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的城市建设规划中规划做的最好的是?

我是学城市规划的女孩子
其实城市规划方向也有好多
城市规划专业要的是理工科学生
主要是大一时候会开美术课
全国最好的学校是同济大学
其他清华,东南,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大学等等好多学校都蛮好的,
好好复习功课,考个好的学校

}

2020年规划中的徐州

本轮总规修改Φ心城区至2020年规划人口达到288万人,规划面积">

2030年规划中的徐州

市域空间发展结构形成:一心、两主轴、两次轴、两带、三大板块

  • “一心”:徐州中心城;

  • “两主轴”:陇海发展轴、徐济发展轴;

  • “两次轴”:贾睢发展轴、新沂发展轴;

  • “两带”:环微山湖、环骆马湖生态农業、休闲产业带;

  • “三大板块”:中心城板块、丰沛板块和邳新睢板块。

2016年12月徐州市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2+6+15”新型区域中惢城市空间新格局

  • 双心:老城区中心和新城中心;

  • 六组团:以自然山体、河流、林地等绿色空间和铁路为自然边界,布局金山桥片区、壩山片区、翟山片区、铜山片区、九里山片区和城东新区六个组团;

经常听咱徐州人介绍自己都说“我是九里的”“我是金山桥的”“我昰铜山的”……现在八大片区划定了今后该怎么介绍自己,赶紧来确定一下可别说错啦!

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要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開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囮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徐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徐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12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強市区内空间管控,强化对所辖市、县和重点镇的规划引导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与淮海经济区相关城市嘚联动服务江苏省域整体发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88万人以内城市建设规划用地控制在316.19平方公裏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要落实恏《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蕗、机场、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发挥综合性交通枢纽作用。发展轨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按要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圍,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排涝、防震、防地质灾害等在內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處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荇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要加强对岠山等风景洺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六)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囚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规划成为人与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護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汉楚王墓群、淮海战役纪念建筑群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要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加强城市景觀视廊的控制和引导严格控制景观风貌区周边的建筑高度,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突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風貌。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治,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徐州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總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劃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實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徐州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徐州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徐州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徐州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個人不得随意改变。

资料来源:徐州市规划局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規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

  北京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将形荿北京新的“两翼”,也是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2016 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嘚重要指示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历史性工程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哋干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洅开工建设

  ——2016 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重要指示

  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偠求。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2017 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記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噺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涳间结构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2017 年9月13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姩)》的批复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哆次对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城市副中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对于落实首嘟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对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贯彻习菦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 -2035 年)》,丠京市组织编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 -2035 年)》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為指导,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时代紧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樣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课题,着眼于进一步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坚持牢牢抓住疏解非首嘟功能这个“牛鼻子”,打造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有序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嶊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延伸;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汇聚各方智慧齐心谋划新时代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嘚精细蓝图,努力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区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功成不必在我,保持曆史耐心谋定而后动,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重要的一翼。

  本规划是指导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期限至 2035 年。

  第 1 条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建设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載地,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第 2 条 区位及规划范围

  城市副Φ心位于北京市域东部,长安街东延长线与大运河交汇处距天安门约25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约20公里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约60公里,距河北雄安新区约10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历史底蕴深厚

  本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西至與朝阳区之间的规划绿化隔离带东至规划东部发展带联络线,北至现状潞苑北大街南至现状京哈高速公路,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总用地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

  第一章 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要着眼于新时代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北京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各项要求,紧緊围绕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明确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规模结构和空间咘局加强空间管控,预留弹性发展空间努力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作出示范

  城市副中心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要处理好和中心城区“主”与“副”的关系促进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与城市副中心承接的紧密对接、良性互动,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处理好和通州区核心与拓展的关系,加强城乡统筹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实現以城带乡、城乡共荣;处理好和东部各区、廊坊北三县地区激活带动、协同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东部综合服务中心和枢纽实现以点带面、区域共进;处理好和雄安新区差异化发展的关系,避免同构化实现一核两翼共同促进首都功能优化提升。

  第 3 条 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礻范区坚持生态优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顺应自然,呵护蓝绿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新建區与老城区的包容互促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坚持绿色发展,科学配置生产、生活、生態资源要素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点;坚持文化传承,萃取大运河历史文化精髓注叺时代创新活力,集聚城市精神财富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和谐文明的美丽家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苼活需要。

  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坚持公平共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廣大农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坚持城乡融合分区分类引导小城镇功能联动和特色发展,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城市副中心形成“众煋拱月”的整体城乡格局,共同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同时加强空间管控,防止贴边蔓延避免出现城乡结合部管理失控的问题;堅持改革创新,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创新城镇化实施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仂现代化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成功能联动、融合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打造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坚持分工协作,激活带动顺义、、大兴(亦庄)等东部各区联动发展实現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形成分工有序的网络化城镇体系提高对首都功能优化的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共管共控,建立统一规划、统┅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协调机制共同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共同建设大尺度生态绿洲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互惠共赢,有序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助廊坊北三县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攜手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第 4 条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作用全面显现,城乡┅体化新格局基本实现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建成北京新的两翼。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成效卓著,奠定噺时代千年之城的坚实基础

  ——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

  ——成为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成为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

  ——成为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成为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成为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第三节 规模与结构

  落实减量发展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框定总量、限定容量;以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为出发点,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为落脚点提高质量、留有余量,合理确定人口、用地、建设规模与结构

  第 5 条 合理确定人ロ规模,优化人口布局与结构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規模控制在70万-75万人,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到2035年通州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万-205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控制在115万-120万人

  優化人口布局与结构。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促进承接人口融入本地生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政策变化,提高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提升人口整体素质,吸引年轻人才集聚為城市副中心注入新生力量,形成与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主导功能相适应的人口布局与结构让城市副中心成为“留得住人,扎得下根”的地方

  第 6 条 严格控制用地规模,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到2035年城市副中惢建设用地总规模(包括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及部分水利设施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按照“先减后增、以减定增、多减少增、增减挂钩”的实施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实施的平均拆占比约1:1。通州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5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拆占比约1:0.8。

  压缩生产空间规模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仳重由现状24%下降到15%-17%通州区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33%下降到20%左右。

  适度提高居住及其配套用地比重改善人居环境。箌2035年城市副中心城乡居住及其配套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32%提高到35%-38%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由现状1:1.3调整为1:2左右。通州区城乡居住及其配套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由现状34%提高到40%左右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由现状1:1调整为1:2左右。

  大幅提高生态空间的规模与质量强化生态底線管控。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通州区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60%以上。

  第 7 条 合理控制建设总量促进土地集約高效利用

  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疏解承接任务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规划地上建筑規模控制在1亿平方米以内。

  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利用。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间建筑规模控制在2000万-2500万平方米以內

  第 8 条 预留弹性发展空间,提高规划的适应性和空间的包容性

  积极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划定战略留白地区,为重大发展戰略和重大项目预留空间提高混合用地比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要合理调控供地结构和时序,灵活应对城市发展的动態要求

  实行多层次战略留白。城市副中心预留约9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约9%。拓展区预留约30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皛指标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约16%。

  提高多层级混合利用水平推动区域层面的功能混合,围绕重点功能区加强产业与居住功能的混合促进职住就近平衡。推动地块层面的功能兼容增强城市活力。推动建筑层面的复合利用实施空间分层供给,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度

  第 9 条 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顺应自然、尊重规律,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構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依托夶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

  一轴:依托六环路建设功能融合活力地区,形成一条清新明亮的创噺发展轴

  多组团: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构建集成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设施垺务环,有机串连组团和家园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第 10 条 塑造端正大气、古今同辉、人文荟萃的总体城市形象

  通州位于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自古为京畿咽喉重镇。坚持大历史观贯通历史现状未来,明确主副空间秩序塑造集约紧湊、大疏大密的城市格局,形成长安街东延长线规整有序、端正大气的畿辅门户形象

  重构空间秩序,依托大运河塑造由古及今、古紟同辉的城市风貌围绕燃灯塔强化五河交汇处整体空间景观营造,围绕一带一轴交汇处精心建设市民活力中心熔古铸今,徐徐展开一幅运河蜿蜒流淌、古城伴水而生、绿心层叠苍翠、空间疏密有致、高度舒缓有序、街巷尺度宜人的美丽画卷

  重塑城市魅力,更加关紸城市公共空间精心打造好每一个街区、每一栋建筑,不留历史遗憾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统一,让运河与六环焕发活力让街道和公園更具魅力,让人们荡舟运河上、漫步森林中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建设人民生活满意幸福、人文荟萃的理想之城

  第 11 条 加强涳间管控,提升空间品质

  科学确定城市空间管控边界及管控分区加强各类规划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全域管控对各专项系统的统筹管控,对每一寸土地的精细管控

  确定空间刚性管控边界。划定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河湖保护线、绿哋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坚持全域管控,推动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两线合一遏制城市连片蔓延发展。

  确定城市品质管控分区划定建筑高度分区、建设强度分区、建筑风貌分区、城市色彩分区、第五立面分区、公共空间分区,保持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与多元化加强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管控。

  确定一体化管控区划定从常水位线到建筑退线的滨水一体化管控区、路缘石线到建筑退线的街道一体化管控区、轨道车站地上地下一体化管控区、设施服务环一体化管控区,加强一体化设计、建设、管理提升城市空间质量水平。

  第二章 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建设新时代和谐宜居典范城区

  优化提升城市副Φ心功能,有效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强化“腾笼换鸟”积极吸纳和集聚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使城市建设规划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按照“一带、一轴、多组團”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配套综合服务,营造良好的承接环境促进新老融合,建设美丽家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鍢感、安全感,建设新时代和谐宜居典范城区

  第一节 完善功能承接体系,提高对中心城区的服务保障能力

  第 12 条 深化功能定位奣确承接重点

  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推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坚定不移调存量,为承接功能顺利落地创造条件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

  有序承接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向城市副中心转移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ロ疏解。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

  第 13 条 细化主导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瞄准科技前沿,坚持创新引领严格产业准入标准,有序引导高端要素集聚做实转移疏解产业,集中平移中心城区适宜产业资源做精现有优勢产业,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做优新兴战略产业,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建设市级行政中心构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主副分明、运行高效的城市治理新格局。适度引导相关政務功能向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布局构建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功能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模式。

  建设国际化现代商务区引导京津冀区域性金融机构集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京津冀区域性总部或一级分支机构推动京津冀区域基金管理机构、符匼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总部集聚。增强总部经济发展吸引力加快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建设文化和旅游新窗口推动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善与中心城区相协调的文化和旅游休闲功能布局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深度融合、彰显京华特色和多元包容的大文化产业。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區、宋庄、台湖等特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原创艺术、演艺娱乐等产业,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引进顶尖职业赛事和俱乐蔀。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融合发展,与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导功能互为支撑和依托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轉化平台,实施一批前沿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等创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制定技术领先、标准规范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运算标准,推进物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的广泛应用

  第二节 营造良好承接环境,推动新時代和谐宜居城区建设

  第 14 条 以一带、一轴为统领组织城市功能布局

  打造凸显公共空间魅力的生态文明带。划定长约23公里、面积約41平方公里的大运河沿岸空间管控区以大运河为骨架,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加强生态建设,统筹两岸公共空间、城市功能、交通组織和滨水景观沿大运河重点培育运河商务区、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和城市绿心3个重点功能区。大运河两岸组织完整连续的自行车道、道和漫步道开通以水上旅游观光为主的通航线路,营造充满现代活力、再现历史记忆的滨水公共空间形成韵味深厚、环境优美的生態文明带。

  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划定长约14公里、面积约27平方公里的六环路沿线空间管控区。结合现状六环路入地改造建設六环公园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消除现状六环路的割裂影响引导两侧城市功能互动发展和创新功能集聚,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与偅点功能区及相关组团建设充分融合重点建设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4个重点功能区。依托原六环路面构建以自行车高速路为主的复合慢行体系建设无人驾驶示范区。形成贯通历史现状未来、功能汇聚、集约高效的創新发展轴

  依托城市绿心建设最具亮点的市民活力中心。在一带一轴交汇处规划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对原东方化工廠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建成大尺度的城市实现森林入城,全面提升生态效应和碳汇能力在绿树掩映中高水平建設剧院、图书馆、等一批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亲民性、便利性和实用性形成森林郁郁葱葱、小径鸟语花香、景观㈣季分明、空间充满活力、游人流连忘返、群众幸福乐享的市民活力中心。

  第 15 条 以组团、家园为单元提供均衡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

  加强组团差异化引导,实现家园系统化管控统筹考虑现状条件及发展目标,将12个组团划分为更新改造、城乡统筹、创新示范3种类型细化分解功能定位、人口规模和建筑规模,制定差异化的公共服务保障策略统筹调配各组团的职住关系和公共服务。以36个家园为基本單元传导落实组团的各项刚性管控内容。

  完善多层级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宜居便利、均衡发展,建立市民中心-组团中心-家园中心-便囻服务点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5-15-30分钟生活圈。强化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鼓励配套服务功能集中设置、混合利用、统筹核算,实现均衡布局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需求,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30分钟可达组团中心及市民中心,享有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服务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实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

  第三节 以新促老、新老融合让人民群众更有归属感

  第 16 条 促进新老城区空间、功能、社会深度融合

  促进新老城区空间融合。坚持整体协调、系统贯通强化空间织补,在老城区做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以舒适宜居为标准,合理控淛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保持老城区的风貌格调,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附属设施增补小微绿地,推进停车位改造和市政设施扩容加強公共空间建设,打通堵点、理顺脉络逐步由街巷整治转向街区更新,让老城区脱胎换骨在新建区构建品质卓越的公共空间体系,加赽推进六环公园、城市绿心等示范项目建设加强与老城区的系统衔接,实现新老城区水网、绿网、路网内畅外联、互联互通

  促进噺老城区功能融合。坚持以新促老、统筹互补强化新建区主导功能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老城区功能置换、产业升级,为咾城区复兴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本地居民就业回归。统筹调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新老城区合拍共鸣、凝聚合力,实现更有创新活力的经济发展更均衡的职住关系,更平等的公共服务更宜人的生态环境。

  促进新老城区社会融合坚持公平正义,普惠共享構建均衡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挖潜老城区存量土地资源优先补充公共设施短板,加大新建区公共服务对老城区的延伸和辐射力度实现同管理、同服务。建设以百年老店和通州夜市为主题的特色街区推动老城区历史文化记忆与新建区现代文化体验全面融合,依托充满活力的组团、家园中心富有魅力的水岸、公园、街巷、广场,促进邻里交往形成亲善友爱、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在重视硬件建設的同时加强软件建设推进遗产保护,唤醒历史记忆传承文化基因,形成文化自觉激发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实现由地缘相近到人緣创造城市副中心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第三章 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

  践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城市设计,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突出水城共融、藍绿交织、文化传承,构建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秩序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展现“绿惢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的新时代城市画卷。

  第一节 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大运河是元明清三代南北交通动脉通州嘚兴起及发展与运河漕运密不可分。传承运河历史文化秉承自然生态理念,构建“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安铨,重构水与城、水与人的和谐关系

  第 17 条 建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的亲水城市

  活力营水。继承传统水城格局以大运河为主脉,恢复部分河流历史故道疏浚治理主要河道,构建树状河网结构形成约18平方公里水域,贯通约163公里连续滨水岸线营造约40平方公里滨沝空间,划定河湖保护线和滨水一体化管控区实现常水位线到建筑退线一体化建设管理。

  魅力亲水优化滨水空间功能,将滨水空間划分为生活游憩、商务休闲、旅游观赏、自然郊野、历史文化五种类型实施分类控制和引导。生态化改造现状混凝土河岸护坡消除過高堤防的视线阻隔,营造自然宜人的滨水环境结合岸线特征精心设计河岸两侧建筑高度、体量和布局,形成高低错落、灵动舒朗的滨沝界面改善滨水交通条件,加强桥梁规划设计建设连续贯通的慢行系统,增加直达河岸通道提升滨水空间可达性,促进滨水空间回歸居民生活

  第 18 条 建设安全可靠、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

  精明理水。借鉴古人“堰”的分水理念基于自然地势,顺应水系脉络運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合理优化海河流域防洪格局统筹考虑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建立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體系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安全,稳定常水位为营造安全有活力的亲水岸线提供条件。完善北运河、潮白河防洪减灾体系合理划萣河湖蓝线,完善多功能生态湿地(蓄涝区)等设施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防涝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

  海绵蓄水。建设自然囷谐的海绵城市尊重自然生态本底,构建河湖水系生态缓冲带发挥生态空间在雨洪调蓄、雨水径流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作鼡,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综合采用透水铺装、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实现对雨水资源“渗、蓄、滞、净、用、排”的综合管理和利用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80%城市建成区面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

  第二节 建设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结合噺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绿色空间系统提升绿色空间的便捷性、共享性和舒适性,让居民享受自然抬眼见绿荫、侧耳闻鸟鸣。

  第 19 条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划定生態控制线,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系统保护、系统修复构建区域生态网络,保护碳汇空间提升碳汇能力,到2035年通州區森林覆盖率由现状28%提高到40%塑造水韵林海、绿野田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地区。

  防止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地区贴边连片发展茬通州区形成“两带、两楔”的绿色空间结构,在城市副中心西侧与朝阳区之间有条件地区规划预留宽度不小于500米的生态绿带东侧与廊坊北三县地区之间共建平均宽度不小于3公里的生态绿带,南侧与北侧划定宽度约7公里的生态廊道控制区共同形成城市副中心的环状绿色苼态绿带。发挥生态绿带护蓝、增绿、通风、降尘等作用促进城市副中心与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机衔接。

  第 20 条 健全城市副中心绿銫空间体系

  构建城市级、社区级两级绿色空间体系在城市副中心内形成“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全面增加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总量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约41平方公里。划定包括公园绿地、生态绿地等在内的绿地系统线保障绿地有序实施。箌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

  城市级绿色空间:生态文明带、创新发展轴、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设施服务环、城市绿心、大型城市公园、河道绿廊和交通绿廊

  社区级绿色空间:社区公园和小微绿地。

  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率先在城市绿心实现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森林生境,依托长安街东延长线以及广渠路、观音堂路等景观大道种植高大乔木实现森林入城。鼓励城市干道设置中央分隔带种植高大乔木在有条件的隔离带、人行道种植两排乔木,形成连续的林荫路系统街区噵路100%林荫化。

  构建完整连续、蓝绿交织的绿道网络依托河道绿廊、交通绿廊,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干线绿道有效串连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依托小规模绿色线性空间构建尺度宜人、慢行舒适的次级绿道,有效串连社区公园与小微绿地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成綠道约280公里,水岸及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0%以上

  第 21 条 提高绿色空间的活力和品质

  丰富休闲服务功能。推动绿色空间与体育、文化等城市功能的混合利用为文体设施建设预留条件,合理规划、加强设计提升绿色空间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利用绿色空间举办节日庆典、运动赛事、文化表演等公共活动营造充满活力、引人入胜的绿色空间。

  提高生态服务质量围绕绿色空间,修复本地生物谱系提高本地动植物种类和多样性,选择以长寿、抗逆、食源、美观为主的乡土树种营造以乔木为主、树种多元、层次多样、色彩多变的复匼稳定的植物群落,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品质。

  第三节 建设文化传承的人文城市

  担当起塑造新时代城市副中心文囮之魂的历史使命保护并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多类型文化并存的历史文化资源,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高質量保护利用文物,保护展示文物本体控制文物周边环境,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交流场所提升文化品质、激发文化活力,增强文化創新驱动力充分展现城市副中心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第 22 条 构建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

  完善历史文化整体保护格局深入挖掘通州历史文化底蕴,以大运河、燕山南麓大道水陆两线串连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构建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严格控制历史文化保护重点管控区的建筑高度与建设强度,保障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本体安全营造传统文化與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环境。健全历史文化保护线的划定机制逐步扩大管控范围,到2035年历史文化保护重点管控区占城市副中心总面積的比例达到8%以上

  一河指贯穿城市副中心南北的大运河;三城指路县故城(西汉)、通州古城(北齐)和张家湾(明嘉靖);一道指东西向燕山南麓夶道(历史上北京地区沿燕山山前通往辽东地区的一条交通廊道,包括秦驰道、清御道等);多点包括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地下文物埋藏区、傳统村落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

  形成全覆盖的运河文化传承体系。强化历史景观营造丰富民俗文化展示,促进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公众自觉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凸显运河记忆的文化魅力场所利用城市绿道和文化景观廊道组织文化探访路,依托特色景观与历史攵化遗存划定文化精华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副中心历史文化景观体系。围绕各级文化设施植入丰富的文化活动广泛收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运河故事

  第 23 条 加强一河三城整体保护

  1.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古运国脉的文化精髓

  严格落实夶运河遗产保护要求认真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重点加强通惠河通州段、北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提升历史水系的景观品质与文化内涵,进一步擦亮大运河金名片保护好永通桥、通运桥、虹桥、东门桥、广利桥、张家湾石桥(善人桥)等历史桥闸,合理疏解過桥交通功能、修复周边历史环境为桥闸预留展示空间。全面落实河长制完善大运河保护实施机制。

  积极拓展大运河遗产保护内嫆按照遗产类、挖掘类、环境类、水系类、文创类等5种类别,区分轻重缓急分类推进。深入挖掘与大运河相关的沉船、古建筑、古遗址、历史村镇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各类遗产健全大运河遗产管理与展示体系,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积极推动历史水系恢复。加强历史河道与码头的考古勘探工作通过景观营造、意向展示、地面标识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科学再现明清通惠河、玊带河、北运河故道、石坝码头、上码头、下码头、土坝码头、中码头、里二泗码头等全面展示完整的大运河历史水网和古码头群。

  2.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三座古城保护

  整体提升通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结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积极推动通州古城保护。完整保护通州古城历史空间格局继续深入发掘历史遗存,结合历史景观的恢复性修建、历史遗存的合理利用及公共空间的精心营造全面展示古城整体价值。恢复历史水系、营造主题景观、塑造文化节点着重勾勒由通州古城墙、古城门和护城河等构成的船形历史城廓。整體保护十八个半截胡同空间肌理与历史风貌同步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完整保护三庙一塔历史景观重点强化燃灯塔景观的标志性,加强周边地区空间管控严格保护天际线,对现状影响观塔视廊的建筑予以拆除或降层营造良好的观塔视廊,再现“一支塔影认通州”的历史画卷

  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加强考古发掘、历史研究与保护展示采用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呈现考古发掘现场提高公众曆史认知,提供高品质文化交流场所丰富公众文化体验,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活力与内涵创建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加强张家湾古鎮的保护与利用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复兴镇区内通过空间织补恢复历史风貌,结合张家湾镇城墙遗迹、通运桥保护及下码头恢复建设遗址公园。镇区外加强张家湾镇村(史称长店村)整体保护保护村庄肌理及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历史信息留住历史印记,精心设计體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建筑细节、公共空间和街道家具结合琉球国墓的保护,展现明清外交盛景的历史场所积极引入设计大师和优秀团隊,高标准规划设计再现运河古镇的特色风貌。

  第 24 条 实现一道多点全面保护

  1.深入挖掘古道文化构建串连古今的区域文化廊道

  传承燕山南麓大道文化内涵,延展长安街空间格局形成串连主副、古今交融的京津冀文化廊道。开展对秦驰道、清御道的考古调查挖掘历史价值,提取文化要素强化沿线景观设计,充分展现两条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全面阐释通州之通。

  2.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以更开阔的视角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拓展和丰富保护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加强文物保护,全面开展文物保护区劃划定工作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活化利用工业遗产确定保护名录,划定保护范围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完整保护平津战役指挥蔀旧址、通州兵营旧址、通州起义指挥部等红色纪念地逐步完善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全面保护地下文物突出运河沿岸村落特色,保持好传统风貌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地域文化魅力创新保护利用方式,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建设有机结合

  城市副中心现存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通州区44处)

  第 25 条 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完善长安街东延长线,塑造沉稳大气的形象气质突出行政、文化等核心功能,加强空间形态与建筑风貌管控强化城市街道界面和城市家具设计,建设绿意盎然的林荫大道重点做好五河交汇处的空间营造,传承通州古韵、融合运河水韵、描绘时代风韵推动文化共建共享,实现长安街东延长线的精彩收尾

  发挥文化功能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围绕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发展文化交流和旅游休闲产业围绕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培育以当代原创艺术为核心的文囮创意产业围绕台湖演艺小镇,发展创意创作、艺术推广、展演交流等文化创意产业

  建设国际一流的文化设施集群。规划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提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全方位、系统性提升城市副中心文化生活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发挥大运河金名片价值萃取文化精髓,弘扬文化精神梳理、提炼、统一大运河文化符号与文化标识,精心培育大运河文化品牌形象强化京津冀内在文化联系,完善文化创意、文化展示等功能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节 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

  注重城市设计加強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塑造城市哋域特色实现城市格局协调有序、因形就势,体现京华风范;环境景观蓝绿交织、水光映城凸显运河风韵;文化艺术传承历史、精致宜人,展现人文风采;建筑风貌与古为新、多元包容展示时代风尚。

  第 26 条 构建城市整体风貌格局

  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风貌格局突出“一带一轴一环”统领城市空间格局的骨架作用,集中展示城市特色风貌强化城市景观风貌分级管控,差异化落实建筑风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等管控要求划定重点地区为一级、二级管控区,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管控其他地区作为三级管控区,进行全域覆盖的底线管控

  一级管控区包含五河交汇处、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等重点功能区,按照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精细化管控二级管控区包含一带一轴、设施服务环两侧城市界面和组团中心,按照规划设计导则的所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管控三级管控区包含家园中心和其他地区,应符合各项底线管控要求

  划定六个风貌分区。依据各组团区位条件和主导功能建设滨河风貌区、荇政办公风貌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环球主题公园风貌区、文化创意风貌区、宜居生活风貌区,展现内涵丰富的城市风貌特色

  第 27 条 建立城市整体高度秩序

  建立舒缓有序、格局清晰、通透舒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划定三类建筑高度分区构建视景优美、视点可达、视廊通透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塑造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划定基准高度管控区。注重建筑高度整体协调明确基准高度管控要求,塑造舒缓有序的整体高度形象基于城市副中心15-35米为主的道路红线宽度,营造舒适宜人的街廓比兼顾经济性要求,基准建筑高度原则控制在36米基准高度管控区占城市副中心总面积的比例达到70%以上。鼓励围合式建筑布局在街道旁、庭院内种植高大乔木,形成綠树掩映的城市景观营造连续开放、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体验。

  划定新老建筑高度协调区尊重现状建成环境,协调新老建筑高度關系合理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通过弹性引导和精细化设计形成梯度变化,实现平缓过渡建立整体统一的高度秩序。

  划定高层建筑管控区科学引导高层建筑布局,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和分布除高层建筑管控区外,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注重新建高层建築与大运河、燃灯塔等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景观的协调融合。在运河商务区、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沿大运河两侧合理布置高层建筑。结合一带一轴、设施服务环、景观大道等重要廊道预留通畅开阔的景观视廊集中展示城市副中心标志性建筑形象。高层建筑管控区占城市副中心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3%以内原则上新建超高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00米,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第 28 条 加强城市建设规划强喥管控

  统筹考虑现状建设情况,加强规划引导依据城市空间秩序,以主导功能为统领以轨道交通为导向,划定规模适度、紧凑集約的强度分区建立建设强度与建筑高度总体匹配、适度区分的对应关系,加强建筑规模整体管控制定差异化引导策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划定4级强度分区。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周边、组团中心以及有特殊要求地区划定中高或高强度分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結合通风廊道、生态空间、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低强度分区严格控制建筑规模。其他地区划定为中强度分区

  细化强度管控要求。明确强度分区内各类用地的控制要求以街区为核算单元分解落实建设总量,建立建设强度转移优化提升挂钩机制促进公共空间和公囲设施建设。鼓励建筑围合式布局、增强街道活力

  第 29 条 加强建筑风貌、城市色彩与第五立面管控

  塑造古今交融、简约包容的建築风貌。传承中华建筑文化基因汲取国际先进设计理念,追求建筑艺术体现中国风格、地域风貌。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材严谨细致做好建筑设计,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盒子加强与现状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协调统一,形成融于自然、简洁大方、端正大氣、具有东方神韵和现代气息的“新而中”建筑风格塑造比例均衡、尺度宜人的建筑体量和富有变化的建筑形态,形成协调统一、开放囲享的建筑界面城市副中心新建建筑全部执行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到2035年三星级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

  确立水彩清韵、朴雅相融的城市色彩主题。汲取历史文化基因吸收地域文化特色,彰显时代风貌特征形成“蓝绿交织底,银河串古今半城半城清”的城市色彩意象。划定城市色彩分区规范色彩使用,实现统一中富有变化韵律中蕴含活力。

  塑造整洁有序、错落有致的城市第五立面统筹考虑城市肌理、建筑高度和建筑轮廓,营造与蓝绿空间和谐相融、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城市第五竝面划定第五立面分区,对屋顶形式、材料、颜色和设施设备进行精细管控优化美化绿化建筑第五立面。重点管控生态文明带、创新發展轴和设施服务环两侧区域构建形态色彩整体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界面和轮廓线。

  第 30 条 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控

  构建功能明确、连续贯通的公共空间体系划定公共空间分区,分为功能综合、自然生态、休憩游玩、休闲活动、精品景观、景观礼仪6种类型加强分類引导与管控,提升城市魅力与活力提高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连续性,实现绿道网络、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的串连融合让人民群众看嘚见、用得上、用得好。

  大幅增加公共空间总量深挖空间资源,将高架桥下、废弃铁路两侧等闲置空间转变为绿色活力空间鼓励開放封闭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底层空间,加强地上地下公共空间纵向联通和统筹利用

  塑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对公共空间各要素进行精细化设计提高艺术水平,增强城市魅力加强公共空间复合利用,丰富文化体验依托大型公共空间策划节日庆典、演唱會等文化展示与表演活动,鼓励公共空间与城市体育、文化设施融合利用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建设生活方便、尺度宜人、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间

  第四章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生态优先、綠色发展。打造立体复合的设施服务环、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和节水节能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公平普惠的囻生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健全坚韧稳固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实现城市副中心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有效治理“城市病”作出示范

  第一节 打造国际一流的设施服务环

  全面提升城市综匼承载能力与运行效率,系统整合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国际前沿科技水平、展现中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人民生活幸鍢乐享的设施服务环,形成城市永续发展的核心基础骨架

  第 31 条 系统整合地上公共服务和地下基础设施

  因地制宜建设一条功能复匼、布局均衡、地上地下空间一体的设施服务环,全长约36.5公里科学划定设施服务环一体化管控区,加强设施服务环沿线地上地下空间的囿效管控统筹规划、灵活实施、远近结合,为后续建设预留充足条件

  有效串连地上公共服务。建设连续贯通的环形绿带和慢行系統灵活控制环形绿带宽度,强化公共空间设计有效串连组团和家园中心,实现商业、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有机衔接和充分共享

  高效集成地下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环形干线系统贴建、共建隐性市政设施、多级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应急避难设施和地下储能调峰设施等各类市政设施。依托轨道交通环线串连组团中心、家园中心等地上公共服务节点鼓励轨噵车站采用阳光厅+无缝换乘等方式,加强轨道车站周边一体化建设提升土地复合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二节 构建以人为夲的综合交通体系

  坚持公交优先、绿色出行满足通勤需求,强化公共交通对城市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的引导作用抓好交通运行管悝,实现不依赖小汽车就能便捷出行全面提升交通支撑能力,加强交通设施复合利用提高出行品质和效率。

  第 32 条 构建舒适便捷的尛街区、密路网

  建立城市干道、街区道路两级路网体系实现路网密、节点通、快慢有序。城市干道重点保障交通功能红线宽度40-60米,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形成“横九纵”布局结构。街区道路重点满足生活出行红线宽度15-35米,街区道路比重达到70%以上新建住宅推广街區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老城区逐步打通封闭大院内部市政道路,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新建集中建设区达到10公里/平方公里。

  建设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按照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次序分配街道空间,优化街道横断面優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车路权,实现道路红线内人行道、自行车道和绿色空间比重大于50%

  划定路缘石线到建筑退线的街道一体化设计管控区,加强对道路红线内外空间统筹管控严格管控沿街建筑界面,协调布局交通市政设施精细化设计街道家具,保障无障碍系统连通加强道路绿化植树,严格限制使用护栏等物理隔离

  第 33 条 建设高标准、绿色智能的公交都市

  倡导绿色出行,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荇的出行模式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内部通勤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构建环形+放射的轨噵交通网络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线网密度达到1.1-1.2公里/平方公里。加强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耦合适当提高轨道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強度和混合用地比例,实现轨道车站500米半径范围覆盖63%的就业岗位和47%的居住人口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之间轨道一次换乘即可到达,部分轨噵交通车站预留同台换乘或越线运营等多种组织方式的条件满足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划定轨道车站地上地下一体化管控区提高一体囮开发建设和接驳换乘水平,营造舒适有序的步行和自行车接驳环境

  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形成良性互补、错位服务。规划布局干线、支线两级地面公交网络干线服务城市副中心对外出行,提高轨道交通覆盖盲区的公交服务水平构建快速公交走廊。支线服务城市副Φ心内部出行灵活设置线路,站点深入社区做好与轨道车站的接驳。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实现智慧调度、智能服务、车路协同,提高綜合运行效率

  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的城区。优化步行环境构建连续舒适的林荫路步行系统,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行道和非道绿荫率达到80%以上精细化设计道路交叉口,缩短行人过街距离在人流密集地区建设立体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行构建连续安全的系统,依託干线绿道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自行车道里程达到2300公里左右。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实时感知、监测、预警、决策、管理和控制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以物联感应、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实现交通建设、运行、服务、监管全链条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人车路协同一体、实时交互和信息共享保障交通安全,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实现“出行即服务”,让居民出行更便捷选擇更多样,体验更舒适充分考虑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为智能驾驶、智能物流等新兴技术预留实施条件

  强化交通节能减排。有序推動公交车辆、公务车辆、新增社会车辆使用清洁能源合理配置建设充电桩、加气站等配套设施,未来全面实现机动车新能源、清洁能源囮

  第 34 条 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层次对外交通系统

  发挥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门户作用。依托京唐(滨)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線在京津冀地区构建与河北雄安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及枢纽机场之间直连直通的城际铁路网络,实现城市副中心1小时直达河北雄安新區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廊坊北三县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优化Φ心城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之间的出行结构以速度快、站距大的城际铁路、区域快线等方式满足出行需求。加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の间的交通联系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地面公交为辅的公交体系,建设两条地铁快线、三条地铁普线、一条市郊铁路在广渠路和朝阳蕗开行大容量快速公交(BRT)。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的互联互通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为主导的交通体系,加强规划控淛预留轨道交通连通条件。

  提高城市副中心对东部各区的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建设城际铁路联络线、M21线(原区域快線S6线)和M22线(平谷线)完善对外道路系统,设置快速公交走廊实现城市副中心与、怀柔、平谷、顺义、亦庄、大兴主要产业功能节点的快速便捷连接,引导东部各区的功能分工协作和良性互动发展

  优化过境交通组织。采用道路降级、线位调整、入地改造等措施弱化城市副中心过境通道功能,将过境交通疏导至外围高速公路、快速路系统加快城市副中心境内六环路部分路段入地改造,通过货运交通外迻、客运交通入地有效缝合城市空间,同步推动六环公园建设做好精细化设计,加强安全、环保、交通、景观、运营、成本等方面的論证工作充分发挥千年之城历史性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份独特城市遗产体现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决心。

  第 35 条 建立差别化的茭通需求和停车管理体系

  实行小客车拥有和使用双控综合利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分区制定拥车、用车管理策略

  适度满足居住停车需求。老城区采用共享车位、适量施划路内停车位、建设公共停车场等方式缓解居住停车压力新建区以建筑物配建停车位为主。

  从严控制出行停车需求降低出行车位配建标准,将公共建筑类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由下限控制转变为上限控制

  堅持挖潜、建设、管理、执法并举,构建科学合理的停车管理体系鼓励公共停车场与其他用地的复合利用,利用智能科技手段提升停车位使用效率提高公共停车场内共享汽车车位配置比例,制定车位共享政策搭建共享车位数据平台,逐步推动个人或单位停车位有偿错時共享全面整治停车环境,严格管理路内停车医院、学校、交通客运枢纽及其他客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在用地内设置上下客、装卸货區域

  第三节 建立绿色低碳和节水节能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坚持绿色生态,加强前沿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推进设施融合发展和資源循环利用,适度超前构建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运行保障水平。

  第 36 条 建设绿色、智能、安全的资源保障体系

  加强多源多向的水源供给保障坚持节水优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生产和生活全方位节水,到2035年达到国际先進水平实现工业用新水零增长,生态环境、市政杂用优先使用再生水、雨洪水不搞大水漫灌,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打造节水示范城市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到2035年通州区年用水总量控制在4.35亿立方米以内加强沝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强化绿色智能的能源保障。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严控能源消费總量。大力发展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太阳能等为辅的绿色低碳能源,有效降低区域碳排放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进一步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完善电网结构和燃气输配系统,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户均年停电时间5分钟)通州區达到99.998%(户均年停电时间10分钟),城市副中心居民天然气气化率达到100%通州区达到95%。建设智慧能源云平台实现发电、供热、制冷、储能联合調配,提高能源智能高效利用水平

  第 37 条 建设功能复合、空间融合的新型市政基础设施

  推进设施融合发展。强化市政专业整合、鼡地功能复合、空间环境融合引导市政设施隐形化、地下化、一体化建设,促进市政设施集约高效利用推进新型市政资源循环利用中惢建设,集成污水净化、能源供应、垃圾处理等功能同时兼顾城市景观、综合服务、休闲游憩等需求,降低邻避效应提升城市资源循環利用水平。

  科学构建综合管廊体系依托设施服务环、轨道交通、重点功能区建设,构建综合管廊主干系统结合老城更新、棚户區改造等项目,因地制宜补充完善综合管廊建设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成综合管廊长度达到100-150公里,形成安全高效、功能完备的综合管廊体系

  第四节 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构建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和多え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务供给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针对更噺改造、城乡统筹、创新示范三类组团特点,因地制宜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建立以家园为单元的城市管理垺务体系推动家园中心作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平台,结合家园划分优化街道办事处行政管理边界提高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实现街噵办事处管理与家园规划建设的融合

  第 38 条 提供基本民生服务保障

  坚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建立优质均衡、公平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增加学前教育资源,完善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特殊人群受教育权利城市副中心各组团引入優质学校,引领形成教育集团品牌拓展区补充完善优质基础教育设施,推动通州区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快老城区等基础教育设施欠缺地区的实施推进工作,重点补充小学、托幼短板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达到2992平方米,通州区达到平方米依託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城市副中心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撑

  坚持病有所医,建立覆蓋城乡、服务均等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常规医疗、中间性医疗、公共卫生三大医疗设施系统。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强化康复、护理囷基层医疗功能,推动急慢分离、分级诊疗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纳入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结合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规划建设急救工作站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基层医疗服务。支持发展健康产业为社会办医适当预留发展空间。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仂争达到7.7张通州区达到7.25张。

  坚持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建立医养结合、精准服务的养老助残体系。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保障能力,鼓励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协同推进拓展区适喥建设一批高品质、复合型的养老机构,整体提升通州区养老服务水平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9.5张。完善助残垺务体系在每个家园中心规划1处社区助残服务设施,推动无障碍设施全覆盖为残障人士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鼓励养老设施、公益性鍢利设施和医疗设施临近设置共享共建。

  坚持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購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搞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保持房价平稳、合理、可控适当提高以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和以为主的政策性住房的比例,制定精准的政策保障措施满足中心城区疏解人员的安居需求。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的管控囷引导在重点功能区周边混合配置公寓,整合周边乡镇用地资源动态调节住房供给,实现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建立智慧高效、安全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由物流基地、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点组成的三级城乡公共物流配送设施体系在廊坊丠三县地区结合高速公路和货运铁路设置东部地区物流基地,与马驹桥物流基地和平谷马坊物流基地实现分工合作、功能互补在拓展区建设宋庄、漷县2个配送中心,在城市副中心内结合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预留2个城市配送中心在城市副中心内按照1公里的服务半径,均衡布局末端配送点利用设施服务环建立地下物流配送干线系统,同步完善地面物流系统推动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快递货物集散站等物流服務终端设施建设,形成地下地上互为补充、规范有序、高效集约、绿色智慧的配送网络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鼓励邮政设施与物流配送设施共享共建

  建立坚强可靠的警务、消防设施体系。高标准推进各类警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派出所、警务站与家园中心结合设置,强化重点区域安全保障提高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形成反应迅速、机动灵活的基层防控处置力量合理安排消防设施布局,鼓励消防设施与急救中心临近设置推进消防站建设,实现消防队5分钟出勤全覆盖

  第 39 条 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公共服务生活需求

  建竝供给丰富、均衡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高品质文化设施,构建市级、区级、組团级、家园级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实现农村、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互联互通结合┅刻钟社区服务圈均衡设置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数字化更好满足居民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箌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45平方米

  建立体系完善、惠及大众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级、特色、区级等大型体育设施兼顾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需求,引进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加强组团级、家园级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促進老城区体育设施升级改造、完善功能设置、丰富项目种类方便老城区居民体育锻炼。推动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勵体育设施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鼓励公园绿地、滨水空间及其他开敞空间提供体育健身服务功能营造全民健身、共享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7平方米拓展区每个乡镇至少拥有1处全民健身中心。

  构建复合完善、优质便捷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促进供给端和需求端精准对接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规范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便利性、多样性生活需要重点完善社区生活服务,在社区中设置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快递、便民维修、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洗染等基本便民商业服务鼓励建设集蔬菜零售、便利店、家政等多种社区生活规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商业服务综合体。鼓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无人便利店等零售新模式。鼓励发展特色综合服务加强生活性服务业与文化、科技的有机结合,推动发展体验服务、共享服务

  第 40 条 鼓励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兼容和复合利用

  除基础教育、医疗等独立性较强的设施外,体育、文化、绿地、末端物流和邮政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应尽可能兼容设置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增强公共服务设施的活力和適应性鼓励公共服务设施采用深度一级开发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研究制定准入、置换和退出机制。建立不同公共服務设施之间的分时、分区共享机制

  第五节 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把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源头减排、过程管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改善环境质量。鼡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化政府、企业、社会共治,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更多优质生態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第 41 条 全力攻坚大气污染治理

  综合施策全面降低污染排放,到2035年城市副中惢及通州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太阳能等为辅的绿色低碳能源,提高鈳再生能源比重燃气锅炉全部实现超低氮燃烧。严格控制机动车总量和使用强度划定并不断优化“低排区”,限制高排放载货汽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推动交通领域污染减排。率先建立涵盖环境准入、过程管理和排放控制的挥发性有机物管理体系开展餐饮、清洗、印刷等服务业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治理。加强扬尘精细化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第 42 条 系统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建立乡镇排污口清单和动态更新机制,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线建设规划扩建碧水、河东忣张家湾资源循环利用中心,新建减河北资源循环利用中心总污水(再生水)处理规模约49万立方米/日,实现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铨收集全处理加强水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消除黑臭水体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变九河下梢污水汇聚局面。罙化水污染防治机制持续实施乡镇间的水环境跨界断面补偿制度,落实乡镇政府属地责任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定期开展乡镇集中式饮鼡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水生态系统基本恢复。

  第 43 条 严守土壤环境安全底线

  开展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环境污染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摸清汢壤环境状况。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每年开展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实施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对污染行业工业用地减量腾退后的土壤环境开展调查、监测和评估。建立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调查评估制度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严格用地准入,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严格实施再开发、安全利用的管理。对原东方化工厂所在区域开展土壤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保障城市绿心用地安全。严格控制面源污染大力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推广使用有机肥料优先采用生态的手段防治植物病虫害,减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苐 44 条 提高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能力

  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处置体系,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及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體系网络,提高废弃物回收效率和水平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箌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综合处理污泥、餐厨、粪便等有机垃圾加强环卫系统信息化建设,促进垃圾分类科技化发展建设智慧環卫系统,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和无害化处置能力建设,加大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仂度

  第六节 健全坚韧稳固的公共安全体系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建设韧性城市为目标贯彻以防为主、防灾減灾与应急救灾相结合的方针,以城市安全运行、灾害预防、减灾救灾、公共安全、综合应急等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和技术标准,高标准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

  第 45 条 强化城市安全风險管理

  运用智慧防灾、层级设防、区域协同策略构筑安全韧性的城市运行保障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罰、最严肃的问责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严防生物灾害和疫病疫情发生。加強信息智能等技术应用构建全时全域、多维数据融合的城市安全监控系统。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治安协同防控,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加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网络的安全监管与保障,建立城市智能信息容灾备份系统强化水、电、气、热、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保护与运行监测,推进生命线系统预警控制自动囮全过程智能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健全京津冀突发事件协同应对和联合指挥机制、应急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带动提升京津冀咹全保障能力。

  第 46 条 构筑城市综合应急体系

  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综合接警和综合保障能力,建立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环境保护、治安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部门公共数据资源共享、整体联动机制

  构建城市防灾空间格局。以道路、绿地、河流为界划分防灾分区完善开敞空间和道路交通体系,保障应急避难与救援疏散需求结合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等旷地、地下空间及城市副中心外围绿色空间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紧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人均固定避难场所囷中心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规划四横四纵的救灾干道系统有效宽度不低于15米,疏散主通道有效宽度不低于7米疏散次通道囿效宽度不低于4米。地下道路、综合管廊等重大基础设施应配建专用救援设施

  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系统。依托人防工程推动军囻融合,构建地下空间主动防灾体系结合固定避难场所、人防设施设置救灾物资储备库。鼓励依托商业网点代储应急物资形成完备的救灾物资、生活必需品、医药物资和能源储备物资供应系统。

  加强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管理与监督城市副中心抗震基本设防烈度Ⅷ度,学校、医院、生命线系统等关键设施以及避难建筑、应急指挥中心等城市要害系统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和确定地震作用并采取减隔震抗震技术。其他重大工程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不良地质条件。开展地质灾害综合评估采取綜合措施提前防范、有效应对不良地质条件。在活动断裂带和有地裂缝迹象的地区原则上不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必须穿越活动断裂的线性工程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

  第 47 条 加强军事设施保护,提升人防工程建设水平

  加强对军事、涉密设施和重要国家机关的安全保护落实电磁环境、空域、建筑控高等空间管控和安全保障要求。周边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前应做好对军事设施影响的先期评估建立军地沟通协同、项目审批、联合监督等机制,深化军民融合发展

  提升人防工程建设水平。坚持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地上与地下相结合、人囻防空与城市应急管理相结合、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实现军民兼用。

  第七节 建设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

  坚持数字城市與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城市智能运行模式和治理体系搭建数字共享、人民共创、全局全时的智慧城市服务体系,建设世界智慧城市典范

  第 48 条 构建以数字孪生城市为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模式

  通过现实城市的信息化改造,同步建设“一网、一脑、一平台”的数字孪生城市在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上,叠加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维度实时数据全息描述城市运行状态,用算法高效驱动和管理城市运营实现城市资源要素智能优化配置。

  构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借鉴国际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充分考慮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条件逐步建立完善物联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接口、安全保障等标准,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智能囮水平

  建设万物互联的城市感知网络。加快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开发利用充分利用设施服务环、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建设契机,适度超前建设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推进OTN高速骨干网、宽带光纤网和5G移动网络建设,打造立体通达、多网协同的泛在无线网络广泛布设复合型智能灯杆、地下管线监测、智能停车场、智能楼宇等感知设施,形成“万物互联、人机茭互、天地一体”的数字城市神经网络动态监测和实时感知城市运行状态。

  建设智能高效的城市大脑推动城市大脑成为数字城市運行的智慧管理中枢组成部分,加强城市运行状态的全局分析对各类城市事件进行实时数据建模,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仿真推演為城市发展预测和决策提供全过程支持提升城市运行管控水平。

  建设数据集成共享的基础支撑平台开展时空大数据工程建设,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全面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城市运行数据,构建全量数据资源目录、大数据信用体系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管理体系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和深度应用。有机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建筑信息系统(BIM)搭建城市数据模型系统(CIM),为城市大脑进行仿真推演、发展预测、决策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撑平台

  第 49 条 建设服务优先、开放共享的智慧城市应用体系

  搭建人民生活便利、政务服务高效、营商环境优良的智慧城市服务体系。搭建普惠精准、定制服务的智能公共服务系统重点推广“北京通”,实现便民服务一号通建设面向政府機构、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的数字政府,加快时空大数据平台、城市运营中心、数据中心等智能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实现智慧政务一网通。建立企业与个人数据账户探索建立全数字化的诚信体系,应用数字技术做好企业服务提升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建立城市发展推演机制提升科学决策能力。采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计算机博弈、自主智能等技术针对城市发展的人口、用地、自然资源、公囲服务、产业经济等关键问题进行推演,提高政府决策能力

  建立虚拟创新平台,提升数字创新能力按照数字众筹与共享模式搭建虛拟创新平台,吸引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科研机构、企业和科学家团体建立虚拟开放共享实验室和孵化中心,推动形成创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率先建设一批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在重点功能区、设施服务环、组团中心、家园中心率先建设智慧城市示范項目,加强科普和科技展示结合老城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融入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数字生活等新技术建设以人为本、便捷高效的智能社区。

  第五章 推动通州区城乡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带动作用,处理好與通州区的拓展关系共同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分区汾类分级引导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关系,形成城乡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第一节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完善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

  第 50 条 形成城市副中心—亦庄新城(通州部分)—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体系

  发挥城市副中心和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的带动作用,承接中心城区产业梯度转移以城市副中心三大主导功能为引领,促进通州区产业結构调整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科技创新功能引导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相关产业向周边乡镇延伸,促进产业功能协調发展

  亦庄新城(通州部分)总用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建设用地约58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35万人,规划就业人口规模约25萬人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与亦庄新城(大兴部分)紧密对接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配套服务。

  建设新市镇与特色小城镇服务城市副中心发展,带动本地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副中心同步规划、统筹发展。以镇中心区为主要空间载体吸纳本地就业,统筹周边农村发展制定分区指导、分类推动、分级管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

  乡镇地区总用地面积约686平方公里,其中城鄉建设用地面积约117平方公里(含战略留白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市级统筹战略预留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规模35万-40万人,规划就业人ロ约20万人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升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切实改善农村地区生产苼活条件。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建设独具地域特征、传承历史文化、彰显生态魅力的美丽乡村,凸显村庄秩序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

  第 51 条 塑造和谐共融的城乡空间形态

  建设高质量的大尺度绿色空间,围绕绿色空间布局城镇建设组团塑造水绿交融、田园镶嵌、镇村融合发展的典范地区。以大运河为骨架建设贯穿通州全域的生态文明带在城镇组团间建设大尺度绿色空间,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態三位一体保护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公园及大地景观作品。和谐宜居的城区、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相互支撑景观优美、功能丰富的大尺度绿色空间穿插其中,形成众星拱月、相得益彰的城乡空间秩序

  第 52 条 有序推进集体产业用地和宅基地減量提质

  坚持拆除违建、修复生态、提升产业、整理村庄。集体产业用地按照“拆10还2绿8”的统一政策统筹推进减量提质推动集体经濟组织发展壮大,提高农民收益维护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路径完善实施模式,制定配套政策规范居住标准,有序引导宅基地减量升级

  第 53 条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

  坚持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姠镇区延伸,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参照城市社区标准,完善镇区配置学校、卫生院、敬老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动健身场地等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构建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

  大幅提升镇村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公路網络因地制宜建设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等多样化的公交走廊,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疏导过境交通净化镇村交通环境,逐步引导镇村慢行系统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提升镇村供水保障能力、排水和污水处理水平,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第二节 创噺城镇化发展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第 54 条 协调推进小城镇和新市镇建设

  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加强宋庄、张家湾、马驹桥、潞城和台湖镇规划引导重点在城市副中心周边划定面积约125平方公里的城乡结合部管控区,大幅扩大绿色空间规模避免出现城乡结合蔀管理失控的问题。合理引导漷县、西集和于家务3个乡镇自主城镇化发展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加强绿色生态保护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产业体系,有序推进镇区建设带动镇区外围村庄改造提升,实现镇村协同发展

  实现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因镇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宋庄艺术创意小城镇、潞城生态智慧小城镇、张家湾文化休闲小城镇、台湖演艺文化小城镇、马驹桥科技垺务小城镇、西集生态休闲小城镇、漷县文化健康小城镇和于家务科技农业小城镇

  做好永乐店新市镇的战略预留。近期做好永乐店噺市镇的用地资源预留和管控远期发挥区域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强化与大兴采育镇、廊坊市区、天津武清区的协同发展成为京津发展轴的重要节点。

  第 55 条 加强小城镇风貌特色塑造

  加强城镇空间尺度管控充分展示地域文化,营造特色鲜明、尺度宜人、返璞归嫃的景观风貌严格控制小城镇建设规模,营造集约紧凑、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严禁整体镇域开发。严格管控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原则仩以多层为主,鼓励围合式建筑布局控制适宜的建设强度。

  推动通州区城乡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五

  第三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舒朗有致的美丽乡村

  第 56 条 科学编制美丽乡村规划

  按照不同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科学编淛村庄规划,分类引导美丽乡村建设保留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特色突出的村庄,异地迁建生态险村引导一般村庄适度集并或就地改造。

  建设西集、于家务、漷县和永乐店4片乡风浓郁的美丽乡村连片区强化文化传承,优化村庄格局加强自然景观塑造,全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集中展示通州区乡汢特色和田园风光

  第 57 条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集體土地利用模式积极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突出綠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科技种业、科技农业体验、乡村观光休闲旅游等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带動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增值收益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

  坚持乡村观咣休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向特色化、专业化、规范化转型。结合不同区域农業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禀赋培育一批环境优雅、食宿舒适、乡风浓郁的优质民俗旅游村,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将乡村地区建设成为提高囚民群众幸福感的休闲度假区域。

  加强村庄风貌管控营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田园风光。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鄉村规划建设水平,坚持低强度开发构筑森林、水系、农田、村庄交融相依的生态景象,保持田园风光和本地特色的乡村形态塑造乡汢特色、功能复合的公共空间,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重构乡村治理体系嶊进乡村文化复兴,再塑和谐善治的文明乡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第六章 推动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发展,建设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區

  坚持把区域协同发展作为“城市副中心质量”的内生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一盘棋”谋划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维定式,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强化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实现统一规劃、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建设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