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vs441动能显示是真的吗魔方里面还有人参的成分,真的吗?

最惊人的改变,莫过于常识被颠覆吧。&br&&br&前几天翻女儿的科普读物,发现上面赫然写着“太阳系八大行星”。&br&&br&我去,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在我小时候是最基本的常识啊,那时谁要是说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肯定被笑话死了,结果现在,真的变成八大行星了,那颗行星哪去了?自爆了吗?我怎么不知道?&br&&br&再往下翻,介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br&&br&我去,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这是我张口就来的数字啊,当年还有个著名的网站就叫8848,怎么变8844米了,珠峰什么时候矮了4米?什么时候?&br&&br&忽然,我意识到,我可能买到误人子弟的坑爹读物了,于是我开始上网搜索。&br&&br&我去,搜索的结果是,书上写的是对的。冥王星不再被认为是行星,珠峰高度重新测量了,而且这两件事都过去十年了。&br&&br&这时的我,真的不淡定了。&br&&br&我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女儿问我法国用什么钱,我脱口而出:法郎。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忽然意识到,不对,法国使用的货币应该是欧元。&br&&br&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代沟存在。&br&&br&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叫常识的东西,我们认为他们天经地义,不言自明,而我们的知识结构,思想三观和行为方式,都建立在那些常识的基础上。可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那么飞快的变化着,很多我们认为最天经地义的常识都随时会被颠覆。新一代的人们,他们有着全新的常识,自然也有着新的知识结构,思想三观和行为方式。&br&&br&女儿很小的时候,我抱着她坐电梯,我们的面前有一块播放广告的电子屏,我只是去看它,而女儿很自然的伸出手指想去滑动它。&br&&br&我是看电视长大的,屏幕是用来看的,这是常识。而女儿是玩手机和iPad长大的,屏幕是用来看的,也是用来摸的,这也是常识。&br&&br&还有一次,和女儿一起去看电影,进了影院她忽然说,怎么不发眼镜啊?我忽然意识到,她从第一次看电影开始,看的都是3d电影,这是她第一次看2d电影。在她的世界里,看电影需要戴眼镜,这是常识,而我并没有这样的常识。&br&&br&经历过很多类似的事情,我越来越能够理解,不同代际之间的人,为什么总会觉得对方是那么的不可理喻。&br&&br&还有一次,我问女儿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女儿脱口而出:白色的。我先是很惊讶,难道不应该是蓝天白云吗?可当我看到窗外的雾霾天,才明白了那的确是她眼中的真相。&br&&br&正当我心里五味杂陈的时候,女儿又说:“有时也是蓝色的。应该是白色和蓝色。”&br&&br&哦,好吧。
最惊人的改变,莫过于常识被颠覆吧。 前几天翻女儿的科普读物,发现上面赫然写着“太阳系八大行星”。 我去,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在我小时候是最基本的常识啊,那时谁要是说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肯定被笑话死了,结果现在,真的变成八大行星了,那颗行星哪去了…
日,我在这里说,南洋大学的事情比较复杂,可惜手边缺少很多资料,先占个坑,晚些来答。&br&&br&如今已又过去近两个月。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又四处搜集购买了一批与林语堂生平有关的各种旧书、资料,翻查了大约上百万字资料,并仔细阅读了其中与此事有关的约近10万字。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1956年南洋大学官方编订出版的《南洋大学创校史》。其中包括很多林语堂赴新加坡之后,当事双方的讲话原文及详细的会议实录,有些已经详细到会议上是谁先说了什么,谁又说了什么,谁是用国语说的,谁是用粤语说的,谁是坐着说的,谁是站起来说的。其中还有林语堂公布的预算方案全文、林语堂等人被遣散时领取的补偿金详单等。此外还有很多资料,都是第一次见到。&br&&br&在做完以上这些功课之后,我觉得大概有资格来认真答答这个问题了——&br&&br&&br&A. 此事基本事实:&br&&br&南洋大学的事情说来头绪繁多而复杂,但基本事实很简单,我们先来理一理——&br&&br&起初,是新加坡侨商领袖陈六使牵头,联合各界人士一起捐款凑钱,要为本地华人办一所大学,并决定聘请身在美国的林语堂来做校长。&br&&br&之后,陈六使委派专人赴美商谈,并与林语堂多次通信。通信过程中,二人商讨的主要问题是钱的问题:林语堂立志要办“第一流大学”,并提出,办大学处处需要钱,否则捉襟见肘,就很难办好,据他看来,必须要有两千万元基金(叻元)才为稳妥,否则,宁可不愿赴任。原话是“此二千万基金必须筹足,此为弟接受校长职条件。”&br&&br&而陈六使在回信中多次斩钉截铁地承诺,两千万不成问题,你快来。原话为“基金二千万元本非大事。南洋华裔慷慨好义,实繁有徒,而必要时弟仍当继续贡其棉薄。”&br&&br&除此之外,林语堂还提出过一些要求,但如果总结一下,林反复说的无非是:我要办就要办第一流大学,二流三流的我不办,钱不够的话,恐怕难以办成这件事,你们有实力咱们就做,没有的话我去了恐怕也会出乱子。此外,既然让我当校长,我说话就要算数,不能让我无法施展我的抱负。而陈六使对此的回复也一直是:我们也要办一流大学,咱们慢慢努力。钱的事你万万不必担心,这都不叫事儿。只要你来,都听你的。快来。&br&&br&沟通数月后,林语堂携一队人马抵达新加坡赴任。陈六使对林语堂欢迎备至。林语堂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方案及预算,但这份预算遭到了南洋大学执委会的质疑及抵制,认为林语堂好高骛远浪费我们的钱。林语堂认为我是校长,你们早答应我来了就听我的,现在为何又说话不算话。&br&&br&于是,双方开始就预算开始谈判、几番争执后终于无法调和,林语堂宣布带领自己的一队人马集体辞职。&br&&br&最后,根据事先的协议,林语堂及相关人员得到了校方给予的一笔补偿费,离开新加坡。&br&&br&简而言之,双方基本分歧,无非四个字:互争财权。&br&其余矛盾,皆因此而起。&br&&br&&br&B. 双方基本立场:&br&&br&a.&br&在林语堂一方看来,关于财权的问题,赴任前的几番通信已经说的足够清楚(其实看过那些信件原文的人自然会理解这一点。林几乎是一种生怕自己说的不够清楚的状态,每次通信都是开门见山,先说一定要有两千万、让我说话算数我才赴任,甚至看出对方信中或言谈中有一丝含糊都要再写一封信去询问确实)。而到了新加坡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境况——不被信任、遭人掣肘。当初言之凿凿,如今全都作废。自己满怀着要办第一流大学的理想,如今看到的只是一群精打细算处处挑刺儿的生意人。既然如此,何必当时满口答应,骗我前来?几番争取,都无结果,只好败兴而归。而既然自己受了这样一遭诓骗,连累自己的一堆亲友遭受这样的委屈,最后接受对方的赔偿金也是理所当然。&br&&br&b.&br&在陈六使一方看来,我们大家凑钱办学都是无私奉献,为当地华人谋福利,你林某人受聘于我们,当然要为我们办事。这些钱来之不易,当然要精打细算地花。你这样大手大脚,让我们实在不放心。对你提出意见,你还毫不服气,态度强硬,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毫无商量余地。刚一上任即是如此,以后还怎么得了?宁可赔钱,也要把你请走了。可你这样耽误我们的创校进程,竟然也毫不内疚,最后竟然还真的接受了大笔的赔偿金。我们那钱可都是大家出自热心,无偿捐献的,你就这样毫无愧疚地拿走了,也实在太不够意思,简直像是只为了骗钱而来的。&br&&br&c.&br&不得不提的是,关于此事中双方的真实立场,还有另一种解读——&br&&br&尽管双方在事前的沟通中以及日后的办学方针中都多次提到兴办大学只为振兴华人教育,不涉政治,但林语堂女儿林太乙写的《林语堂传》里说,是林语堂一贯的反共立场得罪了新加坡的某些势力,尤以南大校董之一李光前为最。李光前是陈嘉庚的女婿,其时陈嘉庚已在北京的共产党政权任职。其时李光前接到陈嘉庚的来信,说南洋大学万不可由林语堂把持,要将其赶走。于是才有预算风波等事。林太乙也是南洋大学事件当事人,此种说法应是出自林语堂当时的认识,而南洋大学方面对此矢口否认,认为是林语堂信口胡说栽赃陷害。但据《纪念南洋大学》一书(胡兴荣著)记载,1954年陈嘉庚确曾致信自己的新加坡挚友林崇鹤,对南洋大学的创建提出很多建议,并明确反对林语堂担任校长,认为林“不但反动,品格亦不佳”。至于陈是否曾致信给自己的女婿李光前,则尚未发现明证。而南洋大学的创建人陈六使本人确实也与林语堂的政治观点相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陈六使曾在新加坡举办了一个千人大宴以示庆祝。而且,陈六使早年间就读于陈嘉庚创建的小学,后在陈嘉庚手下工作,受陈嘉庚影响颇深。(以上提及的林太乙观点出自台湾联经版《林语堂传》,大陆出版的此书中无此章节。)&br&&br&C.各自的错误:&br&&br&a. 林语堂的错误&br&&br&1. 最根本的错误在于林语堂不该应聘担任此职。林语堂在赴任南洋大学之前并无办学经验,亦无此类行政管理经验。唯有1926年代,曾在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但那段任职也闹得不欢而散,还连累了鲁迅等人。1927年曾在武汉国民政府任外交部外文秘书,但也不久即请辞,宣称自己不适合担任此类职务。这南洋大学校长一职,并非教职,而是管家,林语堂只是个作家,并不称职,但他自己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br&&br&2. 办学计划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办一流大学&的理想固然没错,但陈六使等创办大学的目的只是要让新加坡等处的华人子弟能有自己的大学可读,也为南洋华侨争一口气。高端学府和大众学堂,本不是一码事。“一流大学”的口号喊出来,自然人人鼓舞,无人不响应。但陈六使等人都是贫民出身,并没读过什么大学。“一流大学”到底如何办法,未必清楚。林语堂固然也曾在信中同意说此事不可一蹴而就,但其完美主义、充满文人理想的高标准,以及实现此理想所必须的物质支持,则注定与凡事务实的生意人们无法调和——林语堂自己显然对此也有担心,否则不会在与陈六使通信时对2000万基金一事千叮咛万嘱咐。林语堂对学子们自由徜徉于知识园地的情境所作的畅想,如“抽烟”、“熏火腿”等论,最后沦为新加坡人口中的笑柄,也可证明并没几个人真正听懂了林语堂的办学理念。&br&&br&3. 人事班底中信用大批亲属,授人以柄。任命女婿黎明为行政秘书(等同副校长),女儿林太乙为校长室秘书,侄儿林国荣为为会计长。或是图其稳妥可信,但毕竟太过敏感。不出变故时亦无所谓,一旦反目,则必然成为对方攻击的要点。&br&&br&4. 凡事苛求、计较,务求完美的态度,得罪了不少相关人士。从林语堂对那些未经他同意便已开工建造的学校建筑的苛求态度,以及对预算中各类明细事项的认真程度,可见一斑。林语堂对于各类建筑的样式形态,都有设想、都有要求。而据林太乙《林语堂传》记载,双方在谈判中连桌椅样式都曾争执过。换做旁人,恐怕未必会因此类事宜与对方发生争执。不过不得不提的是:林语堂并未下令或提议将已在建的校舍拆除,而只是要求“已动土者固无论矣,尚未动土者……俾得修改图样,以求合用”。&br&&br&5. 林在发现自己与陈六使一方的分歧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够恰当,且态度直率粗暴,甚至不乏轻慢。林当时的做法包括向媒体公布自己与陈六使一方的争执细节、向海外英文媒体宣示自己的立场指责陈六使一方、试图聘请律师起诉对方(并未成真)、在谈判时不顾及对方尊严面斥对方咄咄逼人、态度一直强硬毫无示弱之意……这些方法,都未免天真幼稚,非行事老练狡猾者所为。不但激化矛盾,让对方不得不摆出更强硬的姿态来(否则何以面对手下及群众?),更授对方以口实,也在公众面前尽失风度。&br&&br&6.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指责对方。如指责对方控制报章媒体、指责校董中某人将建筑项目只为包揽求利、以及之前提到的指责对方是受亲共势力指使等。也许有些是确有证据不好明言,但恐怕仍有一些是出于猜测并无实据,一旦脱口而出并向海外媒体宣布,看来则颇似栽赃,尤其是他所指责的是在当地颇有威望,为人赞颂的侨界领袖,则这种指责不只得罪了领袖本人,亦得罪了其所有支持者。而且,其中一些是关乎政治立场的指责,都是大是大非,极有可能在国际舞台上造成恶劣影响,让对方不得不倾尽全力加以反驳批判。&br&&br&7. 领取遣散费离开之时,未曾顾忌新加坡民众感受。离开新加坡之时,林语堂等人全额收取了议定的遣散费用。林语堂好友徐訏后来在文章里评价此事,认为此事是“无法使情、理贯通融合”,或可理解为,徐訏认为此举“合理,而不近情”。徐訏还说——以语堂文章之飘逸,而拘泥于意气微利之争,不知是否所谓“做事须认真”这句话害了他。我想当时如有一个高明的“师爷”予以指点,或仍可使其顿然返悟。甚至把已争得之钱,于临行时捐赠南洋大学,也正可使陈六使之六愕然自残的。(林语堂领取遣散费是否该算作“错误”,似乎颇有讨论余地,徐訏的说法似乎比较公允,“合理,而不近情”,虽然未必算得错误,但终归不妥。至于临行之时将遣散费奉还,只是徐訏个人的想法,处在林语堂当时的境地,恐怕满腹冤屈愤懑,是无法扮此潇洒的。)&br&&br&&br&b. 陈六使一方的错误&br&&br&1. 失察——林语堂是否适合担任南洋大学校长,本应是事前做好充分调查论证的。无数侨胞协力齐心兴办的大事,不该如此不慎重。林语堂缺无办学经验,亦无行政管理的才能,为人也是天真自由,更对南洋情况缺乏了解,办学理想也与陈六使等人不同,选择林来做南洋大学校长,本身就是失察、失职。让林语堂误以为双方办学理念已沟通清楚,可以调和,也不应当。后来的矛盾,都根源于此。&br&&br&2. 轻诺——陈六使在与林语堂通信时,对林语堂提出的所有条件一概答应。其中明确包括须筹足基金二千万叻元,校董不得干涉大学行政等。而且陈六使还详细解释,为何自己一定有办法如期筹够所有经费,口气十分豪迈。但矛盾发生之后,陈六使自己也承认当时的信“写得太过太好”,是言过其实了,并且还解释说“犹如吾人经营,聘请经理,当然要说好话,不但赋予全权且年终有花红,但经理既经营不得法,资本日减,吾人岂可再赋以全权,及奖以花红乎?”其时林语堂完全谈不到“经营不得法”云云。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南大执委会筹钱也确有困难(承诺的二千万基金实收仅四百万元)。&br&&br&3. 寡信——轻诺必然寡信。林语堂抵达新加坡后遭遇的就是一群“寡信”的校董。之前的承诺全不作数,筹款不足、财权不放。毫无“用人不疑”的气派。&br&&br&4. 不以说理服人,而以道德要挟——在于林语堂谈判的过程中,当地媒体即大肆对林语堂的道德进行指摘,当年的报道如今还在,看一看,几乎全是下作偏激的小报文风。而当时林语堂气愤的也是这一点,因为当地主流媒体的东家亦正是与林争论的陈六使等人。而这样的文风,在后来几十年间一直绵延未决,从1950年代南洋大学官方对此事的总结文章,到后来一些南洋大学校友对此事的描摹,行文颇多无聊指摘,亦不乏捏造诬蔑。比如高晓松老师曾经引用过的说法——林语堂是毛遂自荐并在达成协议前单方面宣称自己已经被聘任为校长,强行将生米煮成熟饭,就颇为可疑。消息的源头来自于1976年某刊一篇文章,除此文外,目前我见到的所有当事人的回忆文章里都未提及林语堂单方面宣布即将上任一事。连南洋大学的官方出版物里都只称相关人士抵达美国后与林语堂商谈,“一拍即合”。此外,无论事发当时,还是后来岁月,对林语堂的谴责大都脱不了“拿走了南洋民众捐献的血汗钱”一事,并时常举出当时新加坡三轮车夫联合捐款一事。这张感情牌打了数十年(查阅当时的捐款明细——《各界捐赠南洋大学基金名录》,三轮车工友同业会的捐赠金额仅有21660.51元,于基金总额中所占比例实在微乎其微),动不动就拿三轮车工友的捐赠来说事,并在报章上大篇幅刊载无从了解具体真相的劳工民众对于林语堂办校理念的指摘,也实在是比较无聊。&br&&br&&br&D. 何以如此?&br&&br&谈完双方各自的错误不妥之处,我们来试着揣测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br&&br&&br&a. 林语堂方面——&br&&br&林语堂崇尚自由闲适的人生,却也过着积极认真的生活。他常用来自况的那副对联“文章可幽默,做事须认真”,是一个大略的总结。之前所引徐訏的话,说的就是此事。&br&&br&“做事须认真”,导致林语堂做事经常过于“讲理”,而不“近情”。尤其是林语堂自幼接受基督教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反倒涉猎不多,虽然后来曾努力补课,但其人生观之根基,终究是比较西化的。后来留学欧美各国、40岁以后又长期在美国居住,更让其作风十分“洋派”。其著作《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等,虽然说的是中国文化,但却几乎是以一个旁观者视角来评判欣赏的——也正是如此,才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品位。相比之下,他远不如生在中国乡村,长在南洋商界的陈六使等人“中国”。再加上陈六使等人都是商人出身,林语堂却一身的文人脾气,双方沟通完全是鸡同鸭讲。林语堂认为一言既出自然应当照办,陈六使却觉得客套而已何必较真。林语堂认为既然受辱受气,拿你的赔偿金是天经地义,对方却觉得合作未成拿走遣散费未免太不仗义。一边是承诺契约,一边是面子人情,沟通必然无效。&br&&br&这种认真,表现在处事细节上,则经常是苛求完美,不肯容忍、不留情面。之前谈到的一些事迹,即属此列。(顺便提一句:林语堂是天秤座。)&br&&br&同样,林语堂的金钱观也一直比较“认真”。一方面或许与以上所说的“人格西化”有关,另一方面,或许也与林娶了个银行家的女儿,常有内助协理此类事宜有关。南洋大学一事上林语堂对金钱的认真让很多人诧异,但据旁人回忆,林语堂1930年代赴美之前,在上海变卖家中已经无用的家具,无论亲朋好友,挑选中某件,林家便照价收钱。连林语堂的同胞弟弟拿走某些家具,也照收不误。此事已经让当时的一些人咋舌不已。而林语堂却视此为合情合理,十分坦然。这样的林语堂,怎么会在领取遣散费的时候觉得愧不敢收?&br&&br&另外,林语堂生性热情、满怀理想、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自视聪明、有创作才华,但却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刻的洞察,一生作品大多浅薄,并非人情练达之辈。看他所作的那些小说即可明白。这导致他在处事为人上也常显出几分幼稚来,绝不似鲁迅的老辣深刻。年轻时,这可被理解为勇猛凌厉,但一旦年老,则处处显得捉襟见肘,对比其早年杂文与晚年的《无所不谈》,应该可以看出来。&br&&br&或可总结为,与很多人一样,林语堂是个有政治热情,而无政治智慧的人。表现在南洋大学一事上,则是有创业之心,而无成事之才。&br&&br&郁达夫生前曾评价林语堂“生性戆直,浑朴天真,假令生在美国,不但在文学上可以成功,就是从事事业,也可以睥睨一世,气吞小罗斯福之流。”林语堂怕是将此话当真了。但即使是郁达夫的赞扬,也先埋了一个“憨直、天真”在前头。林语堂对自己能力的错误判断,导致他一时自信爆棚,&br&&br&同时,在与人争执时,行动毫无策略型,也是其本性幼稚的表现。“做事不随东,累死也无功”这种世俗道理不知林语堂是没有听过,还是听过了也不认同。反正从他的行为上来看,他不只是“不随东”,而是时时处处无视对方的立场与尊严。当面直斥对方领袖、证据不确凿时公开指责、事后发表文章追加罪名……很多不必要的盲动、不理智的出击,断送了和解的可能,也让对方不得不以全力反击来自证清白。&br&&br&谈到具体的办学理想上,林语堂一直认为理想的大学应如一片丛林,将学生放入丛林让他们自己觅食、自己成长,才是培养出上等人才的正途。“熏火腿”、“抽烟”之类说法即是根源于此。但这对陈六使等人来说,未免太过飘渺。与南阳侨商集资办学的初衷更是不符。&br&&br&而林语堂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不快经历,正是因为财权、行政权都被架空,不仅是林语堂自己的事业理想无法实现,他辛辛苦苦邀请来的一班教授也陷入窘境——现在厦门大学仍有一间展室模拟鲁迅当时在厦大用酒精灯煮青菜的穷困状况,那便与林语堂那次经历有关。这次来做南洋大学校长,先谈钱、权归属问题,也是因为曾有前车之鉴的缘故。&br&&br&&br&b. 陈六使阵营方面——&br&&br&陈六使等人筹资办学,是出自报答社会的公益之心。虽然都是商人出身,但这次却是义举。也正因为是义举、因为包括自己在内,都无私捐出款项促成此事,才在心里油然而生了一股神圣感——事实上,看之后几十年相关当事人以及普通南洋大学相关人士对此事的回忆,无不被笼罩在这股悲壮的基调之下。(南洋大学后来命运多舛,最后无奈消亡,这也让南洋大学校友们更多了一份愤懑不平。林语堂事件与南洋大学最后的归宿,似乎正充当了南洋大学校友们缅怀母校抒发愤懑的出口。)&br&&br&而心怀着这份正义神圣之情,自然容不得他人对此事的轻慢马虎。林语堂应聘出任校长,是完全当做一项工作事业来做,虽有创业热情,却没有这股敬畏之心。这对陈六使及相关当事人,甚至对当时普通的新加坡华人民众来说,恐怕都是一种不可容忍的冒犯。连我们生意人都放弃赢利赚钱的心思了,你一个读书人却来跟我们斤斤计较,谈的都是钱钱钱,未必有些过分。&br&&br&这样的心态加上既有的担心,就变成了处处提防和各种揣测,后来发展成了彻底的不敢信任。&br&&br&陈六使等人背后是否有亲共势力指使,目前尚无明证,但恐怕即使受了影响,也不会是主要原因。&br&&br&但林语堂后来在国际社会上对陈六使等人(甚至是当时新加坡社会)政治倾向的指责,却是十分危险的。其时新加坡华人夹在国共两方势力中间,明智的做法当然是两不得罪。尤其陈六使等校董大多是商人,得罪任何一方都大不应该。此时林语堂抛出这样的说法,扣在陈六使等人头上,陈等能做的必然是动员一切媒体关系,反驳林语堂的说法、丑化林语堂的形象,告诉所有人,林语堂居心不良,其人所说全不可信。&br&&br&而这样的攻讦,直到如今,效果仍未消退。&br&&br&&br&E. 总结一下。&br&&br&&br&林语堂在南洋大学的这段经历,矛盾核心在于互争财权,起因是陈六使一方的轻诺寡信与林语堂的毫不相让,根源在于双方对于办学理想及处事模式等方面的分歧。&br&&br&但之后的这些年里,林语堂对此事再不提及(林语堂晚年自传《八十自叙》里对这场风波一字未提,我以为此事颇耐寻味),南洋大学的相关当事人及后来者却出自捍卫母校及个人、族群尊严的目的,不断对林语堂的作为撰文贬斥,其中也不乏有失公允的偏激之词。&br&&br&而很多并不了解太多内情的观众、解读者也根据片面的材料,得出一些过于简单粗暴的观点,如将此事的原因一股脑归结为林语堂人品恶劣等等。&br&&br&以上这些固然也只是我个人对此事的梳理解读,未必符合历史真相,但希望能比那些简单粗暴的结论,离真相更接近一些。&br&&br&林语堂的这段经历,我最早是十几年前于一些林语堂传记书籍中读到,对于一个自认为与林语堂有很多共同弱点的人,此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我时常会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想起林语堂在那段时间所犯的错误,并以此自省,修正自己的蠢行。希望我的这些梳理和解读,也为同样可能犯下此类错误的旁人,做一提醒。&br&&br&&br&回答完毕。&br&:))&br&&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日作答:&br&&br&果然有人问起这事儿了。&br&南洋大学的事情比较复杂,可惜手边没有很多第一手史料,所以只能从众说纷纭的各种资料里做些揣测。新加坡媒体的那些文章所说的,与林语堂的女儿后来在《林语堂传》里记述的(似可代表林自己私下里的观点),是有很多不同的。一些当时的旁人对此事的观点,也很有些参考价值。&br&高晓松老师的那段视频我前些天大致看了看,基本上是根据当时新加坡报界的几篇文章里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发挥谈的吧。恐怕里头有很多东西是未必确实的。至少没必要那么言之凿凿的。&br&&br&我先占个坑儿,晚些来答。
日,我在这里说,南洋大学的事情比较复杂,可惜手边缺少很多资料,先占个坑,晚些来答。 如今已又过去近两个月。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又四处搜集购买了一批与林语堂生平有关的各种旧书、资料,翻查了大约上百万字资料,并仔细阅读了其中与此事…
&p&319世纪最后一天,开尔文男爵在新年致词说,“物理学的大厦已基本建成, 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些修补工作就行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bd6e0b109b0ee88c66e09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bd6e0b109b0ee88c66e09e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c362d1cc952a50f672a77ca088c1051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c362d1cc952a50f672a77ca088c1051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a91633cdddfbd947303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a91633cdddfbd9473034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e58ef9f5168a0beeab4db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e58ef9f5168a0beeab4db2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9d1db2f64d7fd047327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9d1db2f64d7fd047327c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6c7ca190895ceb3765b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6c7ca190895ceb3765b4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a9a59f6a0fc85031fbe812e0d75e32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a9a59f6a0fc85031fbe812e0d75e323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45ceb738e1a2c4fe246dbbe3b8eb69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45ceb738e1a2c4fe246dbbe3b8eb699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0395ffbb464eeb46cf9c89d12f13fc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0395ffbb464eeb46cf9c89d12f13fc8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a6da37cdba27b2a177c123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a6da37cdba27b2a177c1237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a45f660e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a45f660e3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b641efd45d1b4ac76abfa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b641efd45d1b4ac76abfa7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5b5dcbb9a6f7bd88ad71faf00c7187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5b5dcbb9a6f7bd88ad71faf00c7187f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b7ff763e25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b7ff763e253_r.jpg&&&/figure&&p&&br&&/p&&p&&br&补充上面答主的答案,听说链接挂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26089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bilibili.com/video/av26&/span&&span class=&invisible&&089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
319世纪最后一天,开尔文男爵在新年致词说,“物理学的大厦已基本建成, 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些修补工作就行了。” 补充上面答主的答案,听说链接挂了~
&p&婚姻忠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后,自愿制定的有关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恪守婚姻法所倡导的夫妻之间互相忠实的义务,若一方违反忠诚义务的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协议。&/p&&blockquote&实务中,婚姻忠诚协议通常为如下几种:&/blockquote&&p&1、王莉和李宁签订忠诚协议,约定如若一方出轨导致离婚的,出轨方应向另一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XXX元。&/p&&p&2、王莉和李宁签订忠诚协议,约定如若一方出轨导致离婚的,则夫妻共同所有财产某房屋、某车辆均归另一方所有。&/p&&p&3、王莉和李宁签订忠诚协议,约定如若一方出轨导致离婚的,出轨方应净身出户。&/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b0476e03adbdb1de423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38& data-rawheight=&7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b0476e03adbdb1de423a_r.jpg&&&/figure&&blockquote&婚姻忠诚协议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论。&/blockquote&&p&
因忠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签订的,在不违背《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awtime.cn/info/hunyin/zhonghu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重婚&/a&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awtime.cn/info/hunyin/jiatingbaol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家庭暴力&/a&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依法有效。若夫妻因一方出轨导致离婚的,在离婚时,无过错方则可以依据《婚姻法》要求另一方履行忠诚协议约定,要求另一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或是主张依据忠诚协议分割财产。也就是说,前述1、2两种忠诚协议一般都会被认定是有效的,如此即可大大保护无过错方权益。&/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22a55afd4d69f0bc017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22a55afd4d69f0bc017b_r.jpg&&&/figure&&blockquote&忠诚协议约定“净身出户”的,如何认定?&/blockquote&&p&
“净身出户”是夫妻双方签订忠诚协议时最经常使用的措辞或说法,以为万无一失,但实则饱受争议甚至可能直接被认定为无效。因为“净身出户”指的是离婚且不能分得任何财产,这就包含了“净身”的财产约定和“出户”的离婚人身约定。而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包括离婚自由,“净身出户”约定则限制了出轨方的离婚自由。实务中,各地法院对“净身出户”亦是态度不一,有的法院认为财产部分约定有效,而对于人身关系部分的“出户”约定则无效,当事人还是可以依据“净身出户”主张分割财产。但更多的法院是认为因其涉及限制离婚自由,对该协议不予受理或是直接认定无效。&/p&&p&
因此,倘若夫妻之间为了保护无过错方权益,意欲订立“忠诚协议”的话,应当在协议中就过错方对无过错方的赔偿责任予以明确,约定具体赔偿数额,或是具体财产的分割方案等,避免仅通过流行语“净身出户”来做约定,否则可能因此无效。&/p&&p&&br&&/p&&h2&附忠诚协议模板&/h2&&p&&b&
夫妻忠诚协议&/b&&/p&&p&姓名(男方):&/p&&p&身份证号:&/p&&p&姓名(女方):&/p&&p&身份证号:&/p&&p&&br&&/p&&p&为兑现夫妻双方百年好合之承诺,互相督促履行夫妻忠实义务,经双方平等协商,自愿订立以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p&&p&一、双方自登记结婚之日起直至双方婚姻关系终止之日(婚姻关系终止之日为双方离婚或是一方死亡之日),应当互相遵守忠实义务,不得有任何婚外情、婚外性行为等违反夫妻忠诚义务的行为。&/p&&p&二、任一方有下述行为之一,均属于违反夫妻忠诚义务的行为:
1、一方有嫖娼或卖淫行为;&/p&&p&2、一方与异性的偶然婚外性行为;&/p&&p&3、一方与异性的长期通奸或同居行为;&/p&&p&4、一方出现配偶不知情的血缘关系子女;&/p&&p&5、一方出现配偶所不知晓的婚恋、情人等不正当男女关系;&/p&&p&6、一方与异性存在明显超出正常交际的亲密行为。比如接吻、爱抚等;&/p&&p&7、一方与异性单独相处在封闭、隐蔽场所,同时无法给予合理解释的情形;&/p&&p&8、一方与异性长期、频繁的存在通讯联系,同时无法给予合理解释的情形;&/p&&p&9、有异性出现,主动承认自己为第三者,并且能够提供相关证据(如亲吻合照、开房记录、暧昧往来短信、单独共同旅游等证明存在违反夫妻忠诚义务行为的证据)予以直接证明的;&/p&&p&10、一方与异性长期存在赤裸淫秽言语、图片、视频信息往来,经配偶劝阻过一次不予悔改的;&/p&&p&11、一方与婚外异性对外公开以情侣、夫妻相称的行为(对外公开指在公众场合或是对三人以上人员以夫妻相称);&/p&&p&12、其他违反夫妻忠诚义务的行为。&/p&&p&三、违约责任&/p&&p&1、任何一方违反上述约定之一的,经双方协调未果的,另一方可立即申请离婚;&/p&&p&2、因一方存在上述违反夫妻忠诚义务行为之一导致双方离婚的,则夫妻共同财产坐落于 房产全部产权归另一方所有;&/p&&p&3、因一方存在上述违反夫妻忠诚义务行为之一导致双方离婚的,双方其余未在第三条第2款列明的其他夫妻共同共有财产在分配时,均按照 : 比例分割,违约方分割所有夫妻共同财产的 %,另一方分割所有夫妻共同财产的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按照我国《婚姻法》相关规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房产、车辆、现金等一切有形或无形资产);&/p&&p&4、因一方存在上述违反夫妻忠诚义务行为之一导致双方离婚的,应向另一方支付壹拾万元整精神损害赔偿金。&/p&&p&四、本协议中有关夫妻财产分配的约定视为夫妻婚内财产约定,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不可撤销。&/p&&p&五、本协议壹式贰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撤销本协议或反悔。&/p&&p&&br&&/p&&p&甲方: 乙方:&/p&&p&年 月 日 年 月 日&/p&&p&&/p&
婚姻忠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后,自愿制定的有关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恪守婚姻法所倡导的夫妻之间互相忠实的义务,若一方违反忠诚义务的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协议。实务中,婚姻忠诚协议通常为如下几种:1、王莉和李宁签订忠诚协议,约定如若一方出轨导…
&p&详细看了网上公布的一些病历资料,我的观点和大众并不一样,想了想,还是说出来吧。&br&
利益相关:产科女大夫&br&&br&
这事的责任在于医院,没的说。管理是很大的问题,19点10分记录宫口近全,20点产妇还能无人看管下地随意溜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管理漏洞。宫缩疼痛常常痛到产妇丧失理智,更何况根据病历里记录的&患者极不配合&&患者自行拔除缩宫素离开产房&等字句,可以看出产妇较为娇纵,自控能力偏差,行为偏激,因为疼痛而跳楼也不是不可能。&br&&br&
其实医院的主要问题在于没看住产妇,在剖宫产这点,双顶径9.9cm虽稍大但也要结合产妇骨盆条件来看,根据病历记录,9点40开始的静点缩宫素至19点10分宫口近全,这样的产程进展很顺利,在胎心良好的情况下没有明确的剖宫产指征,这种情况下剖宫产反而不合规,医院主动提出剖宫产分娩非常不合理。在没有推广分娩镇痛的地方,只有言语安抚或者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其他的只能靠产妇自己熬过去,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所以看住产妇的自残等行为很重要。很显然,这家医院有很明显的护理问题。&br&&br&
因此我个人来说倾向于家属没有说谎,医院在说谎。作为大夫我还是第一次站在医院的对立面。这家医院很聪明很狡猾也很坏,知道大众的高潮点在哪里,知道怎么带节奏怎么引导舆论,这家人很可怜,痛失亲属还要被全国的群众骂。说真的,医院就应该痛快的致歉,赔款,处理责任人,加强产房管理。错了就是错了,又是狡辩又是转移矛盾可能会平息事件,但这么撒谎的医生领导们,真的不会良心不安么?如果这事一旦反转,本身脆弱的医患关系更是雪上加霜。作为产科大夫,看着现在的舆论倾向,很难过。产科本身就是一个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地方,这么大的疏忽,真的不应该,这么恶意满满的再给这家人补上这么一刀,真的对得起你们自己的良心么?&br&&br&就评论补充回答:&br&
产房是无菌区,进入的人员均需要更换洁净衣服拖鞋,戴帽子口罩,参考手术室标准。此外不知道新闻里这家医院产房什么要求,至少在我们医院产妇在产房都是下半身不允许穿裤子内裤,盖被单,有事随时检查。所以不可能让家属进出更不可能像评论区那位执着的女士说的那样家属隔着玻璃围观含泪对望。&br&
有人说看产妇看不过来。就我们医院而言,大夫工作区及护士站设在待产室内(产房非病房),一间大屋子,保证每个产妇都在大夫以及助产士的视线范围内,恰恰类似于ICU的布局,待产室内有护工给产妇喂水喂饭以及扶着下地上厕所之类。任何一个产妇,绝对不允许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自己下地。宫口开全或者是近全的产妇移到分娩室专人看护指导分娩。说看不过来的,同时能有几个产妇宫口开全?如果这家医院分娩量相当之大导致常常宫口开全的产妇没有助产士或者大夫看管负责接生,那么这家医院更是有管理缺陷。&br&
有人说不可能疼到轻生。宫缩痛是超乎你想象的剧痛,就我产科这么多年的经历来看,一到宫缩就嚎叫&大夫求求你杀了我吧&大有人在,疼到哐哐撞墙疼到把自己全身抠的血迹斑斑的比比皆是。你没见过,不代表产科大夫没见过。&br&
至于丈夫签的顺产要求,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只是一个常规入院的知情同意,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指征,胎儿偏大也不是剖宫产指征,胎儿良好,为什么不选择阴道分娩?41周未临产,为避免过期妊娠,静滴缩宫素催产合情合理,医生这么建议,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听取。入院定下来大概的分娩方式,然后走一步看一步,要不然顺转剖是什么意思?这位产妇一切都好,产程进展顺利,唯一被忽视的,就是她的情绪变化波动。我没有说这家人一点没错,只是医院给出的证据很苍白,如果家属明确拒绝剖宫产,那么医院应给出一份8月31日当天(抱歉记错了事发当天的日期)的病情交代,上面有家属明确拒绝医院剖宫产建议的签字。&br&
医生拒绝剖宫产不是因为所谓的指标,剖宫产不是割一刀这么简单的,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盆腔粘连,瘢痕憩室的并不少见;再次妊娠发生瘢痕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甚至子宫破裂的风险也都是有的。应该推广的是可以减轻顺产80%以上疼痛的无痛分娩而不是像点菜一样想剖就去剖。&br&
有人说我为什么匿,抱歉我胆子小,毕竟是第一次站到自己职业的对立面,怕被人肉怕影响到我自己的工作生活。&br&
有人说我不是大夫,是不是你爱信不信(手动微笑)&/p&
详细看了网上公布的一些病历资料,我的观点和大众并不一样,想了想,还是说出来吧。 利益相关:产科女大夫 这事的责任在于医院,没的说。管理是很大的问题,19点10分记录宫口近全,20点产妇还能无人看管下地随意溜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管理漏洞。宫缩疼痛常…
&p&最近一边写论文,一边快进着看这个热播剧,还有三个星期就要交稿了,算是写的晕头转向的时候找点欢愉平衡。之前在另一问题“如何评价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写了一个回答,可能我觉得放在这个问题下更合适一点。&/p&&p&&br&&/p&&p&看到第十七集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b&贺涵应该是喜欢玩养成&/b&。在整部剧中,他对于周围朋友示好的方式,就是在&b&适当的时候给予重要的提点&/b&。在前几集中,有提到过,唐晶在十年前,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硕士生,可以说这十年贺涵和唐晶亦师亦友,是贺涵一手将唐晶培养成了现在的样子,其中有一场在酱子的戏,贺函恭喜唐晶出师。其实,出师了,也就是他们姻缘的结束,这种男方对强势女方无微不至的提点,实际上就是贺涵和唐晶一切悲喜剧的根源。&/p&&p&&br&&/p&&p&唐晶是一个善于学习,智力超凡,又很有事业野心的女人,对于外界给予她的提点,能够很快的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而贺涵这个人设,我发现他对于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有很深刻的认识,善于总结经验,这也意味着他能把有限的人生阅历灵活应用到无限的生活场景中,与人交际的分寸感和敏感度都很强。贺涵在指点唐晶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把自己走过的路,走对的走错的,成功的失败的阅历,总结成精华,统统传授给了唐晶。这也因此使唐晶能够在短短十年间,坐上火箭一般快速晋升,到如今已经很接近贺涵合伙人的级别,可以说再做成些大案子,可能两人就要平起平坐了。其实对于男性而言,总会有一些男子情结想给予女方事业和生活上的一些帮助,但当两个人的进步速度不一致的时候,速度快的那一方一定会抛下速度慢的,去追求更高的枝丫。这句话是剧里对罗子君说的,但实际上也是对于贺涵和唐晶两人关系的批语。其实这就是问题的核心,&b&贺涵是自己在摸索前进道路,必然不能走的特别快&/b&,会有成功有挫折,跟唐晶这样有人带路趋吉避凶比起来,自然进步速度上就打了折扣。实际上在两个人不断拉近职位的过程中,贺涵在唐晶心里的位置也就开始慢慢滑落为凡人,在唐晶“出师”的这一刻,其实也就意味着贺涵能再提点唐晶的已经不多,在两人的关系里,凭借贺涵的力量,再也没有太多余力帮助唐晶进步了。&/p&&p&&br&&/p&&p&在第十七集里,唐晶和陈俊生在一起出门走路等电梯的时候,唐晶对陈俊生说(大意):“看来在走下坡路啊,你跟凌玲是这样,你跟贺涵也一样。你现在觉得他是男神,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他跟你想象的并不一样。”然而平时忍气吞声的陈俊生竟然马上怼了回去,当然这是后话。其实这也是借这个咨询案子,剧里说了真正唐晶想说的,在她心里,现在职位上相距不远的贺涵,已经跟那个一路可以提点她的贺涵,不一样了。&/p&&p&&br&&/p&&p&其实这个剧也告诉男性观众们,&b&在自己还没有彻底身处安全位置的时候,不要试图去强行的改变他人的人生轨迹&/b&。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命格,强行为别人逆天改命,终究是容易自己反受其噬。如果一个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没有另一个人帮助下不能顺利得到一些进步,那么太多的帮助,反倒最后会使两人成为斗米恩升米仇的陌路人。就如唐晶也会认为虽然贺涵的提点很重要,但是自己的努力更重要一样,唐晶是不会那么感谢贺涵的,甚至会怨恨贺涵,可能没有贺涵这样的外力,自己生活里的一些苦恼,也许就不会存在了。这些痛苦的存在,可能本身就是贺涵为唐晶提升发展轨迹导致的负面的那一部分。两个人的感情和性格到了这个地步,实际上也就没有了什么调和的余地。&/p&&p&&br&&/p&&p&其实在看这个剧的时候,我常常有种自己生活里遇到的事居然在大屏幕里出现了的那种让人惊讶的魔幻现实主义感。我最好的一个同学W,他之前和前女友的关系,简直就是贺涵和唐晶的一万倍弱化翻版。当然W没有贺涵这么多的丰富的资历和资源,跟我一样只是一个还有点小聪明的博士生,但是相对比他小好几岁的女朋友而言,还是能指点和帮助她许多地方。W指点女友在大学里如何步步为营用成绩换小奖,小奖换大奖,用大奖换项目,用项目和履历换更卓越的顶级奖和荣誉,一步一步怎么上升能尽量多的利用学院的所有资源。他帮女朋友做课程报告,指导她撰写英文论文,帮助她申奖申项目,几乎W女友学生时代所有的课程作业、报告和文案材料都经过W的手,几乎每一门专业课W都参与过。W跟我说,曾经在他电脑里有一个文件夹,女友每个学期每个课程的所有需要参与评定最终成绩的报告作业他几乎都参与完成过,好些甚至是W直接操刀的。作为一个博士生,说实话,指导一个同专业的本科生如何进步实在是有太多办法了。当然,W女友也很聪明,如同这部剧里的唐晶一样有野心有能力。最后临近毕业时,几乎她已经拿到了这所名校一个本科生能拿到的所有荣誉,以及奖学金和各种项目资助,加起来可能能有十万多。我记得有一天,W突然很沉重的跟我打电话,那种虚弱的声音是我这些年从未听过的。他说这是他女友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最后一次期末考试的第二天,她突然跟W说的话,我听后至今记忆犹新:“你会的技能和经验我都学的差不多了,你也没有更多的能让我学习,能提点我的了。我要跟另外一个人走了,他能帮助我更多,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些年你指点了我很多,却也压制了我很多,我不想什么都听你的了,我想拼命逃离这种生活。”而距离这天的一个周前,她还频繁的让W帮她完成各种报告,甚至有的时候W搞不完,还要我帮忙打打边角,帮助她在各个专业课,选修课上取得好的成绩。一些课程论文W几易其稿,搁下手头马上要投稿的研究优先帮她做,搞到深夜很晚,我听他说了都很吃惊,心想我去还有这种操作?结局如此,也的确是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早也应该知道如此,读博本身就是一个进展缓慢的事情,在这几年中,W各方面进步的速度的确不像从前那么快了,而且学术研究也遇到了瓶颈,吭哧了一年多直到最近半年才算是有所突破。当女方逐渐从一个新手学会了W很多经验和手段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W在她眼中逐渐平凡化的过程,总有出师的那一天,总有翅膀硬的那一天,既然她已经尝到了这种有人提携的甜头,那一天到了,就是分道扬镳去找下一个鸟巢和自由的时候。&/p&&p&&br&&/p&&p&但这里其实也并不是说唐晶就是像W君前女友这样的人,相反,唐晶这样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性子,如果真是有一天贺涵的事业出现了暂时的困难甚至大问题,唐晶一定不会不管不顾。在遇到普林斯顿毕业的商业新贵的时候,唐晶也不以为意。&b&他们俩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贺涵的主导者人设崩塌之后,两个人相处模式的基石不在了&/b&,男方鸵鸟政策,女方步步紧逼,而并非是在贺涵已经无力指导之后,唐晶心生厌恶另攀高枝。这也是我目前觉得这部戏里略有遗憾的地方,贺涵和唐晶的人设多少有些阳春白雪,在上海有好车好房高薪,基本上没有物质的后顾之忧,所以到最后两个人冲突也只是生活位置从男强女弱到男女近似的新常态的极度不适应所导致。可惜在真实生活中,还有太多的欲望和诱惑,金钱,车房,更大的世界,有太多的理由让弱势方在被提点着进步完毕后,急切的渴望想更优裕的生活品质和更享受的生活节奏,抛下旧人,寻求更强力更适合的援助,这中间就有太多的悲喜剧,令人唏嘘扼腕了。评论区里也提到了很多这种培养模式在真实生活里的结局,这种生活的烟火气,有时候也的确把人熏的清醒很多。&/p&&p&&br&&/p&&p&人总是能在喜欢的文艺作品中看到很多自己生活里和周围人的影子,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择理论,喜欢一个情节,必然是因为它能触动人心里某些地方,甚至一些回忆。看到贺涵如此这样喜欢用提点的这种方式去帮助女方,突然间心里就有点好笑,原来曾经的W也不是那么孤独看来,这个好消息我得赶紧告诉他( ̄▽ ̄)~*。当然W也挺倒霉的,我之前也常常安慰他,你一青年才俊还愁没了下家不成。而且这也是个挺极端的例子,似乎贺涵也不至于投入的这么毫无保留,唐晶也不至于这么狠心,有时想想如此说来似乎生活好像比电视剧还更戏剧性一些(老W你要是看见了你可别抽我哈哈)。但其实常言说的也有道理,人各有命,富贵在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格局,如果本来似乎就不太相符,强行帮助别人更改,似乎结局也就是早早注定了的。谁说自己养成的就一定是合适的呢?其实说到底,还是两个人三观,能力,性格本来就比较匹配,在一起才能得到比较享受的感情,一方为一方付出太多,改变自己太多,终究不能长久,只能落得一身寂寞。&/p&&p&&br&&/p&&p&-------------------------------------------------更新分割线-------------------------------------------------------&/p&&p&说来这种男女关系里的互相帮助和进步,本来还是让人很向往的。但就如同这世间万物的规律一般,一旦失了分寸,变成了事实上的人身依附,情感关系也就有了太多利益纠葛的味道。贺涵和唐晶两个人,手下在一起挖来挖去,案子在一起挤来挤去,如果还能不心生龃龉,才是奇怪的事情。其实说到底,两人人的关系走到这一步里还是贺涵的责任,他作为两个人关系在中前期的主导者,没有为两个人的感情挖好护城河,让唐晶太深太过的介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其实从这个时候起,两个人的关系就开始掺杂起太多的利益杂质,以后还怎么能生活纯粹呢?&/p&&p&&br&&/p&&p&其实男女之间相互帮扶,本身没有大的问题,核心还是一定不能失了分寸,不能一方对另一方的侵蚀太过严重。而且这种模式也要看人的品性,&b&如果一方是很有能力和野心的人,比如唐晶,这样的鱼就必然不可能被贺涵养在自己的池塘里&/b&,三拳打死老师傅的事情就迟早会发生。&/p&&p&&br&&/p&&p&目前而言,我是比较看好贺涵和罗子君这一对的,抛开是不是抢了闺蜜男友的事情先不说,罗子君的性格,能力和处境,先天比较适合贺涵这一类指导型的男友。罗子君性子温软,做了十年的家庭主妇的生活让她突然出现在工作里如同没有獠牙的动物,太需要一个人对她有所帮助了。而她又其实对事业没有那么高的追求,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状态。这就是罗子君跟唐晶的区别——她对于自己的功成名就没有那么强的企图心,这也就意味着她在到达一定的生活舒适度以后,就不再会有强的动力继续玩命突破下去,毕竟支撑她的动力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事业成就。这就是罗子君自己不知不觉中为她和贺涵设下的护城河,接受指点,却又不会进步到威胁贺涵本身,给彼此都留下了很多的安全感和自我实现感。罗子君通过小进步找到了肯定自己价值的兴奋感,贺涵也在他的新的养成游戏里找到一个可以实现控制欲望却又没有威胁的满足感,这对于他们二人而言都是一种安全感的获得。毕竟十年的工作,阅历的差别,让罗子君永远也不可能再追上唐晶的积累,对于贺涵而言,罗子君因为他而带来的进步就永远都是可控的,再也不会有那种被女方咄咄逼人的进步威胁的忐忑感受。&/p&&p&&br&&/p&&p&&b&我感觉贺涵应该是一种控制型人格,是一种隐藏在温润外表和仪态下的强力男子主义风格&/b&,在性格深处,贺涵是有坚持的,对于开始频繁反抗自己的女性,这种脱离掌控感的境况就令他感到不适,也许这可能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他曾经不止一次对唐晶说过“我管不了你了”,“你也不听我的了”或者类似的表达,比如在17集里唐晶生病的时候,贺涵看到唐晶把办公室搬到了家里,其实他是很不悦的,不仅这样唐晶是在作贱自己的身体,更是她用一种暗度陈仓的方式在反抗贺涵的权威,让贺涵感到一种侵犯感。作为一个四十上下的男性,贺涵各方面的人生观和行事方式已经比较固定了,让他去改变自己这种思维方式,已经不太可能。而唐晶的这种强势的作风,自然也是在职场浸润已久,已经自成风格,不会变动。能变的只有罗子君,其实从家庭里生活了十年的她,那种职业和行为上的可塑性,跟十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并没有本质的区别。&b&对于贺涵而言,罗子君就是一个在家庭这个冰箱里冷藏了十年的应届毕业生&/b&,对于怎么调教新人,贺涵太了解了,他也享受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也能得到一种满足感。而罗子君的这种相对的进步又相对的温软,就是她的性格和阅历里给贺涵最好的物理分寸感。&/p&&p&&br&&/p&&p&------------------------------------------------更新分割线-----------------------------------------------------------&/p&&p&看了20-21集的预告片,里面提到唐晶要调职去香港待一年,再回来就是合伙人了,而贺涵现在正是坐在合伙人的位置。这意味着,奋斗了十余年,唐晶终于在贺涵的提携下,可以在职位上跟贺涵平起平坐了,其实从我的角度看来,&b&坐上合伙人的位置,才是唐晶正式出师的那一天,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两个人相处的基石彻底崩塌&/b&。十年来,指点和学习,提携和被提携,一直是贺涵和唐晶两人关系的核心,无论怎么竞争,怎么有利益冲突,贺涵都在职业发展上领先着唐晶至少一个身位,这个成就上的距离,就是两个人关系安全的保证。在唐晶成为合伙人的那个时刻开始,十年的男神贺涵,也就终于成为了身边的一个老资格的平级同事,再也不是高高在上光环熠熠的导师,这对于他们二人来说,恐怕从内心深处,都是会感觉有些异样和不适。从这个时候起,指导型男友的贺涵,再对唐晶的工作生活指指点点的时候,恐怕他自己也会觉得有些尴尬了,再相处下去,强势的唐晶注定会觉得束缚太多,你一个平级老干部凭什么管我?贺涵也会觉得十年以来的那种指导的成就感,再也无法触及。对于两个人而言,这种态势都是尴尬的。也许对于贺涵,当他指导唐晶晋升为合伙人之后,自然会欣喜,但其实内心深处也有种不安和怅然若失吧。就像自己的一个宠物,培养了十年,终于要放生了。&/p&&p&&br&&/p&&p&相对于贺涵,唐晶是一个在两性关系上有很高感情洁癖的人,对于过去的一些事情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同时唐晶和贺涵早期关系里这种驱使感和工具感,让她很难对贺涵有毫无保留的信任,更难有扎实的安全感,在两人一次又一次的工作利益冲突后,&b&她可能会觉得自己更像是贺涵事业和生活中的一个全职合伙人而不是被爱的女友&/b&,这也是唐晶总在说“你根本没那么爱我”的核心原因。这种不信任和忐忑起源于工作中,慢慢浸润生活细节,让两个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像大众情侣那般,是从彼此相信接纳后才在一起,有完整的信任基石。相比而言他们二人这种模式有先天不足,是在漫漫的岁月里逐步培养信任,但是这种信任又在一次一次的利益纠葛中不能发育完全,于是两个人在工作中都互相留一手有所防备,这种警惕感也潜移默化的在生活里生根发芽。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唐晶在事业上逐渐摆脱了早期对贺涵的依附以后,很多曾经的不美满就开始成为心头钢针,也会开始渐渐的用一种混合了愠怒、警惕、不舍、不安、不甘的复杂情感去看待贺涵。但在这种复杂情感里,随着两个人职位的逐渐接近,唯独当年对贺涵的倾慕逐渐淡化,甚至会有意回避这种情感。曾经作为实习生紧紧依附着贺涵的唐晶,太有一种不安全感了,她太想在两个人关系里占据相对主动甚至控制的位置,把两人的感情紧紧抓在自己手里,摆脱这种持续了十年的如履薄冰的感觉。其实这也是贺涵对唐晶教育的结果,他本身自己就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剧中借罗子君的口,也提及过多次。正如同恶婆婆都是从小媳妇来的,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也往往说话伤人脾气古怪暴躁一样,&b&人痛恨一种环境,最痛恨一种言行,但往往却是潜移默化的把它学的最好,用的最狠,继承的最完全&/b&,&b&古语说&/b&:&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b&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描述这种古怪的轮回&/b&。在唐晶和贺涵的关系里,贺涵用自己的控制性人格,培养的了唐晶,在这个过程里,不仅传授了自己的工作知识,也把自己的很多人生观价值观都夹带着传给了她。可以说在唐晶刚刚进入这个社会的时候,是贺涵一手培育了她的很多处事方式和思维习惯。作为结果,唐晶的控制型人格,也在她逐步的升职中越发明显和膨胀起来。在两个人旗鼓相当后,谁来主导两个人的关系?这是个重大命题。贺涵不会交出自己的控制权,这是他的生存生活之道,那么在唐晶还没有足够能力实现跟贺涵平起平坐之前,如何阻挡贺涵的进步并且快速提升自己的职位,就是核心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是她不在乎贺涵,是她太在乎贺涵。太在乎他,就一定要控制住他,主导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贺涵那么在乎唐晶,却又那么想控制唐晶一样。不过剧里第22集罗子君一句批语讲的好:“贺涵,你对于你掌控的了的女人,你不屑于谈婚论嫁;你对于你掌控不了的女人,你不敢谈婚论嫁。”可惜了在他们二人关系的这辆车里,只有一个方向盘。&/p&&p&&br&&/p&&p&在20-21集中,看到唐晶非常坚决地要调职去香港,恐怕对她而言,这份升职,&b&这份晋升后对贺涵的平等身份,甚至反过来主导两人的关系的舵把,是她最渴求的&/b&。十年的培育,何尝又不是十年的牢笼呢,她接受了十年贺涵的指点,也接受了十年贺涵凌驾在自己之上的压迫感,对于独立强势的她来说,恐怕也是一种解脱。这一天终于要来了,对她而言,这种潜意识里极度渴望的终点和自由,可能好些时候,让她也会觉得自己的言行就像被本能驱动一样。就像她在这集里自己说的:“如果得不到爱情,有很多的金钱也很好。”这句话如果翻译一下,恐怕就是:“&b&如果得不到贺涵100%的纯粹爱情,跟他旗鼓相当也是一件能让我愉悦的事儿&/b&”。马斯洛需求层次里所说的“自我实现”,恐怕即是如此。&/p&&p&&br&&/p&&p&PS:评论区最精彩 评论区最精彩 评论区最精彩 老司机都在评论区 ;)&/p&
最近一边写论文,一边快进着看这个热播剧,还有三个星期就要交稿了,算是写的晕头转向的时候找点欢愉平衡。之前在另一问题“如何评价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写了一个回答,可能我觉得放在这个问题下更合适一点。 看到第十七集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贺…
&p&在美国,科普一点也不轻松;但美国那边的科普水平,也比中国的强太多了。&/p&&p&为什么强?其实是个体制问题。因为人家有科普的动力,能发动更多资源,而咱们没有。&/p&&p&科普,就是一个营销的过程,你想让其他人能了解你的想法,并进一步说服对方支持你的做法。&/p&&p&就比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吧。&/p&&p&凭什么国家要每年花上这么多钱,扔到这什么飞向火星的形像工程?为什么不把钱发给大家?或者,来建一个对撞机?弄个高产田?去打金三胖?&/p&&p&美国是个民主国家,这就意味着,国家的这些花大钱的政策,需要打动民众,获得舆论的支持。像 NASA 这样科技含量重,投入大,又没有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机构,要想向民众贩卖它们的特殊意义,就需要科普来搞好和大众的关系。&/p&&p&这是 NASA 的网页今日截图(2015 年 4 月某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5f8a2c82bd7f829766e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9&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5f8a2c82bd7f829766ec_r.jpg&&&/figure&&p&&br&&/p&&p&人家的四个链接写得很清楚:&br&For Public:为公众&br&For Educators:为教育工作者&br&For Students:为学生&br&For Media:为媒体&/p&&p&这四个,是这个网页服务的对象。这页面是为这些人做的。&/p&&p&可点的太多,就点进里面的 NASA apps 里去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3e0c7ce4c39d3588cdb1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8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3e0c7ce4c39d3588cdb1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2cf48e6ddc8dc9d79e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6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2cf48e6ddc8dc9d79e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a85f59dbbb0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7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a85f59dbbb0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05cb4b6ec1fa8c862bf8d19e70e3f3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05cb4b6ec1fa8c862bf8d19e70e3f3a_r.jpg&&&/figure&&p&您数数有多少个 app?&/p&&p&这只是个网页而已。咱提了那个 Space Center Houston 这样的科技博物馆了么?&/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c7cbc251eced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这是展厅一角&/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299d0cb2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299d0cb2d_r.jpg&&&/figure&&p&这是土星五号的展厅&/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a1eedccfe0cd4ac15a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77& data-rawheight=&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a1eedccfe0cd4ac15a1_r.jpg&&&/figure&&p&这是工作中的宇航控制中心,一样向公众开放。&/p&&p&在皮尤中心最近的民调中(&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5-facts-about-americans-views-on-space-explor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5 facts about Americans’ views on space exploration&/a&),NASA 的受欢迎度高居第二,负面看法是最低的,也证明了其营销的成功。(唯一一个负面看法超过正面的,是国税局)&/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4ddd539e5fe6e3ea220d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9& data-rawheight=&4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9&&&/figure&&p&&br&&/p&&p&&br&&/p&&p&这是像 NASA 这样的巨无霸型研究机构。&/p&&p&咱换到小的,申请经费。&/p&&p&写基金申请,说白了就是营销,对象是基金的评审人员。没错,他们都是自己那行的专家。但隔行如隔山。要让他们在读完那十几页的申请书后就能明白你的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你给他们做好科普,循循善诱的告诉他们研究的来龙去脉,重要性与创新性,你为什么是这个研究的最佳人选,成功的机率有多高......&/p&&p&但这还不够,发给你钱的人,还要向发给他钱的人报告,就是国会,作为非专业人士的议员。议员们还要向选民解释,我这些年支持拨给癌症研究这多钱,连响都没听到,是为了啥。&/p&&p&所以在申请经费里,一般都会煞有介事的写上一段 Science outreach,就是这个研究如何能惠及普通人。而研究机构呢,也会有专门的科技文章作者,天天在把自己单位的某某成果写成媒体通稿,一股脑地发出去。&/p&&p&所以这些机构,也特别支持自己的研究人员走出去,在知名媒体上发文章,做访谈。当然,这些媒体为了自己的影响力,也很欢迎优秀的科普作者,和能把道理浅显易懂的说清楚的专业人士。&/p&&p&这个听上去,大众科普的质量,也就很顺理成章的强了。&/p&&p&那为什么说科普难呢?&/p&&p&的确很难。你有生存的压力,人家也有。&/p&&p&民众有那个时间,为什么不去看电影,不去看 NBA,不去博物馆,不去健身房,不去旅游...... 你可以去科普,别人也会打广告,做宣传,做各种各样吸引眼球的事,他们都在抢夺同样受众的关注。营销与公关这事,商家只比你更玩命。&/p&&p&更何况科普本身,也有自己的竞争对手。美国至今在课本里还在为进化论与神创论争执不下。媒体是私人的,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攻击别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p&&p&美国的科普从业者,就是在这样一个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下长大的。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思想的自由市场,从每一个角落,都可能会飞过来意想不到的攻击。他们只能以攻为守,不断的,变着花样的,为自己去做宣传。和媒体结盟,和教育工作者结盟,......&/p&&p&这也不是只存在于政府机构。美国的自治体制,决定了不管是政府,民间团体,还是公司,都面对着这种营销的压力。&/p&&p&就比如,我们当地的医院,会送给学校里的小学生免费的牙刷与科普书籍。当地的农民,会到学校里向小学生介绍土壤系统。当地的大学,会有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日。当然,他们面对的竞争,有当地的交响乐团来学校表演,当地的大学橄榄球队为学校捐健身器材,......&/p&&p&这是小的,大的呢。&/p&&p&比如吧,David Koch &br&有些人可能比较熟悉。作为保守大富商,因为支持茶党,反对奥巴马而有名。可人家也捐了很多钱在科普上。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环境保护的行业领袖,作出这样的投资,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比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000 &br&万,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1500 万,Smithsonian,3500 万。美国公共广播系统(PBS)里的著名纪录片系列 Nova,他捐了 &br&1000 万。每次打开一个 Nova 纪录片,David H Koch 的名字都会蹦出来,那些自由派的都气得直跳想把他踢出去吧。&/p&&p&这其实是个生存问题。&/p&&p&说个反例,就比如这个东西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0c4d54f678db894c92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6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p&在美国的朋友应该对它很熟悉。&/p&&p&是拉差香甜辣椒酱,每年销量超过 2000 万瓶。2013 年生产它的公司,被当地居民告了。原因是当地居民认为工厂生产线的味道太大,让附近居民感到不适。最后法院认定是拉差香甜辣椒酱胜诉,因为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是生产这酱的气味让居民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p&&p&这里,是拉差香甜辣椒酱其实是犯了一个错误,让事件以这样不友好的方式结束。作为生产商,在居民抱怨以后,它老板的反应是我们是当地支柱产业,纳税大户,为什么要这样对我?&/p&&p&什么叫营销?营销是一种双向沟通,是在理解营销对象的心理后,去顺着对方的关注点,来解释自己的立场。换一种心理,可能效果就很不一样。比如是拉差在收到抱怨后,就可以做科普,向大家分析出现呼吸不适眼睛流泪的真正原因,如何防治。它也可以科普产品的生产过程,邀请民众来参观,并展示自己为了防止对居民的影响而做的努力,等等。&/p&&p&很多传统的公司,尤其是客户不在本地的公司,常常会忽略这些事情,认为这是参与到社区建设是一种浪费资源。但在美国这种地方自治传统强的地方,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专门的公关人员,不断地参与到地方建设中去,成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让民众理解自己存在于当地的意义,以换取地方民众的支持。不然,就会慢慢被市民疏离,成为可以被牺牲的角色。拿出一部分资源,放到社区建设中去,不是浪费,而是一种投资/保险。&/p&&p&为什么要科普,因为这是一个生存问题。这是一个民主社会,开放媒体,和市场竞争下的必然选择。&/p&&p&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支持不会从地底下冒上来。只有自己去争取。体制决定了你需要向谁争取,向谁负责。&/p&&p&这是咱们国家航天局的今日截图(日期同上):&/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7b1ac6fb4f4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8&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7b1ac6fb4f4d_r.jpg&&&/figure&&p&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d0d9f94cca79cccc560d& data-hash=&d0d9f94cca79cccc560d& data-hovercard=&p$b$d0d9f94cca79cccc560d&&@格拉摩根伯爵&/a& 提醒,上面其实没加载完。我这里要再等一分钟以上才完全加载,然后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cf0b483d6bc4f7a1c221c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8& data-rawheight=&8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cf0b483d6bc4f7a1c221cf_r.jpg&&&/figure&&p&看上去还是过得去吧。当然不能点,比如点进“航天知识”里去,都是几年前的文章。只有“动态信息”里比较靠谱。(不过今年航天局网站上更新的速度似乎增加了不少,值得肯定。)&/p&&p&换个吧,这个好点:&/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a6b81e3e9fe59fd11a1a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8& data-rawheight=&8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a6b81e3e9fe59fd11a1af8_r.jpg&&&/figure&&p&时间错乱依然存在,比如左下角那个“未来发展”一栏,点一个看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c7de958c99a7a8f003b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8& data-rawheight=&2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c7de958c99a7a8f003bdc_r.jpg&&&/figure&&p&未来任务?&/p&&hr&&p&有人建议说放一个国家航天局网站现在的截图作为比较,也就是 2018 年 4 月 20 日(正好是原回答三年以后)。&/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c63c07cccb6121a0fef6fb134d3582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394& data-rawheight=&26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c63c07cccb6121a0fef6fb134d35827_r.jpg&&&/figure&
在美国,科普一点也不轻松;但美国那边的科普水平,也比中国的强太多了。为什么强?其实是个体制问题。因为人家有科普的动力,能发动更多资源,而咱们没有。科普,就是一个营销的过程,你想让其他人能了解你的想法,并进一步说服对方支持你的做法。就比如美…
魔方是一种手部极限运动。是有世界魔方协会和世界魔方锦标赛的。魔方运动目前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世界记录已经很难打破,WCA(World Cube Association,世界魔方协会)比赛有三阶速拧、四阶速拧、五阶速拧、三阶单手、三阶盲拧等十八个单项。全世界魔友热情似火,很多人在为提升自己的成绩而苦练着、学习着。&br&  我也是一名魔方爱好者,成绩很差,但是从我学会复原到现在已经快八年了。这期间我没有勤加练习,因为我身边没有人比我快,直到我去年年底第一次参加了魔方比赛,从那之后我开始练习了。&br&  我认真看了很多的资料。发现魔方的走向成功之路是很多的。并没有一条公认的最好的道路。但是新手接触魔方,大致的路线是差不多的。&br&==================================分割线(上面是絮叨)========&br&  主流的复原方法是CFOP,据本人保守估计这种方法的市场份额在95%以上。第二主流的方法应该是桥式。此外还有很多新奇和奇葩的方法。(这里我把层先法算作CFOP里面)&br&  我当然也是走在CFOP的道路上,所以这里只说CFOP。&br&&ol&&li&&b&【开始学】&/b&新手学习魔方最棒的地方就是 魔方小站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rubik.com.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魔方小站-实现你童年的小小梦想&/a&在这里学习“魔方入门玩法”。网站做的很好,视频图解俱全,很适合新手上手。如果仍然看不懂,就找身边会魔方的朋友帮忙吧。如果有高手朋友,他还会告诉你很多东西,让你在以后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li&&li&&b&【变快些】&/b&入门玩法基本上一两天就能不看教程复原魔方了。这时候你会有成就感了。因为是从无到有的跨越。但是每次复原都要5分钟,10分钟,甚至20分钟,未免有点着急,因为一共就短短的7步而已。随着每天反复复原,这些公式都被手指记住了,就越来越快了。有时候甚至想不起来那个由字母组成的公式,而是只会拧了,这就是公式被手指记住了。相信你的手指吧,它们可以记住很多公式哦。入门玩法玩到1分钟以内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成绩。&/li&&li&&b&【更高级】&/b&如果你有一个还不错的魔方,并且用入门玩法可以1分钟之内复原,那么可以开始学CFOP了。当然也有一些人玩到一分半就开始学CFOP了,有的人入门玩法都30秒了,才开始学。怎样都可以的。这里普遍的建议是先背PLL,提速最快,同时背OLL21~27。然后理解着背F2L,最后背OLL。Cross是没有公式的,但也有一些技巧和方法,网上有一些大神关于cross提速的心得。CFOP又会有很多问题,如C的观察,F的连贯,O、P的手速,都需要分别练习,然而怎么练习,很多前辈说法不一,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选择和学习。&/li&&li&&b&【是大神】&/b&如果已经进入了15秒,甚至12秒。那进步的道路更加迷茫,相信你如果通过看视频看论坛贴吧走到这一步,应该已经知道自己应该练什么了吧。我还没到那种程度,所以也不敢说。&/li&&/ol&&br&如果题主只是问怎么学会魔方。那么就是魔方小站。&br&CFOP魔方小站也有。就是“高级玩法”。&br&百度贴吧魔方吧是不错的地方。&br&还有一个“魔方吧”网站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f8.com.c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f8.com.cn/&/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但是有时候打不开。。。&br&如果你想买魔方的话,淘宝随便买买吧,都还不错的。&br&&br&我只会说这么多了。T T
魔方是一种手部极限运动。是有世界魔方协会和世界魔方锦标赛的。魔方运动目前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世界记录已经很难打破,WCA(World Cube Association,世界魔方协会)比赛有三阶速拧、四阶速拧、五阶速拧、三阶单手、三阶盲拧等十八个单项。全世界魔友热情…
&p&&b&留美GQ记者和耶鲁村官,谁才是局外人?&/b&&/p&&br&&p&昨天,一个朋友转发了一篇文章《耶鲁村官秦玥飞:权力的局外人》,是GQ的。&/p&&p&打开看了一下,最直观的感觉是这篇文章从写法上来说确实很GQ,然而从内容上来说却没有掌控好个人、权力和体制这个大命题。即便主人公是秦玥飞,读起来还是脱离不开一个普通村官所面临的迷茫和尴尬,只是程度不同而已。&/p&&br&&p&&b&最要命的是文章里的那种悲观,那种对一个人五年生活的否定,其实挺残酷的。&/b&而由于作者自己对政治和体制这两件事本身的理解不足,所写的东西又会让人有一种流于表面的乏力。于是读了一半,就放下了。&/p&&br&&p&今天一早,从朋友圈里听到一个消息。秦玥飞本人在私下表达了对这篇文章和作者本人的不满。具体是如何不满先不说,消息本身让这件事从一篇文章变成了一个故事,有冲突,有态度,有完整的故事线。&/p&&br&&p&所以我又好好读了一遍那篇文章。我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是这一篇文章里确实能读出一件事:作者和秦玥飞,两个同样是美国留学回来的人,在一件事上不可调和的基于知识和意识形态的矛盾。&/p&&br&&p&——————————————————————&/p&&br&&p&&b&谁才是局外人?&/b&&/p&&br&&p&文章的标题,在最开始的时候就给秦玥飞定下了一个颇具悲观色彩的基调——权力的局外人。&/p&&p&村官没有编制,在目前的体制下这个职位确实是一个局外人。所以这篇文章从最开始,&b&就是从一个特别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去思考村官这个现象和秦玥飞在做的事。&/b&&/p&&br&&p&这样的一个命题看似是无解的。因为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进入这个“局”对于刚毕业时的秦玥飞,或者很多留学生来说都很难。&/p&&br&&p&而作者文中确实还带着另外一种预设,那就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毕竟是与众不同的,是应该做出一些事情的。这样的预设,和体制的碰撞,最后得出的结论自然是秦玥飞成了权力的局外人。&/p&&br&&p&&b&不过,回过头来想一下,怎么样才是入局?&/b&&/p&&br&&p&我曾经采访过一些很优秀的,学习政治或者国际关系的留学生。谈到中国,谈到之后要做的事,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人可能会进入咨询公司,去做一些偏向技术层面的事情;有人会不断地发声,去改变某个人群的政治生态。&/p&&br&&p&实际上,这些留学生,包括秦玥飞在内,都是在以一种自己的方式进入政治这个牌局。而且在我看来,秦玥飞的方式是一种更加务实也更需要勇气的方式。因为他选择进入了农村——正是这些地方,民主政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p&&br&&p&为什么这么说?文中在提到县人大选举的时候,说到了贿选的问题。从媒体的角度来看,这是腐败。换一个角度来看,以贿赂的方式获取选票,说明这张选票在人事决定权和之后的政治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最起码说明了这个政治工具是可用的,说明了选举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选民的生活。&/p&&br&&p&就像秦玥飞在文中所说的:“普选、直选这些民主政治的概念,原来在中国农村都是实现的。”&/p&&p&这就像我们时刻关注着台湾地区的大选,不仅仅因为历史问题,还因为台湾像是一块“试验田”,关于民主政治的所有一切在这里都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预演。&/p&&br&&p&我能想象,秦玥飞在接触到中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并且把自己真正放置在这样的一种语境时,内心的激动。比起其它很多村官,很多留学生来说,秦玥飞所做的事显然已经让他深刻地参与到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p&&br&&p&我不知道这位媒体同行心中“入局”是什么样的。是身居高位,一呼百应?是结社结党,发行刊物?还是手捧万言书,一夕之间直达上听?&/p&&br&&p&或许,她心中的“入局”应该是忧国忧民的,应该是居庙堂之高的,不该是一条水渠、几辆校车或者几根路灯这样的“小事”。&/p&&br&&p&或许,她更欣赏能在讲台上高谈阔论,能聊聊“一个伟大理想”的那些人吧。&/p&&br&&p&——————————————————————&br&&/p&&br&&p&&b&“有理想”不是“无底线”的借口&/b&&/p&&br&&p&从政治里出来,我想说说媒体。&/p&&br&&p&看到这篇文章,包括了解到一些前因后果之后,我心情是比较复杂的。在媒体行业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深知中国媒体的弊端。这使我不会轻易去打击那些还有理想,想在新闻行业里做出一些事情的人。&/p&&br&&p&我只想说,在做事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些原则,媒体之“恶”就来自没有原则。&/p&&br&&p&这篇文章让我印象很深的地方,就是文中引用秦玥飞原话时夹杂的很多“fuck”,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我相信很少有受访者(实际上也有)会愿意在最后成文的时候还保留这样的语言。事实上,后面作者也提到,秦玥飞希望她能把这些口语化的粗口隐去。&/p&&br&&p&作者完全没有考虑受访者的要求,另外还在文中加入了一些原本应该off the record的对话内容。或许她认为这些粗口是能表现一个人真实的一面,或许她认为只要是发生的就应该记录下来,不然就是对新闻自由的干涉。&/p&&br&&p&可是,我想问:在写一篇人物专访的时候,什么算是真实?在不希望受访者干预自己的表达权力时,自己又有没有尊重受访者表达的权力?&/p&&br&&p&在我接受到的新闻写作的教育里,包括工作之后的和同行前辈聊起新闻写作的时候,大家比较一致观点都是一个“合格”的记者应该把自己的观点隐在文中。把自己的想法隐在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里。你的观点无处不在,但是又在文中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你的痕迹。&/p&&br&&p&这篇文章在前面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秦玥飞自己的语言,通过他身边人的言行,通过她对于秦玥飞工作环境“白描式”的展现,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了出来,甚至凌驾于受访者的本意之上。&/p&&br&&p&作者不遗余力地展现出了一个在经济以及公民素养上非常落后的中国农村的情况,可能,这就是这段采访给她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p&&br&&p&然而,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记者,在想着写出一篇更“深刻”的文章时,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去做好这样一件事?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有足够专业素养去排除掉个人的情绪,触摸到一件事最核心和最具价值的方面?&/p&&br&&p&&b&为了体现文章的深度,一味地去塑造一个和时代抗争的“悲剧英雄”,这样的行为和那些泛滥的“最美”评选又有什么样的区别?&/b&&/p&&br&&p&问了这么多可能不会得到回答的问题,我不介意再来说说自己的想法。&/p&&br&&p&在中国的媒介环境里,把新闻分成几个大致的类型:社会新闻、深度报道、时政报道、文娱体育以及其它行业报道。&/p&&br&&p&实际上这样的分类,确实有很多无奈的地方。比如时政新闻的记者,所做得事其实非常有限:解读时政,报道最新的政策导向,无非是这样。&/p&&br&&p&这就使得政治报道的这个范畴,实际上是空白的。而这篇文章的产生,本身是一个错位。是一个写人物专访或深度报道的记者,去做了一件本该是由做政治新闻的记者去做的事。&/p&&br&&p&记者在某个领域应该保持持续的关注和专业性,除了之前所说的,能够排除掉个人情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能素成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