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还能开采几年去疤哪家医院好

▲曾经的“摇钱树”,现在变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深沟险壑”

“如果这个大坑治理不好,整个城市就会被它‘吞’了!”这是当地市民眼中的“亚洲第一大坑”——抚顺西露天矿坑(下称“大坑”)。

辽宁省抚顺市城区往南一千米,便是大坑所在地。在这座有着100多年采煤历史的大坑周围,昔日曾建有“中国石油第一厂”抚顺石油一厂和“中国火电之母”抚顺发电厂。如今,因大坑不断扩大,其周边地理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两厂被迫停产搬迁,只剩冷却塔等厂区遗址孤零零地守在坑口。除了这两座有着地标意义的工厂,当地8万余户居民和500多家企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也深受影响。

大坑曾经是抚顺的“摇钱树”,现在却变成了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深沟险壑”。

而抚顺的境遇,绝非个案。我国大量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类似的“魔咒”——往日的“富矿”已成为“深坑”“包袱”,导致城市发展乏力。

如何破题?日前,12位院士聚焦抚顺,联名向辽宁省人民政府递交了《关于支持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建议》,提出了“利用抚顺西露天矿坑空间资源、良好石油运输条件和石化产业体系建设战略石油储备设施”的建议。根据此设想,大坑至少具有储备1亿吨原油的空间,能装下大庆油田3年的原油产量。

“沙袋常备着,一下雨赶紧垒上”

记者了解到,“煤都”抚顺的矿山地质灾害影响区域面积达74.73平方公里,相当于城区建成区的54.3%。换言之,半个抚顺城都处在地质灾害区。目前抚顺城区有1个采煤沉陷区、2个露天矿和5个排土场。其中,西露天矿从1904年开始开采,上百年的开采留下了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2公里、总面积10.87平方公里的矿坑,矿坑最大垂直深度达420米。目前矿坑容积达到17亿立方米,能装得下250多个“鸟巢”。随着煤矿的持续开采,矿坑“个头”还在逐年增大。

由于地面沉降、塌陷、矿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抚顺市8万余户居民和500多家企业的生活和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生活简直太难了!”抚顺二纺下岗职工刘阿姨的老房子地处大坑的采煤影响区,提到大坑开采造成的困扰,她的话匣子打开了,“以前我们家门口摆了一堆沙袋,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一下雨,雨水就往家里倒灌。沙袋常备着,一下雨赶紧垒上。”记者了解到,大坑导致周围地形地貌发生较大变化,刘阿姨的房子恰好位于沉陷区,容易发生雨水倒灌。

另外,大坑采煤活动还造成房屋开裂、电路受损。“到了夏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中雨,要用十几个盆接水!而且漏电严重,一下雨我们连灯都不敢开。”刘阿姨说。

地表沉陷带来的麻烦不只出现在雨天,平日家中也是潮湿异常。刘阿姨指着十米外的楼房说:“我们和对面街坊就离这么近,但我家都不挂窗帘,不是不想挂,而是没法挂。挂上后,窗帘上很快就会生霉,生出一大片的黑斑,洗都洗不掉。”

“夏天难熬,冬天也不好过。”刘阿姨告诉记者,沉陷区的供热管道经常出现问题,只好背煤块回来烧炉子。

刘阿姨家的情况,仅是众多受地质灾害影响居民家庭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抚顺市道路、供电线路、给排水管路、供热管路、燃气管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均受到严重影响,破环程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均属罕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调研全国资源型城市时指出,抚顺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抚顺这个老工业基地,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中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当地煤炭资源开采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平衡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在过去100多年间,东三省资源开发利用的当量和强度都非常大,必须正视以抚顺为代表的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矛盾。”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指出。

“矿坑是问题,更是资源”

大坑之大,不仅在于其体量巨大,也在于其引发的问题之大、治理难度之大。

“再难也要先解决百姓的问题。”抚顺市采沉办主任范长军向记者介绍,自1985年以来,抚顺采煤沉陷区居民避险搬迁已投入资金60.0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9亿元,辽宁省政府投资4亿元,抚顺市政府投资36.8亿元,抚矿集团投资0.24亿元,共避险安置居民2.6万户。

“一拿到钥匙,床没进屋,我就搬进来了。当晚我就铺了纸盒打地铺,心里终于踏实了。”刘阿姨在2016年搬进了采煤沉陷避险搬迁小区——东华园园区,同一批入住的薛女士也对记者表示:“我们很幸运。”

但范长军告诉记者,目前仍存在农民土地补偿16亿元、工企户搬迁补偿11亿元、基础设施恢复及生态治理40亿元等巨大资金缺口。  

与此同时,矿区本身的治理费用也很高。大坑日排水量近7万立方米,该矿矿长李森告诉记者,每年仅用于排水的费用就高达5000多万元。“一旦停采,大坑将面临严重的积水问题。”

资金短缺只是矿坑治理面临的诸多困难之一。抚顺市规划院总体室主任李国明对记者直言:“除了资金缺口,抚顺发展的困难还在于发展策略的不明确和智囊团队的缺失。思维惯性下的发展模式无法助推城市转型,我们需要一份适合自身发展的‘抚顺方案’。”

袁亮也对记者表示:“抚顺废弃矿井规模、体量巨大,并且当地经济上不去、人才留不住,所以仅凭抚顺市政府的能力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实事求是地讲,当地的经济实力和智力支持,都无力支撑解决这个世界级难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于2017年启动了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煤矿安全及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项目》,集中资源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养老”问题,这给抚顺大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矿坑是问题,更是资源。西露天矿坑如果能被利用起来,就可以变废为宝。”袁亮指出,中国工程院正在深入研究以利用为主线的综合治理方案。据他透露,可利用矿坑进行“储能”,即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库或天然气调峰储气库;也可以进行“造能”,即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若按此方案进行改造、治理,废弃矿坑将变身为石油仓库和发电站,实现“华丽转身”。

丰富的空间资源,可提供1亿吨原油储备空间

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要取得显著成效。”目标如何实现?近期,十余位院士和相关专家在抚顺进一步调研,试图加快探寻和论证西露天矿坑的利用和治理可行性方案。

专家指出,抚顺矿坑建设战略能源储备设施有明显优势。首先是基建有保障, 可直接利用以大庆为源头的年运输能力高达4000万吨的石油运输管线,同时可为未来接收俄罗斯石油创造条件;其次,有空间支撑,西露天矿坑丰富的空间资源,可提供至少1亿吨原油储备空间,相当于大庆油田三年的产量。“如果战略储备油库建成,就等于在抚顺建设了三个大庆!”抚顺市规划设计院总体室主任李国明说。另外,抚顺还拥有1100万吨的石油炼化能力和比较完备的下游产业,储油库建成后可进一步扩大抚顺的石油炼化能力,同时拉动石化产业投资。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认为,用西露天矿矿坑进行石油储备,技术上完全可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赵文智也指出,建设战略石油储备设施可大幅提高国家战略安全保障能力。据悉,截至2017年,我国已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可储备原油3325万吨,根据《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石油储备能力将提高至8500万吨。

国开行董事长胡怀邦来抚顺调研时表示:“国开行要帮助抚顺按照资源城市转型发展规划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沉陷区的问题,把采沉治理的难题变成抚顺发展的优势”。一直对抚顺资源型城市转型高度关注的国开行首席经济学家刘勇也表示,国开行要研究金融政策创新,为抚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接续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强调:“如果抚顺战略石油储备项目能够建成,对其他废弃矿井利用将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曾经参与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设计的著名景观设计师田园表示,抚顺西露天矿的生态治理与利用大有文章可做。

“要辩证地看待抚顺市百年开采形成的采煤影响区问题,这70多平方公里既是问题,也是资源,更应该成为财富。只要做好治理与利用的文章,就可以变废为宝,化劣势为优势,带动城市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利用西露天矿建设战略储备油库就是一个重要的牵动项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意义重大。”抚顺市市长杨维指出。

评论: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有新思路

成也煤炭,衰也煤炭。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已成为我国众多煤炭类资源枯竭型城市最真实的写照。

只求短期利益,无视长远风险,大规模无序开发,使得这些因煤而兴的城市伤痕累累、不堪重负,一系列恶果接踵而来——土地塌陷、房屋倒塌、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重、民生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受限、发展活力不足……

早在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随后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陆续出台,近年来尤为密集——从2013年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到2016年的《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再到2017年的《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无不在为治疗资源型城市的“伤疤”开方求药。但由于种种原因,“疗效”并不明显,如何转型迄今仍然是很多资源型枯竭城市迫切待解的难题。

“药到病未除”,往往是由于没能“对症下药”。打结的毛线团理不顺,往往是由于没有找到线头。面对长期无解的问题,有必要换一个思考维度,以创新思路探寻破题之道。

一方面,资源枯竭及落后产能退出矿井的关闭,存在一系列伴生问题,如大量土地、地下资源空间和设备闲置浪费。煤矿不具开发规模,不代表它的价值已彻底丧失。应改变“以治理为主线”的模式,根据城市特点研究“以利用为主线”的综合治理方案,将废弃矿井资源“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如果能实现将治理的“成本中心”变为综合利用的“效益中心”,这不仅能缓解乃至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临时性的政策虽可解燃眉之急,却非长久之计;同时,政策的缺位和不明确也是诸多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深感焦虑、无所适从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危害严重、涉及人口多、影响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的地区,转型非自身力量可解决。因此,这些城市需集多方力量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稳定、连续的制度化措施引导实现转型。

当然,变废为宝和精准施策的前提是摸清“家底”,做好方案可行性论证研究。

当前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实问题虽然严重,却也未至尾大不掉、无可挽回的阶段,但如果继续无所作为,或者草率“施药”,这些一度繁华的资源型城市很可能会演变为孤城、鬼城。在资源丰富时不能未雨绸缪,待资源彻底枯竭时才想起亡羊补牢,其结果必然是徒劳。后遗症来得远比想象中还要急、还要重。

回填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虽能在物理上掩盖煤矿开采留给资源型城市的“伤痕”,但却无力根除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唯有“变废为宝”,辅以治理手段,才能真正根治资源型城市的“内伤”。

}

四个月前写的了,现在基本忘记阵痛是什么感觉。希望对想在大医院生宝宝的人有用,如果有不明白的,在我能力范围内都会回复大家。

悠悠的预产期是8月14号。在39周产检的时候,我的宫底还顶着胃,肚子还没有下降的趋势,总觉得宝宝会晚几天出生,所以也没太在意,照常吃饭散步。8月7号晚饭过后,我和宝爸像平时一样出去散步,刚走了半小时就觉得肚子疼的厉害,耻骨两侧也疼。觉得不太对劲,趁着不疼的时候急匆匆回家了。当天晚上胎动特别明显,几乎连续动了两个小时,因为宝宝平时也比较淘气,我就没太在意。8号早晨四点多一直没有感觉到胎动,心里开始着急,直到六点多起来,让宝爸用胎心仪听胎心,发现胎心率从平时的130多下,降到110多。而且怎么拍肚子她都不理我。我真的有点害怕了,让宝爸穿上衣服带我上了离家比较近的医大妇产挂急诊。结果胎心监护说是正常,但是这两天我频繁分泌透明分泌物,总分不清是不是羊水,跟大夫反应完,她说你可以住院观察。当时想都没多想,住!住在医院我觉得我的宝宝比在家里安全!结果整个一天,我除了躺在病床上,每四个小时听一次胎心,没有其他任何活动,怕是漏羊水管护士要试纸也是不愿意给,好不容易要来了,试完又找不到大夫给看,而且每次听胎心胎心都慢。我特别急躁,吃不下饭,心情不好,就给我妈打了电话,我妈和我爸就火速来医院,让我收拾东西换到总院去,总院给我联系人,有人就比没人强。晚上六点多,匆忙收拾东西换了医院。到了总院嫂子接的我们,去产房做了胎心监护,测了试纸,查了内诊。确定不是羊水而且胎心正常,嫂子让我们回家,不用住院,要不容易焦虑,于是我们屁颠屁颠就开车回家了。9号早晨见了红,总觉得是8号那天内检刺激的,也没管,白天在家中悠闲自得得度过。到了下午三点多,觉得开始有宫缩了,平时的都不痛,这次开始痛了。于是每次宫缩我都用阵痛计时,发现有规律了,7分钟一次。果断收拾东西去医院。跟嫂子联系后,办了住院,指检结果让我很沮丧,容指松,还不算真正意义的开指。住院等着吧,觉得就是这两天的事。10号白天,宫缩居然不规律了!我开始沮丧,上火,总疼,还没有进展真是心情急躁!而且总担心宝宝在肚子里乏氧,联系嫂子想剖腹,她正好休班,先帮我联系了手术室高主任,说等会高主任下了手术来看一眼。结果本来心思当天可以剖腹见到宝宝满兴奋,高主任在推了推我的肚子以后,跟我说,完全没有剖腹指征。。。孩子最多不超过7斤,而且顺产条件特别好,宫颈全消,后产道软,胎位枕位都特别好不允许剖腹。之后给我亲自做了指检,还是容指松,不过让我放心,明天肯定能生。听了这话心里放松多了,觉得起码有个准确日子了,让我不这么盲目的等。心情变好了,跟老公爸妈到医院附近去吃饭。吃饭的过程中宫缩开始频繁了,也没吃多少,就回了病房。七点左右宫缩频繁开始计时,开始变得有规律,六分多一次五分多一次,巡房护士让我四五分钟一疼疼痛感加剧就去产房检查。说实话,我真是打怵指检(指检就是助产士通过手伸进阴道来判断宫口开指情况。)。就一直忍着疼,直到九点开始四分钟一次规律宫缩疼的有点受不了,我让宝爸借了轮椅推我去了产房。结果开两指。我一听就兴奋了,今晚或者明早就能见到宝宝了,护士告诉我,半小时以后再去产房检查。大概9点40,疼的受不了了,进产房检查开三指,宫缩时开四指,直接把我扣在待产室了。给妈妈打了电话,让她赶紧过来,明早就能生了。老公匆忙下楼买了卫生纸,巧克力,进来陪产。待产室两张床,那个准妈妈开七指了还在深呼吸。我这四指都疼得要死了就开始哼哼,完全顾不得呼吸@_@不一会嫂子打车过来了,她进来陪我生,告诉我,大半夜的你得坚持住,可没人给你剖。这天晚上产房特别热闹,算上我一共四个准妈妈。不知过了多久,助产士过来了指检看开指情况,我就觉得她手在下面一阵乱转,最后一下疼的我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嗷嗷叫唤嗷嗷哭,嫂子说在帮我人为扩张宫口。就是传说中,用手掰开。宝爸看我这么痛苦开始不淡定了,虽然我当时没戴眼镜,但我觉得他的眼睛也红了。他一声不吭就紧紧抓住我的手。助产士说现在人为扩到六指左右,让我等着宫缩加剧。我又昏天暗地的忍痛等着。这个痛已经极限了。嫂子说,还差得远,一定要坚持住。这时候产房那边传来孩子的哭声,我想,坚持吧,等会就见到我自己的孩子了。貌似忙活完了这个产妇,助产士又过来了。我看到她真是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又要内检。。。这次她说,忍着点噢,我再给你扩扩。于是又上演了刚才那一幕。这次到八指,宫缩开始特别频繁。嫂子摸了我的肚子,说宫缩持续时间短,力度也不够@_@我开始不淡定了。这都疼的要死了,还不行。这时助产士给我挂上了催产素。真正的死亡之旅开始了。。。我对这个药特别敏感,挂上就反应。疼的时候我哭,站也不行坐起来也不行,就觉得自己被撕开一样。每次还持续那么久。躺着时候一开始疼我就呼的坐起来,不管不顾得吐,手也因为没注意,把针都弄出来了,喷了一手背的血,还好针掉管没掉不用再扎一次。不知过了多久,助产士又来了@_@她再次帮我扩了宫口,嫂子说这次快了,就剩一个边了。我这时候已经折腾的没有一点精神,不痛的那点时间我就想睡觉,疼痛来临时别人说什么我都迷糊得听不见了。助产士告诉我现在一疼你就可以使劲了。于是,阵痛一来我就拼命用力。觉得自己开始尿失禁。之前想过这个场景觉得那有多尴尬,但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只要不疼,我尿多少都行!我疼得直晕,问嫂子我还有多久上产床。嫂子说,产床还不如待产室舒服,床特别窄。能在这呆着就不上产床。我开始低声哭,觉得真的是一点希望也看不见。。。迷迷糊糊听到第二个孩子的哭声。助产士过来说,等会这个产妇收拾完你就收拾上产床吧。我突然有了精神。觉得就剩最后一拼了。通知我上产床是两点五十五。我连拖鞋都顾不得穿,光脚爬上了产床。嫂子就一直站在我身边。这时宝爸已经出去了,我想他也一定期待着小生命的来临。所以我一定要加油。到产床上助产士也不是马上过来,她就告诉我先用力。嫂子说,一次宫缩用两次大力。我开始拼命的用力。等到最痛的时候,我就使劲拉,拉到憋不住这口气,发现还是那么痛,于是第二次用力。再憋不住还是特别痛第三次用力!这时候宫缩强度已经特别大了。我觉得我每次用力,孩子都在往下走。嫂子说,这力气用的太好了,看到孩子头发了,加油啊!不宫缩时我就闭眼休息,宫缩一来继续用力。突然一次用力我觉得宝宝的头已经顶到我的阴道口了,可是因为收气太快,宝宝的头又缩回去了。在下一次宫缩又来了的时候我用了三次大力,孩子的头卡在了阴道口。嫂子把助产士叫过来,她开始帮我接生了。我已经不觉得疼了。就觉得她在用东西拨尿道口那里,宫缩一来,我已经收不住力气,就使劲,助产士就喊让我哈气不要用力!我就觉得当时孩子都控制不住的往下走。我开始哈气,在当时的情况,哈气都不会了。哈气之后果然腹压减小,孩子停在那里。助产士开始往外揪宝宝的头,应该是过了头径最大的地方,她说,你开始用力吧,我用力之后,孩子哗啦就出来了。我哪也不疼了。当时累的我只想睡觉。嫂子说,快看看宝宝。悲催的是我没戴眼镜我看不见@_@回去看吧……嫂子说,静儿你太棒了,生的够快,还没有侧切。这时候孩子称重完毕,3300g,3点40出生。没几分钟胎盘也下来了,整个人也都空了。助产士又把手伸进子宫一顿掏,不知道在干嘛。也不疼,就是涨涨的。由于阴道口有点错位撕裂,需要缝几针。助产士开始没有给我上麻药,直接生缝。生完以后,仿佛疼痛神经马上回来了,针刚扎进肉里我就嗷嗷叫唤,哀求她给我上一针麻药。助产士跟嫂子说,孩子都生完了,缝针的疼还受不了了,真娇。不过还是给我打了三针麻药。大概缝了十分钟缝好了。没什么感觉。嫂子拿了一条毛毯给我裹的严严实实的,这就算结束了。需要在产房观察两个小时。我旁边产床上的妈妈生二胎,速度超快。我生完五分钟,她紧赶慢赶追上我,也生了个女宝宝。完事以后我俩都兴奋的不行,开始聊起天来。助产士都忙完以后开始问我一些信息。之后嫂子到门口让宝爸去拿来给我盖的毯子还有产妇卫生巾。看到拿进来的东西我很无语……他居然把给孩子准备的尿不湿拿给我了。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小时过后,护士用平车把我推出了产房。本想着宝爸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结果让我大失所望……他淡定的就知道往病房推我,也不说话。生产过程到此结束。接下来就是回病房的小插曲。到了病房,护士给我绑上了心率血压仪,并告知2到4小时之内一定要排尿,因为没有了子宫压迫,膀胱神经麻痹会一直涨大,最后会导致尿褚流,必须通过导尿管排尿。吓死了。大概不到七点我就不淡定了,打算下地排尿。躺着不觉得,站起来觉得自己好虚弱。婆婆搀扶我进了洗手间,爸爸去给我往马桶圈上缠卫生纸。我先在洗手间不自觉地靠在了洗手盆上,婆婆不让我碰,说凉,让我趴在她后背上。我很难受,催爸爸快点缠。再然后我就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有知觉的时候发现有人在掐我的人中。然后又休克过去。再有知觉的时候是在被人往床上抬。然后听见妈妈在叫我,说能听见她就点个头。我点点头。总算清醒过来了。护士说没事,都这样,正常。事后妈妈跟我说,当时我整个人都摊在地上翻白眼,吐沫子。给她吓哭了,她说如果生个孩子把她姑娘弄没了,她连这个孩子都不要。我心里一阵温暖。

}

▲曾经的“摇钱树”,现在变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深沟险壑”

“如果这个大坑治理不好,整个城市就会被它‘吞’了!”这是当地市民眼中的“亚洲第一大坑”——抚顺西露天矿坑(下称“大坑”)。

辽宁省抚顺市城区往南一千米,便是大坑所在地。在这座有着100多年采煤历史的大坑周围,昔日曾建有“中国石油第一厂”抚顺石油一厂和“中国火电之母”抚顺发电厂。如今,因大坑不断扩大,其周边地理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两厂被迫停产搬迁,只剩冷却塔等厂区遗址孤零零地守在坑口。除了这两座有着地标意义的工厂,当地8万余户居民和500多家企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也深受影响。

大坑曾经是抚顺的“摇钱树”,现在却变成了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深沟险壑”。

而抚顺的境遇,绝非个案。我国大量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类似的“魔咒”——往日的“富矿”已成为“深坑”“包袱”,导致城市发展乏力。

如何破题?日前,12位院士聚焦抚顺,联名向辽宁省人民政府递交了《关于支持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建议》,提出了“利用抚顺西露天矿坑空间资源、良好石油运输条件和石化产业体系建设战略石油储备设施”的建议。根据此设想,大坑至少具有储备1亿吨原油的空间,能装下大庆油田3年的原油产量。

“沙袋常备着,一下雨赶紧垒上”

记者了解到,“煤都”抚顺的矿山地质灾害影响区域面积达74.73平方公里,相当于城区建成区的54.3%。换言之,半个抚顺城都处在地质灾害区。目前抚顺城区有1个采煤沉陷区、2个露天矿和5个排土场。其中,西露天矿从1904年开始开采,上百年的开采留下了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2公里、总面积10.87平方公里的矿坑,矿坑最大垂直深度达420米。目前矿坑容积达到17亿立方米,能装得下250多个“鸟巢”。随着煤矿的持续开采,矿坑“个头”还在逐年增大。

由于地面沉降、塌陷、矿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抚顺市8万余户居民和500多家企业的生活和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生活简直太难了!”抚顺二纺下岗职工刘阿姨的老房子地处大坑的采煤影响区,提到大坑开采造成的困扰,她的话匣子打开了,“以前我们家门口摆了一堆沙袋,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一下雨,雨水就往家里倒灌。沙袋常备着,一下雨赶紧垒上。”记者了解到,大坑导致周围地形地貌发生较大变化,刘阿姨的房子恰好位于沉陷区,容易发生雨水倒灌。

另外,大坑采煤活动还造成房屋开裂、电路受损。“到了夏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中雨,要用十几个盆接水!而且漏电严重,一下雨我们连灯都不敢开。”刘阿姨说。

地表沉陷带来的麻烦不只出现在雨天,平日家中也是潮湿异常。刘阿姨指着十米外的楼房说:“我们和对面街坊就离这么近,但我家都不挂窗帘,不是不想挂,而是没法挂。挂上后,窗帘上很快就会生霉,生出一大片的黑斑,洗都洗不掉。”

“夏天难熬,冬天也不好过。”刘阿姨告诉记者,沉陷区的供热管道经常出现问题,只好背煤块回来烧炉子。

刘阿姨家的情况,仅是众多受地质灾害影响居民家庭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抚顺市道路、供电线路、给排水管路、供热管路、燃气管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均受到严重影响,破环程度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均属罕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调研全国资源型城市时指出,抚顺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抚顺这个老工业基地,在全国资源型城市中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当地煤炭资源开采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平衡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在过去100多年间,东三省资源开发利用的当量和强度都非常大,必须正视以抚顺为代表的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矛盾。”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指出。

“矿坑是问题,更是资源”

大坑之大,不仅在于其体量巨大,也在于其引发的问题之大、治理难度之大。

“再难也要先解决百姓的问题。”抚顺市采沉办主任范长军向记者介绍,自1985年以来,抚顺采煤沉陷区居民避险搬迁已投入资金60.0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9亿元,辽宁省政府投资4亿元,抚顺市政府投资36.8亿元,抚矿集团投资0.24亿元,共避险安置居民2.6万户。

“一拿到钥匙,床没进屋,我就搬进来了。当晚我就铺了纸盒打地铺,心里终于踏实了。”刘阿姨在2016年搬进了采煤沉陷避险搬迁小区——东华园园区,同一批入住的薛女士也对记者表示:“我们很幸运。”

但范长军告诉记者,目前仍存在农民土地补偿16亿元、工企户搬迁补偿11亿元、基础设施恢复及生态治理40亿元等巨大资金缺口。  

与此同时,矿区本身的治理费用也很高。大坑日排水量近7万立方米,该矿矿长李森告诉记者,每年仅用于排水的费用就高达5000多万元。“一旦停采,大坑将面临严重的积水问题。”

资金短缺只是矿坑治理面临的诸多困难之一。抚顺市规划院总体室主任李国明对记者直言:“除了资金缺口,抚顺发展的困难还在于发展策略的不明确和智囊团队的缺失。思维惯性下的发展模式无法助推城市转型,我们需要一份适合自身发展的‘抚顺方案’。”

袁亮也对记者表示:“抚顺废弃矿井规模、体量巨大,并且当地经济上不去、人才留不住,所以仅凭抚顺市政府的能力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实事求是地讲,当地的经济实力和智力支持,都无力支撑解决这个世界级难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于2017年启动了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煤矿安全及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项目》,集中资源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养老”问题,这给抚顺大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矿坑是问题,更是资源。西露天矿坑如果能被利用起来,就可以变废为宝。”袁亮指出,中国工程院正在深入研究以利用为主线的综合治理方案。据他透露,可利用矿坑进行“储能”,即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库或天然气调峰储气库;也可以进行“造能”,即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若按此方案进行改造、治理,废弃矿坑将变身为石油仓库和发电站,实现“华丽转身”。

丰富的空间资源,可提供1亿吨原油储备空间

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要取得显著成效。”目标如何实现?近期,十余位院士和相关专家在抚顺进一步调研,试图加快探寻和论证西露天矿坑的利用和治理可行性方案。

专家指出,抚顺矿坑建设战略能源储备设施有明显优势。首先是基建有保障, 可直接利用以大庆为源头的年运输能力高达4000万吨的石油运输管线,同时可为未来接收俄罗斯石油创造条件;其次,有空间支撑,西露天矿坑丰富的空间资源,可提供至少1亿吨原油储备空间,相当于大庆油田三年的产量。“如果战略储备油库建成,就等于在抚顺建设了三个大庆!”抚顺市规划设计院总体室主任李国明说。另外,抚顺还拥有1100万吨的石油炼化能力和比较完备的下游产业,储油库建成后可进一步扩大抚顺的石油炼化能力,同时拉动石化产业投资。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认为,用西露天矿矿坑进行石油储备,技术上完全可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赵文智也指出,建设战略石油储备设施可大幅提高国家战略安全保障能力。据悉,截至2017年,我国已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可储备原油3325万吨,根据《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石油储备能力将提高至8500万吨。

国开行董事长胡怀邦来抚顺调研时表示:“国开行要帮助抚顺按照资源城市转型发展规划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沉陷区的问题,把采沉治理的难题变成抚顺发展的优势”。一直对抚顺资源型城市转型高度关注的国开行首席经济学家刘勇也表示,国开行要研究金融政策创新,为抚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接续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强调:“如果抚顺战略石油储备项目能够建成,对其他废弃矿井利用将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曾经参与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设计的著名景观设计师田园表示,抚顺西露天矿的生态治理与利用大有文章可做。

“要辩证地看待抚顺市百年开采形成的采煤影响区问题,这70多平方公里既是问题,也是资源,更应该成为财富。只要做好治理与利用的文章,就可以变废为宝,化劣势为优势,带动城市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利用西露天矿建设战略储备油库就是一个重要的牵动项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意义重大。”抚顺市市长杨维指出。

评论: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有新思路

成也煤炭,衰也煤炭。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已成为我国众多煤炭类资源枯竭型城市最真实的写照。

只求短期利益,无视长远风险,大规模无序开发,使得这些因煤而兴的城市伤痕累累、不堪重负,一系列恶果接踵而来——土地塌陷、房屋倒塌、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重、民生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受限、发展活力不足……

早在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随后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陆续出台,近年来尤为密集——从2013年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到2016年的《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再到2017年的《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无不在为治疗资源型城市的“伤疤”开方求药。但由于种种原因,“疗效”并不明显,如何转型迄今仍然是很多资源型枯竭城市迫切待解的难题。

“药到病未除”,往往是由于没能“对症下药”。打结的毛线团理不顺,往往是由于没有找到线头。面对长期无解的问题,有必要换一个思考维度,以创新思路探寻破题之道。

一方面,资源枯竭及落后产能退出矿井的关闭,存在一系列伴生问题,如大量土地、地下资源空间和设备闲置浪费。煤矿不具开发规模,不代表它的价值已彻底丧失。应改变“以治理为主线”的模式,根据城市特点研究“以利用为主线”的综合治理方案,将废弃矿井资源“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如果能实现将治理的“成本中心”变为综合利用的“效益中心”,这不仅能缓解乃至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临时性的政策虽可解燃眉之急,却非长久之计;同时,政策的缺位和不明确也是诸多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深感焦虑、无所适从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危害严重、涉及人口多、影响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的地区,转型非自身力量可解决。因此,这些城市需集多方力量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稳定、连续的制度化措施引导实现转型。

当然,变废为宝和精准施策的前提是摸清“家底”,做好方案可行性论证研究。

当前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实问题虽然严重,却也未至尾大不掉、无可挽回的阶段,但如果继续无所作为,或者草率“施药”,这些一度繁华的资源型城市很可能会演变为孤城、鬼城。在资源丰富时不能未雨绸缪,待资源彻底枯竭时才想起亡羊补牢,其结果必然是徒劳。后遗症来得远比想象中还要急、还要重。

回填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虽能在物理上掩盖煤矿开采留给资源型城市的“伤痕”,但却无力根除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唯有“变废为宝”,辅以治理手段,才能真正根治资源型城市的“内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庆油田还能开采几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