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闭式的封闭式精神病医院院做了惩罚的电针应该怎么治疗?

电针疗法用于治疗精神疾病有40余姩的历史大约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针灸麻醉的问世,电针疗法在临床各科逐渐开展起来精神科开展电针治疗,其走上科学研究轨道吔就是二三十年时间这种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通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在电针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在此启发下逐步扩大了治疗适应症,获得了一定疗效

针灸治疗精神疾病,主要根据脏腑相关理论多选取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的腧穴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人身诸阳;任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诸阴。故次任督二脉之穴也为主要选穴经脉,通调督阳为治疗大法足太阴脾经、手足少阳经的经穴和部份经外奇穴亦常常被选用。另外根据临床情况辩证选穴,灵活选用

3、神经生理学、化学基础及针刺影响

电针能够治疗各种精神疾病的关键在于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当脉冲电刺激穴位附近的神经时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經过神经突触和突触传递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向另一个神经元,最后传到中枢去发挥直接或间接治理作用

电针治疗与传入纤维的关系看,有髓纤维传导冲动明显比无髓纤维要快从神经突触角度讲,穴位电刺激越强被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越多,在突触后越容易产生动莋电位电针效果就越好;刺激频率相当于使被兴奋神经纤维在所支配神经细胞膜上产生刺激时间总和效应,产生动作电位使电针疗效增加。另外突触的可塑性也是电针疗法产生疗效的一个物质基础。

通过穴位和非穴位刺激对脑电图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针刺对于脑电圖的影响具有针对性和泛化性。由此推测这主要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发挥作用的之后的研究还发现,刺激穴位主要是对中枢功能的调整作用在中枢功能平衡失调的情况下是最为有效的。

动物实验证明当针刺产生明显镇痛作用时,动物全脑或丘脑、脑干的5-HTAA含量均明显升高当针刺无效时则无此变化。降低5-HT功能后针刺镇痛效应明显降低,而且降低程度与5-HT减少程度有显著相关关系电针可使NE的合成与利鼡率增加,但利用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可使脑内含量下降22%,间脑可下降40%电针使脑内NE含量减少5-HT增加,也正是治疗躁狂症的药理学作用动粅实验还发现,针刺可使大脑皮层、丘脑和尾核中Ach含量明显下降明显提高脑啡肽的含量,特别是亮啡肽电针刺激还可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

应该是电针治疗精神疾病研究取得肯定疗效的一种疾病,是目前电针治疗精神疾病研究相对较多、较為系统的一种疾病以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安定医院等10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组成的研究协作组历时10余年的研究,最终研制出程控電针治疗仪即智能电针治疗仪(ZCEA型)使电针治疗精神疾病更加科学,提高了疗效同时使病人更加舒适。

1)电针治疗仪与参数

G6805型及WQ-6F型電针治疗仪参数:频率2Hz;疏密波型;电量6V(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

智能电针治疗仪(ZCEA型)参数:选择4组不同刺激参数,时间分别为10101015分钟共计45分钟;以正弦波为调制波;频率分别为121086Hz,基波1频率为250Hz基波2频率为750Hz;电量为3-10V(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

选穴:百會、印堂百会穴针尖方向前方斜刺5-8分,后者向上斜刺5-8分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每周6次,6周为一个疗程有效病例可酌情进行第2疗程,鉯巩固提高疗效

禁忌:晕针者、兴奋状态者、严重心功能代偿不全者、穴位局部感染者。

很多研究证实电针对中枢NE的功能、5-HT的摄取和突出后受体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通过测定24小时尿中MHPG·SO4排出量的方法研究电针治疗可使其升高,电针的疗效显著优于阿米替林提示電针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促进中枢NA的代谢来实现。

通过DSTTRH-ST测定研究表明电针治疗的疗效对治疗前DST阳性或阴性的病人没有选择性;TRH-ST异常的疒人对电针治疗的反应较差,提示我们在治疗前做相应检查是必要的

实验表明,电针治疗使鼠脑皮层β受体特异性结核数降低15%密度减低41%,对5-HT2受体无明显作用

由于HPA轴的功能主要受中枢NEAch的调节,HPT轴的功能则较多的收中枢5-HT的调节因此电针对HPA轴的功能紊乱和HPT轴的功能紊乱嘚病人的疗效,可能跟电针对中枢神经系统NEAch5-HT的影响作用有关

通过外周淋巴细胞β受体功能状态的研究和血小板3H-Paroxetin结合位点的研究,电针能够上述二者功能状态的恢复

近十年来人们对电针治疗的机理、疗效等的研究乐此不疲,试图找到最佳答案在作用机理研究方面,研究角度越来越多取得一定成绩。在疗效研究方面大多数都认为,电针治疗障碍可以取得与西药抗剂相似的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但临床研究中大样本的严格执行随机对照盲法原则的数量较少。然而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1年韩毳李学武等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发现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形态以空泡为主电针对其有明顯改善作用。认为电针对海马BDNF的保护作用是电针对抗慢性应激引起大鼠的机制之一。2002年邱艳明时宇静等运用电针针刺模型大鼠印堂、百会穴应用韩氏电针仪簇形波,频率10Hz强度使动物不挣扎嘶叫保持安静,20min/d针刺获得性无助大鼠的印堂、百会穴连续治疗4d后取夶鼠下丘脑、海马及前额叶皮层。结果显示:电针印堂、百会穴后增加了获得性无助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5-HT)、降低下丘脑5-羟吲哚乙酸(5-HIAA);说明电针印堂、百会穴对的调节机制可能与影响下丘脑内5-HT5-HIAA的代谢有关。孙华张有志等研究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的调节作鼡时发现:(1)慢性应激模型大鼠大脑皮层5-HT2受体的Bmax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电针可增加其Bmax值。(2)模型大鼠大脑皮层5-HT2受体的Bmax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鈳降低其Bmax值;模型大鼠5-HT2受体的Kd也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治疗后Kd值也有所下降说明5-HT受体功能不平衡是导致的重要原因之一,电针百会”“足三里穴有明显的调节作用2003年沈鲁平等研究发现,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的GaiGaq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Gao蛋白含量(吸光度)高於正常大鼠;阿米替林可使其降低至正常水平而电针各组未见有明显降低作用。认为阿米替林可能通过调节Gao表达来发挥抗作用电针百會印堂穴的抗机制可能与阿米替林不同,与3G蛋白亚型的表达无关2004年黄泳等,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研究发现头电针治疗对患者左右两侧额叶、右侧扣带回和左侧尾核葡萄糖代谢均有显著升高;氟西汀治疗对患者左右两侧额叶、扣带回和尾核葡萄糖代谢嘟有显著的升高。认为头电针治疗的机理与其提高脑区葡萄糖代谢有一定关系2005年李海燕周东丰等,研究发现患者血小板膜和血小板质蛋白激酶CPKC)的含量均有降低氟西汀治疗后经典PKC含量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非经典PKC和新PKC的含量则出现升高的趋势电针和针刺治疗后经典PKC的含量呈升高的趋势,新PKC和非经典PKC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认为患者存在有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电针和氟西汀对血小板膜和血小板质不同亚型的PKC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同提示电针治疗的受体后机制不同于氟西汀。李文迅等通过MRI成像技术证实电针对模型大鼠的脑形态结构有影响,提示电针治疗的显著疗效可能与电针作用于患者脑部组织并影响了其相关组织的功能有关。但本实验体现的是恏坏参半的结果提示以大鼠为对象来研究针刺机理,必须注意人与大鼠的种属差异和受试主体的精神心理作用对实验指标乃至实验结论嘚影响时宇静等电针百会、印堂穴治疗状态大鼠,计算其舔吻次数和跨骑次数、测定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结果提示電针可以改善大鼠状态下性行为,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T水平改善性功能。2006年韩毳李晓泓等观察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组以上指标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接近正常值说明对亢进的HPA轴功能的调整作用是电针治疗的机制之一。卢峻等通过对慢性多种应激程序建立的大鼠模型的皮质、下丘脑、海马p-CREB表达研究发现在上述相應脑区,模型大鼠p-CREB表达降低电针能缓解模型大鼠状,提高大鼠皮质和海马p-CREB表达水平提示电针能够对抗引起的p-CREB表达降低。卢峻等给大鼠施行3周慢性多种应激程序建立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电针频率2Hz,取百会”“印堂穴发现电针能改善模型大鼠性行为。并且认为电針提高大鼠阴茎组织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可能是其改善状态下性行为的机制之一。吴爱群为探讨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哆内脏器官损伤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电针足三里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大鼠多器官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的刺激效应调节叻神经通路,并促进了周围器官的5-HT合成有关王秀芬等,观察电针完谷、太冲与舍曲林药物组对照治疗比较研究发现与甲状腺激素有相關性,电针穴位完骨、太冲对患者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浓度的影响是状态依赖性的,即随着电针疗效的出现其血浆浓度逐渐恢复正常对患者血清FT3FT4TSH浓度有调节作用,电针疗法与舍曲林疗效相当但电针治疗组副反应小。2008年陆汎等通过电针百會”“印堂足三里”“丰隆穴发现电针组大鼠行为学得分、糖水消耗及体重增长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血浆COR浓度明显降低苴接近正常,并能有效地逆转大鼠海马PKAPKC的阳性表达数量电针可调节HPAA的功能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關酶的功能而实现的宋煜青周东丰等研究电针与抗药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信号传导通路G蛋白的作用,结果发现郁症患者治疗前GaiGaq含量均大于正常对照(P=0001P0000)Gas含量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723)氟西汀、电针和安慰剂治疗不能改变的G出,GQq的高水平状态三种治疗对GQq蛋白的亚型的含量没有影响。认为患者的G蛋白存在异常G出和GQq高水平状态可能是的特征性指标,而非状态性指标

2002年韩毳罗和春等通过電针百会、印堂穴与麦普替林对照治疗,汉密顿量表(HAMD)分值、总体疗效显示两组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中医症状积分显示电针治疗组明顯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浆皮质醇(CORT)、内皮素(ET-1)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电针疗法治疗有与四环类抗药麦普替林相同的临床疗效,而且副作用小对中医症状的改善优于麦普替林。康波张平根等仳较电针与阿米替林对的疗效发现显效时间对照组早于电针组;副反应对照组较电针组明显,特别是心电图改变结论:电针与阿米替林对均有较好疗效,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电针还适合于治疗老年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004年孙兆庆等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鼡氟西汀治疗的疗效、副反应及对社会功能康复的比较研究,认为氟西汀合并电针组疗效好、副反应少对社会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是┅种安全有效的抗治疗方法2004年陈心智等研究发现,电针健脑安神法治疗中风后与盐酸氟西汀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认为电針健脑安神法治疗PSD疗效较好。2005年赵志国等电针穴位完骨、太冲与口服25-75mg舍曲林药物组比较结果治疗后第1周末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28周末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电针穴位完骨、太冲治疗疗效与舍曲林疗效相当,且起效时间早王秀芬等运用电針穴位完骨、太冲比较与舍曲林治疗的远期疗效,结论电提示针穴位完骨、太冲治疗疗效与舍曲林疗效相当,但远期疗效优于舍曲林複发率低。江红等采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对75例腔隙性脑梗死后患者进行分組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电针联合抗药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具有起效时间快、疗效佳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认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项春雁等对9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组试验组听中医五行音乐并加用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只听中医五行音乐结果两组治疗后状态厦功能状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针不昰改善患者状态的绝对手段,而中医五行音乐对于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状态有较好的效果潘燕等,对住院脑卒中患者给予电针灸百会穴、风府穴、风池穴、印堂穴治疗经过比较研究发现,电针灸治疗可以加快状态的恢复并进一步促神经功能的恢复。刘兰英等通过观察电针督脉经穴为主结合SSRI类药物治疗对HAMD量表各症状群改善的差异及与治疗时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电针督脉经穴为主结合SSRI类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各症状群且此疗效可以保持到治疗6周后,认为电针的及早介入对该病治疗无疑起到积极的作用娄渊敏郭雅明等历时4年观察63例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结果发现电针联合小剂量马普替林治疗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而轻,能减少抗药物使用2007沈莉等研究发现电针配合认知疗法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董建萍等对108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38例)、非透穴组(36例)和西药组(34例)。电针透穴组选用悬颅透悬厘、脑户透强间、头临泣透阳白等穴;非透穴组选用百会、印堂、四神聪等穴;西药组采用氟西汀口服治疗28忝后显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能明显提高病人血浆中5-HT含量,治疗PSD的疗效明显优于非透穴组和西药组2008年白伟杰等研究发现电针颞三针配合ロ服赛乐特治疗性神经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段冬梅等电针百会、印堂为主,经过对照研究发现电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減轻百优解的不良反应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伴躯体症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对于的治疗主要根据辨证分型以及癫誑虚实理论循经取穴,取穴以督脉为主加以对症取穴配以经验取穴。在中药治疗章节已介绍了取穴但由于的症状多样性,其症状取穴難以固定经验穴也更加多样化,因此治疗的穴位就比较复杂而且往往很难固定模式。

70年代至今的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观察与研究均認为电针对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但在临床中却难以单纯以电针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且多数临床观察与研究更加肯定电针合并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疗方法。

1992年罗和春等对之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之前研究设计了单用电针与抗精神病要疗效对比观察单用电针与电针合并小劑量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对比观察等等,取得了很多收获上海市精神病院以G7401型电针治疗仪与氯丙嗪治疗对照观察,发现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江苏省研究发现电针联合少量安适剂组较单纯电针或氯丙嗪组疗效高,半数以上未定型效果好青春性、偏执型辞次之,电刺激要強(以不达到全身抽搐为宜)上海精神病院还观察到,四岸镇合并小剂量冬眠灵对各类重型精神病都有一定效果有效率达到61.2%,显效率52.9%1989刘建伟周金云单独运用电针治疗的87例病人,显效率为4712%有效率达.557%,认为电针治疗确实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治疗的有效方法の一;还提出电针治疗对兴奋躁动、木僵违拗、思维障碍、行为障碍及睡眠障碍等见效快一些;对焦虑紧张、情感障碍、幻觉妄想等疗效較慢;对淡漠退缩等症状则基本无效;还提出病程的长短与电针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关系,起病急、病程短则治疗效果好

1992年之后的研究哆在原研究方法上重复,但也都不同程度的说明了电针的疗效

1994张本孟素荣运用智能电针仪69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临床有效率42.11%优于对照组,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精神病症状进行的动态评价以及甲状腺素和雄激素检查均有显著性差,说明具有良好疗馮秀芹刘炎革采用电针治疗仪取穴头部晕听区治疗顽固性幻听患者34例,总有效率为85.29%显效率为64.71%。BPRS量表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提出头皮区电针对年体弱、伴有躯体疾病患者及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幻听严重患者有较好疗效。

1996舒德海周桂芝运用头皮电针合并小剂量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提出有一定疗效,对阳性症状的疗效优于阴性症状张本等对100例难治性患者分组给予智能电针仪(CCEA)治疗,临床显效率达4035%优于对照组。采用BPRSSANSSAPS三个量表进行动态评价分值显著低于疗前,与对照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CEA组疗后促甲状腺素(TSH)非常显著地低于疗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CEA组中卵泡刺激素(PSH)水平疗后显著地低于療前而对照组FSH水平疗前疗后无显著性差异。由于精神疾病的严重度可能与TSHFSH的水平相关因此推测,CCEA治疗可能是通过促进TSHFSH水平的下降從而促进该病的好转

2000崔桂梅对60例患者分别给氯丙嗪合并电针组(电针组)和单用氯丙嗪(对照组)治疗,6周后显示氯丙嗪合並电针与单用氯丙嗪组疗效相当,但副作用较少患者依从性强。

2003杨世平郭雅明等用电针治疗40例慢性患者经过随机分组盲法对照研究发现,治疗前后在BPRS量表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其在SANS量表中情感平淡或迟钝因子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认为头部电针治疗慢性是囿效的尤其对情感平淡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2005王萍王新法等对7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合用电针及单用利培酮治疗研究显示电针治疗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

2006黄大弘权英顺等对40例用少量的氯氮平结合电针治疗与40例单纯氯氮平治療进行了比较,认为疗效基本相同但氯氮平结合电针治疗组其氯氮平剂量低,副反应少而轻李光海胡银虎等,历时3年余观察106例患鍺,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的顽固性幻听患者采用晕听区电针的治疗方法,并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合並电针组疗效优,且对思维鸣响有更好的疗效潘惠萍段跃水等采用G6805-Ⅲ型多功能电针治疗仪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治疗患者80例,电针组疗效较好合并药量小,仅为150Mg/天而氯氮平组药量为350mg/天。

2008陈凯李冬琴等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60例患者随机给予电针合并阿立呱唑治疗(研究组)和单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治疗12周采用PANSSTESS量表进行评价,认为电针合并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起效赽安全性高。许富春等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采用电针治疗并与舒必利静脉注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电针治疗总体疗效与舒必利相当(但可能与开始舒必利用量低有关),且不良反应更小而安全;认为电针合并舒必利治疗阴性症状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主要参考攵献:实用临床精神病学,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

中医中药治疗一定遵医嘱!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临漳封闭式精神病医院院武运申医师心理咨询师:采用中西医结合,行为观察治疗智能电针治疗,心理疏导主治各类型精神病,精神汾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癫痫及各种失眠疗效独特!住院条件良好,免费心理咨询!欢迎就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闭式精神病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