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淋巴细胞高43.9%,淋巴细胞46.6%,嗜酸性粒细胞5.6%。怎么回事

没什么事,看来您平时吃的还不错啊 血分析基本没什么问题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没什么指向性 但是你的肝功要注意了 转氨酶超了点 蛋白也快超了 所以平时多注意保肝护肝 多休息 多喝水 少吃油腻 一个月或3个月后去复查 做肝功8项和血脂代谢4项 血糖你要注意哦 这年头大家吃得太好 喝得太高 都是富贵病啊

很好啊,结果不错,你为什么要做检查呢,是体检啊还是生病了,基本上是正常的结果,没什么问题,中性粒细胞有一点低,过段是时间复查。你的肝功能很正常啊,蛋白高可能是有一点点的误差,蛋白低了才有问题呢

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下面有这方面的说明。可以参考下。 1.血细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RBC):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HGB):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ESR):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PLT):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BT):1~5分钟。 7.凝血时间(ct):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pro):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FBG):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TCH):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TC):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当血常规化验检查的这些指标偏离(指标或高、或低)正常值范围时,说明受检者的身体存在某一方面的病变。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白细胞代表的人体的防御系统功能,其总数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过高,在(30-50)×109/L以上并伴有严重的贫血,需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其他检查项目发生异常时,同样提示身体出现了某一病变。 针对出现尿异常(如泡沫尿、尿少、夜尿多、尿频等)而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同样需要进行血常规化验检查。实际上,受检者出现尿异常的时候多数情况是发生了肾脏病变。判定受检者是否为肾病患者,其肾功能是否有损伤,通常情况下医生要将受检者的血常规和尿常规的化验指标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判定。如上所述血常规检查中的化验指标发生异常时,对于肾病发生与否的判定同样重要。比如,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常规化验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均有发生肾病的可能。当然,针对尿检异常的肾病患者,其血常规化验指标中的其他项目如血细胞、葡萄糖、脂蛋白、球蛋白等可以帮助反应出有无并发感染、过敏、贫血、糖尿病、肝脏病变以及血管病变的可能,从而在其肾病治疗的同时兼顾其他异常病症的治疗。通过辅助检查血常规,可以达到全面保障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其生存质量的空间的现实性。

}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初诊时(2009年9月7日)的血常规是:白细胞计数21.5↑中性粒细胞21.1淋巴细胞百分比74.3↑嗜酸性细胞百分比0.3单核细胞百分比3.1嗜碱性细胞百分比1....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初诊时(2009年9月7日)的血常规是:


白细胞计数 21.5 ↑ 中性粒细胞 21.1 淋巴细胞百分比 74.3↑ 嗜酸性细胞百分比 0.3 单核细胞百分比 3.1 嗜碱性细胞百分比 1.2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4.53 淋巴细胞绝对值 15.93↑ 单核细胞绝对值 0.67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0.07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 0.25↑ 血蛋白129 红细胞计数 4.53 红细胞比容 42.1 红细胞平均容积 92.9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28.5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06↓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 13.5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 血小板计数 265 血小板平均容积 8.9 血小板分布宽度 10 大血小板比率 17.5 幼稚细胞 0 镜检中性杆状粒 2 镜检中性分叶粒 25↓ 镜检淋巴细胞 73 ↑

患者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一直未见肿大。

骨髓细胞检查报告:9月8日


1.取材涂片颜色良好。
2.骨髓增生活越,粒细占36.5%,红细占7.5%,粒:红=4.87.
3.粒细增生减低,比值及形状大致正常。
4.红细增生减低,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形态未见异常。
5.淋巴细胞占55.5%形态正常。
6.环片一周未见巨核细胞29个 产板巨6个,血小板易见。
血象: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易见。
建议:淋巴细胞增多,红细增生减少。血小板易见。

9月10日--20日用过消炎药和抗病毒药物(青霉素,更昔洛韦)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9月22第一次化疗,用的是氟达拉滨4支,环磷酰胺2支,硫普罗宁24支,格拉司琼4支,碳酸氢钠1支,低分子量肝素15支。没用口服药。10月10日出院

9月21日入院时情况是:

白细胞计数 23.7 ↑ 淋巴细胞百分比 78

查体:无贫血外观,皮肤黏膜未见血点及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扣痛,腹平软,肝脾胃触及肿大,移动音浊(-),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23.2k/ul HGB126G/LPLT264k/ul。


出院时情况:无贫血外观,皮肤黏膜未见血点及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扣痛,腹平软,肝脾胃触及肿大,移动音浊(-),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4.1k/ul HGB109G/L PLT240k/ul LY0.43。

骨髓细胞检查报告:9月22日

骨髓取材满意,涂片颜色良好。.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Ⅱ级。
1.淋巴细胞比率明显增高0.63%,已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2.粒细胞系统比例明显减低,已成熟阶段粒细胞为主,形态较规则,可见嗜酸粒细胞。
3.红细胞系统比例偏低,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成熟红细胞未见明显异常。
4.环周边见巨核细胞11只,可见血小板。
检验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骨髓象

医院检验科检验报告单2009年11月29日

血小板平均宽度7.2 淋巴细胞比率69.9 ↑ 单核细胞比率6.4 中性细胞比率 23.7 ↓

淋巴细胞4.1 ↑ 单核细胞0.3 中性细胞1.6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种情况患者病情严重吗?如果化疗需要几次?能治愈吗?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阅读你发来的资料分析,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目前西医已经给予了联合化疗,也是可以的。我认为病人的情况进行预后评估的话,属于低危可能,预后应该是不错的,生存期应该比较长,据文献报道可以有20年及其医生的生存时间,只要期间没有发生特别的变化及其并发症出现。

如果不能接受化疗,我看可以适度干预,中医药为主治疗,我们在临床上针对白细胞负荷30~50及其以下者,单纯中药施以益气养阴,解毒抗癌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当然根治是需要骨髓移植的,但求得带病长期生存,且良好生活质量的,完全可以达到的,建议按照“慢性病”对待,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等对待即可,不也是长期带病生存吗?!

(李达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您好,据您所提供的血常规各分类项中白细胞总数为危急值,血小板为危急值,血色素为中度贫血,属于三系减低的血液病,需要尽快做骨髓穿刺,明确血液病类型,对症积极治疗。

还有5条医生回复,微信扫一扫,随时看答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淋巴细胞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