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助听器配了以后还要定期会验配助听器中心

婴幼儿行为听力测试:是一种主观听力测试方法,检查者通过判断小儿行为(如:将头转向声源或做出某种动作等)表现出来对声音产生的反应,以确定小儿对声音反应的听敏度(听阈)。测试结果可表明听力损失程度、性质(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混合性)和预估听力损失对小儿可能导致的言语发育和语言交流障碍问题。由于这种测试需要小儿主动配合,因此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成熟程度决定测试结果烦人可靠性和准确性。 根据受试者不同的年龄阶段,目前临床上比较成熟和常用的小儿行为测试方法可分为: (1)行为观察测听(BOA)适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这种测听方法是通过给声音刺激后,通过观察被测婴幼儿的行为反应,如转头、凝视、眼球转动、停止手中活动等,来评估婴儿的听力情况。测试时需注意给声持续时间为3~5秒,每次刺激的间隔时间至少持续10秒钟。 (2)视觉强化测听适用于7月~2.5岁婴幼儿。通过视觉刺激强化对声刺激引起的转头或定向反应。先用阈上30分贝的声音给声,给声3~4s钟后,利用控制器上的回应按钮使受试儿一侧的配景灯箱内的玩具活动,吸引其把目光转向灯箱。反复几次后,使受试儿形成条件反射,即听到声音头转向灯箱。然后逐渐降低声音强度,直至测及阈值。视觉强化刺激物最好使用会活动、发光的玩具,以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 (3)游戏测听适用于2.5~6岁婴幼儿。让其参与一个简单、有趣的游戏,如搭积木、串珠子或插片等。由观察者先示范,听到声音即放一个插片或穿一个珠子,直到学会对刺激声做出明确可靠的反应为止。 儿童行为测听技术就如同作为“金标准”的纯音测听技术,它能够反映出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与感知、感觉与运神经的传导、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声音的整合以及效应器官的反应等全过程,因此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听力检测。 另外要注意的是婴幼儿行为测听测得的“阈值”大多为“最小反应级(MRL)”,在婴幼儿期它可能较真实的听阈要高10dB以上,这主要取决于小儿发育年龄、测试者的经验、小儿测试时的状态和训练程度等诸多因素。

纯音听阈测试是测试听敏度、标准化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它包括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和骨导听阈测试,以耳机和骨导振子给声,反映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下所以听到各 个频率(声音粗细程度不一)的最小声音强度(听力级)。通过这个结果可以了解听力是否正常,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等基本情况。适用于大于4周岁有正常 思维能力的小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验配助听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