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球后,先两脚不动,之后,左脚为中枢脚,右脚迈出一步后,左脚也迈一步然后投球,走步吗

不能走两步停球,两个脚不动这时是不是没确立中枢脚,然后比如右脚迈了一步那么左脚就是中枢脚,这不就只能迈一步再迈一步的话,左脚一落地不就走步了嗎

}

第一条 定义 每场篮球比赛由两个隊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目的是将球进入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获得球或得分。可将球向任何方向传、投、拍、滚或运但要受下列规则的限制。 第二章 尺寸和器材--------------------------------------------------------------------------------第2条 球场尺寸

一、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

二、对于国际篮联主要的正式比赛(见“正式比赛程序”第五节)球场尺寸为:长28米,宽15米球场的丈量是从界线的内沿量起。

三、对于所有其它比赛国际篮联的适当部门,如地區委员会对地区或洲的比赛或国家联合会对所有国内的比赛,有权批准符合下列尺寸范围内的现有球场:长度减少4米宽度减少2米,只偠其变动互相成比例

四、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的高度至少7米。

五、球场照明要均匀光度要充足。灯光设备的安置不得妨碍队员的视觉

六、所有新建球场的尺寸,要与国际篮联的主要正式比赛所规定的要求一致:长28米宽15米。第3条 线条及其尺寸 本条款所提到的线条要:

苐56条 基本原则 一、比赛期间不论是球进入比赛状态,呈活球或死球状态每一位裁判员在任何时候都有犯立作出宣判的权力。

二、对某┅队或双方队可能宣判多次犯规不管其罚则如何,对每一起犯规都要在记录表上登记犯规队员一次犯规第57条 队员5次或6次犯规 一、在2 X 20分鍾的比赛中,一名队员不论侵入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5次在得到通知时他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二、在4 X 12分钟的比赛中一名队员不论侵入犯規或技术犯规共达6次,在得到通知时他必须自动退出比赛第58条 全队犯规--处罚规则 一、2 X 20分钟的比赛:

每半时(20分钟)中,一个队的队员侵入犯規或技术犯规已共达7次时:

1、所有以后发生的队员侵入犯规要处以两次罚球由那个受到侵犯的队员罚两次球。

2、如果涉及到更为严重的罰则则规则中的适当条款将适用。

二、4 X 12分钟的比赛:

每节(12分钟)中一个队的队员侵入犯规技术犯规已共达4 次:

1、所有以后发生的队员侵叺犯规要处以两次罚球,由那个受到侵犯的队员罚两次球

2、如果涉及到更为严重的罚则,则规则中的适当条款将适用

三、如果控制球隊的队员犯规,第四十七条罚则第三款将适用

四、在任一决胜期内发生的所有的全队犯规要看作是下半时或最后一节发生犯规的一部分。

所有发生在比赛休息时间内的球员犯规被看作是紧接着的半时或下一节中发生犯规的一部分第59条 特殊情况下的犯规 一、在下列时刻可能出现本规则所未预见到的情况:

1、在几乎同时发生多起犯规;

2、在一起犯规或双方犯规后的同一个停止比赛计时钟期间发生多起犯规时。

二、在此情况中运用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1、登记每个犯规队员一次犯规

(1)涉及相同罚则的双方球队的犯规要互相抵消,即不判给他们罚浗或掷界外球的球权

(2)比赛要在最近的圆圈内以跳球重新开始,除非投中得分这种情况下要在端线上或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3)莋为一个犯规罚则的第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一旦球已进入比赛状态,该犯规罚则就不能再与另一起犯规罚则相抵消

(1)不涉及相同罚则嘚双方球队的犯规,要按犯规发生的次序判罚和执行

(2)如果几乎同时宣判双方球队犯规,裁判员必须决定犯规发生的次序

上述规定不适鼡于双方犯规的情况,其罚则要按第四十八条执行

4、作为犯规判罚的结果而获得掷界外球的球权,如果在掷界外球进入比赛状态前宣判叻任一队的另一起犯规或如果按本条规定抵消罚则后还必须执行后续的罚则,该掷界外球的球权要被取消

5、本条规则中所包含的原则吔适用于任何一个比赛休息时间内。第60条 罚球 一次罚球是给予一个队员在罚球线后的半圆内无争抢的情况下得1分的机会。

一、当宣判侵叺犯规罚则是判给罚球时:

1、裁判员要指令受到侵犯的队员执行罚球;

2、如果受到侵犯的队员被请求替换,他必须执行了罚球后才离场;

3、如果被指定罚球的队员因受伤或被取消比赛资格而必须离场时替换他的队员必须执行罚球。如果没有有效的替补队员时要由队长或隊长指定的任一队员罚球

二、当宣判技术犯规时,可由对方球队队长指定的任一队员罚球

1、要在罚球线后半圆内就位;

2、可用任何方式投篮,但他必须将球在被别的队员触及前从篮圆丰方投入球篮或投篮触及篮圈

3、在裁判员将球置于他可处理时,要在5秒钟内投球离手;

4、在球触及篮圈前不得触及罚球线或罚球线前的地面;

5、不得做假动作罚球;

6、当球正在飞向球篮的途中不得触及球;

7、罚球中当球與篮圈接触时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

8、在最后一次罚球之前的任一罚球中,只要球有机会进入球篮他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注:如果罚球隊员违例任何其他队员在同时或紧接着构成的任何其它违例不究。

不得分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掷界外球。

(1)最多5名队員可以占据被看作是1米深的位置区内;

(2)限制区两侧的第一位置区只有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可以去占据;

(3)占据位置区的队员要交错站位;

(4)隊员只能占据有权占据的位置。

2、在位置区内的队员:

(1)不得占据他们无权占据的位置区;

(2)在球离开罚球队员的手之前不可进入限制区、中竝区域或离开位置区;

(3)当球正在飞向球篮的途中不得触及球,直到球触及篮圈或球明显不会触及篮圈;

(4)罚球中当球与篮圈接触时不得觸及球篮或篮板;

(5)在最后一次罚球之前的任一罚球中,只要球有机会进入球篮他们不得触及球、球篮或篮板;

(6)罚球队的对方队员不得:

a、当球在球篮中时触及球或球篮;

b、用他的行为去扰乱罚球队员。

1、如果罚球成功并出现下列违反第1项、第2项(1)、(2)或 (6)的违例:

(1)罚球队员的同隊队员;

(2)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

则违例不究中篮计得分。

2、如果罚球不成功并出现下列违反第1项、第2项(1)、(2) 或(6)a 的违例:

(1)罚球队员的同队队員;

则将球判给对方队员掷界外球

(2)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

则判给该罚球队员重罚一次。

则在罚球线跳球重新开始比赛

3、如果出现下列違反第2项(3)、(4)、(5)或(6)a 的违例:

(1)罚球队员的同队队员;

则不能得分,将球判给对方队员掷界外球

(2)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

则认为该罚球成功并判嘚1分。

则不能得分在罚球线跳球重新开始比赛。

注:在执行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如果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触及篮圈(和明顯地将会触及篮圈)之前触及了球,则认为该罚球成功并登记构成该违例的队员一次技术犯规。

在执行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球巳触及了篮圈并被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在球进入球篮之前合法地触及后就改变了它的状态,成为2分投篮

五、所有不在罚球位置区的队员:

1、要位于罚球线的延长部分和3分投篮线之后,直到球撞击篮圆或罚球结束时(见第六十一条注解)

2、不得用他们的行为去扰乱罚球队员。 違反第五款为违例

六、在一次或多次犯规后,按照规则第五十九条还有罚球或按照规则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执行罚球,或在边线的中点處掷界外球该罚球中: 1、队员们不得占据任一位置区;

2、所有队员要位于罚球线的延长部分和3分投篮线的后面;

3、队员们不得用他们的荇为去扰乱罚球队员。

一、见以上第四款罚则

二、如果出现一次以上的罚球,判给掷界外球或跳球的罚则仅适合在最后一次罚球中发生嘚违例第61条 能纠正的失误 一、如果裁判员无意地忽略了某条规则并仅仅是导致了下列的情况时,允许裁判员纠正这个失误:

1、判给不应嘚的罚球;

2、允许不该罚球的队员执行罚球;

3、在错误的球篮执行罚球;

4、没有判给应得的罚球;

5、裁判员不正确地判给了得分或取消得汾

二、要纠正上述五条失误,必须在失误后比赛计时钟开始计时的第一次死球后球成活球前被裁判员或他的助理人员发现。

发生失误--所有失误(1至5)都发生在一个死球期间;

球进入比赛状态--失误可以纠正;

球成活球--失误可以纠正;

计时钟开始启动或继续运行--失误可以纠正;

迉球--失误不再可纠正

三、失误被发现后并仍可以纠正时:

1、如果涉及纠正失误的队员已被合法地替换后坐在球队度上(不是已被取消比赛資格或已达到他的第5次或第6次犯规),他必须重新进入比赛场地去纠正失误(此时他成了队员)

纠正失误完毕后他可以留场继续参加比赛,除非教练员请求一次合法的替换在此情况下他可以离开比赛场地。

2、如果队员是由于他的第5次或第6次犯规或被取消比赛资格已被替换,怹的合法替换者必须替他去纠正失误

四、如果失误是“不应得的罚球”,“不该罚球的队员罚球” 或“在错误的球篮执行罚球”:

1、作為失误的结果而罚球和伴随罚球过程中的所有行为(见注解)均取消除非出现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或技术犯规。 2、在夨误发现之前已发生的得分消耗的时间和发生的行为不得被取消。

3、要取消罚球和伴随罚球过程中的行为该失误必须是在上述第二款Φ阐明的时间范围内被发现。

五、当裁判员发现了能纠正的失误时他可以立即停止比赛,只要不使任何一队处于不利的地位

六、纠正夨误后比赛要从纠正失误的中断处重新开始。

将球判给发现失误时拥有球权的队

七、在主裁判员对比赛结果已认可并在记录表上签字后,可纠正的失误(第一款中1至5项)不能被纠正

八、对记录员记入记录表的任一失误或错误(包括比分、犯规次数或暂停次数),裁判员可以在主裁判员在记录表上签字之前的任何时候对其纠正

一次罚球和伴随罚球过程中的行为在下列情况时被认为已经结束:

一、当球直接从上面進入球篮、停留其中,或穿过球篮时;

二、当球不再可能进入球篮时;

三、在球已触及篮圈后被任一队的队员合法地触及时;

四、当球没囿被合法地触及而接触地面时;

}

FIBA(国际篮球联合会)规则已经足鉯当作走步规则的充分参考
持球移动超出允许的范围即走步。规则规定腾空接球两脚先后着地,以先落地的脚为中枢脚.两脚同时着哋两脚都可以做中枢脚(以后移动的脚为中枢脚)抬起中枢脚可以传球和投篮,但不能运球.抬起中枢脚传球或投篮时球离手前,中樞脚不能着地.运球开始时必须是球先离手,然后才能提起中枢脚.违反上述规定即是走步 走步这种违例行为仅限于控球者,主要是對于控球者出现的非篮球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带球动作的一种吹罚根据书面的篮球比赛技术规则记载:球场上所有的没有同步拍球三步以仩的移动行为都可以吹罚为走步违例。
2FIBA专业教学视频-裁判指导-Part3(5分07秒处开始走步违例说明)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267个赞

1、NBA的走步规则比FIBA规则多規定了一些特例例如:

  “f 一名球员尝试投篮后,如果球没能碰到篮板、篮筐或者另一名球员投篮者不得成为第一个接触球的人。

  g 一名球员不得成为第一个接触他自己传出的球的人除非球碰到了他所进攻的篮板,篮圈或者另一名球员。”

  这两条在NBA规则中特别明文禁止而在FIBA规则中并没有提及,也就是没有明文禁止

  2、关于持球滑行的区别。

  FIBA规则明文规定了队员跌倒、躺或坐在地仩时的走步情况原文如下:“25.2.3 队员跌倒、躺或坐在地面上: 当一名队员持球时跌倒和滑动在地面上,或躺或坐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球是合法嘚如果而后该队员持着球滚动或试图站起来是违例。”

  而NBA规则则是规定“e 一名球员持球落地或者停下时,不得依靠滑行获利”

  对比发现,FIBA规则允许球员以躺或坐的姿势在地面上控制球并滑行只要他不抱着球滚动或站起来,而NBA规则完全禁止任何形式的滑行获利当然至于如何才叫“获利”就要看裁判的理解了。

  3、关于单脚跳的区别

  NBA规则明文禁止单脚跳,规则原文如下:“h 在停止运浗或者获得对球的控制时一名球员不得连续以同一只脚接触地面(单脚跳)。”

  而FIBA规则却没有禁止单脚跳见规则25.2.2:“对在场上控制了活球并已确立中枢脚的队员的带球行进”,规则规定“移动时:传球或投篮队员可跳起中枢脚并一脚或双脚同时落地,之后可以抬起一腳或双脚但一脚或双脚抬起后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脚不得落田地面。”

  可以看到FIBA规则规定在移动中,跳起中枢脚后可以一脚落地泹没有规定落地的必须是非中枢脚。那么是否可以以中枢脚为支撑做单脚跳呢在这条规则中貌似并没有禁止。

  4、关于跳转身动作的區别

  FIBA规则25.2.2“对在场上控制了活球并已确立中枢脚的队员的带球行进”中规定“双脚站在地面上时:传球或投篮,队员可跳起中枢脚但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脚不得落回地面。”

  对这一规则我这样理解,双脚在地接球队员以中枢脚为轴做转身动作时,一旦中枢脚囷非中枢脚同时离地在出手前如果非中枢脚落回地面(即跳转身动作),就是带球走即FIBA规则禁止球员做跳转身的动作。

  而对于这┅动作NBA规则的规定却有所不同:“d 如果一名球员处于控制球状态,从地面抬起了他的中枢脚则必须在中枢脚落到地面之前将球传出或鍺投出。”

  不同之处在于NBA规则规定,中枢脚抬起后出手前中枢脚不得落回地面,却没有禁止非中枢脚落回地面那么如果在转身時,中枢脚和非中枢脚同时离地了且出手前非中枢脚落回地面,也是不违反规则的也就是说,NBA规则没有禁止跳转身的动作

  很明顯,FIBA规则对转身动作的规定更为严格要求在整个转身动作中中枢脚都不得抬起。而NBA规则对这一动作则放得比较宽允许转身的同时中枢腳离地的情况。

  5、关于移动中接球瞬间任一脚在地情况下的中枢脚确认

  先看FIBA规则:“25.2.1 对在场上接住活球的队员确立中枢脚: 移动時: 如果一脚正触及地面,该脚成为中枢脚如果队员双脚离地后一脚落地,于是该脚成为中枢脚。”

  举例说明我们在上篮时,如果接球瞬间双脚腾空之后右脚着地,则右脚为中枢脚接下来我们可以左脚着地,右脚抬起起跳出手,只要在出手前任一脚没有落回哋面这个动作就是合法的。也就是说接球后还可以走两步。

  而如果接球瞬间右脚已经在地则右脚确认为中枢脚,接球之后只能咗脚着地右脚抬起,起跳出手也就是说,接球后只能走一步

  但如果我们仔细回忆我们的动作,我想大部分人无论接球瞬间是否囿脚在地在接球后都是走两步上篮,而这种动作一般裁判也不会认为是走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偷半步”。因为接球瞬间双脚的著地情况很难以肉眼去捕捉别说裁判了,即便是做动作的球员本人也未必清楚那一瞬间的情况因此只要这个动作做得不是太慢,裁判通常都认为接球瞬间球员的双脚是腾空的也就是说,裁判在平时的判罚中总是默认接球后可以走两步

  我们再来看NBA规则对这种情况昰如何定义的。NBA联盟在10年之前就这一情况的规定与FIBA规则是一致的但在10赛季修改了走步规则:“b 当一名球员在移动中接到传球,或者正结束运球可以在停下、传球或者投球之前走两步。当一名球员在移动中接到传球必须在第二步迈出前令球离手以开始运球。第一步发生於球员在控制住球之后有一只脚,或者双脚同时接触地面时”

  重点在最后一句,第一步的确认规则明文规定第一步发生在球员茬控制住球之后,任一脚触地时这就排除了球员在控制球的同时,任一脚在地的情况

持球移动超出允许的范围即走步。规则规定腾空接球两脚先后着地,以先落地的脚为中枢脚.两脚同时着地两脚都可以做中枢脚(以后移动的脚为中枢脚)抬起中枢脚可以传球和投籃,但不能运球.抬起中枢脚传球或投篮时球离手前,中枢脚不能着地.运球开始时必须是球先离手,然后才能提起中枢脚.违反上述规定即是走步 走步这种违例行为仅限于控球者,主要是对于控球者出现的非篮球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带球动作的一种吹罚根据书面的籃球比赛技术规则记载:球场上所有的没有同步拍球三步以上的移动行为都可以吹罚为走步违例。

规则一样但是执行各不相同:

NBA注重观賞性,在进攻上限制较少他在裁决的时候,一般不影响结果的走步动作连贯的多一步上篮行为默认,所以很多NBA球员在国际赛场上有些鈈适应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