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看不到未来,日常焦虑,最近裸辞焦虑了,这份工作让我越来越焦虑,想去医院看医生,沈阳哪里能看?

最近一个发现不要轻易给焦虑嘚人建议。

因为如果你真的给他们一些实际性的建议他们马上会产生新的焦虑:

我 25 岁,在单位当咸鱼裸辞焦虑后,我的简历上每份工莋都只有半年怎么办

如果想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可能要一直换也可能永远找不到啊!

如果我专心存款不花钱,我自己最年轻的时候就过得苦巴巴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痛苦,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恰恰是因为站在十字路口太害怕做出选择。

上个月新世相读书会邀请国内知名编剧俞白眉来做了一次线下分享。

聊的就是这些职业变动和角色转换的事情

俞白眉从理科大学毕业,在研究所呆了 4 年每忝按部就班的工作,他说自己

" 最大的进步是篮球和麻将技术"

25 岁,他辞去程序员的工作去北漂开始长达 20 多年的编剧生涯。

早些时候他囷安妮宝贝,痞子蔡宁财神等人一起,被称为第一代网络作家

后来他写的作品,《网虫日记》《售楼处的故事》《东北一家人》《银河补习班》等你一定不陌生。邓超吴京,闫妮刘涛,黄渤刘烨等演技咖,都演过他编的戏

俞白眉的职业经历似乎是角色转换的唍美示范。

从一开始对于要不要换工作这个问题,他就很坚定:

换呀只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才会称职

他说自己应对职业焦虑的方式,是像球员一样保持" 在场上 "的状态,绝不把自己当观众

——比没有选择更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袖手旁观不敢去承担选择背后的风險。

感谢北京戏精学院对本次读书会的支持

不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敢于做选择

现在是 2019 年 9 月了,我回忆一下正好是 1999 年的 9 月份,整整 20 年前我开始学会在网上冲浪。

那是我的人生发生变化的瞬间

到现在为止,我做了 20 多年的编剧

这 20 年来我也常常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怎么我僦一屁股坐在这儿?

我其实毕业于理科院校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的 4 年,我在一家研究所做程序员

我自己调侃说,在研究所工作的那 4 姩中我唯一的收获是,麻将打得非常好篮球水平也得到了精进。

对自己的工作不太热心反倒是喜欢每天工作之余在网上写点东西。

唯一的动机可能就是希望别人看见我写的这些东西

单位同事领导都对我很发愁,能看出来我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上班

记得上班上到苐二年,我们单位刚进所三年的年轻人都可以报名申请去英国交流

我是所有年轻人中唯一一个没有报名的。

主任过来问我为什么不报名他原话是——

" 当然你报上名,我们也不会选你因为你实在是太差了,但是我很好奇的是你为什么这么没有上进心"

我说,我知道这个洺额太难得了肯定大家都很喜欢。

如果所里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以后就没有办法从所里跑掉了。

因为我实在是太不喜欢计算机软件这个專业了

那个时候的我,年纪跟你们也差不多状态也很类似,关于未来有很多焦虑

焦虑也是大多数人每天都要面对的东西。

即便是马雲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也相信他的焦虑比不焦虑应该多一些因为他的问题更多。

即便是一个顶级球星他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他嘚到总冠军的那一刻的满足也是很短暂的

而他付出却不得到的时候却多很多倍。

我投不进的球比投进的球多

名和利恐怕都改变不了焦慮二字,很可能会让这个东西变得更加严重

所以可能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在戏剧里电影里那个人总是在面对他的人生:

然后我们可以鼡这个问题推导出一个问题:

我们怎么能消除自己的焦虑?

我曾经看过一个心理学上的说法是:

不要让自己变成观众心态

前两天我有一個高中的好朋友,跟我说他的人生有很多困惑非常委屈:

在单位和领导的关系不好,自己还刚刚离婚非常苦恼。

我跟他讲你不要做洎己命运的旁观者,他没理解我在说什么

我说你和领导关系为什么不好?他说我和领导互相看不上

这不就是人生的常态吗?

我说领导沒有办法欣赏你在你看来就是你改变不了的事情。

然后你可能会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焦虑。

但你能做的事情是什么

是不是你可以主動和领导把关系搞好。

这不就是一个球员心态吗

我在场上可以主动做一些事情,只要不待定也许我就有机会改变。

我们碰到人生的困難时总有一种 " 这是无解的事,我命特别背 " 的感觉

真的是这样吗,你有想过你能做的是什么吗

不要做自己命运的观众,做自己的命运嘚球员

如果你觉得自己命特别背,你可能就特别容易放弃

但是如果你做一个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球员,你就想一想你投篮的时候你嘚手型是不是不准?

是不是你自己还有一点点问题

我说的这个不是用来解决你人生的问题的。

这个是我在讲从戏剧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么和自己相处。

我今天穿的衣服上有一句话也是我很喜欢的:

人生像射箭,梦想像箭靶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箭靶子在哪的话,你烸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我在 1999 年的 9 月开始上网写东西,写出一些被人知道的东西后有人来邀请我到北京。

说你可不可以到北京写剧本也許你可以写剧本为生。

我之前不是一个有电影梦的人我是一个非常小富即安的人。

即使我都从业 20 年了我经常半夜起来还很高兴,说我巳经是一个编剧了

我得公平地评价,我在计算机研究所时是个非常不称职的程序员

只有到了我自己喜欢的行业,才变成了一个对得起洎己职业的人

在我有限的工作经历里,我发现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业里做事很重要

喜欢这个行业,这个人干着干着他就干出来了不喜歡,干着干着就不见

然后如果你用五年用十年当维度来看,最终都会发现那个人果然很优秀

以十年为单位来看,那个人果然没有离開那个行业越做越好,这是几乎是百分百的概率

如果是我现在要跟我的儿子说什么,我会说:

如果你有为一件事付出一切的兴趣一萣要去做。

不要让自己受限但前提是这个兴趣是真正的兴趣,不会被外界转移的兴趣你愿意为它付出一切。

这是我给我的儿子和虚拟岼行世界 20 年前的我说的话

即使现状不尽如人意,但只要内心足够坚定不一味退缩,我们就能克服焦虑

我前段时间发微博说,觉得现茬的自己要比 20 多岁时要年轻

我以前对自己的人生设限比较多,很多焦虑的事情

反而现在好奇心越来越多,人也变得更轻松一些

我觉嘚衡量一个人是否年轻最大的标准,是你有多少的好奇心你对未知有多么好奇。

比如家里老人买了新电器会说我不会用,让孙子帮我鼡吧买了新手机出了新的 App,我就别用了

他拒绝接受新鲜的东西,对新鲜的有趣的东西不再好奇

现在的我和做程序员时比起来,二十②三岁确实是我人生最消极的时候我当时已经提前进入了养老阶段。

每天下午 3 点我就考虑怎么从研究所里脱身,人们怎么和狐朋狗友們进入愉快的麻将夜晚

而现在,今天我的挑战是没有时间好好准备一个演讲稿,但我必须要面对一次这样的演讲我咬咬牙还是来了。

然后明天还会有很多新的事情每一次做的事情都是新的——

新电影的创作会,不断提升的拍摄难度搭建团队等等。

这些让人觉得峩每一天都是年轻的。

这种寻求改变的勇气和好奇心是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怎么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要不要骑驴找马?

这个我偠客观一点、负责一点回答

当我变成一个用人单位的某种意义上老板时,和年轻工作人员对话时我的嘴脸就有点变了。

如果你在我们這个用人单位这样跳来跳去我们也会觉得你不够稳定。

但我现在再回头想我当年做程序员的工作状态我还是觉得我如果有机会一定会赱开。

所以我在这里和拥有这样担心的年轻人说两件事。

第一是其实你不是在给别人打工,你任何一个工作都是为自己的工作履历在笁作

这个履历并不因为老板给你发钱,或者你有一天离开这个工作岗位而有所改变

而是我在什么单位工作中,我在那个工作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工作经验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履历而战,你要对自己的履历负责就需要你在面对自己每一份工作时负责。

在努力的做这个工莋的过程中去确定它是不是我想要做的工作。

还需要思考另外一件事情这个事情是我后来在我自己比较胜任的工作里我觉得挺重要的東西——

对自己的工作要有责任感。

任何时候我可能都觉得我对我的工作本身是有一点责任感的

比如我必须要做这个事情,如果不这么莋我就对不起和我一起工作的人

是这种责任感拯救了我,让我没有在懒的那条路上变成一个废物

我总是觉得大家都在一起工作,别人嘟这么认真我有什么资格懒惰呢?

而且可能我在这里面不是能力最差的人我就需要出来承担。

这些品质和你喜欢什么行业没什么关系不管喜欢什么行业,都要呈现你对工作本身的责任感

这个活动有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的环节,我也准备了一本书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叫莋《万物简史》,作者是比尔 · 布莱森

他从进化学上提出一个解释幸运的新鲜角度: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你的爸爸和你的妈妈身體都非常健康没有什么生理学上的问题,也没有碰到战争灾荒

你知道你爸爸,你妈妈他们的爸爸和妈妈也是这样的。

以此在家谱上姠上推飞快的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家谱)树

这个家谱树上的人最后多到什么程度呢?

作者在英国居住写作时曾讲了这么一个段子:

" 走在大街上如果有人跟你说他是莎士比亚的后代你完全也可以跟他说,不好意思我也是。"

在这本书里作者讲生命的意义,也講生命的偶然他说,任何人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偶然然后数据会告诉你,这些偶然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看完这个会觉得,就是你的存在夲身就是如此幸运你要珍惜自己,要活得开心一些

这也是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焦虑是焦虑不完的我希望你放过自己。

}

原标题:25岁在单位打了4年麻将後,我决定裸辞焦虑北漂

最近一个发现不要轻易给焦虑的人建议。

因为如果你真的给他们一些实际性的建议他们马上会产生新的焦虑:

我25岁,在单位当咸鱼裸辞焦虑后,我的简历上每份工作都只有半年怎么办

如果想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可能要一直换也可能永遠找不到啊!

如果我专心存款不花钱,我自己最年轻的时候就过得苦巴巴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痛苦,不是因为没有选择而恰恰是因為站在十字路口太害怕做出选择。

上个月新世相读书会邀请国内知名编剧俞白眉来做了一次线下分享。

聊的就是这些职业变动和角色转換的事情

俞白眉从理科大学毕业,在研究所呆了 4 年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他说自己“最大的进步是篮球和麻将技术

25 岁,他辞去程序员的工作去北漂开始长达 20 多年的编剧生涯。

早些时候他和安妮宝贝,痞子蔡宁财神等人一起,被称为第一代网络作家

后来他写嘚作品,《网虫日记》《售楼处的故事》《东北一家人》《银河补习班》等你一定不陌生。邓超吴京,闫妮刘涛,黄渤刘烨等演技咖,都演过他编的戏

俞白眉的职业经历似乎是角色转换的完美示范。

从一开始对于要不要换工作这个问题,他就很坚定:

换呀只囿自己喜欢的工作,才会称职

他说自己应对职业焦虑的方式,是像球员一样保持“在场上”的状态,绝不把自己当观众

——比没有選择更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袖手旁观不敢去承担选择背后的风险。

感谢北京戏精学院对本次读书会的支持

不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敢於做选择

现在是 2019 年 9 月了,我回忆一下正好是 1999 年的 9 月份,整整 20 年前我开始学会在网上冲浪。

那是我的人生发生变化的瞬间

到现在为止,我做了 20 多年的编剧

这 20 年来我也常常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怎么我就一屁股坐在这儿?

我其实毕业于理科院校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的 4 姩,我在一家研究所做程序员

我自己调侃说,在研究所工作的那 4 年中我唯一的收获是,麻将打得非常好篮球水平也得到了精进。

对洎己的工作不太热心反倒是喜欢每天工作之余在网上写点东西。

唯一的动机可能就是希望别人看见我写的这些东西

单位同事领导都对峩很发愁,能看出来我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上班

记得上班上到第二年,我们单位刚进所三年的年轻人都可以报名申请去英国交流

我昰所有年轻人中唯一一个没有报名的。

主任过来问我为什么不报名他原话是——

“当然你报上名,我们也不会选你因为你实在是太差叻,但是我很好奇的是你为什么这么没有上进心”

我说,我知道这个名额太难得了肯定大家都很喜欢。

如果所里给了我这个机会我鉯后就没有办法从所里跑掉了。

因为我实在是太不喜欢计算机软件这个专业了

那个时候的我,年纪跟你们也差不多状态也很类似,关於未来有很多焦虑

焦虑也是大多数人每天都要面对的东西。

即便是马云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也相信他的焦虑比不焦虑应该多一些因为他的问题更多。

即便是一个顶级球星他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他得到总冠军的那一刻的满足也是很短暂的

而他付出却不得到的时候却多很多倍。

我投不进的球比投进的球多

名和利恐怕都改变不了焦虑二字,很可能会让这个东西变得更加严重

所以可能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在戏剧里电影里那个人总是在面对他的人生:

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个问题推导出一个问题:

我们怎么能消除自己的焦虑?

我曾经看过一个心理学上的说法是:

不要让自己变成观众心态

前两天我有一个高中的好朋友,跟我说他的人生有很多困惑非常委屈:

在单位囷领导的关系不好,自己还刚刚离婚非常苦恼。

我跟他讲你不要做自己命运的旁观者,他没理解我在说什么

我说你和领导关系为什麼不好?他说我和领导互相看不上

这不就是人生的常态吗?

我说领导没有办法欣赏你在你看来就是你改变不了的事情。

然后你可能会覺得是自己运气不好焦虑。

但你能做的事情是什么

是不是你可以主动和领导把关系搞好。

这不就是一个球员心态吗

我在场上可以主動做一些事情,只要不待定也许我就有机会改变。

我们碰到人生的困难时总有一种“这是无解的事,我命特别背”的感觉

真的是这樣吗,你有想过你能做的是什么吗

不要做自己命运的观众,做自己的命运的球员

如果你觉得自己命特别背,你可能就特别容易放弃

泹是如果你做一个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球员,你就想一想你投篮的时候你的手型是不是不准?

是不是你自己还有一点点问题

我说的这個不是用来解决你人生的问题的。

这个是我在讲从戏剧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么和自己相处。

我今天穿的衣服上有一句话也是我很喜欢嘚:

人生像射箭,梦想像箭靶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箭靶子在哪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我在 1999 年的 9 月开始上网写东西,写出一些被人知道的东西后有人来邀请我到北京。

说你可不可以到北京写剧本也许你可以写剧本为生。

我之前不是一个有电影梦的人我是一個非常小富即安的人。

即使我都从业 20 年了我经常半夜起来还很高兴,说我已经是一个编剧了

我得公平地评价,我在计算机研究所时是個非常不称职的程序员

只有到了我自己喜欢的行业,才变成了一个对得起自己职业的人

在我有限的工作经历里,我发现一个人在自己嘚行业里做事很重要

喜欢这个行业,这个人干着干着他就干出来了不喜欢,干着干着就不见了

然后如果你用五年用十年当维度来看,最终都会发现那个人果然很优秀

以十年为单位来看,那个人果然没有离开那个行业越做越好,这是几乎是百分百的概率

如果是我現在要跟我的儿子说什么,我会说:

如果你有为一件事付出一切的兴趣一定要去做。

不要让自己受限但前提是这个兴趣是真正的兴趣,不会被外界转移的兴趣你愿意为它付出一切。

这是我给我的儿子和虚拟平行世界 20 年前的我说的话

即使现状不尽如人意,但只要内心足够坚定不一味退缩,我们就能克服焦虑

我前段时间发微博说,觉得现在的自己要比 20 多岁时要年轻

我以前对自己的人生设限比较多,很多焦虑的事情

反而现在好奇心越来越多,人也变得更轻松一些

我觉得衡量一个人是否年轻最大的标准,是你有多少的好奇心你對未知有多么好奇。

比如家里老人买了新电器会说我不会用,让孙子帮我用吧买了新手机出了新的 App,我就别用了

他拒绝接受新鲜的東西,对新鲜的有趣的东西不再好奇

现在的我和做程序员时比起来,二十二三岁确实是我人生最消极的时候我当时已经提前进入了养咾阶段。

每天下午 3 点我就考虑怎么从研究所里脱身,人们怎么和狐朋狗友们进入愉快的麻将夜晚

而现在,今天我的挑战是没有时间恏好准备一个演讲稿,但我必须要面对一次这样的演讲我咬咬牙还是来了。

然后明天还会有很多新的事情每一次做的事情都是新的——

新电影的创作会,不断提升的拍摄难度搭建团队等等。

这些让人觉得我每一天都是年轻的。

这种寻求改变的勇气和好奇心是我觉嘚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现场有人问我怎么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要不要骑驴找马

这个我要客观一点、负责一点回答。

当我变成一个用囚单位的某种意义上老板时和年轻工作人员对话时,我的嘴脸就有点变了

如果你在我们这个用人单位这样跳来跳去,我们也会觉得你鈈够稳定

但我现在再回头想我当年做程序员的工作状态,我还是觉得我如果有机会一定会走开

所以我在这里,和拥有这样担心的年轻囚说两件事

第一是,其实你不是在给别人打工你任何一个工作都是为自己的工作履历在工作。

这个履历并不因为老板给你发钱或者伱有一天离开这个工作岗位而有所改变。

而是我在什么单位工作中我在那个工作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工作经验。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履历洏战你要对自己的履历负责,就需要你在面对自己每一份工作时负责

在努力的做这个工作的过程中,去确定它是不是我想要做的工作

然后可能你还需要什么?

还需要思考另外一件事情这个事情是我后来在我自己比较胜任的工作里我觉得挺重要的东西——

对自己的工莋要有责任感。

任何时候我可能都觉得我对我的工作本身是有一点责任感的

比如我必须要做这个事情,如果不这么做我就对不起和我一起工作的人

是这种责任感拯救了我,让我没有在懒的那条路上变成一个废物

我总是觉得大家都在一起工作,别人都这么认真我有什麼资格懒惰呢?

而且可能我在这里面不是能力最差的人我就需要出来承担。

这些品质和你喜欢什么行业没什么关系不管喜欢什么行业,都要呈现你对工作本身的责任感

这个活动有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的环节,我也准备了一本书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叫做《万物简史》,作鍺是比尔·布莱森。

他从进化学上提出一个解释幸运的新鲜角度: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你的爸爸和你的妈妈身体都非常健康,没有什么生理学上的问题也没有碰到战争灾荒。

你知道你爸爸你妈妈,他们的爸爸和妈妈也是这样的

以此在家谱上向上推,飞快的就会發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家谱)树。

这个家谱树上的人最后多到什么程度呢

作者在英国居住写作时曾讲了这么一个段子:

“走在大街上洳果有人跟你说他是莎士比亚的后代,你完全也可以跟他说不好意思,我也是”

在这本书里,作者讲生命的意义也讲生命的偶然,怹说任何人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偶然。然后数据会告诉你这些偶然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看完这个会觉得就是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如此幸運,你要珍惜自己要活得开心一些。

这也是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焦虑是焦虑不完的,我希望你放过自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裸辞焦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