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外用药物会影响肝功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外用药的注意事项_外用药有什么禁忌_母婴养生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外用药的注意事项_外用药有什么禁忌
之道网导读:外用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给孩子用外用药,并非简单地一抹了之。孩子的皮肤黏膜娇嫩,血管丰富,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那么,外用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吧。
给孩子用外用药,并非简单地一抹了之。孩子的皮肤黏膜娇嫩,血管丰富,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给皮肤、鼻腔、口腔黏膜上药时,要特别注意选择药物的种类、使用剂量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以避免引起皮肤黏膜损伤或全身毒副作用。因此,要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如果是自己买药,要仔细阅读。
皮肤外用药
常用药:硼酸溶液、百多邦软膏、艾洛松软膏、炉甘石洗剂等
夏天孩子最常见的就是痱子。一般性的痱子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保持室内清凉通风,经常给孩子洗澡,出汗后及时擦掉即可。还可以到医院开些消暑去痱水或用一些的中药水洗澡。如果痱子合并感染,可以涂抹金霉素软膏、百多邦软膏。
脓疱疮是孩子夏秋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躯干及四肢。疱液开始澄清,随后混浊、化脓,破溃后会糜烂。可用1% 龙胆紫溶液、百多邦或新霉素软膏外涂。治疗时要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摩擦。
如果孩子出现湿疹,要先找出致病因素,以便对症治疗。在红肿、糜烂、渗液明显的急性期,可用硼酸溶液湿敷,外用氧化锌油或百多邦软膏等。亚急性期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痒,可选用炉甘石洗剂,起到保护皮肤、收敛、消炎等作用。慢性期以止痒、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目的,可使用艾洛松软膏,但这是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给孩子使用皮肤外用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孩子患皮肤病或进行皮肤消毒时,不宜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水杨酸、碘酒等,以免皮肤发生水疱、脱皮或腐蚀。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外用药。
切忌给新生使用膏药之类的硬膏剂敷贴在皮肤上,否则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给孩子上药要遵循&浓度宜低,用药次数宜少,涂药宜薄&的原则。大量或大面积使用,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如过量使用硼酸,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会发生呕吐、红斑、惊厥。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可能引起全身水肿。
鼻腔滴剂类药
常用药: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麻黄碱滴鼻液
孩子鼻膜干燥、,通常要使用一些滴鼻剂治疗。在使用这些滴剂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鼻膜干容易引起,可用薄荷石蜡油滴鼻液,滴药时将药液顺着鼻孔内侧慢慢流下,可以起到润滑鼻中隔黏膜的作用。
谨慎使用麻黄素。孩子感冒出现鼻塞时,使用麻黄素类药物能起到缓解作用。但孩子对麻黄素很敏感,如果滴药过多或过于频繁,药液会通过鼻黏膜吸收,使孩子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发凉、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
年龄小的孩子尽量不用滴鼻液。因为婴幼儿的鼻黏膜很娇嫩,用滴鼻液会刺激鼻黏膜,导致鼻黏膜萎缩、溃烂。
不管哪种滴鼻液,都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性,造成药物性。
口腔黏膜用药
常用药:制霉菌素、金霉素甘油、碘甘油等
是一种口腔黏膜的性疾病。由于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较弱,所以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口腔黏膜糜烂、损伤。
如果孩子患,可以局部涂抹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具体方法为:将药物压碎,用棉花棒或用纱布包住手指,沾上药物后给孩子涂抹口腔,一天分3 ~ 4 次于饭后使用。在用药后30 分钟内,不要让孩子吃任何东西。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溃疡,可以给孩子在溃疡处局部使用抗感染药物,如2.5% 金霉素甘油或碘甘油,这样能起到止痛、消炎、促溃疡愈合的作用。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外用药物在治疗皮肤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手段。如应用恰当,可获得明显疗效,同样如使用不当或错误,可造成病情加重或导致药源4性疾病的发生。首先,应在正确诊断及了解自然病程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药物的性能,剂型,浓度及目前治疗进展状况。掌握患者个体差异,患病部位等,同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 正确选择剂型 常用的剂型有散剂,溶液,洗剂,酊剂、油济、硬膏剂、气雾剂等。这些剂型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要根据皮肤不同病期(进展期、稳定期、慢退期)及不同性质(急性、亚急性、慢性)选用不同剂型。依占皮肤病很大部分的湿疹皮炎类疾病为例,对剂型选用加论述:
1急性期 在红斑、丘疹、小水疱、无渗液阶段,可选用散剂、洗剂、乳剂;在水疱、糜烂、有渗出阶段,为使渗液停止,肿胀消退,应选用具有收敛、消炎、止痒药物的溶液进行湿敷或罨包;2 亚急性期 在丘疹、水疱、点状糜烂、痂皮、色暗红时可用糊剂、乳剂;3慢性期 皮肤损害以皮肤肥厚、苔藓化为主,局部耐受性强,选择范围广泛,则可选用糊剂、软膏、乳膏、酊剂、搽剂、涂膜剂、气雾剂等。掌握了湿疹皮炎类疾病三个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可举一反三,其它皮肤病的治疗照此原则就可以。
二, 正确选用药物及浓度 外用药物根据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分为清洁剂、抗真菌剂、收敛剂、角质剥脱剂、角质促成剂、腐蚀剂、剂等多种。临床上应根据病因进行选择。如真菌病用抗真菌药物,若误用激素类药就会使病情加重。另外应注意药物浓度例如水杨酸1%~2%有角质促成作用,5%有角质溶解作用,20%以上有角质剥脱腐蚀作用。
三, 患者个体的差异 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并区别对待之。如颜面部、颈部、、皮肤粘膜对药物较敏感,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婴幼儿皮肤细嫩,用药浓度宜低;孕妇药物吸收会影响,应禁用对胎儿有毒害作用的药物;有的患者对某些药物有过敏现象,如对氢醌、汞制剂等。药物的使用方法 选择适当的药物及剂型后,使用方法亦决定治疗效果。多为门诊患者,以自用为了主,若使用方法不当,则达不到治疗的目的,甚至延误病情。同时还应注意外用批的过敏和刺激现象及发生后相应的处理方法,均应告诉患者,并在病历上记录。有些外用药不可大面积高浓度使用,以避免吸收中毒。使用方法应详细交待清楚或作示范,并告知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调整使用方法。
05/1405/1405/1405/1405/1405/1405/0905/0905/0905/09
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
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
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
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05/16
养生之道网小满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小满养生、小满吃什么、小满节气饮食养生、小满饮食禁忌等与小满节气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与小满节气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小满养生专题。...白癜风的外用药物在使用时要注意哪些?白癜风的外用药物在使用时要注意哪些?夏娃部落百家号皮肤病离不开外用药物,外用药物对于治疗皮肤病至关重要,有些皮肤病单纯外用就能够治愈,白癜风也是如此,小面积损害可能坚持外用也可能有效,但多数患者需要外用的同时配合口服药物,外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用药物使用时面积不要过大,涂于白斑边缘内。多数患者治疗心切,涂药范围扩大,造成白斑没有变化,使白斑周围正常皮肤颜色加深,皮肤黑白更加分明。第二、可以使用牙签蘸药,以一定力度往皮损上搽药,药物涂均匀为止,尽量不要流至正常皮肤,药量不要过多,如果是药膏,适当揉一揉,以促进药物更好的吸收。第三、外用药物每日最多使用2次,若使用后出现局部灼热疼痛,可将使用次数由每日2次,减为每日1次或隔日1次,有些外用药可引起刺激反应或皮肤过敏,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结痂或皮损肥厚、瘙痒。属于刺激反应者,一般停药后,反应可自行消退,继续用药,一般不再发生反应。如果再用药仍出现反应,属于过敏反应,那就要更换药物。第四、多数治疗白癜风外用中药有光敏作用,晚上使用可能不出现任何反应,一旦白天使用,特别是经过日光照射后,会出现红斑、肿胀及水疱等反应,同时还可以伴有灼热或瘙痒。遇到这种情况应停止用药,反应会慢慢消失。再用时放在晚上试用,如果还出现同样反应,就不要再用了,可能出现了过敏反应。第五、如果是皮质激素类药物,面部、会阴部、皮肤薄嫩部位(腋窝、乳房下)最好选择低强度、低溶度制剂,一次用量不要太大,时间不要太长,注意局部出现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如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皮损没有好转,应该停止外用皮质激素治疗,选用其他药物治疗。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夏娃部落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夏娃部落,快进来和我们一起走进历险之旅吧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王继红 (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皮肤科& 河南郑州& 450003)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使用使用皮肤外科用药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方法 合理正确的用药从六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正确使用外用药所应注意的几点事项。结论 合理而正确的使用外用药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是药物发挥其应用的疗效。
【关键词】皮肤科外用药& 正确使用& 注意事项
&&&&&&& 根据相关医学资料报道,皮肤外科患者使用外用药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导致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有的是因为患者自身的体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有的是因为医院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外用药物本身的选择性的关系,甚者是患者自身使用药物把握不准确的缘由用量过渡或者不当引发的[1]。目前,由于皮肤病患者对此类疾病的了解不多或者缺乏皮肤病的相关知识,自己进行外用药使用的过程中,长出现用量过度或者过少的现象,不合理使用人数已达6成以上。怎样才能合理且正确的使用外用药是本文最主要研究的主旨内容,也是关键所在,合理使用药物及可以减少患者的疾苦以及毒副作用,而且还可以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本文就皮肤外科外用药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现在具体报道如下。
&&&&&&& 1 熟悉常用外用药物剂型的性质及作用特点
&&&&&&& 洗剂是皮肤外用药的一种药物挤,其主要包含溶液型、混悬型、乳浊液型、软膏剂或者也可以是软膏、乳膏、凝胶剂,除此之外,还包含酊剂、搽剂、醑剂、粉剂、硬膏剂、涂膜剂、气雾剂等等。使用钱必须仔细了解这些药物剂型的性质以及作用特点,可以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出现或不良反应,使用时尤其要了解药物挤型包含或者添加的辅形剂、溶剂、助溶剂以及透皮吸收促进剂等等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毛发部位就不可使用混悬剂,使用时间较长会导致皮肤干裂等粗糙症状的凝胶剂,尤其是皮肤组织出现发炎现象时使用还会导致患者皮肤瘙痒、有烧灼感以及蛰刺感等等[2]。
&&&&&&& 2 根据皮损的性质和病期选择适宜的剂型
&&&&&&& 不同程度的皮肤病也分为不同的病理病期,主要包含进行期、稳固期、退后期。比如湿疹在不同时期就具有不同的疾病性质,主要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在这几个不同时期的不同性质的病理情况也不尽相同,用药也就具有一定较大的差别性。湿疹在急性期间主要表现是红着呢、丘疹以及水疱,没有渗液出现时可以用混悬剂以及粉剂,渗液较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添加油剂以及糊剂与溶液进行冷湿敷;当皮损出现丘疹以及有小片增厚的现象,可以选用软膏剂、乳膏以及混悬剂;慢性期,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角化,干燥,以侵润肥厚为主,可选用软膏剂、乳膏剂;苔藓样变为主,可选用硬膏剂、涂膜剂、酊剂等[3]。
&&&&&&& 3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用药范围综合考虑外用药
&&&&&&& 由于不同年龄程度的皮肤使用药物具有不同使用方式的注意事项:比如妇女与儿童由于皮肤相对比较嫩滑,对外抵抗力也相对比较弱,在药物的使用中就应该格外注意,由于是关注药物的使用浓度的标准度,不宜过高,否则损伤皮肤;相对老年人来说由于年纪增高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水分的不断流失导致皮肤出现明显的萎缩状况,在使用外用药物的选择上就应该选择浓度低于成年人的使用浓度;相对而言对外用药物的选择上更加慎重的是在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不但需要考虑到大人外用药物使用皮肤的吸收力,还要考虑到胎儿对外用药物的不适应性以及作用影响性[4];进行大面积湿敷且开放性的使用药物,此时就要注意会出现吸收中毒的现象,需要缩小使用范围且药物使用量也必须严格把握住剂量。
&&&&&&& 4 根据皮肤的状态及用药的部位选择外用药
&&&&&&& 对于皮肤的用药使用需使用正确,尤其是对于已经丧失啊保护作用的角质层破损的皮肤,会加强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能力以及吸收程度,比如已经破损的葵殇皮肤或者是已经不能进行透皮吸收的皮肤,通过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可以增加皮肤的渗透性,甚至超过一半皮肤吸收的30%~50%,大大提高皮肤透皮吸收速度以及吸收程度,但同时也会导致皮肤损伤部位有疼痛感、过敏以及中毒等一些副作用的出现。常规情况下,不同部位的皮肤需要进行不同药物的正确使用,尤其是对于那些药敏性较强,比如脸部、颈部、阴部以及臂屈侧皮肤等部位,不适合用一些较刺激性的药物,但对于角质层或者透明层比较厚的部位,比如人的掌部,再加上毛皮脂腺结构相对缺乏,导致皮肤的透析性比较差,更难吸收与药物渗透的指(趾)甲部位,应用拔甲或用小锉刀锉甲板,方可起作用。
&&&&&&& 5 选择适宜的药物浓度及不同浓度的药物剂型
&&&&&&& 由于对外用药物的不了解,尤其是对其浓度的不了解,而导致使用后出现不适症状的人常有发生,不了解不同的药物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其差距巨大。3%水杨酸具有消毒和杀菌作用,而10%水杨酸有软化和溶解角质作用,20%水杨酸则是1中腐蚀剂;又如苯酚0.5%~3%水溶有人或者软膏,有止痒、镇痛作用,5%~10%酊剂可使用于治疗手足藓、汗疱疹,20%以上的水溶液可用于治疗局限性神经皮炎、软下疳,95%液化苯酚有脱色作用,用于雀斑、黄褐斑等。特别是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先用于低浓度,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浓度。
&&&&&&& 6 根据药物不同性质以及疾病的特点选择外用药
&&&&&&& 通常皮肤病患者最常接触的外用药物就是止痒药物,因为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使用的外用止痒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发挥性物质,如樟脑、薄荷脑、冰片等,另一类为有局部麻醉作用的药物,如石碳酸、地卡因、苯佐卡因等,不能任意用含激素类药代替止痒使用,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如盐酸诺美沙星乳膏,具有光毒性,涂药部位要避免光照;`菌病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先控制细菌感染,然后在控制真菌感染,一般先用含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物的混合制剂,待皮损消退后,单用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软膏,一般只需每日一次涂患处即可,尝试使用可造成皮肤萎缩、多毛症、继发感染、瘙痒刺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7 正确使用外用药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 7.1使用方法正确:如混悬剂,用前先摇匀,日涂多次;湿敷应用6~8层纱布,纱布取出挤至不滴水为度,并保持敷料潮湿和清洁,寒冷季节湿敷液还应适当加温。
&&&&&&& 7.2外用药物的保存也应注意,对其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比如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的凡士林的软膏、W/O型乳膏等,温度条件达不到就会严重破换其药物的使用疗效性,温度过高药物成分就会挥发或者迁移,过低可能也会易冻结,影响使用时的涂展性,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适宜温度才可以。含有机溶剂的药水,要注意瓶塞的密闭,否则溶剂挥发后会析出结晶。
&&&&&&& 7.3皮肤科外用药使用的过程中药密切关注患者患处或者身体变化,如果患者身体出现湿疹似的皮疹以及红斑等,还伴随有身体瘙痒、头疼等一系列过敏性症状,此时患者必须停药以及及时就医或就诊。
&&&&&&& 7.4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应更换另一种相同或者不同性质的药物。
&&&&&&& 7.5皮肤科患者外用药物使用之前,必须要对患处进行彻底清洁以及消毒,如果有结痂现象,消毒后进行痂皮软化去除,可以选用食物油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的药剂;如果患处开始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必须进行生理盐水清洁消毒干净,之后才可以涂抹药物;皮损处若见直径大于0.5m的水疱,必须空针筒抽出水疱中的物质,且必须对空针筒进行全面消毒,抽取时不得破损疱壁。有毛发的部位用药前,应先剔去毛发,然后再上药。
&&&&&&& 7.6患者局部用药前必须要清洁皮肤,且切忌用热水进行清洁以及用肥皂处理等,避免患者用药出的皮肤再次受到刺激损伤,通常情况下糊剂需要用油类清擦,温水清洗混悬剂。
&&&&&&& 7.7由于给皮肤清洁的洗剂以及使用的药水,通常情况下都具备易挥发的特点,如果使用过程中不注意要用时间以及次数,就会导致外用药物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可以增加患者用药次数,最好2h进行一次上药,除了酊剂以及软膏挥发性较小可以早晚进行一次用药,尤其挥发性较强的药物必须每隔5~10min进行一次。
&&&&&&& 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合理而正确的使用外用药物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姚秋燕,黄碧莹,林婉贞,邓斌.2000年~2004年广东省皮肤病用药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年第01期.
[2] 张毅,彭双发.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皮肤科的应用:《中国药业》2007年第13期.
[3] 沈才宏,周根芝.我院年妇科外用药应用情况调查:《中国药房》2009年第35期.
[4] 李荣凌,张先洲.某院外用制剂临床用药分析:《中国药房》2006年第23期.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银屑病及其治疗】外用药物治疗银屑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这些外用药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吗?-正解问答-正解网0【银屑病及其治疗】外用药物治疗银屑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这些外用药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吗?作者:安然失笑ゝ来源:正解网链接:投票0好问题烂问题同问已同问修改分享扫码分享复制网址OK了,粘贴即可!解答:1个同问:0人浏览:73次修改提问【银屑病及其治疗】外用药物治疗银屑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这些外用药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吗?&&&&&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1个解答0正解解答涂抹外用药前最好先洗澡洗掉一些鳞屑,然后再外用药物,以促进药物吸收,不能洗澡者也可直接外涂药膏。手掌、足底等皮肤较厚部位可以先外涂药膏,然后用保鲜膜或塑料膜封包,以增加药物的吸收。肘窝、腋窝、肛周到生殖器一带的会阴部等部位皮肤较薄,可首选激素类药膏。如果鳞屑较厚,可先用水杨酸制剂去掉一部分鳞屑后再涂抹激素药膏和/或卡泊三醇。头皮部位头发较多,药膏不容易抹开,最好选用液体外用药。病变皮肤减轻或消退后不可以突然停药,应注意缓慢减量,并按医嘱继续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参考资料丁香医生:健康问答 解答
1. 涂抹外用药前最好先洗澡洗掉一些鳞屑,然后再外用药物,以促进药物吸收,不能洗澡者也可直接外涂药膏。 2. 手掌、足底等皮肤较厚部位可以先外涂药膏,然后用保鲜膜或塑料膜封包,以增加药物的吸收。 3. 肘窝、腋窝、肛周到生殖器一带的会阴部等部位皮肤较薄,可首选激素类药膏。 4. 如果鳞屑较厚,可先用水杨酸制剂去掉一部分鳞...作者:来源:正解网链接:收藏已收藏感谢已感谢修改分享扫码分享复制网址OK了,粘贴即可!修改解答&&&&&##解答
1. 涂抹外用药前最好先洗澡洗掉一些鳞屑,然后再外用药物,以促进药物吸收,不能洗澡者也可直接外涂药膏。
2. 手掌、足底等皮肤较厚部位可以先外涂药膏,然后用保鲜膜或塑料膜封包,以增加药物的吸收。
3. 肘窝、腋窝、肛周到生殖器一带的会阴部等部位皮肤较薄,可首选激素类药膏。
4. 如果鳞屑较厚,可先用水杨酸制剂去掉一部分鳞屑后再涂抹激素药膏和/或卡泊三醇。
5. 头皮部位头发较多,药膏不容易抹开,最好选用液体外用药。
6. 病变皮肤减轻或消退后不可以突然停药,应注意缓慢减量,并按医嘱继续坚持治疗一段时间。
##参考资料
丁香医生:健康问答 [银屑病及其治疗](http://dxy.com/faq/5130)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我的解答&&&&&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登录正解手机版更便捷
面部外用药物应该注意些什么
  经常碰到有些患者,面部出现皮炎等瘙痒性疾病时,自己到药店买一些药物外涂,甚至自行应用激素药膏。这些患者会说,疗效还不错,抹几次就好了。因此面部每次出现类似情况,就会重复使用自购的药物,并且想起来就用,忘记了就不用,或者症状好转了就不用,加重时又用几次。到最后,有的患者会发现,面部皮肤过敏的频率愈来愈高,变得越来越敏感,皮肤潮红,甚至经不起冷热转换的刺激,有的脸上开始出现红血丝等。这些可能都是所用药物含有激素,而且长期不规则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提醒患者:  1、面部外用药物应严格选择,十分慎重。  2、自购药物选择药准字号药物相对安全一些。  3、应用激素药物,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因为糖皮质激素效价有弱、中、强之分,人体不同部位应用的种类都有较严格的要求,不恰当地长期使用会出现皮肤萎缩、多毛、血管扩张、激素依赖等副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播放(2971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阅读(583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阅读(130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3056)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阅读(3572)
│上海新华医院
阅读(159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播放(3767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
播放(46064)
│上海长海医院
播放(3928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
播放(4568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
播放(31979)
│珠海市人民医院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04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748号
所有权归属:新疆有来健康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沪ICP备号-4 Copyright (C)2018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