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高多少是肝癌就是指肝癌?

  今天,有一位刚刚怀孕的乙肝妈妈来信,说她在孕检时发现甲胎蛋白升高,非常害怕。她咨询医生,可是为她看病的医生却说不清。因此来信问我。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癌变的肝细胞属于分化不完全的异常肝细胞。这种异常肝细胞会像幼稚的胚胎期胎儿肝细胞一样有产生甲胎蛋白的功能。因此,大约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超过350ng/ml,甚至达1000ng/ml以上或呈进行性升高。另外,在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甲胎蛋白也有可能升高,升高率大约为50%;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临床医生常把甲胎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考核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的普查中,甲胎蛋白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发现早期肝癌,使病人获得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由于甲胎蛋白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因此,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升高是正常的,不是得了肝癌。下图中是某医生调查了429例正常妊娠妇女在怀孕期间甲胎蛋白中位数的变化[1]。从图中可以看出,怀孕后,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甲胎蛋白逐渐升高,孕32周左右达高峰。

图. 429例正常妊娠妇女在怀孕期间甲胎蛋白的变化

  有研究显示,正常孕妇的甲胎蛋白一般不会超过图中甲胎蛋白中位数的1.5倍。在胎盘屏障受到损伤或胎儿异常时,甲胎蛋白会明显升高。医生们发现,有2次以上人工流产术史、胎盘异常、双胎、死胎、胎儿异常时,母亲的甲胎蛋白常常会高于一般妊娠妇女的2倍以上。因此,妊娠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甲胎蛋白。

}

   来自北京大学,海南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肝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具有抑制PTEN的生物学功能,导致肝癌细胞耐受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凋亡,这是AFP新功能的发现,也是继去年这一研究组发现AFP能特异性与细胞内凋亡信号物质caspase-3结合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两项成果均发表在国际著名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胎蛋白高多少是肝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