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西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对比西医是打激素吗?打激素对身体是不是危害很大?

  针对引起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及原则:

  包括精神安慰,解除顾虑,改善营养,劳逸结合,适当,以增强体质;如发现全身性,要首先治疗;哺乳期超过1年者,应停止哺乳。

  2、对引起闭经的器质变进行治疗

  对宫腔粘连者可扩张宫腔,分离粘连,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重新粘连,并使用雌、孕激素以促进内膜增生和剥落。对卵巢或垂体肿瘤、膜或阴道闭锁者,在确诊后可进行手术治疗。对生殖道结核患者,给予抗痨治疗。

  3、雌、孕激素替代疗法

  对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或卵巢功能受到抑制或破坏以致功能衰竭者,可用外源性卵巢激素进行替代疗法。这些患者因缺乏正常卵泡和卵母细胞,不分泌性激素,如给予雌激素或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疗法,可纠正患者缺乏雌激素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促进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一定程度的发育,改善性生活,并可导致出现酷似月经的周期性撤药性出血

  对要求生育、卵巢功能未丧失的患者,可采用激素或类似药物诱发排卵。

  (1)对垂体功能不全者,可采用后妇女尿中提取的促卵泡激素以促进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并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排卵成功率高。

  (2)对垂体和卵巢功能正常,下丘脑功能不足或不协调者,可用氯底酚胺以纠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而诱发排卵。

  (3)丘脑下部功能不足,以致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可采用脉冲式微量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LH、 RH)注射法诱发排卵。

(责任编辑:实习刘素玲)

}

  • 1,病毒性心肌炎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2,病毒性心肌炎的对症治疗
  •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3,病毒性心肌炎促进心肌代谢的治疗
  • (1) 维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2) 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4) 环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5) 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8u,15%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6) 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迁延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一般发病10~14天内不主张应用,但如有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强地松40~60mg,每日顿服,或氢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月26周后停药。

药物治疗: 心肌炎的治疗针对两方面: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 (1)应用改善心肌细胞营养与代谢药物:该类药物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辅酶A 50-100U或肌苷200-400mg,每天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1-2次;细胞色素C 15-30mg,每天静脉注射1-2次,该药应先皮试,无过敏者才能注射.三磷腺苷(ATP)或三磷酸胞苷(CTP)20-40mg肌内注射,1-2次/d,前者尚有口服或静脉制剂,剂量相同.辅酶Q每天口服30-60mg或肌内注射及静脉注射l0mg,2次/d.晚近尚有人提出对于重症病毒性心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不清楚它的病因,但是我们知道它的症状是由很多的原因造成的,对于它的治疗我们一般都是西医的治疗方法.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 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见.柯萨奇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艾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常见致心肌炎病毒,其中柯萨奇病毒B组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其他如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肝炎病毒.带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性炎性浸润和心肌纤维的变性或坏死性病变,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种类甚多,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组1-5型最常见. 中医病因 本病以外感温热邪毒为主要发病因素,而劳累过度.情志损伤等亦可致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肺.脾.肾. 季节 地区 人群 本病多见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1.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情况如何?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炎症病变为主的疾病.正常成年人发病率约为5%,一般传染病包括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在其病程中或恢复期,出现明显的心电图改变而疑有心肌损害的发病率可达10%-40%.本病多发于青少年,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病.虽然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恢复健康,但有大约12.5%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转化为扩张性心肌病,部分病人可死亡. 2.病毒性心肌炎有那些主要临床表现? 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感冒.腹泻2-3周以后,是

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是导致青少年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继冠心病之后常见的心脏病病种之一.进入21世纪其发病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尤其是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变的尤为重要.由于本病为病毒性疾病,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显示出较大的优势.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振涛 1.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特点 (1)起病(初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禀赋不足,调摄失宜等导致正气亏损于内,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一般较好, 大多数人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 不留任何症状或体征, 成人预后比小儿好.有极少数患者死于心律失常或心衰, 亦有部分患者遗有后遗症或转为慢性心肌炎. 在发病前1-3 周多有病毒感染的病史.开始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疲劳或肌肉酸痛等症状.1-3 周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闷痛不适等表现, 可伴有乏力.头晕.恶心.面色苍白或萎黄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面部及唇.指(趾) 甲紫绀, 全身浮肿, 或发生晕厥.抽搐等症状. 根据以上病史及症状

(一)治疗 本病虽无特效疗法,但多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及对症治疗后能自行愈,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充分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休息的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如果心脏已扩大,经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后,大多数能回缩,早期不重视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心脏进行性扩大和带来后遗症,反而得不偿失,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脏负荷,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卧床休息应延长到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

(一)治疗 本病虽无特效疗法,但多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及对症治疗后能自行愈,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充分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休息的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如果心脏已扩大,经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后,大多数能回缩,早期不重视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心脏进行性扩大和带来后遗症,反而得不偿失,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脏负荷,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卧床休息应延长到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病情严重程度不等.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多,无特异性治疗,治疗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尽早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如下. 1.抗病毒治疗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成人一次200mg,一日1次或一次l00mg,每12小时1次. 2.保护心肌疗法必要时可采用极化液治疗:10%葡萄糖液500ml加普通胰岛索8单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与西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对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