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拨出后要胆汁引流管多久才能拔做腹腔灌注化疗

晚期肝癌合并腹腔积液腹腔化疗前后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与护理经验--《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晚期肝癌合并腹腔积液腹腔化疗前后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与护理经验
【摘要】:目的比较PG-SGA评分法、血清白蛋白法及人体测量法评估腹腔灌注化疗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80例肝癌晚期并腹腔积液患者腹腔穿刺后留置引流管,引出腹水后腹腔注射顺铂40mg,每周1次,连续3周。在穿刺引流前后1周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采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白蛋白浓度测定法和SGA评估法之间无明显差异(P0.01),而体表测量营养评价法敏感度差,难以反应患者营养状况变化的真实情况。结论 SGA法完全有希望取代白蛋白浓度测定法及人体测量法,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
【分类号】:R473.7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鸿;[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志军,韩大正,袁玉莲;[J];中国基层医药;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伟峰;[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周剑寅;[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武装,孙桂华,宋鸿;[J];广东医学;2001年01期
丁国善,徐冠南,付志仁,李先兴;[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年04期
杨正德,焦平华;[J];前卫医药杂志;1998年01期
吕牮,张啸天,邢吉红;[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8年01期
王娟,陈峻青;[J];中华肿瘤杂志;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军;;[J];肝博士;2011年04期
张海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11期
舒丽华;;[J];当代医学;2011年06期
张玉英;;[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6期
李红键;[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李曦;施炳龙;;[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1期
黄兰翠;[J];华夏医学;1998年04期
胡巧云;张美英;吴红娟;;[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10期
孙爱云;邵青;朱瑾宜;;[J];护理研究;2010年29期
张安琪;胡富巍;万有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梅;;[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沙淑琴;;[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赵素芬;;[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韩黎;;[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林云萍;;[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张红建;;[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赵娟;刘桂贤;王秀芬;;[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张红建;;[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王金莲;;[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殷翠云;黎军;;[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姜三童;[N];延边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1.探讨应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患者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的影响,评估HIPEC技术方法的临床安全性。
2.初步探讨腹腔镜辅助HIPEC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疗效。
3.初步探讨B超引导下HIPEC治疗恶性腹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疗效。
资料与方法:
1.临床安全性研究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的25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证实,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出血倾向。其中胃癌根治切除术7例、姑息性切除4例,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5例、姑息性切除2例,卵巢癌完全减瘤术5例,不完全减瘤术2例。
2. HIPEC技术方法:将5-Fu1500mg、生理盐水ml加入HIPEC专用袋内,根据患者腹腔容积续加生理盐水至腹腔全部充满灌注液。开动HIPEC设备,设定治疗温度43℃,治疗时间60min,灌注速度500ml/min。HIPEC结束后灌注液自然引出,全部放出体外。
3.监测患者HIPEC前0min及术中15min、30mmin、45min、60min各时间点HIPEC进水口、出水口及患者体表、直肠、鼓膜的温度;监测各相应时间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分析43℃治疗温度腹腔热灌注治疗对患者体表、直肠、鼓膜的温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
4.腹腔镜辅助HIPEC组的临床资料:胃癌恶性腹水患者18例(未手术9例、术后9例),经剖腹探查、纤维内窥镜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CEA, CA199, CA125)、腹水细胞学检查诊断原发病。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有大量腹腔积液,B超检查评估腹水量,12例患者经多次腹腔穿刺抽液无明显缓解。12例患者腹水内可查见大量游离癌细胞,2例腹水呈明显血性、1例呈乳糜性。
5.腹腔镜辅助HIPEC技术方法:术前准备,气管内插管麻醉,脐下0.5cm作-1cm横行切口,插入Veress气腹针,吸尽腹腔内积液后,闭合法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3mmHg (1mmHg=0.133KPa),经脐下戳孔插入10mm、30°腹腔镜,探查腹腔内脏器,在腹腔镜引导下于右侧和左侧锁骨中线脐上两横指平面处各作5mm的第二、第三戳孔,在左侧锁骨中线脐下两横指平面处各作5mm的第四戳孔;先行腹腔镜辅助腹腔探查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临床分期、可否手术根治切除,对腹腔镜腹腔探查证实腹膜弥散种植转移、已不适合切除的患者进行HIPEC治疗,在腹腔镜引导下自第二、第三、第四戳孔放入灌注和流出导管至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最后将腹腔镜放至右下腹Trocar充分深入,拔出腹腔镜,在Trocar引导下将灌注管放至右下腹。
6.B超引导下HIPEC组的临床资料:18例腹腔恶性肿瘤患者(胃癌1例、胃癌术后腹膜弥漫种植转移4例、卵巢癌1例、卵巢癌术后4例、结肠癌1例、结肠癌术后腹膜弥漫种植转移4例,胰腺癌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腹膜种植转移1例、胃肠道间质瘤术后1例)。经既往剖腹探查、影像学、纤维内窥镜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腹水细胞学检查诊断原发病。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有大量腹腔积液,B超检查评估腹水量ml。
7.B超引导下HIPEC技术方法:静脉镇静基础麻醉下患者取平卧位,B超检查确定腹水量,常规消毒铺巾,B超引导下分别在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部位检查,选择腹水较深、腹壁与腹腔内组织无粘连的部位作为穿刺点,注意避开原腹壁手术切口部位。0.5%利多卡因局麻后在穿刺点作-1cm横切口,直径1cm腹腔镜专用Trocar穿刺入腹腔,见腹水流出后调整Trocar放入腹腔的角度,在Trocar引导下将有多个侧孔的灌注管(内径0.8cm,外径1.0cm,长度120cm)分别放至左上腹、右上腹,引流管(规格同灌注管,可互换)放至左下腹、右下腹,放入长度约40~80cm。如患者腹水量不多,可借助体位使腹水积聚于左下腹选择第一个穿刺孔,放入灌注道管后向腹腔内灌入适量生理盐水使腹部隆起,再选择其他穿刺位点进行穿刺置管。
1. HIPEC过程中患者体表、直肠、鼓膜温度和生命体征监测值如表1示。从表1中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HIPEC前至治疗60min结束时患者的腋窝、鼓膜、直肠温度平均分别上升了0.9℃、0.7℃、0.9℃,这表明,以43℃的治疗温度、60min的治疗时间、500ml/min的灌注速度进行HIPEC,虽然可引起患者体温稍微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同时HIPEC过程中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这也表明43℃治疗温度、60min治疗时间、500ml/min灌注速度进行腹腔热灌注治疗对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
2.腹腔镜辅助组HIPEC:患者第一次HIPEC后腹水引出量一般为100~300ml,以后逐日减少,一周后腹水引出量一般为5~30ml/d。18例患者两周后复查至随访结束,CR15例(83.3%);PR3例(16.7%),总有效率100%(CR+PR18例)。术后两周KPS评分为60-90,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患者持HIPEC后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好转,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贫血症状明显缓解,近期临床疗效满意;但术后2例患者出现触控种植转移。
3.B超引导组HIPEC:18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B超引导下放置灌注和引流管平均时间20~45min,平均放管时间35min。患者经第一次HIPEC放出腹水后第二天腹水引出量一般为100~300ml,以后逐日减少,一周后腹水腹水引出量一般为5-30ml/d。本组18例中两周后复查至随访结束,CR17例(94.4%);PR1例(5.6%),总有效率100%(CR+PR18例)。HIPEC治疗后患者KPS评分上升10-30%,中位上升数20%,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好转,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贫血症状明显缓解,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第二部分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基础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在HIPEC前后血清及腹水标本内miRNA的表达变化,初步建立胃癌HIPEC相关的特征性miRNA表达谱。
资料与方法:
收集进展期胃癌行HIPEC患者的5例血清和腹水标本,取HIPEC前为对照组,热灌注化疗后为实验组,共5组。每组取血浆2ml,用mirVana PARIS试剂盒分别抽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NA。测定浓度后使用Exiqon MicroRNA低密度芯片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microRNA谱。使用SDS2.3软件分析TLDA芯片数据。对比分析腹腔热灌注治疗前后两组之间microRNA表达的差异。
微阵列技术共检测到270个microRNA分子。聚类结果分析显示,相对于热疗前的血清标本,热疗后有169个miRNA表达上调,上调3倍以上的有19个,其中以hsa-miR-218-2-3p、hsa-miR-135a-5p、hsa-miR-377-5p、 hsa-miR-409-3p和hsa-miR-4326表达上调明显。101个miRNA表达下调,14个明显下调,其中以hsa-let-7a-5p、hsa-let-7b-5p、hsa-let-7c、hsa-miR-96-5p下调明显。
第一部分结论:
1.以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43℃治疗温度、60min治疗时间、500ml/min灌注速度的HIPEC治疗,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临床安全可行。
2.腹腔镜辅助HIPEC可先在腹腔镜下探查腹腔了解肿瘤情况,可充分应用微创外科技术的优势,对腹腔探查证实癌细胞腹膜广泛种植转移、不适合进行肿瘤切除的患者进行HIPEC,是临床不可手术切除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一种安全易行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B超引导下HIPEC可发挥B超检查无创伤,对腹水诊断具有特异性的优点,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费用低廉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结论:胃癌患者行HIPEC后可引起多种miRNA的表达上调和下调,提示上述miRNAs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癌HIPEC治疗的疗效和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进一步研究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有望找到相关的调控胃癌的靶基因和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为胃癌恶性腹水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73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康欢荣;蒋建;杜楠;;[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年04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志刚;卿三华;巴明臣;崔书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年02期
殷娟;戴鹏;谢正强;;[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应敏刚,陈路川,陈夏,周东,叶文飞,严俊,游原喻,臧卫东,曾毅,黄峰;[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1期
徐飚;王建明;;[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年01期
杨秋蒙,朱正纲,周曙,李琛,燕敏,陈军,于布为,尹浩然,林言箴;[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卢宜民;孔忆寒;张东兴;;[J];肿瘤学杂志;2007年04期
崔书中;巴明臣;黄迪文;唐云强;吴印兵;;[J];中国医疗设备;2009年09期
尹春柱,张强,郭芳芳,魏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年07期
祁超,李鼎九,刘洪亮,张福林;[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年06期
孙秀娣,牧人,周有尚,戴旭东,张思维,皇甫小梅,孙杰,李连弟,鲁凤珠,乔友林;[J];中华肿瘤杂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向明;于东红;王萍;张帆;蔡兆根;周蕾;承泽农;;[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5期
王为民;李成发;姚荣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詹圣伟;卞正平;蔡华英;;[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凌士亮;;[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池煜;宇庆诚;陈道俊;操基玉;;[J];安徽医药;2009年04期
张雪梅,缪小平,熊萍,于春媛,谭文,曲世宁,孙瞳,周翊峰,林东昕;[J];癌症;2004年11期
向姝霖,肖晓岚,凌晖,廖前进,周秀田,董琳,苏琦;[J];癌症;2005年08期
曾希;廖爱军;唐海林;易岚;解娜;苏琦;;[J];癌症;2007年10期
姚春梅;尹刘;况成国;罗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吕先鱼;;[J];北方药学;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屈淑贤;谢晓冬;郑振东;郝辉;;[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李珍;傅志泉;李春霞;周嘉鹤;胡甜甜;;[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张静姝;王春花;陈炳卿;杨艳梅;高彦辉;孙文广;;[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马建军;;[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郑应馨;徐恒卫;崔立新;云涛;;[A];2006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金焰;李明;孙文静;于旸;白静;陈峰;傅松滨;;[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王建芳;吴东平;孙彩萍;;[A];2009年浙江省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郭云珍;李妍;张晓晓;王建国;;[A];2013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外科护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蔡卫梅;陆志红;;[A];2012年“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刘艳;;[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路滟;[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卢震亚;[D];浙江大学;2011年
徐潮阳;[D];浙江大学;2011年
尹东;[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张树鹏;[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谢忆山;[D];武汉大学;2011年
蒋敬庭;[D];苏州大学;2011年
刘文天;[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魏国;[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杨桂芳;[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文君;[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田媛媛;[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林海;[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刘娟妮;[D];郑州大学;2010年
康秀梅;[D];郑州大学;2010年
贾玉洋;[D];泰山医学院;2010年
姜海荣;[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曲震;[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倪勤;[D];浙江大学;2011年
周园;[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欣;张振勇;吴丽娜;吴荣;;[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年08期
赵磊;付艳;康欢荣;张欢欢;石秀丽;孙君重;;[J];人民军医;2012年06期
赵辉;杜楠;孙君重;付艳;高珂;;[J];山东医药;2012年20期
费玉丽;李玲霞;王义芬;;[J];山西医药杂志;2012年11期
杜楠;赵辉;王海滨;李晓松;付艳;范忠义;陈殿君;孙君重;高珂;;[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卿三华,周锡庚,周正端,齐德林,姚明,梁立德,闻英;[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詹晓星;颜小琼;;[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9年06期
李保中,肖建安,王海学,魏林生,靳迎军,胡建民,贾海全;[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06期
孙静,胜照杰,王俊生,牛春莲;[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4年04期
何建苗,蒲永东,朱志东,杨波,董立国,赵学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应敏刚,陈路川,陈夏,周东,叶文飞,严俊,游原喻,臧卫东,曾毅,黄峰;[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1期
章岳山,李鼎九,肖美英,陈培端;[J];肿瘤防治杂志;2000年02期
束永前,刘凌翔,刘平,黄普文,殷咏梅,卢凯华,刘连科;[J];实用癌症杂志;2005年03期
尹春柱,张强;[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年02期
池丽芬,李民驹,汤谷平;[J];实用肿瘤杂志;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顾琴龙;[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朱崇兵;[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01期
汪泳;[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4期
王孟春,薛洪千,许东奎,孙作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丁士刚,张静;[J];肿瘤防治研究;2003年03期
王奇璐;[J];癌症进展;2003年Z1期
张瑞奎,李忠,石莹,唐贺文;[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张茂申,毛伟征,陈峻青;[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年06期
王怀璋,王程虎,郭晨阳;[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4年04期
万能斌,舒琼
,周征宇;[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品同;李艳萍;薛念余;李世岩;赵雅萍;郑志强;张超;郭心璋;;[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薛念余;黄品同;李世岩;黄福光;郑志强;王宗敏;;[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薛念余;黄品同;李世岩;赵雅萍;黄福光;郑志强;王宗敏;;[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孙元水;许晓东;胡俊峰;徐继;邵钦树;叶再元;;[A];2009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邹寿椿;;[A];胃癌诊治进展学习班专题讲义[C];2006年
徐惠绵;;[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薛文成;冯凯;孟冬娅;郑燕华;张建中;康辉;辛彦;;[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刘伟中;;[A];江西省第二届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苏炳光;蒋凤莲;蔡茂德;吴祥诚;钟良清;;[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易善永;[N];健康时报;2006年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张禹;[N];家庭医生报;2005年
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
王振国;[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磊;[D];山东大学;2013年
陈孝;[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陈自平;[D];山东大学;2006年
宋震亚;[D];浙江大学;2001年
黄茂涛;[D];四川大学;2005年
薛文成;[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李曼;[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柯重伟;[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陈健;[D];浙江大学;2010年
宋久刚;[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莫根;[D];南昌大学;2011年
吴雯雯;[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杨惠;[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张婕;[D];吉林大学;2009年
刘静;[D];南开大学;2011年
李宁;[D];郑州大学;2002年
任意;[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张茂申;[D];青岛大学;2005年
汤群锋;[D];苏州大学;2003年
张敏峰;[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的位置: &
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
优质期刊推荐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head_words:并发症+$head_words:护理","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并发症的护理"}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并发症的护理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并发症的护理
总结了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包括引流管渗液、腹痛腹胀、机械性并发症(堵管)、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情况的护理.认为加强心理护理、持续心电监护、严格无菌操作、严密病情观察和加强对症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 总结了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包括引流管渗液、腹痛腹胀、机械性并发症(堵管)、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情况的护理.认为加强心理护理、持续心电监护、严格无菌操作、严密病情观察和加强对症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汁引流术后注意事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