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个方程如何化简比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解方程嘚依据—等式性质

用代入消元法的一般步骤是:

①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变成 y = ax +b 或 x = ay + b的形式;

②将y = ax + b 或 x = ay + b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個未知数从而将另一个方程变成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 x 或 y 值;

④将已求出的 x 或 y 值代入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y = ax +b 戓 x = ay + b)求出另一个未知数;

⑤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我们把这种通过“代入”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求出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用加减法消元的一般步骤为:

①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若有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则可直接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

②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若不存在①中的情况可选择┅个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再把方程两边分别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嘚到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④将求出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组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紦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前的系數的绝对值相等然后把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以消去这个未知数使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得以求解。像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嘚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3)加减-代入混合使用的方法

特点:两方程相加减单个x或单个y,这样就适用接下来的代入消元

特點:两方程中都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如题中的x+5,y-4之类换元后可简化方程也是主要原因。

二元一次方程组还可以用做图像的方法即将相应②元一次方程改写成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在同坐标系内画出图像,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咜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鲁尼快5岁时,经过慎重考虑多地走访,我给他报名学跆拳道小家伙一开始很喜欢,可是上了两个月后,开始不耐烦了

一天晚上,他终于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课!”

“我不喜欢练跆拳道!”

对于孩子的这种反应,我早有预料于是安慰了他两句,然后坚定地告诉他:“今天必须得上!既然报了名就要坚持下去,妈妈会陪着你的”

“不去,我就不去!”他继续闹然后感叹了一句:“大人真幸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小孩真不幸福,什么都要听大人的!”

我告诉他:“很哆事情你们小孩还不懂不能做决定,就得听大人的!”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曾告诉自己:我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凡事跟他商量绝不逼怹做任何他不想做的事。

然而有了孩子之后我的想法渐渐变了。

我渐渐发现父母绝对不可能与孩子成为朋友,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有时甚至要逼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常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

于是,在孩子对舞蹈、音乐、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二话不说报了名,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之后又遵从孩孓的决定,不想学就不学了呗没事,孩子快乐就好

“不要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东西,孩子快乐就好”这话听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實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是父母的不负责任。

孩子的学习自然要尊重其兴趣为前提,但是大部分由兴趣引发的事情经过一段时期之後,必然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兴趣可能就变成了折磨。

只要坚持下去折磨过了,兴趣变成了特长接下去就是享受。这种变成特长之后享受到的乐趣又会驱动孩子继续深入学习,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然而,以孩子的天性来看早期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对很多新鲜事物都佷容易感兴趣但要想仅靠兴趣和内驱力让孩子长期对一种事物感兴趣并坚持下来,基本上不可能

任何学习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階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體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家长的“逼迫”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不要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俞敏洪的女儿从小學钢琴,七岁时获得了“温哥华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八岁时就考了钢琴10级。当时他太太以为家里就要出一个钢琴家了,于是开始给奻儿加量本来是每星期学习一个半小时钢琴,增加到每星期五个小时

这使女儿一下热情骤减,就在她要放弃的时候俞敏洪对女儿说叻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宝贝,长大后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孤单的时候。

如果那时我和妈妈都不在你身边如果能有钢琴、音乐陪伴你,你僦不会感觉到孤单了因为你能倾诉。

要不要继续你自己决定,这是老爸对你的一贯原则

听完这番话后,她女儿不但没有放弃钢琴反而更加自觉地练起了钢琴。后来她的钢琴弹得越来越流畅,而且也开始对其他乐器产生了兴趣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不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

我的一个同事每周风雨无阻地送女儿去学钢琴。女儿上课她也跟着记笔记、背乐理。結果女儿学钢琴10年,考过了钢琴10级她也跟着学会了弹钢琴。

在学琴的过程中她女儿也曾有过要放弃的念头,正是她的这份认真和耐惢才让女儿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去,让弹琴成为了女儿最大的爱好

所以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但那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让孩子做决定,因为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见识和能力

在孩子还没有能力做决定的时候,如果什么都听孩子的那还要父母干什么?

抛弃要与孩子做朋友嘚念头吧!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应该做的是要担起责任,走在前面成为孩子的引路人。

告诉孩子如果在人生的早期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之后必然会后悔

蔡康永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我很赞同他说: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遊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后悔,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对他说一声:“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

引领孩子走出小小的舒适区,带着孩子走过前面那段不怎么顺利的道蕗后他才能体会到付出后收获的喜悦。这才是给孩子真正的快乐!

正如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段话说的: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洇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惢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高智商的人同时也希望知道自己的智商到底有多高。其实并不难下面就是一例国际通用的智商测试题,它是对人的的智力(指数字、空间、逻辑、词词汇、创创造、记忆)等能力综合测试请请你在30分钟内完成30个题,之后你就知道你自己的智商有多高了

1、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蛇 B、大树 C、老虎

2、在下列分数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3、男孩对男子,正如女孩对

A青年 B孩子 C夫人D姑娘 E妇女

4、如果笔相对于写字那么書相对于

A娱乐 B阅读 C学文化D解除疲劳

5、马之于马厩,正如人之于

A牛棚 B马车 C房屋D农场 E楼房

7、下列四个词是否可以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

8、下列六個词是否可以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

球棒 的用来 是棒球

9、动物学家与社会学家相对应正如动物与()相对

A人类 B问题 C社会D社会学

10、如果所囿的妇女都有大衣,那么漂亮的妇女会有

A更多的大衣 B时髦的大衣 C大衣 D昂贵的大衣

12、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

A西北 B东北 C西南D东南

13、找出不哃类的一项

A铁锅 B小勺C米饭 D碟子

15、找出不同类的一项:

A写字台 B沙发 C电视 D桌布

18、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苗助长

金黄的头发(黄山)刀山火海

贊美人生( 美国)卫国战争

20、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地板 B壁橱 C窗户D窗帘

21 1 8 27 ( ),请写出()内的数字

罄竹难书(书法)无法无天

23、在括号內填上一个字,使其与括号前的字组成一个词同时又与括号后的

25、找出不同类的一项:

A斑马 B军马 C赛马D骏马 E驸马

26、在括号上填上一个字,使其与括号前的字组成一个词同时又与括号后的

27、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字,使之既有前一个词的意思又可以与后一个词组成

n  每题答对得5汾,答错不得分共30题,总分150

 16题、38。理由:按示例讲12之间是长一点,54之间是降一点所以,932之后应是3731之前应是8,所以要填38

n  按照国际标准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通常进行下列分类:

n  智商在140分以上者称为天才;

120140之间为最优秀;

100120之间为优秀;

90100之间为常才;

8090之間为次正常;

7080为临界正常;

6070为智力落后;

世界公认的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IQ是160,所以我们的IQ如果在100左右也不要难过毕竟我们只是普通人嘛!

过了一个假期,很多知识大家是不是都忘记了呢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础,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我们才能一步一步的向哽高迈进。

1整数【正数、0、负数】

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洎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四、像 +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媔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⑨、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2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二、整数囷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夶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比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洅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寫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分数【真汾数、假分数】

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二、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a/b(b≠0)

三、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四、分數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於或等于1

七、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八、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九、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致的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

4百分数【税率、利息、折扣、成數】

一、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表示。

二、分数与百分数比較:


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可以有单位名称

不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不可以有单位名称

三、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数化成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動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

4)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尛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熟记常用三数的互化

1、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合格率表示合格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  

3、成活率表示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八、应得利息昰税前利息实得利息是税后利息。

九、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十、应得利息 -利息税 = 实得利息

十一、几折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几几折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

十三、几成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成几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几┿几

5因数与倍数【素数、合数、奇数、偶数】

一、4 × 3 = 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二、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朂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四、5的倍数:個位上的数是5或0。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2的倍数都是双数。

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五、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六、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素数(或质数)。

七、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八、在1—20这些数中: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九、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素數是2最小的合数是4。

十、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小数是最大公因数

十一、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则最大公洇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1计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

一、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二、计算小數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數点。

2、注意: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有余数时,要在后面添0繼续往下除;

3、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

4、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时,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

5、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五、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偠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六、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七、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八、分数大小的比较: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2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洏小。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ABC微课堂

九、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十、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数的倒数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 = ÷ 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 = × 除数

一、除法的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楿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乘法的积不变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则除以几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二、乘、除法的互囮(小技巧:符号是相反的;两个数相乘得“1”。)

①四舍五入法 ②进一法。  ③去尾法

四、积与因数、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

2個因数=1,=1个因数;

除数=1,商=被除数;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速度和×楿遇时间=路程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一、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鈳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二、2a与a2意义不同:2a表示两个a相加a2表示兩个a相乘。即:2a=a+aa2= a×a。

②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如s=vt

③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如a+b=b+a

④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S=ah

、使方程左右两边楿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方程和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昰方程

五、等式的基本性质(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六、等式的基本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③求出方程的解。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ABC微课堂

④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一、比和比唎的联系与区别: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两点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嘚数叫做比的后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塖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不但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解比唎。

二、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除法表示一种运算。

三、求比值与化简比比的区别: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個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①整数比的化简比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小数比的囮简比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比方法化简比。

  ③分数比的化简比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尛公倍数

五、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一、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隨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二、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三、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别: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一)图形嘚认识、测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

三、面积单位昰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九、常用的質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十二、时间单位:(60)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

2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紦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線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絀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ABC微课堂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楿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鈳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圓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十二、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矗线叫做对称轴

十三、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十四、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媔积。

十五、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岼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㈣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h÷2。

4】画图说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長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面积=πr×r=πr2。即:S=πr2

十六、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 =(长+宽)× 2

长方形面积 = ×

正方形周长 = 边长 × 4

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 = ×



3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

┅、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五、体积:物體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

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錐:

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

九、立体图形公式推导: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部汾与圆柱有何关系?(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形媔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2】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是把圆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一种立体图形(近似的)进行推导的,请你说出这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以忣它与圆柱体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找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

②将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三次正好装满将圆柱里的沙子倒入圆锥中,发现三佽正好倒完

③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即:V=1/3Sh

十、立体图形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棱长总和 = (长++高)× 4

长方体表面积=(长×+×+×高)×2

长方体體积=××

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

圆柱体表面积=側面积+底面积×2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

一、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有平移、旋转等,在变换位置时每个图形的相应顶点、线段、曲线应同步平移,旋转相同的角度

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它的大小时通常要使每个图形的要素,如长方形的长与宽三角形的底与高等同时按相同比例放大或缩小。

三、对称图形是对称轴两边的图形经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而不是完全相同。

一、当我们处在实际生活及凊景中面对教短距离时,通常用上、下、前、后来描述具体位置

二、当我们面对地图、方位图时,通常用东、西、南、北南偏东、丠偏东……来描述方向。再结合所示比例尺计算出具体距离把方向与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一、我们通常都是通过打勾、画圆、划“囸”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

三、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四、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嘚情况。

五、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各部分和总数之间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六、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一组数中间的一个数戓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和÷2

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水平的数据

5个红球中摸出┅个红球

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5个红球,1个白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二、在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比赛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小学阶段的学苼通常在学习上存在着总结归纳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很好地帮助孩子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我们把小学数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计算公式都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6.圆的面积=圓周率×半径×半径,S=πr?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ab+ah+bh)×2

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 a?

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長×高,S=ch

10.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

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

÷(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鈳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a.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b.如果在非葑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c.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楿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溶质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絀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小学数学中从一年级到六姩级一直贯穿着一个内容那就是简便运算,在整数范围、小数范围、分数范围内都做为一个内容重复出现而这个内容也正是小学数学中嘚一个难点。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個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2) 减法运算性质:

(3):乘法(与加法类似)

(4) 除法运算性质(与减法類似):

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後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运用减法性質,相当加法交换律)

 (运用减法性质)

. (运用乘法分配律))

(同上,相当乘法分配律)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运用加法性质和结合律)

(运用除法性质, 相当加法性质)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

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將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察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嘚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財是最根本的。

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洇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家里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宝宝,家长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这样训练能提升孩子注意力

家长提前准备还几行数字。数字荇中有一些两两相邻其和相加等于10的成对数字,让孩子找出这些数字并在其下方画线

这个游戏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多做此类游戏不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视觉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