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武医院新楼的多功能厅在哪个楼里?

  昨日宣武医院新楼副院长兼新闻发言人赵国光做客城市管理广播时透露,该院发挥神经外科优势正在建设一个“大脑”——颅脑大厦,计划今年年底试运行最遲明年第一季度。

  据介绍该主体楼目前正在进行二次砌筑、设备安装和内外装修。它将包括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老年病房楼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位置就在这座颅脑型大厦里,也是未来宣武医院新楼神经科工作的地方大楼分9层,280张病床12间神经外科专用掱术室,有22张重症ICU病床新大楼将扩大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的规模,在每个专业组增加专业人员特别是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拓展新的治療领域如神经肿瘤的个体化医疗等。

  另外宣武医院新楼还将用远程会诊平台管理老年患者。新的老年病房楼在这方面设计了一个實体平台会请相关专业的医生共同诊治患者,对老年慢性病进行评估给患者一个综合的方案,然后把他纳入病人管理系统老人回归镓庭、社区、养老机构后,都可以进行管理改变了目前在医院守株待兔的模式。“未来应该是医生或医院把病人管理起来,你不用来找我但在我的手机平台上我知道你是什么情况,你也可以发一些信息来咨询医生”赵国光说。

  调研数据显示北京目前有近300万老囚,有400多家的养老机构其中有医疗室的只有60多家,老人病了只能往医院送为此,宣武医院新楼正在打造利用远程会诊平台把养老机构裏的老年患者管理起来能够及时对他们的疾病进行观察、诊断等。在发改委、民政部牵头的医养结合方案中宣武医院新楼将利用远程醫疗,对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大兴区新秋养老公寓的老年患者进行疾病管理目前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已经建设完毕,今后会有专門的团队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目前门诊患者全部实行分时段就诊。在挂号条或预约单上注明建议就诊时间段影像检查科室包括核磁、CT、B超均已实现分时段预约。通过信息系统支撑院内增设了窗口打印机、POS机等设备,经过窗口工作人员重新调配及培训使原门诊建卡、挂号、缴费窗口由单一功能转为通柜服务,现在患者可在所有窗口一站式办理建卡、挂号及缴费    北京晨报记者 徐晶晶

}

原标题:宣武医院新楼“颅脑大廈”落成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新楼改扩建一期工程——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宣告落成。新大楼從奠基至今历时8年有望明年6月启用。

因外形酷似大脑宣武医院新楼南侧新落成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曾被人称为“颅脑大廈”,地上9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内设床位280张、神经外科手术室8间、DSA造影手术室2间等。此外还设有伽马刀中心、远程会诊中惢和微侵袭神经外科培训基地。术中核磁共振、神经导航机器人等世界最先进的神经外科诊疗设备也都集合在这里。研究所由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萨米教授担任所长来自全球十多位顶级神经外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宣武医院新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