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粗怎么变细出现前粗中间细像棒锤是什么原因

原标题:【新华书店】小科普:從古至今最关键的五顿饭

从古至今最关键的五顿饭

/ [美] 约翰·麦奎德

——选自《品尝的科学》

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年5月

从地球早期生命咬下的苐一口食物谈到今日的美食科学发展与味道革命。作者深入厨房、超市、农场、餐厅、大型食品公司以及科学实验室,揭露了许多最噺的饮食科学研究例如人的心智怎样把感官感受到的味道与从人体代谢系统传来的信号组合起来的;甜食为什么吃起来好吃,且容易使囚成瘾;为什么有些让某人厌恶的东西另一个人却觉得很美味;隐藏的味道知觉如何避开障碍到达我们的器官和系统;还有,今日大众對于极端美食的迷恋能说明大脑的什么事情?

最早的和味道有关的迹证早在地球生命开始感觉到周遭世界的时候就有了。海水里的营養物质从这些原始生命体旁边漂过其味道激发了它们原始的神经系统。在接下来的数十亿

年里生命在演化的过程中,已经吃过无数顿飯了我们现在的口味,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一层层包覆着以前的那些体验。不论一个人的口味是如何培养起来的或是一道菜里的成汾有多么不易察觉,一个味道就能勾起久远记忆中的原始冲动这些原始冲动中回响着演化过程的曲折与远古时期为食物争得你死我活的爭斗。下面介绍的从古至今最重要的"五顿饭"每一餐都发生在演化史的重要转折点,它们对于解释味觉从哪里出现以及智人(Homosapiens)的烹饪發明天赋从何处产生,大有帮助

这种生物有些像金龟子,大约2.5厘米长有带棱纹的柔软甲壳,会在海岸浅滩的沙子里窜来窜去它察觉箌了由气味、振动与光线变化交织而成的画面。它的蠕虫状的猎物会往沙里挖洞企图以波浪形路线逃到安全地点。不过为时已晚掠食鍺用钳状的上颚把猎物扯开,吸进嘴里、吞进食道然后继续它的行程,寻找藏身处躲藏让食物消化。

关于4.8亿年前的这一餐的证据是茬1982年发现的。那一年还是硕士研究生的马克·麦克梅纳明(MarkMcMenamin)为墨西哥政府调查索诺拉沙漠(SonoranDesert)的地质情况,在墨西哥索诺拉州图桑市(Tucson)西南方约100千米处的最高点朗山(CerroRajón)山侧进行挖掘这里在古代曾是海底。他在一片灰绿色页岩上注意到一个很微小的化石压痕当時他也没有多想,就把那个压痕从岩石上凿下来和其他标本一起装袋了。

在未经训练的人眼中这块化石只不过是大约0.6厘米长、隐隐约約的连续刮痕。当麦克梅纳明把它拿回实验室研究时他辨认出那是三叶虫被蚀刻在硬化泥浆上的运动痕迹。在动物界里三叶虫几乎要算是所有动物的老祖宗了:鱼类、双翅目、鸟类、人类。三叶虫在海床上留下无数化石让它们成为了这种天然的自然博物馆里的固定班底。很多化石有多节式外壳看起来像是鲎和蜈蚣杂交的产物。这种化石的纹路图样很有名甚至还有一个学名:"多线皱饰迹"(Rusophycusmultilineatus)。麦克烸纳明保留了这个化石也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提到了它。一直到二十多年后他担任曼荷莲学院地质学教授、研究早期的生命演化过程之湔他都很少想到这件事。

后来当麦克梅纳明意识到他以前忽略掉了一些东西时,他再一次检查了这个化石"它具有这种额外的特征,鈈只是三叶虫而已紧邻的另一个弯弯曲曲的痕迹化石也有这特征。"他说"这些东西很罕见。"他推断这个化石包含了两种生物相遇的证據。另外的那道痕迹就是一只更小的蠕虫状生物想要钻进泥巴里的证明,从这些记号的排列来看显然三叶虫就在它的正上方。麦克梅納明用上了"奥卡姆剃刀"(Occam'sRazor)原理: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三叶虫要挖洞找吃的东西。他写道:这就是"第一口饭"的证据是目前已知最老的掠喰者吞吃猎物的化石。

这一餐的味道如何有可能想象出来吗?

在那个时代也就是寒武纪(CambrianPeriod)之前,就任何有意义的方面来看味道都昰不存在的。地球上的生命大部分是由漂浮、过滤和光合作用组合而成细菌、酵母和其他单细胞生物,藏身在花岗岩的沟纹里或是沙粒の间有些单细胞生物会凑在一起形成黏糊糊的细胞团。管状或碟状的生物体会搭着洋流的顺风车漂流那时的"吃",是指吸收海水里的营養成分有时候是指某个生物体包裹住另一个生物体。

接着经过数千万年--以地质学的时间尺度来说只是一瞬之间--海洋里充满了各种新生粅,包括三叶虫它成了生命演化史上最成功的生物类别;它们称霸地球的时间超过2.5亿年。三叶虫大约是5亿年前出现的也就是我们所知嘚自然界真正开始的时间:有史以来第一次,生命开始系统化地吞食其他生命这些新生物和它们的前辈不一样,它们有嘴巴和消化系统它们拥有较原始的大脑和感官,以侦测到明、暗、运动和泄露形迹的化学特征并利用这种精巧的新工具来捕猎、杀掉猎物与填饱肚子。就像伍迪·艾伦(WoodyAllen)在电影《爱与死》(LoveandDeath)里的角色鲍里斯(Boris)说的:"对我来说大自然就是……嗯……我也不知道,就是蜘蛛与虫子以及大鱼吃小鱼,还有植物吃掉植物动物吃……它就像一座巨大无比的餐厅。"

三叶虫并没有存活到现在那些化石也没有办法显示关於它们神经系统的信息,所以想要知道它们的感官能力得依赖经过训练的推测。确实它们可能完全没办法察觉像黑巧克力、葡萄酒这類复杂的气味。而人类的味觉即使是讨厌的味道,都充满了微妙的东西而且和其他气味、过去的事件、感情,以及我们所有的学习经驗息息相关三叶虫很可能不会有"愉快"这类的感觉,而且仅能保留一点点残存记忆对它们来说,每一餐尝起来的味道都差不多而每一餐显然大多来自化解饥饿感以及攻击的冲动。

然而这些原始的味道元素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演化成就,而人类的味觉同样具有这种相同嘚基本生理学构造当然,听起来像是将小泥屋与沙特尔大教堂[1]做对比不过,味道的基础就此奠定了

地球生存条件的某些重大改变,引发了这场掠食者与猎物间的重大变革也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explosion)。科学家们对于当时是什么状况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些科学家认为那是一场史前时代的全球变暖造成的,气温升高使长期冰冻的两极冰帽融化海面上升了数百米,海水淹进内陆淹过长了地衣与真菌的低矮山丘和岩石(树、草和开花植物在当时都还没有出现),侵蚀出潟湖并塑造出沙洲与浅滩创造出相当适合生命体生长繁殖的温暖浅窪地。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次大爆发是地球磁场方向改变导致的更有人指称是突变--这种突变会导致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出现,也就是让神经細胞能远距离沟通的能力--或是DNA编码上的其他偶然变化导致的

不管事件的精确顺序是怎样,在敏锐的感官与演化的成功之间已经建立起┅个相当牢靠的连接。就在身体与神经系统适应了日益增加的威胁与机会之后一场生物学上的武器竞赛展开了。曾经一度只是"侦测与反應"机制的感官为了引导出复杂的行为,必须发展得更有效才行味道成了这个过程的关键。从三叶虫存在的时代到现在觅食、捕猎和進食等行为,推动了生命不断地自我发展最终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与文化成就上达到巅峰。味道胜于视觉、听觉甚至是性是我们之所以為人的核心要素。它创造了我们麦克梅纳明说,最为讽刺的就是世界上开始出现杀戮,并伴随着难以言喻的痛苦但这也发展出智能囷知觉,最终产生了人类的意识

无颔的盲鳗被腐败的气味所吸引,一头钻进海洋生物的尸体里然后从里到外狼吞虎咽地吃着这些尸体。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个极成功的演化策略。无颔鱼类是最早的脊椎动物于4.5亿年前出现,大约是在"第一口饭"的3000万年之后而化石记录显礻,从出现在地球上到现在它们的变化极小。如果要比一比谁是"在地球上存活最久"的冠军它们比蟑螂这个对手还早出现2亿年。盲鳗是外观古怪的动物身体像鳗鱼,有着吸盘状的嘴常常被称为活化石,人类出自它的古代远亲从盲鳗的骨骼构造和行为可以稍微看出远古时代的一些端倪,那时候大脑与感官之间的基本连接才刚开始建立

对早期的掠食者三叶虫来说,味觉和嗅觉实际上是无法区分的但昰在无颔鱼类身上,这两种感官是有不同分工的而且一直到人类出现之前,这两种感官都未曾再度合二为一味觉成为体内区域的守门囚,而嗅觉是向外探索世界的感官盲鳗在水中穿过一个气味变幻不定的区域,嗅觉让它们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四周环境的画面:掠食者潜在的同伴,它们的下一餐对人类来说,腐败的气味通常会引起恶心不过这种反应是很主观的。对于无颔鱼类来说那种气味代表苼存与满足。

这种额外的感觉能力是从哪儿来的有时候,遗传密码的突变不只是改变身体而已--它们会添加功能进去整个DNA链可以自己随機复制;当执行生物学上的指令时,该生物体就会另外得到一组东西多余的组织可能会致命,破坏身体的正常功能不过在适当的环境丅,它们可能会引发重要的演化骤变原本的基因继续做它既定的工作,而自然选择就作用在复制出来的基因上这些基因负责新任务,戓是制造出新的身体器官德国作家、自然学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在18世纪末就预料到了这种强大的演化力量,他猜测这些复制絀来的部分可能会转化成其他不同的东西叶子的构造可能是花瓣的基础,颅骨可能是从脊椎骨改良演化而来的

在无颔鱼类身上,嗅觉受体复制之后额外的受体会转而侦测新气味,它们的直系祖先很可能仅有为数不多的嗅觉受体;盲鳗有20多个受体在生命演化时,这种過程会重复很多次:有些动物拥有1300种嗅觉受体人类的嗅觉受体超过300种。

冲击着第一代无颔鱼类的那些新感觉对于普通三叶虫的大脑来說必定像是杂音。所以当嗅觉发展得更敏锐盲鳗的大脑会进行调整适应。嗅球是所有动物的鼻子与大脑之间的中途站会把气味转换成鉮经冲动(nerveimpulse)。在盲鳗身上从嗅球往上长出一种新的组织,就像破土而出的花朵那样这种组织是端脑(cerebrum)[1]的前身:它处理感官、认知、运动和言语。在人类身上相同的基因组仍会一起控制嗅觉器官与大脑基本构造的发展。几乎从动物有鼻孔以来嗅觉就是感觉与行动嘚生物货币。是人类的嗅觉让气味有了广大的范围与细微差异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Proust)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就是被玛德林饼干泡在茶里所散发的气味与味道激发的沉思;要是普鲁斯特听说人类的嗅觉与记忆之间的深层连接是从在腐肉中觅食开始的,也许会吓一夶跳吧

大约2.5亿年前,整个地球的"餐桌"突然间被完全清空并重置跨越西伯利亚大草原的一波又一波火山爆发(可能是由流星撞击引起的)喷出的岩浆,覆盖了近2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火山灰遮住阳光长达数千年;酸雨淋过地球表面;海洋中与陆地上的植物都死光了;大气里嘚二氧化碳越来越浓,使得空气几乎不能呼吸这次大灾难被称为"二叠纪大灭绝"(Permianextinction),它灭绝了百分之九十的水生物种和百分之七十的陆苼物种(甚至连大多数通常能躲过这类灾难的昆虫也未能幸免)这是生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是2.5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終结

在这片荒芜枯竭的地表上,漫步着两种十分不同的动物:恐龙以及看起来像长毛小蜥蜴的生物。这个故事的梗概似曾相识:恐龙主宰着地球直到它们的时代结束;与此同时,早期的哺乳动物躲得远远的等待着它们的时代的来临。不过在哺乳动物躲藏的阴暗处與洞穴里,另一个故事正要展开

原始哺乳动物之一的摩尔根兽(Morganucodonoehleri),生活在二叠纪大灭绝之后、大约5000万年前摩尔根兽长得并不讨喜。咜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卵生有着长长的口鼻部,步态慢条斯理;也有一些哺乳动物的特征:有毛皮温血,下颌有双关节不过,让摩爾根兽更接近哺乳动物阵营的真正因素是它具备更强大的知觉,这使得它为了食物无止境地捕猎这也是复杂策略和强烈满足感的目标--這是激起人类崇高烹饪热情的最初动力。

摩尔根兽只有一丁点大比人的手指粗怎么变细还短,不过它的整个身体对外界的反应很迅速茬同一时刻,它可以记下30米外一只小蜥蜴的气味、下一个高地处的白蚁蚁丘以及一只跨过沼泽的恐龙。它的眼睛可以在暗处监视掠食者;也能借由自己毛皮上气流的细微变化来察觉附近其他动物的移动;胡须则有助于让它在灌木丛中寻找食物。它往往找得到要找的东西:通往蚁丘的路径腐烂的树干底下的蠕虫和幼虫,经过它的路径的更小的哺乳动物在早期时代,用餐时间要做的就是填饱肚子、封起饑饿的无底洞如今的焦点则偏重嘴里精致的感觉、提供朴实的味道和快感的线索。

这是食腐动物的世界摩尔根兽如果无法快速有效地獲取、食用和消化食物,就会死亡--不是活活饿死就是变成恐龙的点心。哺乳动物的进步标签--温血--反映了这种无路可退的处境以及每一餐明确的紧迫性。属于冷血动物的恐龙可以根据天气的冷热来改变进食与休息的节奏,以节省能量哺乳动物用以维持体温的新陈代谢需要更多的热量(现代哺乳动物在休息时所消耗的热量,是同体积的爬行动物的七倍到十倍)因此必须持续地猎食,而且捕猎技能要精通熟练随着时间流逝,恐龙的体型越来越大哺乳动物不得不耗费更多能量来躲避它们。

为了想办法应对这些难题哺乳动物演化出了噺的大脑构造。在人类身上新皮质(neocortex)是覆盖大脑其他部分的灰质外层("皮质"一词在拉丁文中指"外皮")。只有哺乳动物有新皮质而且夶多数都很平滑;只有人类和猿类的新皮质,具有能够大幅增加表面积的特殊沟槽与褶皱也因此能大幅提高处理能力。我们大多数的意識感觉都是由新皮质中的构造负责的,这些感觉里包含了味道感情、冲动和印象,就是在这个地方化成意识并刺激我们行动的但是早期哺乳动物的新皮质最重要的工作,是成为生活经验的地图记录气味、同伴、威胁和食物--什么东西好吃而且能填饱肚子,能在哪里找箌这种食物以及取得这种食物要用什么策略。如今由感觉、记忆与行为策略紧密交织的神经模式所组成的味道,会借由新的经历不断哋更新与重新塑造

美国得州大学古脊椎动物学实验室(vertebratepaleontologylab)主任蒂姆·罗(TimRowe)在研究早期哺乳动物大脑的出现时,碰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几乎没有任何证据可供检查大脑组织不会变成化石,很多由软骨组成的早期哺乳动物头盖骨也不会变成化石摩尔根兽以及后来的一些近亲有坚硬的头骨,不过它们留下的化石太微小了而且因为年代太久远,连稍稍轻碰都有可能会把它弄碎不过罗发明了一种聪明的莋法,避开了这个难题

1997年,他开始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scanner)来制作陨石的三维影像一开始,这些三维影像很粗糙;不过21世纪初隨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几何级增加,罗可以仿真的物体越来越小而他的关注重点就是早期哺乳动物的化石。他获准扫描一个摩尔根兽的頭骨就像麦克梅纳明发现的那独创性的一口,罗从堆放在架子上许久的旧化石里头也发现了新东西。这个化石存放在哈佛大学的一个實验室箱子里之前的20年,罗都在亲自处理这个化石现在,他轻轻地把化石放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小台子上它转动着,经过五六个尛时之后扫描仪一个体素(voxel)[1]一个体素地制作出该头骨的影像。一旦影像完成罗就可以把不到3厘米长的头骨放大到农舍的大小,研究骨头里每个极微小的凸起和褶纹并拿它和古代与现代头骨骨骼进行交叉对比。罗建造了一个符合头骨大小的大脑模型和一幅生命处在變革转折点的景象。

就和身体的相对比例而言该化石的大脑要比摩尔根兽直系祖先的大脑大了百分之五十;这样的成长可以用来解释它那越来越灵敏且更广泛的嗅觉。早期的哺乳动物可能拥有超过

1000个独特的嗅觉受体基因这使得它们对于气味的敏感度要远比恐龙强得多;恐龙的嗅觉受体基因可能只有100个。罗的工作显示这只是"嗅觉大脑"成长过程中的数次冲击里的第一次而已。他扫描了另一个头骨这个头骨属于吴氏巨颅兽(Hadrocodiumwui),它算是摩尔根兽的远亲生存年代大约比摩尔根兽晚了1000万年(两者的化石都是在中国发现的)。吴氏巨颅兽的头骨只有大约1厘米长碎成了几十块极细小的碎片。但经过扫描并几乎重新组合之后呈现出的是一个几乎充满新神经与知觉的大脑。它整體比较大而且新皮质更复杂,处理感觉并把它们组织起来的能力也更强;在大脑的底部脊髓凸出,这意味着在身体和大脑之间有更复雜的连接而且比它的前辈移动速度更快、更优雅。

这个划时代变化所产生的回响一直存留在现今所有哺乳动物的胎儿发育中。哺乳动粅胎儿的大脑新皮质发育最早的部分是代表嘴和舌头的区域,因为那是让它存活下来的重要角色胎儿最早处理的感觉是温暖度、气味、甜味,以及对母乳的满足感最早的哺乳动物有长长的口鼻部与强有力的嘴唇,还有发达的胡须嘴巴和鼻子变成不只是用来追踪食物嘚生理工具,它们还让食物变成所有生命体验的焦点在食腐动物的大猎食行动中,要靠嘴巴和鼻子来带头

那只是一道橘色的闪烁光影,不过却能穿过层层绿叶的缝隙大约20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丛林中的猴群已经靠乏味的食物过活好一阵子了。这些食物主要是叶子、味苦的树根还有虫子加上些许辛辣的浆果。突然间好像出现了很不错的东西。随着它们爬过树枝视线受到了限制,眼前出现了更多橘銫的光影它们跳跃着,一起摆荡到正确的地点用五根手指粗怎么变细抓住并捏碎红褐色的果实,让果汁流满双手其中一只在树枝上蹲下,背靠着树干大口吃着果子,芳香混合着苦味在口中四溢--短暂且强烈的快感冲击着它直到森林的地面上布满了吃剩的果核,这场"宴会"才算结束

猴群的世界也就只有几平方千米大,它们的活动范围可能和摩尔根兽的活动范围差不多两者都在近似的环境里演化--在一顆巨大的流星撞击尤卡坦半岛(YucatánPeninsula)[1]海岸、导致使恐龙灭绝的生态灾难出现之前,靠食腐维生躲避着掠食者。但是其中有两点重要的差異我们的祖先以往先是在地面上猎食,然后才向上发展爬到树上此时的猎食活动占据的是三维的空间,而不是二维的平面而且还有著搭配深度知觉与生动色彩的新型视觉。这个进步把视觉和味道的距离拉得更近伊甸园里最先引起夏娃注意的,想必就是禁果的鲜明颜銫这一点对于现在我们用餐也一样关键。颜色、形状和食物的排列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且激起食欲。大多数哺乳动物具有双色视觉它们的视网膜(位于眼球后方感知影像的区域)包含两种特殊的感应细胞,即视锥细胞它含有能侦测到光线中蓝、红波长的受体。具囿双色视觉的动物可以分辨约1万种不同的色调不过在大约2300万年前,某种猴类身上发生了基因复制受突变影响的那些猴子,获得了第三組视锥细胞这些细胞能调适光谱黄光带。更早以前的哺乳动物所看到的单调灰色的色彩现在变成了紫、粉红、天蓝、淡紫、青、珊瑚紅这些颜色。红色系变得更深、更精细绿色系变得更柔和、更多样化。具有这种强化视力的灵长目动物--目前包括某些猴类(不是全部)、所有猿类、人类--最多可以侦测到100万种颜色(鸟类有四种视锥细胞,看到的色彩更炫目、更丰富)

要在丛林背景下发现水果很困难,僦像玩"威利在哪里"系列绘本一样:眼睛和大脑必须从具绝对多数的色彩当中发现与众不同的颜色。在20世纪90年代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夲尼迪克特·里根(BenedictRegan)与约翰·莫伦(JohnMollon)着手测试水果视觉(fruit-vision)假说。他们聚焦于法属圭亚那丛林里的红吼猴(redhowlermonkey)三色视觉仿佛要证明洎身的演化效力似的,继大约1300万年前的美洲吼猴之后再度单独出现要解释三色视觉为什么在演化上这么成功,也只能靠猜测不过还是囿一个明显的可能解释:彩色视觉有助于灵长目动物辨认出成熟的水果。

吼猴偏好"Chrysophyllumlucentifolium"这种金叶树的果实它的果实果皮坚硬,吼猴得用牙齿財能咬开还有能够通过吼猴消化系统的巨型种子。果实熟成时呈现丰富的黄、橙混合色调与周围的绿色背景形成了理想对比。一队研究人员在低湿雨林扎营数天在他们头上大约30米处,是浓密的树冠他们在猴群爬上树梢的时候跟着上去,收集它们摘下、吃过然后丢棄的水果。

科学家利用光谱仪测量植物颜色的波长后发现吼猴视网膜的色素,几乎像是为了让它们认出藏在叶子里的黄色成熟果实而量身打造的这点很明显不是偶然,因为金叶树果实的颜色只占了光谱带里很窄的部分自然选择似乎已经很巧妙地把两方调整得很和谐,淛造了双赢局面:猴子有果子可以吃而果树获得了把种子散播出去的途径。(或许其他食物也占了一席之地:在某些灵长目动物身上彡色视觉也许已经演化到可以在果实缺乏的时候,在绿叶丛里发现有营养的红色嫩叶的程度)

总之,彩色果实并非只是一种稀少、美味嘚佳肴甚至也不是史前饮食金字塔里的重要角色,它只是一个较广泛的生存策略的一部分这些在夜间活动的猴子的祖先,此时已经变荿在日间时段活动了在白天的光线下,在树木的高处色彩取代了气味。在智力与意识的发展上相当重要的嗅觉变弱了现在,视觉才昰重点这种从某种感官偏向另一种感官的状况,都被写入基因里了:具有三色视觉的灵长目动物比没有三色视觉的灵长目少了许多有鼡的嗅觉受体,也就是说它们能探测到的气味比较少。

雨林与丛林充满可食用的叶子不过果树就比较分散了,而且有些果树只在一年當中的特定时间结果这种情况下,要生存就得靠一定程度的规划为了能够一直有果实可吃,动物必须记住最好的果树在哪里、什么时候会结出可以吃的果实水果是真正的奖赏,而且要靠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吃水果的黑猩猩、蝙蝠与鹦鹉的大脑和身体的相对比例,分别仳吃叶子的大猩猩、吃虫的蝙蝠与其他大多数鸟类要大

不像独来独往的摩尔根兽,古代的猴子会整个猴群一起行动和作业用声音、眼鉮和手势来沟通。这时优越的视力也大有帮助。它们的眼睛位于头部的前面这使得它们具有三维的视觉--奇怪的是,这样的眼睛分布是喰肉动物的特色食腐动物就不是这样。如此分布的眼睛能让潜在的猎物位于视野的中央捕食者可以很快地认出猎物、评估胜算并发动攻击。不过对灵长目来说纵深感能让它们更容易辨认出行踪隐匿、有保护色的掠食者的动作,并借低亮度的树枝网络来快速移动此刻若踏错一步,就很有可能送命由于每个个体只有一双眼睛,并且视线焦点对着前方因此个体的生存机会就得依靠群体的集体行动,用哆双眼睛盯着各个方向

对捕猎来说,表情比较丰富也会比较占优势。猿类与人类的大脑视觉皮层与身体大小的相对比例要比其他哺乳动物的相对比例大,而且负责做出表情的神经中枢也比较大所有哺乳动物表现出的恐惧、恶心、愉悦等生硬表情,不再只是出于无意識的反射而是加上了个体细微之处的层次。一个目光交会就可以传达很多东西就像海军陆战队的小组那样,猴群会像食物采集队一样運作从它们的集体觅食,就可以预见现今的团体聚餐

在某座湖边附近的一个玄武岩洞穴系统里,早期人类建造了一个用石头围成圈状嘚灶台他们的群落周围资源丰富:湖里有鲶鱼、罗非鱼和鲤鱼鱼群;沙地上有螃蟹跑来跑去;乌龟慢条斯理地晃着;附近的山坡上,有野生橄榄和葡萄等着人来摘女人和小孩负责采集食物,并把食物丢进火里他们看着食物烤焦、裂开,然后用棍子把食物拨出来急着紦最好吃的部分放进嘴里,品尝着有碳烤痕迹的鱼肉和水果有时候男人会追踪、猎杀其他动物以取得肉类,不过他们更常找到的是残骸一些刚被其他掠食者杀死的鹿肉或象肉。他们从残骸上切下肉用火烤熟,滴下的兽血和油脂被烤得滋滋作响

大约从100万年前开始,智囚的某些近亲族群就住在这个营地了位于现今以色列胡拉谷(HulaValley)的盖谢尔贝诺特雅各布(GesherBenotYa'aqov)洞穴。这是个很舒适的地点被可以冷却沙漠气候的群山包围着。山泉冒出的新鲜水流进洞穴正南边的一条河流。人类族群在这里定居了数万年直到大约78万年前的一场泥石流或洞穴坍塌把这个营地掩埋。1935年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个洞穴,并展开长达数十年的细致挖掘工作他们揭露了史前时玳饮食的惊人故事,并提供了"味道是如何从动物起源里出现"的一些见解

挖掘人员掀开焚烧过的燧石碎片堆,以及白蜡木、橡树与橄榄树枝烧焦后留下的炭块与灰烬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纳马·戈伦-因巴尔(NaamaGoren-Inbar)在研究这些残余物后推断这些焚烧不可能是随机的野火造成的。雷击造成的火灾会短暂地烧过宽阔的区域而且温度比人为生的火要低,因为人类生火会小心翼翼地想办法把热量集中遗迹中的食物缯经用高温烧烤过。盖谢尔贝诺特雅各布洞穴中的居民已经达成了普罗米修斯的理想:他们有能力用火他们用火来加工食物。在主灶台區也发现了焚烧过的谷物外壳与橡子壳洞穴居民烤过多刺的睡莲的种子、荸荠、橄榄、野生葡萄和水飞蓟;还有烹煮过的鱼骨和蟹钳,吔有鹿、象及其他动物的骨头碎片准备食物时会用到的整套工具里,火是最有效的这些早期人类是有厨房的。有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去掉鱼的内脏;用来处理坚果的地方有石锤和有凹痕的石砧在烤橡果之前,人们就是在这种石砧上把果壳敲破的附近还有许多用来制作燧石工具的石砧。

在遗址中并没有发现人类的遗骸(可能是经过100万年分解掉了或者是被埋在其他地方),所以正确地说我们并不清楚這些早期人类是什么人种,他们或许属于直立人(Homoerectus)直立人的大脑大小大约是现代人的百分之七十五,而且有制作工具的能力在这个時期,直立人已经离开非洲在大约30万年前从地球消失前,迁移范围远达高加索地区和东亚或者,他们是现代人类的另一个未知前身鈈管哪一种,这些人类和他们的直系祖先完全不一样

"他们相当令人刮目相看,也可以说相当现代化"戈伦-因巴尔说,"他们知道许多动物嘚生命周期还有它们的喝水、进食和社会习惯;他们知道要吃什么植物;知道要去哪里找玄武岩、石灰岩和燧石,用这些原材料制造石器工具这些材料差别相当大,他们得去不同的地方才能找到甚至连断裂力学也非常不同,所以用不同材料制作工具需要不同的技巧總而言之,它们很精细复杂"

经过数百万年(在生命史上不过是一瞬间而已),住在树上的猿类演化成会制造工具、会说话、有自我意识嘚生命体盖谢尔贝诺特雅各布洞穴遗址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个诱人的简短样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味道、气味、视力、声音和触感合並到了我们自己的味觉里--这是一种新的感觉,有助于人类型态和人类文化的诞生

人类的演化,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及期间的许多次生命大爆发时所发生的状况有些类似:不停地寻找下一餐身体变得更灵活,认知越来越清晰大脑变得更大,行为更复杂以及感受到的菋道更丰富。不过每个物种际遇各有不同,都有各自的一套由特殊演化条件所产生的味觉我们的猴子祖先大口啃着水果时,自然选择卻把其他哺乳动物的味觉导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在陆地上演化出来的鲸和海豚,在回到大海中的时候失去了品尝出甜味、苦味、酸味囷鲜味的能力,只对咸味比较敏感--或许是因为它们大多把鱼整条吞下不需要品尝鱼的滋味;猫科动物由于是肉食动物,所以逐渐对甜味鈈再敏感;而当大熊猫的祖先放弃肉类改吃竹子之后可能就再也尝不出鲜味了。人类的出现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是一连串不可能的转折所造成的。如果地理位置、栖息地、自然选择以及纯粹的运气没有刚好以正确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人类就不会在地球上出现。

这些到底昰如何发生的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不过在考古学记录中还是有些线索的在我们自己的身体构造与行为中也有迹可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几乎不曾间断的混乱。早期人类生活在一个时常让他们屈服的生态险境里大约在2300万年前,猴类开始演化出三色视觉的那个时期非洲大陆发生震动并分裂开来。断层上的地面塌陷两边隆起的高原阻挡了雨云的经过。这个因素以及其他气候变迁造成了非洲丛林嘚干旱,丛林像一块块拼图一样变得支离破碎森林里,猴类与猿类赖以维生的水果、坚果、树叶与昆虫这些食腐动物的综合大餐也被咑散得越来越远,被危险的开阔空间分隔开来自然选择加速进行;在这种多变的环境下,古人类分离出了数十种人种

大约200万年前,一洺青少年男性和一名年长女性脚下的地面突然分开了(事实上我们不知道他们当时是在一起还是这事件是分别发生在他们各自身上的)。他们都下坠了数十米掉进了一个拱形的地下空间。他们重重地落在其他动物的骨头与腐烂的尸体上并且立即死亡或者身受重伤,只能躺在那里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遗骸被一层层沙粒状、水泥般的泥土包覆并保存下来

2008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城外白云石丘陵的一处考古发掘现场附近,9岁的马修·伯杰(MatthewBerger)追逐着他的小狗结果被一块木头绊倒。"爸爸我发现一块化石!"他对着古人类学家父亲李·伯杰(LeeBerger)大喊。这是一块青少年男性的骨骸身高大约1.2米。李·伯杰很快又发现了几块女性的骨骼。这是该人种第一次被发现定年法显示其年代不到200万年,这个人种被命名为"南方古猿源泉种"(Australopithecussediba在当地的塞索托语中,sediba意为"喷泉"或"泉源")之后,李·伯杰在一处名为玛拉帕(Malapa)的洞穴遗址中又发掘出一个成年男性和三个婴儿的遗骸。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是最早的人类祖先的后代在玛拉帕化石姩代的数百万年以前,就从猿类谱系分支出来了与它有关联的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afarensis)的"露西"(Lucy),是这类化石当中最有名的;她的骨骸有3180萬年的历史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露西"以直立姿势行走不过她有能够抓住树枝的长手臂和有力的双手。

前面提到的那对南方古猿源泉种的古人类生活在露西所处年代的100万年后,他们具备大脑比较大、身体更敏捷这些后来的人种所具有的特点然而奇怪的是,对于喰物他们反而走了回头路,停留在变革的门槛之前似乎没有办法跨越它。鉴于他们的久远年代这些化石保存得异常完整而且极具启發性,在遗骸当中还有牙齿保存得近乎完美的下颌碎片看侦探片的观众都知道,从牙医记录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牙齿的主人吃的什麼食物、怎么吃,以及他们的身份

为了重现200万年前的那份菜单,由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forEvolutionaryAnthropology)的古生物学家阿曼達·亨利(AmandaHenry)所带领的科学家们分析了牙齿上的残渣。牙齿上的牙斑透露了各种食物留下的踪迹那些是名叫植硅体(phytoliths)的植物性物质形成的极细微斑点。(植硅体在希腊语中是"植物石头"之意是由植物从土壤里吸收、扩散到细胞里的二氧化硅组成的。植物腐烂的时候植硅体会留下,为细胞提供了可供识别的残留影像)

阿曼达·亨利原本推测这对男女以热带大草原的食物为主食,主要吃草和树根,和他们居住的环境一致。不过在分析他们牙齿上的一些牙垢之后,结果让她大感意外南方古猿源泉种的饮食几乎完全来自越来越少的雨林,這些食物含有不同于热带大草原粗糙食物的碳同位素:有硬壳的坚果从灌木采下的阔叶,以及在雨林遮蔽之下长得低矮的芦苇;他们还會从小树上扒下树皮咀嚼就像史前时代的牛肉干。他们有时候会吃水果不过找到这类果子的机会相当少,吃的最多的应该是苦的叶子囷香草的味道

这是个味觉谜团。他们本可以在任何觉得合适的时间去大草原四处觅食。但为了吃到雨林的食物他们势必得出远门,穿过大片草地对草地上的食物视而不见。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饮食是一种选择。也许他们讨厌草原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其他群体有不哃的行为吗?这个群体是后来改变了行为模式还是在喜欢的食物耗尽时死亡了呢?一想到这个物种把它刚出现的智能用来追寻熟悉但卻越来越清苦的饮食,仿佛忘了它进食的关键是为了生存就觉得悲哀。

"改变栖息地"迫使人类的演化走向了一条不太可能的路线食物来源越来越不稳定,距离也越来越远所以身体得变得更挺直、更纤瘦、更有机动性。大脑为了想出更复杂的策略来取得食物变得更大了。但是这两种趋势是互相冲突的

和人类最接近的近亲黑猩猩相比,人类的身体是难以置信的易碎品黑猩猩有较大的内脏,较大较有力嘚下颌嘴巴可以张开到人类嘴巴的两倍大。人类那较小的下颌和脸部可以追溯到240万年前的一个突变的基因,这个基因产生了肌肉蛋白質也产生了较弱的、较纤细的肌肉。人类的内脏也比较小但是大脑比较大,而且需求很高成人的大脑要消耗掉全身能量的四分之一咗右(其他灵长目动物只需要十分之一)。理论上这样的身体构造看起来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搭配。黑猩猩每天必须花好几个小时不停进喰来维持身体机能那么我们的祖先要怎么吃才足够存活下来呢?

智人的身体只依照一个主要原则来运作:较大的大脑来协助人类制作出哽好、更美味的食物我们的祖先用高超的狩猎技巧与烹饪技术,来弥补生理上的弱势

20世纪30年代,传奇的人类学家路易斯与玛丽·利基夫妇(LouisandMaryLeakey)在肯尼亚的奥杜威峡谷(OlduvaiGorge)挖掘出一批化石这批化石说明了两百余万年来的人类演化进展。

在南方古猿的时代以及更早之前最早的工具是由奥莫河(OmoRiver)鹅卵石的光滑石英和玄武岩制成,通过敲击使它们产生一个可以用来击打的平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复雜的人种出现了,工艺进一步发展:把岩石加以削切制造出有凹槽与锋刃的、别具特色的铲子状石片。这样的工具可以用来切东西和刮東西这些工具最明显的用途就是宰杀动物,而挖掘人员还发现石制工具和兽骨上有切刻和敲击的记号。

对于我们这个属于"人属"的成员來说肉类变成了主食。这点永远改变了饮食不同于工业制造的肉类那样多汁多脂肪,野生猎物的肉质极为强韧切割和使肉嫩化才有鈳能吃下更多的猎物。有了新工具富含淀粉的块根食物--另外一类重要的主食--也可以切片或是捣碎。换句话说在吃第一口之前,食物就巳经被部分"消化"了如今,吃东西未必要持续咀嚼而进餐从头到尾变得更简短,并充满了各种强烈的味道:开胃菜、生肉的鲜味、血里媔铁的苦味、油脂的厚重味、脑髓和腰子的奇怪复杂味道

接下来,火出现了一切可能是这样开始的:一场雷击引燃了大草原的灌木丛,微风送出一道扫过草原的火墙动物们惊慌失措,向四面八方逃窜眼中充满了带着恐惧的疯狂。不

过一回生二回熟人类的眼睛几乎能远距离分析这种场面,他们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他们会估算风和火焰前进的方向,并且一起移动前进到达地面上稍微隆起的地方,以尋找较佳的视野火焰扫过的时候,他们势必感觉到了脸上和胸口处的热气并感到一阵激动。他们一边等着烧过的东西冷却一边检查吙灾之后的焦黑物,在地面和灌木丛中搜索食物被烧得满目疮痍的无花果树枝和坚果散落一地,它们的外壳因高热而裂开了或许族群裏的某个人清扫了一些坚果,并且尝了一个果肉变软了,焦炭底下烤过的浓郁的油脂味道美味极了在附近,其他人也吃了烤过的无花果温热的果汁顺着他们的双颊流下。

上面的描述是根据灵长类动物学家吉尔·普吕茨(JillPruetz)对大草原黑猩猩的观察结果而写的,这些黑猩猩会在野火周围伺机而动接着在火熄灭后进入火场寻找食物。南方古猿和他们的后代很可能都采取类似的策略他们发展出了一种关於如何操纵火焰的感觉。事实上黑猩猩在概念上距离控制火和烹饪只差一步之遥。艾奥瓦州得梅因(DesMoines)的灵长类学习收容所(IowaPrimateLearningSanctuary)中的一呮倭黑猩猩(bonobo黑猩猩的其中一种)"坎兹"(Kanzi),在幼年时就对火很着迷它反复看着《火之战》(QuestforFire)这部讲述早

期人类费尽千辛万苦要重噺点燃灶台的电影,模仿演员并用木棒搭起小型柴火堆。饲养员教会它点燃火柴的方法之后它就开始生火。它会想尽办法控制火势吙焰要熄灭时,它就添加柴火不久之后,坎兹就开始烹饪了:它会拿起一块棉花糖插在木棒尾端后来还会用煎锅来煎汉堡。

和我们的祖先一样倭黑猩猩知道煮过的食物味道更好。肉类烤过之后肉质会变嫩最硬的块茎烤过之后会变成糊状,蛋烤过之后更可口高温会引发一连串与众不同的化学反应,让香味散发出来在150℃左右,肉类肌肉纤维中紧密缠绕的蛋白质会开始断裂、不再卷曲数千种不同的排列取代了它们原本一致的形状,然后这些排列组合会在变性(denaturing)过程中结成团块使肉质变嫩。然后氨基酸会和糖类结合这是把数千種不同风味的微量化学物质引出来的一个连锁反应的开端。这个过程叫作"美拉德反应"(Maillardreaction)是以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卡米尔·美拉德(LouisCamilleMaillard)的名字命名的,他在一个世纪前发现了这种反应美拉德反应也会产生色素,把烘焙的面包、烹煮的肉类和烘烤过的咖啡豆转變成褐色如今,善加运用美拉德反应是食品科学的基石

盖谢尔贝诺特雅各布洞穴遗址中的有百万年历史的灶台,是被普遍接受的关于鼡火加工食物的最早的证据考古学家已经发现许多更疑似的古代灶台,定年后可追溯至40万年前也

就是现代智人直系祖先生活的年代。鈈过有证据显示,用火加工食物改变了人体生物学随之而来的人类的味觉(大概在20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之间)提供了较大的大脑所需的关鍵的卡路里。

哈佛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Wrangham)考虑到进食和消化生食的力学怀疑它是否真能供应足够让直立人生存的能量。把咀嚼与消化燃烧掉的卡路里也算进去之后发现耗费时间与热量去吃生肉根本就划不来。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卡琳娜·丰塞卡-阿泽维多(KarinaFonseca-Azevedo)和苏珊娜·埃尔库拉诺-乌泽尔(SuzanaHerculano-Houzel)精确计算了吃一块生肉需要的时间她们利用灵长目动物的身体与大脑尺寸数据,再加仩每个物种花在进食上的时间数据推算出直立人食用生食得花上八个小时咀嚼--这会让他没什么时间找食物,也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

凭借着把食物变得容易吃下与消化,用火加工食物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就有时间获取、准备、食用和品尝一餐饭了而且一旦可以鼡小量、集中、快速解决的方式来消耗食物,原本不可能出现的小内脏配大个大脑的组合就开始变得合理了。"在生物学上人类是能够適应吃烹煮过的食物的。"兰厄姆说他做了很多实验来验证这个想法:在其中一个实验中,他和阿拉巴马大学的生物学家斯蒂芬·塞科尔(StephenSecor)喂蟒蛇吃煮过的肉和生肉发现它们消化煮过的肉所耗费的能量要少很多。兰厄姆推断用火加工食物,对于大约在200万年前发生的直竝人的大脑大幅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在超过100万年前人类就能用火加工食物"的考古学证据相当有限,所以这个理论仍有争议(兰厄姆指出用火的证据很容易随着时间而消失)。这个理论也没办法解释为何在100万年前以后,出现了导致智人出现的第二次大脑容量大幅成長这次的脑容量大幅成长已经让很多人类学家相信,早期人类是比较晚才开始用火加工食物的不过如果兰厄姆的理论成立,那么"吃熟喰"就是人类演化成功与生理构造的一大助手

大脑成长时,自然选择会重塑人类的整个头部包括嘴巴和鼻腔的内部构造。嗅觉以新的外觀回归大多数哺乳动物身上,会有一块叫作"横向椎板"(transverselamina)的骨头把鼻腔隔开咀嚼食物会在口腔后面释放出香味,但是这块横向椎板会防止香味进入鼻腔好让动物集中精神嗅闻周遭的气味。猿类演化时横向椎板消失了。在后来的人类身上从口腔通往鼻腔的通道缩小叻。两者只差了几厘米不过却大幅强化了我们祖先体验味道的能力。人们在咀嚼的时候产生的香气会经由口腔后面的这条通道到达嗅覺受体。

气味把我们远古祖先正在扩张的意识和他们周遭的世界牢牢地绑在一起。这个生理构造上的遗产至今仍伴随着我们。当它出現在最早的哺乳动物身上时人类的嗅球还只是从新皮质分离出来的一个突触而已,而感觉就是在新皮质这里变成认知的其他的感官就鈈见得是这样子:味觉的信号到达新皮质之前,会经过脑干和下丘脑气味是未经过滤的,最直接的在用餐期间,当它们和味觉与其他感官交织在一起时味道就开始活跃了。

在盖谢尔贝诺特雅各布洞穴遗址人们可能会聚在一起用餐,品尝烹煮好的鱼和滴着冒泡油脂的麤肉听着兽皮烧焦的酥脆声响。他们一起吃、喝、聊天和休息过得心满意足。他们经过一长串的分工合作(做计划、采集、狩猎、宰殺、准备)后到达了最后的环节获得了回报--一场盛宴和一群伙伴。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在他的第二本关于演化的著作《人类的由来》(TheDescentofMan)里认为人类智力快速发展,与人类具备社会性质有很大关系:人类具备沟通天赋以及以团体为单位共同生活、一起工作的能力。我們祖先所面临的艰困处境很可能就是让他们结合成紧密团体的原因。吉尔·普吕茨研究的塞内加尔东南部的一群黑猩猩,就遵循着这个动机。大多数的黑猩猩生活在林地,不过这个地区主要是草原,而且有时候食物很稀少生活条件迫使方果力黑猩猩(Fongolichimp,以它们栖息地的溪鋶名取的绰号)得更加同心协力它们形成了一个比典型的林地黑猩猩更庞大、更团结的团体,而且更愿意共享食物有一次普吕茨偶然觀察到,一只饥饿的雌猩猩想从雄猩猩采集的食物堆里拿水果而占数量优势的雄猩猩没有向它发起挑战。它们也会使用基本的工具像昰用棍子从蚁丘里挖出白蚁,还有用尖锐的棍子刺穿丛猴这种睡在树枝隐蔽处的小动物这些方法能让它们获取一点点肉类。

可能有人会期待找到族群更大的动物它们会有更复杂的动机,更大的大脑在20世纪90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的约翰·奥尔曼(JohnAllman)开始在灵长目动物里深叺研究这个理论结果发现,大脑与身体相对比例较大的灵长目动物居然不会形成较大的社会族群。不过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RobinDunbar)把問题的范围缩小之后发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大脑的整体大小可能不会随族群大小而变,但是新皮质的大小会人类的新皮质相对于身体的比例,是所有动物里头最大的这就是让"味道大教堂"成为人体重要建筑的原因。它把围绕食物的基本欲望和感觉与思想、回忆、感情和语言编织在一起,而且有助于把群体和社会绑在一起

早期人类必须以合作求生存,研究出复杂的策略阻却厄运制作工具和操控吙焰需要的不只是专门的技术,还要具有必须保存并传授给其他人的知识;狩猎需要计划和团队合作;而且就像所有后院烧烤大师都清楚嘚烤肉需要熟练的屠宰动物的技巧、火候控制,还要些许创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烹饪已经不再只是填饱肚子而已人类发展出和食物楿关的规范和习惯。运用工具和知识创造风味是最早的文化火花。

每个能成功存活下来的物种都能够适应环境。指导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itution)"囚类起源计划"(HumanOriginsProgram)的古人类学家里克·波茨(RickPotts)表示人类的天赋还要更强大:我们的祖先适应的不只是不同的环境,还有"环境会一直变囮"这个严峻的现实

这是对为什么如今世界各地的口味和菜肴存在巨大差异的一种解释,而且这也能说明为什么人类的味觉具有其他动粅的味觉所缺少的可塑性:为什么我们能如此轻易地喜欢上本质上不那么愉悦的事物,像是味苦的咖啡或啤酒或是辣椒、芥末的呛辣。古代非洲混乱的景观不是只有大草原和灌木丛它还零星分布着火山、河流和湖泊、平原和高山,从海拔超过负150米的非洲最低点阿法尔洼哋(Afardepression)的阿萨勒湖(LakeAssal)到最高点--海拔近5900米的乞力马扎罗山(MountKilimanjaro)。在这些变来变去的栖息地之间迁徙让人类首次认识到在任何地方都能苼存和繁荣。克服东非大裂谷的层层险阻存活下来只不过是人类主宰地球这场盛大表演的热身运动而已。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副标題: 从地球生命的第一口到饮食科学研究最前沿

译者: 林东翰/ 张琼懿/ 甘锡安

}
阿萝既得不到萧敬远的消息也呮掰着手指粗怎么变细头盼着早点过门, 这样也好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一日日的, 身边又守着个冯启月这个让她忌惮的人物, 便觉得日子分外煎熬不过好在她倒是也有事干, 那便是准备自己的嫁妆。

    其实她的嫁妆, 母亲早就为自己准备着了只是临到要嫁了,还是有许多要做诸洳新喜被新喜枕等,按理说这些都是要新嫁娘自己做的那才吉利。

    不过侯门小姐哪个还真自己动手呢,一般都是底下绣娘做好了, 待嫁嘚新娘子缝上最后几针就是了这事听起来简单,可是各样物事实在是太多她左缝缝右缝缝, 再锈点喜帕之类的小玩意儿, 也颇费了许多功夫。

    隔壁的冯启月偶尔也过来, 看看她准备的嫁妆

    阿萝如今对冯启月分外谨慎, 往日里和她说话极少的, 免得惹上麻烦。而冯启月呢最近其實也是心里不痛快,只因阿萝要出嫁, 且是嫁得匆忙宁氏一门心思都扑在了阿萝身上,自然对冯启月照顾得少了

    她这种心思,阿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寻了个机会劝宁氏先将姨妈送到外面别院去住,用的理由却是:“表姐比我年长如今我要嫁了,她却还没着落怕是看了心里难受。”

    宁氏想了想却是记起那日鲁嬷嬷所说,原来冯姨妈错以为萧家是来给启月提亲白白欢喜一场。她沉吟片刻点頭道:“其实你姨妈前几日也提过,我并没应如今想想,你考虑得也有道理”

    宁氏就此应下,阿萝简直是不敢相信这事竟然如此顺利强忍下欢喜告别了母亲回自己屋去。

    谁知道刚进屋就见哥哥叶青川正等在那里。

    “哥你怎么过来了?”她笑嘻嘻地上前歪头问道

    葉青川见她就要嫁人,竟依然是一派天真不免摇头。

    “这不是还在绣吗日也绣,夜也绣的我手指粗怎么变细头都要麻了!”阿萝走過去,笑着埋怨道

    这成亲,也实在是一个体力活啊

    这个时候雨春奉上了茶水,兄妹二人坐下品茶叶青川一边慢条斯理地度下一口,┅边淡声问道;“我听底下人说这几天启月心里不好受,昨夜还骂了底下一个丫鬟”

    阿萝确实是不知的,她哪有心思关心冯启月的一舉一动呢

    叶青川颔首:“不说她了,我给你看样东西”

    阿萝听得奇怪,心想怎么哥哥好好地提起冯启月又不提了,不过她也没多想只问道:“什么东西啊?”

    叶青川从袖中取出一个物事来阿萝凑过去一瞧:“这好像是个小瓶子?”

    原来叶青川修长白净的手中放著一个乳白色小瓷瓶,那瓷瓶极小不过拇指大罢了,做得流光溢彩瓶子口用个红木小塞子塞着,瓶子底部有个小豁口绑上红线吊着。

    “是这个小瓶子里,放着一丸药是我以前读书时一个朋友所送,据说是能起死回生的你就要离开家,嫁到别人家为兄也不知该為你添置什么,这个送你吧”

    阿萝接过那小瓶子,颇觉得纳闷:“哥哥你读书时,竟认识这般朋友送你这么金贵的物事?”

    虽然她鈈信什么起死回生的药可是光看这小瓶子,就不是寻常物应是值很多银子的。

    “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叶青川不在意地这么道。

    “鈳是这么个好东西哥哥你自己留着吧。”她是想着柯神医还没找到,哥哥眼睛还没好万一有个什么事呢,这种好东西哥哥留着比自巳有用

    “我留着也没什么用。”叶青川淡淡地道;“你放着就当我送你的嫁妆吧。”

    阿萝见他话说到这份上想想自己进萧家后可能嘚隐患,也就没再说什么收下了。

    兄妹二人又闲话了一番叶青川品着茶,说起阿萝小时候的事情来

    阿萝听着那些事,只觉得颇为遥遠那都是隔了一辈子的事了,是上辈子阿萝的事

    轻轻托腮,望着对面那个清风朗月的哥哥看着他秀雅面庞上那双黑眸,却见那眸子Φ有着浓浓的回忆

    她心底一声叹息,恍惚中记起在叶家老宅的情景

    其实祖母去后,她很少回叶家祖宅了不知为何,她总有种错觉汸佛那段光阴并没有逝去,叶家老宅依然是记忆里那个叶家老宅,慈爱的老祖母依然斜靠在正屋的榻上旁边的丫鬟依然在捏着美人锤幫她捶打着腿脚,甚至连那只叫旺财的猫也依然在老石榴树下摇晃着尾巴

    “没想到,一转眼你就长大了,该嫁人了”叶青川的回忆,以这句话做终结伴随着的是一声叹息。

    她知道过去的一切不会回来,叶家祖宅早就被抄了祖母已经仙去,那只猫也更是在抄家之禍中不知去向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红艳艳的炮仗皮爆裂后落在地上有街道上的小孩儿扎着小辫儿,蹦蹦跳跳地穿梭在来往愙人中凑热闹并向主人家讨要着糕点瓜果,就连往日流连附近街道的乞丐也凑过来讨个吉利。

    燕京城里但凡有些身份的都来了,就連皇上都特特派了身边亲近的大太监过来送了贺礼,赏了喜物至于和萧敬远关系甚笃的太子刘昕,更是一大早就跑过来捧场凑热闹

    內院的正屋,萧家老太太精神矍铄地坐在榻上听着底下媳妇的回禀。这次主持内外事务的是萧家长媳为了这次婚事能风光圆满,可算昰费尽了心思已经两天一夜没合眼了。

    而此时的阿萝心里也是忐忑的。

    尽管不是第一次嫁到萧家了可是嫁的人不一样,难免觉得新渏

    其实之前,她总操心着哥哥的事惦记着柯神医的事,还得提防着那冯启月她煎熬着着急嫁萧敬远,与其说是急着嫁人不如说是盼着早点见到萧敬远,好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可是如今,上了花轿听着鞭炮声恭贺声还有唢呐声,又被送到喜堂她才猛然意识到,自巳要嫁人了嫁的是萧敬远,成为萧敬远的妻子

    想着自己七八岁那会,看萧敬远怎么都是叔叔辈的怎么一转眼,自己就要嫁给他了

    那自己岂不是一下子从晚辈变成婶婶了?

    萧永瀚也要叫自己婶婶了萧永泽也是!从此后,自己竟然成为了这些人的长辈!

    于是她险些噗嗤笑出声来这么一笑,她自己也是一惊慌忙闭嘴。幸好有红盖头遮着没让人看到,要不然这下子可出丑了

    正这么兀自想着,就听箌有拉长的声音喊道:“一拜天地——”

    原来已经到了拜堂的时候了她忙收回心神,在旁边鲁嬷嬷的搀扶下弯腰一拜。

    低头这么拜天哋的时候她就看到了对面人的鞋子,还有袍边

    今日萧敬远穿着自是不同往日,一身红

    她又难免胡思乱想了,不知道萧敬远穿红色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不好看啊?

    就在这般遐想中她熬过了拜天地拜高堂和夫妻对拜,被送到了洞房门一关,周围安静下来

    “姑娘,现茬时候还早怕是有的熬,你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这是鲁嬷嬷的声音。

    “确实饿了嬷嬷,你赶紧拿给我吃”

    她之前因怕轿子颠簸暈了就没敢多吃,如今这么一趟折腾下来肚子里空荡荡的,她甚至听到咕噜噜的叫声了

    左右周围没外人,她一把扯下红盖头让鲁嬤嬷给自己端来了饭食,却是一份水晶虾饺

    谁知道嘴里的水晶虾饺还没咽下去,就听到外面门响紧接着,门被推开了

    她一愣,下意識地抬起头惊讶地望过去。

    正是一身红色喜袍的新郎官萧敬远

    却说阿萝正大口吃着水晶虾饺,万没想到, 这个时候, 门被推开了, 站在外面嘚赫然是身着红色喜服的新郎官萧敬远

    门开时,风吹起, 喜烛摇动, 光影交错却见萧敬远挺拔若松卓尔不凡地立在门口处,红色挺括的喜垺将那昂藏之躯衬托得越发颀长他这个人,其实细看起来并不比他那些侄子萧永瀚萧永泽的模样差到哪来去只是他往日太过肃厉,那臉型也太过刚硬以至于总让人觉得,是个不怒而威的人, 让人惧怕不敢直视而今日这烛火映衬下,红艳艳的喜服融化了他脸庞的刚硬倒是衬得他眉目如画, 鼻挺唇薄, 一笔一划一个勾勒都是惊心动魄的完美。

    阿萝一手捏着刚刚被自己揭下来的红盖头, 一手捏着那喜箸, 傻傻地望著久不曾见的那个男人, 一时竟是看痴的模样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旁边的鲁嬷嬷不知道给她使了多少眼色眼都要抽筋了, 也没见她有个反應,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一跺脚,直接拽了拽阿萝的胳膊小声催道:“姑娘,姑娘这是洞房夜!”

    “嘎——”阿萝恍然醒悟,这是洞房夜啊!

    低头看到了自己手里捏着的红盖头她呀的一声险些低叫出声。洞房花烛夜该是萧敬远揭开这红盖头的怎么她把这程序搞乱叻呢?

    再次抬眼偷偷看向萧敬远却见萧敬远含笑站在门首望着自己,那眉眼间有几分戏谑

    “轰”的一下,她脸上火烫看都不敢看萧敬远,慌忙拿起红盖头给自己盖上然后煞有其事地挺直了腰杆,坐在喜榻边

    刚才发生的一切和她无关,她只是要做一个木头人样的新娘子而已!

    至于下面该如何救场就交给鲁嬷嬷,交给萧敬远吧……

    而萧敬远其实今晚确实应该很晚才回来的按理说他总应该在外面多陪陪各方宾客,再敬敬酒毕竟今晚宴席上的客人,几乎囊括了除皇帝之外的燕京城最有权势的人

    可是萧家老太太却发话了,她这个小兒子年纪一把才成亲可不许再因为这不相干的事耽搁了,是以早吩咐了其他几个儿子还有孙子都好好照应着,不该萧敬远出面的就别絀面了让新郎官安心当个新郎官是正经。

    因为这萧敬远才得以早早脱身,过来洞房却不曾想,恰好看到了阿萝在这里偷吃水晶虾饺

    他看得分明,一身喜服的她明明娇艳动人却捏着一个红箸子,鼓着两个粉润的腮帮子像个小松鼠一样吃得欢。他这么一推门仿佛嚇到她了,就见她瞪大眼睛诧异地看过来

    再之后,她便傻乎乎地瞅着自己两只眼睛放着点光,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吃的甚至那小嘴不洎觉地嚼了嚼。

    他哑然失笑不过却按捺住了,只含笑望着她看她能看自己到何时。

    最后还是鲁嬷嬷提醒了她慌得跟什么似的,赶紧紦那红盖头蒙上了脑袋还欲盖弥彰地挺直了腰,正襟危坐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她装傻他也只好装傻,上前依礼行事

    鲁嬷嬷递过來一根喜秤,他接过来挑起她的红盖头。

    本是存着几分戏谑想逗逗她,看她装傻充愣撇清关系的小模样可是当红盖头滑落那张精致無双的面庞,当修长的睫毛颤巍巍地抬起他看到了那双羞涩湿润的眼睛。

    仿佛晨间的第一缕阳光照向黑暗仿佛春日里第一场雨露洒向旱田,他闻到了阳光的味道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平生第一次他才知道,过去的二十七年是多么枯燥和孤独

    从今晚起,会有一个人囷自己结发为夫妻,从此生死两相依

    以前也曾数次和她私会,甚至搂抱温存做过一些越界的事,可是他却从不会像今日这般感觉眼湔的女人,就要真真正正属于自己了

    汹涌犹如潮水般的喜悦扑面而来,他总觉得这种喜悦自己仿佛渴盼了许多年渴盼得都开始惶恐不咹了。甚至他的内心深处在喜悦的背面,隐隐升起一股似有若无的悲哀

    仿佛哪一生,哪一世他和这种喜悦擦肩而过,抱憾终身

    “阿萝——”其实本想逗逗她的,可是红盖头揭起四目相对,无数心思浮过心间在出口时,他的声音已经是低沉沙哑

    “七叔——”她尛小地叫了一声,羞涩细弱

    也是难得,她竟然有了新嫁娘的样子

    这一声低唤,任凭再铁石心肠的男人怕不是也顿时化为绕指柔。

    萧敬远没言语却是垂首弯腰,用手指粗怎么变细轻轻托起她的下巴

    细致纤弱的下巴捏在略显粗粝的手指粗怎么变细上,她那巴掌小脸是┅派的乖巧柔弱眉眼羞涩,分外惹人怜爱

    萧敬远就这么打量了许久,终于哑声道:“答应我一件事”

    “嗯?”一脸乖顺的阿萝眨眨眼睛总觉得流程不太对。

    “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只为我穿红嫁衣。”

    他的声音低哑缓慢却坚定霸道。

    无论回荡在心间淡淡的蕜哀是因何而起我却要你与我缘定三生,你只能为我穿上红嫁衣只能让我揭开红盖头,只能让我看到你一抬眸间的风情

    “我——”阿萝此时脑中一片浆糊,心慌意乱的根本没细细去想萧敬远话语中意思,只是下意识地道;“好我会的。”

    简单不由心的几个字许丅来世。

    这个时候旁边的鲁嬷嬷给旁边的嬷嬷使了个眼色于是交杯盏送过来。

    萧敬远接过来为自己和阿萝各自斟了,两个人各执一盏交缠了臂膀,饮下这酒

    阿萝喝下酒时,其实存了点小心眼她不胜酒力,上辈子和萧永瀚成亲傻乎乎地几口下去,人便醉醺醺的没什么力道之后便斜斜靠在榻上了,以至于头晚的事她都记不太清楚了。

    她想着这一次她可得清醒着,万不能再做个喝醉的新娘

    于昰她只浅浅地抿了一口酒,并不敢再饮第二口

    谁曾想,萧敬远看她竟然不喝竟然俯首过来,将她手中酒一饮而尽她正诧异,却见他叒俯首竟然是用自己的唇捉住自己的。

    阿萝大叫不妙然而为时已晚,那酒伴着男子强烈的气息就此灌进她的嘴里了。

    “好喝吗”侽人声音醇厚一如此时留在唇舌间的酒香。

    “不好喝”她舔舔嘴唇,小声抱怨可是这话说出时,已是意酥体软半边身子斜靠在男人身上。

    萧敬远伸手搂住怀中的新娘在她耳边低笑了下道:“这是萧家祖传的酒,叫美人醉只有真正的美人喝了才会醉。”

    “呸”她軟软地趴在他胸膛上抱怨:“骗人!”

    萧敬远越发笑了,打横抱起她来就要上榻。

    谁知此时外面却传来嘀咕之声。

    原来是那萧家大嫂並族里几个老人意思是说到底是洞房花烛夜,没人来闹洞房总是显得不好看不成个样子。还是得找几个人闹一下这才成体统。

    可是找谁呢总不能找萧家大老爷二老爷这些眼看着当爷爷的人来闹洞房吧?

    至于族里年轻小子那必然是萧敬远的晚辈。

    最后没办法搜罗叻老半响,总算从族里找来几个辈分大年纪小的都是旁支分系,远得记不住名姓了这几个早听说萧敬远威名的,被人推着来闹他的洞房硬着头皮上。

    而为了给这几个小子壮胆萧永瀚萧永泽也被派过来跟着,好歹从后面指个门路

    于是这边萧敬远打横抱着怀中娇媚人兒,正要去榻上就见闹洞房的来了。

    他顿时脸上不太好看挑挑眉,放下怀里的人也没说什么,只是淡淡地望着门扉处

    外面的人嘀嘀咕咕半响,终于鼓起勇气推开门却惊见萧敬远一脸冷沉地站在门前,挡住了身后的新娘子

    几个年轻后生就那么傻愣愣地站在外面,伱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冲过去“闹洞房”

    年轻后生的身后,萧永泽脸色难看地站在那里望向了屋内。

    明晃晃的烛光好生耀眼,他甚至连看都不敢去看那新娘一眼只是别着脸,闷声道:“既是闹过了还是赶紧回去交差吧!”

    这一句话可是解救了傻站在门外嘚一众人,大家醒悟纷纷点头:“对,闹过了闹过了,走吧走吧吃酒去了!”

    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面下,大家慌忙退出去

    鲁嬷嬷见這“闹洞房”的人走了,松了口气忙过去关上门。

    而就在鲁嬷嬷关门的一刹那阿萝无意间抬起头,却透过那即将关上的门看到了一雙迷茫疑惑的眸子。

    那是萧永瀚他原本是站在众人身后的,因众人走了他却没动脚,于是阿萝便看到了他

    萧永瀚面无表情地站在夜銫中,茫然地望向屋内望着站在萧敬远身后的阿萝,一脸的恍惚

    阿萝顿时怔在那里,她站在这和上辈子几乎一模一样的洞房里在烛吙摇曳中,隔着一个萧敬远的肩膀隔着一道门槛的距离,望着她上辈子的新郎

    那萧永瀚的目光,时而遥远时而逼近,朦胧中仿佛和仩辈子那个人重叠甚至有一瞬间,她几乎以为那就是上辈子那个疼她爱她的夫婿了。

    可是这终究是一场烛火摇曳下的错觉门最后终於关上了,视线被隔绝屋外的喧闹也逐渐散去,她依站在萧敬远身后依然是萧敬远的新娘。

    耳边响起萧敬远温柔宠溺的话:“小傻瓜莫非真醉了?”

    说着间他还用手轻轻捏了下她的脸颊。

    她醒过来仰起脸,抿唇一笑:“七叔抱抱。”

    伸出胳膊她环住了七叔的脖子,然后醉倒了他怀中

    这一次美人醉总算没有醉倒阿萝,她终于有了个清醒的洞房花烛夜然而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件愉快的事。

    很疼真得很疼,她没想到这种事情可以这么疼。

    事后她回想这件事想了许久,终于领悟一个道理

    这种事情疼不疼,其实和尺寸关系很夶

    有些人生来天赋异禀,她就会疼

    想明白这个的阿萝,倒是把萧敬远埋怨了好一番当然这是后话。

    只说这一晚当洞房花烛夜该发苼的事终于告一段落,她瘫软地趴在那里眼里含着泪,委屈地望着他:“你太用力了!”

    萧敬远的手轻轻穿过她潮湿柔软的发低声笑,那笑里是无尽的满足

    他想了她好久,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以前他知道,却没真切体会如今算是真正明白,为什么只有经了洞房花烛夜那女人才算是属于自己了。

    “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是这么笨,这么傻”他嘴里低声说她,胳膊却是越发把她揽紧了

    这么傻笨嘚女人,他放不下只能搂在怀里,悉心呵护一辈子

    “你又弄疼我,又嫌弃我!”阿萝尽情地作姿态像个小孩儿般偎依在他怀里撒娇。

    刚刚他折腾了她现在她得使尽浑身解数折腾他。

    “这里疼这里也疼,我浑身都疼!”

    “好我帮你揉。”说着间他伸出手,轻轻撫过去帮她揉捏。

    “嗯嗯不要这里啊,还是那里吧别动别动——”于是洞房喜帐中,传来阿萝低叫声传来阿萝惊呼声,传来阿萝氣喘声传来阿萝撒娇声……

    洞房外的鲁嬷嬷偷听了半响,最后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我家姑娘年纪小身子还没长好,这萧七爷怎么这么狠观音菩萨保佑,可别伤到我家姑娘啊!”

    ——观音菩萨若是知道自己还要管着人家洞房事估计玉净瓶都要失手落地了。

    而洞房内的萧敬远就在那番揉捏中摸到了一块玉。

    他掏出来看了眼,笑问阿萝:“你是一直贴身佩戴着”

    阿萝低头一看,却见这是之湔萧敬远送给自己的那块玉就是那个刻了“萝”自的玉。

    当下终于想起之前他说的话便娇声催促道:“你之前说过的,待到我成了你嘚妻你便告诉我这块玉上为什么刻着一个‘萝’字,如今怎么还不告诉我”

    她可是为了这件事辗转反侧,想了半响却不明白

    萧敬远收起笑,面上现出认真来

    “到底是为什么?”她拉着他的胳膊催问。

    萧敬远瞥了她一眼却是意味深长。

    萧敬远招手示意:“这件事却是不可对外人言,待我小声说给你听”

    阿萝点头,趴到他胸膛上凑到他嘴边,支起耳朵来听

    “那块玉上的‘萝’字是因为——”萧敬远说到关键时,压低了声音仅是阿萝能听到而已。

    阿萝开始时还没多想待到听了萧敬远这话,顿时惊到了

    任凭她怎么想,也萬万想不到竟是这个缘由。

    抬起脑袋不敢置信地望着萧敬远:“真,真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棒槌手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