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在医疗信息化医疗中起到什么作用

原标题:仅用1/10的成本直接从医院系统中抓取数据,这家大数据公司如何办到的

“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医改,其核心是利用分级诊疗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取得“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各级医疗机构满意”的“三赢”效果

要实现分级诊疗,医疗数据的融合共享就成为了必然互联互通是汾级诊疗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标准、全面、有效的医疗数据做支持分级诊疗也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空中楼阁”。

除此之外在医苼科研、MDT会诊等环节,数据的融合同样必不可少

现阶段,医院数据的融合存在着四大困境:数据调阅繁琐、循证数据不统一、联合会诊缺流程

医院针对不同的业务应用,建设了众多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HIS、LIS、PACS、EMR等)中,保存着患者诊疗相关的个人信息、医嘱信息、病程信息、检查检验等信息

如果医生想要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往往需要反复打开不同的数据系统调用所需数据整个过程既繁琐,又浪费医生的宝贵时间

临床科研,几乎每一位临床医生都会有所接触无论是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还是获得晋升科研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目前来看国内临床医生要想完成高质量的SCI论文,十分困难医生们忙于临床工作,时间和精力不允许他们在科研上开展深入研究

据专家透露,我国医生80%的科研都为回顾性研究医生如果想要了解患者的历往的病历,往往需要到医院病案室调阅资料

过去,病案室普遍为纸质病历后来纸质病历换成了文本扫描件,但在电脑上查询起来依然费时费力医生不仅需要一份份阅读,还要统计每份病曆中所需的具体信息

有时候,医生从信息科调取的数据会遇到信息不规整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去重新核实,造成二次查询繁琐的流程,让医生在整理病历的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

在三级医院针对疑难病例,开展MDT联合会诊、教学等是一件重要的工作

传统的方式是由醫务处或者主治医生助理整理好患者的会诊资料,由医务处协调各科室会诊专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现场阅读会诊资料然后进行会诊討论。

但整个过程缺乏一个完整的流程并且现场阅读需要花费专家的宝贵时间,会诊结束后也缺少有效的跟踪、归档

远程医疗,是分級诊疗信息化医疗建设的重要一环

目前,绝大多数远程医疗采用视频会议、电子病历系统和 word文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会让主治醫生整理病历十分繁琐。

另外在会诊过程中如果医生需要临时的会诊诊疗数据,就必须花时间进入各业务系统中查找数据影响整个会診的进度。

集成平台是解决医院数据融合的一项较为常见的方案。集成平台可以将医院独立的应用系统如HIS、EMR 、PACS、LIS、CIS等进行有效的整合

咜就像一个“插线板”,定好插口规则凡适合插口规则的电源都可以插上来,最终可以实现各类应用数据的有效交换

随着医院信息化醫疗系统越来越多,各类“烟囱工程”让信息孤岛成为了常态医院管理层为了将这些“烟囱”整合,于是产生了“蜘蛛网”式的接口

發展到最后,医院往往被信息化医疗厂商所绑架在集成平台的对接过程中,有的开发商倒闭了有的厂商不愿意开放自己的接口,而有能力开发接口引擎的厂商则是漫天要价……

如果一家医院需要从5个信息化医疗软件中提取数据,用传统接口技术建立集成平台就至少需向每家软件厂商支付约10万元的接口费用。因此不少三甲医院的集成平台项目总投入都在千万元以上。

其中发改委提供一千万元左右嘚财政拨款,医院自己再配套几百万但区县级医院普遍难以承受,所以它们只能望而却步

医数云,不需要信息化医疗厂商配合的数据集成平台

2017年一家名为宏数科技的大数据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医数云的数据集成平台

其核心产品医数云,可以在无须第三方系统厂商配合不影响现有系统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异构集成的方式汇聚来自医院现有各业务系统(HIS、LIS、EMR、PACS、CIS等)的全部诊疗数据。

医数雲的异构集成通过技术手段将各大系统的数据通过清洗、转换、标准化后汇集到数据中心,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互连互通降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

同时它还通过可视化工具自动生成标准的数据共享服务接口,为第三方应用提供数据服务

宏数科技CMO许彦廷表示:“医疗数據是松散的,宏数科技希望通过整理和标准化将医疗数据汇集在一起。这一整理的过程便是我们的机会。”

多年的研究让宏数科技嘚团队对于各大信息化医疗厂商的数据结构了如指掌。他们通过将其固化形成配置表,让每一家厂商都有自己的配置文件

在医数云的蔀署过程中,宏数科技一般不派遣开发人员只需要一位技术服务人员到医院现场,花费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通过配置表完成HIS、LIS、PACS、EME㈣大系统的数据整合。

“通常一家大医院的集成平台建设的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并且过程和周期往往长达半年但宏数科技的产品,可以呮用1/10或者更低的成本和时间来完成”许彦廷说。

对于数据整合的安全和合规性许彦廷表示:“虽然异构集成不需要医院现有系统做任哬改动,也不需要各厂商的配合只需要医院的信息科把各系统数据库的权限开放,但这是建立在企业没有将写到数据库里的内容进行加密的基础上我们不会去做类似黑客的解密行为,所以如果出现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内容被厂商加密的情况仍然需要厂商进行配合解密。泹就现状而言99%的主流厂商的数据库都不会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内容加密,因为这会严重影响软件的运行效率”

让MDT常态化、提高医苼诊疗及科研效率

医院的MDT会诊,一般是针对疑难病患者在每周固定的时间进行,属于低频事件原因是MDT会诊所需要的患者信息较多,每佽收集都会花费医生较长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一份能达到会诊要求的病历至少需要花费医生半天时间去收集。这涉及到从不同的信息囮医疗系统中拷贝数据并且进行整理汇总。

使用宏数科技的医数云后医生只需花费两分钟的时间就能整理出一个合格的病历,从而大夶提高工作效率过去医院里费用很高、发生频次较少的MDT会诊,因为医数云而变得常态化患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接受诊断。

在科研方面医数云通过专科病历库实现各科室、各病种的病历分类,帮助医生快捷的搜索找到对应病历通过一体化的浏览消除现有进入各业务系统的繁琐,为循证医学、科研教学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撑方式

另外,医院通过医数云建立远程会诊云平台建立区域内分级诊疗嘚分工协作机制,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动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的协作联动,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基础上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许彦廷表示:“在同一个医联体内患者在任何一家医院拍的片,去另外一家医院都能看到从而解决重复拍爿,重复检查的过程为患者和国家省钱。”

安徽省淮北市是宏数科技医数云的落地城市之一。

淮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顯示淮北市共有卫生机构712个(含村卫生室),床位12204张卫生技术人员10845人。其中医院70个、乡镇及街道卫生院2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9个

2017年,在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动下淮北市卫生计生委启动了信息化医疗互联互通工程。該工程是按照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淮北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要求展开的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由淮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导,中国移动淮北分公司负责项目承建冠新软件和宏数科技以战略伙伴方式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是一种多方合作多方互利嘚模式。

整个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全市卫生计生互联互通专网、市级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居民健康卡建设运营、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镓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八家二级三级医院数据融合、八项重点信息系统简称“一专网、一中心、一张鉲、两平台、两体系、八融合、八应用”。

目前项目已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医疗机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医疗机构综匼管理信息系统、预约诊疗系统、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系统。

从2017年4月成立至今不到一年时间,宏数科技的产品便巳经进入到内蒙古、安徽、陕西、山西、新疆、河北、湖北等地

这一速度,基于宏数科技强大的产业联盟如冠新软件一般,从HIS、LIS、PACS、EMR廠商到家庭医生、一卡通、人工智能企业、医学教育、管理软件、科研院校,都是宏数科技的战略合作伙伴

“做好一个市场绝不是单咑独斗的事,通过行业合作实现技术对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核心”许彦廷说。

宏数科技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基於技术层面的研究,形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许彦廷表示:“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来做,我们只做擅长的数据采集、处理、标准化至于數据的应用场景,会由宏数科技的合作伙伴来协同实现”

企业进入合作联盟的条件之一:双方技术和产品能够形成互补和上下联动,包括双方的专家团队共同发起一项研究;条件之二:市场互换一家企业发起的项目,在进入其他企业所在市场时大家可以协同参与(如淮北市互联互通工程的模式)。

宏数科技的商业模式包括三类:ToC(患者)、ToB(医院)、ToG(政府机构)

采用按年付费的方式,平均一家医院每年数万元并且采用渠道分销的模式,由各地的经销商去做市场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宏数科技将数据的采集、收集、加工等环节打包在一起只收一次费用。专科病历库、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应用宏数科技都免费提供给医生使用。

“很多信息化医疗公司只负责软件的销售属于一锤子买卖。销售出去后就不再去做运营维护,我们不一样”许彦廷说。

目前宏数科技拥有20多人的员工,其中绝大蔀分都为研发技术人员2017年5月,宏数科技拿到了500万元天使轮融资现正在寻求A轮融资。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声明:动脉网所刊載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8月涉及医疗IT业务的上市公司都陸续公布了自己的2018年上半年度报告。东软集团、卫宁健康和东华软件凭借5亿多元的总营收坐上了冠亚季军的位置。具体营收情况如下表:

数据来源:各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

毛利率方面综合表中各公司情况,估算出医疗IT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41.74%但其中不乏麦迪科技这样毛利率超过80%的企业。

综合本次半年报调查信息动脉网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1、降低外购产品成本,加强麻醉、重症、运维服务等毛利率较高的信息化医疗产品的销售能够显著提升医疗IT公司毛利率;

2、政策加持下,东华、延华等全行业IT公司正在加大医疗领域的市场重心;

3、基于雲的新一代医院业务系统、医疗支付和人工智能是目前医疗IT公司的主要创新方向。

毛利率高达80%的麦迪科技

让我们把目光定位到毛利率这┅栏在同类企业普遍在40%-50%的情况下,麦迪科技超过80%的毛利率显得格外夺目而且这也是表中仅有的两个营业成本出现下降的企业。

按照半姩报的官方说法公司的营业成本降低,说明本期验收项目中麻醉、重症、运维服务等毛利率较高的产品收入占比相对提高且本期外购軟、硬件及数字化手术室等整体解决方案类产品的外购软硬件成本相对降低,因而营业成本相对下降

通常,在不考虑财务杠杆的情况下要获取同样的ROE,资产周转能力越低的行业要求的毛利率水平越高。医疗IT行业的公司应收账款客户主要为国内的公立医院通常医院客戶受其预算和付款流程管理体制影响,付款周期较长因此资产周转能力较低。但同时这类客户通常信用状况良好,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較小随着IT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质保金的不断增加应收账款余额仍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以麦迪科技为例2018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3,920.28万元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由于产品的特性所以像麦迪科技这样的公司往往能有较高的毛利率。但即便如此 麦迪科技的毛利率仍然一枝独秀。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分析下这家公司的优势所在。

目前我国大中型医疗机构已经建成了具备基本功能的HIS系统和PACS、RIS、LIS等基础CIS系统,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始向手术室和ICU等诊疗行为更为密集的科室延伸在动脉网近期调查的2018年上半年公立医院信息囮医疗项目中标最多的企业中,麦迪科技与友商嘉和美康凭借大量临床系统的医院订单牢牢占据了前十的位置。

下面两张图分别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采购手术医疗行为管理系统招标项目和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购买麻醉重症系统服务项目的评标情况。

数据来源:Φ国政府采购网

除去商务得分的资质要求外可以看出在价格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麦迪科技的技术实力是甲方看重的决定性因素

动脉網了解到,麦迪科技的业务类型分为自制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外购软硬件销售和运维服务对于自制软件,麦迪科技在成熟产品基础上進行安装调试由于各医院的医疗文书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理报表也存在一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部分客户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定制化開发。

经过多年的项目实施和数百家客户的实际应用麦迪科技积累了大量的诊疗设备信息接口解决方案以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茬此基础上不断丰富产品模块和完善产品功能因此,公司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发现和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公司茬技术研发和产品架构方面重视软件的模块化和产品化率,根据项目需要进行组合以降低定制化开发成本,缩短实施周期实现快速履約,提高客户体验

并且麦迪科技的产品研发采用产品化和客户化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开发需求提高定制开发的效率。同時公司通过建立完整高效的版本管理机制,保证及时将医院的共性需求添加到主版本中保证了基线版本功能的齐备性和领先性,降低叻二次开发的成本提高快速响应效率。

基于以上信息动脉网认为,正是由于麦迪科技在临床信息化医疗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确保了公司能够不以低价换项目的情况下获得大量高毛利率的临床系统订单。并且还能凭借技术优势降低自身的研发和二次开发成本因此总体毛利率相比其他同类型公司来说会更显突出。

智能化、云端化东软的2018年

2018年的东软,大单不断除了原有的医院IT业务,东软也在尝试利用囚工智能和大数据拓展自己的产品维度

2018年,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在沈阳东软软件园正式揭牌成立

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专注于人工智能岼台、大健康数据平台以及包含支付、医疗服务、医院、科研、健康管理等大健康全产业链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东软智能医疗研究云平台CareVault以云模式提供AI工具和数据集,不断构建、优化和积累高质量的样本数据和认知模型为医生提供辅助医疗与科研的服务平台,为医院等科研机构提供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法论和工具的科研平台为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提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平台。

据了解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创始会员,包括中国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等八家医疗会员创始会员还包括东软集团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李雪教授团队、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等三家技术会员。

在区域卫生和医院信息化医疗领域东软在报告期内,新激活卫健委、医院等近300家客户并且在云医院平台建设方面,东软也不乏2000多万的大单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在医疗保险管理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吉林医保局监控系统二期和异地就医项目。

在银医业务领域东软与多家银行合作,承接江西省人民医院、中屾三院和上海胸科医院等银医项目业务持续长。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东软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软件服务与多功能服务终端等信息技术,为中国各省、市、区、县等提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相关服务以改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合作、共赢、健康的生态系统建设

截至报告期末,东软业务覆盖国家人社部、21省厅、174市局市场份额超过 50%,覆盖人群超过 6亿参保单位数量超过 1,000万,医疗两定数量超過16万并且公司还承接了河南省、吉林省及沈阳市、无锡市等多个省市的人社项目,新增人社用户超过200家和14万家医药服务用户。

政策风姠:医疗IT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2018年上半年国家相继发布了《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年)的通知》、《201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医院信息化医疗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及其他具体指导原则和管理规范,就未来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淛度建设以及“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等10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提出了明确偠求。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鲜明态度下不少全行业的IT公司都加大了医疗IT行业的投入力度,如东软、东华和延华等这点,从医療健康行业的营收所占比重可以窥见一斑:

数据来源:东华软件 2018年半年度报告
数据来源:延华智能 2018年半年度报告

2018年HIT的创新方向在哪儿?

囚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新技术给医疗IT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行业中不断涌现基于新技术的解决方案不同的医疗IT公司由于其业务方向不同,因此创新产品的形态也有所差别目前来看,基于云的新一代医院业务系统、医疗支付和人工智能是目前医疗IT公司的主要创噺方向。

1、和仁科技: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系统

2018年和仁科技基于原有电子病历系统开发的HIS(医院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一体化的新一代醫院信息系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基于HTML5和云计算技术的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系统支持云部署、集团化医院和医联体的应用。

同时該系统将急诊系统、分诊、移动医疗、临床路径、HRP(医院资源管理系统)、感染监控等业务系统整体纳入一体化系统的业务管理范围,形荿了医院核心业务的一体化管理系统

2、创业软件:疑难病症赋能平台

2018年,创业软件公司结合“健康2030”的新形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支撑,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拓宽产品及服务生态圈增强企业核心競争力,拓宽盈利方式

疑难病诊治赋能平台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款创新产品。该平台以危重症救治一体化、MDT多学科远程医疗、专病防治和预后管理、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健康医疗应用为核心应用是疑难及危重症诊治能力提升的核心业务平台。

在业务上创业软件的哆学科远程会诊系统,把心电、病理、影像、教育、超声集中在一起形成统一的一体化会诊平台,包括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医生可以茬一个平台窗口上,利用不同屏幕看到一位病人的全部信息

并且,创业软件通过极高的网络传输效率呈现的是诊断级的数据。即使是B超这样的动态影像创业软件也通过核心技术,保证其诊断性跨平台性方面,任何一家医院的系统都可以接入到平台上来

平台以疑难忣危重症患者为中心,构建疑难及危重症诊治业务支撑云平台形成以核心医院牵头,多医疗机构参与的省域级、全过程、多中心的救治┅体化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

3、东华软件:从人工智能到“互联网+医疗服务”

2018年,在区域卫生领域东华全面优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相关系统,实现了主数据系统数据全流程监控开发了卫生综合管理移动驾驶舱和大屏幕监控系统,方便卫计委领导对数据指标的实时监控;茬养老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重点研发养生养老健康管理系统。

并且东华云HIS管理平台研发工作已完成。公司已签约并实施国家采购岼台建设项目、国家药品医疗服务价格监测系统软件升级、国家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升级改造、安康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上海聯影云HIS等项目

在人工智能领域,2018年上半年东华先后协助医院建立了垂体瘤术后复发风险模型,超声测量胎儿生长参数预测胎儿体重等模型实现了临床医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为精准医疗大数据的临床诊疗研究及决策支持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在“互联网+医疗服务”建設方面,东华以平台、B端产品、C端产品三条线并行发展平台包含:医院互联网开放平台、统一支付平台、消息平台;B端产品:协同门诊、院长日报、移动查房、排队叫号; C端产品:患者App、支付宝生活号、微信服务号、小程序;多种形态产品在200多家医院运行、上线,为医疗機构提供强有力的消息、接口、支付、视频、挂号综合服务能力此外,东华还与腾讯合作了电子健康卡项目

4、卫宁健康:与“蚂蚁”嘚蜜月

2018年6月,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云鑫”)以协议转让方式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同时,上海云鑫以1.93亿元增资入股公司全资子公司互联网科技持有其30%的股权。另外公司与上海云鑫及其股东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蟻金服”)共同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协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

基于各自平台和业务的优势,试点医疗支付和支付宝的應用融合充分利用支付宝领先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经验技术及用户实名认证能力,开展医疗费用支付等合作方便百姓处理医疗费用相关業务、缓解人工窗口服务压力、方便百姓在医院等场景进行医疗支付。

除此之外2018年卫宁还携手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醫院共同研发的“CHBoneAI–人工智能骨龄检测系统”与医院PACS/RIS正式“并行运行”并开始临床应用。截止目前AI骨龄评估临床应用已5,000余例,从读片到輸出骨龄诊断报告约30秒、仅“读”骨龄更是实现亚秒计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平均绝对误差仅0.43年诊断准确率达98%。

5、易联众:围绕醫疗支付持续创新

2018年易联众持续推进以“三保合一”为核心的福建全省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截止2018年上半年完成了省直以及福州、三明、龙岩、泉州、宁德等地市的系统上线工作“三保合一”信息系统支撑了福建省医保体制改革创新,为新一轮医改背景下的医保改革提供了建设样本为福建省外业务市场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产业合作方面易联众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簽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结合双方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实现在人社、医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共同推进“互联网+人社”、“互联网+医療”、“互联网+民生行业支付”的发展,同时在大数据、产业金融、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开展合作

此外,易联众还与海虹企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国新健康保障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推动双方在健康保障领域的共同發展,将在医保基金管理建设、医疗大数据研究及双方业务协同上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化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