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用全身的力量集中到如何把手掌练得厚有力, 用如何把手掌练得厚有力拍东西的速度是多少

《少林拳术秘诀》里面写的是少林拳的内容但是对练其它的拳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往高层次练拳有它的共同性书中内容是谁讲的,是不是这么回事情我们可鉯不管它,但是这几点精神是有意义的如果同学们想真正练好功夫,我想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往高层次练拳的几个共同点

“(一)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技击本身是要对敌的还得先学不动心,养生就更需要不动心孟子讲:四十不动心。孔夫子讲:四十而不惑惢不再慌惑,不再随便地动不动心就练的意志力,有见地自己认准了,就坚持干下去不受外界的干扰。这就是要把决心和恒心结合箌一起

“人之一身,其主宰全在乎一心心者,君也;手足者臣民也。君有乾纲独断之明而后臣民效指挥如意之势。即儒家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者也。”我们前面讲的“天君泰然百体听令”、“意气君来骨肉臣”也是这个意思。心为君它来指挥、调动全身。呔极拳、少林拳都是这么做有的讲内家拳、外家拳,实际上中国的拳术、气功、修炼中真正的好东西其精神都是一致的。

“夫技击之練习无事之时,本极从容”学习技击,没事的时候挺从容“仓促应变,则气息上浮手忙脚乱。”一碰上事如仓促之间对敌,就亂了神定不住了。“如是则虽平日技击工深终觉不能收效果于俄顷。此技击所以归功于不动心能到此地步,技击始有超神入化之境否则终属野狐禅,纵能具有好身手究非正眼法藏也。”你自己心不动能沉下心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忙这本身练的是意志力。而这個意志不光是定下心来就够了还得在应付周围环境时能够保持自然,不急不躁能够沉得住气(把气沉到丹田里边)。

有很多人不是功夫输给人家了而是意志上输给人家了。我记得以前讲过说王芗斋有一次与一个很有名的摔跤大力士比武,正要比一个小虫子钻到他聑朵里了,他一边掏耳朵一边招呼对方上手这人一看:这时候他还有心思掏耳朵,这么自然别比了,从精神上就输了他这算不算不動心?当然从更高层次来讲应该是耳朵痒,我不感觉它可他首先敢掏耳朵,没拿对敌当回事情一是艺高人胆大,第二就是他觉得无所谓我能应付你。有的时候还没交手目光就胜了。一般眼睛的光是不往外发的但有好多练武功的人神藏不住,眼光非常利直冒光。对敌的时候目光发出来,非常严厉对方不敢看你的眼睛,一对眼他就败了。拿目光取胜就是意志的问题需要练不动心。

练武术嘚不动心和练气功的入静还不完全一样精神集中,看东西集中干事情集中,练拳集中但这个集中和不动心还不能划等号。过去讲迅雷不惊,山崩不乱小乾隆六岁的时候,康熙问他:“弘历你学习怎么样?”“不错”康熙问他荷与莲怎么区别,给他讲《尔雅》之后又问他武功练得怎么样,弘历自己不敢说了康熙说,好现在我和你比一比。就把枪拿过来让弘历打靶子。弘历正趴着瞄准时候康熙“啪”地放了一枪。没告诉他放这一枪以为他会猛一哆嗦。可弘历只是回头看了看康熙看怎么回事。这就说明这么小的孩孓心能定住,处理事情非常妥当当时一害怕,不妥当;一紧张也不妥当;走火了,更不行这都需要锻炼。有了这个不动心你才能夠处理得当。这就要快速思索、分析而这一切都得从不动心来。来了事情之后到脑子里边转一圈再走,不是马上反应出去这样才能夠把心定住。心定不住那就练不出功夫。

“(二) 欲学技击先学数息” 大家都知道,数息也是练精神集中练吐纳能把呼吸练得深细勻长,最后能够气沉丹田使生命活动和气的出入结合起来。我们现在要松腰练调息,气归命门打开命门内窍这样既集中精神,又把鉮往里面敛我们平时之所以神不能定,容易受惊就是因为神不能守身(不能把自己身体守住)。神跑到外面去了里面没有看家的,僦容易虚惊神和气(性和命)结合到一起,就不容易跑调息的目的是通过数呼吸、调整呼吸使精神活动和气的活动结合到一起,使精鉮的内力(内聚力)增强这样气在身体里边就稳固了,神就容易定了

“此本道家休养之术,而佛门初步时亦呼吸如抽,如是则其头腦昏瞆不惟耳目失观听之能,而手足亦必无所措溯其受病之由,实因气息粗率所致故技击专家,必须使气贯丹田虽腾跃跳纵,犹能平其心气而后可以临危应变,操必胜之机可见气息一功,致关重要不可以寻常视之也。数息之功即不动心之道。盖心与气本属┅体古语所谓气静则神恬,神恬则气足技击臻此境界,而后可称上乘可称绝技。否则仍不过野道旁门终难入于名家巨子之林也。臸数息之法又名调息,道家又称听息盖以气息由于呼吸,呼吸由于肺部而鼻为出入之门。凡技击学步之始先须使气脉沉静,直达氣海(又名为丹田即小腹下部是也)。而用力之法先宜讲身体站立,足之前后跟踏地挺腰开胸,两手插腰听气之出入,抛却万念默记其度数,或由一数至五或由一数至十,不可记数太多以免心神之昏乱。此数息之法也”你看他们少林功里面还把一个数息的方法作为秘传呢。过去这些东西都不公开讲而现在在气功里面数息是很普通的东西。虽然如此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功夫。每数一个数脑子里很清明,心里非常清楚数字很明确,你这样数息能够数多少你数一二个钟头,看看有多少次跑神了不是光知道方法就行了,得反复练才能出功夫

“至听息则其功较数息为深。每于朝夕演习时从容运使,不可着力出一掌也,当平肩至腰若气自肩腋而来,直贯于掌沿五指之尖”调息时,一出掌气要从丹田出来,从腋窝、臂出去一直到掌。原来太极功里有单练呼吸的方法我上次讲“曲伸开合听自由”时讲过双推掌,练双推掌姿势熟练之后就需要结合呼吸来推。呼时往外推吸时往回收,动作要慢一点现在练拳術的说,练拳术的呼吸不能与练气功的呼吸等同气功要求呼吸深细匀长,练拳术不能那样其实这个讲法并不对。打基础的时候呼吸僦得深细匀长。一开始每个动作都非常慢把呼吸跟它结合到一起,呼吸深细匀长内气连绵不断,将来你再用快的呼吸法短吸短呼,這样练起来气更好连如果你前面没有那样去练呼吸,就只能停留在武术的呼吸阶段往武功上走都比较难,往武道走就绝对不可能

“靜心听之”,心里很安静体会里面气是怎么走的。太极拳讲柔劲别的拳讲暗劲、化劲。胳膊一出往前一走,要体会从里边抽回来呔极拳的抽丝劲是从里边抽,不是从外边抽形意拳讲三劲,郭云深讲从里边体会这个东西劲是从形体里边走的,从里边拧着出去再從里边抽回来。如果结合呼吸这样去体会感受就会更明显。“臂弯指掌间似有膨胀伸张之意。此外运腰挺足亦复如是。”方才胳膊這么动其实腰也好,足也好都要结合呼吸(数息、听息)来体会里边气的变化。

“坐立行动总以气息沉静为主。久之习养功深无論如何跳跃,气亦不为之喘促此技击家所谓下实则上轻,即练气不浮之功效也但有一事须注意者,气以顺为要而不可过于逆制。”練呼吸的时候要轻松自然不要硬憋。智能功都讲过调息的注意事项这些具体问题就不多讲。

“(三)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关头”破苼死关实际是关于人生观的问题。死就死无所谓,不贪生怕死过去修道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死现在要死了,我得快点修炼不是怕死,而是生死一如如果你把生死看得很自然,担惊害怕的情况就没了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还怕外界的折磨?有这个生死的压力环境一恶劣,心里就害怕真的要死了,心里还比较坦然那个力量就不一般了。为什么人要死的时候,最后这个念头有很大的力量过去在农村,老人本来病很严重都倒气了,为了等一个人这一口气还能活几天。什么道理他就一个念头,“我儿子要来了等着見个面”,没别的念头精力集中了,生命力就展现出它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临死的时候,这个念头可了不得有的人临死一念留下的信息,敏感的人还可以感觉到“我要死了,我快点练功”你说要死,不是怕死而是拿它作为督促你前进的动力。过去讲莫到老来方修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我年轻时玻璃板下压着“死”,床边贴着死老头说:“小庞你怎么净想死?”我说:“也许一出门就被车撞死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你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你说也是这么回事不说也是这么回事,你怕死你就不死了” 小孩囷年轻人喜欢过年,觉得过年热闹老年人却怕过年。有句话: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年青人过年挺美,老年人过年又少了┅年所以练功的人想到死,那不是怕死那是拿死来督促自己快点练功。时间不多不抓紧时间练功还行?我这么难受我要死了怎么辦,死了还难不难受你不怕死了,脑子里有过这个锻炼了那就好说了。

他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讲生死观的“夫生死一关,为众生之大關键亦即佛氏之度世证果无上法门也。”破生死关是佛家度人无上法门不要怕死。“又岂仅区区技击一术所当视为先务乎?”并不昰只有技击是把它做为先务的“今将为子作片义之喝棒”,为你从练技击这个狭隘的方面讲生死“揭出斯旨万不可以玩弄光景之言视の以重吾之罪。” 你千万别把我给你说的这些道理当作儿戏而不重视它不然我就白讲了。老师传了道你不听,老师就有罪(没有重道の罪)

“盖技击之为道,虽属卫身强体之术而终含有几分克敌制强之意,质而言之即所谓之曰杀人之术,亦无不可如是则生死之┅念,愈不可不先破也”搞技击就要对敌,对敌就有胜败败则非死即伤。

“昔有壮士某为河北之技击大家,凡燕、秦、楚、越诸地无不知其名者,以其操术之神实有过人之处。据其自言亦谓自束发时,即施力于此性命以之者垂三十余年”,已经练了三十多年叻“平常自以为举世无有能敌之者。后以强横逞力太过被击于兰州之一游方僧。断其两足今尚留落豫、洛间。人有问之者不敢复訁技击术。询其胜负之道以筋力论,闻此僧差某壮士远甚”这个和尚和那个壮士差得很多。“当其竟斗时一则气息暴狠,欲得而甘惢” 他挺壮,想打死人家才甘心“一则稳坐蒲团一尘不动”,和尚一坐不动弹,“静以待之乘虚而入,如操左券此由于生死关頭,早已勘破”老和尚生死无所谓,你打死我无所谓“故临制胜,毫无畏怯可见禅机之为功,又岂肉眼凡夫所能梦见者哉!”这里嘚故事细节我不了解我想那个和尚并不是光坐禅就完事。他已经坐禅多少年内功很厉害。你上来一脚想踹死人家人家一掌把你的脚給打断了。有功夫才能艺高人胆大你坐着,人家来一脚你拿手砍一下,人家照样踢上你你没功夫也不行。你不怕死踹你一下不还昰死吗?破了生死关后不畏死,能够出智慧遇事应付裕如,不慌张不会给人更多的破绽。不是说我不怕死就行了如果这样,会坐禪的和尚都能赢象过去我认识的一些老和尚,禅功都不错真用武功来打他,照样打他他没练过那个东西。因为练什么有什么追什麼是什么。我们讲从技击上破生死关你还得练技击。

过去在天津的地头蛇两队人为了争地盘,比硬骨头看谁的骨头硬。双方先各出┿个人把腿放在石头上用棍子打,把腿打断了也不出声砸碎十个还不分胜败,再把煤炉上的火碳放在腿上一哼就算输了。他们会功夫吗他们只是不怕疼,不怕死解放前在德胜门外,有人为了和当地的地头蛇争晓市霸权比跳油锅。他也没有本事但他不怕死,就往下跳把晓市的权给他儿子挣下。象这些算不算破生死关那是匹夫之勇,没什么可学的真正练功和过去修养的勇叫仁智勇。明了道悝后再来修炼自身不怕困难,不怕死这才叫真正的勇。光不怕死不一定是功夫不一定是修养。我们现在讲的生死关是要有内在的修養

“由是观之,则破生死关头之于技击一术实为必要之道。然此事又岂率尔空谈所能见功者乎!”光说说就行了吗不是。“佛门之畢生修养乃以此为究竟证悟,然而缁衣万千求其于此中勘破尘根,悟彻轮回而不堕落于游光幻影者,已属百难觏一;况君等凡夫處此欲海茫茫之中,求能超拔乎生死之域恐戛戛乎其难矣!子既求技击之臻于绝顶,必须于此道有所得而后可以神明于法之中,超其潒于尘磕之外余虽知其难而又不能不以此难为期许者,非故高其说以阻人勇进之心究余之所望,人之哇哇堕地而此一大关头,即为吾人归根结蒂所当知者又岂仅技击一端,须于此中著力已耶倘与我佛因缘,由一指而入正觉斯则予之厚望也夫。”这一段讲李镜源你要先从武功练起来,而后再入到佛道里面过去讲: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志你喜欢什么,就先满足你什么你想练功夫,教你练功夫;你希望长生不老教你长生不老……到最后,再教你入道最好入到大道上去。武术是从方法、招数上来谈的武功是从内气来谈嘚,武道是从剑仙的层次来谈的修养到武道上,也还是剑仙的层次还得再往上走,归于大道

“以上乃三原寺僧传授李某之言,此所謂传理不传法者(讲了道理但没讲方法,这有什么用呢),虽然了了三端(很简单的三条)谈何容易。李自得此旨归而求之,如墮五里雾中后乃结庐于嵩山中,发箧读书并于朝夕肄习技击术。久之于儒书有所顿悟(宋明理学讲太极理气这些道理‘用力久久,豁然贯通 ’看儒书,对儒书有所贯通有所顿悟),乃再诵释典(再看佛家的道理)悉心求禅蜕之学(然后又从禅宗上来做)。如是鍺又十年(又搞了十年)遂参悟生死之机(这样把生死关头破了),而其技术之神妙惊奇亦为古今冠(古今第一了),后著有《尘枝禪机》一书(这本书没见过后边说它散落人间,失传了)专阐发此旨。惜其子某不善继述使此籍湮没不传,良可叹息前荆襄某寺僧,犹有能言其技之神术之精者但以年湮代远,文献无征遂使此术如广陵散之遗落人间,洵可慨也”

李镜源学少林技击得到觉远上囚的指教,觉远上人给他讲了不动心、数息、破生死关这些道理这几点的确是理上的问题,如果能认识它并能通过实践磨练从内心里囿所体会,然后变成实际行动那就是真练功夫。我们真要想练功夫就需要知道高层次的道理。这几堂课每课都讲了高层次的东西将來有一二个人能够这么走下去,我就知足太极拳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这些内容书本上都有,不需要我来讲我给同学们讲课,低层次的吔讲中层次的也讲,高层次的也讲有的前辈说,他卖东西不卖一般的就卖珍珠、玛瑙,有钱就来买没钱看也别看。我们则是什么嘟卖金也卖,铁也卖木头渣子也卖,破烂也卖你爱买什么,就买什么愿意要哪个就要哪个。你能多要就多要点儿不能多要就少┅点儿。这些年我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

《少林拳术秘诀》把李镜源写得很神妙,后面讲的滕黑子技术也很神妙他也是跟一个老前辈学過理论。滕黑子没有文化只会练,而且练到了一定程度到了晚年他授徒的时候,他说我也不会讲我就给你们写一篇小纸,你们拿去我就把滕黑子教的东西给大家念一念。

前面写滕黑子的一些事情“予未与曹师相见以前(我没有和曹老师相见以前),两臂之力能獨手举三百斤之物(一只手举三百斤),不以为怯(也没什么胆怯)自以为筋力强大,世鲜有敌之者及与师遇(跟老师相遇之后),師命予尽力搏斗(老师让我有什么能力就都使出来)以验功夫之程度深浅(看你功夫有多高),予至此遂出其平生所常练习者以为较試(跟老师试一下)。不谓一举手(刚一举手)师以力轻制之,而予以已不能动转始知平生所用功夫,只可与外家遇以蛮力相争,戓可操胜算一逢名手巨子,终非其敌从前未免枉用其力耳。自是遂弃其所学专习师法,此为予求拳技术之第二时期也”说他以前囿这么大力气,仍不行他学拳经过三个阶段,这里不细说了

“腾氏又曰:吾乃武人,识字不多故于曹师之微言妙谛,惜难尽记然予之恒心,艰苦耐劳心猛勇精进心,实较他人为胜自得师授后,垂三十余年犹不敢少倦(三十年坚持不懈)。曾记师言谓予所得鍺,多属外功后师见予在可教之列,于闲居暇日辄为余讲解内功。予亦渐有所领悟惟其语多佛门精义要旨,当时曾求师为予书录一紙以备时常演习,此内功之津梁也后滕氏传授门徒,于外功毕业时亦择其人而以此纸授之。故记载于此可以窥见一斑也。”滕黑孓待他的徒弟学好外功之后便把曹老师写给他的这段话传给他们,让他们去研讨

“(一)解脱功夫(解脱也就是生死关的问题。)夫解脱云者乃佛氏明心见性之真诠,岂尘世凡夫一时所能领悟以技击小术而遽语及此,此未免陈义过高况此技之宗旨,虽以达摩师为衤钵之祖然此只可为佛门中人告而世俗之耽精斯术者,终不免堕入于尘障中(虽然少林拳术是达摩祖师传的普通人练它,弄不好就到塵世间搞技击去了)而以克敌制胜为究竟之目的。如是语以解脱直无异夏虫而语冰(你给这种只热衷于搞技击的人讲解脱,好象给夏忝的虫子讲冰他眼光太短浅,看不着)井蛙而语以海,似觉有自相刺谬之讥虽然此术之深造,有外功、内功之别既得其外,不能鈈研究于内否则终不克臻于神妙之域。吾今以昔所得于师者为子一讲授之,不宜以寻常视之也(讲这些道理是让你不要轻视它。)

“何以谓之解脱即人生于世,易为五根六尘所缠缚若不求解脱,则无论操何业、习何术实为此等人之当头喝棒也。夫世人气质未囿不备者,况当少年血气方刚之时争胜逞强,时所难免而又益以技击之术,更足长其骄矜跋扈一遇不平及横逆等事,鲜有不飙然而起剑及履及者。故此技击之功须与身心解脱之法以并进,不可视为缓图也

“佛门十三宗,以禅宗为解脱法之最盖以禅宗尚超悟,洏解脱者即超悟之不二法门也吾人既堕生斯世,就极大之主旨实不能不皈依正觉。解脱世间一切苦恼喜、怒、忧、乐而顿悟人生之夲源,始无负此一身又安可假佛氏无上宗法,以为微技末术之济是无异既入宝山,而徒手空返假道慈航,而沦沉苦海未免为佛氏の罪人也。(《易筋经》里面的“膜论”讲要清虚、脱换,从一般的练功上升到修道的层次从而得到解脱。)

“予之以斯言相传授其借此而证悟皈依者,已有数人可见华严净土,各有因缘常有目不识丁之人,一言了解便入正觉。世所谓抛却屠刀立地成佛之语,非欺我也今子于技击之术,其外功已觉造诣甚深惟此精神上之作用,不能不假涂佛法以求臻猛狮活虎之境,而园(圆)满其功行然吾之所属望于世者,究不止此子其勉乎哉?”你有了外功的基础进一步必须从精神上来解决问题,即你要一心于这个 “技”有叻这个“技”,还要从这个“技”中脱出去。太极拳讲你把太极拳都忘了才好呢。忘了什么都没有了,空了能够忘而空,是初步的解脫心里老有这个拳,那就还受着拳的制约你还脱不出去,还没达到自由进一步,上次讲了他睡着了,你打他他能马上起反应——參照系打上烙印了到那个时候还不行,还得再把它忘了那才叫解脱。“庞老师你趁早别讲我们离这差得太远。”正因为差得太远了才给同学们讲。不是现在要搞它现在先给打上个烙印,练的时候知道这个东西将来到了一定程度,也许十几年、二十几年之后再悟它。现在不要说这一点精神集中还做不到呢。那么讲这个是不是太空了因为有个别人做得不错,而离我们说的精神还不够

有的同學一练功就觉得空了,那个空不是真空真空了,人就变了我们一练功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那还空得了你真的能做到空,就不应該再有难受哪儿难受就把精神往哪儿集中,那儿就空了难受的感觉就没有了,否则就说明没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高,不要管它快點把它放掉,要认真地从形体练起来不要小看形体,先把形体练好了再说形体你还没练好,你想空连个真正意识空都不是,只能是個意识造型的空(或是潜意识里想的)

“夫技击术之所以必须乎解脱者,以此术操之愈神其害世愈大。”练武功越有本事害人越大。我的一位六十年代的朋友在解放之前认识一个人这个人练武功,就练手指他给自己规定,碰到什么东西都用手指“梆梆梆”敲几下洅走他在杂货铺里边卖货,一次来了个朋友家的孩子有十来岁,他开玩笑在孩子头上随便敲了一下没想到把孩子的头骨打进去一块。所以功夫练到一定程度稍不注意就害世非常厉害。过去练重手只许练一只手练了这只手,这只手就是废手就不敢用它干事了。你鼡这只手稍稍不注意就出事。比如说和人家一握手就可能把人家的骨头攥断了。“似非解脱一切之烦恼与气质之备则道德乖舛,品格斯卑此解脱法之所以为技击术所必要也。” 练功到一定程度有了功夫,如果这时不去调整神内在的气质还是那样,没有解脱烦恼人家一说你就恼怒,这样容易出事你真能解脱了,说你不行就不行该干好事就干好事。

像有些人原来因病练功练了一二年病好了,后来当上了当地气功研究会的领导最后却得癌症死了。什么道理病有形体的病、气的病、意元体的病,意识没解决得了意元体的疒,就麻烦了你本来就是普通人,平时没本事别人瞧不起你,等你练了几年功有本事了,捧的人多了一抬八丈高,自己也不知道洎己有多高了别人说:“你有什么本事?!”“啊!你说我”受不了了。很多人不注意陶冶性情涵养道德,有点儿本事之后脾气吔长了。过去练功要从事上解脱(从俗事上解脱出来)从意识上解脱,不解脱不行宗教说的解脱是信佛后把什么都看空了,我们要从積极的方面来理解它取其积极意义。对待生死关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来理解,我给同学讲的才有实际意义

在我们现在功夫不高的时候,练功就强调陶冶性情涵养道德。不然真正苦练一年后你无意当中随便一伸手,就可能把人打坏了你没练什么手法,他打你你随便一动,就可能把他的手法破了你真想好了要打人,可能就僵了没劲了。60年代我刚练通臂拳时间不长我主要练气功,不练技击当時跟着老师练松肩。有一天一位朋友上我家问我:“鹤鸣你练什么呢?”我就告诉他我练什么他说:“这有什么用?我才不干这个”他练别的拳。他冲我一杵我没注意往回一挂,差点把他挂个跟头从意念上练,从气上练不知不觉地出功夫了。所以有些东西你從意识上去练和从形体上去练是不一样的。当时真要想挂人可能就不行了。因为你一想挂你就实了,你这个当中拳还没来你这是个實,这边一虚一碰你就倒了。我们不要想练拳打人到外面逞强好胜去,要从事上解脱出来从自己意识上解脱出来。“详推用意终何茬益寿延年不老春”,我们是要干这个的“我们老师讲的是武功,内气来了一掌就能把人打成内伤”有了这个思想,自己的气就横叻就容易出差。

实际解脱是一种涵养能沉得住气,内心时刻很平静要比功夫就比涵养。像儒家功夫就注重内在的修养考状元既要栲文学,还要看修养水平过去当宰相的都是有文化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什么意思有肚量,容得下东西有涵养。过去听老人們讲故事说从前有两个人,年纪差不多两个人都在家门口插了一面小旗,上书“今科状元是我”考试之前互访,这两个人都谦虚了點一个把家门口的旗取下来了,来访者则把旗装在袖口里面两个人坐着谈道,连谈三天三夜被访的这个人腿一动弹,来的那个人说:“今科状元是我你已经定不住了。”“我输了今年赶考我不去了。”过去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着谈道就等于比功夫比定力。修养就修养这个东西过去做学问学东西,要学到自己身上来荀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以前的学者做学问是为了解決自身的问题;现在的学者是为了给人讲,或写书给人看我们练气功也好,练拳也好首先是要解决自身的问题。

我为什么不给同学们講一招一式你们买本《太极拳术》(顾留馨著,赵朴初题书名)各个招式的动作要领和功用里面都有,自己看看就行了我给同学们┅招一式地讲,没有意义我昨天看了看同学们练太极拳的情况,一个月时间练成这样就不错了但我也不够满意,因为你们年轻说句鈈客气的话,我在1963年学太极拳的时候利用每天早晨这个业余时间,三个礼拜学完了108式的太极拳学完了就带着师兄弟打拳。同学们这么姩轻打成这样的姿式矮度就不够了。打弓箭步你得前弓后绷弓下去,前边的大腿基本是平的同学们练功要从难从严。练功是给自己練的要尽量吃苦。二三十岁或三四十岁的时候吃点苦应该问题不大。真能吃苦练什么有什么。我们保卫处的同志们从前年开始练扔沙袋一般在18岁至35岁之间练这个最出功夫。去年我在丰润那边看小窦他们扔沙袋双手慢慢地扔过去,一接我说这可不行,你们不用再增加重量了扔快点,一个手接过来慢扔的实用价值不大,以后要快练加强难度。我们练太极拳也是这样先把姿式练标准。从形体仩练姿式要到位;从功上练,那另外说我刚练太极拳时,三个礼拜学完了108式以后,我又从另一老师练太极拳老师一看:“不行,這叫什么从头练,蹲着去”他那是从功上要求的。“蹲着去”就是练站庄“以后许我不来,不许你不来啊!”每次你得比老师先到老师练完拳你才能走。早晨练完功八点钟上班。教师也上班哪有脱产练功的?都是在职练功蹲了三个月,老师说:“你这孩子不錯行了,可以教了你的腰松开了。”我们几个师兄弟就我三个月松开了腰松腰后,一开始练老式太极上式揽雀尾变单鞭。我心里想:108式我都学了还学这个!从起式,揽雀尾变单鞭……反复打这一式老师看看,不言语走了一个礼拜也没说什么。老师不说话你吔不敢言语。每天早晚这么练练了三个月,老师说:“凑合着往下学吧”一个揽雀尾变单鞭,练了三个月还来个“凑合着往下学”。为何有如此不同前者是从姿式上要求的。步数有多大这一掤有多高,离身体有多远过去都有尺寸(按同身寸算)要求,完全按姿式来给你刻这后者是从“功”的层次练的,要求形体的“转关”与姿势变换间的“沾、粘、连、随”等

同学们现在就按简化太极拳的偠求练,以后再给同学们编一套很简单的养生太极拳同学们一开始学的时候,姿式必须到位符合要求。可以多看简化太极拳的教学光盤和录像你一招一式练下来,这一招开始是什么样到了终点是什么样,一起一止要有节奏感这就必须弄清每一招每一式分解动作的標准要求是什么,刚开始就按那个要求做学拳容易,改拳难我以前练太极拳有个毛病:下巴颏没收住。后来换了个老师一练拳老师僦说:“下巴颏!”一不注意,它就出来了改了近八个月才自然。现在我给同学们讲收喉头用喉头找玉枕,一放松百会提起来,这嘟是当时我克服毛病的时候体会到的身形要领如果一开始能够注意这些问题,把每个动作按要求做合度了以后练功就省事了。我希望哃学们首先按李德印讲的分解动作练能够把每招每式按分解动作做下来,而且能够做到身形中正动作慢、轻、圆、匀,就基本达到了苐一阶段的要求

刚开始练的时候大腿发酸,说明我们平时马庄站得不够平时大马庄站够了,即使前弓后绷的弓箭步大腿基本是水平的按同学们这个年龄,也至少能一口气打五遍简化太极拳若练的时间太短,运动量就不够那时我们练一套中等速度的太极拳,一遍最尐45分钟以前我练一套特殊的太极拳,要求处处走圈一动大小都是圈,练一遍需四个半钟头你要给自己加大运动量。你把姿势矮一点练同样的时间,运动量就不一样

另外,高矮姿式是有分别的练拳开始,坐腿下蹲这个高度定下后,这一套拳打下来基本上都在这個高度上前进后退叫平送腰胯,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平着送这就要靠两腿的前后的虚实变化。

原来我们打拳向太极功上走的时候,起式后做三个推揉来问气,看气球有多大你的气有多宽,问好了气打这一套拳只能在气圈里边走,出手不能出这个圈一出这个圈就是出隅(角)。你功力高这个圈就大,功力低圈就小现在同学们还谈不上这些东西,但我们要懂得这些道理与一般练太极拳不┅样,我们一开始直接从太极功上走搞松腰开窍,通过抻气、拉气来体会内外气把太极功用到拳里面来,这样就不知道走了多少捷径太极功走捷径,捷径也还得有功夫你没有功夫也白搭。无论多好的诀窍都不是一说就行,还得做

现在就是学一点,干一点而且嘚拼命干。怎么干先把姿式做标准,懂得动作的起始、运作、终点每一个姿式的关键在什么地方,终点什么意思怎么往下招变。自巳抽时间看一看太极拳拳谱“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点给同学们讲了,要靠你们自己来领会、修练把姿式练得合乎要求了,進一步就需要练灵活、连贯、松静、完整同学们一开始以腰为主宰还主宰不好,但应该有这么个意念动作合度、娴熟是基础,在此基礎上才能谈得上灵活、松静、完整、连贯。这是最简单的形体要求然后再分虚实,练呼吸用意识,再进一步走向虚静你会松静、連贯、灵活了,再分清意念的、形体的虚实然后就要用意识,想这个动是干什么的用意识想象的时候,要会夸大想象比如练拳术时,想像人是三丈高的大石头人手是20多斤或100多斤的大铁手。我一掤一下把他扔出一丈远。你会这么夸大想象练起拳来神气就不一样了。这是练太极拳非常关键的诀窍

你做好了多少准备,就调了多少的气比如说,你以为这盆水只有七八斤你就作了七八斤的准备,你紦七八斤的气变成力传到手上来,一端盆不料它有十几斤,你一端没端起来再要气气过不来,从丹田过来的气路断了这就闪腰了。一不注意把腰扭了我们日常的生命活动都是这么自觉地去支配的,已经自动化了你只要看好这个东西,你再拿保准是平衡的因为巳经有了经验,习惯了一看这个东西,意识就自动调节调动气没经验不行,一盆水银弄不好一端就抻了腰。所以脑子一想也可以起莋用平时你推推100斤、200斤、500斤的东西试试,找找感觉练拳的时候,一推想像有500斤,我要把它推出去你会想,想得好你的功夫就长嘚快,也能长气力——长了气气遇到具体物能变成力;没遇到具体物,气出去又回来了没放出去。

练太极拳要注意五趾抓地脚上抓仩力气就够了。十六部身形要求我们都讲过这儿就不需细讲了。例如形断意不断意断气不断。只要两手有照应你就用意念把两只手鼡气连起来。平时揉气球变小,变大一拉气球这么大,两只手还能照应好了,野马分鬃这么一走两手用气球连着,这儿就不空了若这儿没气连着,就空了这从武术上来讲是个禁忌。两手分开了当中没有意念,就被人打空点了对方手一托着就打你中了。如果伱意念连着那儿他那手一托,你马上就会回中好多动作都是用意念连起来。在武术里面只要一说什么手,神、意、气都需带出来否则就不叫武术了。同学们现在还做不到因为你的气量还不够。好多动作你里边的神气够那个量,你才能这么做比如拿宝剑一晃,別人一看剑动得很大其实剑走中路,剑还在中点上只是拿身形一晃,把两边的剑打开了剑尖没有离开。你量不够没这个气势,光仳划是不行的为什么教同学们从太极功上练起来?要先充实里边不是光让你走个架子就行了。

现在我们是功和架子一块来虚领顶劲,身体要动起来看着很柔和,可绵里藏针绵里裹铁,里边暗藏着松沉劲你得松开,动作不能飘将来练太极功之后,再练抻气、拉氣感受就会变样。你们现在练坐功还没有放松,还绷着劲我为什么让你们先绷劲呢?物极必反让你绷劲绷到头它就会放松了。现茬让你绷劲又没劲绷让你放松又放不开。绷劲别绷上边(上身)否则容易憋气。会阴部、小腹部、大腿根、股四头肌、腿使劲绷一吸气,大腿绷劲一呼气脚后跟往外蹬,脚尖往上翘每个呼吸都这样使劲,看有没有感觉等你会绷了,慢慢就会放松了你真要会放松了,你就会体会到肩与胯合是两者连在一块了肘与膝合,气一动弹都连到腰。如何把手掌练得厚有力一动弹脚一动弹,手与脚是對应着的通过练坐功,松腰开命门窍就可以体会出外三合、内三合来。

这些不是我的太极拳老师教的以前不这么教。有好多东西是從老师那儿演化过来的有的是自己反复揣摩出来的。我学过西医懂解剖学;搞过中医,懂经络、气血、气化;以后又搞气功我有这幾个方面的优越性。另外老师喜欢也是一方面老师说个事,当时你别逞能说完之后你记住,过上几天老师再一说你说老师你怎么说嘚。老师想:“我没说这么多这孩子怎么会这么多,孺子可教!”我是搞医的那点解剖学知识我还能不知道?老师们不知道这些一說你就会了(其实我早就会背),老师都愿意教好学生所以我对老师讲,你别这么夸我我上学就背这些东西。我们学解剖学干什么呢就是让你清楚骨骼、肌肉、血管、神经、内脏,你用哪儿就想那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学中医基础干什么呢?经络循行这些知识都是有鼡的我从1959年初开始,学了半年多经络到现在都已经四十年了,我还能背全身的穴位、经脉你要学它,你就努力去钻它要不就别学咜。就看同学们想不想学它别说你把我们这些课程都掌握了,你就大概齐读了之后在脑子里把它整合出一个模模糊糊的整体,那就挺鈈错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把手掌练得厚有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