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罗圈腿怎么矫正可以通过手术很快矫正吗,而且不伤害孩子的骨骼?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采纳数:1 获赞数:9 LV2

不会吧!影响的话草原人不是每个都螺旋腿?

}

罗圈腿是人们对双腿呈O型或近似O型的一种戏称。罗圈腿是一种不正常的骨骼发育畸型造成的,医学上又称为膝内翻。外八字腿又称“X型腿”,医学上称之为膝外翻,是常见的腿部畸形之一。尤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外观很容易辨别,两脚并拢后两腿之间呈现O形空隙,症状越明显,两腿之间呈现空隙越大。膝外翻与此相反。如果得了这种下肢畸形,在孩子长大后,不仅失去了体型美,行走不利,有时还会影响参军、工作等等。

形成罗圈腿一般有两种原因:佝偻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因此要预防罗圈腿,从幼儿时就应注意预防佝偻病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幼儿时患佝偻病,形形色色的佝偻病骨骼变形。

小儿佝偻病主要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一方面是小肠吸收钙磷不足和肾脏排出钙磷增加,造成体内钙磷不足;另一方面是新骨生成障碍,不能钙化和已长成的骨骼脱钙。

2、运动、坐姿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

幼儿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生长钙化的。当青少年和幼儿由于一些特殊习惯,骨骼受某种方向的肌肉拉力,长期持续作用就会使骨骼变形。例如双腿长期持续夹持物品,像骑马等活动,也会形成罗圈腿。

应让宝宝仰卧,然后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是并拢的,如果有间隙,就应引起重视,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宝宝下肢发育的问题。一般1岁以上儿童两足跟并拢,两膝关节距离在3厘米以下为轻度,3厘米以上为重度。

1、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就说明是有罗圈腿了。

2、一般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两个指标,判断罗圈腿的轻重程度。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罗圈腿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

常态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时,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主动膝距指的是直立时两足踝部靠拢、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1)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为0的属Ⅰ度;

(2)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大于0的属Ⅱ度;

(3)常态膝距在3-5厘米之间的为Ⅲ度;

(4)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的属Ⅳ度。

(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运动,做20-30次。

(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30次。

(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

(4)两脚平行站立。先以脚跟为轴,做脚尖外展和内旋运动;再以脚尖为轴,做脚跟外展和内旋运动,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尽力用小腿夹住书,坚持一定时间。如果用橡皮带将两膝捆住做,效果更加显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15-20次。

年龄较大和畸形严重的病例,常需矫形外科治疗,满意的矫形效果有赖于术前的精心设计手术方案。罗圈腿均伴有胫骨内旋畸形,单侧可致肢体短缩,双侧可致身材矮小。手术时应同时予以矫正。对特殊病因引起的罗圈腿(如低磷抗D的肾形佝偻病),常需内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可行截骨矫形手术。

传统的罗圈腿治疗,常采用小腿外侧切口,行胫骨上端楔形截骨,腓骨在不同平面做斜形截骨,再以L型钉板或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并附以石膏管型外固定。

微创截骨孟和架外固定术矫正治疗O型腿等畸形,下地早(术后7-10天)、痛苦小、恢复快,孟和架的可调整性,使矫形效果确切,疗程短,比传统术式缩短1/3-1/2,技术在国内外领先,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是否会遗传这取决于导致罗圈腿或X形腿的疾病是否为遗传性疾病。

1、后天性疾病所致:如外伤、维生素缺乏及小儿麻痹等,在病人的细胞核内本无遗传畸形的致病基因存在,疾病本身也不会在体内产生一个遗传X形腿和O形腿的致病基因,这种X形腿和O形腿不能遗传,所以不是所有X形腿和O形腿会把畸形传递给后代。

2、遗传疾病所致:这类疾病会把畸形传给下一代。这种遗传疾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性代谢异常性疾病,另一类是遗传性骨发育异常,常见的有软骨发育不全、干骺端软骨发育不良、干骺续连症、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等。后一类疾病较少。

1、身体两侧的S型曲线被破坏,原本到膝关节应该内收的弧线消失,或者成为向外膨胀的曲线,视觉上就缺乏那种玲珑之美了。

2、由于罗圈腿的人,大小腿都是骨骼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导致下肢外轮廓线更加外移。显得胯宽,小腿特别弯。

3、罗圈腿的人,由于小腿膝关节下面向外突起比较多,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小腿很短。

4、罗圈腿的人,由于大腿曲线变化,从正面看,显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调。

5、罗圈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在行走时,不易保持平衡,容易摇摆,形成鸭子步,步态难看。

腿部的畸形不仅仅影响体型与健美,对人体健康也有损害。对人们体型的危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由于罗圈腿破坏了膝关节正常力的分布,使关节一侧所受的生物应力增大,对侧相对减少。天长日久,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进而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

罗圈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集中于膝关节的内侧,承重线内移。这就使得在行走和站立时,大小腿都是外侧肌肉用力多,而内侧肌肉无法用上力。结果造成腿部外侧肌肉发达,而内侧肌肉菲薄。于是双腿中间的缝隙更大;而双腿外侧轮廓线更进一步外移,下肢显得更加臃肿。

正常的膝关节,压力是平均分布在关节面上的。而罗圈腿的人,由于膝关节内翻,身体重量就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上。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力,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胫骨平台塌陷,继发骨性关节炎。到年龄大了后,就容易出现关节痛,影响到正常的行走活动。

孩子如为轻度的“O形腿”,爸妈其实不用太过忧虑。在孩子长大后或者是成长到一定年龄阶段时,这种症状基本上会有所改善。

1、走姿。千万不能外八字走路。外八字行走时,腿在向侧边用力,给膝关节一个外推的力。这样每走一步,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就受到一次牵拉和冲击,长期下去,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就会松弛,膝关节的外侧稳定结构不稳,膝关节就会向内旋,形成了。

2、坐姿。不能翘二郎腿坐,不能盘坐、跪坐。

3、站姿。不能中心落在一条腿上稍息姿势站立。稍息姿势站立的时候,着力的腿,膝关节也会受到向外的力,而内旋角度增加。时间久了,就会形成O型腿,或者O型腿加重。

4、。睡觉的时候,切切不可交叉脚。

5、运动。鼓励孩子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或运动,以增加双下肢肌肉的力量和对钙质的吸收。大部分的小患者在上小学之后,双下肢的形态基本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

6、饮食中多补充高钙质的食物如紫菜、奶酪、、海带、鸡蛋黄、黑芝麻、虾皮、大豆、荠菜、等。平时鼓励孩子勤以促进钙质的吸收。

我国民间有个传统习惯,常给刚出生的孩子用夹被、棉被裹得紧紧的,外面还要捆绑上两三道绳带,看上去好似一个行李卷,说是为了预防罗圈腿。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孩子的生理要求,也预防不了罗圈腿。

罗圈腿是由于孩子缺乏维生素D,使体内钙磷代谢异常以致骨骼发育障碍,到一岁左右会站、会走时,小腿受身体重量所压而呈弯曲状。家长若能经常让孩子晒太阳,不让孩子过早地站与走,及时添加维生素D,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孩子是不会成罗圈腿的。

如果让孩子象棍儿一样直挺挺地躺在“腊烛包”里,不仅妨碍孩子的自由活动,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束缚孩子手脚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你好,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导致的,如果是已经18岁的话,考虑是比较难以矫正的。你的情况可以先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明确具体的情况,积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矫正的,平时需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的。

广州伊丽莎白妇产医院 产科 主任医师

你好,罗圈腿又叫O型腿,是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导致的。可以口服鱼肝油进行补充维生素D,适当添加钙剂,慢慢会改善的。可采用主动或被动方法矫正,可作肌肉按摩,增加肌肉张力,以纠正畸形。

伊丽莎白妇产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

其这你小孩的这种情况也是跟缺钙有关系的,但是最主要的应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营养不良,佝偻病后遗症等原因造成,而这种罗圈腿,医学上称是O型腿。现在就给你推出一些矫正方法:1、直立,两脚并拢,两手扶膝做两膝向正前方的下蹲 起立运动,做 20~3O次. 2、弯腰,两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绕环运动,做20 ~30次.3、两脚开立稍大,弯腰,两手扶膝做两膝向内相靠停耗练习,每次停耗10秒钟,做5~10次。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主任医师

罗圈腿,也称O型腿,指的是双腿并拢时脚踝内侧并拢而膝关节内侧不能并拢,之间距离超过3厘米。测量时婴儿必须平躺且完全放松,可在婴儿熟睡时观察。O型腿是膝关节出现问题,需看医生。16个月婴儿往往走路还不稳,呈蹒跚状,很难在走路中观察清楚腿形。再有,是否为O型腿与缺钙无关。

}

  我们家宝宝10个月就会自己走几步了,到了一周岁的时候就能独立走路了,现在走的还算比较稳,可是最近发现他走路腿型很奇怪,说不出来就是腿型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后来才知道是罗圈腿。今天让我来和大家分享下宝宝罗圈腿怎么判别。

  宝宝罗圈腿怎么判别

  1  第一:罗圈腿只有等孩子长大以后才能看出来,一般来说罗圈腿的形成一方面和缺钙有关系,另一方面和走路的习惯有关系,所以给孩子补钙可以预防出现罗圈腿,走路的习惯要后天培养,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2  第二:家长可以让宝宝仰卧,然后轻轻拉直宝宝的双腿,让其脚跟处并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膝盖和踝关节也是并拢的。倘若膝盖分开超过了6厘米以上,家长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尽早确诊是不是罗圈腿。

  3  第三:罗圈腿也叫O型腿,即在孩子立正站立时,双腿膝关节不能并拢,这种情况多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引起的,在这个年龄阶段还可以使用矫正带进行矫治,若是孩子继续发育到骨骼定型的话,就需要使用微创手术进行矫正治疗了。

  想要让宝宝有个强壮的身体及骨骼,均衡营养、运动,是永远不变的方法,但是也不能过量的给孩子补充营养,这样可能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所以一定要适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圈腿怎么矫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