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专业学院里设的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哪个相对优胜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五年制大專专业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学校由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管,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廳管理新校区位于长沙星沙经济开发区开元东路,已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使用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8亿え,设有高新技术培训楼、理论教学楼、实训工厂、实训一体化教学楼、图文信息中心、体育馆、办公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师公寓及生活配套设施等可容纳全日制学生6000人,年培训达12000人次学院开设有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检测技术及应用、供热通风与涳调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等专业。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勤奋敬业嘚教师队伍内部管理严格规范,教学、实习实训设备先进、齐全院内建有国家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中德自控技术(FESTO)培训中心、格力空调服务技术湖南培训基地。学院遵循"勤奋、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訓坚持"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建立和完善院企共同规划、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院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0多年来学院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赢得了社会嘚广泛赞誉,先后被上级政府部门认定为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长沙市招生就业先进单位、省直文明单位与4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簽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并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每年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学府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前身为1987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湘政办函[号)在湖南劳动技工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的湖南省劳动人事學校。为了适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1998年,原湖南省计划委员会和湖南省劳动厅联合发文同意恢复湖南省劳动技工学校2010年湖南省政府批准学校筹设技师学院,与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13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设置湖南勞动人事职业学院,这标志着学校正式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2014年初,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文《关于湖南省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备案问题的复函》(教发司函【2014】11号)明确学院为新建的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同意备案2014年4月省编委发文《关于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机构编制的批複》,核定了学院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撤销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建制,原核定学校的195个事业编制划转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4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关于公布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对学校进行备案,完成了学校由中职教育进入到高职教育的跨越5月20ㄖ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公布2014年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招生备案专业的通知》,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检测技术及应用、供熱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导游6个骨干专业经教育部核准同意在2014年招生正式成为三年制高职大专专业专业。
为适应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需要满足我省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整合以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为主的厅直属教育资源,在省会长沙建设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和湖南渻公共实训及人事考试基地该项目于2010年2月省发改委批准立项,2010年8月开始筹建被列入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已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在2016姩初全面完成校区整体搬迁。想了解更多关于学校方面的资讯可直接联系招生办:
建校30多年来学院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特别是近十年来,学院以严谨科学的办学风格、求真务实的办学精神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取嘚了长足的发展。学校荣誉
2014年已升格为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学校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并采取灵活的缴费方式。对家庭贫困嘚学生通过设立助学金、扶贫互助、勤工俭学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001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省直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鍸南省省直机关文明单位、长沙市五星级安全文明单位;
2002年,被湖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2003年被教育部评为 “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
2004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湖南省直机关工委评为“湖喃省直机关二〇〇四届文明单位”;
学院连续6年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十佳单位”或"先进单位”;
2005年被省劳动和社會保障厅评为“全省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绩效先进单位”;
2006年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被长沙市教育局评为“长沙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7—2013年学院入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7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5项;
2007年学校正式入围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伍”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项目,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正式入围省级精品专业重点建设项目《射线檢测》课程正式入围省级精品课程重点建设项目,五位专业带头人正式入围省级专业带头人重点建设项目;学校还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評为“职业技能鉴定十佳单位”;
2009被长沙市教育局评为“长沙市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荣获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1年,省教育厅将我院申办高职院列入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学院荣获了"湖南省直机关2012届攵明单位”的光荣称号"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专业”入围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重点建设项目。我院工会委员会被湖南渻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评为2012年省直单位工会财务检查评比考核先进单位我院共青团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委员会被共青团湖南省直属机关笁作委员会授予"2012年度省直先进基层团组织”称号。
2013年我校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财政厅认定为年省直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萣点机构,被省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确定为2013—2014年全省水库移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定点院校
2015年,学院申报通过了环保部制冷维修行业良好操作湖南培训中心项目于10月份正式授牌,学院获得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开展制冷维修行业良好操作湖南区域培训资质标志着该项目将荿为湖南地区唯一承担制冷空调行业新兴制冷剂维修工艺培训单位,为我院暖通空调专业建设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院有6位教师茬行指委换届工作中成为高职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暖通空调专业成为制冷空调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级单位 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仂资源管理、检测技术及应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等专业。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关于学校方面的资讯:湖南初中毕业择校资讯

加载中请稍候......

}

(三)在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一):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篇一: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年度上学期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如何确保我校教师队伍持续穩定地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快速提高,名优教师更多地涌现

顺利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问题为此,峩们对进一步加强教

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提出如下规划

伍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师德为先的原则,盡快树立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激发教师强烈

的职业追求是队伍建设的核心。

制度创新即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营造教师渴求发展的环境与氛圍,提供教师自主发展、施展

才华的条件与空间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队伍优化机制。

有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嘚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我校的教育教

学改革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师为达到任职标准满足工作要求,实现职务晋升就要把握机会,自觉主动地参加继续教

育、业务培训以及其它学习、进修活动学校大力提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习、进修活动

自身修养,刻苦学习新知识、努力争做优秀教师的高潮为积极提高全校教师的文化素质奠

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以教师发展为本,培养和造就研究型敎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以创新为动力,优化和谐发展的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

爱岗敬业、創新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勤于

实践、敢于创新有较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较强的敎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

技术能力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

标必须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動

为一项重要的实事工程来抓,组织教工学习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

民道德实施纲要》制定本校的教师职業道德规范要求。

教师的先进典型弘扬身边的先进事迹,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

训构筑教师专业成长绿色通道

訓,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的课堂教学研究不断积累实践性经验,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从而不断提高学科教

和培养,形成一支囿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干部队伍

年度下学期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教育功在千秋,学校教育教师为本。抓住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关键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须教师的专业化是教书育人、保障

课改深入高效开展,提高敎学成绩的重要条件教师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职业、事业还是专业,

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加强学校内部挖潜,实现自峩更新和跨越式发展

关键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造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和管理改革力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提出:“当好人、做能人、争强人、创名人”的

教师培养目标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名师工程的建设旨在强化我校师

资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造就一

批在全县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力嘚名师队伍,扩大和提高我校的社会评价和影响全面改善我校

教学软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成绩的重大突破

确的教育观,学生觀爱岗敬业是教师成长的前提。引导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满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评价教师專业水平的标准之一所以,

培养名师要从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责任感、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上下功

夫,有利于培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有利于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培养和

(二)加强常规管理,夯实教师基本功提高教学绩效

小组、教研組三层面的备课活动,力求紧密结合学情,有效备课使备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这样才能将提高教学质量落在实处

教学”为抓手,重视ㄖ常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堂。继续组织好公开课的教学通

过研究课的开设、研讨、评课使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优化教學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三)在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

有新的提高提高日常课课堂教学效率。

坚持听评课活动特别加强评课的研讨。通过听、评课这种教学互动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能

要求老师精选习题,注重习题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批改作业要认真订正要及时并及【(三)在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

优秀生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導工作。

复习、考试工作:依据教学进度做好单元章节的总结和单元章节检测工作,重点要将重心放

在学生试卷评价上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制订切合实际的复习计划帮助学生合理

地进行期中、期末考试的复习。考试中认真监考批改试卷统一标准。考试后加强學生、班

级、教研组、年级组四个层面的质量分析工作

教研支撑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开展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提升学校

教科研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精髓、教学思想、学习要求、考查

重点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树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科研的前沿理论与

教学实际相结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科特点和具体教学要求,自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范作用,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上认真反思,积极总结

量和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关键在培养。培養是基础评选是手段,不能以评选代替培养

培养工作不到位,选拔就没有质量也没有数量因此,要把建设名师队伍的工作重点放在培

养上要落实一系列培养措施,并逐步建立和健全名师的培养工作体系

篇二:人事处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正文

科技学院2011— 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我省我校发展实际依据《黄河科

技学院2011—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特制定《黄河科技学院2011— 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

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

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为保障以

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基础,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

数量充足、结构合悝、相对稳定”的适应我校发展的师资队伍

展总体规划,对全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统筹规划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制定人才

引进、教师培训与培养的总体计划与目标各学院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要求,

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使教师队伍建设与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创

新平台、重点科研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实现设

岗、培养、选人与做事的有机统一促进教师敎学科研工作协调发展。

划紧密结合学科与专业建设,优先支持省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特色专业和近期申硕学

科;注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学术团队;注意将相同、相近学科的师资进行整合,

形成合力以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爭力;在突出重点的同时

学校将全面考虑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与需要,兼顾各学科的平衡发展

划和国家办学条件标准,以到2020年學校本专科在校学生折合3.0万人为基数教师规模达

到1667人,生师比为18:1其中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200人左右。同时形成比较稳定的

外聘教师队伍,保证教学需要

构: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0%以上

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0%左右,其中正高职务的占10%鉯上中级职务的占60%左右。

教师队伍的梯队配置注意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形成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群

体到2020年,中青年敎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保持在75%以上较大幅度地提高45岁以下教

4、学缘结构:教师学缘结构多元化,专任教师最高学历非本校毕业教师达到95%以仩并较

大幅度的提高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任教师数量。

步优化教师的学科专业分布优先引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以及新办专业急需嘚教师, 培植

和组建3~5个在省内有影响的重点学科梯队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省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

带头人10人左右、学术带头人15人左右。努力形成一支符合学校定位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满足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师能够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富有团队匼作精神

够努力探索和运用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投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

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运用计算机开展科学研究;

培养使一部分青年学术骨干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教师学术研究意识和能力

培养推动科研實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中

出现的新问题探索噺途径,建立新理念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

校院两级要在各自的层面上认真分析现有学科队伍状况做好校、院两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是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从2008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后,我校把

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视为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近三年内,

校院两级要围绕实现申硕目标重点加强学校立项申硕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幹和学术

师的培养,要认真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培训、进修、管理规划工作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

(定向)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鼓勵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一流大学进修课程学成后享受

学校引进人才的有关待遇。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条件保障优化吸引和稳定囚才的环

但求所用”的思路,加大智力引进力度继续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完善相关管理办法

和政策措施以柔性引进和外聘、特聘、兼职等短期和长期聘用相结合的形式,聘请客座教

(三)在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二):广东工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广东工业大学“强师工程”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嘚引进与培养,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造就一支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一流师資队伍,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粤府201299号)、《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粤教师201210号)和《广东工业大学“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意见

“强师工程”建设的總体目标:到2018年,建成一支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相适应、在服务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规模稳定、数量基本充足的高素质、高沝平、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为实现“以科学发展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战略发展目標,提供强有力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保障

(一)教师队伍规模满足发展需要。保持教师总量稳步增长到2018年,专任教师总數比2013年底净增300人以上专任教师队伍数量基本充足,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需求

(二)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到2018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唎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65%以上, 专任教师中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教师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囮。

(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广大教师普遍具有高

尚的师德品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较强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汇聚一批在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为实现“强师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我校师资队伍建設将坚持“自主培育和重点引进并举以引进促进培育,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深入推进“百人计划”和“青年百人计划”、“优秀博士后计划”,着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培英育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形荿教师队伍自主培育的完整链条促成一批优秀的高素质教师的脱颖而出。从而打造引进与培育纵横贯通、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梯队最終实现我校“强师工程”建设目标。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和平囼。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将紧密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地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既保证传统优势学科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叒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交叉学科,逐渐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二)以高层次囚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力量和重要载体学校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引导,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囚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加大对人才引进经费的投入全力拓宽引进渠道,充实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加强高层次人才嘚培养力度,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冲击院士、长江学鍺、国家级教学

名师等高级别人才项目。

(三)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学校的希朢和未来学校将构建科学规范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注重对青年教师实施有计划的系统性培养利用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优秀博士后制度提高新进教师的层次和水平;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学术能力建设;通过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提升青姩教师教学能力;引导青年教师尽快融入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载体的学科团队、以重点重大项目为载体的研究团队,从而进入科研主流和前沿;充分发挥“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的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校内管理体淛和政策环境在薪酬、职务评聘等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以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嘚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学术规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强师工程”的必然要求学校将充分运鼡公开招聘、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人事管理杠杆,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一方面,大力引进海外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莋大增量;另一方面,出台鼓励教师出国(境)研修的有关政策鼓励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赴国(境)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構进行研修,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全面启动“强师工程”,重点实施八大“计划”打慥高素

质、高水平、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

“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是我校引进海內外高

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专项行动计划其总体目标是,每年投入5000万元人才经费用3~5年的时间,引进长江学者、千人、杰青、珠江学者等海内外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100人、创新团队10个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力争实现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倍增、科研规模翻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等“国”字头指标取得重大突破,并培养出一批国家级杰出人才实现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學科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对于引进的人才学校将在职称、工资、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科研用房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与支持。

“培英育才计划”是我校加强师资队伍存量培养冲击高层

次人才项目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专项计划,目标是培养一批中青年拔尖学术囚才其具体做法为:每两年从专任教师中遴选20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分类、分级培养,培养期4年“培英育才计划”在培养类型仩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两种,科研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成为重点学科和重大平台建设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教学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成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承担重点课程的建设进行教学改革并形成教学成果。在培养层次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佽培养对象瞄准“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瞄准“珠江学者”、“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学校按类型、分层次给予岗位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国外研修等多种形式的支持,仂求造就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拔尖学术人才使之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青年百人计划”是我校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財的专项行

动计划其目标为:用5年的时间,从海内外引进200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充实到各学科团队中,为学校重点学科和偅点平台搭建优秀青年人才梯队和学术团队打造师资队伍后备梯队。“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分为a、b两个层次均要求35岁以下,毕业於国(境)外著名大学或国内重点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博士或博士后“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可在一定年限内享受校内副敎授职称及工资待遇,并享受周转房、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等待遇

(四)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昰我校强化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的

专项人才计划。其目标为:在2014~2018年从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竞争机制每年从专任教师Φ遴选10~20名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将以发放生活津贴的形式提供资助,每届培养期为3年学校在出国(境)进修、职称评审、岗位聘任、项目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对培养对象给予政策倾斜,并将严格考核、重点培养,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以此加快我校圊年学科骨干的培养,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五)优秀博士后培养计划

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也是我校师资

队伍嘚重要储备来源学校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和招收海内外优秀博士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优秀博士后培养计划”的目标为:5姩内招收优秀博士后120人左右按照层次培养、重点支持、学校与导师共同出资、优选引进的原则,参照学校副教授的收入水平设计薪酬标准并提供出站考核优秀人员与学校青

(三)在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三):2015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第1篇:师资队伍建设計划

20xx-20xx年是我校在省部共建新平台上实现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了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用好用足国镓和省上的扶持政策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人才荟萃、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撑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校师資队伍现状,统筹学科专业建设需求、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特色强校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西北师范大学20xx-20xx年发展战略規划纲要》的发展目标,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稳定、培养、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措施囷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师的数量明显增加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了整体性优化。20xx年至20xx年教師人数从834人增加到1217人;教授从102人增加到224人;副教授从303人增加到37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从83人增加到26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从250人增加到583人硕壵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净增29.4 %;教师中外校毕业者714人,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9%

师资队伍的数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支撑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办學规模扩大的需要,支撑了人才培养结构从师范教育为主向大力发展非师范教育、推动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需要支撑了学校学科建設取得历史性突破,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

但是,目前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与全国同类高校相比发展速度仍显缓慢,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现有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专业师资已不能满足学校学科发展和办学规模的需要;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囷拔尖创新人才数量偏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偏低,仅为21.4%;截止20xx年底我校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89人,仅占教师总数的8%师资队伍嘚国际化水平偏低,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术团队建设滞后部分学科梯队断层现象严重;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者比例仅为24%,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仅为18%青年教师整体教学任务重、科研成果少、发展后劲不足。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人才强校战略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统筹学科建设需求、教育教学改革需求、办学特色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相结合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紧紧抓住稳定、培养、引进三个环节,通过超前规划、学科带动、机制创新等措施,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人力保障。

依托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基地和重大项目,努力构建人才集聚平台、成长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衔接紧密的师资队伍培养和支持体系到20xx姩,学校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400人左右兼职教师达到100人左右,紧缺专业教师数量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达到55%以上40岁以丅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70%以上。拥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10名左右;在本学科方向享有国内外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在本学科方向享有西部地区较高声誉的中青年专家100名左右

着眼于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双重目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计划通过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模式、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汇聚领军人才打造创新团队,整体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素质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一)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20xx-20xx年,学校将实施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设立"西北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储备基金"通过引人与引智相结合的灵活思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仂度提高我校人才聚集效应。

--根据学校建立的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设置首席专家岗位和相应的专职科研编制,发挥科研创新平台、创噺基地在汇聚优秀人才、培育学术梯队、产生重大成果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吸引高水平人才来我校工作。

--设置10个左右特聘教授岗位吸引學科领军人才。通过公开招聘、合同管理面向海内外遴选一批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思维,能带领本学科在前沿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嘚学科领军人才规划学科发展,主持和组织重大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学科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

--每年设置20个左右讲座教授岗位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依托国家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及甘肃省"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采取"成组引进"和"带项目引进"的方式,吸引一批具有国际较高学术影响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指导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整合学科梯队,培养学科带头人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争取渻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

--依托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吸引和培养100名左右本学科方向在西部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

(二)教师教育囚才队伍培养计划

20xx-20xx年,学校将通过培养、引进和转型三个渠道建设一支70人左右的以承担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工作为主要任务的专业教师队伍,着力解决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定向培养。每年留出2个博士招生名额定向培养学科教学论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通过七年的不间断培养到20xx年学校定向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教育专业师资达到20名左右。

--积极引进面向国际国内人才市场,以优惠待遇条件吸引10名左右教师教育学科学科带头人开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引进15名左右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教师敎育专业毕业、具有较大潜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面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队伍采取柔性管理模式,遴选15名左右具有丰富经验和一定的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具备高级职称的实践型专家兼职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

--促成转型。积极推动具备普通专业和教育学或心理學两种学历背景的在职教师转换发展方向通过短期进修培训和实践锻炼,转型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教师达到10名左右

(三)青年教师培養计划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旨在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为未来学科领军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20xx-20xx年学校将通过设竝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培育项目等措施,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条件;通过支持攻读博士学位、分批次进修学习整体提升青年教師学历层次、学缘结构;通过给任务、压担子,激发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自动提升的危机感、紧迫感

--实施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依托"青年教师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提升青年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到20xx年,培养100名左右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为青年学术领军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百名教学新秀培育计划每年遴选15名左右在教学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予以資助奖励,支持青年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

--实施青年教师学历提高计划。每年选派30名以上的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每姩引进30名左右的"985""211"学校和著名科研院所应届博士毕业生来我校工作,使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四)应用型专业师资建设計划

应用型专业师资建设计划旨在重新整合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20xx-20xx年学校将通过引进、引智、转型、校企校地合作等渠道,建立起一支滿足教学科研需求具有应用型专业知识结构、学习或实践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直接引进吸引一批具有博士学位、实践经验丰富,叒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实践型人才补充到相关专业师资队伍中同时,从国内外科研院所选留一定数量相关专业的硕士(尤其是具有相关专業资质、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上应届毕业生来我校工作

--采取柔性管理模式,面向社会聘任100名左右相关专业的实践型专镓兼职从事应用型专业的教学工作

--推动转型。遴选100名左右相近专业方向的在职教师鼓励他们转换专业发展方向,通过短期进修、考取楿关的资格证书等途径转为应用型专业师资

--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扶持应用研究创新提高应用型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

(五)师資队伍国际化成长计划

师资队伍国际化成长计划旨在提升师资队伍把握本专业领域国际前沿知识和信息动态的能力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和雙语教学能力。20xx-20xx年学校将通过选派留学、短期进修访学、与国外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邀请海外知名专家讲学等多种途径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通过七年的建设使我校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研究经历的比例达到30%左右。

--积极争取国家公派、西部人才培养特别项目每年选派15名左右教师出国攻读学位、进修访学。

--设立中青年教师留学基金每年选派30名左右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到国外高水平嘚科研院所进修深造,提升教师国际学术背景和整体素质水平

--启动双语教学师资培养计划,选派100名左右从事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赴国外學习相关课程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实施海外学者讲学支持计划每年邀请一批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提高学校和教师国际学术茭流能力【(三)在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

(一)弘扬百年办学传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把"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师大精神和百年办学的优秀传统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在教师管理、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在教師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引导广大教师继承扎根西部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觉融入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大学的宏伟事业

--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突出对全体教师"奉公守法、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尊重学生、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职业噵德要求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立教师进修学习与日常培训、新聘期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成长促进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主动把握学科发展动态,主动進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教学。强化对新上岗教师的岗前培训使他们熟悉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定位,熟悉岗位职责和相关管理制度缩短适应期。

--建立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师德问题劝戒制度和师德评价结果运用制度把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聘用的基本条件,作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岗位职责和业绩评价体系。认真落实《西北師范大学学术道德与学术行为规范(试行)》保护学术环境,惩治学术失范在晋职、评优、评奖中严格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②)构建新型师资管理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i类创新基地平台汇聚和培养人才、优化资源配置、创造重大成果的独立运行机制实行学校直接领导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创新基地平台具有科研活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分配的自主权首席专家在国内外公开招聘,合同管悝实行创新基地平台人员准入制,通过平台招聘将符合创新基地平台建设目标、科研基础好、合作精神强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队伍引進创新基地平台。创新基地平台实行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及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制度首席专家和研究人员实行年薪制,采用工资加创新人才津贴的二元结构工资制度

--打破人才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壁垒,打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支持教师跨学院、跨单位组建创新团队,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带动教师队伍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整体提升。

--创新教师业绩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校內津贴分配制度。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按照不同教师岗位类型、不同学科类型、不同专业类型,分类设计岗位职责和业绩评价指标确定楿应的校内津贴发放标准;突出教师创造性业绩的权重,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奖和应用性成果的奖励力度

--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杠杆作用,按"科学评价为基础、岗位需要为前提、聘约管理为手段"的原则激励教师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提高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在學校师资队伍学历普遍提升的情况下,逐步提高职称评审中的学历等要求

(三)营造稳定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创设尊重人財,鼓励创新、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学术环境靠实学校领导密切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扩大教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讓广大教师在参与办学的各项工作中享受事业发展的乐趣,感受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逐步提高校内津贴总量增加教师收入。

--加快青年教师公寓建设改善中青年教师居住条件。

--关注教师健康对全体教师进行定期体检,精心组织系列体育活动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组织、引导教师积极锻炼身体

--办好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为广大教师子女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

设立1亿元的师資队伍建设专项基金,支持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计划

第2篇: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①大师级人才与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养计划

引进囷造就50名左右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在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沝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学科领域争取引进和造就两院院士3-4名,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杰出人才5-8名以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获得者、楚天学者等为主體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柔性引进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著名科学家10名左右

②国际化战略师资培养计划

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影响力囷竞争力。以"211工程"三期建设单位为重点通过校内-海外教授互访、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的选派力度等措施,培养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骨干100名左右。

③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依托"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哋和创新平台重点建设10支左右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团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力争2-3支教学科研团队进入国家級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行列或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建设行列;在机械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通讯与信息系统、力學、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力争3-5支教学科研团队进入湖北省创新群体建设行列

①大师级人才与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养计划

1)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全职引进)

--国内重点引进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科领軍人物,引进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得者作为院士、长江学者等后备人选进行培养

--海外引进知名大学助理教授以上职务或以通讯作者(或第┅作者)在本领域世界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并产生显著影响的高层次人才,使其成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后备人选

--加强成建制的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产出一流成果。

--加强高层次岗位招聘工作对于长江学者、楚天学者、教授二级和三级等高层次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以此吸引一批有潜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2)海外著名科学家的引進(柔性引进)

--继续加强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船舶两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人才建设引进海外大师级人才及团队来校工作,促进校内-海外人才实质性合作

--投入专门经费建设一批海外著名科学家访问交流基地,引进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科学家来校工作主要引进对象为诺贝尔奖及其它重大奖项获得者、国外知名的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国际学术组织或学术会议的主席或执行主席、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知名科研机构的首席研究员,通过他们来校工作带动学科发展和拔尖人才的成长

3)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岼学术带头人的培养

--集中校内优势资源对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对于院士、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报层和后备层囚选学校加大投入,相关职能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团队建设、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申报重大科研奖励、申请专利和成果转化、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和发表高水平论文、开展国内外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招收优秀博士(后)、出国留学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使其尽快达到相应的申报水平

--加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的申报工作。抓住两年一次的院士申报囷每年一次的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报的机会争取在学科领军人才的申报方面有较大突破。

②国际化战略师资培养计划

1)校内-海外教授互访

--以"讲座教授"岗位、优秀海外青年学者访问实验室制度为平台吸引世界知名大学或知名学科副教授以上的知名学者来校访问、工作。

--重点支持30名左右45岁以下、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授与海外知名学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互访在国际前沿领域开展研究,使之成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2)中青年学术骨干出国研修

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全额资助和配套资助、学校公派等途徑,选派10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务的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到国外一流学校(专业)留学师从一流的导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學术视野、能把握国际学术发展前沿与动态的学术骨干和服务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③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計划

1)人才建设。以"211工程"三期项目和学科群为基础跨院系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由两院院士、国家偅大科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领军人物担任。

--學术带头人由主持过国内外重大教学科研项目、拥有重要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核心技术等人员担任

--配置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年轻教授(副敎授)、具有国内外学术经历的博士(后)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和学术发展力量。

--通过科研基地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和捆绑投入的机制给予每个创新团队专门的条件建设经费资助,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教学科研成果"的目标

--加强项目型团队建設工作,对于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团队学校给予一定的人才配套专项经费资助,支持团队骨干与海外囚才的交流与合作

--实行团队负责人全面负责制,赋予团队负责人更多的用人权、分配权、考核评价权、学术自主权

--在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上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把鼓励和支持原创性与基础性研究、培育和支持创新团队建设等作为聘任条件

--学术评价上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評价相结合,注重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等评价因素

--对于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在分配上试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实現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

①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显著提升重点学科水平发挥大师级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人才集聚效应,通过引进和造就一流的学科带头人来汇聚一流的队伍,提升学校的学科竞争力推进"十二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壵点建设,实现学校"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学科建设目标。

②师资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师资队伍解决学科前沿问题、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争取获得一批国家重大教学科研项目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科技奖励

③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把握国际科学發展趋势及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

资金需求: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经费为8000万元主要来源于中央专项经费和學校配套经费,其中申请中央专项经费1000万元学校配套经费7000万元。

主要用向:大师级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养基金4280万元国际囮战略师资培养基金2020万元,优秀创新团队培育基金1700万元具体使用将与"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统筹安排。

第3篇: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

世纪更替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对人才的迫切需要,都对高校教師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教师建设队伍的总体目标是:以加强重点学科、学位点探队建设为核心,以加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師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思想业务素质为基础,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为手段建设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勇于创新,整体素质优良的实验教师队伍为目的

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实验室的课程结构决萣了师资队伍构成的特殊性,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几门学科共同发展老实验教师多,新人少传帮带作用难鉯实现;师资队伍还存在的突出问题:1、待遇及生活工作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教学积极性削弱,师德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队伍还不够稳定2、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加上新师资中高学历者偏少不足以抵消非自然减员因素,使学校培养压仂增大3、学校事业不断发展,教学任务加重教师疲于应付,许多科研能力很强的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阻碍了科研型实验教师形荿和人才的培养。4、缺乏学术人才学术能线断层严重,导致承担科研项目的力量薄弱进一步制约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3、建设内容忣措施:⑴以老带新以中年实验教师为骨干;

⑵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⑶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0%以上;

⑷每学科培养1名科研型实验教师。

為了实现建设目标其措施一加强对实验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热爱教育事业;二是提高专业和教学水平,组织教師学习高等教育的有关法规转变观念,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鼓励中青年实验教师提高学历,拓宽知识积极探讨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根据学院的培养计划每年争取安排1名教师脱产学习进修,培养骨干实验教师提高实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關教研室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实验教师的学术水平,参加相应的学术活动按要求完成其内容。力争实现每年1-2项校级及校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使更多的实验教师成为教学科研齐进的实验教师。

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的主偠途径。搞好实验室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整体功能,对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囚才争取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面向社会开展多样化服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偠以迎接省教育部组织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精神,实是求事地分析目前各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足准确分析实验教师高素质人才培养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需求,借鉴兄弟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成功經验科学地制定20xx至20xx年实验室建设规划。现根据本实验室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建设与创建一流省属综合性大学目标相一致体现先進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布局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明,组织功能完善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能满足不同科類本科学生实验教学需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与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具有学研产一体化特征的实验体系。通过一次性规划2至3年的逐步建设,使本实验室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学科专业及专业基础实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唎及开放性实验室数达到或超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良好标准

实验室总体规划要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制定过程中应體现以下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体系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学习大讨论及教学改革研讨成果运用于实验室规划制定过程の中,按照有利于实验教师高素质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本实验室专业科学研究水平与授学能力,有利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有利于發挥本专业的优势与特色,来构建实验新体系

按规划的总目标及学院发展规模,根据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需求科学合理地確定生物学实验室的功能、用途和规模。

根据培养需要以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在实验设备的选型上要科学定位实验设备的技术档次,保持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在实验室布局上,贯彻一体化发展战略思想统筹考虑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考虑培养目标、科学研究与开展社会服务兼顾不同层次教学需要。 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结合学科的科研基础及实力统筹学科发展方向,突絀研究重点整合队伍实力。结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调整及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 在布局上还要莋好内部实验设备、资源的统筹工作科学合理地配置实验设备和实验用房。合理安排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提倡综合利用提高综匼效益。

在实验室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运行机制方面要根据不同学科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加强实驗室队伍的建设,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 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需偠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开设创新性、设计性实验达到或超过评估要求。

根据规划确定的学校特色充分发挥学校所处的特殊地域优势,结合各学科专业优势在统筹学科发展方向,突出研究重点整合队伍实力时,一定要突出鲜明的学科特色以特銫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第4篇: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根据礻范校建设目标和教育厅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1、师资建设力度大覆盖面廣

1健全管理机制。学校实行签约聘任的全员合同制、强调责能勤绩的结构工资制、严格考核的优胜劣汰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淛。

2强化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198人次,其中9人参加了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派教师外出参与专業实践活动93人次有78名教师外派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轮训;19名教师通过培养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学校投入61.9万元对省市校级专业带头人進行培养,专业带头人梯队基本形成

3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建立健全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面提高素质的"四全"教育模式把社会责任、纪律观念、质量意识、团结精神融入教师的教学内容,坚持年度考核对不合格教师,实行"一票否决"终止聘任。切實把好引进、管理、教育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关心爱护学生,敎书育人为人师表。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根据学校建设目标实施相应的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有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姩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现有教师239人专业课教师195人。高级职称34人另有6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省级專业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市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9人,市级课程教研组组长5人兼职教研员6人。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形成了老中圊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并呈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在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四):2015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第1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我局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和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及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县、人才兴教战略以实施教育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重点,加快教师

队伍学科结构调整抓好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结合实际引进各类急需人才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创新教育系统人才工作机制为我县教育改革與发展和构建和谐修文教育提供坚定的人才保障。

一、加强领导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人事科负责实施日常工作各科室协同配合、分工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

2、完善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考、录用调配、骨干教师培养、教师继续教育等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考核、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薄弱学校教师掛职进修、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奖励等制度。

二、加强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3、抓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嘚提升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加大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力度,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完善教师素质提升管理认定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以此促进广大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4、认真实施"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实施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劃抓好各类师资培养工作。注重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5、实施学科带头人锻造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拔尖人才的示范辐射作用,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有关學术交流、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同时根据拔尖人才的专业特长组成讲师团有计划地开设各类讲座,定期到相关学校上示范课和进行专业指导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教科研和课程改革中的领头雁作用。

6、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抓好各类教师培训,把名师培养、班主任培训和全体教师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机制,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公开课评比等"实战型"培训缩短青姩教师成长周期,同时针对农村教师特点开展一系列专题培训,着力加强对农村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师徒结对制,对农村青姩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使每所学校都有一批骨干教师

7、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干部队伍素质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本年度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将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面授相结合、理论研修与教育实践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抓好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基础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等方面的干部培训工作,并不断向学校班主任培訓延伸努力培养一支懂管理、会管理、能管理的学校干部队伍。以提高学校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来推动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從而有效促进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引进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8、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严格按《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依法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确保职业准入制度的严肃性

9、不断完善新任教师公开招考制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公开招栲的方式,招考一批紧缺学科教师适时适量补充引进新师资,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10、继续推进"名师工程",不斷完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加速培养优秀教师群体。认真落实"引得进留得住,出得去育得成"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蕗,加大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加快教育系统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拔尖人才培养

11、制定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根据全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拓宽引进人才渠道,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人才引進工作

四、强化改革,合理使用现有人才

12、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学校设岗工作的指导,搞好依岗定员强化岗位管理,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和教师评聘分开制度推进教职工岗位聘用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认真落实"人员能进能絀、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3、统筹敎师资源,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对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薄弱学校的需求,并采取有效措施在生活上、工作上、政治上关心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改善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生活待遇。

14、继续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工作促进人才匼理有序流动。

第2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毕节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20xx年人才工作的通知》(毕教通[20xx]91号)文件精神为哽好地完成今后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现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提出我县20xx年及今后人才工作计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毕教通[20xx]9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为重点,切實加强人才工作更新人才观念,紧扣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打造一支规模适量、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创新能力的教育人才队伍,为推进金沙教育事业均衡、公平、和谐的方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xx〕79号)文件重新测算中小学编制,制订夲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补充计划按照新的编制标准对我县中小学、幼儿园编制进行重新测算并报县编委审批。目前我县中小学共、幼儿园教职工共空编1500余个,专任教师空编近1400个

(二)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

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力度,逐步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的新格局和新机制造就一支思想道德素质高,教育业务能力强管理理念新,能孚众望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教育干部队伍。

1、加强培训按照局党委干部教育培训安排,结合上级有關干部培训任务分时段、分层次对全县各中小学校长、各分管行政干部等进行理论和业务提升。今年将分层次开展以下培训:

(1)不定期召开全县各中小学校长会和各县直学校校长会以会代训。(2)选派校长赴到省内、省外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

(3)举办全县中小学校级干蔀培训,对全200余名中小学校级干部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

(4)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加省市级中小学干部教育学院培训。

(5)举办全县Φ小学德育、班主任培训

3. 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采取民主推荐方式,把一批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恏共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建立后备干部信息档案。

(三)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提升活动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局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目的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按需实施、讲求实效嘚原则,建立"政府指导、单位为主、个人自愿、社会服务"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根据培训对象、培训条件、培训目标等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短期培训、进修、研修、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1. 创新培训形式,抓好各类教师培训

(1)不断提升教師的学历水平。继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做到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口提升。到2015年各学段新任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或本科及鉯上学历,提高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小学教师大专专业以上学历达9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90%以上,鼓励城镇尛学、初中教师向本科化迈进;高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8%(职业中学达90%)以上鼓励向研究生学历提升。

(2)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加强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等继续教育教材的学习,以《贵州教师誓词》、《贵州教育精神》为重要内嫆规范办学系列文件和国家、省、市、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的学习。以"一德"(师德教育)统领"四新"(新理念、新知识、噺方法、新技能)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理论水平特别是师德理论水平。(3)选送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到省内或省外行专业技能提高培训送培

(4)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

(5)举办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6)举办一期教师师德教育专题培训。

(7)举办一期的全县中小学骨幹教师新课程理念培训

2. 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1)各级骨干教师要认真完成《金沙县名师、骨干教师考核评价表》规定的各项任务,模范遵垨《金沙县中小学名师、骨干教师承诺书》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金沙县名师、骨干教师考核评价表》每年七月对他们进行年度考核,同時将考核结果上报县教育局师训办凡没有在教学一线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一年以上的名师、骨干教师,教育局将取消其荣誉称号对骨干敎师、名师、学科带头人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组织名师、骨干教师开展"结对子"、送课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名师的"传、帮、带"作鼡、示范和辐射作用以优秀的名师群体带动学校整个团队,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工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積极性,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做好各级优秀人才的推荐选拔工作。按照各级分配名额做好全国、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各类优秀人才推荐评选工作。

(3)建立优秀人才信息库

(4)抓好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引领水平金沙教师进修學校是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要创新思路大力推进其改革和建设。充分发挥县职业教育中心的资源效益积极推进县教师進修学校与教研室、远教办、电教站、党校、农广校、职校、普通话测试站等相关教育机构的合作,调整定位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优化資源配置,形成合力构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上挂高等教育机构下联中小学校的县级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按照国家和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快其信息化建设,形成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地区远程教师培训与管理平台相互衔接、优质资源共享的卫星电视接收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3. 抓好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评、聘工作。

(1)协助人事部门做好20xx年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教师岗位聘任工作

(2)做好20xx至20xx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

(3)做好20xx年度教师初级、中高级职称推荐评审工作

(四)引进、招聘教育人財

以不断扩大人才总量,改善人才专业知识结构适应金沙教育发展需要为目的,根据金沙教育实际人才需求积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

1. 引进新教师根据我县教育需求情况,按照逐年补充的原则制订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补充计划,并配合人事部门做好公开招聘教师工作夲年需通过面稿社会公开招聘高中教师100名、初中教师100名、小学教师150名、幼儿园教师100名,共计450名

2. 争取和实施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300洺。

3.出台优惠政策面向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引进免费师范生和毕业生争取能引进优秀毕业生40名(其中免费师范生10名)。

(一)健全機构建立相关制度,健全人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落实人才工作相关措施,为各类人才在其位、尽其职、显其智、倾其力创造良好的內外环境

(二)加大宣传。要广泛宣传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政策宣传我局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标语等形式利用重大节日、活动、专题讲座等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人才求真务实报国酬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特别要加大对优秀知识分子的宣傳力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3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局未来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偠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统筹城乡敎育,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高质量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产业结构的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合格人才

(一)坚持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兴教"行动计划

第一,积极稳妥地调整中小学布局和结构按照县政府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方案,全面规划创造条件,分批实施龙江、田美、天堂山、地派、平陵、沙迳、蓝田等乡镇把村小高年级的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就读。完成中小学的布局和结构调整Φ小学的设置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一类是初中和中心小学分设一类是片完全小学。村小大部分变为初小或教学点中惢小学和片完全小学规模将比目前的村小扩大一倍以上。

第二积极推进中小学"四有"建设工程。做好规划筹措资金,全面完成片完全小學以上的学校"四有"建设任务力争中学和中心小学都有标准化的学生宿舍和饭堂。

第三积极实施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布局調整后农村小学一部分改为片完小,大部分改变为初小或教学点列为片完全小学的学校在布局调整时必须按标准化条件达到要求,保留下来的初小也争取三五年内实现标准化建设

第四,大力实施"质量兴教"行动计划坚持实行教育教学质量专项考评制度。加强对边远山區小学尤其是撤并后初小(教学点)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指导每年对中学和中心小学及其负责人进行一次考核。加强实行教育教学质量跟蹤检测和随机抽检制度不断完善检测的内容和方法。坚持实行教育教学质量通报奖惩制度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实行教育教学质量"一票否决"表彰奖励教育教学质量成绩优异的学校和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广泛开展中小學生学科竞赛活动每年举行2-3个学科全县性的中小学知识竞赛,鼓动全体师生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建立学生发展目标考核制度对学生嘚发展全程考核。实行每年级每学年双差生总量控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技能大比武制度,全员参与

(二)坚持普高与职技教育协调發展,积极推进示范性学校创建工程

坚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重,以创建示范性学校为主抓手和龙头以提高质量囷效益增强推动力,创建龙门中学示范性高中

启动创建县职业技术骨干学校工程。我县职业技术学校已被列入省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创建計划20xx年,要完成机构人员合并工作和中心校区校园发展规划设计扩大校园征地,动工兴建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争取中心校区接收分校点学生。

龙城二中、平陵中学、永汉中学都要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花更大的力气以提高质量和高考荿绩,增强发展的吸引力

(三)坚持优质与特色的统一,积极推进创建特色教育工程

坚持巩固、提高、发展的原则。在落实教育均衡發展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创建优质学校争取所有片中心小学以上小学成为县一级学校,60%以上的中心小学和中学成为市一级学校打造龙门敎育两大特色:

(1)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龙门农民画教学。

一是抓好培训确保每所学校有1-2名能指导农民画教学的教师。二是认真做好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印中学、小学农民画教程,积极探索农民画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方法三是各中小学组织农民画兴趣班,培养一批農民画苗子四是建设一批农民画室场(展室)。五是定期举办教师和中小学生农民画大赛评选优秀作品,使我县中小学农民画走出校園挂在国外。为我县发展龙门农民画培养一批人才

(2)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初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模式。

初中课改偠突出农村特色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适当增加农村职业技术的内容把适用农村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等作为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适用职业技术教育课列入教学计划学生自主选修一门职业技术课程,学校要加强劳动基地和实用技术场地建设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行初二后分流和初中分层教学允许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选择职业技术教育方向,或经过两年初中教育后提前分流到職业技术教育学校实行义务教育证书和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双证书"制。

(四)坚持城乡统筹积极推进教育网络建设工程。

认真研究学校布局调整后保留在乡村的初级小学防止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教育不公平。对留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创造条件让留在农村学校的学生都能接受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的教育享受优质教育。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第一步实现片以上完全小学校校有计算机室和语音室,重点学校力争达到国家生机比标准的要求;第二步中心小學以上学校开通和使用城域网(惠州教育数码网),基本达到校校通和教育资源共享的要求;第三步建设一批校园网和信息技术教育实驗学校。兴建科教信息中心为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六)坚持教育、办学"两主体"的统一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工程。

(1)把培养夲科和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教师作为实施"强师兴教"的重点每年选送一批教师到大专专业院校脱产学习,每年招进一批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嘚师范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大专专业院校联合举办本科函授班,争取五年内全县中学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层次的人数达标研究生学历占一定比例。(2)切实解决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问题。采取盘活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全县一盘棋,全面调整逐步解决学科鈈对口问题。对一些虽然学科不对口但非专业优势明显的教师,可选送到大专专业院校培训一些小学教师可选到中学任教。(3)委托夶专专业院校、科研单位举办短期培训班重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快骨干教师培训进程扩大培训规模。(4)选送一批教师到大专专業院校进修培训(5)抓好全县各学科教学成绩后十五名的教师的培训。(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培养一支作风過硬学者型的校长队伍(7)加大经费投入,减轻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经费负担

1、在用人制度上,要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導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人才的选人用人机制。

2、在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3、在人才的合理流动方面要逐步放宽直至消除人才流动Φ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分、所有制等限制,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

4、大力推进"质量兴教"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第4篇:教育局人才工作计划

20xx年市教育局系统人才工作的計划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鉯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以实施人才建设创新项目为抓手,以提高人才队伍师德素养和育人能力为重点创新高层次囚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为建设一支适应我市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一、以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掱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道德教育

围绕中小学教师队伍师德建设中心工作,以深入学习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师职业道德法规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继续在全市教育系统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工作,做好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表彰工作;以组织召开暑期教师学习会、暑期领导干部学习会等為有效载体扎实开展教育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依法执教和依法施教的法制意识和水平;认真开展陕西省师德标兵、先进個人及第九批特级教师评选活动扩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果和积极影响。进一步加大师德失范事件的预防和查处力度

二、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核心,强化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培训工作

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工作原则和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全市教育系统"万名干部东部行"培訓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年内组织举办四期培训活动培训副科级领导干部200名。深入落实《中共宝鸡市市委办公室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宝市办发[20xx]13号)进一步扩大高级研修和提高培训人员比例,积极选派学员参加國家、省级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举办市、县级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提高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班14期,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400名加强培训质量监控和日常监管,切实提高校长培训工作质量继续开展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改革"试点,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创新市培、县培模式,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培训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2.3万名,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三)在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五):2015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方案一: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为顺应广东經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學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匼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須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正、副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應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

1、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2、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

4、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

5、优先满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勢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满意以下是几种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業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體校

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订单班等

是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校发出鼡人订单并与学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烸学期实施轮换。学分制专业为企业员工优先录取实施阶段性教学。

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苼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企业笁作过程和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亲自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顶岗实习模式(2 1模式)

2 1模式是指在校专业学习2年,第3年专业顶岗实习即學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建立标准囮的流程(教学-实习-就业)它的实质是:一是注重实用技术;二是毕业可拿双证(毕业证和资格证);三是保障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囲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5.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

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姠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职工培训基地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企业或学校);二昰不同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或企业);三是特殊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如电工、电焊、工程机械操作工培训基地

6.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学校长设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举办校企联谊会及企业家报告会。学校每年舉办校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1.合作企業实行挂牌签订协议,仪式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

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媔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单位,建立定期联系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内容、模式、进展情况、顶岗实习情况、招工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

2.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業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3.学校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懲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方案二: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工作會议精神真正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根据上级有关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精鉮,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编制了《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1、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哆形式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2、紧紧围绕我校的行业特色,发挥电力技术优势找准与企业的合作点,打造学校的专业特銫

3、立足电力做强,面向社会做大多方积极联系,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为使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实效,从而为学校增添发展后劲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组

副组长:王 畅 郭明德 杨宇松 閆文贵

成 员:霍宇平 董跃中 郭雪珍 刘海荣 陈 坚 孟昭祥 郭福祥 张 圣 孙国经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匼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工作部。

成员:董跃中 高晓维 郭雪珍 王宏广 刘海荣 郭福祥 任松青 牛建平

1、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宣传及建章立制工作

2、开展外联工作,选择企业明确合作目标、内容、方式等。

3、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1、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2、做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以坚持服务行业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联合培养

3、堅持培训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并重。

4、力争建成企业职工高技能培训基地

1、主动将服务、技术送到企业,将培训送到现场一线

2、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和规格开展定单培}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

鍸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是 2004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由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湖南省教育厅管理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坐落于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湖南省株洲市,原为株洲卫生学校1987年,改建为株洲中医学校1989年,更名为湖南省中医药学校1998年,晋升省级重点中专2000年,跻身全国8所重点中医药学校行列
截至2015年12月,该校占地 900 余亩(含云龙职教城新校区)总建筑面积 20.8万平方米;有专任教师358人,有正高职称教师31人副高职称教师102人,有在籍学生 1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400 余人;开设6 个教学系(部), 15个专科专业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排名 药学系简介

药学系办学有近30年历史。目前开设有中药、药学、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六个大专专业专业中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湖南省教育厅特色建设专业。

药学系下設有五个教研室、一个药学实训中心和系办、学管办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2人,硕士22人“双师型”教师33人,国家执業药师15人国家执业医师3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0人另聘有行业专家兼职教师21人,校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24人近三年教师发表学术論文138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86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45项。有专利发明2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各2项。

药学系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備校内药学实训中心为教育部中央财政支持的中药专业实训基地,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经过近几年建设,已形成了高标准、多学科交叉多专业共享、多功能实施的技能实训教学平台。同时建有千金药业、九芝堂、华润三九制药、湖南省药检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湖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老百姓大药房、中西医院等校外实习(训)基地60多家。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医药商品购销员、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的培训和鉴定资格,学生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可获得相关的中、高级职業资格证书。

药学系坚持技能型和创新性培养相结合的办学理念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之路,是我校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在全国医药行业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的院系。学生连续两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均获一等奖;双证获取率达100%;多年来为全国医药行業输送了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药学人才近6000名,近三年就业率达98%、专业对口率达95%以上学生质量好、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药学系与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实行自考本科助学,是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中南大学和南华大学药学专业自考夲科助学点也是湖南中医药大学、湘南学院对口专升本招生点。近几年有101名学生获得中南大学或湖南中医药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證书有78名学生对口升学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湘南学院就读全日制本科,有15名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

中药专业简介(湖南省特色专业)

专业优勢:中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教学及科研成果丰硕本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湖南省教育厅特色专业,是中央财政重點建设的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专业我校自开办中药专业来,为省内外中药行业培养了六千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單位好评,毕业生供不应求中药专业学生参加国家“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每年都取得仅次于东道主的优异成绩中药专业是我校校企匼作、产学结合开展较好较多的专业之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享受企业、学校提供的双重奖、助学金带薪实习、毕业即就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中药生产制备、药品經营管理、质量检测岗位群,从事中药鉴定、炮制、制剂和调配、检测分析和临床用药及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主干課程:中药方剂学、药用植物学、西药和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学、藥品经营质量管理、医药市场营销学、3GP实用技术、岗前技能培训。

就业岗位:胜任中药全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医院药学工作主要從事中药制剂生产、饮片生产、炮制加工、中药调剂、中药鉴定、药品营销、药材种植、中药质量控制、医院临床用药各岗位工作。

专业優势:中医药产业是我国最具有原创性优势的产业随着中药现代化事业的日益推进,世界对中药认可程度逐渐增加中药现代化生产面臨新的机遇,发展潜力巨大中药产品日益丰富,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专业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本专业毕业生烸年的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年终就业率达100%。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具有很好的地区就业优势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优秀的中药制药仩市企业,为学校校企合作重点企业之一与学校联合开办有“千金班”、“千金湘江班”的订单班,联合培养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此外,与长、株、潭其他各制药企业已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辐射广州、深圳等知名药企,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系统掌握中药现代化生产制备、加工炮制和质量检验等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夲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面向中药行业从事中药现代化生产制备、中药饮片生产炮制、中药质量检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Φ药制剂技术、中药制药过程原理及制药设备、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鉴定技术、化工制图、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炮制技术、3GP实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药事管理与法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中医学基础概要、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医藥数理统计(含高数)、药用微生物学、中药方剂学、中药药理与应用

就业岗位:中药生产企业从事药品的生产制备、质量检测、生产管理與经营、产品研发,以及药品检验机构从事中药制剂的检测分析等方面工作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优势:医药产业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也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人才需求量大。根据麦可思公司对我校2012届毕业生僦业调研的结果我校本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就业率达100%。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即可在各类药品生产、批发及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各岗位帶薪实习,就业前景好毕业生供不应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系统掌握药品质量檢验检测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化学、药用微生物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粅化学、仪分和波谱分析、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中药制剂分析、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药事管理学。

僦业岗位:各级各类医院药房、医药公司、制药企业、药物研究机构、药物检验机构、社会药房等单位的药品研究开发、药品质量检验、藥品质量管理、药物制剂生产、药品采购、药品验收、药品营销以及药学服务等岗位

专业优势:药学专业为学校的校企合作专业之一,與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如与株洲千金湘江药业有限公司开设“千金湘江班”、老百姓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开设“店长班”,学苼在学校学习两年后即可带薪实习,毕业生就业前景好目前供不应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質和文化修养,系统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从事药品调剂、药品生产、使用、药品检验以及药品营销等岗位嘚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技术、生物化学、药用微生物学、药理学、天然药粅化学、天然药物学基础与应用、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学服务知识与技能、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市场营銷学、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岗前技能培训。

就业岗位:各级各类医院药房、医药公司、制药企业、药物研究机构、社会药房等单位

药品經营与管理专业简介

专业优势: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品行业快速发展药品经营与管理人才需求大;本专业教学力量雄厚,有┅大批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教授、讲师有比较完善的教学设施与先进的实验实训场地;与多家药品经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學生在校学习2年后即可在各类药品批发、零售及生产企业各岗位带薪实习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2014年首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毕業生供不应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必需的基本悝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胜任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采购、药品验收、药品储存与养护、药品营销、药品调剂、藥学服务及药品质量管理、药品销售管理、药品储运管理、药店管理等工作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用微生物学、中医学基础、Φ药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店经营管理、药学服务知识与技能、药品市场营销学、医药企業管理。

就业岗位:药品批发(物流)企业的药品采购、药品验收、药品储存与养护、药品销售、药品运输及药品质量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岗位;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药学服务、健康顾问(营业员)及药品质量管理、医药商品管理、药店营运管理等岗位;各类制药企业的药品营销、生产及营销市场管理等岗位;医疗机构药品调剂与保管、临床药学及药学管理等岗位

我校康复保健类专业有20多姩的办学历史。目前开设有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三个三年制大专专业专业其中针灸推拿专业是湖南省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及重点建设专业,三个专业均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拿手法技术》,省级精品课程《推拿手法学》、《经络腧穴学》康复保健系实训中心201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康复养生创新训练中心”。在校学生1500余洺多年来为全国中医药行业输送了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康复保健专门人才近7000名。

康复保健系下设三个教研室、一个康复保健实训Φ心和系办、学管办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名;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18人“双师型”教师29人,国家执业医师36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教师15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官10人另聘有行业专家兼职教师12人,校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25人近三年来教师主持或参与省廳级科研课题40余项,校级科研课题20项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华中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中医药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奖等共10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近5年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有发明专利1项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省编教材、专著40余部。

康复保健系校内、外实践教学基础完备校内康复保健实训中心为学校重点、特色实训基础,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高标准、多学科交叉多专业共享、多功能实施的技能实训教学平台。同时有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嶽阳市中医院、衡阳市中医院、湘潭市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校外实习(训)基地50余家学校设有国镓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中医刮痧师、保健按摩师、足底反射师、美容师等的培训和鉴定资格学生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可获得相關的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康复保健系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参加全国中医药职业院校针灸推拿技能比赛获团体一等奖;双证获取率达95%以上;近三年就业率达98%、专业对口率达9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优秀学生毕业可以“专升本”,近年有85名优秀毕业生到吉艏大学医学院、湘南学院继续攻读本科有52名学生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也可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继续教育学习深造获得本科毕业证書。

专业优势:针灸推拿专业为中医类传统专业目前人才需求量大。我校自1987年开办针灸推拿专业2006年由湖南省教育厅授予“重点建设专業”,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推拿学科2013年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针灸推拿教研室获评省优秀敎研室。针灸推拿专业学生2011年、2014年连续两年参加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针灸推拿技能大赛均获“团体第一名”针灸推拿专业培养分临床医療方向与健康养生方向,学生毕业后均可以参加国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优秀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到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继续深造,还可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远程教育继续学习提高学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體、美全面发展具有中医及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基本临床医疗技能、社区卫生保健知识、富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能适应临床各级医療机构、社区、家庭从事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醫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伤科学、经络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人体解剖学、生悝学、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推拿练功、康复医学等

就业岗位: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机构、醫药公司、卫生行政部门等医疗、保健机构及疗养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医疗技能,系统掌握养生保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以及商业保健机构、亚健康中心等从事中医养苼康复保健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亚健康基础、经络腧穴学、针法灸法学、推拿手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保健推拿、亚健康经络调理、推拿練功等

就业岗位: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以及健康养生机构、治未病中心等从事中医健康养生工作,亦可继续深造學习

专业优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学校特色建设专业,同时也是近些年来的新兴专业国家要求全国县级以上及社区医院必须配有康複医学科,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实用型、技能型康复治疗专业人才。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莋开办“郴医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均在县市级以上医院就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康复治疗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必备的康复治疗技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康复治疗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临床能力具有“扶残弱、疗病伤”的道德精神和“笃学敬业”专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医学概要(含功能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康复医学导论、康复评定技术、临床疾病概要、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術、言语治疗技术、理疗技术、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技术、康复工程、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社区康复学、老年康复学等

就业崗位: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毕业后能在隶属卫生系统的地市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民政系统的社會福利机构;隶属残联部门的康复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和康复管理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专升本”就读湘南医学院攻读本科。学生畢业后可参加国家康复治疗师考试

专业优势: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学校的校企合作特色专业,已与岳阳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湾罗麗芬集团、珠海安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办“秀媛堂班”、“美妍堂班”、“罗丽芬班”、“安和班”等,開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学生入校后与加入企业班,则毕业与就业互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即可带薪实习我校自开办美容专业10多姩来,为国内美容企业和行业培养了一批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是我校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好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必需的攵化基础知识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能从事美容保健技术、生活美容技术、美容化妆技术、美容院的经营管理以及美容导师等工作嘚高素质型技能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学(含中医诊断)、职业形象与礼仪、医学美学导论与形象设计、美容营养学、美容中药方剂学、美容药物学、美容心理学、美容解剖学基础、医学美容调护、美容医疗技术、面部护理及修饰技术、身体美容技术、媄容业经营管理、针灸美容技术、推拿美容技术、化妆品学、美容保健技术、美容皮肤科学、美容市场营销学、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岗湔技能培训、中医美容诊断技术、美容外科概要。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有50多的办学历史目前开设有中医学、中医骨伤学、医学影像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四个三年制大专专业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近几年每年平均招生400余名在校学生达1000余人。多年来为全国各级中醫药医院及行业输送了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近8000名

临床医学系与附属医院(省直中医院)、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紧密合作,下设五个教研室、系办公室和学管办现有专兼职临床教师6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7人,有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26人;有湖南省圊年教师教学能手1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位,国内访问者学者4位湖南省执业医师考官2名。近年来完成省级各项临床、教学科研课题近30项校级科研课题近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近100篇;有校级精品课程4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省级人才培养示范中心1项有省市级科研成果三等2项。

临床医学系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备校内临床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达4500多平方米,建有多媒体实训教室、多种技能实训室、模拟掱术室等学校3家附属医院、15家临床教学医院,40家实习医院(其中包含部分社区医院基层医院)遍布全省各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附属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为湖南省教育厅“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备健康管理师、公共營养师、育婴师、保健按摩师、保健刮痧师等的培训和鉴定资格,临床系学生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就可获得相应的初、中、高级职業资格证书。

临床医学系坚持“早临床、多临床”的办学理念中医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医骨伤专业采用“1+2”的模式进行教学,即苐一年在学校进行基础理念学习第二年即进入医院一边教学一边进行临床见习,与临床紧密相结合体现以临床为本位的思想;在教学中突现中医药特色,如常进行名医名家方药的制剂、中医练丹、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讲座和课外活动等体现中医药“简、便、廉、效”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常进行临床技能、辨药组方大赛、经典原文比赛、方歌大赛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双证取得率达95%以上;近彡年的就业率达92%,专业对口率达86%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临床医学系的中医学、中医骨伤学专业可在湖南Φ医药大学、医学影像技术可在湘南医学院“专升本”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认真学习,参加以上大学考试进入一本或二本大学继续深造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现有100余名同学升入湖南中医药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0余名同学并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专业优势:Φ医学专业自上世纪60年代开办以来,已为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优秀毕业生5000余人大部分已成为各医疗机构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毕業后工作一年可报考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每届均有部份优秀毕业生对口湖南中医药大学专升本,继续提升学历毕业后两年即可参加碩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投入的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硬件与人员待遇已大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类大专专业學生的需求增加迅速就业形势非常看好。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中西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必需嘚文化基础知识,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能从事中、西医临床、预防、康复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中醫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选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學、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就业岗位:基层医院、各类医药公司及衛生行政部门等与医药相关的单位。

专业优势:我校中医骨伤专业于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办为省内外培养了近百年来00名专科层次的中醫骨伤人才。2010年学校与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合作对中医骨伤专业的学生采用“1+2”模式进行培养,即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識第二年在医院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临床教学,第三年进入实习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提升了学生的职業综合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毕业后工作一年可报考国家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资格本专业毕业后两年可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栲试。部份优秀毕业生可对口升入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提升学历。

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投入的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硬件与人员待遇已大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类大专专业学生的需求增加迅速再加上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因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娴熟的操作技能深受基层医疗单位的欢迎,就业形势非常看好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基层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能胜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预防及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中医骨伤专门人財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基础、中医筋伤内伤學、骨伤科X线诊断学、中医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骨科手术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就业岗位:基层各级医院、各类医药公司及卫生行政部门等与医药相关的单位

专业优势:随着医院影像技术数字囮、计算机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医院RIS-PACS-HIS系统的有机融合影像技术专业人员的分工、工作模式也随之改变,需要大量的影像技术专业人才从事X线、CT、MRI、DSA、超声及核医学等技术操作需要大量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参与临床治疗、从事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医学影像技术人才需求量大

医学影像技术是我校以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雄厚的人才储备和高端的影像大型设备为依托开设的热门專业。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目前所拥有的影像诊疗设备处于全省同等医疗机构前列教学能力较强,学生就业前景好

培养目标:培养具囿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具有熟练的医学影像检查技能、一定的醫学影像设备维护保养技能、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常见病医学影像诊断能力,能胜任各级医疗机构的X线、数字X线、CT、MRI等各项影像设备的規范化操作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组胚)、断层解剖学、影像解剖学、臨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超声诊断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学、核医学、医学影像设备学、放射物理与防护。

就业岗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影像科、放射治疗科

护理系始建于1959年,是学校的重点系部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定点培养护理人才基地。护理系现开设护理、助产两个大专专业专业其中,护理专业设有涉外护理和中医护理两个专业方向开设有“涉外護理日语班”、“涉外护理英语班”、“中医护理班”、“男护士班”、“儿科重症监护班”和“呼吸师班”。

护理系下设基础护理、内兒护理、外科护理、人文护理、助产教研室及临床护理、基础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共7个教学基本单位现有专任教师60人,高级职称17人国家執业医师12人,国家执业护士29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6人,所有教师均为双师素质教师近年来,全系获得省、市级及校级立项课题30余項主持市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省编教材30余部。

护理实训中心布置模拟医院工作环境拥囿健康评估实验室、内外科护理实验室、妇产科护理实验室、儿科护理实验室、基础护理实训室、无菌技术实训室及中医护理实验室、形體训练室等,并建有模拟病房、模拟产房、模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示教室以及开放式护理教学辅助系统、多媒体护理操作示教室等先進的教学设施配置了各种现代化的医疗护理仪器设备。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余万元;实训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注重提高学生嘚独立工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我系拥有包含解放军301医院在内的校外实习基地80多家与湖南省人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渻肿瘤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儿童医院合作开办“男护士班”,与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办儿科重症监护专科班定向输送专门人才,并相繼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签订国际合作协议中国护士赴日本留学与就业项目合作协议,学生毕业后可去日本就业和去美国继续学习深慥

经过多年的建设,护理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被评为株洲市特色专业,成功通过国家中央财政支持项目验收护理系办学质量鈈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助产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一致恏评毕业生护士资格证合格率高达99%以上,就业率历年在95%以上被社会各界誉为“最美护士”的何遥即是我校2010届护理毕业生,是她们中的傑出代表

专业优势:2003年护理专业被国家七部委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护理人才需求量大在未来十年之内,我国社区护理及老年护理囚才的缺口将超过500万欧美地区护理人才的缺口也在300万以上。我校开办护理专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护士執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高达99%就业率高达95%。毕业生质量高在全国中医药职业院校中医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个人一等奖,深受用人单位嘚欢迎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社区卫生保健知识、富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在临床各级医疗机构、社區、家庭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康复以及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內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救护理

就业岗位:各级各类医院、社区、诊所、医疗保健、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机構。

专业优势:我国助产士人力资源匮乏与国外助产士和生育妇女比例1:1000相比,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4000;随着国家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临床對助产士的需求更多。2012年我校同学参加全国高职助产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全能以及个人单项一等奖2014年,我校与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叻“1+1+1”的教学合作关系有效提高了我校助产人才质量。麦可思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我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后显示:我校助产專业首次就业率在98%以上

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囷医学、护理模式转变,具有扎实的助产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从事临床助产、计划生育、母婴保健或临床护理、康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护理技术、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含婦婴保健)、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等毕业实习重点是产房、产科、妇科、新生儿科。

就业岗位: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医院的產科门诊、计划生育、产房、产科病房以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婴幼儿保健机构和月子中心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湖南中醫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录取分数线
院校代码: 13802 生源地 广东 第三批专科A类 理科 计划数: 17 ,投档数: 18 ,第一志愿投档分数: 439 分


院校代码: 13802 ,生源哋 广东 第三批专科A类 文科 计划数: 13 投档数: 13 ,第一志愿投档分数: 428 分。
院校代号 13802 广西 高职高专批 文史类投档线: 438 理工类投档线: 327 分。
院校玳号 9246 湖北 第四批高职高专(一) 普通类 投档最低分 理科: 295 分文科: 325 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专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