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了恐艾症怎么办办,内心很紧张

原标题:女高管美容针灸后患上“恐艾症”,这个群体成都有5万人

  企业女高管张芳(化名)的生活,从一次针灸后开始坍塌。最初,怀疑自己去了不正规美容院,继而,感染艾滋病的恐惧像毒蛇一样将她死死缠住。即使被医院检测未感染艾滋病,张芳仍旧怀疑,是不是医院结果出了问题?

成都恐艾干预中心心理咨询师张珂(左)在大学进行宣讲。华西都市报 图怀疑的程度在加深,对于艾滋病的恐惧让这位女高管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她的恐惧蔓延到对所有医院都心怀忐忑,只要看见医院的标志,就会无法抑制地焦虑和抑郁。

“这就是典型的恐艾症。”作为四川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张珂和恐艾群体的接触已将近十年,这期间,不止一位患者向他哭诉,活在这样的恐惧中,如同身处地狱。

“只有一点一点将他们扯出心理崩溃的泥潭。”张珂告诉记者,经过他们初步统计,目前在成都,有超过5万的恐艾患者,其中大部分重度患者,都有自杀倾向。

“其实,脱恐和防艾,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今年12月1日,迎来了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对于张珂和他的伙伴而言,艾滋病的科学防治宣传,每天都在进行中。

成都恐艾干预中心市财政防艾项目启动仪式。华西都市报 图 聚焦“恐艾症”

强迫、焦虑、抑郁“我怀疑有人用针扎了我脖子”

进入成都恐艾干预中心的群,每天都有人在忐忑询问着自己的症状是否是感染了艾滋病。

有大学生咨询道:“今天我在河边,低头玩手机,离我一步远站着一个戴口罩的男士,我怀疑他用针扎了我脖子……针扎会感染艾滋病吗,要不要吃阻断药呀?”

除此之外,还有些人是使用公共马桶或者用同事水杯喝水后,询问是否会感染艾滋病。

“这些都是恐艾症的反应。”张珂告诉记者,“恐艾症”就是艾滋病恐惧症,又称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是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

大部分恐艾症重度患者,都有自杀倾向。张珂心有余悸,某次在接到患者的求助电话后,那头的女生告诉他,上吊的绳子都已经绑好了。

“她的恐惧并不是对于艾滋病本身,而是对于感染的可能性。”张珂没有安慰患者,他理智分析了女生的心理,“我告诉她,她真有感染症状的话,我一定会劝她去医院检查,但是现在检查结果确实是没有感染,这种情况下,心理疏导就越发重要。”

事实上,张珂所在的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是全国较早开始对恐艾群体进行预防干预的民间组织,由成都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者,临床心理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自愿组成。经他们粗略估计,每年都有50到100名重度“恐友”选择自杀。目前在全国,恐艾群体的数量大概在50万人左右,而成都有超过5万的恐艾患者。

美容、针灸后得恐艾症“他们会一遍遍确认没有感染艾滋病”

在张珂接触到的恐艾群体中,男性占了9成,而女性恐艾者,多是在美容、针灸后,怀疑医疗器材不干净才产生的恐惧情绪,“比如有人打耳洞或者是瘦脸针后,怀疑自己会感染艾滋病,继而开始心理崩溃的。”

从人群分布上,张珂分析,大学生群体的占比较大,接近一半;35~50岁的中年男性紧随其后;还有妻子怀孕期间丈夫有出轨行为,在怀疑与自责的情绪下,导致恐艾症。

心病难医,张珂接触过不少恐惧惯性型的患者,这一类的患者,即使窗口期后单次或多次检测为阴性,仍会持续或间接性出现类似艾滋病症状,情绪不稳定、抑郁烦躁。“他们会一遍遍地向你确认,他们没有感染艾滋病,以此获得心理的平静。”

事实上,这样的患者让干预中心无法正常工作。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只有坐在干预中心,然后时不时向心理咨询师确认自己不会感染,才能获得最大的安全感。更严重一点的患者,长期恐艾、意志消沉,在日常生活中谨慎易怒,回避正常社交行为。

对此,张珂无奈又担心,在他看来,心理问题并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时间和努力,缺一不可。

更大程度上,恐艾患者的治疗中,自救意识尤为重要。“张芳就是属于自救意识比较强烈的。”张珂坦言,主动积极配合心理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张芳用一年的时间,走出对感染艾滋病的恐惧。在恐艾症患者群里,他们将这样的痊愈称之为“脱恐”。

成立快十年,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搬过三次家,第一次是因为地址靠近医院,有患者对医院心生恐惧,而后两次的搬家,也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有安全感的环境,“到最后他们会明白,安全感来源于内心,都是自我给予的。”

“恐友”需要心理支持“只有一点点将他们扯出崩溃泥潭”

对于恐艾症患者,有部分是因为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匮乏,还有一些,则是源于内心的无所可依。

在张珂接触的患者中,有最终选择结束生命的,“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感染了艾滋病,她觉得已经找不到坚持下去的动力了。”也有在和家人的和解中,最终脱恐的,“这个患者刚开始会让家人去做各种检测。”张珂感触很深,他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发现患者长期在家庭生活中被忽略的事实,“这样被压抑的情绪,就在恐艾症中,被宣泄出来了。”

心病还需心药医,这位患者最后也是在和家人的沟通中,和自己和解。

事实上,在张珂接触的恐艾症患者中,不少人对于艾滋病的理论知识,了解得比普通人都更清楚,而他们的恐惧,更多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投射。

“恐艾症患者不少都有过高危性行为或者是婚外情。这种不被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行为,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受到道德谴责和社会压力。”张珂接触过一位男性患者,因为出差中有过高危性行为而开始恐艾,情绪极度崩溃。

对于这一类的患者,心理咨询师让他们的愧疚有地方可以倾诉,那些在他们看来,对家人朋友不好说、丢脸的事情和恐惧愧疚的情绪都能宣泄出来。

“对于这类患者,确实有声音说得病是活该,但是我们不能这么看。”在张珂眼中,病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对他们进行道德审判,也没有这个权利去评价别人。”

关注恐艾症群体近十年,张珂接触过上万患者,他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业,在线上回答疑问两万多条,每周还会定时在线为患者做解答。从最初被人当做骗子,到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求助,张珂觉得,任重而道远,“只有一点一点将他们扯出心理崩溃的泥潭。希望能帮助恐友克服恐艾症,纠正其在性格人格和思维上的不足,最终使其变成一位乐观开朗自信的人。”

原标题:女高管美容针灸后患上“恐艾症”,这个群体成都有5万人

}

    无保护措施的高危,或者第一次与未知人群发生了性行为,内心深处受到了道德的谴责和社会亲情的压力,包括内心无法去承担这样的一种可怕后果.

       我们对HIV上面的专业知识,并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可以说是一知半解,所以我们总会想到无数个理由来认为我们很有可能被感染。

3 我们本身内心的一个脆弱表现,比如安全感的缺乏。

我们原本生活很平淡,很有规律,也很平和,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也很稳定,但这种常规被HIV突然给打破,或者说是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突然降临,直接导致了心理毫无防备地崩溃。仅这一项就已经让我们情绪化,自悲化和逃避化。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终是要面对,所以就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以后,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想到父母妻儿,而这一点,也正是大多数人发狂崩溃忧虑的重大原因之一。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安全感的严重缺失。


   当然,安全感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普遍存在的,但问题在于患有恐艾症的朋友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却是过度缺乏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HIV刺激到了我们内心那个最脆弱的地方,是它把我们对安全感的缺失给激发了出来,也可以说是放大化了。放大化的问题不只这一个,伴随而来的还有很多,比如性格特征,敏感,追求完美,爱钻牛角尖,事事要求绝对等等。所以我以前经常跟患者说,治疗你的恐艾症也好,还是强迫症也好,这仅仅是你的一个表象而已,真正治疗的是你这个人,你对生活的态度,你的性格缺陷,你的内心那个最脆弱的地方。只是说在接触到艾滋之前 他曾经在性格或者身体上就存在一些问题,而现在他只是仅仅把问题给放大化了而已。

   回到刚才的那个话题,恐艾症的人症状是千变万化的,比如恐针头,恐打FJ,恐吃饭,恐共用生活器具,恐公共场所,恐水杯,反复的去分析和回忆细节,反复的去做检测,反复的去查看和询问,归根到底,患者朋友之所以这么反复的去做,反复的去想,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内心里深处总是充满着无尽的担忧和害怕,担心自己哪个回忆细节有遗漏,担心自己哪个行为细节有差错,所以才会为了避免这些担忧和害怕的事情发生而陷入思维里反复地思考,或者通过做出某种行为来达到消除担忧和害怕的目的.

     因此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恐艾症患者朋友内心中担忧和害怕实际上就是他们症状的动力所在,那么这些担忧和害怕的本质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安全感的过度缺乏.

   你之所以反复的想,反复的做,反复的查看,反复的分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想通过这些行为方式来获得一种所谓的安全感吗,不就是想让自己的内心更踏实一些吗?但是,你可能会发现,你获得的这种安全感太短暂了,可能十分钟,半个小时,半天,或者一天。有的时候,可能有些患者朋友知道这些行为和想法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为什么控制不住呢,因为这是人寻求安全的一种本能。

     明白了我们恐艾的原因之后,我们就来看看当我们开始恐艾之后,我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很多恐艾患者都会陷入一种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困扰中,这种困扰也可以说是多方向的,下面我将举出几个典型的问题和一些恐艾患者会有的行为表现:

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因为我们都知道艾滋不可治愈,但很多人也并不是单单害怕会死,而是害怕死亡的原因,或者年龄的问题。谁不怕得,谁不怕死呢,这是一个普遍的正常心理,只是往往很多患者总是无法去直面恐惧,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面对它,看透它,那么你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可怕。

第二 身体上的症状问题 也就是对躯体的关注

     很多恐艾患者总会去纠结自己身体症状的问题,即使检测很多次,结果也都是阴,但依然因为有或多或少的身体症状而担心和恐惧,很多有恐艾症或者强迫症的人, 他们对身体是十分关注的, 经常会关注一些细微的变化和一些细微的改变, 这是什么问题呢?简单的来说,其实只是我们现在的恐艾心理把我们的症状和问题给放大化了而已,以前我们可能就有些身体症状和问题,只是我们以前没有太在意而已。那么从心理学上来讲,当我们过度关注身上某些症状的时候,我们的这些症状就会被我们所强化, 而我们的行为也会因为我们的关注而改变 , 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中心就会已躯体为中心,而不是已生活为中心。当我们的生活中心被改变的时候, 那么我们整个生活就被打乱。

第三 对窗口期的不确定

   恐惧可以传染,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轻信谣言却不相信了科学的原因。每个人自己心理都有他自己的一个窗口期,这个跟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因为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少数人你只要告诉他说不用检测那么他也就脱了,另外一部分人则需要讲明为什么,说明原因。还有部分人会坚持自己心中的窗口期, 测6周,3个月,6个月,甚至1年多,就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为什么很多人死盯着3个月不放,其实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与医院、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长期脱节有关,不过这也难怪,在中国,性教yu都被视为禁区,性教yu进小学课本的话,恐怕校长都会反对,更何况这么敏感的疾病。当然国家自有他们的道理,这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

第四 强迫观念和行为 典型的就是万一怎么办

   恐艾症的患者头脑里总是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句型,万一。。怎么办?所以才会煞费苦心的去解决和预防这种万一的发生,比如清洗、检查、询问、回避等行为,都是为了解决和预防这种万一而出现的。万一是什么?万一就是完美的体现。就是因为你过度追求完美,所以你才会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瑕疵,不允许自己的行为有任何的差错,他们每天有很多的担忧和害怕,,他们其实也明白自己的担忧是多余而无聊的,但却始终都放不下,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继续担忧的理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为什么总会抓住这万一死死不放呢?就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完美主义在作怪,你能避免所有的万一吗?一件事情的发生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吗?在这里我们就是一个关注的问题,你总是关注到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上,为什么对那万分之9999置若罔闻呢?

但是很多患者他的完美主义思想就是在很多无法追求完美的事情上过于追求完美,  比如说:他做过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导致艾滋病,或者他接触过的一些人,可能有高危的行为,可能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或者自己身上有一点点的小问题,自己的心里都无法放过。这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世上有完美吗?,其实患有恐艾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恐艾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恐艾症患者是发挥出了优秀的短处,而优秀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优秀的长处。就是一个发挥过度的问题。

   其实,我们大家可以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我们长时间都走不出恐艾症的痛苦呢,是痛苦本身不愿意离开我们,还是我们为了痛苦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忘却了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而让痛苦长存呢?在面对痛苦的时候,我们很多人的做法是心情不好了,那就什么都不做了,不工作了,也不学习了,不与人交流了,甚至连饭都不想吃了,只是做那里发呆,美其名曰是为了想解决的办法,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却是一种沉迷,是对痛苦的沉迷。所以烦恼归烦恼,痛苦归痛苦,如果烦恼痛苦了,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不管了,只是去关注烦恼和痛苦,这还叫生活吗?心理学上来讲,当我们用心投入生活的话,我们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就会少一点,只要坚持,每天少一点,一点点的积累,我们就会在投入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走出来了。

   今天做一个这样的简单分析,就是想让恐艾患者朋友认识到我们的心理问题,出现了恐艾症的患者必然会有强迫症,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因为我们以前有一些强迫症的倾向,而因为恐艾,把它给扩大化了。恐艾症是病吗?在我看来,它不是病,因为这些病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不是吗?当你把它看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它就真的成为了一个问题,就写到这里吧。

   祝大家早日摆脱病症,回归正常的健康生活,一辈子阴阴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得了恐艾症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