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往肉里长怎么办怎么没,长长停停

下载盐城123网,知晓盐城事点击即可立即体验
视频:吃东西的慎点!印度男子锯掉9米长指甲,曾是世上指甲最长的人
7月2日,美国纽约,印度老汉奇拉尔终于剪下左手指甲。66年来,他#66年没剪过指甲#,总长超过9米。14岁时,奇拉尔玩耍间不小心撞断老师指甲。因不满老师责骂,他决定不再剪左手指甲。2015年,他创造吉尼斯纪录,成为世上指甲最长的人。早期被采访视频:指甲被剪后: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7-13 18:51
7-13 19:21
7-13 19:46
7-13 20:03
这人脑瓜子有问题!
7-13 20:14
最热盐友圈
想打人,这样的女人出去玩,家里弄得一塌糊涂,说了还不踩,盐友门帮我想想办法
带你去旅行
<span class="zan" data-id="665418" data-uid="
安逸的自己,放下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自己才觉得轻松,不要勉强不该是自己的东西,何必呢,,
小猪★小叁孓
<span class="zan" data-id="665352" data-uid="
我们谁也没办法
活成人人都满意的样子
很多事情就跟吃饭一样
六七分饱就够了
<span class="zan" data-id="665692" data-uid="
脑门大,发际线让人着急
<span class="zan" data-id="665333" data-uid="
打道回府!
┌D调dě浪漫
<span class="zan" data-id="665341" data-uid="
这些交警同志,好辛苦呀,再高温天气一直站着,默默的点个赞[强]
<span class="zan" data-id="665380" data-uid="
&img width=&25& height=&25& src=&http://yc123.adm.qianfanyun.com/img/face/yanyou/6.gif& /&&img width=&25& height=&25& src=&http://yc123.adm.qianfanyun.com/img/face/yanyou/6.gif& /&
打扫卫生结束一个字“热”#每天签到,旺#
138****8634
<span class="zan" data-id="665717" data-uid="
从这一刻改变自己
<span class="zan" data-id="665428" data-uid="
人还是要有梦想的,加油?
夏云韩式半永久
<span class="zan" data-id="665769" data-uid="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您的位置: &
赵雷:在音乐的世界里,不如做一只蛐蛐
赵雷起身,按了按手中的遥控器,关掉了墙上的空调。当空气回归绝对安静之后,他转身坐回到电脑前。此时,赵雷的经纪人齐静,正持着手风琴坐在他身旁,两个人在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之后,就进入了准备状态&&等赵雷点下录制按钮,齐静拉动琴箱,为那首正在制作的新歌编曲,加入一段颇具张力的配色。
这一幕,发生在前不久的一个星期日下午。
在北京城的一个四合院里,赵雷和他的音乐伙伴们正在为即将上映的一部电影制作宣传曲。而在此之前,除了偶有几场演出,以及陆续发布的几首新歌之外,许多人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赵雷的身影了&&哪怕那些邀请他演唱《成都》的演出商们,加起来可以挤满他家门前的整个胡同。
走下《歌手》的舞台,赵雷并没有过多理会外界排山倒海般的声音。相对于利用名气赶紧捞金,他更在乎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的四合院里,赵雷总是趴在工作台前,忙活着把旋律与歌词从脑海中揪出来。揪完了,就喊上三五个好友,在院子里的杨树下摆上炭火,烤几把羊肉串。有时候,他就躺在小屋里的沙发上,什么都不想,睡上一整天。
音乐与生活,才是属于&赵小雷&的简单快乐。哪怕就在今天,他满了32岁,也不影响内心总有一片单纯又干净的地界儿&&他管这叫&初心&。&说得再痞一点的话,初心,就是我以前放荡不羁的那个劲儿呗,&专访临近结束,他平和的语调中越发显露出倔强,&就是,我按照我自己的步骤来,我才不管你是谁,才不管你要我做什么。我,自己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骑行在北京大街上的赵雷。
&因为我要出去上厕所,只要一跟大家(邻居)打招呼,他们就会说,&哎你别走,你等一下,我拿一东西啊!&然后就拿过来了一张唱片,或者一张照片让我签名。&
T恤是从工作室角落里随手抽出来穿上的,夹脚拖是胡同口超市里最基础的款式,而没有任何修饰的面庞上,还残留着凌晨四点录完音的熬夜痕迹&&当这样的北京孩子赵雷站在烤炉前,汗流浃背地翻动着羊肉串儿、挥洒着辣椒面儿时,有一瞬间,你很难与舞台上那个抱着吉他歌唱的他重叠在一起。但他手一挥,毫不在意,&在我这儿,没那么多规矩啊。&
赵雷在这个小院儿里生活了很多年。虽然如今他在别处给父亲买了房子,但这里依然是他音乐诞生的基地。闲了,他就从家跑步到院子里,开始新的一天。有的时候,当他一走进胡同,街坊四邻就有人能认出他来,&以前有个大爷过来喊我&小赵啊&,&赵雷模仿着邻居的声调,&我说哎您好您好,他说&你这也不跟我们打声招呼,也不跟我们说话,跟我们根本不热乎&。我想这大爷是哪个院的啊。当然我不能这么问人家,我就说您就是前边那个院的吧?他说&对对对,那就是我们家,回头去我们家教我闺女弹琴啊,我闺女特别喜欢你的歌,她也弄了把吉他!&过一会儿再往前走,又碰到一个大哥,大哥喊,&赵老师,什么时候在胡同里给我们开场演唱会啊?&我就说,好咧!没问题!&
在这条老北京的胡同里,街坊邻居们其乐融融。但赵雷说,有一次他真的就被一位大哥扯到家里,给他闺女签过名,&所以我有时也挺害怕。而且因为我要出去上厕所,就经常会碰到他们。我只要一跟大家打招呼,他们就会说,&哎你别走,你等一下,我拿一东西啊!&然后就拿过来了一张唱片,或者一张照片让我签名。&
除了邻居,也有偶然得知地址的歌迷来敲门,&比如拎着酒,拎着吃的过来找你,不过一般大家都比较礼貌,敲敲门,挂门上就走了。&但也有困扰他的事件发生,&有个歌迷之前老来,而且每次来就像到了家一样,有一天我在那洗衣服,她进来之后就跟我说,&哎,嘛呢,洗衣服呢?&赵雷有点无奈。而这种现象频繁出现的节点,来自于一档节目,&主要还是《歌手》嘛,因为那个节目太火了,大家都在看。&
在大理,赵雷和吉姆餐厅。
《歌手》之后
&每个人选择的不一样,我一直在创作。我不想大家揪着这首歌(《成都》)不放,好像你只有这么一首歌一样。&
&我从来没拿自己当什么公众人物。&
但他自己也知道,走在路上被人认出来、要求签名合照,本来就是公众人物才有的&待遇&。&可是我自己又不想承认。所以我们选择很多节目不去上。唱歌可以,但什么作秀的节目,从来不去。&
2017年初,赵雷在独立音乐界早已有了不小的知名度,但因为在节目上抱着吉他淡淡歌唱了一曲《成都》,他彻底&火&了。关于各种评价,他说自己偶尔会看,但是看的没有那么多。&反正在上这个节目之前,有点预感。&
而在这之后,直接结果就是,总有人邀约他唱这首所谓的&代表作&。
在前不久的一档纪录片中,赵雷面露崩溃神色说:&这首歌已经快唱&吐&了。&虽然他心里清楚,许多歌手都经历过类似的阵痛期,&但是我只想说,每个人选择的不一样,我有我自己接下来的作品。对,我一直在创作。我不想大家揪着这首歌不放,好像你只有这么一首歌一样。这就是我有时候选择不唱的理由。&
同样,由于忍受不了机械地重复,在去年的一场演唱会中,赵雷对过于密集的场次安排公开表示不满,&其实我只是想把歌做好而已,如果大家都喜欢,这才是让我引以为傲的事儿,这也才是一个武夫该做的。武夫就是要习武嘛,关于那些需要智谋去取胜的事,就交给那些军师吧。&
赵雷希望自己能静下来,专注做些事儿,为此,他还关了微信。平日里,朋友们只能依靠短信和电话联系他。
&其实音乐上,如果能像一只蛐蛐一样,一直叫唤着,开开心心就行了。&他望了望窗外的院子,&对,其实蛐蛐是叫得最多的。我觉得它比什么牛啊羊啊狗啊叫的都多。在夏天的草丛里,蛐蛐就是一直在出声的那个生灵吧。&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赵雷都处于走走停停中。
&我妈走后,我爸就是我的家了,我和他的关系越来越好,我经常不回我屋睡,而是跟他一床睡。&
在赵雷的工作室里,到处摆满了刺猬玩偶。
这只动物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标志&&他把这只动物的形象放进演唱会里,印在衣服上,任何熟悉他的人看见刺猬,第一时间就会想起赵雷。这也许是因为某种相似&&赵雷总有自己的固执和坚持,就像浑身的刺。不过,刺猬的刺有多坚硬,肚皮就有多柔软。
赵雷从小是个&皮孩子&,招猫逗狗,贪玩撒野是童年的常态。直到现在,他还时常惦记着小时候胡同口的那棵石榴树,&石榴那么大个,肯定特别甜,要是能给它偷咯&&&说着,他笑了起来,&其实现在也爱贫,爱闹,有时候我们在车上,看到路人在马路旁站着,就会问他一句,&嘿!走吗?&让人以为好像我们是黑车司机,特有意思。&
沿着非传统路线长大的赵雷,在十几年前,&流浪&遍了祖国的西部。直到今天,他身上仍然保有着放荡不羁的劲儿,但那片底色不是狂妄,而是善。赵雷有一个习惯,就是去外地演出时,都会把父亲带在身边,&他就是我的家了。对,就是无论你买了什么房子,买了多牛的车,认识多好看的女孩,全扯淡。在我出去以后,如果老爷子不在我身边,我会非常不踏实。&
&小的时候,我妈是那种特爱逗的人,我就天天地看着他们俩逗一下或怎么着。&赵雷回忆着,&在我妈那儿,我学会了摸摸他肚子,摸摸他脸,然后亲一下。我妈走了以后,我跟我爸的关系越来越好,我经常不回我屋睡,而是跟他一床睡。有时候要出门,晚上不回来了,我就给他剪剪脚趾甲、手指甲,心里踏实一些。&
赵雷说,其实他希望一切都不要改变,&如果都能像从前那样,就好了。&而今年将启程的巡演,他也用了一个怀旧的数字做主题,&2495,其实我常用的密码就包括这几个数字。也是我家以前座机号码的后四位,我一直都记着这几个号码,也经常能想起那个已经停机的电话。这对我而言,也是对从前的一种怀念吧。&
专辑《无法长大》中收录了那首著名的《成都》。
赵小雷的音乐故事
2011年,赵雷正式推出第一张专辑《赵小雷》,此后,他相继推出了《吉姆餐厅》《无法长大》两张完整作品以及数首单曲。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不同的地名,而许多音乐养分,正来源于他四处游历的生活。
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北京就是血和心脏,或者说,灵魂。出去太久了之后,我会觉得我丢了我的心脏。比如在美国待一个月,我会非常非常想回来,我就喜欢坐在这个小屋里,看看书,看看电影,或者就干坐着。我还记得,《北京的冬天》这首歌,是我在一个楼下的小花园里写的,当时我去找一个朋友,在楼底下等他。那是2007年,我刚从云南回来,没地儿住,就等他给我送钥匙。等他的时候我就在想,啊,冬天又来了,我还是这样,虽然去了那么多地方,可我还是一无所有。后来想着想着就写了这么一首歌。
回北京之前,我从拉萨到了云南,包括丽江。《再也不会去丽江》,其实并不是说我真的再也不去丽江了,也不是说丽江不好或者怎么样,而是因为我在丽江有过一些痛彻心扉的事发生,也遇到了一些不太好的人和一段爱情。我说我再也不去丽江,是我不想再回到过去的那种状态,因为丽江让我整个变了一个人,我回到那儿,就会想起很多事儿。这首歌出来之后,我也确实再也没去过。我都是去大理、昆明这些地方。
当时我从丽江去了攀枝花,回到成都,又去的西安。我记得我到西安的时候就没钱了。我当时去一个地下通道,里边有一个卖画卖艺术品的人,他支了个摊儿,有一个歌手在旁边唱歌。这个歌手跟我说,你要是想在这唱歌,必须要先跟那个卖画的人说,得排队。然后我就跟那卖画的人说,大哥,我是从北京过来的,我没钱了,我一会儿能在这唱歌吗?他说可以唱,等一下吧,等那哥们唱完了。我说好的。后来,我唱了一个多小时,发现也没什么人给钱,只赚了五块钱。就觉得算了,可能这么唱下去,也就这样,就走了。就在钟楼旁边,找了个小旅店,三五十块钱一个床位那种,然后让家里边给我打了点钱,回了北京。
成都现在倒是经常会去,演出啊什么的,我很喜欢这座城市。我也去过小酒馆,但是路过也没有人认识,挺好的,就像一个游客一样。有一次我跟老爷子我们几个人在那边吃饭,老板就跟我们聊天说,你们是哪来的?我们说是北京来的,老爷子就说,啊这边这个小酒馆可是够火的,老板说,对对对小酒馆特别火,那个唱歌的赵雷把它唱火了。然后就有人问老板,赵雷你见过吗?他说,没见过,但是赵雷以前老在这边待着。我一想,其实我以前就在玉林路住过一个星期啊。又有人问他,那你要是见着赵雷,你会认识吗?他说那肯定不认识啊,你们,不会也是做音乐的吧,怎么我看你们都挺像搞艺术的?我们说,我们不是,我们也要去小酒馆照相,合影,然后就走了。这个老板始终也不会知道你是谁,这个感觉是最好的,你知道吗?这是最好的。深吸一口气,憋住 | 匿名作家010号作品
2018年,腾讯大家联合鲤文学书系与理想国发起“匿名作家计划”,参赛者由著名作家和年轻的文学新人组成。他们的作品全部以匿名的方式呈现,力求回归文本本身,摒弃所有外在干扰,只用文字和读者沟通。最终通过初赛、复赛,决选出最出色的小说。
下面的小说来自匿名作家010号,感谢阅读。
深吸一口气,憋住
文|匿名作家010号
我穿过迂回的走廊,站在二楼的窗口。推拉窗外的高大栗树把建筑握在手里,零碎的天空在幽暗的绿色里时隐时现,鸽子咕咕叫,枝叶间透下的光被热风吹得飘飘散散。
远处两个小孩儿在挖花园的沙土玩耍,一条黑狗从绣球花丛里叼出一个黄色网球。不一会儿,树干后面又闪出一个小孩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时,苏医生出现了,他身材魁梧,走起路来左右摇晃得厉害。他的手掏在肥大的白大褂口袋里,站在那里和小孩儿说话。孩子们仰头看着他,随后带上小桶和狗走了。网球在地上一蹦一跳地滚到了青苔石板边,苏医生坐在台阶上抽了支烟才上楼。
我从后门出病房楼,沿着石板路转了个弯向栗树走去。很多小飞虫在树荫里起飞,我走过去时它们围着我的小腿打转。
敲了三下门,没有回应我就推门进去了。办公室里没有人,冷气开得很足。门边的洗手池有一层不易察觉的灰垢,墙上贴着洗手五步图,上面有皂泡正在干结。一张揉皱的纸团在垃圾箱旁边被冷风吹得前俯后仰,我站在一块稍微松动的地板上等着。
第一张办公桌是李主任的,上边躺着一架飞机玩具,李主任的小儿子在上边留下了一串牙印。第二张就是我经常来的桌子了,我站在这张桌子面前和桌子的主人进行过许多次对话。上面除了专业书籍,还有一盘古尔德的CD。我拉开了椅子坐下,盯着随时有可能被打开的门。桌子上的绿植很茂盛,我抚摸着它们,用指甲在一片隐蔽的叶片上掐了几个印儿。
刚拿回来的CT已经被我放在桌子上了,我正想干点什么别的事情的时候,门被推开了,桌子的主人苏医生进来了。苏医生是我的主治医,他的耳朵上挂着口罩,看见屋里有人,他立即将口罩带子扯到另一个耳朵后面盖住了大半面部。
“片子出来了?新买的这件裙子吗?” 口罩后面的苏医生说。
“嗯。”我一次回答了他两个问题。
“好看吗?”
“好看。”苏医生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才回答。
“我跟你请假,明天晚上可能不在病房住。”我接着说。我得得到苏医生签名的假条,然后把假条交给张护士,他们才不会把电话打到我妈妈那里。
“是吗?为什么不在病房住?”苏医生站在洗手池边洗手,他打了三遍洗手液,每一遍都严格按照墙上的洗手五步图搓洗。
“我男朋友要来看我。”
“这样啊,你男朋友在哪里?”
“在北京,从北京坐高铁过来。”
“你们同级?他正在读大学?”
“对。在科大读电气自动化。”
他擦干了手,拉开椅子坐下来,对着光看我的CT,他断断续续地说:
“你看,这里的病灶……还有这里……比上月钙化了一小部分,恢复得还可以。”
“那我可以出院了吗?”我坐在了苏医生对面的椅子上。
“恐怕不行!”
苏医生很好说话,我没太听过他拒绝过谁的请求。他的同事说,苏医生你帮我值次夜班行吗?苏医生说,行!张护士说,苏医生你下去吃饭能给我带个煎饼果子上来吗?谢谢你。苏医生说,没问题!有一次,李主任在网上买东西,为了凑单让苏医生买一瓶生发洗头膏,苏医生也答应了。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可以拜托苏医生,当然,我也是所有人中的一个。
“恐怕不行”,他这样回答我还是很意外的,当然不是针对我的病情,而是指他说话的语气。他又从柜子里拿出我上次拍的片子,两个放在一起对比。
“这是慢性病,战线长,我一开始就跟你说过了……并且,病灶还在继续钙化。”苏医生接着说。
空调显示二十一度,我感觉有些冷,苏医生的额头上却有汗珠冒出来。我把腿放到了椅子上,用裙子裹起来,又问他:
“那估计还要多久才可以出院?”
“最少半个月……可能还要多。”苏医生起身把遥控器拿过去,关掉了空调,“待烦了吗?”
“这地方没人待得上瘾吧?”我索性把鞋子也脱掉放在了地上,“再不走要错过很多事情了,很多事需要我去做。”
“没什么比你好起来更重要了。”苏医生说。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两个月,手背上的静脉已经有一排针眼了。即便这样,我也拒绝他们给我用静脉留置针,那样的话到哪里都向别人提示:我是病人。
这时,李主任进来了,他顺手打开了空调。我穿上鞋,把椅子让给他。
苏医生又问了一些问题,最后好像没有什么需要问了,我开门走出了办公室,顿时觉得外边的空气湿热舒服。门关上了,我想起来他最终没有给我开假条。
苏医生每周五会来查房。他戴着口罩站在我的病床前,眼睛会看看窗外的树。他总是给我拉开窗帘,我和同病房的小姑娘都不喜欢他这样。强烈的阳光让我变得慵懒,产生虚弱的错觉。苏医生耳朵上的红痣在太阳里像一滴血,蜷曲的头发让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坚定。
“你应该吃点有营养的。”他指着桌上的烤肉拌饭外卖盒子说。
“妈妈上周来了吗?”张护士问我。我说没有。
我觉得查房麻烦极了,我一点也不喜欢他们查房。
“今天可好?”查房的时候,苏医生经常这么问我。护士长递给他我的病历本,他的手握着圆珠笔在本上写着什么,写完看看挂在口袋上的表,填上时间。
周一李主任来查房的时候,苏医生会跟在后边,把我的病历本递给李主任,李主任会这么问:
“今天感觉怎么样?”这让我想到李维。
李维也会像李主任那样问我:
李维是我的男朋友,他明天会坐高铁从北京来看我。我们是高中同学,从一个月前开始谈恋爱我还没有见过他,准确一点说,从高中毕业离校他送我一盒咖啡方糖那天我就没再见过他。
“你是处女吗?”
“我不是处女,我是双子哎……”我说。
“哈哈哈!”李维回我。
过了一会儿,李维又问我:
“亲爱的,你的胸第一次被男人看是什么时候?”李维的问题让我很恼火。但闲着也是闲着,没有李维,好像也没有人跟我天天聊天了。这样来看,我就平静了很多。
我想告诉李维,我的乳房还没有被男人看过,但是仔细一想,我对李维说:
“是一个半月前,苏医生看的。”
苏医生说CT显示我的胸腔里有积液,已经把我胸廓撑得变了形,要进行一个微创手术。
那天,妈妈带着她和继父生的妹妹来看我,她们帮我付完医药费就走了。妈妈说希望我快点好起来,然后继续去她的美甲店工作。妹妹的地包天好像越来越严重,她带上了正畸的牙套,还送我一个手工灯笼,上面画了一只夸张的小黄鸡。她不坏,并且喜欢与我亲近,但我不喜欢她,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总有一天她也会不喜欢我的。
那时的梧桐树还是嫩绿色的,桌子上铁盒里我吃干脆面收集的英雄卡还差两张,好像总是晴天,窗台上的蕨类植物疯狂地飘落孢子。护士接过我没喝完的方盒牛奶,让我脱光上身侧躺在手术台上,掉色的红色内衣把我皮肤染得微微发红。我的手无处安放,就让它们垂在腿上。手术台很舒服,我的背被苏医生用手推了一下,他让我往左躺一躺。苏医生的手很凉,我打了一个激灵。那时候,我觉得他肯定看到了我微微发红的胸。
术后我躺在床上等待苏医生来给我打药,阳光从遥远的地方渗进来,融化进我的眼皮里,从来没有这么舒服。不知道有没有睡着,我仿佛看见很多个自己在下沉,这些我都是一次性的,像棉球一样被扔进水里。它们越来越靠近平放的巨大镜面,好像要到深处去把原先的我交换回来。我醒来后不想睁开眼睛,感觉所有的物体都是潮湿的,躺在有污渍的床上,茶杯、桌子湿漉漉的,天花板也在滴水……
李维说,医生看过不算,我7号就去看你。7号就是明天。
从苏医生办公室出来,我准备从门诊大厅穿过去,到外面走走。一个老太太拦住我问去哪里挂号看病,我看到旁边有一台自助服务机,就把她领过去,告诉她这个机器就可以办理挂号。我正要走,她拉住我,让我帮忙。当我说到需要先投进去二十块钱办卡的时候,她问我可以不办卡吗?她和儿子从乡下来,儿子得了肾病,并没有很多钱。说完老太太指着自动门旁边的座椅,那里坐着她病恹恹的儿子。他正在用手摩擦脚踝,很不友好地看着我。
老太太面露难色,但我不想帮她。没有钱还来看什么病,不如在家等死,我为她和她的儿子感到绝望。我口袋里正好有张崭新的二十元纸币,但上面的号码正好是李维的生日,我还想着明天送给他,所以我不想现在就花掉它。我说没有卡恐怕不行,挂号必须得办卡(“恐怕不行”让我想起了苏医生)。我看见她皮革脱落的鞋子,对她说,看完病卡可以退掉,钱也可以退回来,她才在机器上继续操作下去。
我先剪了头发,然后去了两个街区外的动物园。长颈鹿在阴凉里咀嚼树叶,鄙视地看着我,根本不理会我的冰棍,它的眼睛在雾气里有些迷离。我把冒着冷气的冰棍从栏杆里抽回来,舔了一口,再不吃它就要全部滴在我手上了。动物园即使在周末也没有几个小孩,他们不会来这里晒大太阳。近处只有几个保洁阿姨坐在石凳上乘凉,即使我把冰棍噗通扔进了小水池,她们也装作没看见,栏杆里的卫生不归她们管。我在栏杆上擦了擦黏糊糊的手,准备去看李维说的那个飞机模型。
本来打算等他来了一起去看,但来都来了,我准备先去。飞机模型被摆在一个小广场上,水泥地表的温度让我疲惫。机身上的蓝漆已经脱落大半,机翼也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我很失望。
“嘿,你好啊。”我看见一个穿工作服的女人站在广场上,她明显是在对我说话,因为四周没有别人了。
她走近我,左手拿着扫帚,右手提着盛垃圾的簸箕,簸箕里有一根未融化的冰棍,我在仔细辨认那是不是我刚才丢掉的。
“你不记得我了?我住巨人小区6号楼416,你那时候还到我们家玩过。”我想起来了,她是仝姨。因为她,我认识了“仝”这个生僻的姓氏。仝姨在我们家对门住过半年,那时候妈妈还在剧院上班。妈妈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们一家人,还嘲笑这个住了一个月就把自己钥匙留给邻居的傻女人。仝姨说是为了预防自己忘带钥匙,但是她住在那里的半年时间从来没有用到我们家的备用钥匙。我一直想能不能用那把铜钥匙趁他们家没人的时候进去看看,但另一个胆小的我说那样不可以。至于去仝姨家玩我完全没有印象了,她们搬走后,住进去的人家换了新的防盗门,那把铜钥匙先是被用来支撑一个坏掉的相框,后来也不知被丢到哪里去了。是的,仝姨走后没多久我妈妈穿着剧院的大摆裙从窗户里跳到楼下,一丛灌木挂住裙摆救了她的命。
“仝姨你好啊……”她变胖了,还修了眉毛,显得更好看了一点,我差点没认出来。仝姨也说我变漂亮了,小时候皮肤黑得不像样子。
仝姨说她下岗了,在这里打扫卫生很辛苦,收入也不多,有次还被狒狒咬了手指。她让我看那些伤疤,我看不出哪个疤是狒狒咬的,哪个疤是她自己割伤留下的。不过她的手很标致,虽然有些粗糙,但是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双美人的手了。我工作的时候看过无数双手,它们都不是完美的。我清楚什么样的手搭配什么风格的甲好看,但是主人却想让它们变成另一个样子,我也很细心地把它们打扮好,跟主人的气质统一,让主人高高兴兴地离开。要是能碰上一个客人,她说你看着弄吧,我会很开心。要是只工作就好了,只和指甲打交道,不用聊天,不用拉拢她们下次还来光顾。
跟以前一样,仝姨还是健谈的,一刻不停地在说话,说北门的保安很凶,说保洁阿姨与他眉来眼去。后来,仝姨拿出动物园发的酸奶请我喝,还给我一块剩馒头让我去喂猴子。
最后,仝姨问我:“你怎么样?你从小就很聪明,肯定过得不差。”我很想把医院的腕带给她看,说我病了。但我终究没有把口袋里的腕带拿出来。
吃了晚饭,天气还是很热,我径直去往附近的游泳馆。一路上我在看宾馆,我在想明晚和李维住在哪一家,我要不要去火车站接他什么的。该死,明天早上还去不去找苏医生开假条呢?医院电话打到我妈妈那里就不好了。我想除了我病危或者死掉,医院不要打电话打扰她了。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一开始就应该编一个别的理由的。
我很享受把头埋进泳池里,水中悬浮着极小的毛绒、皮屑,它们随水的波动游弋,随时可以消失。游了一个来回以后,我披着浴巾坐在泳池边休息,一个男人抓着蓬松的头发坐在我身边的椅子上,我眼睛近视,他开口说话了我才知道他是苏医生。苏医生总是戴着口罩,有的时候还戴着两层,我几乎没有看清过他摘掉口罩的样子。
“你现在还不应该下水游泳的。”苏医生说。
“苏医生,你也来这里游泳?我已经好了。”
“你经常来吗?我昨天也看见你了,昨天我坐在那里,”他用手指了指深水区旁边的椅子,“太远了,没有和你打招呼。”
“不常来……你头发还是干的,还没下水吗?”我问苏医生,他摇头笑了笑。
“这里很好,有音乐,古尔德演奏,巴赫《英国组曲》。”苏医生说道。
“你很懂啊。这曲子是好听。”我摘掉泳帽,拧了拧湿头发,向苏医生那边挪了下屁股,离他近了些,想看看他长什么样子。
“我有一套古尔德,可以卖给你。”
“多少钱?”其实我并不想花钱买什么CD。这都什么年代了,谁还会买那玩意儿,况且我也没有钱。
“我想卖三百块。”他说。
“二百五怎么样?”我们俩都笑了。
“好。二百五可以。”苏医生说道。他又恢复了什么都说好的时候了。
这几天,内科五病房的人都发现了,苏医生在变卖他的东西。他把手表卖给了隔壁病房的陪护,把皮包卖给了放射科的雷阿姨。他好像最喜欢他的菩提子手钏,手钏也被卖给了张护士。现在他又要把CD卖给我。大家买苏医生东西的时候都会嘻嘻哈哈地和他讨价还价,苏医生都说好,这个价钱可以。
趁着苏医生都说好的时候,我问他能不能明天早晨给我开张假条,因为明天下午李维就要到了。
苏医生又抓了抓他的头发,他问:
“你出去和男朋友住会做那种事吗?”
我对他的问题感到很奇怪。
“做爱?嗯……应该会吧。”我说。
“那恐怕不行,你现在还没有完全好,不能过度劳累,游泳也是一样,不能游太久。”
我看着他,他可能觉察出了我的质疑,说道:
“你不信可以上网看,上面也是这么写的。”我觉得苏医生有点蠢,哪有医生这样说的,完全是在毁坏自己的权威。
我拿出手机开始上网,回复了李维的几条消息。苏医生坐在我的旁边,喝着一大瓶碳酸饮料。我开始玩一个几何杀人游戏,苏医生把一整瓶饮料都喝光以后,凑过头来看我玩游戏,指导我哪种枪好用。
后来他从包里拿出两个蒸汽眼罩,给我一个戴上,我们半躺在排椅上。没过多久,眼罩开始发热,很舒服,苏医生说什么我没有听清了。游泳馆里的人声经过水的过滤更加真实缓慢,时间忽暗忽明,空气内已到处都是7号。我又开始感觉多个自己在下沉,沸沸扬扬地下沉,一喊我的名字,它们就聚拢在一起。它们想要沉到很远的地方见到将来的我,看看最近这些日子我到底是怎么了。我还梦见有个人一直在找我,他好像已经来了,但他就是混在泳池里紧紧盯着我,不肯站出来。我小声问苏医生,可不可以在我出院的时候告诉我妈妈……我的身体状况其实……不适合在她的美甲店工作了……美甲这件事……让我过度劳累……
从落地玻璃里看出去,马路上已经升起灯火,汽车走走停停。距离游泳馆关门还有两个小时,回到病房也是无聊,和李维聊天有的时候也很乏味,他一天总是问我很多问题,似乎我们可以聊的话已经全部说完。
“再游一个来回吧,现在人不多了。”
苏医生朝我摆摆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我不会游泳。你也别去了,你还是回医院吧,别太累了。”
“你不会游泳?那你干吗到这里来?”我惊讶地问。
苏医生没有说话。
他戴上泳帽,下到泳池里,我发现他果真不会游泳,我感觉这件事情好玩极了,等晚上回去我要说给李维听。
我自告奋勇要教他,他很乐意学。
“苏医生,首先你要学会放轻松,不要怕。水很浅,你很高,不合适你可以马上站起来。首先练习把头埋进水里。”
苏医生爽快地说:
“好。”他把头慢慢放进水里,但立刻抬起了头,他说水往鼻子里钻,好像不行。
我仔细想了想说:
“要像做CT时一样:深吸一口气,憋住!”
他大笑了起来,还小声重复了一遍:
“深吸一口气,憋住。好!”他又试了一次,隔了半分钟才把头抬出来说:
我接着教了他漂浮、蹬水,他的肢体很不协调,有点笨拙,但他学得很快,自己不断练习。
途中我去接了一个电话,重新回到泳池的时候,刚刚那首曲子又开始播放了,曲子里有些甜腻的哀愁。苏医生很开心地向我展示他的进步。他问我电话是否有事,我说我男朋友李维打来的。李维明确地说,明晚不和他一起睡的话就暂时不来看我了。
“你知道,高铁票很贵……”李维说。
我给他发了一个最便宜的飞机杯链接,还跟他说:
苏医生借了我的鼻夹,说很好用。他靠在泳池边,随着水的波动一跳一跳的。他看着我,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说:
“你们怎么不好好谈恋爱……”
“你不要紧张,你一次可以憋气很长时间,在水下不要喘息……不要怕……没什么好怕的……”他叹了很长的一口气,接着他把头放在了我的肩膀上,我觉得他身上热乎乎的,他凑在我的耳朵上说:
我觉得池水有些凉,忍不住向他高大的身体靠了靠,我还用手抱了一下他的肩膀,脸蹭着他的脖子:
“苏医生……你一定是怎么了吧。”
7号,苏医生没有来医院。医院的人谈起苏医生的时候讳莫如深,他们告诉我:苏医生永远都不会再来了。我想问得再详细一点,可是没有人告诉我我想知道的了,别的他们根本不懂。
李主任成了我的主治医。李主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我昨天拍的CT,对着阅片灯观察。他的儿子用嘴叼着那架飞机玩具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模拟飞机起飞的声音。突然飞机滑落,小男孩把模型捡起来,斥责我说:
李主任把他的儿子推到一边,认真地跟我说:
“你现在可以出院了,后期恢复在家吃药休养就好了!定期来复查。我给你开出院单,你去办手续吧……”我走出办公室,把腕带摘下来,丢进垃圾桶。
妈妈打来电话,她说:“你终于好了,虽然刚出院就到店里工作很辛苦,但是妈妈临时招到一个优秀的美甲师很不容易啊……所以你还是要来的……来吧。”
今天是7号了,7号天阴起来了,很凉快,终于没有太阳了。我坐在病房楼后门的阶梯上,栗树比昨天更茂盛,绣球花也开了,是浅绿色的,没有香气。小孩子们又来花丛里挖土玩了,那个黄色的网球停在自行车轮边,没有一条狗来理它。我把准备送李维的那张纸币全部花了,买了两包话梅奶糖,分给小孩子们,他们很开心,邀请我一起挖土。我问他们,昨天那个高高的医生跟你们说了什么啊?其中的小男孩一脸疑惑地想了会儿说:“对不起……我忘了……”
我背着包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路上,云很厚,看来要下大雨。我没有钱买动物园的门票了,于是我绕着钢筋围栏走了一圈,在从里面的河水流出的岸边找到了一个缺口,我从那里爬了进去。今天仝姨没有上班,我想给她做个美甲来着,看来也不能如愿了。
没有了阳光,乌云翻滚,风也起来了。巨大的飞机模型伸着翅膀,离天很近,它有了真飞机的严肃认真,等在广场上。
我趁没人的时候越过栏杆,打开舱门走进去,又把门关上,闪电雷声来了,风吹得螺旋桨呜呜响。我躺下来,弧形的器件让我想起CT机,昨天的这个时候我躺在扫描床上,随着床慢慢推移,停住,机器里有个女人说:请深吸一口气,憋住!又推移回来,小型照相机围绕我的胸部高速旋转……我开始不自觉地模仿机器旋转的状态,一种奇怪的声音从我使劲咬合的牙齿间发出,我觉得很熟悉,意识到这种声音一个叼着飞机的孩子曾模仿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事牙长长停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