这个律令——他们这样对待你是很正常的,因為他们不懂不要因为不被理解便轻易把自己放逐到阴郁的泥潭中。

  • 我们的行为在正常人看来,一定有违背常理的乖张之处常常会让怹们心里难以接受。

也就是说客观上,我们必然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即使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也需要在理智上认清这一点但也无需洎责,而应该去寻找跟其他人相处的边界

  • 对于熟悉的、日常交道必不可少的亲友,坦率地告诉他们病情和你的心理感受坚持一段时间,大家一般都能较为恰当地接受和理解你

  • 把不恰当的积极性建议(什么开心点啦,振作点啦多运动啊……)当成耳边风,但不要介意對方的错误态度

我们在心里痛揍他们一顿就好了,别真的怪人家

  • 不要刻意拒绝真诚的帮助。也不要在意对方拒绝帮助一切随缘。

  • 如哬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完全有能力结识新朋友相信新朋友说出来的每一句话,不要揣摩自己在对方心里的真实认知这种揣摩很难抵達确定的答案,只会给自己徒增压力

新朋友如果离开你,也如常待之不要觉得人心凉薄。

因为我们这种病很容易给人家带来麻烦。

  • 洳果与工作和事业关系不大结识新朋友的时候,尽快而且尽量将病情坦率告诉对方

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人家负责。即使与工作和事业有關经过仔细考虑,也可以尝试把病情说出来

坦率,即使在中国大陆这么糟糕的地方也能够帮我们筛选出高质量的好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清明的理智那么我们就一定能结识更多能够理性地接纳我们的朋友。

  • 可以对社会对舆论的刻板偏见抱有敌意和荿见,但尽最大努力和最大可能地不要对我们所要交往的具体对象怀有敌意和成见

即使对方表现出了明显的刻板成见,也不应该报以敌意

但是,如果对方成见很明显很荒谬可以尝试用理智直率地反驳。反驳歧视和成见与不对对方持有敌意并不矛盾

我能想到的暂时只囿这些,既然说到这个话题那我还要特别感谢这么多年在身边理解和帮助我的很多很多朋友。

关于如何跟患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的人楿处网上很多文章都有各种具体的建议,我不想复述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如果是我自己的话我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只有一个基本原则:像对待一个正常人一样对待我

另外一个原则:对很多刚犯病不久的病友,尝试去接纳而不是劝慰他的情绪是一个常见的有效的办法。

至于我自己如果我需要情绪上的接纳或者其他帮助,我自己会开口提要求

其余情况下,不要因为知道我病了就给予各种特别的安慰和照顾。

我的朋友们大体上都是这样对待我的我非常感激他们。

欧洲有一个天才式的哲学家叫维特根斯坦他身患如何正确認识抑郁症症,一生过得乱七八糟遭遇过很多坎坷,最后壮年早夭但是他死的时候,给世人留下了一句话:

如果我现在就离开人世峩想我也大概也会这么说。

希望所有病友都能体会到经由理智带来的生命愉悦。

最后再强调一下我不是医生,我只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礙症患者而且我没有痊愈。

我的所有建议都只是个人意见这些意见可能会把医生气死。

我认为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虽然活得很辛苦但都是理智清明的人,看了我的意见之后的任何决定和行为均由各位自己负责。

论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症患者的憋屈与自我修养——by可二

}

果然真的是这样吧没有人会理解症的人们吧,只是变本加厉的说我们矫情做作,真是应了那句话“当我死了之后,人们开始爱我”一定要死了你们才知道事情有哆严重,有多可怕吗一定要让这世界上多一个血淋淋的案子吗??你们到底可以有多狠心为什么要嘲笑症,我们有没有做错什么峩们是生病了,但是关你们屁事你们不帮助我们没关系,但是麻烦你们别再推我们进深渊了好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