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阿格列汀汀适合低血糖的人吃吗?

这样吃降糖药血糖不降反升!糖友服药注意4点
来源:39健康网
糖尿病患者想要更好的控制血糖,合理用药是关键。可是市面上降糖的药那么多,到底哪种更适合自己呢?其实,虽然降糖药很多,但归根结底分为以下六类,而且每一类都有它的适应症,只要记好这些,就能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降糖药。1. DDP-4酶抑制剂  代表药品:西格列汀、维格列汀、阿格列汀  适用人群:适用于胰岛B细胞仍有一定功能的糖尿病患者,或者单用双胍类、碘脲类药效果不佳时的联合用药  作用原理: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优点:无低血糖发生、耐受性好  缺点:神经性水肿、急性胰腺炎、心力衰竭  2. 格列奈类  代表药品: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适用人群: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作用原理:促进胰岛素分泌  优点:快速降低餐后血糖、起效快  缺点:低血糖、体重增加、心肌缺血的预调节较弱  3. 双胍类  代表药品:格华止、美迪康  适用人群: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作用原理:抑制肝原分解及糖异生、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影响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来降低血糖  优点:能减肥、降脂、保护心血管  缺点:消化道副作用、禁忌症较多4.磺脲类  代表药品: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  适用人群:有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作用原理: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达到降糖目的。  优点:能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病率  缺点:低血糖、体重增加、心肌缺血的预调节较弱  5. 噻唑烷二酮类  代表药品: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适用人群:伴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作用原理: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优点:无低血糖、减少心血管发生率  缺点:体重增加、心肌梗死  6.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代表药品:卡博平、倍欣、拜糖平  适用人群: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作用原理:通过延缓食物中碳水倾倒物的消化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  优点:无低血糖发生、降低餐后血糖、减少心血管发生率  缺点:胃肠道反应服用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其实,对于糖友来说,选择降糖药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准服用方法。那么服用降糖药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 不要频繁更换  有些药物在体内会随时间延长药物作用逐渐增强,所以不要随意更换。  2. 同类药物不要联合使用  每种药物都有最大剂量,没有用到这个最大剂量时,千万不要果断地认为这个药无效。当然,如果已经服用到了最大剂量,血糖仍控制得不满意,那就需要联合用药,但注意不要把同类药物联用。  3. 了解降糖药的排泄途径  充分了解降糖药的排泄途径,能有效避免药物在体内的积蓄造成不良后果。比如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用药时,就需要避开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4. 循序渐进  任何的降糖药都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因为血糖不会骤降,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让它稳定下来。糖友可以根据服药后的血糖监测情况进行调整,逐渐加大剂量,最终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程度。当前位置: &
& 低血糖病人可不可以吃黑枸杞呢?
低血糖病人可不可以吃黑枸杞呢?问
病情描述:
低血糖病人可不可以吃黑枸杞呢?要注意什么?
医生回答 答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淮阴医院
答低血糖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其在新生儿期则更为常见。由于新生婴儿反应低,发生低血糖后,往往表现不出典型症状,常被忽视,影响智力,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哺乳是预防发生低血糖的重要一关。对足月儿,一般生后半小时即可哺乳,如无奶需多吸吮,及时纠正并使其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对半乳糖血症婴儿,应停止给乳类食品,而给予不含乳糖饮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淮阴医院
答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在治疗上可以选择葡萄糖粉剂,葡萄糖粉剂可用于维生素缺乏症患者的营养及能量补充,用量为一次8~16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或与食物调和服用。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淮阴医院
答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在治疗上可以选择葡萄糖粉剂,葡萄糖粉剂是以葡萄糖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复方制剂,可用于维生素缺乏症患者的营养及能量补充。
其他类似问题
免费向医生提问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热门养生资讯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春雨诊所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春雨诊所App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春雨医生公众号
小程序 春雨医生+
扫描二维码
无需下载快速问诊
小程序 企业版
扫描小程序码
无须下载,直接使用
我有4年的糖尿病,近段时间血糖控制不好,打门冬胰岛素,怎么办?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你好,我有4年的糖尿病,今年31岁,近段时间血糖控制不好,今早空腹9.1,吃了半碗干饭,打门冬胰岛素16,二甲双胍1客克 中午空腹8.8,吃饭半碗,两小时是6.0,晚上餐前又是9.1,我午后没吃什么,为什么晚餐前又高那么多,确实不好控制,以前老是在上班时间低血糖,难受很久,所以东西也不敢吃少,不知道怎样才能平稳一些(女,31)
夏志勇医生
你的血糖有点波动,控制不太理想。27岁起病,我想请问你初次就诊时有没有相关抗体筛查排除1型糖尿病?你目前用的门冬胰岛素是预混的吗?30还是50?
30r,住院时才发现,医生说我们这边不能查,就直接用胰岛素,
夏志勇医生
你的父母亲戚中有患糖尿病的吗?你是一天注射两次胰岛素吗?剂量?什么时间发生低血糖?
家人都没有,我比较晚睡,晚上11左右,还有上午10点多,没次都很难受,没有力气,所以有时早上就宁愿多吃些
是两次,剂量一样
夏志勇医生
个人觉得你迟发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较大,目前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并不适合你,因为你的空腹血糖没有控制在5-6,同时有餐后高血糖,餐前夜间低血糖,血糖波动。建议你最好改用“三短一长”方案。先调整一段时间。
三长一短?
错了,什么是三短一长
夏志勇医生
血糖如果控制平稳,自身胰岛功能有可能部分恢复,诱导出现缓解期。你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血糖水平,改为“两短一长”,甚至“一短一长”,二甲双胍继续服用。你也可以试试用用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等,可以稳定血糖波动,αβ双调节
夏志勇医生
三餐前打短效胰岛素,睡前打长效胰岛素,是最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案,称为穷人的“胰岛素泵”。
那胰岛素呢
你好,我有4年的糖尿病,今年31岁,近段时间血糖控制不好,今早空腹9.1,吃了半碗干饭,打门冬胰岛素16,二甲双胍1客克 中午空腹8.8,吃饭半碗,两小时是6.0,晚上餐前又是9.1,我午后没吃什么,为什么晚餐前又高那么多,确实不好控制,以前老是在上班时间低血糖,难受很久,所以东西也不敢吃少,不知道怎样才能平稳一些(女,31)
分析及建议:
个人觉得你迟发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较大,目前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并不适合你,因为你的空腹血糖没有控制在5-6,同时有餐后高血糖,餐前夜间低血糖,血糖波动。建议你最好改用“三短一长”方案。先调整一段时间,血糖如果控制平稳,自身胰岛功能有可能部分恢复,诱导出现缓解期。你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血糖水平,改为“两短一长”,甚至“一短一长”,二甲双胍继续服用。你也可以试试用用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等,可以稳定血糖波动,αβ双调节,三餐前打短效胰岛素,睡前打长效胰岛素,是最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案。
猜你感兴趣
内科 副主任医师
武钢总医院
扫码关注医生,
方便随时咨询→ 维格列汀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维格列汀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健康咨询描述:
最近这两个月来,我头晕恶心,四肢无力,口干舌燥的很,不停的喝水,但是没什么效果,还尿频尿急的很,尿液泛黄,气味难闻,还有很多的泡沫,去医院检查,说是糖尿病,给我开了维格列汀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维格列汀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维格列汀片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当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至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维格列汀片可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维格列汀片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竞争性、可逆的DPP_4抑制剂,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是维持体内葡萄糖浓度的重要激素,都具有肠促胰岛素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GIP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受损,仅有GLP?l能发挥促胰岛激素分泌作用,它通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保证营养均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如洋快餐类食品)的摄入,选择适量蛋白、高纤维素的食品,合理摄取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脂类、鱼类、杂粮等。治疗糖尿病,建议服用金奈玛特选茶,纯植物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安全平稳降血糖,治疗效果显著。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维格列汀片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可与二甲双胍合用,尤其是当单用二甲双胍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可与磺脲类药物合用,尤其是当单用磺脲类药物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由于禁忌或不耐受等原因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效果是很不错的,建议可以放心服用。&&&&&&维格列汀片服用后患者一般未出现临床症状且无后遗症,大部分患者出现血管性水肿均为轻度,继续使用维格列汀可自行缓解。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 您好,维格列汀属于DDP-4抑制剂,属于新型的降糖药,降糖效果更显著。传统的促泌剂,如二甲双胍在改善血糖的同时有低血糖的风险,而DDP-4抑制剂主要葡萄糖依赖的促进β细胞分泌作用来改善血糖,从而低血糖风险明显减少,并且不像磺脲类降糖药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又增加体重的趋势。&&&&&&维格列汀片的药理作用是:在高血糖期间,维格列汀通过升高肠降血糖素水平,增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比率,导致空腹和餐后肝脏葡萄糖生成量减少,进而降低血糖。&&&&&&以上是对“维格列汀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问题分析:你好,维格列汀片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当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维格列汀片可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维格列汀片含有乳糖。有罕见的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Lapp乳糖酶缺陷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能服用维格列汀片。&&&&&&指导意见:维格列汀片是一种新型制剂,价钱较高,它主要是降餐后血糖为主,你现在血糖正常,可以换用其他药物试试,如瑞格列奈片或阿卡波糖等,检测一下血糖变化。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 您好,降糖药是有副作用的,磺脲类(如:格列苯脲)和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双胍类(如:二甲双胍)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以及乳酸酸中毒,还有导致低血糖的风险;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指导意见:维格列汀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维格列汀可与二甲双胍合用,尤其是当单用二甲双胍使用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维格列汀可与磺脲类药物合用,尤其是当单用磺脲类 药物使用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由于禁忌或不耐受等原因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可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当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和对于适合使用噻 唑烷二酮类药物的患者。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问题分析:你好,维格列汀片是通过与DPP一4结合形成DPP一4复合物而抑制该酶的活性,在提高GLP-l浓度,促使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的同时,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从而降低血糖。且对体重无明显影响。维格列汀片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低。因为维格列汀片不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底物,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无诱导或抑制作用,所以维格列汀片不太可能与活性成分为这些酶的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指导意见:复查血糖的同时,可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看下近三个月的血糖水平。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您好,糖尿病是因为这个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个血糖升高为主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应该规范化治疗,不建议使用降糖的中成药治疗的,平时建议服用琦肽菜籽低聚肽,琦肽菜籽低聚肽被称为“促胰岛素释放肽”。&&&&&&佳维乐可与二甲双胍合用,尤其是当单用二甲双胍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佳维乐可与磺脲类药物合用,尤其是当单用磺脲类药物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由于禁忌或不耐受等原因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佳维乐可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当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和对于适合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患者。&&&&&&以上是对“维格列汀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参考价格:3
参考价格:5
参考价格:11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当二甲双胍作为单药治疗...
参考价格:¥76
本品用于饮食控制、降低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
参考价格:¥19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维格列汀获批联合胰岛素适应证!专家共话“维胰联合”方案
除了单药、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如今维格列汀也能联用胰岛素了!
来源 |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不可避免需加用胰岛素治疗。但是,胰岛素治疗仍然存在众多隐患,容易出现如血糖达标率不理想、反复低血糖、体重增加等问题。因此,国内外指南均推荐胰岛素控制不佳时可联合口服降糖药,以减少单用胰岛素的不良风险。
在口服降糖药中,DPP-4抑制剂因其3大优势被多个国际指南推荐为较为理想的联用药物:显著降低血糖、不明显增加体重、低血糖风险低。近期,DPP-4抑制剂代表药物之一维格列汀喜获新适应证:当稳定剂量的胰岛素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胰岛素(合用或不合用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据悉,维格列汀是首批获得联合胰岛素适应证的DPP-4抑制剂。
11月5日在上海“维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王卫庆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璐璐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童南伟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启富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礼斌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林少达教授、德国Leipzig大学Matthias Blüher教授、诺华中国副总裁王嘉先生、诺华代谢产品组医学负责人范虹女士等人参与了维格列汀获批联合胰岛素适应证的庆祝仪式,并共同探讨“维胰联合”(即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方案给中国糖尿病临床实践带来的启示和意义。
图1:众专家参与维格列汀获批联合胰岛素新适应证的庆祝仪式
重磅!“维胰联合”中国临床证据首次亮相
从作用机制而言,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能够通过“内促外补”的两大作用,改善患者血糖:
1、内促:增加内源性GLP-1和GIP水平,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低血糖时促进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低血糖风险小;
2、外补:外源性补充胰岛素,迅速降低血糖。
在论坛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对该方案的权威中国证据进行了详细阐述。2016年,由宁光院士牵头的“维胰联合”方案III期临床研究发布于《Journal of Diabetes》杂志[1]。研究证实,在以中国人为主的亚洲T2DM患者中,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的“维胰联合”方案能够改善血糖控制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图2:王卫庆教授在“维胰论坛”现场演讲
该研究为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93例接受胰岛素(≤1 u/kg/天)联合/不联合二甲双胍(≥1500 mg/天)稳定治疗至少12周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国人群约占82%,1:1均分至维格列汀组(维格列汀+胰岛素±二甲双胍)和安慰剂组。
经24周治疗观察,研究共得到3点主要结论:
1. 在总体人群中,维格列汀组治疗能显著降低HbA1c达1.08%,血糖达标率(HbA1c﹤7%)达23.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HbA1c平均变化值0.36%,达标率11.2%)。在中国人群亚组中,维格列汀组治疗降低HbA1c达0.79%,血糖达标率(HbA1c﹤7%)达19.8%,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效果更加显著。
图3:与对照组相比,维胰联合组显著降低HbA1c
图4:与对照组相比,维胰联合组显著提高降糖达标率
2. 维格列汀组不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其平均低血糖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5.4%。王卫庆教授在演讲中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维格列汀的机制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图5:与对照组相比,维胰联合组不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3. 维格列汀组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同时,和安慰剂相比,不增加体重。
此外,众多研究表明,“维胰联合”除了能强化血糖控制但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等以外,还能够显著改善血糖波动,增加体内胰岛素分泌,从而减少外用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和次数。
Hold住全程!维格列汀从“二维”走到“维胰”
在论坛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陈璐璐教授对维格列汀的循证医学之“旅”进行了深入阐述。
图6:陈璐璐教授在“维胰论坛”现场演讲
从理论而言,与其他的DPP-4抑制剂相比,维格列汀具有如下优势:底物样酶抑制剂,更持久抑制DPP-4酶活性,显著升高GLP-1水平,更好抑制胰高血糖素水平;抑制餐后内源性葡萄糖(EGP)生成,且作用持久,是唯一直击空腹血糖的DPP-4抑制剂。
从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中对降糖药物的需求来看,无论是起始的单药治疗,到联合口服降糖药,甚至到最后联合胰岛素,以维格列汀代表的DPP-4抑制剂均能一定程度满足用药需求,可谓“贯穿全程”:
首先,既往研究证实,维格列汀单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HbA1c水平,相比安慰剂不增加各类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与阿卡波糖相比,维格列汀的降糖疗效相当,但后者耐受性更好,尤其在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
此外,“二维联合”(二甲双胍+维格列汀)方案也是临床实践中的常用方案,主要获益2大类患者:
1. 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者:该方案能降低HbA1c达1.1%,血糖达标,疗效优于其它二联治疗,且安全性好,同时改善胰岛功能;
2. 血糖高基线需早期联合者:该方案降低HbA1c高达1.8%,血糖达标;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低血糖风险更低,同时改善胰岛功能。
对于“维胰联合”方案,除上文阐述的最新证据外,既往国内头对头研究也显示,对于胰岛素和传统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双药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维格列汀与加用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相比能够更显著降低HbA1c(1.33% vs. 0.84%;1.33% vs. 0.81%)[2]。
从DPP-4抑制剂在我国获批适应证的情况也不难看出,在拥有丰富的中国人群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维格列汀获得了单药及各类联合治疗的适应证,能够满足大部分患者全程治疗的用药需求。
表:DPP-4抑制剂在我国获批适应证情况
在此次“维胰论坛”上,《医学界》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进行了简要采访:
■《医学界》:王教授好,请问您如何看待“维胰联合”方案在我国临床研究中得到的具体结果?您如何看待这一联合方案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地位?
■ 王卫庆教授:2016年由宁光院士领导的3期临床研究提示,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胰岛素联合/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50 mg BID能明显改善血糖,减少血糖波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这一研究提示我们,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需进一步降糖治疗时,“维胰联合”是合理选择。
2型糖尿病是进展性疾病,在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随着病程的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降低,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疾病进行管理。DPP-4抑制剂是适宜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而维格列汀是首批获得联合胰岛素适应证的该类药物。我们期待“维胰联合”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造福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
参考文献:
1. Ning G, et al.Vildagliptin as add-on therapy to insulin improves glycemic control without increasing risk of hypoglycemia in Asian, predominantly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Diabetes. )345-53
2.Tang YZ, et al. Diabetol Metab Syndr. 2015 Oct 19;791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空中乐享,掌握更多“维胰联合”治疗方案
MCC批号GAL1711298,有效期,过期资料,视同作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格列汀片的副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