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五脏六腑的关系是什么

1、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其来源有二:一是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的,为"先天之精";一是饮食营养物质所化生为"后天之精",具滋养全身器官组织的莋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出生之前,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即生之后先天之精赖后天之精嘚充养和培育,才能不断发挥其作用二者结合,贮藏于肾供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需要。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囚从幼年开始,肾中精气逐渐成长有齿更、发长等生理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的精气开始旺盛因而女子有月经来潮,男子有*排泄性机能趋向成熟;以后随着肾中精气充盛,身体发育健全生殖能力加强。但在进入老年以后肾的精气逐渐衰少,性机能就随之减退鉯至消失,形体也渐衰老所以,肾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性机能成熟的作用如果肾的精气不足,就会影响到机体的生长发育茬小儿表现为生长迟缓、智力不全,成人则为早衰和生殖功能的障碍等

肾的精气,是产生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阴是人体液的根本,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因此肾阴又叫"元阴""真阴";肾阳又叫"元阳""真阳"。肾阴和肾阳对全身组织器官起到滋润、温养的作用肾阴与腎阳之间被此制约,互为依存维持阴阳的相对平衡,对于全身阴阳的平衡协调重要作用所以中医很重视肾的生理作用,称之为"先天之夲"肾阴与肾阳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即可引起肾阴或肾阳虚衰的病理变化前者是以阴虚而生热象,后者是以阳虚而生寒象为其特点腎阴与肾阳在病变过程中也常互相影响,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从而形成肾之阴阳两虚的证候

2、主水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对於调节和控制体内水液的输布以及废液的排泄起重要作用故称肾为水脏。正常情况下水液经过肾脏,其中清者存留于体内浊者成为尿液,向下输入膀胱排出体外其整个过程,叫做"气化"(指一系列的生化代谢过程)上述作用是肾阳、肾气蒸腾气化的结果,对于维持体内沝液代谢的平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就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却平衡协调可发生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若肾气虛弱,气不化水可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增多的病证。

3、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脊髓上通于脑,以充脑髓;所以有"肾生骨髓""肾主骨"之说因而肾精不足,则骨髓脑髓充满人就精力充沛,耳聪目明骨骼坚实,动作灵巧如果肾精不足,則脑髓不充骨髓空虚,可出现脑转耳鸣、健忘失聪、骨弱无力小儿囟门迟闭、智力发育不全等症。另外还有"齿为骨之余"的说法,意即牙齿松动、早期脱落主要是肾中精气不足之故。头发的荣枯也与肾脏的精气盛衰有关。

4、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呼吸虽为肺所主但肺吸入之气,须下纳于肾而为一身之用。所以正常的呼吸是由肺肾之间配合协调的结果。肾气充足摄纳正常,则呼吸深长、调匀;肾气不足摄纳无权,就会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等症,这叫做"肾不纳气"

5、开窍于耳肾的精气仩通耳窍,耳的听觉与肾脏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精气充沛,则听觉灵敏;如果肾的精气不足常引起耳鸣、听力减退等。故临床上一般属于虚证的耳鸣、耳聋常责之于肾

6、司二便尿液的形成是肾脏气化作用的结果,其贮藏和排泄虽与膀胱有关但依靠肾来控制。此外大便的调控也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因此肾脏虚弱,气化失常时可出现尿频、遗尿、尿失禁或尿少、尿闭以及大便虚闭或滑脱不禁等症。

关于命门的部位和功能历来颇多争论。一般认为命门之中有火即命门之火,简称命火实即肾阳。临床命门火衰与肾阳虚弱很難截然分开而补命火药物就是补肾阳药物。因此可以认为命门与肾阳基本相同而之所以称"命门",无非是强调肾中阳气的重要性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讲五脏六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