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回春八味益肾丸多少钱一盒钱

客服热线:400-885-5171
您当前的位置:
八味锡类散如何灌肠有效
八味锡类散如何灌肠有效
编辑:chenxiaofang
发布时间:
是一种灰蓝色的粉末的药物,多以寒水石、人工牛黄等成分组成,。,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八味锡类散治疗肠胃病,尤其是结肠溃疡。那么,八味锡类散如何灌肠较好?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八味锡类散的成分是:、寒水石、人工牛黄、珍珠(豆腐炙)、青黛、硼砂、硇砂(炙)、冰片。为灰蓝色的粉末;味咸、苦而辛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内有蕴热,外感时邪引起的瘟疫白喉,咽喉肿痛,喉闭乳蛾,兼治结肠溃疡。然而,八味锡类散的功效作用是可以治疗口腔溃疡的。也可以用西瓜霜喷剂治疗,注意饮食清淡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取药粉适量,吹撒患处或灌肠。方法:八味锡类散6g加6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晚睡前灌入。结果: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着依从性好。结论:局部灌肠尤其通过变动体位使药液在结肠内充分与病变部位接触,
意见建议:更有利于达到消炎、止痛、保护肠黏膜,促进病变黏膜修复,从而达到溃疡修复愈合的,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应该注意的是,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使用八味锡类散应遵医嘱。2.过敏体质者慎用八味锡类散。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4.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八味锡类散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经过我们对“八味锡类散如何灌肠较好”的简单介绍,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了。虽说八味锡类散可以采用灌肠的方法治疗,但是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如果发生其他的严重状况,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我觉得资讯有用
生活类资讯
人群类分类
件商品 共计 &
您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匹配,请重新输入
因您购买的药品中含有处方药,需要在登录或注册后才能进行预订!
使用合作网站账户登录八百方:
您的购物车中有商品已经下架,以下的商品不能生成订单:
请注意:系统检测到购物车中包含下架或者失效商品,点击确定去购物车修改!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苏沧桑【第五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8】《淡竹》
&&&&&&&&&&&&&&&&&&&&&&&&&&&&&&&
淡竹【第五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
&&&&&&&&&&&&&&&&&&&&&&&&&&&&&&&&&&&&&&
21.答案:特点&&
有无穷的欲望,难以抵挡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作用&&
为下文写竹作铺垫,反衬淡竹品质的高洁。&&&
评分:两问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空”是本质,“直”是表象,“淡”是升华;“空”“直”是基础前提,“淡”是发展提高。&
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答对两个要点得3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3.答案:不能。因为这一段由写竹到写人,拓宽了文章思路(或: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丰富了“竹”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 评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共3分。其它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24.答案: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淡竹品质的崇敬和赞美。&&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5.答案示例:“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草园里的其它植物面对灿烂而虚无的诱惑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只答出例句不得分。
&--------------------------------------------------------
15.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文章主要写淡竹,为什么在第3-5段写到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又为什么在第16-22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桥等人?(4分)
17.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
②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18.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3分)&
15.答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抒发了作者对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的一类人的赞美。
评分:共4分。每问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16.答案:从反面衬托淡竹的刚强、高洁、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运用对比手法,为下文写淡竹作铺垫)‘从正面表现淡竹像这些人一样具有或顽强、坚持或超然、坦荡的个性,拥有自由快乐的心灵。
评分:共4分。每问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17.答案:①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子作为庄稼中的精品,准备继续生长结实,走向辉煌的丰收。&
②语言简练,句式工整,赞扬了物质上清贫,心灵上富足的一类人。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示例: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
<font COLOR="#.文章&#9314;一&#9316;段,用不少笔墨写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答案&&作者运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用其他事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反衬出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
争、坚贞自守的品格。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含意。
(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2)他可以很人世……他可以很出世。
答案&&(1)“空”,指的是竹笑忘功名利禄。“盈满”,指的是淡竹满怀坚持、智慧、感恩、爱和友情。
(2)“人世”,是指淡竹身为济世良材,不论活着还是死后,都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出世”,指淡竹超脱俗尘,
融于自然,优雅散淡。
16.第&#9321;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一段文字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排比、引用、比拟等修辞方法。作用:&#9312;表现了淡竹不慕&&富贵名利、坚贞不屈、自守高洁的
品格,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的士大夫风范。&#9313;象征历史上自守高洁、不被世俗所容的人,深化了主
题,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17.文中多次写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在文中写到他哪些特点?请你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答案&&&#9312;外形清瘦且憔悴,与众不同。&&&#9313;身为济世良材,笑忘功名利禄,与世无争&&&#9314;不被世俗所容,但
坚守自我,爱憎分明(有节而直,不愿费心机)&#9315;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可以很人世,可以很出世)
&#9316;淡泊功利,身处孤寂,融情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快乐(其表面虚空,实则盈满)。
(1968~)笔名沧桑。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杭州人。1968年出生于浙江玉环。毕业于浙江大学政治系,现就职于中国民航浙江省管理局。多次在全国散文大赛中获奖。著有散文《银杏叶的歌唱》、《一个人的天堂》等。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笔名沧桑。 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政治系。 中共党员。 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先后任中国民航浙江省管理局办公室秘书、政治处文建办副主任,中国民航浙江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机关公务员,政工师。
  浙江省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
  著有散文集《千眼温柔》、《银杏叶的歌唱》、《一个人的天堂》、《风月无边》等。散文《永远的港湾》获浙江省城东杯散文大赛特等奖,另有多篇散文获奖。个人获杭州市优秀作家称号。
  现就职于浙江省作家协会。出版中国当代第一部写西溪长篇小说《千眼温柔》等。多篇散文入选全国各类散文选、或被各类选刊转载、教学资料,或被作为全国各地中考试题、高考模拟题。散文代表作:《淡竹》、《天堂》、《永远的港湾》、《孤山不孤》等。
  当代第一部写西溪长篇小说《》,曾获全国首届路遥青年文学奖,浙江青年文学之星提名奖等奖项。多次在全国性散文大赛中获奖,多篇散文入选全国各类散文年选。
苏沧桑的新浪博客:
苏沧桑的主页:
--------------------------------
&&&&仰望苍穹,常看见一朵云,在阳光下轻轻飘着,美丽高洁、自由自在。
&&&&假如,所有的生命都能以这样的形式存在,人间和天堂一定没有什么区别。
&&&&二十多年前的星空下,我坐在黑沙滩上,听姨婆给我讲七仙女的故事。
&&&&听完后,我问:“姨婆,天堂是什么?”
&&&&姨婆说:“是一个能使我们觉得特别幸福的地方吧。”
&&&&我又问:“天堂远吗?”
&&&&她想了想,说:“很近,你就是刚从那儿来到人世的。也很远,很久以后,你还会回去的。”
&&&&我懂了,原来生命是一个以天堂为起点和终点的圆圈。在这个漫长的圆圈里,我们永远够不着天堂,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永远无法体会到天堂的滋味,那种无与伦比的幸福的滋味。
&&&&所以,对我们而言,天堂是不存在的。
&&&&只好将充满希冀的目光转向滚滚红尘。地上走着的一个凡人,对应着天上的一朵云。人和云一样,最初来自大地和海洋,最后重归大地和海洋。不同的是,云无心,云优哉游哉,人有心,人便被无所不在、永无止境的种种欲望挑逗着,步履匆匆,铿锵坚定,从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在漫漫长路上,人与人争斗着,人向自然掠夺着,人跟命运抗争着,人在欲望的沟壑里挣扎着……在画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时,人带着满身的尘垢血腥回首往事,却再也找不到最初的自己,才知快乐总是稍纵即逝,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心灵的空虚成了最后的、永远的痛。
&&&&那么,生有何欢?
&&&&于是,在黑夜与白昼的轮回里,我无着无落的目光在苍凉大地和茫茫苍穹间徘徊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我孤独的心忽然被一缕圣洁的阳光照得通亮,高高的天际传来一个声音!一个未知之神的召唤!它说──
&&&&坚持,再坚持,你一定能保留一个独立的祭坛,在任何时空里,我便可以顺着星光,或者风的衣角,走进一个无比和平安宁的世界──
&&&&那一刻,我坐在夜色的深处,空气的怀里,只要一种简简单单的形式──看书,写作,或者冥想,我便成了另一个自己,一个真正的自己。那一刻,仿佛有无数只温柔的眼睛在字里行间注视着我,如无数天使的羽翼呵护着我。那一刻,我可以自由地往来于远古和未来,可以任爱恨悲欢汹涌而来,可以关注人类命运,也可以只倾情于一片落叶,一只蚂蚁……
&&&&当我将所有的感动,所有的真,所有的善,所有的美,用文字编织起来,我发现,那与生俱来、弥足珍贵的一切从未离开过我,那常被人们遗忘却又被人们追寻的一切从未离开过我。
&&&&一个人,拥有了如此富有而瑰丽的精神世界,她便拥有了整个天堂。
&&&&这个人无意兜售自己,却愿意展览一颗赤诚的心。就像一朵云变成一滴雨的执著,哪怕仅仅只有一颗尘土被它荡涤,只有一棵草为它感动,只有一朵花为它一放,只有一条河流记住它的名字。
&&&&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爱我所爱。还因为,我住在一个被人们叫做人间天堂的地方。
苏沧桑的散文一点也不像她的名字
&&&&依窗独坐,聆听着有一阵没一阵的晚风,悄悄滑过的窗纱,赶赴与风铃叮叮铛铛的约会,于是,回忆就像风前的铃声,在夜色里轻轻荡漾开来......
&&&&&&&&&&&&&&&&&&&&&&&&&&&&&&&&&&&&&&&&&&&&&
——《永远的港湾》
&&&&“我在江边走着,雾也顺着江走着,好象是两个同龄女子在携手散步,很亲近的样子。但我总有些自惭形秽。雾是单纯的,而我却不是。我有着这样那样的欲望,有着这样那样的烦恼。好在雾并不在乎,依然用她无声的语言,让我暂时忘却了俗世间的一切,成了瑶台上的仙人……”
&&&&&&&&&&&&&&&&&&&&&&&&&&&&&&&&&&&&&&&&&&&&&
——《与雾同行》
---------------------------------------------
三生石代自序
&&&&灵隐寺不远处有个隋朝古刹下天竺,下天竺不远处有三块石头,就是传说中代表“前生、今生、来生”的三生石。
&&&&三块嶙峋峥嵘的巨石,斜斜地矗立在深沉的绿色里,各自独立,又相互粘连。
&&&&朋友说,你看,“今生”最苦,被“前生”牵着鼻子走,还要挽着“来生”。
&&&&四周如隔世般荒凉、安静。草长得很长很深,几棵很老的麻栗树,有的被雷电击中过,只剩下黑色的枝干直指苍穹,有的被藤萝死死纠缠着。一只白色的蜘蛛在两片新绿间搭了个网,正在编织着无语的时光。
&&&&三生石上,记载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唐代洛阳名士李源与僧人圆泽交情甚好。一次,两人同游峨眉山,途中遇到岔路,起了分歧,最后依了李源。半路上,碰见一个孕妇,圆泽脸色一变说,唉,还是躲不过去了。她孕的就是我,已经三年了。三日后你去看看那个婴儿,我会以笑为证。如果有缘,十三年后的中秋之夜相见于钱塘天竺寺。说完,圆泽便圆寂了。三日后李源过去一看,刚出生的婴儿果然对着他笑了。
&&&&十三年转瞬即逝,李源如约来到天竺寺后的三生石旁。皓月下,一位牧童缓缓骑牛而来,隔涧高歌: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风吟月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道他就是圆泽,就想上前和他叙旧。可是牧童又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下瞿唐。”
&&&&余音未落,牧童已消失不见,一切如梦一般了无踪痕。
&&&&三生石,缘定三生的盟约。多少情人踏寻而来,虔诚相对,缘定于斯,盟誓于斯。三生石,也成了海誓山盟的见证。
&&&&可是,人,真的有前世来生吗?
&&&&如果有,那么,我与西湖有什么样的因缘呢?
&&&&1968年,我出生在一个叫楚门的江南小镇。父亲给我取名叫沧桑。
&&&&1986年,我十七岁,来到杭州读大学。我爱上了西湖,沉醉于它和我名字一样的千载沧桑。时光荏苒,我的爱越来越深,心里洞明,却从不曾表达。
&&&&2002年,当我在杭州度过生命里的第二个十七年,一位老师忽然约我写一本关于西湖的书。放下电话,我想,我与西湖一定有某种宿命的因缘。
&&&&可是,如果有缘,为什么前世没有和它约定,让我落生在杭州,做一个土生土长的西湖女儿?
&&&&如果无缘,为什么今生第一眼看到它,便再也不愿意离开?
&&&&如果无缘,为什么要让沉寂了十七年的情感开口说话?
&&&&多少年前,西湖在,我在哪儿?
&&&&多少年后,西湖还在,我又在哪儿?
&&&&西湖于我是永恒,我于西湖只是永恒之一瞬。所以,我不求来世,我宁愿相信一个更古老的传说:人死后,灵魂会重走一生的路,将生前的每个脚印一一拾起,再回到来处,重新投胎。
&&&&那么,当我死时,我只求上天允许我的脚步沿着时光之河回溯到十七岁,让我一遍一遍重走西湖山水,然后,罚我迟到的灵魂永远做西湖的一缕月光,一朵云,一滴雨,一枝清香,一叶柳,一句诗。
&&&&三生石旁,空冥之处,恍惚间传来明代憨山大师的一句诗:“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禅意之深,无法企及,心却像被闪电击中。
&&&&西湖,莫非你注定是我永难转身的月明帘下?
---------------------------
&&&&&&&&&&&&&&&&&&&&&&&&&&&&&&
&&&&&&&&&&&&&&&&&&&&&&&&&&&&&&&&&&
——苏沧桑
初冬,因为去看她,在一座江南千年古刹住了一夜。
她年过花甲,是我见过的唯一不说谎话、不说别人坏话的女人。每年,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去寺里住上几天,回来后神采飞扬,不知道是什么神秘力量,让她总是那么快乐。
穿过一条隧道,是一个遗世独立般的洞天。四周山峦的影子簇拥着一个遗世独立般的穹庐,天上一个遗世独立般的月亮,地上一个遗世独立般的我,眼睛见的,耳朵听的,脑子里想的,都变得简单,时间长了,真是可以忘记尘世的。
庙宇一层一层依山势往高处延伸,最高处,就是简朴的招待所,供善男信女们小住。夜还未深,便已万籁俱寂,那种静沁入灵魂,一夜间记忆一片空白,没有失眠,没有梦。凌晨,耳朵被带着浓厚当地口音的喃喃梵音唤醒。出屋,湿气润面,千年古树滴下一颗露珠,落到我右耳上,温暖瞬间蜂拥而来,我不由自主笑了,朝它,朝四周的树,朝天空,朝地上的草依次点点头,我感应到它们也和我一样,家人般互相打着招呼。
吃早饭了。才凌晨五点多。
寺庙的每一餐都比山外的要早,基本上是凌晨五点多,中午十点多,下午四点多。
和尚们一个食堂,香客们一个食堂。和尚们的菜,是货真价实的素。而香客们的菜,居然是素菜做成的鱿鱼、鸭肉、螺肉,肌肉的纹路惟妙惟肖,口感味道也很像!其实,香客未必受不了短短几日的无肉之苦,可寺庙真是体谅凡人,如此煞费苦心,像一个娘对待自己的孩子,简直是溺爱了。
吃完饭,她第一个站起来开始收拾碗筷,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我纳闷,悄悄问:“我们食宿费不是都交过了吗?怎么要自己洗碗?”
她说:“这儿不是赚钱的地方啊,食宿费意思意思的,到了这儿,要跟自己家一样。”
果然,香客们无论男女,吃完一个便出去一个,秩序井然,每个人桌前干干净净,公用的菜盘子,空了,便有人带出去洗,剩下的,则由最后吃完的那个人洗。没有任何人露出和我一样不解的神色。偶尔有几个人会争执一下,去抢别人手里的碗洗。
水大概是山上接的溪水,很冰,没有洗洁精,饭粘在碗上,很难洗,有时得用筷子刮。她洗了自己的,又来抢我手里的碗,洗完了,用公用的白毛巾仔细擦干,扣到青石台板上,那儿已经摞了好大一堆碗。
我有点反胃,说:“这么多人吃,也不消毒,毛巾能擦干净吗?”
她说:“吃的时候,会用开水烫过。”
&&& “谁烫呢?”
“有时是食堂里的师傅,有时我们自己,有时谁早来谁烫。”
“别人吃的碗也烫?”
“顺手的事。”
帮她收拾房间时,看到用过的一管胶水和一支水笔,她说:“别扔掉,也别带走,昨天招待所里的用完了,我走到隧道外好远才买回来的。留在这儿,免得下一拨人用又要跑出去买。”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不行,放这儿,服务员打扫时会当垃圾扔了,还是拿到总台吧。”说时迟那时快,她已经跑出门去,“不远万里”送到楼下的总台,我听见她不厌其烦地仔细叮嘱了服务员一番。
怎么一点儿都不嫌麻烦呢?
扪心自问,觉得自己还是善良的,从无害人之心,也有助人之举。但是,如果这个助人之举太麻烦,我可能只做到第一步,不愿花费精力做第二步,或者,根本想不到第二步第三步。而这一步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的确,谁能做到她那样呢?对家里的任何东西,她要将它们摆得很舒服,像对老人一样。比如一棵滴水观音,新长了很多叶子,挤着墙壁,她看到了,会第一时间冒着闪了腰的危险,使劲将盆子挪开,让叶子舒展。比如,对一双鞋,她绝不允许东一只西一只,或一只扣在另一只上,否则,它们不舒服,她也睡不好。假如谁将一件衣服领子朝下挂着,她会去重新挂过。一家人去吃火锅,她便提醒服务员,不要那种竹签穿的鸡尾虾,她说,杀生是难免的,但要痛快点。
她从不对孩子唠叨——妈妈把你养这么大,是多么多么辛苦,你以后要报答妈妈。她说,我爱孩子,是我自己的需要,没有什么特别伟大。
她对朋友好,只是因为他们人好,却从未想过有无用处。给陌生人捐款,她说,这样我心里好受些。人们说,现在的寺庙都商业化啦。她会说,师傅们也要生存啊。
我与她差的那一点点是什么呢?是对他人、对世界温柔致极的、毫不犹豫、毫无保留的爱与慈悲——就像那句话——“践地唯恐地痛。”
“哪来那么多坏人?我要是怕失去,防人家,别人也防我。可这么多年了,我谁也不防,也不见得就吃亏些。”
也许,这就是她总是那么快乐的原因吧。
太阳还很高,寺庙的晚饭时间到了。
想陪她吃完晚饭再赶回杭州,我们提早去了食堂。未进门,就见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香客,正将食堂所有的几十只空碗、几十双筷子摆放在一张大桌上,用开水慢慢烫着。老婆婆眼神专注,嘴角挂着微笑,全然没有注意到我们进来,苍老的手颤微微的,旋着一个个空碗,无比的仔细。好像,这本来就是她的职责,好像,这碗不是给陌生人用的,是给自己最亲的人用的。
她悄悄说:“听说,这个老婆婆本来脾气很不好,到这儿帮忙后,变得好得不得了,饭烧焦了,好的盛给我们大家吃,焦的藏起来自己吃。”
我脱口而出:“世上本无好人,装的时间久了,也就成了好人。”
她呵呵笑了,说:“虽是胡说,还真有点道理。殊途同归,有时‘装’的确是一条好路。”
我又脱口而出:“那您呢?从来不说别人坏话,总是那么快乐,总不是装的吧?”问完,我伸伸舌头傻笑,不好意思看她。
她丝毫未为我的不敬动色,依然微笑着说:“难道你忘了,你很小的时候,和弟弟偷偷到溪里玩,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可是我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打过你们。”
&&& “有吗?”
“有!”她说,“我特别后悔,从此天天告诫自己,哪怕自己再不开心,也要装成一个好脾气的母亲。”
想起影星成龙有一次在电视节目中说,慈善机构请他做戒烟形象大使,他说那不行啊,他抽烟的呀。人家非要他装不抽烟。于是,他装着装着,居然从此再也没有抽过烟。
她也是这样,装着装着,装了大半辈子,自然而然变成了无人不赞叹的、真正的、又好又快乐的女人。
这,难道不好吗?
也许,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习惯成自然。
人生本来苦多乐少,假装自己得到了很多甜,一定会比不装快乐些。
品德很坏的人,假装自己是好人,如果能假装一辈子,一定会变成好人。
人世间有很多小恶,拿它没办法时,假装看不见听不着,心地就会纯净些。
生活中有很多得与失,假装失去也是得到,就会豁达些。
心里有很多计较挣扎,假装自己很淡泊,装着装着,就习惯成自然了,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就像,婆婆手里的青花瓷碗,在斜阳下,看久了,宛如一朵朵圣洁的莲花。
临走,我跟她说:“有空,我还会来寺庙住一两晚。”
苏沧桑,女,1968年出生于浙江玉环。毕业于浙江大学政治系。现就职于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已出版散文集《银杏叶的歌唱》、《一个人的天堂》、《风月无边》、中国当代第一部写西溪长篇小说《千眼温柔》,曾获全国首届路遥青年文学奖,浙江青年文学之星提名奖等奖项。多次在全国性散文大赛中获奖,多篇散文入选全国各类散文年选。
---------------------------------------
&&&&&&&&&&&&&&&
柳浪闻莺·沉香
  &&&&&&&&&&&&&&&&&&&&&&&&&&&&&&&&&&&&&&&
柳浪闻莺是最富历史沧桑感的西湖名胜古迹。一千年来,从一个古老的普通村落,到南宋时最宏丽的御花园,直至褪去皇袍,还原为一个市民化的现代公园,它饱经风雨,却如一块定石般的沉香木,在浮华的人世间,保持着一份深沉隽永的清香——和它从前在森林里时一样的香。
第一炉香传说
  相传西湖原来只有九景,柳浪闻莺是后来加上去的。
  很久以前,西湖东南岸有一个叫柳浦的小村庄。一排排破旧的房屋掩映在密密的柳林中,住着郡王府的织锦户们。美丽的黄莺仙子爱上了织得一手好锦的穷苦青年柳浪,便变成十八九岁的姑娘,与柳浪结为秦晋之好。这一天,郡王为庆祝皇帝六十大寿,选中了柳浪的西湖九景缎,却觉得美中不足,“九字不到头,不能庆万寿”,便要柳浪在一夜之间赶织西湖十景缎,还规定这新添的一景里,要“有声有色”。有色容易有声难,这可愁坏了柳浪。黄莺仙子和柳树、画眉、八哥、百灵、芙蓉鸟等一起,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连夜织成了一匹锦缎。
  第二天,众人打开锦缎一看,只觉得春意扑面,齐声问这是什么风景。莺姑娘说:“这叫柳浪闻莺。风吹杨柳翻绿浪,枝头常闻莺啼唱。织上杨柳就有色,织上黄莺便有声。”众人叹服。从此,西湖九景缎改为西湖十景缎,柳浦也成了天下闻名的柳浪闻莺。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绿成阴。折取一枝入城去,叫人知道春已深。”
  每当早春三月,柳浪闻莺便迎来了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最美时节。临水一树树绿柳如烟如梦,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的,是“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的,是“狮柳”,远眺如少女浣纱的,是“浣纱柳”……望不尽的浓阴深处,有婉转莺啼,有三三两两踏青的男女老少,有一个个因春天而起的梦想。
第二炉香回望一个古老的春天
  1162年夏末,五十五岁的宋高宗赵构自觉年老体衰、身心俱疲,便传位于他的过继儿子宋孝宗。宋孝宗为了侍奉太上皇出郊游西湖,便在西湖东南岸兴建了京城最大的御花园——聚景园,即柳浪闻莺的前身。聚景园南起清波门,北达涌金门外,园内叠石为山,异木名花、亭台水榭遍布其中,湖光潋滟,繁华似锦,是南宋帝后们临幸最多的御花园。
  在一个古老的春天里,太上皇、皇上、皇后和嫔妃们又大驾光临,进园游赏。全园早已大肆粉饰一番,楼台廊榭摆满了珠翠、鲜花、玩具和各类瓜果食品,极尽奢华。
  那是一幅南宋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也是一场洋溢着天伦之乐的家庭盛会。老人们在会芳殿歇了歇脚,又上“瀛春”、“揽远”两堂坐坐,看看“柳丝地,轻风摇扬”,听听“两个黄鹂偏得意,和鸣,疑奏鸾箫与凤笙”。女人们迈着小脚,款款走在刚刚发芽的嫩草地上,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年轻的男人们有的走过凌驾于水港之上的柳浪桥、学士桥,登上豪华富丽的御舟绕堤闲游,有的找了块安静的地方垂钓,还有的在玩“车船”,用车轮脚踏而行,船速飞快,无比新奇。忽然传来孩子们的高声欢叫,原来,园里还有球场、游乐场,男孩女孩们正在抛彩球、荡秋千。
  大家走累了,玩累了,便停下来,聚在射厅,一边吃吃喝喝,一边拉拉家常,看舞女、乐师、武士与各色杂技艺人的表演。真是“柳阴深霭玉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林外莺声啼不尽,画船何处又吹笙”。
他们说,真美啊!
  与此同时,湖上荡漾着一只只游船,有龙头画舫,有两层的楼船,有漆着红漆的红船,还有“百花”、“十样景”、“七宝”、“金狮”、“劣马儿”、“罗船”、“黄船”、“董船”等各色各样的游船。船上坐着一户户百姓人家,也有老,也有小,也有男,也有女,也有欢声笑语,也和湖边的那户帝王之家一样。
  他们说,真美啊!
  这时,一位船夫划过来一只叫卖羹汤、时鲜果子、蔬菜酒类的瓜皮船,他忽然惦念起家里的老老小小,便想,过两天,就是老母亲的生日了,那天什么生意都不做,也让他们到湖上享受一下吧。
想起那个情景,他在心里说,真美啊!
  然而,那个美得极致的春天转瞬即逝。元蒙大兵南攻的马蹄声打破了人们的春宵一梦。梦醒了,一切都来不及了。随着朝廷的没落消亡,聚景园慢慢成了“散景园”,沦为沼泽、坟地,直至清代以前,这儿一直是满目衰朽颓败,只有柳浪依旧,莺声依旧,在残阳里凭吊着“燕子飞来,桃花不语,阅过几沧桑”的苍凉。
第三炉香灯火阑珊处
  我去过两次柳浪闻莺,一次在白天,一次在元宵夜。都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白天的事记不太清楚,记得和小胡阿姨、女儿心心去柳浪闻莺放风筝。这个大型的公园和杭州其他公园无异,一派平和气象,人们或打牌或读书或嬉戏,偶尔湖中跃起一两条鱼,溅起细碎的水花。
  记得最清楚的,是风筝线缠在树上了。小胡阿姨二话不说,脱了鞋子就往树上爬。人们见了,三三两两聚拢过来,帮她指点着“这儿这儿”、“那儿那儿”。风筝被她完好无损地取下来了,大家笑着散开了,心心的脸笑得比春光还要灿烂。
  而夜的柳浪闻莺一直在我心里盘桓不去,因为每年去柳浪闻莺附近看杭城最大的元宵灯会,总会看见灯火阑珊处一个寂寞的身影——南宋女诗人朱淑真。
  朱淑真是杭州人,曾住涌金门内如意桥北,即现在的柳浪闻莺附近。她自幼通文擅词,聪慧过人,才貌出众,是我国明代以前女作家中写作诗词数量最多的人,与李清照齐名。朱淑真一生婚姻不幸,孤寂的心灵寻寻觅觅着自己的真爱,却因世俗难容,最后抑郁而终。
  朱淑真的《断肠诗集》、《断肠词集》曾风行于世,其中《元夜三首》,写尽了杭城元宵观灯盛事,也写尽了她一生对爱的憧憬和失落。
  其一:“爆竹声中腊已残,酴苏酒暖烛光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
  元宵灯节起源于人类对火的崇拜,寄托着人们驱赶妖魔鬼怪、召唤春天的美好愿望。元宵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女子的节日,自古以来,元宵灯节,倾城出动,连一向被禁止外游的闺中女子也可开戒弛禁,趁机与恋人约会,结伴观灯,或去灯火稀疏之处表达爱意。诗歌充满了朱淑真对元夕的企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其二:“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哪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杭俗正月十五元宵,灯市最盛。满城的龙灯、船灯、马儿灯、兔儿灯、鱼儿灯、走马灯、生肖灯,满街的游人,还有鼓乐杂耍,通宵歌舞,极为喧闹。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朱淑真和无数杭城少女们一样,走出了家门,深深沉醉于灯火般辉煌的爱情里。其实,直觉早已告诉她,那只是一场梦,只是她不愿意醒来,她“但愿暂成”,她“不妨常任”,然而,“未必明年此会同”,真的成了一句谶言。
  其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在新年的第一轮圆月下,月色如旧,华灯如旧,物是人非,不堪回首。这首千古绝唱里,不见一个“悲”字、一个“愁”字,却让世人看见了怎样孤立无援的一颗心啊!
  灯火阑珊处,那个潸然泪下的人,是她,还是我?
  多年前,台湾诗人洛夫在《杭州纸扇一把题赠痖弦》中这样写道:
  “你最好把扇子搁在窗口,风来时,当可听到隔世的啁啾,那便是,柳浪闻莺。”
  读到这儿,我想起了另一位台湾作家琦君。她在杭州长大,后来去了北京,再后来去了台湾。她走的时候,大概十七八岁,而我,也是十七八岁到了杭州。时空的错觉中,仿佛是她走了,我来了。不知道以后,我们还会去哪里,但风来时,一定会有“隔世的啁啾”,在心里,在梦里。
-------------------------------------------------
&&&&&&&&&&&&&&&&
烟花吻上西湖的脸
  “一朵烟花,一丛石竹,一只画眉,它们都是有前世的吗?”
  当2002年西湖博览会的第一朵烟花点燃夜空时,老王忽然想起了一篇小说里的句子。
  美丽总是稍纵即逝,历史也已变成黑白的文字和照片。假如这朵烟花曾经是1929年西湖博览会上的那朵,那么,它会记得七十三年前那场无比璀璨的焰火表演吗?
  日,浙江省政府为纪念北伐胜利,奖励实业,振兴文化,举行了第一届西湖博览会。盛大的开幕式引来了十万百姓。入夜,杭州城成了一个狂欢的海洋,处处上演着京剧、歌舞、音乐、电影、杂技、跑驴、跑冰、交际舞、新式游艺、清唱等表演,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在西湖上燃放的焰火了。
  对于西湖,日的焰火是空前绝后的。焰火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尤其是它的造型,不仅前人闻所未闻,就连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也无缘得见。它能幻化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图案: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瓜果蔬菜、人物用具等等。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当百盏灯花徐徐绽放时,竟幻化出孙中山先生遗像,须眉毕现,神态酷肖,下为孙中山先生遗嘱,火画焰勾,笔笔不苟。渐渐地,焰火又慢慢幻化出香山一景,观音大士坐于其中,仪态万千,金童玉女分列两旁,栩栩如生。还有诸葛孔明空城抚琴,意态潇洒,司马懿遥指城楼,状似惶恐。
  满湖的灯,满湖的焰火,满湖的惊叹声和欢歌笑语,给西湖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激情,也使人们对西湖这记忆深处永远静美如一的处子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浪漫遐思——
  西湖,怎么可以美得这样妖媚?
  西湖,怎么可以这样疯狂?
  可是,为什么不可以呢?
  时隔七十三个春秋后的2002年,已是恢复举办西湖博览会的第三个年头了。2000年,杭州市第一次恢复举办西博会,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使西博会成为天堂杭州一年一度的盛典。恢宏的场面、热烈的气氛、巨大的商机,使杭州万商云集、高朋满座、世人瞩目。每届开幕式文艺晚会、各种展览会、专家论坛、国际烟花大会、各地美食节、民间狂欢节等,给原本恬淡的江南民间生活添上了一抹重彩。
  年年烟花依旧,但这拨看烟花的人,已经不是那拨看烟花的人了。老王去年从北方调到杭州,看西湖烟花还是第一次。正巧哥嫂来了,便和要好的小兄弟小姐妹相约,早早预租了一只画舫一起看烟花。门票钱是省了,租个船却要五千大洋。老王也不客气,笑说,大家凑凑吧。大家便说,打牌打牌,谁输了谁请客!
  是日下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二十来个人便集中在离湖滨最近的文文家。女人们忙着聊天,准备吃食,男人们忙着打牌。湖蟹和玉米的香味儿早已勾出大家的馋虫了。小弟说,别急别急,到船上吃那才小资。
  五点整,天还在下雨,大家一起下楼,到西泠桥边上船。街上早已实行了交通管制,开车直接去是不可能了,即使开得过去,也没地方停。幸好老王的车有特别通行证,前面装了几个孩子,后面装了吃食、棉外套和一些用品先走,其他人等一律打的,能到哪儿算哪儿,到不了就步行。到了街上,因天冷下雨,想像中人山人海的场面倒没有,但西湖边早早来此等候的人却不少,穿什么的都有,长袖衬衣、毛衣、长裤、半截裤、短裙、长裙、夹克衫、风衣、棉褛、春夏秋冬的衣服全齐了,五颜六色的伞花则在湖岸连成了一圈,有些人还自带了小帐篷、小凳子什么的。的哥说,下午三四点起,人就陆续来了,宝石山上也有很多人占好了位置,湖边茶楼生意好得不得了。刚才坐这辆车的一家人还说,每年的烟花大会,他们一次都没漏过呢。
  老王领着老老小小在西泠桥边上了画舫。画舫中间是个玻璃花厅,厅里摆着茶座,挂着宫灯,可隔着玻璃看风景而免受风寒。船尾也摆了茶座,可以露天欣赏山水。离放烟花还有两个多小时,大家稍事安顿,便在船上摆开了大宴。四十只大湖蟹,一公一母,一人两只,二十只麻辣鸭头,还有牛肉、烤鸡、猪排等各色卤味,糖炒栗子、玉米、水花生、瓜子等零食,黄瓜、山东大枣、香梨等水果,小月饼、蛋糕等甜品,可乐、矿泉水、啤酒、酸奶等各色饮料,外加二十只吃鸭头的手套,一整袋纸杯、筷子、湿手巾、小毛巾、垃圾袋,还有琦琦用的“尿不湿”。
  湖上的风虽是冷的,却是软的,如女子冰冷而纤细的手。一面湖水,三五船只,万条丝雨,显出与节日不太协调的寂寥。船顺着苏堤慢慢走,从依依垂柳下漂过,从翡翠般的阮公墩漂过,从玲珑软玉似的湖心亭漂过。大家喝了点酒,便有人问,是船在晃,还是我在晃?
  船过三潭印月,坐在船头的两个孩子大叫:水鸟!水鸟!原来是一只鹭鸶正停在葫芦形的塔尖上四处张望。鲜活的飞鸟竟触手可及,难怪两个孩子如此惊喜。再看他们,都在棉外套外披了件嫩黄的雨衣,只露出个头,一人抓着一只螃蟹在啃,活脱脱两只小黄鹂呢。
  等待美丽,本身就是一种美丽。虽然时间到了,湖上还没有动静,但大家都不着急,好像烟花放不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烟花拧紧了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终于,随着“砰”一声响,一颗流星蛇一般游动着蹿上了高空,停留了短短半秒,“哗——”万道金光倾泻而下!秋雨忽然奇迹般收去,温情脉脉的西子湖被点燃了!三十万枚烟花怒放在西湖上空,与湖山一起,映射出焰火与万众一起欢腾的壮观场景。红色的“礼炮迎宾情系今宵”,金色的“天女散花闪耀西湖”,绿色的“西子风光鸟语花香”,海蓝色的“星光璀璨水天一色”,等等,让人群的激动一浪高过一浪。当长达百米的银色瀑布飞流直下,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时,整个西湖沸腾了。
在水中看烟花,和在岸上看烟花截然不同。烟花是那么近,湖水是那么近,静与动,冷与热,短暂的,永恒的,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又眼睁睁地转瞬分离,让人不由得在心里长叹:有些美,怎么可以美得这样无情?
  烟花终于放完了,片片飞灰在秋风里轻轻盘起又落下,月光般无怨无悔。
  “一朵烟花,一丛石竹,一只画眉,它们都是有来生的吗?”  船回西泠桥时,岸上的人正在散去,密密麻麻的人流缓慢地移动着。两个孩子大喊:蚂蚁!蚂蚁!出租车已忙得不见踪影,卖羊肉串的、小挂件的小摊小贩们疲惫而快乐地吆喝着,向路人兜售最后几笔小生意。老王开车先将妻和孩子们送回家,其他人则加入了“蚂蚁”的队伍,沿湖慢慢走着回家。
  车子在喜气洋洋的人群中穿行,走得也不容易。到家后,老王心里惦记,便分头打电话。小弟在电话里说,我正和三个美女逛夜西湖呢(他说的是他的妻子、女儿心心和保姆)。
  妻说,今晚湖边到处在卖水晶挂件,一闪一闪的。心心在船上就眼馋,这回一定买了挂上了。
  老王说,肯定还不止买了一枚,说不定一人挂着一枚呢。
  想到这儿,他们都乐了。
-----------------------
&&&&&&&&&&&&
清河坊·追寻远逝的繁华
&&&&&&&&&&&&&&&&&&&&&&&&&&&&&&&&&&&&
  一千年前,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里,一个叫许仙的毫不起眼的小学徒,走出清河坊的保和堂药店,走上断桥,走进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
  一千年后,在又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里,一位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走出戴望舒的《雨巷》,在河坊街邮局滴着春雨的屋檐下,用毛笔和宣纸,写了一封信,盖上古色古香的邮戳,给远方寄去了一封飘着墨香的信。
  2002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一位白发如雪的老太太走进了重新开发的河坊古街。当她一步一蹒跚地走到古街尽头,蓦然回首,年少记忆中的飞檐雕窗、粉墙黛瓦,和所有的往事一起,在夕阳里静静站成了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
  她是谁?
  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白娘子的来生?
  “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诗,描绘出了清河坊繁华的正面,也依稀画出了它即将远去的背影。  
  清河坊,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杭州目前惟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南宋时期,因建有清河郡王(张俊)府,故被称为清河坊。千百年来,这里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买卖络绎不绝,百年老店胡庆余堂、“方裕和”、万隆火腿庄、羊汤饭店均集中在这一带。如今,一间挨着一间的百年老屋,虽已黯淡了绝世恩宠,远去了富贵荣华,但记账用的电脑里,分明传来算盘的答答声,那穿着仿古服装染着彩发的伙计转过身,仿佛是儿时见过的某个人,浓浓的药香、茶香、酒香,斜阳里淡淡的浮尘,仍在向人们诉说着前尘往事……
  她记忆中的这条街,很喧闹,又很闲适。
  晴天,人们多因置办衣料、书报、糖食等零星而来,因此,走在坚而滑的石板上,脚步多是悠悠然的,除非是到胡庆余堂、叶种德堂或以家传秘制的小儿回春丸享誉天下的回春堂等药店买药看病的,难得心急火燎的样子。
  雨天,洋车夫生意就好了,“欠来欠来”的叫声会时而响起,即使被他推搡一下,一脚踩空,溅起的水都是清的,如这街的本色,无论何时都有一种可爱的闲空气,而不是可恶的忙空气。
  逛街既饱眼福,又饱口福。被《儒林外史》誉为“天下第一饼”的蓑衣饼,文人笔下的油酥饺、湖州馄饨是人们最爱吃的。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看客的,必是“糖人朱”、“面人徐”之类的小摊。老爷爷在台子上捏着各种各样的糖人、面人,晶莹剔透的糖人飘出丝丝的香甜味,不仅小孩,很多大人也来凑热闹。生意好的时候,几个铜板一个的糖人一天能卖上几百个。
  看了,吃了,自然不能忘了买东西。清河坊有三样东西最值一买:
  一是有几百年历史的王星记黑纸描金扇和檀香扇。黑纸描金扇扇骨光洁、花纹自然,柔软而富有弹性,扇面质地绵韧细洁,色泽黑亮。传说,一位秀才拿了一把王星记制作的黑纸描金扇出游,出门时日头高照,顷刻间狂风暴雨。秀才来不及躲避,忙打开扇子遮着头。一会儿,雨过天晴,秀才一看,扇子面虽湿透,但不见褪色,便放在太阳光下晒,不一会儿居然恢复如初了,于是就有了“一把扇子半把伞”的说法。
  二是张小泉剪刀。始于康熙二年,因张小泉采用制龙泉剑的优质钢锻打,锋利、轻巧、耐用,且式样、品种、规格多,因而生意兴旺,流传至今。
  三自然是丝绸。杭州曾经有过“机行之声,比户相闻”的年代,杭州丝绸质地轻软,色彩绮丽,早在汉朝便已由“丝绸之路”远销国外,绸、缎、绫、罗、锦、纺、绒、绉、绢样样俱佳……
1925年深秋,在北京一扇简朴的西窗下,俞平伯先生铺开白纸,写下了“清河坊”三个字,却久久无从落笔。后来,他终于还是说了:
  “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这种微婉而入骨三分的感触,实是无数的前尘前梦酝酿成的……”
  多少年前,当年轻的俞平伯和娴小姐她们雅步街头,走过店窗,看着杂七杂八的货色时,年轻的她也许也正雅步街头,走过店窗,看着杂七杂八的货色。几家较熟的店铺差不多没有不认识他们的,也差不多没有不认识她的。男孩们自然不花什么钱,而女孩子们都大包小裹的带回了家。挨到上灯的时分,她也吃油酥饺,也和娴小姐她们一样,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某个堂哥哥一个人吃完。于是一帮女孩一边追他一边取笑:一个人吃了那么多冰冷的油酥饺,当心拉肚子!
  “在这狭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可是坚且滑的石板上,使我们的肉眼怎能辨别呢?况且,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暮色苍然下,飒飒的细点儿,渐转成牵丝的长脚雨,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洗刷个干净。”
  站在暮色里,记忆深处一个个生活场景气息般向她涌来,俞平伯先生的这段话,成了此时此情最好的注解。
  “承南宋余韵,画市井风情”,则是人们对重新开发后的河坊古街的真实写照。如今,清河坊除了老字号,多了无数经营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杭州及各地名土特产的商铺,生意还挺红火,比如2002年的国庆黄金周,义源金楼的银镯子一天就卖出二十多只,“吴越人家”则是凉鞋棉鞋一块卖,手工衲的千层布底棉鞋和竹底的凉鞋连样品都已告罄。但清河坊的繁华终究不再是过去的繁华,如果说从前它的功能是商业的、经济的,现在则是旅游的、休闲的。人们来这儿,主要是买点小玩艺儿,喝喝茶,吃吃粗菜,访访古。从前它满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要,如今则升华到精神的层面上了。
  有人喜欢去有中国雅文化象征的北京荣宝斋看看收藏了四十年的精品,看看河坊街规模最大、文化底蕴最浓的画廊里挂着什么风景人物。
  有人喜欢去陶瓷精品馆研究一番康熙以来民间收藏的宫廷流失的陶瓷珍品。
  有人最讨厌抽烟,却要去香溢馆看看烟草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与文化。
  有人喜欢一个人逛到“龙泉窑”,沉醉在青瓷完美无缺的流痕里。
  走在这样一条街上,穿哪朝服装,说哪国话、哪种方言的人都有,人会暂时忘了今夕何夕。不一样的游人,游进这条河,不知不觉领受了一样的历史与文化的洗礼,走出这条河,仍会沉浸在湿淋淋的怀古情绪里。
  在这样的街上,爱情也变得古典。一对装束时髦的情侣走累了,女孩顺脚在街中心的一条青石凳上坐下来。石凳上已经坐了两个拉着家常的老太太,男孩便依在旁边的树下,手垂在她的发上,一时间默默无语。对面是家仿古照相馆,橱窗里立着一框框以古街为背景、明清装束的婚纱照。女孩抬起头,粲然一笑。男孩低下头对她说,将来咱俩也来这儿拍婚纱照?女孩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
有些人走累了,不在街上坐,喜欢去茶楼。旧时清河坊又被称为“五花儿中心”(茶楼、酒肆、青楼、赌馆、戏院),茶馆是市井百姓最常去的地方。其中的太极茶道馆正是根据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景象复原建造的。坐在这里品着茶,看身穿长褂的店小二表演着高超的茶技,听留声机里慢慢播放着小曲。雨在檐前不紧不慢地滴着,街上的人走过来走过去……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孤独着,快乐着。
  像酒,闻得出原来的葡萄味,像她自己,虽然老了,也还看得出原来的面貌。清河坊虽然旧貌换新颜,随处可见的年代久远的树,青苔斑驳的石,每一口井,每一声吆喝,每一个细节,都能将人带进一种叫做“亲切”的感觉里,像纸与纸的摩擦,像稻草堆里飘出的烤红薯的香,像随手捡几块石子就能玩的跳房子游戏。
  夕阳西下,清河坊比她来时冷清多了,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夜的热闹。最后一次回眸时,她忽然看见,在繁华街市的背后,一条小巷,通向幽幽的深处。一扇百年老屋的门后,两位和她一样年纪的老人正静静对坐着,慢条斯里地吃着晚饭。
  “那一刻,时光停住。”
------------------------------
&&&&&&&&&&&&&&&&&
断桥残雪·伞
&&&&&&&&&&&&&&&&&&&&&&&&&&&&&&&&&&&&&&&
  西湖上,有一座古桥,轻挽着一个美丽的千古情结。
  多少年来,来来往往的脚步都在追寻着一个长满青苔的故事,还有那三个熟悉的身影——许仙、白娘子和小青。
  断桥。
  很普通的一座石拱桥,淡青色,素面朝天,缓缓隆起,如熟睡中的胳膊,从杭州北山路微微扬起,很自然、很舒服地搁在西湖的碧波上,连接着绵长的白堤和远处的孤山。
  断桥始于唐朝,是当时进入西湖的第一桥,其名最早见于唐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一句。宋代曾改称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后来又还称断桥。
  “断桥”之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雪后初晴,登上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阳光下,断桥向阳一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故得名“断桥残雪”。一说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梦断临安,时人有感而发,取残山剩水之意,拟出了这个桥名和景名。
  断桥风光如画,又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为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所钟爱。最夸张的是明代李流芳的  “从断桥一望,便魂销欲死”。最有诗意的,是明末清初的张岱,他在《西湖梦寻》里说:“枝叶扶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意向言断桥残雪,或言月影也。”想像力超凡,给从字面上看颇有凄凉之意的断桥增添了一丝温馨的人文气息。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看断桥未断我寸肠断啊,一片深情付东流。”
  袅袅清音,穿透薄薄的江南雨,恍若隔世飘来。
  这是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在断桥边的一句清唱。白娘子和许仙在断桥相识,同舟共济,借伞定情,水漫金山后又在断桥邂逅,言归于好。连三岁的孩子都说得出这个故事,却少有人知道它的“真相”。
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可说是这个故事的本源。在他的笔下,白娘子是个反面人物,是色的象征。她是一条修炼千年的大蟒蛇,因风雨大作,来到宋时的西湖安身,不想遇着许宣,春心荡漾,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她化作美女,与许宣同搭一船,一会儿借伞一会儿还伞,把他骗到家里,诱惑他说,奴家亡了丈夫,想必和官人有宿世姻缘,一见便蒙错爱,正是你有心,我有意。又放出百媚千娇,喜得许宣如遇神仙,只恨相见太晚。
  后来,许宣因她而连吃两场官司,惹了很多是非,便信了旁人的话,对她心生恨意,避之不及。白娘子却纠缠不休,千方百计找到他,无限温柔地对他说,我与你情似泰山,恩同东海,誓同生死,愿与你百年偕老,却不是好?
  于是,许宣在“美色”与“正义”之间进行了痛苦的抉择,终于下定决心,主动要求法海和尚帮他铲除白娘子。而小青——西湖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因与白娘子偶尔相遇为伴,从未享受过一日欢娱,也和白娘子一起被封于钵盂内,镇在雷峰塔下。
之后,许宣竟然拜法海为师,在雷峰塔剃度为僧,修行数年,而且还砌成七层宝塔,使白蛇和青鱼千年万载不能出世。临终前,他留诗八句警世: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两个向往人间真情的异类,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而许宣,那个根本不值得爱的糊涂男人,不仅被人们轻易地原谅了,而且受到了道统的赞美。
  这究竟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悲剧,还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闹剧呢?
  残雪如银,冻湖似铁,远山似墨。雪后的西湖,一扫往日的妩媚,成了一幅黑白分明的水墨,格外动人心魄。
  微风过处,黑白的水墨画里,渐渐浮现出一个彩色的春天的早晨。两位婀娜多姿的年轻女子正从断桥上款款走来,一个“头戴孝头舍,乌云畔插着些素钡梳,穿一领白绢衫,下穿一条细麻布裙”,一个“穿着青衣服,头上一双角害,戴两条大红头须,插着两件首饰,手中捧着一个包”。她们款款走来,用动物那无比纯洁的目光打量着人间。
  我用目光迎住她们——
  白娘子,你看得清烟雨中的西湖,看得清断桥上迷离的晨雾,可是修炼千年的你,看到他的第一眼时,为什么看不清他的心呢?
  你从他手里接过紫竹柄八十四骨的油纸伞,莞尔一笑,天地为之动容。可是,能掐会算的你,为什么算不出,你愿意为他付出一千年,他可愿为你付出哪怕短短的一生,一年,一月?
  你困在雷峰塔下,听了一千年寂寞的南屏晚钟,你看见飞鸟与鱼的相恋,一滴檐雨对一块石头的坚贞,你想明白了吗?你只是想做人间最平凡的女子,要一次人间最平凡的爱情,为什么竟然是奢望?你对他一往情深,将他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他为什么这样对你?你们不能在一起,仅仅是因为人妖相隔吗?还是,你的爱情,本来就只是你一个人的爱情?
  这时,我被一种细微的声音吸引。仿佛是方才寥落的歌声,又像寒鸟落在残荷上的脚步、冰下汩汩的流水,抑或是一条白蛇与青鱼之间深奥的交谈——
  哦,原来,人间是这样的。
  哦,原来,人是这样的。
  哦,原来,爱是这样的。
  好在,这个悲剧发生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西湖,便如同酸涩的青梅浸入了蜜糖,被江南轻柔的风酝酿成了一枚回味无穷的甘果。
  到了清代,白蛇的故事演绎成了一个真正美丽浪漫的民间神话传说,与断桥的关系也更为密切。陈遇乾的《义妖传》将白蛇定性为义妖,称她为白蛇娘娘,“吕洞宾卖汤团”、“蟠桃会”、“最高又最矮的人”、“过端午”、“盗仙草”、“水漫金山”、“金凤冠”、“雷峰塔倒”等生动的情节妇孺皆知,其中“断桥相会”更是许多剧种的保留剧目。许宣也变成了可爱的许仙,他明知白娘子是蛇,仍然爱她。当他被法海关在金山寺里,死活也不肯剃掉头发做和尚,找着机会逃了出来。后来因误中法海的圈套,才买了金钵变的凤冠,使白娘子被法海镇于雷峰塔下。故事的结局很让人开心,小青练就了一身功夫,将法海和尚打进了螃蟹的肚子里,救出了雷峰塔下的白娘子。许仙和白娘子的儿子许士林居然中了状元,与白蛇娘娘相见,一家人得以团圆。
  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在人们的美好愿望里,演变成了一个爱情童话;一座并不美丽的桥,也因此而名满天下,千年不断。
  1986年,我从故乡玉环来到杭州读大学。
  杭州每年都要下一两场雪。多年来,杭州人有个习惯,一下雪,就全家出动,裹上大衣,戴上棉帽,到断桥看雪,拍照留影。如果遇上1976年那样的大雪,湖上结了厚冰,就更是趋之若鹜。胆大的还在结冰的湖面上骑自行车,直接从葛岭骑到白堤,前面一人滑倒了,后边哗啦啦一串人摔倒,笑成一团。像我这样初来杭州的外地人,碰巧遇上下雪,自然是欣喜万分,兴致盎然地赶到西湖边。
  雪花静静飘着,一群少女在断桥边静静而立。
  不知是谁忽然说,传说在清明节,如果有异性在断桥上赠你雨伞,此人即是你今生的姻缘。
  另一位便取笑她,等到春天,我们都来这儿看看,到底谁会是你命里的姻缘,好不好?
  大家笑了一阵,又静了下来。
  雪花静静地飘着,无边无际,那么美好,如我们心里的向往。
  年少无知的我们,谁会去想,一把伞,打开的一定是美丽么?聚拢的,一定是一生的阳光么?-----------------------------------------
&&&&&&&&&&&&&&&&&&
&苏堤春晓·梦开始的地方
&&&&&&&&&&&&&&&&&&&&&&&&&&&&&&&&&&&&&&
  公元822年一个秋天的黄昏,古老的杭州响起一阵轻快的马蹄声。
  杭州刺史白居易的到来,从此改变了西湖的命运。在他的治理下,饱受旱涝之灾的钱塘湖终于还原为一泓碧水,也第一次拥有了“西湖”这个美丽的名字。
  两年后,白居易走了。西湖赠他两片天竺山石,他为西湖留下了一道白堤、六井清泉、千顷良田、两百诗篇,还有他晚年写的一首《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公元1089年的一天,又一阵轻快的马蹄声打破了杭城薄暮中的宁静。
  和白居易一样,杭州知州苏轼的到来,再一次改变了西湖的命运。他看到西湖葑田淤塞一半,旱涝交替,良田得不到灌溉,百姓苦不堪言,写下了《乞开杭州西湖状》,大声疾呼:“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  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若不整治,“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朝野合力,一场动用二十万民工、规模宏大的治理工程开工了。
  可是苏东坡被一件事难住了:疏浚出来的葑草湖泥堆放在哪儿呢?
  这时,柳林深处忽然传来一阵渔歌:
  “南山女,北山男,隔岸相望诉情难。 天上鹊桥何时落? 沿湖要走三十三。”
  苏东坡一听,心中大喜:天上可架鹊桥,湖上难道不能修长堤?这样,既可解决湖上葑泥堆放场所,又解决了南北两岸交通问题,真是一举两得啊!
  于是,苏东坡和杭州百姓一起,筑起了一道关系百姓生计的生命之堤——苏堤。
  苏堤长2.8公里,从南山到北山,横贯湖面。堤上自北而南依次有跨虹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映波桥,其间园林荟萃。无论春夏秋冬、晨昏雨雪,苏堤景致迷人多姿,尤以春色如画令人销魂。苏堤,本是百姓疾苦化解而成,随着岁月的流逝,却淡化了它的实际功能,而以一道美景的姿势,走进了百姓的娱乐生活乃至精神领域。
  南宋时,苏堤一度是一个与天竺香市、吴山大观齐名的湖中集市。每逢市日,百姓蜂拥而至,堤上百货汇集,百戏逞艺,走马游船,通宵达旦,真可谓有景有玩,有声有色,有吃有喝,热闹非凡。明朝以后,仍盛况不衰,最著名的是明崇祯初年二月的一个盛会,当时,地上遍铺红毡,几万盏纱灯遍挂桃树、柳树,夜里,万蜡齐烧,光明如昼,冶童名妓,纵饮高歌,盛况空前,名声一直传到京师。
  历经千年风霜、几经荒废整修之后,苏堤的繁华喧闹已渐渐湮没,却不断积聚着愈来愈浓厚的风韵。
走上高高的跨虹桥,只见苏堤轻轻托着淡云、薄雾、烟柳、嫩草,如托着一个绿莹莹、水灵灵的幽梦。漫步幽梦之中,一步一景,变幻无穷,苏堤上的每一座桥,便如一个个梦的拐弯处,藏着清脆的鸟鸣、春潮隐隐的涌动、一个比一个更奇丽的梦境——
  从跨虹桥往左看,碧水倒映着海市蜃楼般的城市风景,右边则是水杉林立的曲院风荷和它浅浅的绿影。桥畔,聚集着很多正在锻炼身体的老人。苏堤不用门票,就像杭州人自家的一个院子,朝朝暮暮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老人们看起来身体比年轻人还好,他们在比他们更老的土地上舞剑、跳舞、散步,唱唱凄婉动人的越剧或是闲话家常,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一如他们平淡的日子。
  东浦桥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可是阴天看不到初升的太阳。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大概是英语读累了,坐在苍苔斑驳的大石墩上,眺望着远处。一只鸟停在他对面的另一块大石墩上,四处张望。也许,它也在想像湖上金蛇狂舞的景象?
  沿着压堤桥越往苏堤的深处,越觉得迷离幽静。这座旧时西湖的情人桥畔,花木扶疏,绿意显得特别深。一位穿着蓝花布衫的女孩与我无声地擦肩而过。我忍不住回头看她,听见了远古的某个清晨传来的吴侬软语:
  “茅家埠头芳草平,第四压堤桥影横。桥外飞花似郎意,桥边深水似侬情。”
  一位中年男子赤着脚,站在望山桥下钓鱼。半天没见他钓上来一条,但他却极有耐心的样子,大概真正愉悦他的,并不是钓鱼本身。他说望山桥是真正欣赏双峰插云的地方。站在高处看,只见湖面开阔,一览无余,绿岛三潭倩影亭亭,保塔轻纱遮面,远山迷迷蒙蒙,分不清哪是山峰,哪是云。
  再往前走,忽然听见“哇哈哈”一声怪叫,原来是钓鱼人被鱼咬了脚,一个人在那儿呵呵傻笑。
  苏堤流动着的每个细节,都显得那么自然、恬静、祥和,似已参透禅机。
  这时,天下起了雨。
  雨中的苏堤,霎时变成一条极富生气的蛟龙,蜿蜒于西湖之上,腾越于水雾之中,不见首尾……
  丝雨如幕,我看不清苏堤的更深更远处。但我知道,大幕拉开,春天,正破茧而出。
-------------------------------------------------
&&&&&&&&&&&&
雷峰夕照·苍凉一笔&&
&&&&&&&&&&&&&&&&&&&&&&
作者:苏沧桑
年秋天,浪漫诗人徐志摩在他的日记中不无忧虑地写道:“路上我们逛了雷峰塔——塔里面四大根砖柱已被拆成倒置圆锥体形,看了危险极了。”
六年后的秋天,一个天高气爽的午后,孤山脚下俞楼年轻的女主人许宝驯和往常一样走上楼台,凭栏远眺。远处的山、远处的水、远处的雷峰塔也和往常一样安详、澄明。忽然,随着一声闷雷般的轰隆声,南屏山方向瞬间腾起一股黑烟……
雷峰塔倒了!
许宝驯不由惊呆了,一时以为自己在做梦,继而恍然大悟。难怪前些天雷峰塔上的宿鸟时时惊飞而散,原来,那就是预兆。千年雷峰塔不仅垂垂老矣,而且早已病入膏肓,他实在是撑不住了!
雷峰塔曾经有过一个幸福的童年。北宋开宝八年,吴越国王钱弘的一个王妃为奉藏佛螺髻发以祈国泰民安建造了一座皇妃塔,也叫西关砖塔。它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不仅体量堪称古塔之最,而且构思精细,工艺精湛。塔身为七层八面木构檐廊、双套筒砖砌。最特别的是,塔砖为专门烧制,分有字无孔和有孔无字两种,每块有孔的塔砖内都藏有佛教的至高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是中国雕刻印刷的精品,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宋初木刻印刷品,极为珍贵。塔下还供奉着十六尊鎏金铜罗汉像。因为此塔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脉夕照山雷峰上,故又称雷峰塔。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与保塔隔湖相望,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绝色美景。宋代诗人林和靖有《中峰诗》一首,曾描绘了当时的风光:“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全村见,秋涛隔岭闻。”后来雷峰夕照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据说同这首诗很有关系。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一场场浩劫便接踵而来。北宋末,雷峰塔突遭雷击焚毁。南宋初,经修复后,比原塔减去二级成为五级浮屠。此后,因年久失修,加上民间误传经砖为金砖,盗挖的人很多,塔基开始削弱。明嘉靖年间,倭寇海盗侵入杭州,怀疑雷峰塔中藏有伏兵,放了一把大火,木结构檐廊和塔顶都被大火吞噬,只剩下满目疮痍的塔心凌空兀立。
“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可怜雷峰塔还没有过青葱岁月,便直接从童年步入了暮年。四百年来,他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酡颜老衲,凄然独守残阳,倒是为原本妩媚之至的西湖平添了一份苍凉和壮美。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栖霞不是过也。”浪漫诗人徐志摩也对雷峰塔情有独钟,他说:“我不爱什么九曲,也不爱什么三潭,我爱在月光下看雷峰静极了的影子--我见了那个,便不要性命。”一首《月下雷峰影片》让无数后人对雷峰塔旧影浮想联翩: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这无疑是一道美景,却是一道让人难过的美景。同样作为文人的鲁迅,就毫不留情地用“不舒服”、“破破烂烂”几个字道出了这个不争的事实。承载着佛教文化、诗词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千年宝塔竟然沦落至此,怎能不说不幸?
然而他的厄运结束了吗?没有。
人们还在继续挖砖。雷峰塔倒后,胡也频曾给《京报副刊》的编者孙伏园写过一封信,说:“我们那里的乡下人差不多都有这样的迷信,说是能够把雷峰塔的砖拿一块放在家里必定平安、如意,无论什么凶事都能够化吉,所以到雷峰塔去观瞻的乡下人,都要偷偷地把塔砖挖一块带回家去--我的表兄曾这样做过的--你想,一人一块,久而久之,那雷峰塔里的砖都给人家挖空了,塔岂有不倒掉的道理?”
&&& 于是,
日下午1时40分许,雷峰塔终于倒掉了。
塔倒了,死了,解脱了。
可是他的厄运结束了吗?还没有。
塔倒后,碎砖累累,不下万千。杭州城万人空巷赶去看热闹,不少人还趁乱在塔砖堆里淘宝,居然也有发意外之财的。就像一个老人死了,还要被盗窃一空,尸骨无存。
可是他的厄运结束了吗?还没有。
即使尸骨无存,人们还是不放过他,还要为他的倒塌欢欣鼓舞。人们很自觉地记住了万恶的雷峰塔是用来镇压白娘子的,并很自觉地与鲁迅先生同仇敌忾,记住了《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对他的厌恶和痛恨。
当然,为之痛惜的也大有人在。即便是鲁迅先生,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里含蓄地表达了“惋惜”、“悲哀”之意。孤山脚下俞楼年轻的男主人俞平伯先生亲眼目睹塔倒四年后,远在北京仍不胜心痛,在《雷峰塔考略》里“赞叹之,痛惜之”。多情的徐志摩则带着苦闷和彷徨,对着绵绵细雨中的雷峰塔废墟,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再不见雷峰》: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象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记忆中。”
然而欢喜也罢,唾骂也罢,痛惜也罢,又有何本质的区别呢?无非是把雷峰塔作为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道具而已。
雷峰塔的诞生原本始于祈祝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他的倒塌也自然宣告了这个美好愿望的破灭。最可悲的是,致使他最终破灭的原因不仅是天灾,还有人祸。一座千年宝塔,一座和人一样有生老病死的塔,有谁替他想过,生前死后,他是否承受了太多的牵强附会,以致无辜的他不仅失去了生命,还失去了自我。
一个人遭此劫难,可以呐喊,可以痛哭,一座塔,又能如何呢?
2002年秋天,西湖南岸矗立起一座崭新的雷峰塔。重建者说,这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它传承了老塔的“魂”与“神”,它不是一个假古董,而是一件艺术精品,是重建的一处历史文化景观。
夕阳西照,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隔湖远眺,我欣慰地想,很多年后,新塔一定也会成为历史古迹和瑰宝。
这时,我听见不复存在的废墟深处传来一声悠悠的叹息:他是一个馨香的、传世的婴儿,但不是我。
-----------------------------------
西泠印社·方寸涵大千
作者:苏沧桑
&& 我的脚步还在门外,我的影子已被阳光领进西泠印社的圆洞门,像一只昆虫的触角,在光线中触摸历史。
这儿真是安静。对我而言,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对古人而言,想必可以随意摆放任何飞扬的灵感、激情和深沉的思想吧。
一百年前,孤山脚下的这块闲地比现在更为安静。这里曾有许多宋、元、明时期的古楼台建筑,但大多已湮灭废弃,只留下了数峰阁等几处。
1904年夏天,想必也是这样一个安静的午后,这里忽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那是布鞋踩在泥地上的声音,瓷实、轻快。没有人知道,这些轻快的脚步声正承载着一个繁重而神圣的历史文化使命,而这片废山弃水也将因此而名重天下。
来人是一帮三十几岁的青年篆刻家——“浙派”篆刻传人丁仁、王、叶为铭、吴隐等。篆刻艺术自先秦、汉魏便已盛行,至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篆刻史上又一高峰,产生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大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浙派”、“皖派”。以清代丁敬等“西泠八家”为首的“浙派”,一洗以往篆刻纤巧婉丽的风格,以苍劲古朴独步印史。
这些青年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后,便倾尽家产,购地筑屋,整修成一个美妙的山水园林,兼收并蓄、笑纳各派,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金石、篆刻艺术的学术团体,安家在此,取名“西泠印社”。
既然是社,当有一社之长,可是谁来当社长呢?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料因为四位创始人一直谦让,谁也不肯就任,一拖就是十年。
1914年,西泠印社建社十周年纪念盛会时,大家公推一代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
&&& 吴昌硕(
)出生于浙江安吉鄣吴村。他的二十二世祖先吴瑾是南宋的抗金将领,随宋室南迁后不再属意功名,隐居鄣吴村,后人世代耕读为生,但“代有闻人”。吴昌硕的祖父、父亲均是举人、秀才出身,吴昌硕从小受父亲影响,醉心于书法、篆刻,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二十二岁时,勉强应试,中了秀才,仍无意科举,决意专事艺术。
1869年,吴昌硕离开家乡到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寻师访友,刻苦学艺,先后师从国学大师俞曲园、书法家杨藐、金石书画家吴大等人,不断创新,成为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一代艺术大师,在多个艺术领域上成就辉煌,影响深远。
吴昌硕就任首任社长后,西泠印社更是声名远播、人才荟萃、名家辈出,以卓越的艺术成就、丰富的文物收藏和文化经营享誉海内外,被称为“天下第一社”。
每逢清明、重阳,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和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地的社友都会携带作品和藏品前来,探讨篆刻技艺、赏鉴印学艺术。近百年社史、几代印人,西泠印社有三百多名社员,其中最著名的是历任社长
--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和十二位印社精英--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潘天寿、傅抱石、河井荃庐(日本)、丰子恺等人,而弘一法师李叔同--这位传奇式的新文化运动先躯者,可谓西泠印社第一社员。
&&& 李叔同(
)前半生驰名于艺术教育界,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中年出家后成为佛教律宗有名的高僧,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李叔同青少年时期就在金石篆刻方面取得了不凡成绩。1912年秋,他应聘到浙师任教,在学校组织金石篆刻研究会乐石社,被推为社长。他与吴昌硕、叶舟等都是好友,西泠印社举行创建十周年大会时,他和夏尊等人加入西泠印社。后来他出家时,把生平收藏的珍贵印章都赠送给了西泠印社,社中石壁上的“印藏”就是为收藏印章和纪念此事所凿。
西泠印社不愧为古都杭州的一面文化旗帜。但对于西湖而言,西泠印社的意义还不仅在此,因为它是一处独特的,融人文、自然之美于一体的园林,被园林名家陈从周誉为“湖上园林之冠”。
西泠印社顺着孤山缓坡延展,下、中、上三部分景致层次分明。漫步其中,心境也会因之而跌宕起伏。
从孤山路正门起,绕金莲碧池,左右碑廊有众多名家的线刻图画、楹联。西边有翠竹葱郁,旁有唐朝白居易经常停留的竹阁,有诗“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竹阁对面有一株南朝古柏,正对是柏堂,为宋元年间志铨和尚修建,苏轼曾作“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等诗句。绕过柏堂,迎面矗立石牌坊一座,上有“西泠印社”隶书门额。
沿山径拾级而上,为第二层次,那森森的绿意尤其催人寻古思幽。过亭廊,有宝印山房、仰贤亭,还有日本印学家长尾甲题的“印泉”,据说是1911年印社修整老墙时无意中掘出的一眼山泉,和闲泉、潜泉、文泉等一并为印社四泉。信步走来,细细品鉴,每一步都有与文化遗迹和趣味典故频频相遇的惊喜。
绿藤层层缠绕的鸿雪径,上不见天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坐着,闭上眼,会感觉自己正在一个清晰无比的梦里,梦里有百年印社昏黄的夜灯,有和西湖水一样轻柔的人声,有红色印泥的缕缕清香……
一到山顶平地,景致豁然开朗。西泠印社标志性景观华严经塔矗立正中,统领园林布局。高下错落着观乐楼、纪念浙派印艺鼻祖丁敬(号“龙泓山人”)的小龙泓洞,还有剔藓亭、规印崖、题襟馆等,最珍贵的是汉三老石室所藏的一方距今一千九百多年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该碑出土于清咸丰二年(1852),是一方价值连城的国宝,但因战乱流落民间。1921年秋天,有外国人欲以重金购取汉三老碑并运出国外。消息传来,吴昌硕、丁辅之先生等深感痛心耻辱,焦急万分,他们联合浙江同乡四处奔走,发起了一场抢救汉三老碑的活动,印社社员纷纷捐献书画、印谱、古画举行义卖,最后集六十余人之力,以八千元重金将汉三老碑赎回,又凑钱建造石房以永久保存。
登上四照阁,开窗四望,西湖烟波一览无余。正是“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有人说西湖山水是一幅水墨长卷,西泠印社就是那长卷上的一方印章。的确,一个西泠印社,面积不过五亩,一枚小小印章,面积不过方寸,却是一样的曲折幽邃,精巧之至,一样的宏阔高远,气象万千。
我在光线中领略这万千气象,忽然看见,西泠印社古朴的苍青色屋檐上开满了娇嫩的瓦花。
----------------------------------------
灵隐·渡心之船
&&&&&&&&&&&&&&&&&&&&&&&&&&&&&&&&&&&&&&&&
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
&&&&这一天,西湖香市也如一朵圣洁的莲花,在江南大地上冉冉盛放。
&&&&西湖香市始于唐朝。佛教自东晋以后慢慢发展,到了唐朝开始盛行。当时杭州大小佛寺就有三百四十多个,每天游一个,也要整整一年才能游完,因此苏东坡曾感慨:“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南宋起,皇帝及文武百官烧香敬佛之风盛行,上行下效,民间朝山进香便世世代代相沿成俗。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届时,苏常锡、杭嘉湖的蚕农肩挂黄香袋,腰系红带,头裹白巾,结伙成队,乘坐香船来到杭州烧香拜佛,祈求蚕桑丰收。各大寺庙香客云集,热闹非凡,寺旁商铺店肆鳞次栉比。香客们烧完香,许完愿,游完春,便买些西湖画扇、丝绸簪耳、牙尺刀剪、糕点果品、香烛木鱼以及泥人玩具等杭州土特产带回去分送亲朋好友,留个纪念。
&&&&千年古刹灵隐,是香客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它神奇的渊源和悠远的历史
--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高僧慧理万里迢迢来到灵隐山,见一座孤峰平地拔起,苍润秀腴,洞穴穿连,怪石耸峙,便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峰之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复尔耶?”于是结庐而居,名山曰飞来峰,建寺为灵隐,揭开了西湖佛教史的第一页。
&&&&也许是因为它灵气氤氲的自然环境
--灵隐远离闹市,山间古木参天,峰峦挺秀,洞岩幽奇,溪泉清浅,雾岚缥缈,风景绝异,是杭州最富灵气的清幽之地。
&&&&也许是因为它建筑和装饰的宏伟典丽
--灵隐殿宇巍峨,佛像精湛,古迹众多,虽在漫漫岁月里几经浩劫,规模却越来越大,香火也越来越盛。
&&&&也许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积淀
--千百年来,灵隐不仅留下了无数香客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墨宝。清康熙皇帝就曾四次驾临灵隐。传说,1689年康熙巡视灵隐时,方丈为他备好笔墨,请他赐题寺名。康熙提笔直书,不料把“灵”(繁体为“灵”)的雨字头写得过大,下面的三个“口”和一个“巫”字写不下了。正当他踌躇之际,礼部侍郎高江村忙在手心写上“云(云)林”两字示意皇上,于是康熙随机应变,写下了“云林禅寺”四字,因此灵隐寺还有一个名字叫云林禅寺。然而,或许是灵隐寺知名度太高、太深入人心,或许是虔诚而固执的老百姓特别钟情那个“灵”字,根本不管皇帝老子写了什么,仍然叫它灵隐。
&&&&民间求神拜佛,最在乎灵不灵验。都说灵隐灵,也许这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想像中的灵隐,静蔽在古木森森之中,悬浮在薄雾轻岚之上,特别幽静。几个和尚,三两香客,梵音喃喃,鸟鸣声声,冷泉丁冬,与凡尘隔着很远的距离。可是,去过几次灵隐,都很热闹,与想像差得很远。特别是一年春天和母亲一起去,感觉更像赶庙会似的。寺里人山人海,香烟缭绕,一不小心,就会被香烛点着衣服和头发。
&&&&我擦着鼻尖上的汗珠说,太闹了,我们出去吧。
&&&&母亲说,寺庙当然香火越盛越好。这儿又不是玩的地方。你看来这儿的人,个个心里都揣着愿来的,哪里还讲究什么闲情逸致。
&&&&拜了佛祖和观音,我们走出来,沿着山道继续慢慢往上走。过了一会儿,身上就凉了下来,五官也恢复了敏感,每一步都伴随着浓浓的绿意和细碎的阳光,每一次呼吸都萦绕着隐隐的植物的清香。掬起一捧溪水到嘴里,甜的。
&&&&过了溪,我们找了块草坡坐下来。
&&&&这时,钟声响起。随之,从溪的斜对岸传来了千年古刹无比清彻的梵音。
&&&&我们一齐回过头去。
&&&&隔岸看人,如同以出世的眼光看世界,看得分外清楚明白
&&&&一群香客,一人牵着一人的衣角,走进了灵隐寺大门。进去的脸有的平静,有的忐忑。
&&&&另一群香客,也是一人牵着一人的衣角,走出灵隐寺大门。出来的脸都很平静,不见一丝忐忑。而且每一张出来的脸,比进去时多了一层光泽,眼里多了一丝光亮。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被饶恕或是夙愿被许诺后的那种神情。
&&&&被谁?
&&&&被佛,还是被他们自己?
&&&&在佛的面前,每个香客都是孩子。孩子并不真正懂佛,也谈不上信仰,却对佛怀着无比虔诚之心,热爱他,敬畏他,需要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滚滚红尘中,谁没有一颗向善之心,哪一颗心没有过孤苦无助、烦躁不安甚至万念俱灰的时候?这颗心并不是真的看破红尘,而是需要一条渡船,将无望的心带到希望的彼岸,将浮躁的心带到宁静的彼岸。
&&&&灵隐,就是一条渡心的船。
&&&&阳光下,母亲的脸格外庄严宁静。忽然想问问她,多少年的辛苦劳顿,母亲,你许的什么愿?许过多少愿?还过多少愿?真的灵验吗?
&&&&怕亵渎我佛,不敢问。
&&&&想必一定是灵验的,否则母亲怎么会时常惦记着要来灵隐呢?
&&&&想必灵验的愿也一定都是本分的愿吧?
&&&&我决定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想,摊开手脚,在草地上躺下来。
&&&&天淡,云闲,风清,如我心境。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十五味驴血丸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