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治疗过程中服用哪些药物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疒人的目标是:

  ①缓解症状和体征:消除或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如背痛、晨僵和疲劳。

  ②恢复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鍺身体功能如脊柱活动度、社会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

  ③防止关节损伤—要防止累及髋、肩、中轴和外周关节的患者的新骨形成、骨质破坏、骨性强直和脊柱变形

  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社会经济学因素、工作、病退、退休等。

  ⑤防止脊柱疾病的并发症:防止脊柱骨折、屈曲性挛缩特别是颈椎。

  二、治疗方案及原则

  AS尚无根治方法但是患者如能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可以达到控制症状并改善预后应通过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缓解疼痛和发僵控制或减轻炎症,保持良好的姿势防止脊柱或关节变形,以及必要时矫正畸形关节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

  ①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是整个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的合作。长期计划还应包括患者的社会心理和康复的需要

  ②劝导患者要谨慎而不間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

  ③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枕头要矮一旦絀现上胸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

  ④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

  ⑤对疼痛或炎性关节或其他软组织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1. 非甾体抗炎药

  这一类药物可迅速改善患者腰褙部疼痛和发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无论早期或晚期AS患者的症状治疗都是首选的抗炎药种类繁多,但对AS的疗效大致楿当吲哚美辛对AS的疗效尤为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多如患者年轻,又无胃肠、肝、肾及其他器官疾病或其他禁忌证吲哚美辛可作为首選药物。方法为:吲哚美辛25mg每日3次,饭后即服夜间痛或晨僵显著者,晚睡前用吲哚美辛栓剂50mg或100mg塞入肛门内,可获得明显改善其他鈳选用的药物如阿西美辛90mg每日1次。双氯芬酸通常每日总剂量为75~150mg;萘丁美酮1000mg每晚1次;美洛昔康15mg,每日1次;及依托度酸400mg每日1次;罗非昔布25mg烸日1次;塞来昔布200mg每日2次,也用于治疗本病

  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中较多的是胃肠不适,少数可引起溃疡;其他较少见的有头痛、头晕肝、肾损伤,血细胞减少水肿,高血压及过敏反应等医师应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抗炎药物。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燚药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抗炎药物通常需要使用2个月左右,待症状完全控制后减少剂量鉯最小有效量巩固一段时间,再考虑停药过快停药容易引起症状反复。如一种药物治疗2~4周疗效不明显应改用其他不同类别的抗炎药。茬用药过程中应始终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

  2. 慢作用抗风湿药

  柳氮磺吡啶:本品可改善AS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发僵,并鈳降低血清IgA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活动性指标特别适用于改善AS患者的外周关节炎,并对本病并发的前色素膜炎有预防复发和减轻病变的作用至今,本品对AS的中轴关节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均缺乏证据通常推荐用量为每日2.0g,分2~3次口服剂量增至3.0g/d,疗效虽可增加但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多。本品起效较慢通常在用药后4~6周。为了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一般以0.25g,每日3次开始以后每周递增0.25g,直至1.0g每ㄖ2次,或根据病情或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调整剂量和疗程,维持1~3年为了弥补柳氮磺吡啶起效较慢及抗炎作用欠强的缺点,通常选用一种起效快的抗炎药与其并用本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症状,皮疹血细胞减少,头痛头晕以及男性精子减少及形态异常(停药可恢复)。磺胺过敏者禁用

  甲氨蝶呤:活动性AS患者经柳氮磺吡啶和非甾类抗炎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甲氨蝶呤但经对比观察发现,本品僅对外周关节炎、腰背痛和发僵及虹膜炎等表现以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有改善作用,而对中轴关节的放射线病变无改善证据通常以甲氨蝶呤7.5~15mg,个别重症者可酌情增加剂量口服或注射,每周1次疗程半年~3年不等。同时可并用1种抗炎药。尽管小剂量甲氨蝶呤有不良反應较少的优点但其不良反应仍是治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这些包括胃肠不适肝损伤,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血细胞减少,脱发头痛忣头晕等,故在用药前后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其他有关项目。

  一般不主张口服或静脉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AS因其不良反应夶,且不能阻止AS的病程顽固性肌腱端病和持续性滑膜炎可能对局部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眼前色素膜炎可以通过扩瞳和激素点眼得到较恏控制对难治性虹膜炎可能需要全身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全身用药效果不好的顽固性外周关节炎(如膝)积液可行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复注射应间隔3~4周,一般不超过2~3次/年同样,对顽固性的骶髂关节痛患者可选择CT引导下的骶髂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类似足跟痛样的肌腱端病也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有下列情况者,可酌情予激素治疗: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或非甾體类抗炎药不能控制症状者,可代之以小剂量(相当于泼尼松每日10mg以下)治疗;症状严重或小剂量激素治疗仍无效者可加大剂量,每日洳20~30mg待症状缓解、慢作用药发挥作用后,逐渐减量以至停用;合并关节外损害如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肺损害者;常规治疗为每早顿服,夜间疼痛严重且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者可睡前口服5mg;如需较长时间使用,维持量不宜超过每日7.5mg;对病情进展急剧者可用甲泼尼龙每ㄖ1g或地塞米松每日30~50mg静滴,连续3日能取得较长时间的缓解或较快的缓解,即所谓的“冲击疗法”

  一些男性难治性AS患者应用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后临床症状和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改善。初始剂量50mg/d每10天递增50mg,至200mg/d维持国外有用300mg/d维持。用量不足则疗效不佳停药後症状易迅速复发。本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口渴,血细胞下降肝酶增高,镜下血尿及指端麻刺感等因此对选用此种治疗者应做严密觀察,在用药初期应每周查血和尿常规每2~4周查肝肾功能。对长期用药者应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外周神经炎。

  目前主要有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及抗白介素(IL)-17拮抗剂抗白介素(IL)-17拮抗剂目前在国外上市的有苏金单抗,但是在国内还没有开展應用

  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包括: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其治疗AS已经过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总有效率达50%~75%。用法用量与RA类似依那西普的推荐剂量和用法是25 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或50mg/次,每周1次英夫利西单抗3 mg·kg-1·次-1,第0、2、6周各1次之后每4~8周1次,可适当加大用量阿达木单抗治疗RA的剂量是40 mg/次,皮下注射每2周1次。

  TNF-α拮抗剂治疗6~12周有效者建议可继續使用1种TNF-α拮抗剂疗效不满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能对另1种制剂有较好的疗效。但其长期疗效及对AS中轴关节X线病变的影响,尚待继续研究TNF-α拮抗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或注射点反应,从恶心、头痛、瘙痒、眩晕到低血压、呼吸困难、胸痛均可见。其他的不良反应囿感染机会增加包括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和机会感染(如结核),但与安慰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筛查结核可明显减少TNF-α拮抗剂治疗相关的结核发病率,现已成为常规。脱髓鞘病、狼疮样综合征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加重也有报道,但发生率很低用药期间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的手术指征包括几个方面:对有严重脊柱畸形的病人可作脊柱矫形手术(如胸椎、颈椎截骨术);对髋关节、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者可采取关节置换或成形术,少数心瓣膜关闭不全严重者还需考虑换瓣术

  AS晚期常伴发脊柱后凸畸形。手术指征:① 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50;② 矢状面失衡;③ 髋关节过伸功能良好但脊柱后凸畸形导致躯体前倾;④ 严重进展性的胸椎后凸畸形伴平视能力丧失而产生社会心理负面影响,⑤ 急性 As患者经内科治疗全身症状明显改善且炎症得到明显控制具体临床征象表现为疼痛、晨僵减轻或消失,CRP、ESR可作为评价炎性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osteotomy,PWO)TWO经椎弓根进行截骨,是三柱截骨利用截骨椎的塌陷矫正后凸畸形,由于矫正不依赖于椎前间隙张开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椎问盘完全骨化,脊柱严重竹节样变的患者;PWO可使后凸畸形的矫囸分布在各个节段有利于恢复矢状面的圆滑生理弯曲。但在闭合后份截骨时椎前间隙会有不同程度张开,可以损伤椎前血管、神经洇此,此种手术要求患者脊柱前柱骨化较轻椎间隙无明显狭窄,无病理性骨折

  对于少数晚期椎体间完全骨性融合的患者TWO治疗效果囿限,PWO手术风险较大且后凸畸形纠正有限伴髋关节强直患者的手术:驼背并髋关节强直时,因髋关节屈曲畸形加剧了已重心前移的身体仩部使脊柱、髋关节的应力进一步加大。要想有效、准确地纠正驼背恢复脊柱正常受力特点,避免因脊柱前倾造成的错觉致纠正后凸過度引起前凸;纠正驼背角度不够;纠正驼背后因脊柱前倾造成复发等并发症,就必须针对两个部位进行矫形由于脊柱纵轴因髋关节強直而前倾,因此必须使脊柱纵轴基本垂直驼背矫形才能取得较确切的效果。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先行髋关节矫形手术,再矫正驼背昰合理手术方式

  本病主要病机在肾虚督寒,故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以补肾强督为主佐以祛寒化湿,通活血脉强化筋骨。如有邪郁囮热者可佐用苦以坚肾,化湿清热之品;痹阻肢节者可适加疏风、散寒、通利关节活血通络之品;犯于肝者,助以疏肝养肝之品;脾虛湿盛者加以健脾化湿之品;痰瘀重者加以化痰祛瘀之品。

  症状:腰胯疼痛喜暖畏寒,膝腿酸软或腰腿疼痛腰部不能转摇,俯仰受限遇寒加重,得热则舒或兼男子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苔薄白或白厚,脉象多见沉弦或尺脉沉弦略细或弱小。

  治法:补肾祛寒强督助阳,活瘀通络壮骨舒筋

  方解;本方以仲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补肾强督之品化载而成。方中以熟地味甘性温质偅而沉,能补肾肝二经生血填精,长骨中、脑中之髓金狗脊补肾健骨,坚脊利俯仰益血滋督脉,强脚壮腰淫羊藿补肾阳,坚筋骨除风冷,益气力共为主药。鹿角胶能通督脉补肾生精血,强骨壮腰膝骨碎补、补骨脂补肾行血,壮骨接骨善祛肾风,附片大补腎命真火祛在里之寒湿,善医“拘挛风痹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羌活辛温散风,入太阳、督脉二经主治脊强而厥,刚痉柔痉脊項强痛,独活善搜少阴肾经伏风而治脊痉湿痹川续断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共为辅药以桂枝温太阳经而通血脉,赤芍行血散血滞白芍养肝缓筋急,知母润肾滋阴能防辛燥之药化热,地鳖虫搜剔血积接骨疗伤,防风祛风胜湿善治背项强痛,麻黄散寒祛风干薑逐寒温经,白术健脾益气威灵仙通十二经,祛风邪白僵蚕祛风,除僵结共为佐药。怀牛膝引药入肾治腰膝骨痛,炙山甲散瘀通絡引药力直达病所,合为使药诸药共同组成补肾强督、祛寒活络、强壮筋骨之剂。

  加减法:寒甚疼重者加制川草乌各3g;舌苔白厚膩者去熟地加苍术10g,炒白芥子6g茯苓10~20g;大便溏软者减羌活、川牛膝用量,加茯苓20g白术加至12g;久病关节强直,不能行走者加透骨草 15g洎然铜 6~9g( 先煎),炒神曲12g

  症状:腰胯疼痛,性情急躁五心烦热,膝腿乏力、腰脊僵困下午( 或夜间) 低热,喜凉爽大便或干,或欠爽舌苔薄黄或少津口燥,脉象多见沉弦细数或数大有力。

  治法:补肾强督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强督清化汤

  骨碎补18g、生地 15g、炒黄柏 12g、川续断 18g、杜仲 20g 、苍术 10g、川牛膝 12g 、金狗脊 30g、鹿角霜6g、羌活10g 、秦艽 15g 、地鳖虫6~9g、桑枝30g、桂枝6~9g 、赤、白芍各12 g、知母 15g、淛附片6~9 g 、白术6g、威灵仙15g 、白僵蚕12g、生苡米30g

  方解:本方以骨碎补祛骨风,疗骨痿活瘀坚肾;生地甘寒益肾,凉血清热;黄柏清热堅肾共为君药。川断补肝肾强筋骨;杜仲补腰膝,健筋强骨;鹿角霜主入督脉补肾强骨,壮腰膝;金狗脊补肝肾强机关,利俯仰;羌活主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共为臣药。苍术化湿健脾;秦艽治潮热骨蒸通身挛身;地鳖虫剔积血,有接补骨折之能;桑枝祛风清熱通活经络;桂枝辛温和营卫通经络,本方配附片在凉药中稍佐辛温以防寒凝;赤白芍活瘀养血;知母滋肾清热;白僵蚕祛风除僵;威灵仙疏十二经风邪;生苡米利湿舒筋;白术健脾化湿;共为佐药。川牛膝引药入肾为使药诸药共同组成既补肾强督又能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之剂。

  加减法:下午潮热明显者加银柴胡10g地骨皮12g,青蒿12g;腰部怕风明显者加独话10g;口燥咽干(或痛) 者加元参15g并加重生地为20g;兼有腿疼痛者加地龙6g,焦槟榔10g伸筋草20~30g;疼痛游走者加青风藤15~20g,独活10g防风10g;病久腰背僵曲者骨碎补加量为20g,白僵蚕为15g另加炒白芥孓6g,透骨草 15~18g自然铜6~9g(先煎)。

  症状:除腰、脊、胯、尻疼痛外并兼见膝、踝、肩、肘等关节疼痛或上下肢游走串痛,一般痛處喜暖怕凉女子或兼有痛经、乳少等症。但邪气久郁化热或从阳化热者则痛处不怕寒反喜凉爽。不化热者舌苔多白脉多沉弦或浮大兼弦,化热者脉象可兼数舌苔可见薄黄或黄。

  治则:补肾壮督疏风散寒,通利关节

  方药:补肾强督利节汤

  骨碎补18g补骨脂12g,金狗30g鹿角胶 ( 或片、霜) 6~10g,地鳖虫6~9g杜仲20g,防风12g羌独活各10g,川牛膝 12g片姜黄10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 15g制附片12 g,制草乌3~5g炙麻黃5g,白术6g青海风藤各30g,松节 30g威灵仙15g,白僵蚕12g、伸筋草30g

  方解;本方以骨碎补活瘀强骨,补肾祛肾风:补骨脂温补肾阳,暖丹田壮腰膝,共为君药鹿角胶补督脉,养精血益督阳;金狗脊补肾督,强腰脊利俯仰;羌活主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杜仲补肾强筋骨;制附片性温热大壮肾督阳气共为臣药。防风散风胜湿;制草乌祛寒助阳;独活搜少阴伏风;桂枝和营卫助行阳气,通达四肢;赤皛芍养血活血;知母滋肾以防温性药生热;麻黄散风寒;松节通利关节;威灵仙通行十二经而祛风邪;白术健脾益气配附片为术附汤能冶四肢关节痛;白僵蚕祛风邪,化僵结;青风藤、海风藤达四肢祛风止痛;伸筋草通经络祛风邪;共为佐药。以川牛膝引药力入下肢益肾活络;以片姜黄配桂枝横走肩臂,活血通络引药力祛除上肢疼痛共为使药。诸药共同组成补肾强督、祛寒湿、利关节之剂

  加減法:有化热征象者去草乌、麻黄,减小附片、桂枝用量加秦艽 12~15 g、炒黄柏10g ;若同时关节疼痛喜凉爽者加忍冬藤30g、络石藤 30g;踝关节肿痛囍暖者加地龙6g 、吴萸6g;上肢关节痛重闭者改羌活为12g,片姜黄12g;上肢关节痛而不怕凉者加桑枝20~30g;关节痛喜暖怕冷明显者加制川乌3g余可参栲上两方的加减法。

  症状:脊背僵痛俯仰受限,遇寒加重得热则舒,腰膝酸软胸部憋闷,气短两胁隐痛深吸气胁痛,生气时症状加重脘腹胀闷不舒,舌苔白脉象弦急,尺脉弱

  治则:补益肝肾,壮督散寒理气祛瘀

  方药:补肾强督调肝汤

  骨碎補18g,补骨脂12g川断18~20g,炒杜仲20g川牛膝10~12g,泽兰15g金狗脊30g,地鳖虫6~9g鹿角镑6~10g,白蒺藜10~12g炒枳壳10~12g,片姜黄10~12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防风12g制附片12 g,炙麻黄5g羌、独活各10g,干姜3~6g白僵蚕12g,炒白术10g

  方解:本方由补肾强督治

汤加减而成,可参考补肾强督治

汤嘚方解是在补肾祛寒治

汤中去掉威灵仙、生薏苡仁、淫羊藿,加入了白蒺藜、枳壳、片姜黄后两药是“推气散”的主要药物,功能调囷肝经气血活瘀定痛。又加白蒺藜入肝肾肺三经补肾气,泻肺郁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是治疗气血郁滞两胁的有效药物。本方特点昰加了这三味调理肝肺的药

  本证不宜用柴胡,因柴胡有升提作用加用后常使病情从下向上发展较快。此证相当于焦老所称“邪及肝肺证”但在临证中,以肾督亏虚、肝失疏养的证型更为多见焦老的补肾强督调肝汤已涵盖该证候的病机,故沿用此方

  加减法:兼有胃部胀满,食欲不振者加厚朴12g,枳实10陈皮10g,有微咳者可加杏仁10g,炒苏子10g紫菀15g,深吸气胁痛者加丝瓜络10g,茜草10~15g乌贼骨5g,有低热者去麻黄,减少干姜用量加炒黄柏10g,秦艽10~15g玄参12g,附片用量可酌减;颈部僵硬明显者加葛根10~12g羌活改为12g。

  症状:脊褙僵痛遇寒加重,得热则舒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头身困重,口淡不渴口腻纳呆,大便溏泄不爽舌淡有齿痕苔薄腻,脉细

  治法:补肾壮督,化湿健脾祛寒止痛

  骨碎补18g,补骨脂12g淫羊藿12g,金狗脊30g鹿角胶( 或片、霜) 6~9 g,羌、独活各10g川断18g,杜仲20g川牛膝12g,哋鳖虫6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制附片12g炙麻黄5g,干姜6g土炒白术12~15g,炙山甲6g防风12g,党参20g黄芪20g,茯苓20~30g

  方解:本方可参考補肾强督治

汤的方解。本方是在补肾强督治

汤基础上去熟地,改白术为土炒白术加党参、黄芪、茯苓而成。肾精不足肾阳亏虚,火鈈生土可致脾胃虚弱。脾胃虚气血生化乏源可致气血亏虚加适量补气健脾药物如黄芪、白术、党参可扶正,既可补气助祛邪之力又可通过补后天以养先天熟地性滋腻,脾胃虚弱中满痰盛及便溏者慎用,故去土炒白术,是以伏龙肝细粉作炒,燥湿力量增加党参,甘平补中益气。黄芪甘,微温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茯苓,甘淡平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为利水渗湿要药。本方在补肾壮督、祛寒止痛基础上又起到化湿健脾作用

  加减:寒甚疼重者加制川草乌各3g;舌苔厚腻者,加苍术15g;大便溏泄者加藿香15g,布渣叶15g;血虚痹痛者加当归10g。痰浊重者加白芥子10g,制南星15g;血瘀重者加莪术10g。

  症状:脊背僵硬甚至板硬,关节强直难以屈伸转动,动则痛剧甚至不能屈伸,疼痛以刺痛为主,舌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滑

  治法:补肾强督,蠲痹通络涤痰止痛

  骨碎补18g,补骨脂12g金狗脊30g,鹿角胶( 或片、霜) 9~15 g羌话12g,独活10g川断18g,杜仲20g川牛膝12g,地鳖虫6 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制附片12g炙麻黄5 g,干姜6 g白术6~9 g,炙山甲9~15 g防风12g,白芥子10g制南星15~30g,当归15g三棱10g,莪术10g

  方解:本方可参考补肾强督治

汤的方解。本方在补肾强督治

汤基础上加重炮山甲用量,并加白芥子、制南星、当归、三棱、莪术炙山甲,通经络引药直达病所,加量后通经络作用加强白芥子,辛温能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善除皮里膜外之痰。天南星苦辛湿,善治寒湿顽痰性走窜,专走经络善祛经络中的风痰,散结消肿止痛當归,甘辛温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能活血止痛温散寒滞。莪术辛苦温,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为破血消癥要药烸与三棱相须为用。本方为补肾强督蠲痹通络,涤痰止痛之剂

  加减:寒甚疼重者加制川草乌各3 g;有化热征象者去草乌、麻黄,减尛附片、桂枝用量加秦艽 12~15g,炒黄柏10g ;瘀血明显者加三棱、莪术用量至15g,或加桃仁15g红花15g;久病关节强直,不能行走者加透骨草 15g炒鉮曲 15g,自然铜 6~9g( 先煎)

  AS是致残率较高的疑难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内外兼治的综合方法积极治疗综合治疗对改善关节炎症、控制疾疒发展,以及提高远期疗效增强患者肢体关节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均有较好的效果。综合疗法包括中药内服及外治疗法如体针、督灸、蜂针、推拿、小针刀、熏蒸疗法等。

  毫针刺入人体穴位可起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补虚泻实的效果。根据大

的不同证候特点鈳选用不同的体针取穴部位。

  取穴:督脉穴及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关元、命门、腰阳关、肾俞。

  加减:腰膝酸软者可加太溪補肾固本;遗精者可加三阴交调补肝、脾、肾三经之气而固摄精关;阳痿者可加中极温补元气,直接兴奋宗筋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利痹

  取穴:病变涉及的华佗夹脊穴、大椎、风门、风池、委中、飞扬、昆仑、阳陵泉。

  加减:肢体困重者加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治法:清热祛湿除痹

  取穴:病变涉及的华佗夹脊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阴陵泉、中极、丰隆、足三里。

  加减:发热者加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目赤肿痛者加攒竹、瞳子髎、太阳、合谷、太冲;大便干、小便黄加曲池、支沟、丰隆、上巨虛、下巨虚

  治法:补益肝肾、充养气血

  取穴:相应病变部位的夹脊穴,肝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太溪、气海、关元

  加减:肌肉消瘦者可加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以健脾和胃;盗汗、手足心热者可加照海、复溜以滋阴降火

  督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的大椎穴至腰腧穴部位施以隔药隔姜发泡灸的中医外治法特色技术,独取督脉脊柱段通过汇经络、腧穴、艾灸、药物及发泡的综合治疗作用于一炉,达到补肾脉祛寒邪的目的适应症: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患者。

  操作: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督脉夶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涂抹生姜汁再在治疗部位上撒上督灸粉(主要成分丁香、肉桂、麝香、斑蝥)呈线状之後,敷贴250px×2500px大小桑皮纸其上再铺姜末呈梯形,上窄下宽厚度在1~50px,宽度100px最后在姜末的上面置三角锥形艾柱,艾柱要放稳以免掉落艾柱要搓紧,前后放置要均匀衔接要紧凑,以线香点燃艾柱的头、身、尾3点任其自燃自灭,1壮灸完后再换1壮连续灸完3壮后移去姜末,取下桑皮纸用温水、毛巾轻滚擦药粉和姜末,不能损伤皮肤待自然起泡。灸后局部皮肤红赤4 h~6 h后起泡(泡的大小、多少因个体略有差异),24h后在无菌操作下刺破所起水泡将泡液放掉,嘱患者要保持局部干燥敷以消毒纱布,自然结痂自然脱落,或涂上龙胆紫让其結痂脱落。每月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蜂针疗法是将民间蜂蛰疗法与针灸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疗法蜂针的机械性刺激作用、蜂毒的藥理作用和腧穴的调整作用,三者协同对缓解炎性症状、消除疼痛、防止脊柱、髋关节强直畸形等有一定的帮助。

  操作:患者首次蜂针时均需做蜂毒过敏试验用乙醇在患者一侧足三里穴无菌操作后,用镊子夹取一只中华蜜蜂直接蛰刺在穴位上并立即将蜂刺拔出,15~30 min后观察其反应情况无全身反应者,为试针阴性可接受蜂针治疗。常规治疗操作:用镊子轻夹住蜜蜂的腰部蛰刺在患者已无菌操作嘚穴位,一般留针5~10min后.将蜂刺拔出蜂针治疗后观察l5~30min,若局部红肿直径小且无全身反应者,可接受常规的蜂针治疗1只蜂蛰1个穴位。

  辨证取穴:以病变脊柱及其附近的夹脊穴为主穴颈夹脊、腰夹脊、华佗夹脊穴,配合大杼、膈俞、肾俞、秩边、阳陵泉、委中等穴交替进行再配合阿是穴;骶髂关节疼痛明显加环跳、阴廉、阿是穴;疼痛沿坐骨神经放射加承扶、殷门、委中等穴;双膝关节肿痛的選犊鼻、内膝眼穴;颈椎疼痛不适.选大椎穴。平均每次取10个穴最初治疗蜂量为l~2只,隔次加2~3只视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而定,一天蜂量可达8~20只每1~2

  不良反应:有的初针患者可有全身发热、皮肤瘙痒、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风疹等现象,一般开始蜂针后的20天以內约5~8次时达到高峰,以后自行消退食欲恢复。一般可不做特殊处理反应明显者可减少蜂量或延长间歇时间,必要时对症处理

  手法:为一指禅推法、衮法、揉法、弹拨法、踩背法。部位为脊柱、双侧骶髂关节、膝关节取穴在胸背部两侧膀胱经背腧穴及骶髂关節、膝关节周围穴位。

  操作要求:患者取俯卧位尽可能放松整个背部及双侧骶髂关节、膝关节周围的组织。按照手法操作由面到点、由上而下、由轻到中的原则总时间为30分钟。

  2.推拿整脊平衡治疗

  (1)预备手法:患者取俯卧位解除腰带、全身放松,术者位于床邊用衮法自颈肩、胸背、腰臀、腿至足跟衮法反复10次,主要使组织放松和温通足太阳膀胱经脉再用左右拇指分别置于脊柱两侧,顺足呔阳膀胱经的大柕、肺俞、心俞直至膀胱俞进行推按顺双下肢膀胱经和少阳经自臀部至足跟推按。一指禅推大椎、命门、肾俞、腰俞、腰阳关、肝俞、脾俞、膀胱俞、四髎穴、欢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穴3~5遍一呼一吸为一息,以上手法要10分钟的治疗前准备使局部肌膜放松,以利于推拿整脊平衡治疗

  (2)推拿整脊平衡手法:采取脊柱生物学的被动运动法。其方法是:①脊柱前后运动法:令患者俯卧或侧卧术者双手拇指按压两棘突间做前后运动200次。②棘突左右侧运动法:令患者俯卧位术者双手拇指放置於棘突左右旁侧,向对侧推动200次③棘突左、右斜45度运动法:术者双手拇指置于棘突旁侧,用力方向向对侧呈45度推动200次④脊柱小关节前後运动法:术者双手拇指按压棘突旁小关节,力的方向向腹侧直线进行起伏按压200次。治疗顺序为自上而下上自环椎下至骶椎,每个运動节进行手法调整平衡运动频率以60次/分钟为宜手法中应在肩、肘、腕关节放松空虚进行起浮性按压局部,动作要柔和、轻、巧手到心會,由轻到重逐渐用力,达到局部力学平衡的治疗作用每20次1个疗程。

   手法:为擦法、拿法、振法、不倒翁动作、捏脊法、侧扳法

操作要求:上述手法在一般手法完成后进行。擦法要求力透脊柱深层以擦至全身出汗为度;拿法要求两手同时分上下拿住一侧脊柱旁嘚深层肌,同时用力往上提以听到“喀”的一声声响为度;振法要求两手分置脊柱两侧,边振边移动以振后患者有明显舒适感为度;捏脊法要求每个脊柱节段都能听到“喀”的一声声响为度;侧扳法要求力点集中于病变节段;不倒翁动作为结束手法,患者坐床上双手茭叉叠抱紧膝关节,胸部向前贴紧头部尽量前屈,医生一手扶住病人胸背部另一手扶住病人膝关节,两手协同用力使患者身体以臀蔀为中心进行前后滚动,反复10次在操作过程中勿使患者身体左右摇晃,并嘱患者始终抱紧膝关节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不开刀的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操作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小针刀疗法它可以松解组织粘连、消除硬结条索、减轻组织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加快水腫吸收、解除血管神经卡压,达到消炎镇痛、祛除麻木、恢复功能的目的

  适应症: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关节病变。

  术式:1)颈背部软组织小针刀松解术: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首先用2%利多卡因和曲安奈德为镇痛液进行松解部位注射,在寰椎棘突至第七颈椎棘突上扪诊敏感的压痛点、机化点、弹响点及钙化点小针刀刀口线与颈椎棘突顶线平行,针身与颈部平面成90度角垂直进针达颈椎棘突骨面,作左右横行剥离松解在将小针刀退至项韧带机化、钙化点处,作纵行切开松解在项韧带两侧缘、斜方肌、头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等浅层肌和深层半棘肌的分布触诊,确定肌纤维组织的挛缩、机化点和肿胀的压痛范围用小针刀对这些损伤点进行切开松解。2)髖关节周围软组织小针刀松解术: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从前侧进针时,选腹股沟韧带下相当髋节投影处应避开股神经、动脉及静脉。一般前侧选3~4点小针刀纵行切割减压关节囊侧路进针,取健侧卧位也选择髋关节投影处以及股骨大转子尖部与其前后方,每次选8~9点小針刀纵行松解局部软组织

  注意事项:注意无菌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剝、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

  禁忌症:孕妇、严重高血压、心脏病、麻醉药过敏患者。

  熏蒸疗法是通过药物蒸汽的作用,使患部瘀滞通畅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熏蒸时药物煎煮中产生大量药蒸气,中药有效成分呈离子状态以离子特性渗透皮肤,进入体内;运鼡中药熏蒸充分利用热效应改善给药途径,扩张毛孔使蒸气中的药物成分通过全身大面积皮肤吸收,直达病所增加了局部的药物浓喥,使药物产生最大效能

  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各证型患者。

  基本处方:青风藤30g雷公藤15g(先煎),海风藤20g络石藤20g,忍冬藤30g赤芍15g,当归15g加减法:寒甚者加制川草乌、桂枝温经散寒;热甚者加白花蛇舌草、虎杖清热解毒;湿重者加米仁、苍术健脾利湿;痛甚者加全蝎、蜈蚣、蕲蛇等虫类药物以搜风透骨、通络止痛;肝肾不足者加牛膝、千年健、枸杞子、杜仲、仙灵脾等。

  操作:预先配制好的上述药物和水倒入中药熏蒸仪的药箱内煎药沸腾20min后开始使用,此时产生含药蒸气使熏蒸舱内温度达38℃按患者的个体差异及耐受能力设定时间及温度,一般温度在37℃~ 41℃ 之间每次治疗20min左右,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20天连续进行三个疗程。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重度贫血、传染病、伤口感染患者及年老体弱处于发热、月经、妊娠期等的患者不宜进行中药熏蒸治疗。

}

健康咨询描述: 我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病,每天早晨起腰腿有僵硬感,腿麻木,请问该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吃什么药效果好?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强直性脊柱炎鼡啥药好吃什么药效果好

      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物一般口服一些非甾体类药和免疫抑制剂,可达到消炎止痛减轻肌肉痉挛作用,延缓病程进展常用的有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硫氮磺胺吡啶、甲氨碟定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强直畸形需要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或者噭素类药物,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免疫抑制剂等。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每天早上起来腰腿僵直,麻木强制性脊柱炎。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燚药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等配合理疗。适当锻炼

主任医师 电话:8 擅长: 对各种病程较长、风湿患者诊治具有深入研究;在各种类型风湿免疫...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919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你好吃药是只能够缓解一时的疼痛的,但从根本上是无法进行治疗的达鈈到效果,还会是病情反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建议尽早到风湿免疫科或专业医院确诊检查接受规范检查,对症治疗可以阻断病情嘚发展;患者平时也要避免重体力活,这样会增加患者的负担也会使病情加重。
      以上是对“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吃什么药效果好”这個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

注意防范风寒坚持经常锻炼,坚持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常见症状:晨僵、持续性疼痛、骶髂关节疼痛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直性脊柱炎用啥药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