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人体的密度为多少少时,人体不能吸收其中水分

机房环境要求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機房内的温湿度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A 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主机房内嘚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大于或等于0.5 μm 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

主机房区的噪声声压级小于68 分贝;

主机房内要维持正壓,与室外压差大于9.8 帕;

送风速度不小于3 / 秒;

为使机房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采用精密空调机组才能满足要求。

与相同制冷量的舒适性空調机相比机房专用空调机的循环风量约大一倍,相应的焓差只有一半机房专用空调机运行时通常不需要除湿,循环风量较大将使得机組在空气露点以上运行不必要像舒适性空调机那样为应付湿负荷而不得不使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故机组可以通过提高制冷剂的蒸发温喥提高机组运行的热效率从而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同样机房要求温湿度指标相对稳定,较大的循环风量将有利于稳定机房的温湿度指標显然,在制冷量一定的情况下风量的增大将导致焓差的减少,因而通常机组只能在显热比相当高的工况下运行这恰恰与机房的负荷特点相适应。

二、机房的热负荷变化幅度较大

通常要在10% 20% 之间变动这是由于主机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不同,消耗的功耗不同所造成的因此,机房空调系统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负荷的变化以使电子元器件工作在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之中,保证电路性能的可靠性

三、送回風方式多样(详见暖通南社发布《了解机房精密空调及其选型步骤》

由于要与电子通信设备的冷却方式相适应,机房的空调系统的送风回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上送风、下送风有上回风、下回风、侧回风等,生产企业一般是利用标准化手段开发一系列机型以满足用户嘚不同需要。

机房专用空调机送风形式多为上送下回和下送上回式机房中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上回式送风使冷气直接进入活动地板下,这样使地板下形成静压箱然后通过地板送风口,把冷气均匀地送入机房内送入设备机柜内。为此机房专鼡空调应有足够的风量把机房中的热量带走。采用这种送风形式可大大提高空调效率同时还可以大幅度节省过去习惯的管道送风的工程費用,降低工程造价使室内布局美观。这是机房理想的送风方式当然,机房送风形式要与设备散热形式一致

通常标准型机组中,空氣过滤器均采用粗、中效过滤而在一些进口的特型机组中,从结构设计上采用预留亚高效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的安装位置根据用户需求选用(如净化手术室等就选用亚高效过滤器)。只要用户要求过滤系统可以很方便地以更换过滤器或者增加过滤器的方式进行升级。┅般A级洁净要求使用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B级洁净要求使用亚高效或中效过滤器,即使是C级洁净要求也应该使用中效过滤器然而,舒适性空调机以及常规的恒温恒湿空调机一般只有初效过滤器如果需要提高过滤效率,也只能是改装而且往往还需增加风机、加大風压,以免空调机因安装了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而使送风能力大幅度下降

针对机房空调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机房专用空调机在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和制造以及空调系统组成等方面都必须相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设置后备机组或后备控制单元,微机控制系统自动对机组運行状态进行诊断实时对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故障发出报警,自动用后备机组或后备控制单元切换故障机组或故障单元众所周知,機房专用空调的控制系统功能比舒适性空调完善得多

控制系统的性能与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性能密切相关。

不少机房专用空调机生产企业專门开发一系列的控制器作为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采用电子控制器或微机控制已经十分普遍,有些企业已经把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在计算機房专用空调系统中

无论是大、中型计算机,还是程控交换机都要求空调机全年制冷运行。而冬季的制冷运行要解决稳定冷凝压力和其它相关的问题多数机房专用空调机能在室外气温降至-15 ℃时仍能制冷运行,而采用乙二醇制冷机组可在室外气温降至-45 ℃时仍能制冷运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舒适性空调机或常规恒温恒湿机在此种条件下,根本无法工作

一般机房专用空调厂家的设计寿命是最低是10 姩,连续运行时间是86400 小时平均无故率达到25000 小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机房专用空调可运行15 年。

根据国家家电行业标准舒适性空调机的基礎设计寿命每年按运行半年计算,为3 年时间无连续运行时间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 小时只适合于间断运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舒适性空调机可连续运行的时间为3 5 年,比机房专用空调相差3

机房专用空调机选型依据

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喥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这些发热量显热大、潜热尛;照明发热(显热);工作人员的发热(显热小、潜热大);由于水分蒸发、凝结产生的热量(潜热)

其二是机房外部产生的热量,咜包括:

传导热过建筑物本体侵入的热量,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量(显热);

放射热(也称辐射热)由于太阳照射从玻璃窗直接进入房间的热量(显热);

对流产生的热量,从门窗等缝隙侵入的高温室外空气(也包含水蒸气)所产生的热量(显热、潜热);

为了使室内工作人员减少疲劳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引入的新鲜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

总之,人体放出的热量、缝隙风侵入的热量和换气带进的热量不仅使室温升高,也会增加室内的含湿量因此需要除湿。这部分热负荷称为潜热负荷而机房內所有设备散发的热量只是室内的温度升高,这种热负荷称为显热负荷与一般宾馆、办公室、会议室等潜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程控机机房内的热负荷是以显热负荷为主因此对于热负荷状况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空调机。通常用显热比(SFH )作为涳调机的重要指标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 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導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否则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

式中:N :用电量(kW );¢:同时使用系数(0.2 0.5 );860 :功的热当量,即l kW 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苼的热量

式中,P :总功率(kW );

h 1 :同时使用系数;

h 3 :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泹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孓元件有关总系数一般取0.6 0.8 之间为好。(此为参考值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c. 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

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蔀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变成光的部分也因被建筑物和设备等所吸收而变成热照明设备的热负荷计算如下:

式中,P :照明设备的标稱额定输出功率(W );

人体内的热是通过皮肤和呼吸器官放出来的这种热因含有水蒸汽,其热负荷应是显热和潜热负荷之和

人体发出嘚热随工作状态而异。机房中工作人员可按轻体力工作处理当室温为24 ℃时,其显热负荷为56cal 潜热负荷为46cal ;当室温为21 ℃时,其显热负荷为65cal 潜热负荷为37ca1. 在两种情况下,其总热负荷均为102cal.

e. 围护结构的传导热

通过机房屋顶、墙壁、隔断等围护结构进入机房的传导热是一个与季节、時间、地理位置和太阳的照射角度等有关的量因此,要准确地求出这样的量是很复杂的问题

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时,由平面形状墙壁传入机房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 :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kcal m2h ℃);

F :围护结构面积(m2 );

t2 :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当计算不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如隔断等时室内外计算温度差应乘以修正系数,其值通常取0.4 0.7.

f. 从玻璃透入的太阳辐射热

當玻璃受阳光照射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玻璃吸收,剩下透过玻璃射入机房转化为热被玻璃吸收的热使玻璃温度升高,其中一部汾通过对流进入机房也成为热负荷

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 :太阳辐射热的透入系数;

F :玻璃窗的面积(m2 );

q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强度(kcal m2h

透入系数K 值取决于窗户的种类,通常取0.36 0.4.

太阳辐射热强度q 随纬度、季节和时间而不同又随太陽照射角度而变化。具体数值请参考当地气象资料

g. 换气及室外侵入的热负荷

为了给在计算机房内工作人员不断补充新鲜空气,以及用换氣来维持机房的正压需要通过空调设备的新风口向机房送入室外的新鲜空气,这些新鲜空气也将成为热负荷通过门、窗缝隙和开关而侵入的室外空气量,随机房的密封程度人的出入次数和室外的风速而改变。这种热负荷通常都很小如需要,可将其拆算为房间的换气量来确定热负荷

在机房中,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示被器、电烙铁、吸尘器等都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的功耗一般都较尛可粗略按其额定输入功率与功的热当量之积来计算。此外机房内使用大量的传输电缆,也是发热体其计算如下:

式中,860 :功的热當量(kca1 h );

P :每米电缆的功耗(W );l :电缆的长度(m

总之,机房热负荷应由上述a h 各项热负荷之和来确定

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

楼层较低时,150 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

一般按照每机柜2.5~4KW 计算

三、机房空调系统新风量

按下述三项中取其中的最大一项:

2 、维持机房室内正压所需的风量

3 、取机房空调总风量的5%

地板送风口总开孔面积占地板面积的0.6%

4.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主机房、支持区和辅助房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1 的标准执行

4.1.2 与其它功能用房共建于同一建筑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

4.1.3 主机房与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4.1.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空调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的有关规定。

4.2.1 电子信息设备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4.2.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调系统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机房内设备的散热;

2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4.3.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系统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方式、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度、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4.3.2 气流组织形式应按所安装设备对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形式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7.3.2 选用。

4.3.3 对设备热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或机柜高度大於1.8m 且热负荷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上回风方式

4.3.4 采用活动地板下作为静压箱时,出风口风速不应大于3m/s .

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下表

4.4.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

4.4.2 主机房采暖散热器的设置应根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按照附录1 的标准执行如设置采暖散热器,应有检测报警措施并装设切断阀,漏水时自动自动切断给水

4.4.3 電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风管及管道的保温、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B1 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

4.4.4 采用活动地板丅送风时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应考虑线槽及消防管线等所占用的空间。

4.4.5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設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阀应既可手动又能自动

4.4.6 空调系统噪音超过本规范5.2.1 条的规定时,应采取降噪措施

4.4.7 主機房宜维持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宜小于4.9Pa 与室外静压差不宜小于9.8Pa.

4.4.8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二项中的最大值:

2 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4.4.9 主机房内空调系统用循环机组宜设初、中效两级过滤器新风系统或全空气系统应设初、中效空气过滤器。末级过滤裝置宜设在正压端

4.4.10 北方地区冬季需送冷风时,宜利用室外冷空气作为冷源

4.4.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应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对温度、湿度及防尘对正压的要求。

4.4.12 使用大量新风的空调系统应设置排风出口,且应满足新风量变化的需要

4.4.13 打印室等易对空气造成②次污染的房间,宜单独设置空调系统当与其他房间共用一套空调系统时,打印室不应设置回风口应采用排风的方式保持室内压力平衡。

4.4.14 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组可安装于空调机房内也可根据机房布置要求,安装于主机房内

4.4.15 下送风的空调、恒温恒湿空调机,应安装於机架上并在空调机与机架之间加隔震垫,且在机架上加装导流板

4.4.16 大型机房空调系统宜采用冷水机组空调系统,冷源采用水冷方式

4.5.1 涳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节能和环保的原则。

4.5.2 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应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涳气含尘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

4.5.3 在北方地区,空调系统采用水冷机组时冬季应对冷却水系统采取防冻措施。

4.5.4 空调和制冷设备宜选用高效、低噪声、低震动的设备

4.5.5 单台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 20% 的余量

4.5 .6 选用恒温恒湿空调机时,空调机宜带有通信接口显示屏宜為汉字显示。

4.5.7 选用的空调设备其空气过滤器、加湿设备,应便于清洗和更换设备安装应留有相应的维修空间。

1 、设备开箱后要检查设備的规格、型号及所带的备件是否与合同的装箱单相符;

2 、风冷型空调室内机、室外机组在出厂时都有0.2MPa 0.5Mpa 的氮气设备开箱后,要首先检查系统有无泄漏如发现异常请及时通知厂家;

3 、接收机组时,请检查机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请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承运人並记录;

4 、检查用户终端面板,必须确定其没有任何损伤;如有损伤请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承运人并记录,且在安装以前及时处理

如檢查没有异议后,再签收

1 、安装时要注意机器内部及外部的保护措施,防止机器表面漆因外力碰撞而引起的划伤内部蒸发器翅片、铜管、线路等也应注意严格保护;

2 、机组支架,机组支架通过8 膨胀螺丝与地面固定;

3 、机组支架与机组之间应安装至少5mm 厚的弹性隔振胶垫,该支架使用M8 螺栓与机组底部连接该支架必须与架空地板的金属结构隔离;

4 、机组必须水平安装,两端高差最大为5mm :倾斜度如大于5 mm 会引起冷凝水盘溢流;

1 、机组与冷凝器之间均采用氧焊连接,这样保证了整个回路的牢固与可靠性;回液管与排汽管所接的铜管的粗细见附表;

2 、连接机组与风冷冷凝器的铜管直径必须根据铜管的长度以及机组与冷凝器的垂直距离来确定

3 气管和液管的安装要求美观整齐横平豎直,多根管道尽量布置在同一平面上不要将一部分管道重叠在另外一部分上;无论汽管还是液管,都必须套保温管;

4 、水平气管应向冷凝器方向倾斜这样一旦停机,油液和已冷凝的制冷剂不能流回机内.

5 、如使用直铜管在弯曲前必须先退火处理本项目尽量采用冲压弯頭焊。切割铜管必须用铜管割刀严禁用钢锯条锯。铜管存放时应封堵两头防止灰尘砂石进入铜管。

6 、通常用直管连接时在架设管道の前,应用无水乙醇清洁管道内两遍

7 、焊接时应在焊接部位以外包裹1 2 层湿布,防止其余部件因受热烤焦在遇到油漆部位时,应采用濕布加铁皮挡板的方法进行操作这样可使油漆表面无任何焦痕。在做气密性实验之前先用氮气将制冷回路中的氧化皮赶出制冷回路。

8 、在动焊之前放一灭火装置在焊接工作区。

四、冷冻水系列安装注意事项

按照国家水系统安装规范进行施工和工程管理进、出水管为國标渡锌钢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安装要求美观整齐横平竖直固定牢固

选用高质量的水温表和水压表及法兰接口,管道采用螺纹焊接

對于冷冻水设备的进出水管及手阀要严格做好保温处理,防止冷凝水到处滴漏

1 、所有管道连接完毕之后,用氮气试压检漏充气压力应≥1.8Mpa ,并且要从高低压部分同时充入氮气直至平衡为止;

2 、在充入氮气后,24 小时的保压时间前6 小时压力降不应大于0.03MPa ,后18 小时除去因环境溫度变化而引起的误差外压力无变化为合格。如果压力变化值超标那么应查出漏点,重新补焊试压;

1 、冷冻水系统管道安装好后首先要对把与空调设备连接的管道断开,对整个水系统管道进行清洗(如能与大楼的冷冻水系统一起清洗更好,就不用单独清洗了)

2 、做沝压实验压力为计算如下时间为两小时,所有接头和法兰处没有低漏水现象为合格在做气密性和水压实验时要在项目监理的监督下完荿。

试验压力= (冷冻水管最高点高程-15 楼高程+ 水泵扬程)/10 ×1.2

1 、机器的右下后部伸出有外径32mm 的橡胶管8 系列所伸出的是一根,用32mm 的橡胶管或塑料管将其接入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中

2 、排水管接头要求用喉箍固定,以防止水溢出

3 、排水管应有一定波度,保证排水畅顺

4 、如排水管洇条件所限,必须伸出室外较长排水管需做保温处理。

1 、随机的有与铜管放一起的有约1 米长的Φ6.4 的细铜管、水接头将Φ6.4 的细铜管用氧焊退火,使其可以随意弯曲然后将其与水接头(有细铜管的一端)焊在一起;

2 、将水接头与用户所接过来的自来水阀门接在一起,(水接头的直径待与厂方确认)

3 、加湿器的下部伸出一Φ6.4 的铜管将其与焊有水接头的细铜管(无水接头的一端)焊在一起;

1 、在进行机组的電气部分操作前,必须确定电源已经关闭电气屏中的主令开关闭合(打到“O ”)。

2 、电气屏的动力部分由一个金属盖对其进行保护;将金属盖上的四个固定螺丝取下就能看到如图二所示的主令开关零线和地线接线柱;

3 、主电缆线的一端与配电柜里相应的空气开关相接;叧一端分别与与机组的连接主令开关,零线和地线接线柱;

4 、室外机所需电源可由机组取也可从室外机附近的配电柜取,但其所用的电線都必须用随机带的PVC 管套起来;

5 、检查电源是否符合机组的额定电气参数(电压、相数、频率)

6 、将保护金属板重新固定在机组上;

7 、电源电压的波动必须在额定值的85% 115% 之间;

在现在通信机房与电子计算机房采用的专用空调系统虽然不能直接创造和产生经济效益但它却在為这些设备默默地充当着“守护神”的角色。它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认识由于空调设备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维修准则应尽可能采用专业维修和操作人员维护相结合的方式明确维护与修理并重,并以维护为基础预防为主的原则,大力加强日常维护与三级保养笁作经常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以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二、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1 、建立建全各项必要而简明的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織落实如岗位责任制,设备使用操作制交换班制等,这些制度是使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如果我们缺乏这些认识,就会造成管理混乱形成无人过问,任其自然的现象导致设备寿命大大缩短。

2 、建立设备预修计划制度编制修理计划,修理卡片设备修理工艺及內容,组织易损备件的供应等都应纳入管理的范畴。

3 、加强测试手段在空调设备运行一定时期后,技术性能及各项技术指标要发生变囮因而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实测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必须备有对空调装置进行测试的必要仪器和检测手段,通过实测及运行时间的测算确定维修时间及维修内容。

4 、开展技术培训及革新引进先进技术,这是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设备的操作维护水平与操作鍺技术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培训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理论水平,这对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都很有利的。

5 、由于集中管理和修、用结合使操作维修人员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有助于培养操作维护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克服临时观念,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采用汾片包干,责任到人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方法。

微电脑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电脑控制部分是精密空调机正常工作的可靠保证咜控制精度高,反应速度快但在操作不当或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误动作,当电脑出现不正常情况时可采取以下步骤检查。(維修的前提是必须要熟悉电器柜内的所有元件位置、作用和功能熟悉电路线路图)

一、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波动是否频繁是否常受冲击;

二、检查是否有三相不平衡或断相情况;

三、检查提供电脑电源的12V 24V 变压器输出电压是否正常,保险丝是否完好;

四、检查各部分空气开关是否项自检程序;

五、检查电脑各部分插件及各连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

六、采用自检步骤检查能否通过各项自检程序;

七、屏显不亮检查变压器输出、集成块及屏本身;

八、驱动控制板无输出,检查输出元器件;

九、误报警检查输入元器件或集荿块;

十、温湿度失控,人为修正无效果时需检查传感器或主控板;

十一、Co-work 联机时死机或经常“联网重组”应检查接线可靠性或集成块。

十二、检查比特开关的位置

十三、检查电脑主控板及I/O 驱动板表面状况。

十四、如果主控板程序出现紊乱可进行初始化操作

风道故障報警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送风系统包括风机,空气过滤网和两只微压差控制器当过滤网脏报警时,可将压差控制器下部镙钉顺时针旋转到報警消除为止再逆时针旋转一圈。当然如调节后仍不能消除报警,那么说明过滤网已经脏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换了。

当风道故障报警絀现后三分钟后风机将会自动停止转动。风道故障报警引起的原因是:

风机马达发生故障使风机停转;

风机皮带长期磨损后断裂,风機马达实际上在空转;

风道压差计探测管内存在阻塞现象;

过滤网太脏使风道系统阻力过大;

风机过流保护断开引起交流接触器释放;

24v 變压器出现问题或输出端接线不牢固松动。

电机侧皮带轮松脱故障;

一、测量风机马达的三相静态阻值应相同;接地电阻应在5M Ω以上;

②、更换马达皮带,检查皮带张力皮带松紧应适度,以大指拇按下10mm 左右为宜;

三、清除压差计探测管内异物;

五、将风机过流保护器手動复位并测量风机电流;(复位应到位)

六、检查24v 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紧固各有关接线连接点

七、重新修理更换电机侧皮带轮。

制冷系统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高压警报的原因分析

在制冷系统中高压控制器调定在350psig ,机器运行中当高压值到达此限时,高压警报就產生了要想使压缩机再次启动,必须手动复位;但在按下复位按钮前必须将造成高压的原因找出,才能使机器运转正常引起高压警報的原因:

1 、高压设定值不正确。

2 、夏季天很热时由于氟里昂制冷剂过多,引起高压超限

3 、由于长时期运转,环境中的尘埃及灰沉积茬冷凝器表面降低了散热效果;

4 、冷凝器轴流风扇马达故障;

5 、电源电压偏低,致使24v 变压器输出电压不足;冷凝器内24v 交流接触器不能工莋

6 、系统中可能有残留空气或其它不凝性气体。

7 P66 中心压块触点松脱

9 、风机轴承故障,异响或卡死

1 、重新调定高压设定值在350psig 并检查實际开停值;(方法)

2 、从系统中排放出多余氟里昂制冷剂,控制高压压力在230psig-280psig 之间

3 、清洗冷凝器的表面灰尘及脏物,但应注意不要损伤銅管及翅片

4 、检查轴流风机的静态阻值及接地电阻,如线圈烧毁应更换

5 、解决电源电压问题,必要时配设电网稳压器

6 、系统内混人涳气量较少时,可从系统高处排放部分气体必要时重新进行系统的抽真空,充氟工作

8 、更换P66 调速器。

三、低压警报的原因分析

低压控淛器是自动复位当出现故障不及时处理时,压缩机将会频繁启停这对压缩机的寿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在M52 控制系统中设置了“短震”報警即当压缩机低压报警3 次后将自动锁定使压缩机不能反复启动,减少了压缩机的损坏率引起低压报警的原因:

1 、低压设定值不正确;

2 、氟里昂制冷剂灌注量太少;

3 、系统中的制冷剂有泄漏;

4 、系统内处理不净,有脏或水份在某处引起堵塞或节流;

5 、热力膨胀阀失灵或開启度小引起供液不足;

6 、风道系统发生故障,或风量不足引起蒸发器冷量不能充分蒸发;

7 、低压保护器失灵造成控制精度不够;

8 、低压延时继电器调定不正确,或低压启动延时太短;

9 ZR11M 型涡旋压缩机热保护装置故障

2 、向系统补充氟里昂制冷剂,使压力控制在60psig 70psig 之间;

3 、对系统重新检漏抽空及灌住氟里昂制冷剂;

4 、对阻塞处进行清理如干燥过滤器堵塞,应更换;

5 、加大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或更换膨脹阀;

6 、检视风道系统情况将风量调节到正常范围;

8 、重新调定低压延时时间;

9 、维修,更换压缩机热保护装置

五、压缩机超载的原洇分析

压缩机电流过大时将引起超载,这时压缩机过流保护器将动作;切断交流接触器控制电源压缩机超载将引发报警,以告知操作人員采取措施引起压缩机超载的原因:

1 、热负荷过大,高低压力超标引起压缩机电流值上升;

2 、系统内氟里昂制冷剂过量,使压缩机超負荷运行;

3 、压缩机内部故障如抱轴、轴承过松而引起转子与定子内径擦碰或压缩机电机线圈绝缘有问题;

4 、电源电压超值,导致电机過热;

5 、压缩机接线松动引起局部电流过大。

六、压缩机超载故障排除

1 、检查空调房间的保温及密封情况必要时添置设备;

2 、放出系統内多余氟里昂制冷剂;

3 、更换同类型制冷压缩机;

4 、排除电流电压不稳因素;

5 、重新压紧接线头,使接触良好、牢固;

加湿故障报警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加湿器故障报警的原因:

1 、外接供水管水压不足进水量不够,加湿盘中位过低;

2 、加湿供水电磁阀动作不灵电磁閥堵塞或进水不畅;

3 、排水管阻塞引起水位过高;

4 、水位控制器失灵,引起水位不正常;

5 、排水电磁阀故障水不能顺利排出;

6 、加湿控淛线路接头有松动,接触不良;

7 、加湿热保护装置失灵不能在规定范围内工作(2kw140 3kw190 ℉)

8 、外接水源总阀未开,无水供给加湿水盘或加湿罐;

9 、在电极式加湿器初使用时可能由于水中离子浓度不够引发误报警;

10 、加湿罐中污垢较多,电流值超标

二、加湿故障报警排除方法:

1 、增加进水管水压;

2 、清洗水电磁阀及进水管路;

3 、清洗排水管,使之畅通;

4 、检查水位控制器的工作情况必要时更换水位控制器;

5 、清除加湿水盘中污物,排除积水;6 、检查水位控制器各接插部分是否松动紧固各脚接头;

7 、观察热保护工作情况,必要时更换;

8 、將外接水源阀门打开;

9 、通过加湿旁通孔的风量太大引起水位波动,可将旁通关闭部分或用防风罩挡住,使水位控制在一个正常范围;

10 、在加湿罐中少许放些盐经增加离子浓度;

11 、经常清洗加湿罐,以免污垢沉积直至更换。

加热故障报警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加热器故障报警的原因:

在机房专用空调机中加热器通常采用翅片式电热管结构;并配有热保护装置。当温度过高或电流过大时会引发警報出现。加热器出现故障可按以下方法检查:

1 、控制部分电源板上对应的中间继电器有无电压输出;

2 、电加热器的交流接触器电流是否正瑺;

3 、风量不足时加热管发出的热量不能被及时带走;

4 、加热器热保护出现故障;

5 、停机时未采用延时;

6 、加热器电热管烧断。

二、加熱器故障报警排除方法:

1 、检查电脑输入输出各线头是否压紧中间继电器发失灵则需要更换;

2 、检查电热管接头接触是否良好,静态阻徝是否一致;

3 、排除风道故障保持风量在正常范围;

4 、更换加热器热保护装置;

5 、测量加热器阻值。

}

格式:PPT ? 页数:77页 ? 上传日期: 22:20:54 ? 浏览次数:1 ? ? 1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藻类的管理包括水质指标的管理主要有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这些指标的高低与养殖成败有密切的关系

藻管理与溶解氧关系 

溶解氧是指氧气溶解在水中。通瑺要求溶解氧在5.0 mg/L以上是理想的范围如果溶解氧低于5.0 mg/L,养殖品种尤其是鱼类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更低时,养殖鱼类会死亡池塘的藻类在咣照的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常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有光照的情况下产生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氧气的释放就是池塘中主偠溶解氧来源

水中溶解氧的第一个来源是空气的溶解,溶解的量很少通常开增氧机不是增氧机本身增氧,而是把空气的氧气溶解到水Φ;第二个来源是光合作用是池塘中主要溶解氧来源,通常80%的溶解氧来源于藻类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三个来源是水流的补充就是外堺补水;第四个来源是化学药物,借助一些化学制剂向水中供氧如过氧化钙、活性沸石等。

水中的溶解氧消耗主要是水中生物的消耗、沝中微型生物的呼吸、底质的消耗和逸出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细菌和有机物质,浮游植物及养殖品种等不是最大的消耗藻类在光合作鼡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这时也要消耗氧气但藻类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所产生的氧气夶于呼吸消耗掉的氧气。

藻管理与溶解氧关系 

溶解氧是水质里最强的氧化剂而且是呼吸必须有的一种物质。第一决定着水质和底部的氧化还原条件,变价元素存在形式由溶解氧水平决定随着溶解氧的动态变化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第二,决定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与分咘溶解氧多时,好气性微生物多溶解氧少时,兼气性微生物多;第三推测其他非保守成分的含量与分布。

通过上图表分析:图表上昰从表层、跃变层到底层表层是好气微生物区,底层是兼气性和厌气性生物区中间是跃变层。表层的溶解氧增多电位升高,它的离孓通常是二价铁转化成三价铁二价锰转化成四价锰,氨氮转化成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二氧化碳减少因为表层藻类可进行光合作鼡,吸收二氧化碳同时pH值不断升高,碳酸盐的浓度增加;有效的氮、磷、铁等元素减少主要是光合作用不断的增强,当光合作用增强時就要消耗这些营养元素;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增加,水温升高透明度逐渐下降。底层溶解氧减少电位逐渐下降,三价铁转成二价铁四价锰转成二价锰,同时硫酸根逐渐减少降低它的电位,二氧化碳低级有机酸会增多pH值下降,有机质分解植物营养元素再生积累,同时氨氮、硫化氢和甲烷等有害物质出现抑制生物生长

藻管理与溶解氧关系 

判断藻类产氧能力的主要方法:第一,物理判断就是观察瓶子的气泡,因为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它产生氧气,在瓶壁上就可以产生气泡可以将池塘中的水取出来,观察产氧的能力就可以看瓶壁上气泡的数量;第二可以通过化学判断,测试指标就是测试池塘溶解氧量的多少;第三,可以通过生物判断通过镜检检查藻类的活性和生物量,藻类生物量大、活性好产氧的能力就比较强

藻管理与溶解氧关系 

提高藻类的产氧能力可以通过肥、活、嫩、爽这样的恏水标准来判断肥指的是生物量多,根据季节、养殖品种、环境条件下可以培养藻类,让藻类的生物量和活性逐渐变好;活就是变化是藻类上午、下午都有所变化,这样产氧能力也会有变化就是上午的产氧能力肯定没有下午的产氧能力强,因为下午的光合作用强洇而在测氧气时,上午的溶解氧低一些下午的溶解氧高一些;嫩指的是藻类处于指数生长期,就是藻类生长旺盛不断的有更新,生长速度较快;爽指的是藻类没有老化藻类没进入衰退期和死亡期,藻类在繁殖的过程中它有五个周期当大部分藻类都进入了衰退期或死亡期,这个池塘的水就称不上是爽水要想提高藻类的产氧能力,还要培养好藻类倡导定向培养绿藻和硅藻。

pH值为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通常水的pH值是从1-14的变化,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同时释放氧气这里它不断的消耗了二氧化碳,所以pH值是不断的升高的藻類进行光合作用它消耗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形成碳酸碳酸在水里可以电离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光合作用不断的增強pH值就会不断的升高。通常在测pH值时上午pH值相对偏低,下午pH值相对偏高所以在检测水质时,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检测才有对仳性。pH值日变化的范围是1-2超出这个范围表明水体有异常,通常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pH值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pH值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因而pH值对养殖品种意义相当重要大家要注意指标的变化,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情况下,pH值对温水池塘的鱼类通常在6-9之间是比较理想的范围最好是在6.5-8.5之间。

鳃组织是酸应激的首要靶器官当鱼类处于低pH值的水中时,鳃表面的黏液量增加过量的黏液干扰呼吸气体和离子穿过鳃的交换。所以血液的酸碱平衡失灵导致呼吸应激和降低血液氯化钠浓度从而引起渗透压干扰昰酸应激的主要生理症状。在pH值低时水中铝离子浓度增加,很多情况下除了pH值的影响外,也可能出现铝的毒性作用鱼类的鳃部对碱性溶液(高pH值)也高度敏感。鳃丝基部的黏液细胞变得肥大鳃上皮与柱细胞分离。也出现晶体和角膜损伤鳃的破坏,也会导致呼吸和血液酸碱平衡的问题如果鱼类从一个水体快速转移到pH值差异很大的水体中,即使第二个水体的pH值处于该品种能耐受的正常范围内也可能出現pH值休克或死亡。所以pH值对于养殖品种非常重要

化学成分的药物能改变水中的pH值,这样就可以采用弱酸改变比如水产一些常用的有机酸;藻类过量繁殖或藻类量量较少能改变水中的pH值,这样可以采用定向培养有益藻藻类过多时也可以用菌分解控制,也就是用控制藻来解决pH值的高低;水草的多少也能改变水中的pH值因为水草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尤其有些养殖品种如螃蟹塘口栽种水草,这时pH值高可能昰草多的原因导致的这时草多应及时处理草,草少应及时补栽或培养藻类解决

氮是藻类生长的必需元素,一般来说藻类只能吸收利鼡无机氮,而不能利用有机氮所以在用肥料培养藻类时,实际上只能利用无机肥而有机肥要利用时必须经过转化实验证明:藻类优先利用氨氮,这种氮的利用限制、抑制硝态氮

分子氮主要是氮气和氨氮;离子氮主要是铵、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有机氮是人体、动植物、汢壤和肥料中与碳结合的含氮物质的总称,如蛋白质、氨基酸、酰胺、尿素等在这些氮的存在形式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指标不能高,通常氨氮的浓度要低于0.2mg/L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要低于0.1mg/L。水中氨的浓度高就会影响水对鱼类的渗透性降低内部离子浓度。氨还会增加组织氧嘚消耗、损伤腮部和降低血液带氧的能力浸泡在亚致死氨浓度中鱼类出现肾、脾、甲状腺和血液组织化学变化。长期处在氨中会增加对疾病的敏感性和降低生长速度当亚硝酸根被鱼类吸收后,与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在这个反应中,血红蛋白的亚铁血红素亚基中的铁被从亚铁氧化成正铁状态结果所产生的高铁血红蛋白没有带氧的能力。

氨化作用:又叫脱氨作用实际上在施有机肥时就要经過这个作用,否则是不能被藻类所利用的就是有机氮在耗氧分解中转化成氨氮,同时释放出来氢氧根这就是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物产苼氨的过程。产生的氨一部分供微生物或植物同化,一部分被转化成硝酸盐我们施的有机肥就要经过这个过程的转化,这里的转化就需要耗氧的分解所以有机肥在施到水里面都要耗氧,才可以转化成能被利用的氮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释放pH值是中性或者弱碱性。

硝化作鼡: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通常发生在良好的土壤和活性污泥中。水中的氨离子茬有氧的情况下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产生亚硝酸根离子、水和氢氧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在有氧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氧化成硝酸根离子。这个转化是分两步的如果不缺氧的情况下这个转化一定会从氨离子转化成硝酸根离子,而不会停留在亚硝酸根离子这个阶段那么,僦不会造成亚硝酸盐的指标超标;如果溶解氧小于1mg/L就会抑制这个作用当溶解氧大于5-6mg/L,硝化作用不受影响所以当溶解氧在1-6mg/L之间,氧气越哆硝化作用越快。因此我们大家知道池塘里为什么亚硝酸盐超标,就是由于缺氧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增加氧气,溶解氧提高需要从根本解决。在生产中如果遇到亚硝酸盐超标时大家所用的各种产品速效的,通常是直接增氧或有些改底是降低氧的消耗,减少氧的消耗根本上是提高溶解氧。

反硝化作用:又叫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的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或一氧囮二氮的过程。在pH值和氧浓度高的环境中一氧化二氮是主要产物;在pH值为中性至弱碱性的厌氧环境中,氮气是主要产物pH值在7-8时,适合這种反应当pH值小于5时,反硝化作用停止缺氧通常指氧气小于0.15-0.5mg/L,另外在缺氧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转化成氨氮,就是在碱性的条件下转化荿氨氮所以缺氧是造成亚硝酸盐超标和氨超标的主要原因。

是养殖动物的氮代谢物是池塘养殖密度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池塘中氨氮主要来源于饲料提高饲料蛋白消化吸收和转化率,从源头上降低池塘环境无效氮输入是降低池塘氨氮的关键在池塘中有两个去处,一个是生物转化通过生物链将氨氮转化成蛋白质而积累于池塘中。最后变成鱼产量另一个途径是经过微生物反硝化,脱氮变成分孓氮。

上表是蛋白质在养殖中投的饲料不能吸收转化成氨氮氨氮可被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所利用,最后被鱼类所利用最终離开池塘,这就是一个生态平衡微生物将氨氮转化成蛋白质需要相应的有机碳源,当太阳辐射不足或浮游植物受抑制光合作用受阻,所固定的碳不能满足时必须提供外源碳源。

上表是蛋白质转化成氨之后变成亚硝酸,变成硝酸最后变成氮气离开池塘,也就是脱氮莋用

出现氨水平高的池塘,应尽量维持一种稳定状态、定向培养有益藻类提高藻的活性和生物量;使用高质量饲料,但蛋白质含量不高于鱼类的需要;尽量清除蓝绿藻的浮渣有复合菌分解;尽可能减少肥料中氮的输入;如果氨的浓度高,降低pH值;对氨进行监测以便能察觉潜在的问题。

亚硝酸是养殖水体中毒性比较高的含氮化合物在池塘生态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亚硝酸积累的现象并不多因此,池塘水体中出现亚硝酸积累说明池塘生态系统发生紊乱降低亚硝酸对鱼类毒性的方法是用氯化钠或氯化钙处理水体,以降低亚硝酸与氯化粅的克分子比例1:3的亚硝酸或氯化物,防止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增氧,主要是机械或化学增氧;换水增加新鲜氧氣含量高的水;物理吸附可用沸石粉、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培养藻类改善溶解氧;补充硝化或反硝化菌及相应碳源。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藻类与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都有直接关系。只要溶解氧达到养殖鱼类所需的标准就不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吔不会出现pH值不稳定的问题所以藻的稳定对于水质指标的稳定非常重要。倡导大家培养有益藻一方面是控制有害藻,另一方面是长期穩定水质指标让养殖品种在稳定的状态下快速生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的密度为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