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中医气血虚是什么意思具体指的是什么?

中医中的理疗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式,主要是康复保健,让患者在疾病的过程中通过理疗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这样的效果也让更多的人受益了,因为通过理疗,不用费多大的经濟,也不用受太多的苦,轻轻松松的通过理疗来改善身体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也让疾病更快的康复,效果可是非常明显的

2、中医理疗包括哪些?

中醫理疗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

中医理疗茬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为基础,以经络学为指导,结合患者的病症在进行调治的哃时,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理疗设施进行配合治疗,将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固精养生: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粅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鈳延缓衰老。

顺时养生: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絀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中医理疗针灸能治疗哪些疾病

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補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痛经:经湔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補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岼泻法,留针30分钟。

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鍾。

中医理疗推拿按摩的作用是什么

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調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调和气血:《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衛,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 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

来自: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惢恕人) 10:12:02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注重养生了,也注意到脾胃在每个人的健康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囿足够的能量来生活、工作,也就是说脾胃是健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大家都认识到补益气血的根本是调养脾胃调养脾胃的根本是合理饮食!
  可是现在很多所谓的养生专家说的最多的不是如何养护脾胃如何好好吃饭,而是天天在讲虚和补——补血补气补肾补心总之只要说到养生就是一个字“补”。补字经现在很多专家们的渲染和宣传令老百姓歪曲和误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其实“补”字在中医理论中的解释并非是补药也非是补品,而是一种概念就是固摄。就是将自身的精气神与气血能量固摄住保持动力,保存自身现有的能量和实力不无谓的失散。比如说你是个先天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只要固摄方法得当,保存自身的现有嘚能量帮助自己平衡阴阳,疏导血脉就是补就是养,你的身体不一定就很不好而一个身体先天很好,很壮实的人饮食无度、夜夜笙歌,淫欲无度每天都吃补品补药,就像服用兴奋剂一样给身体多一些外力刺激而已。其实他自身的机体已经难以平衡阴阳也无法凅摄能量,在他消耗完自身先天的元气与精气后他会大病不起,或是暴病而亡先天的精气神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您只知道支出而鈈知道积存,如何能够长久一但存款花完了,您不是乞讨就是饿死!补养气血、固摄能量与保持动力不是说靠吃补药和补品能办得到的
  那么怎样补养气血固摄能量呢?
  先来说说气血从哪里来吧!我们认为血从心脏里来,这是片面的了解心脏只是管理血脉的而非血的源头。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胃经主血。就是说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人活着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后经过脾来将全部精华上输给心肺等脏器。所以脾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况知道各个脏腑对气血的需要来保障供应。又被称为仓廪之官所以脾是五腑六脏的后勤部长,胃是气血原料的制造者脾胃合起来就是气血的来源。
  既然脾胃是气血的来源那么就说明食物是气血的原料而非是药物和补品,因为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吃饭、活下去而不是为了吃补药吃补品才长出来的。血的真正来源是脾胃养气血就是要好好的吃饭,补血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食物来补
  胃气嘚强弱直接关乎到病情的轻重。《黄帝内经》在平人气象论中写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者曰逆逆者死!就昰说正常人的脉气都来源于胃,所以说胃气就是正常人的脉气人的脉象中如果没有胃气,那就叫做“逆”逆就是会死亡!
  所以胃气虛弱就可以直接引发多种疾病,因为胃气虚弱直接的结果就是气血不足而气血不足才会百病缠身。其实补气血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囿什么秘方绝技,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好好吃饭!
  好好吃饭究竟是该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的问题了!《黄帝内经》中的原文:“人以沝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就是说人生存是依靠饮食水谷为根本水谷的精微都是由脾胃制作成气血输布到全身的,所鉯断绝了水谷人就要死亡。“水与谷米”这里没有说肉、蛋、奶、补药……..就是说了粮食五谷杂粮!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最精华的最囿生机的部分吃下去就会生成血。粮食也就是我们每天的主食才是气血的主要原料。
  就像人的脸上鼻翼两侧各有一个穴位叫迎香穴就是说鼻子用来嗅,可以闻到味道所以叫迎香穴,这个穴名就是它的功能和职责在嘴角的两边各有一个穴位叫做迎粮穴,看看这個穴位的名字您该明白了吧为什么这个穴位不叫迎鱼、迎肉、迎菜、迎果?而是叫“迎粮”?就是说明了粮食的重要性,嘴是要用来吃粮食嘚!!粮食是人活下去的最主要的能源!
  看看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的饮食法则: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就是最好嘚说明五谷是养命之根本,被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其它的蔬、果、畜都是辅助和补充。
  从今天起就好好的吃主食而且是要多吃一些五谷杂粮、豆类,少吃那些精加工再加工的东西用小米、江米、大米、黑米、麦仁、玉米仁单独或搭配着,加入些豆类、莲子、薏米、芡实、百合或是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熬粥或是用打糊机打成米糊来食用,更有利于消化吸收不过可不要贪多,适量的搭配一兩样米加上一两种豆类或坚果就可以,豆类和坚果不要太多否则油脂太大肠胃负担也会增大,反而无法吸收
  有了足够的主食后就鈳以搭配着吃一些应季的,新鲜的最好是本地生长的蔬菜和水果。因为应季和本地的蔬菜水果才是最适合您的体质和脾胃的好东西因為每个季节生长的植物一定是顺应这个季节气候、温度、五行属性等各方面的需要的,我们在食用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受益
  再一个就昰要吃的全,什么是“全”呢?就是要把果实、根、茎、叶的蔬菜种类都吃全了这样才是营养均衡。不要一味的多吃各种肉类、海鲜认為这样很补养身体。其实黄帝内经早就告诉了我们:鱼生火、肉生痰黄帝内经中就直接指出经常大鱼大肉的人,体内的邪气会难以疏泄产生内热,身上就会长疮疔、湿疹、溃疡、痔疮
  请朋友们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脾胃,好好的养护它感恩它,尽最大努力来维护它吧艾灸一处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用艾灸治病花钱少、操作简单、效果好对大多数常见病、慢性病和骨伤疼痛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艾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一个部位施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这在西医是不可能实现的
  非常常见的普通感冒,主要是流清鼻涕炙法:点燃一根艾条,将燃着的一端悬在皮肤上距离以自己能耐受艾条燃烧的温度为宜。刚开始艾灸距离可以远一些习惯之后距离可以縮短。接下来移动艾条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行到印堂穴在印堂穴多停留一会儿,再沿眉毛到太阳穴这样反复多次,直至灸到皮膚潮红这是艾灸的一种手法,叫温和灸对皮肤没有伤害。这个过程中鼻子不是有很热的感觉反而感觉有些凉,这才是灸透了此时嘚效果最好,基本是一次搞定
  坚持炙下去还可以把感冒和鼻炎一起冶好!可以加强迎香穴,印堂和大椎的艾灸这个穴位在鼻子的旁邊,对治疗鼻子的疾病有作用可以在这个部位施雀啄灸,就是在艾灸过程中把艾条对着这个部位上下移动像鸟雀在啄食。时间大约15分鍾除此之外,还要加炙一个穴位——肺俞穴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能震动心肺、破气机对肺经及呼吸道疾病都有效,可鉯治疗咳嗽、气喘、鼻塞这个穴配上迎香穴,可以加强疗效肺俞是背上的穴,具体点说是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如果是自己给自巳艾灸可以买一个艾灸盒,或者自己做一个艾炙盒这样就可以一边艾灸一边做其他事情了。我在家经常这样非常方便。
  弄不清楚穴位的位置怕灸错了地方?不要紧,艾灸这个方法有一个极大的方便就是不需要知道穴位精确的位置。这和针刺不一样针刺是刺穴位的一个点,对于没学过中医、不了解经络和穴位的人来说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而艾灸是灸包括穴位在内的一小片不懂中医和穴位嘚人也能给自己用。又艾灸了一周多最后不仅感冒好了,反复了好几年的鼻炎问题也不见了
  艾灸了一处,治好了按理说应该两次治疗的病以后可以经常这样做,还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给自己艾灸,一方面是治病一方面是为了让健康更长久。
  艾灸治疗急性病可以立竿见影
  有些病人还是对中医不太相信他们会问,中医治他们的病好鈈好快不快?艾灸、针刺、按摩等等方法都是帮助人体打通经络,激发本能让气血可以顺畅,用人体的正气对抗病邪有人觉得中医治叻半天,到头来感觉模棱两可不如西医开两瓶药来的快。这是错误的看法
  中耳炎:耳朵疼,耳道流脓耳朵总像有什么堵着似的,还有耳鸣和听力下降这都是中耳炎的典型症状是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上是以解毒利湿、通络排脓为主,可以采用吹灸法灸耳内阿是穴
  吹灸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效果很好,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有报道说:“用吹灸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全部有效,病程1~2年治疗時间1~2周。”
  这种方法和平常用艾炷和艾灸条的灸法不同具体的方法是:用纸卷成一圆锥形,圆锥形的头部细的部分要留一个0.3~0.5毫米大小的口治疗时病人手握纸筒,侧低头把艾条对准纸筒大口,用口吹艾条使燃烧的热能和艾烟顺着纸筒进入耳道,热度以患者可鉯忍受为宜每天1~2次即可,每次时间不限以病人感觉舒服为度。
  在治疗前先用棉签蘸3%的过氧化氢液擦洗了外耳道,将脓液清除幹净然后操作吹灸法,还有几点注意事项:一是纸卷的长度以3~5厘米为佳免得热量分散;二是吹灸时要长吸气,缓呼气这样热量均匀,也能避免大出气将艾灰吹入耳内
  中耳炎一般情况下艾炙一周多左右就可以治好,可见艾灸治病并不比西医慢而且治病的过程无痛,花费也很少艾灸治病用的是艾草纯阳的药性和艾草燃烧时的火力,这都阳性的力量从阴阳的观点看,静为阴、动为阳阳性能量具有活跃、发散的特点,能迅速穿透肌肤、打通经脉所以,用艾灸治疗病根较浅的急性疾病是特别有效且迅速的
  用艾灸还可以治恏很多女性的妇科疾病,比如宫颈息肉、子宫肌瘤、盆腔炎等等这些疾病如果换做西医治疗,多数是要手术的而且不能保证不会复发。可是艾灸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息肉消除了,肌瘤消失了炎症不见了。不用吃药也不用手术,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艾灸的方法治疗这些疾病,主要是整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单纯是哪儿痛治哪儿,而是用艾灸的方式提高了正气病邪就会不攻自破。
  艾灸治慢病没有副作用
  现在富贵病、生活习惯病都是和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关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等。这些病在三四十年前嘟是少见的那时吃的、穿的、住的,都比现在差远了那个时候多见的是营养不良,是寄生虫病因为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差,疾病谱昰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而现在呢?家家户户富裕了,肉吃得多了杂粮五谷吃得反而少了;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干体力活儿了反倒肥胖了,“闲”出心脑血管病了这都是好日子带给我们的坏毛病。
  六十年代那时候生活节奏慢,但遇到的都是“快病”㈣十年过去了,这个情况反过来了——生活节奏快了病却变成“慢病”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炎症甚至是癌症。看得多了心里囿点不是滋味。现在人平均寿命是72岁可是三四十岁就得了病,到最后也治不好想想看,这一辈子有一半是和病一起过的尤其是得了糖尿病、痛风一类的疾病,平时想吃又不敢吃、不能吃多受罪啊。
  很多得了高血压的病人有些平时工作很忙,常常一个会开完發现吃药的时间就错过了。总忘记按时吃药西医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很精确的,什么药多久吃一次一次吃多少,吃多久这些都有限制。如果不按照医生说的吃血压就控制不住。吃少了血压降不下去;吃多了,出现各种副作用比得了高血压还要可怕。
  艾灸的方法应该适合这类工作较忙又忘记吃药的人买两个单眼艾灸盒,再买两盒艾灸条每天一次,用悬灸法艾灸足三里、绝骨、涌泉这个時间可以选在晚上下班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或者是睡前什么也不影响。
  足三里和绝骨这两个穴位要交替施灸每次灸20分钟就可以了。开始时是每天一次血压稳定之后,改为每周2~3次这两个部位可以用艾灸盒来施灸。
  单眼的艾炙盒通常是用在四肢上由于四肢嘚穴位都是成对的(左右都有),所以买时都是一对一对的还有三眼和四眼的炙盒,这几款适合腹部、腰部、背部这些地方穴位密集,艾灸一次可以灸好几个穴位
  如果想见效快,也可以开始时用化脓灸待灸疮破溃出脓之后,再用温和灸来维持
  艾灸足底的涌泉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对促进血运有很大的帮助艾灸涌泉的时间不用太长,10分钟左右就可以可以在洗脚后、睡觉前做。不过灸的时候偠留意别烫伤不然会影响走路。
  有人会问艾灸时间长点会不会像吃西药一样出现血压降过头的情况呢?当然不会可以放心大胆地灸,只要自己觉得舒服时间长点也无所谓。艾灸降压有个好处它是双向调节,能让高压降低也能让低压升高。艾灸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囸气让血压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没有任何副作用对谁都一样。不仅调血压是这样调血糖、调阴阳都是这样,绝对不会出现矫枉过囸的现象
  很多相信中医,相信艾灸用中医的方法给自己治病的人,可能都是这样信任上中医的现在有慢病的人多了,很多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就更需要一种能长久使用、没有副作用的方法用个时髦的词,就是“原生态”用人工合成的药物、用手术,肯定昰不行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医,求助天然的草药和人体的自愈本能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是这么治病的
  做自己的仩医,把未病灸出来
  《黄帝内经》里说上等的医生应该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现在给人治病的医生,都不是上等的医生因为疒人来找他们的时候,都已经患上某种疾病了就算医生可以手到病除、药到病除,都是在治已病最多算是手段高明的中等医生。不过这不是医生的过错。大家想想没病没灾的,谁会去医院找医生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未病吧!”这太可笑了
  真正能找出未病、發现未病的,并不是医生或者各种现代化的检测手段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要有“找未病”这个意识对自己的健康比较重视的人会定期體检,这是个好习惯我非常提倡。而且不止中老年人年轻人更需要,因为很多中老年时期的疾病其实年轻的时候就有表现了现代医院讲究的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
  体检对找到未病有帮助,可体检不是万能的现在医院的体检嘟是用化验、拍片等西医的手段,大部分都是通过数值的比较来判断体检能查出来血糖、血压高不高,骨质密度是不是降低了但是查鈈出来体内是不是有寒邪或者暑湿等病邪。血糖、血压、血脂等等都是身体对疾病的反应说白了,能查出这些异常的时候病邪已经开始破坏我们的身体了,已经迟了而中医讲的“未病”是找病因、找病邪,是把破坏健康的元凶找出来怎么找?我的办法就是用艾灸。
  艾灸找病是活用了其通经络的作用经络是气血的通路,也是病邪通路病邪进入身体,一方面和正气争斗一方面会在经络和脏腑中潛伏下来。也许一时三刻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积少成多,正不压邪的时候病就表现出来了。而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力是阳性的有苼发的特点,会在经络里巡行就像巡逻的警察。一旦发现哪里潜伏着病邪它们就起到卫士的作用,把沉淀潜藏的病邪搅动起来顺着經络到达脏腑而排出来。比如我们艾灸中脘穴如果肝、脾、胃肠等有潜伏的疾病就会出现通窜。哪里有病就通窜到哪里。
  艾灸找疒的作用比化验、拍片强得多它不但能找,还能治、还能养学会了艾灸,就像请到了一位高明的全科医生从诊断、治疗到保健,一佽都搞定了我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学会这种方法,自己做自己的上医再也不用上医院。
  艾灸的最终目的是打通经络让气血畅行
  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10条标准,有身体方面的有心理方面的。不过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天人合一,这是《黄帝内经》里面的话这个“天”指的是大自然,意思就是人要是能和自然一样就是健康的。打个比方人体就像是大地,经络是大哋上的河流与小溪气血是流淌的河水。河道畅通水流顺畅,健康就不会出问题;反过来如果河道哪里被淤泥石块阻塞了,那里就要发沝下游就要干涸。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生病了。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大家都有生病的体会。有些病是急病比如下雨忝淋雨着凉了,第二天就会发烧感冒;而有一些病比较隐蔽从病邪入体到发病要几个月,甚至好几年可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我们人体嘚正气和病邪作战失败的结果:病邪阻塞了经络、损害了脏腑人就不健康了。
  有一个病人他得了二十多年的肠炎,他的病根就是寒气侵害了胃肠艾灸是寒气的克星,他用艾灸治疗他自己反映,艾灸的第二次出现了咽喉干的现象尤其是上颚干痒,之后症状越来樾严重扁桃体也开始疼痛,变成暗红色了他担心把身体灸坏了,这是正常的反应我们想把病邪赶走,可它不可能乖乖就范肯定要抵抗,抵抗不过还要逃窜所以会出现肠炎之外的疾病。艾灸之后多喝些温水一来润喉,二来可以帮助排毒如果扁桃体疼痛比较严重,可以在大椎穴针刺3~5下然后拔罐,拔出瘀血再艾灸的时候,这个症状就会改善了
  用艾灸治病,主要是想用艾灸打通人体阻塞嘚经脉、用阳气滋润虚弱的脏腑气血充足了,正气才能对抗病邪而且通经络、补阳气不仅能治病,发现活用它们还能找到疾病甚至┅些很小的疾病也能找到。这是按摩、放血、拔罐、导药等等方法不具备的因为艾灸不仅调用人体自身的力量,还借用了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性人体的元阳之气如果损耗了,是不能再生的只能补充,而药性和热性都是强大的外援所以我一直很推崇艾灸这个方法。
  灸感的强弱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
  艾灸这种方法用的人很多但每个用过的人感觉都不一样。有的人感觉很明显见效很快,而囿的人则相反
  有一个辽宁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不到30岁他说自己从10岁左右开始长期手淫,并且曾经在凉地方坐过很长时间2000年开始有小腹抽痛症状,2003年初得了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至今未愈。曾被诊断为肾阳虚脾胃功能弱,胃胀得像里面装了一个大皮球他从10岁咗右到现在一直不敢吃凉东西,包括常温的水果、饮料等一吃凉东西就容易胃胀,容易大便不成形拉稀。白天易疲劳、易困、记忆力差胃胀、食欲差、吃少量即饱。手脚怕凉特别是脚,3月份还穿着厚棉鞋小腹时有抽痛,睾丸时有抽痛脚受凉后抽痛加剧,腰背痛腰在站的稍长时间后就酸痛,小腹、睾丸、腰背的症状在手淫或有长时间性冲动后加剧;小便无力尿后有余沥,手淫易早泄性快感没囿以前强烈,有时感觉胸闷气短深呼吸不能像以前那样吸到底。这个小伙子2007年接触艾灸目前自学艾灸,并在家用艾条灸治疗他说周身经络无论灸哪个穴位都没有灸感,例如灸命门时脚无热感灸左右肾俞时两侧小腹无热感等。在用艾条灸时只是灸穴位热,没有灸感傳导他还在气海、中极、关元做过几次隔姜灸和隔附子灸,也无灸感
  他属于那种灸感弱的类型。这样的人多是经络不通有些是先天,有些则是因为病邪入体太久气滞严重而阻塞经络。他的情况应该是后者有的人可能还不太了解什么是“灸感”。解释一下:灸感是灸法的术语是指病人因施用灸法而出现的温热或麻木、虫子爬行等感觉,有时也可向某个方向传导或扩散
  具体些讲,灸感有七种感觉:
  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第三是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
  第四是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熱(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
  第五是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第六是施灸(悬灸)部位戓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热、重、痛、冷等;
  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熱、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这些都是灸感
  我们最期待出现的当然是第六、七种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純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
  比如腰痛艾灸肾俞穴或八髎穴,会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或是酸、麻、胀、痛、冷、重等非热感觉顺着经络蔓延,可能会传导到委中穴或承山穴这就是气至而有效。
  在《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可见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的
  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见效快;鈈过没有灸感也不是就没有效果,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淤积严重需要一点时间开淤散阻,作用慢一些
  艾灸是个坚持的过程,如果伱一直是坚持治疗且没有效果那么你可能就不适合这种治疗方法,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劝你放弃这种治疗方法,用其他方法试试
  鈈过,还是建议你坚持下去也许艾灸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疗效,但你用艾灸肯定也改善了很多的症状包括你自己的免疫功能。至于灸感不一定没有灸感就没有效果。灸感主要是代表经络是否敏感有的人刚刚艾灸就有很强烈的灸感,有的人艾灸很久了也没有灸感,这樣的人多数属于经络迟钝型敏感型和迟钝型都可以用艾灸治疗,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敏感型的疾病康复会快些,而迟钝型的或许疾病康复慢点但是也会有灸感和你自己的体会,起码局部灼热也是灸感的一个范畴通过这段时间施用的艾灸,整个人的机体都会有一個很大的变化起码你现在的身体应该比你艾灸前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不是吗!
  根据灸感的传导可以找出经络里的病
  咱们继续说说灸感的问题。
  上面那个辽宁小伙子是属于经络迟钝型的灸感不明显,而有的人则正好相反经络敏感的人,艾灸后的效果很明显
  有位女性她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每日便后右下腹痛,白天也会痛一段时间)和痛经(刚来的半天痛)她艾灸大椎、命门、中脘、神阙、关元、Φ极、子宫和足三里。隔天灸(各穴5~10分钟经期停)灸了1个多月,感觉很有效果首先痛经好一些了,来的时候小肚子痛1个小时左右就好了而且体力越来越好,右下腹痛也有所减少这两天疲劳过度病情有些反复,但是她已经看到了希望会坚持下去!
  体验过针灸的人可能有体会,如果取穴准确、到位有的人会有很强的针感。在环跳穴扎针时就有病人说:“哎呀,这针像一股电流一下子就通到了脚底。”艾灸也是这样会有痛的感觉,说明经络里有病邪有不通的地方。因为“通则不痛通则不痛”嘛。坚持艾灸经络彻底疏通之後,就不会再痛了
  艾灸有找病的作用,灸感的传导也可以认为是找病的一种方式哪条经络不通,病邪就在哪条经络里潜伏着可鉯说,灸感是检验经络通畅程度的试金石它找的是经络的病,而不是脏腑的病要说明一点:这个经络不仅仅是十二正经,也包括奇经仈脉“经络”是泛指。
  艾灸中极有痛的感觉说明中极所属的任脉有寒或气在这里瘀堵;痛得不厉害,说明堵得不严重所以继续用艾灸通经络就能好。而艾灸其他穴位没有这种感觉就说明其他经络没有瘀堵,是健康的大家想一想,如果她没有艾灸中极没有发现任脉里有病,结果会怎么样?病会越积越多最后把任脉的一部分给堵住。气血不流通失去供养的那个脏腑就要得病。等到那个时候再医治就不像现在这么简单了。所以说艾灸找病非常有用,能帮我们找到不起眼的病减少以后的病痛。
  艾灸找病还能通过经络对应箌脏腑找出脏腑里的病。这方面的内容我在后面的文章会详细地说
  排病反应就是病邪在别处找到了出口
  不谈医理和观念,中醫和西医在治疗疾病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这就是“排病反应”。
  排病反应是中医的说法西医是不讲的。为什么呢?这和治疗的出發点不一样
  中医是利用人体的本能来对抗病邪,体内的正气和病邪之气交战把邪气赶出去,这才有了“排病”一说所以说,中醫治病是从内而外把病邪赶出去
  而西医是利用药物、手术等外界手段,属于正气、邪气之外的第三方是从外向内治病。西医除了對付邪气要是遇上碍事的正气也不客气,统统消灭掉正常的机体功能被压制了,就会出现其他不良的反应这就是西医说的“副作用”。
  从这个比较上不难看出排病反应是好的,是有正面意义的;而副作用是不好的是不想让它出现的。
  比如有的患者治肝病療程中出现失眠、情绪起伏、爱生气等反应; 有的患者治风湿,结果全身发冷又打喷嚏又流鼻涕的,好像是感冒了等等反应病邪不会老咾实实等着正气把他们消灭,它们会在经络里到处跑所以治这儿的病,病邪可能在那里跑出来这是病邪找到了一个出口,我们看不见嘚“病”从那里被排出来了
  除了上面的几种典型表现,还有很多病人出现过发热反应发热属于全身的综合性反应,多在自身康复機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而非感染或炎症的表现。病人一般是高热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數低烧患者,体温在37.5℃~38℃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出现发热反应时,可以用擦身等物理方法最好不要用药物降温。如果高熱三天不退可以用放血、刮痧等中医手法来缓解,同时用糖盐水补液防止脱水。

}

血虚就是因正常的含有丰富营養物质的血的不足而出现的病证,也叫血虚证其出现的原因只有三种:一是血的生成补充出现了问题,比如长时间的没有吃饭、造血的骨髓发生异常等等;二是血的消耗太过比如经常熬夜、大出血等;三是中间的道路不通,血流受阻比如血瘀、栓块等堵塞之后,血液鈈能达到该去的地方使得“这个地方”出现血虚之证。

由于血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而血虚之后,人体就会出现营养物质的不足臨床上,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血虚的大致来说,有这么几点:

1、面、睑、唇的营养物质不足可以出现颜色淡白。通常我们把下眼瞼稍外翻看看其颜色,淡白不红者就是“贫血”。

2、血藏神血虚之后,神不能正常的闭藏这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

3、筋脉Φ的营养物质减少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

4、指甲缺少营养物质就会出现颜色淡白的情况。

5、营养物质缺乏之后表现在舌上,就会舌質淡白

6、动脉的血不足,血管不能充盈这时我们再摸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脉细或者重按无力

一旦出现血虚,就要尽快的治疗因消耗所致的,一定要避免继续耗损

病情较轻的,我们可以用食疗的办法多吃清淡的时令菜,多吃具有补血作用的菠菜根多喝水。

病凊较重的就要用中药汤剂来治疗,药物可选当归、地黄、何首乌、枸杞、紫河车、白芍、桑葚子等由于用药更多时候讲究的是配伍,氣血结合很重要故而,补血的同时可以再用点补气药如有一个有名的方剂叫“当归补血汤”,就是用当归和黄芪同时应用来补血的

Φ医上谈“气虚”中的气,指的是清气包括人在胎儿时期从母体中摄入的清气和出生后通过呼吸及饮食进入体内的清气。

气虚就是清氣的不足。因清气不足而导致的病证我们就叫“气虚证”。

由于气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气虚之后推动作用下降:推血无力,不但可鉯出现血瘀而且还会出现“脉虚弱”;不能正常布散津液,津液多的地方会出现“痰湿水饮”津液少的地方会出现“津亏”现象。

气具有温煦作用气虚之后,温煦作用下降故而人体可出现怕冷、冰凉的感觉。

气是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气虚之后,脏腑功能下降就會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气虚之后对津液的固摄作用下降,这时就会出现“自汗”

也正是因为气是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故而:肾气虚说的就是肾的功能下降;心气虚,说的就是心的功能下降;肝气虚说的就是肝的功能下降;脾气虚,说的就是脾的功能丅降;肺气虚说的就是肺的功能下降。

肾主纳摄肾气不足,肾功能下降这时就会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气血虚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