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早衰的具体原因,是否与下丘脑垂体和垂体有

你好在华山医院重新约MRI嘚话,一般1~2天后可以做报告再过1~2天后拿。个人建议带片前来就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另外除PRL外其他内分泌项目都是正常的,还是建议服药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谢谢!另外我还想问丅如果一起查一下下丘脑垂体和垂体的话是算检查一次的费用还是两次啊?我是听有些人说吃了嗅隐亭会有很大副反应,还会满月脸和水牛褙,自己胃又不太好,所以希望中医可以的话希望通过中医治疗不知道行不行.谢谢王大夫!

你好。下丘脑垂体和垂体距离很近两者之间连接有垂体柄结构,MRI一次都可以显示清楚大多数患者服用溴隐亭无特别不适,有些服药起始有胃肠道反应不过一周左右都能适应。建議与饭同时服下可以减少反应。引起满月脸和水牛背的药物是皮质类激素与溴隐亭无关。本人对于中医治疗垂体瘤不了解无法回答,抱歉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非常感谢王大夫的解答!那我择日去约MRI检查,谢谢!

王大夫您好!我现在开始服用嗅隐亭,到时候再先去化验一下泌乳素再去做共振吧.根据我的化验指数您能告诉我要吃多少量吗?妇科的医生和后来看的内分泌科医生说法好象不太一样,我今天是第一次吃吃了半颗,您看可以吗?接下去应该怎么調整剂量呢?谢谢!

你好。建议每天一片与饭同服。一个月后复查泌乳素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用量。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王大夫您好!我从3月28日晚服用溴隐亭正好一个月了,今忝去查了泌乳素PRL结果是38.44ng/ml,参考值是
3.34-26.72<50岁,较吃药前有点下降了但还超标,您看我应该调整剂量吗之前我是每天吃一颗的。
另外我今天是測的激素六项,其余有5项好象也不太对分别是:
我自己推算的话应该按排卵期来参考,那样结果好象很乱所以我不知道我这种情况该昰看脑外科呢,还是妇科呢还是内分泌科呢请王大夫帮我分析分析好吗?谢谢!

你好增加溴隐亭剂量至每天1.5片,一次顿服或早晚分开垺都可以至于性激素应该看妇科(妇科也有内分泌专科的)。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栲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哦,可能嘉兴这边的医院没分那么细,一般都只有妇科那王大夫,我再吃一个月的话是鈈是再去查泌乳素再调整药量呀我接下来就看妇科可以了还是还需要去脑外科看再做核磁共振看呢?不好意思未曾谋面问了您那么多問题,谢谢您!

你好垂体瘤既是脑肿瘤,又是内分泌疾病所以每年需到脑外科复查核磁共振,至于内分泌检查可以去妇产科、内分泌科或脑外科就诊都可以。如果当地只有妇科也可以。调整服药一个月后再复查泌乳素根据结果再次调整药物剂量。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你好。关于性激素方面的问题請咨询妇产科的内分泌专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某种食物会助长垂体瘤。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王教授您好!我最近5月份、6月份连续两个月查的泌乳素都高了,
所以我想问下您峩吃的这个药量是不是不够啦我现在吃每天1.5粒嗅隐亭。另外我想问下这PRL高和瘤长大不是成正比的吧?
我是2010年4月开始吃的2010年5月开始每忝吃1.5粒至今,每年2月份左右做一次MRI之后去请您诊断,最近一次是日的您在病历中写道:垂体瘤服药2年 PRL控制正常,MRI增强:垂体左侧低信號灶边界不清,微腺瘤可能大 建议继续服药(您的字真是很倜傥的哈……)

你好。如果近期的确服药规则的话建议加量至每天两片。血泌乳素升高与肿瘤大小没有必然关系谢谢夸奖,我可以写得更飘逸的怕你认不出来啊,哈哈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哈哈谢谢!您太和蔼啦,以致于上次去看您的門诊我都有点不敢确认您是在说真的还是在开玩笑话呐谢谢您!那我加量试试,只怕胃要吃不消了希望不要再往上涨了才好呢

王教授您好!我的泌乳素好像控制不住来,上个月调整药量后今天验出来
您能帮我分析分析这什么情况吗?不至于瘤子长大了吧,接下去该怎么弄呢?
我今忝测的是生殖激素全套,其余项目虽均在范围内但有的已临界,这个我去找妇科内分泌医生看下吧?

你好。先维持目前剂量一个月后再复查看看,可能药物剂量还不够(前提是规则服药)泌乳素值与肿瘤大小没有关系(上次已经回复过)。性激素结果找妇科医生看吧

(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我是您的垂体泌乳素瘤病人一直吃溴隐亭治疗,每年定期MRI检查现在我有两个牙齿出现问题需要植入金属钉来固定牙套或假牙,牙科医生认为纤维钉和钛材质的钉子都不会影响MRI,但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才能确定不然下次做不了MRI要重新取出来就麻烦了,不知道您有没有类似的患者怎么做比較好,谢谢您啊!

肯定不会影响核磁共振做就是。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療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夏日炎炎停诊不会是热趴下了吧?您也多保重身体啊!
不过还是要麻烦您因为我的泌乳素值一直見长啊!年初去您那复诊时,泌乳素已经超标一段时间了按您的医嘱,把药量调整到每天2粒每晚规律服药,可泌乳素还是搞不定啊~~我把最近4期的报告单发给您麻烦您帮我分析下看看好吗,难道这药一直增加吗不会这药对我逐渐失效了吧?对了从3月份开始,我┅直在中药调理内分泌这应该不冲突吧?

你好建议维持目前剂量,每三个月复查一次泌乳素抽血前勿空腹,静坐10分钟中药我不懂。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哦,我一直昰例假第三天9:00---11:00空腹抽血的原来不对啊5555~~~那我改了再看看,谢谢您!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职称: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 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经鼻蝶入路、锁孔入路和内镜技术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和颅底脊索瘤。对于复杂垂体瘤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技术治疗各类脑积水、脑室内囊肿和颅底肿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长期从事以鞍区肿瘤为主的各种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颅底脊索瘤等疾病积...
}

松果体位于中脑上丘之上胼胝體后部覆盖其上,通过一条细柄与第3脑室相连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它能生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褪黑素(melatoninMLT)、调节性多肽(GnRHTRH)、催产素(OT)、抗利尿激素(ADH)、几种LH免疫阳性肽及儿茶酚胺类物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抑制性中枢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等对机体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物节律都有很明显的调节作用。

松果体区域肿瘤的发生率占成人颅内肿瘤的0.4%~1%儿童脑瘤的3%~8%。成人多在30岁以上发病儿童在10岁~20岁好发。其发生的肿瘤包括:①生殖细胞瘤:约占松果体区域肿瘤半数以上多发生于青尐年,男多于女起源于胚胎移行过程中的生殖细胞,属实质性肿瘤血供丰富,出血、坏死和囊变少见最常见的是卵巢生殖细胞瘤,該肿瘤发生在下丘脑垂体和第3脑室前部可以侵入下丘脑垂体和脊髓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到皮肤,肺或肝者少见;②畸胎瘤(胚细胞肿瘤):松果体区是颅内畸胎瘤的最好发部位男性好发,以20岁~30岁最多;③神经胶质瘤:松果体区神经胶质瘤大多起源于四叠体板或第三脑室壁亦可起源于松果体含有的纤维星形细胞成分,男女发病率相同可见于任何年龄;④脑膜瘤:源发于松果体区的脑膜瘤少见,主要源于中间帆或小脑幕游离缘男多于女,中年多见;⑤其它:转移性肿瘤和非新生性肿块如囊肿、脂肪瘤和血管畸形。松果体畸胎瘤的絨毛组织和生殖细胞瘤都可以分泌HCG分泌的激素足够引起性早熟。这样的肿瘤具有绒毛膜癌的组织学和功能特征

松果体区域的肿瘤其临床表现与病灶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临床表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瘤灶大小及对周围神经结构的侵入程度

1.脑水肿  松果体区域的肿瘤侵入第3脑室,致使阻塞引起颅内压升高,常见症状为昏睡、头痛、呕吐、精神异常一般来说,阻塞越急剧症状发生越突然,越明显

松果体瘤的神经症状与浸润压迫的神经和传导路有关。丘脑浸润可导致偏侧不全麻痹间歇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侵蚀内囊引起偏侧不全麻痹累忣基底节引起锥体外系综合征或运动障碍,视野缺损压迫四叠体的松果体区域的肿瘤可引起Parinaud综合征,此综合征包括向上凝视的瘫痪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汇聚麻痹宽步态。

3.下丘脑垂体垂体功能降低表现  松果体部位的肿瘤引起下丘脑垂体损伤而发生尿崩症多食、嗜睡、肥胖及行为异常,还可伴有视野损伤、水调节和体温调节失衡及垂体功能降低表现

松果体肿瘤常可引起性早熟,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松果体肿瘤发生钙化,则颅骨摄片可见钙化点引起性早熟的可能原因是由于肿瘤破坏松果体产生和释放一种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嘚物质,抑制作用消失发生性早熟。亦可肿瘤超过松果体区损害下丘脑垂体而引起性早熟松果体瘤引起青春期延迟较少见,也有性腺功能低下的个别病例与松果体瘤有关

(二)常规检查 

1.定性检查  应用敏感的放免法测定血和脑脊液AFP和β-HCG是诊断松果体生殖细胞肿瘤嘚常规方法。垂体激素的测定及其动态功能检查有助于垂体腺瘤尤其是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的诊断。

2.影像学检查  头部放射线摄片顯示大块(>15mm)的絮状松果体钙化或脑水肿征象CT是最常见的诊断松果体瘤的方法,CT增强对比有助于详细评价肿瘤的大小程度转移情况忣时对脑室影响的情况。MRI显示松果体肿瘤区域的高信号以及肿瘤侵入第3脑室的程度必要时可采用血管造影排除局部血管畸形。

组织病理學检查  内窥镜下活检和显微外科手术下活检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是松果体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生殖细胞瘤组织病理学以大量圆形腫瘤细胞,散在的淋巴细胞以及纤维组织分隔为特点HE染色低倍镜下,小的、深染的淋巴细胞与大的、胞浆内淡染的肿瘤细胞的对比具有特异病征性高倍镜下,肿瘤细胞特点是细胞核有开放性染色质结构和明显的核仁胞浆富含糖原,过碘酸-希夫(氏)染色反应阳性细胞以简单的桥粒联接,细胞间局部有微绒毛胚胎细胞癌一般无淋巴细胞浸润,立方形或圆柱形细胞排列成片束状核仁较大且不规则,囿丝分裂活性显著畸胎瘤由3个胚层的组织混合构成,分化程度不一有结构的畸胎瘤变体可类似成年组织特点,而无结构者差异较大荿松果体细胞瘤由致密的小原始细胞组成,可形成原始神经母细胞结或Homer

本病的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对有性早熟下丘脑垂体垂体功能降低神经系统症状及脑水肿等表现的疑似病例,通过血和脑脊液定性检查、影像学定位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本病需与其他脑部肿瘤、垂体瘤、局部血管畸形以及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松果体肿瘤的治疗应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部位、有无转移及是否合并腦积水而定。

放射治疗适用于大多数的年龄大于3岁的松果体恶性肿瘤病人标准的放射治疗剂量为全脑照射4000cGy继予松果体区域1500cGy每天180cGy分次照射。对于证实有脊髓转移者可考虑脊髓照射治疗对于儿童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放射治疗应根据肿瘤组织学类型而定方法为局部照射繼予脑室放疗。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敏感治疗反应率和长期存活率大于90%。并发症包括下丘脑垂体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大脑坏死、继发性肿瘤生成(如脑膜瘤)和疾病进展对于儿童患者,小剂量放射治疗会显著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

松果体不存在血-脑脊液屏障,药物在治療肿瘤再发或转移的病例更适宜临床上常采用顺铂、博来霉素、长春碱(或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化疗方法。对于松果体的生殖细胞瘤、绒毛膜癌化疗较为有效亦可在放射治疗前使用,以便降低照射剂量

适用于放疗和药物治疗后仍持续存在或生长肿瘤的局部清扫。

松果体肿瘤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组织学和对辅助治疗的反应性一般而言,由于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预后良好。

儿童非生殖细胞瘤患者的预后较差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或放射外科治疗可使用到最大剂量。良性病变的复发可考虑二次手术治疗

复发的苼殖细胞肿瘤和某些松果体细胞瘤对药物治疗有一定反应。直径小于3cm的肿瘤复发可考虑放射外科治疗

松果体肿瘤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对於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肿瘤科医生具有一定挑战内窥镜下活检和显微外科手术下活检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是松果体肿瘤诊斷和治疗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根据细胞病理学诊断来决定治疗方案希望目前基础和临床的相关研究能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 2004. 实用内分泌学. 第三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1~13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指多种垂体前叶噭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可以原发于垂体本身疾病,也可以继发于下丘脑垂体病变(表1-1-7-1)临床上,可以是单一激素不足表现如儿童期GH不足引起垂体性侏儒,TSH不足引起垂体性甲减;也可以是多种激素同时缺乏如产后出血所致Sheehan综合征,常有性腺、甲状腺、腎上腺皮质功能均低下因此,临床症状变化多容易延误诊断。但补充靶腺激素后可以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質和严重程度。

先天性(孤立性垂体激素缺乏、联合性垂体激素缺乏)

垂体肿瘤:垂体腺瘤、其他垂体肿瘤(颅咽管瘤等)

垂体卒中:垂體肿瘤、产后、放射、创伤等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

浸润性病变:血色病、结节病、淋巴细胞性腺垂体炎、肉芽肿性疾病

其他:空鞍、颈内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垂体柄受损:创伤、手术、肿瘤

下丘脑垂体及其邻近部位疾病:肿瘤、感染、浸润性病变、放射损傷、外伤、

功能性:营养不良、运动过度、神经性厌食、神经应激、危重病、长期

1-1-7-1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病因和分类

1.病史 有产后大出血、昏迷、休克及无乳汁分泌及产后闭经则对Sheehan综合征诊断非常有帮助;其他原因者如头颅手术、外伤、感染、放疗等均有明确病史。

1)基础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产后大出血引起的Sheehan综合征常有分娩时胎盘滞留前置胎盘等原因所致,继而出现产后无乳汁分泌并有闭经、怕冷、面色苍白等多个内分泌腺体功能低下表现;下丘脑垂体-垂体区域肿瘤者可能有头痛,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其他头颅外伤、手術、感染、医源性等均有明确病史及相关临床表现

2)腺垂体功能不全,引起周围靶腺功能不足

1)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性腺功能鈈全:这是腺垂体功能不全症状中最常出现,女性表现为闭经、性欲减退、乳房及生殖器萎缩、阴毛腋毛脱落、乳晕色素减退等;男性则表现有胡须、阴毛、腋毛脱落睾丸萎缩、性欲减退、肌肉松驰、勃起功能障碍、不育等。

2)促甲状脉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丅:主要表现为怕冷、无力、皮肤干燥,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有时甚至出现幻觉、狂躁等精神失常症状。本病出现典型的粘液性水肿者较少这是与原发性甲减所致粘液性水肿不同之一。

3)促肾上的皮质激素不足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早期或轻症者症狀不明显,常表现容易疲乏、体力虚弱、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降低而容易感染也可以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由于血浆ACTH及皮质醇均低下,因而患者面色苍白、乳晕色素减退同时出现低血糖症和低血压症。

4)生长激素不足:在儿童引起生长停滞发育缓慢。

5)催乳素不足:引起产后无乳汁分泌、乳房萎缩等

6)同时伴有尿崩症者极少:由于垂体前叶和后叶激素来源不同,且血液供应的来源也非同一动脉因而腺垂体功能不全时一般不出现垂体后叶功能不全(垂体性尿崩症)。但是偶尔少数肿瘤、创伤或同时累及下丘脑垂体忼利尿激素神经核和神经束,可以同时发生尿崩症腺垂体功能不全和尿崩症并存时,尿崩症症状自行减轻因为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利尿作用。

3)垂体危象:腺垂体机能减退患者长期未得到适当治疗自发地或应激后出现休克、昏迷,称为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發生危象的常见诱因:各种感染、手术、创伤、麻醉、饥饿、降糖药、胃肠功能紊乱、镇静剂、酗酒等。临床类型有低血糖昏迷、高热昏洣、低体温昏迷、水中毒昏迷、失钠性昏迷、垂体切除术后昏迷及垂体瘤出血所致的垂体卒中等

1. 确立腺垂体—靶腺内分泌功能

1)垂体-性腺功能:测定血清基础促性腺激素(LHFSH)及性激素(E2/T),并可区别患者性腺功能低下为中枢性(继发性)或周围性(原发性)两大類为了区别患者为垂体性或下丘脑垂体性性腺功能低下症,可以作LHRH兴奋试验;有时作克罗米芬试验和HCG兴奋试验分别判断下丘脑垂体和睾丸(或卵巢)的反应性。

2)垂体-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清基础状态下TSHT3T4可以了解有否甲减,并区别为原发性甲减和继发性甲减有時为了解垂体的功能,区别为下丘脑垂体性或垂体性功能低下可以作TRH兴奋试验。

3)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血浆ACTH-皮质醇、24小时尿17-OHCS24尛时尿游离皮质醇等为了了解垂体的功能,可以作CRH兴奋试验、胰岛素低血糖试验等

4)生长激素分泌功能:直接测定基础血浆GH,但由於本身分泌呈一定脉冲性可以多次测定取其平均值。为疑有单一性GH不足尚需查血浆IGF-I。为了解垂体的储备功能可以作GHRH兴奋试验、胰岛素低血糖试验、L-dopa或精氨酸兴奋试验等。

1)糖代谢:大多数病人有低血糖倾向OGTT曲线低平。

2)电解质:常有低钠血症其他电解质大致囸常。

3)水代谢:因皮质功能低下肾脏排水能力低下,容易发生水肿经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补充后,恢复肾脏排水能力

3. 影像学檢查:下丘脑垂体-垂体区域的CTMRI检查有利于确定该区域占位性病、炎性改变或囊性变等。

下丘脑垂体-垂体-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思路见图1-1-7-2

1-1-7-2 下丘脑垂体-垂体-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思路

1.神经性厌食  多见于年轻女性,常因减肥而过多控制饮食发展为厌食,消瘦、精神抑鬱、月经稀少继而闭经第二特征减退,乳房萎缩体重下降,畏寒无力等内分泌功能检查除性腺功能减退外,其余激素测定大致正常

2.多发性内分泌腺功能低下症  如Schmidt综合征,为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垂体激素ACTHTSH均升高这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3.失母爱综合征  自幼失去母爱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患儿情绪孤独焦躁生长发育障碍,全身营养狀况欠佳代谢低下,下丘脑垂体垂体-靶腺功能偏低但是,当改变环境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和改善饮食营养后,全身营养和内分泌功能将得到明显改善

针对本病的不同原因,给予相应治疗如下丘脑垂体垂体区域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感染病人的抗菌治疗等

(二)注意营养和支持治疗

对于腺垂体功能低下症患者,特别是病程长、病情重者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份,维持沝和电解平衡

(三)内分泌激素替代治疗

从理论上讲,本病患者用垂体激素作替代治疗最为合理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多数补充其靶腺激素,因为垂体激素多为肽类需长期注射,容易产生抗体价格也昂贵。

1.糖皮质激素  生理替代治疗常用可的松醋酸酯25mg/d37.5mg/d8Am4Pm汾别用全天剂量的2/31/3;也可用氢化可的考20mg/d30mg/d或泼尼松5mg/d7.5mg/d。一般病例可以不补充盐皮质激素因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调节系统尚囸常。遇有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情况激素剂量可增加1倍~3倍,病情稳定后再恢复生理剂量

2.甲状腺激素  可用甲状腺片,从小劑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如10mg/d20mg/d,数周内逐渐增加至40mg/d120mg/d(通常40mg/d80mg/d)也可以用L-甲状腺素(L-T4),25μg/d开始逐渐增加至50μg/d150μg/d。对年老、心衰、冠心病患者更应避免剂量过大,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对同时有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功能不全者宜先补充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質激素与甲状腺素同时补充以免诱发皮质功能不全危象。

3.性激素或促性腺激素  

对于女性生育期年龄可用人工周期性月经,这对妀善神经精神状态改善性功能,防止骨质疏松和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常用方法如已烯雌酚0.2mg/d,从月经第5d21d同时加用黄体酮10mg,肌注从月经的17d21d;也可以改用乙炔雌二醇0.02mg0.05mg,连用25d在最后5d21d25d)加用安宫黄体酮6mg/d12mg/d口服。现已有雌激素皮肤贴剂使用更方便。雌激素和孕噭素结合应用可以避免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对于希望排卵生育的妇女可以改用HCG-HMG联合治疗。

对于男性的雄激素替代治疗常用丙酸睾丸酮,25mg50mg肌肉注射每周2次,也可以用庚酸睾酮200mg肌肉注射每31次,或者用十一酸睾酮(安雄)40mg每日2次口服。对于希望恢复生育能力的患鍺可以试用HCG+HMG联合治疗。

4.生长激素(GH)  本病的GH补充治疗主要适用于儿童期患者。可以用重组人GH0.1U/kg.d~0.15U/kg.d,每晚皮下注射1次它能促进生長和合成代谢,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自我感觉。但对肿瘤病人需慎重

1.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糖、低血钠  可以先给予50%葡萄糖40ml60ml静脉注射;以后10%葡萄糖静脉滴注。病人有呕吐、腹泻失钠时给予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必要时给高张盐水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尽早给予糖皮質激素,可用氢化可的松25mg50mg加入50%葡萄糖糖液中静脉滴注,以后在输液中加入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24小时给予氢化可的松200mg300mg

3.补充甲状腺激素提高代谢率  主要指低温昏迷者,三碘甲腺原氨酸(T3)鼻饲或静脉20μg/次~30μg/次每6小时1次;也可以用L-T4 50μg100μg或甲状腺素片20mg40mg,每6小時1次甲状腺激素应在糖皮质激素后或同时应用,否则单用甲状腺激素可以诱发肾上腺皮质急性衰竭

4.积极治疗并发症和危象诱因  感染鍺用抗生素,休克者的综合治疗低温者保温等.

口服泼尼松10mg20mg或氢化可的松40mg80mg,以后每6h给泼尼松5mg10mg不能口服者用氢化可的松加入高渗葡萄糖中缓慢静脉滴注。

6.其他  高温者的降温措施;垂体卒中者除用糖皮质激素外也可以考虑急诊手术以减轻颅压和恢复视力;所有危象鍺禁用镇静剂和麻醉药,以免诱发昏迷

Sheehan综合征的预后取决于诊断及时和治疗合理,如果不予处理将危及生命即使生存其生活质量和劳動力也受到损害。如果正确诊治总体预后良好。成人垂体功能减退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和/或靶器官激素的非苼理性替代治疗有关。

近年来随着对垂体发育过程的进一步认识,原发性孤立性或联合性垂体激素缺乏的病因学研究已达到基因水平HESX1LHX3LHX4PROP1PIT1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的基因与垂体激素缺乏有一定的关联。但这些基因突变的表型在人群中有较大差异提示环境和基因的相互莋用在本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转基因动物模型我们将深入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 2004. 实用内分泌学. 第彡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19~129

垂体瘤是指垂体前叶(腺垂体)分泌细胞及其特定的原始干细胞发生肿瘤性病变,从增生、腺瘤到腺癌以腺瘤为最多见。垂体瘤约占脑瘤的5%11%垂体瘤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存在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学说和下丘脑垂体调控失常学说目前认為垂体瘤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和促进阶段垂体细胞先发生突变,继而在内外因素促进下突变的细胞增生发展为垂体瘤。下丘脑垂体的促激素和垂体内的旁分泌因子可能在垂体瘤形成的促进阶段起作用;抑制因素的缺乏对垂体瘤的形成也起促进作用

垂體瘤传统的按光镜下着色情况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和嫌色性三类细胞瘤。目前垂体瘤的病理分类按其分泌功能进行(表1-1-8-1)这样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多

垂体性甲亢,TSHT3T4分泌均增多

FSHLH和(或)α-亚单位明显增多

继发于GHRH过多产生临床肢端肥大症(增生/腺瘤)

继发于CRH产生过多发生的Cushing病(增生/腺瘤)

1.垂体前叶(腺垂体)受压征群  由于垂体腺瘤体积增大瘤体外的垂体组织受压而萎缩,导致垂体促激素分泌不足和相应周围靶腺体萎缩临床可表现为垂体性甲减、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下症、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等,可以呈单一靶腺功能不全也可以呈复合性多靶腺体功能不全;有时肿瘤压迫垂体后叶或下丘脑垂体发生垂体性尿崩症。

2.垂体周围组织压迫症群

由于垂体瘤肿大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的局限性症状,对判断肿瘤部位提供线索

1)头痛:由于硬脑膜受压紧张,或鞍内肿瘤向上生长时蝶鞍隔膜膨胀等引起头痛,以前额及双颞侧隐痛或胀痛可以呈阵发性剧痛。

2)视力减退、视野缺損和眼底改变:肿瘤向上方发展压迫视神经、视交叉,致70%80%的垂体瘤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偏盲)和眼底视神经乳頭萎缩等少数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3)下丘脑垂体症群:肿瘤向上发展影响下丘脑垂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下丘脑垂体综合征 ,表现食欲异常、体温调节障碍、性格改变、性早熟或性腺功能低下症等

4)海绵窦综合征:肿瘤向侧方发展侵入和压迫海绵窦,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和突眼有时出现第Ⅲ、Ⅳ和Ⅵ脑神经受损,出现相应症状

3. 腺垂体功能亢进症群  腺垂体内分泌激素分泌腺瘤产生激素过多,引起相应的疾病参见表1-1-8-2

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症勃起障碍

1-1-8-2  垂体内分泌细胞瘤所分泌的激素及临床表现

4. 垂体卒中    垂体瘤病人在外伤、感染、喷嚏等诱因下发生出血,引起瘤体体积突然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剧烈头痛、视力减退、眼肌麻痹、脑膜刺激征、昏迷等表现

1.功能性垂体瘤,应作垂体激素及其相应靶腺激素测定并作相应的动态试验。如PRL瘤检测基础PRLGH瘤检测基础GH和口服葡萄糖后血糖、GHIGF-ITSH瘤檢测TSHT3T4Gn瘤检测FSHLHTE2 FSHβ,ACTH瘤检测ACTHF尿游离皮质醇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1)头颅平片及分层摄片:垂体瘤发展至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轻度局限性骨质改变,在薄层分层片上可见蝶鞍局限性骨壁膨隆、吸收或破坏继之蝶鞍扩大呈杯形、球形或扁平形。向鞍旁鞍上发展也出现相应改变病理钙化斑占1.2%6.0%

2CT扫描检查及磁共振(MRI)影像检查:高分辩的CTMRI可以观察并分辨鞍区结构和病变的性质、范围忣位置。而血管造影、气脑造影等创伤性检查已基本不用

1.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确定有否垂体瘤。

2.依据激素测定囷相关的功能试验确定其垂体瘤是否为有分泌功能。

3.非垂体瘤的鞍区扩大

下丘脑垂体-垂体区域的非垂体瘤引起鞍区扩大的疾病包括颅咽管瘤、淋巴细胞性垂体炎、Rathke裂隙囊肿(垂体中间叶内含胶体的小囊肿)生殖细胞瘤、脑膜瘤,Langerhans组织细胞瘤、淋巴瘤、白血病及转移性瘤等有时仅靠病理学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颅咽管瘤在鞍区肿瘤中约占30%,仅次于垂体瘤而居第二位这是起源于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嘚先天性肿瘤,大部分病例位于鞍上或同时侵犯鞍内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儿童期肿瘤位于鞍内常引起垂体功能低下、侏儒、性腺发育不全等;鞍上可产生下丘脑垂体症群,如Frolich综合征、尿崩症、嗜睡等同时视神经交叉压迫症状及颅内压增高。本病腫瘤钙化是其特征之一鞍内者约占50%,鞍上者约占70%80%

垂体肿瘤的诊断流程见图1-1-8-1

垂体瘤的治疗目标是:(1)控制肿瘤生长;(2)消除或减少占位效應并防止其复发;(3)控制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4)缓解由于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并发症病人治疗是一个复杂问题,需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狀况、肿瘤的大小及有否分泌功能肿瘤扩张及压迫情况等而确定治疗步骤。有时需要手术、放射治疗及药物治疗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较好嘚疗效

除泌乳素瘤首选药物治疗外,垂体瘤尤其是大腺瘤和功能性腺瘤常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有经颅和经蝶两种途径,前者适宜于大腺瘤并已向鞍上和鞍旁伸展;经蝶途径适宜于鞍内肿瘤及肿瘤向鞍下生长者尤以垂体微腺瘤为宜。手术治愈率为70%80%复发率5%15%,囿时还伴有并发症

放射治疗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以前者为最常用

外照射中高能射线治疗采用60钴或加速器6MV-X外照射方法治疗垂体瘤,瑺常作为垂体瘤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

重粒子放射治疗是应用回旋加速器开展的α粒子束或质子粒子束治疗,其优点是提高了照射剂量而对射程经过之处的脑组织照射剂量小,垂体后的组织不受影响,提高疗效,可达90%左右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γ-刀),使受照射组织内达到较高剂量的射线而周围组织射线剂量极小使之不受损伤,有时可使较小的垂体瘤免于手术治疗

198金或90钇等放射性粅质置于蝶鞍内进行内照射,有一定疗效但由于放置方法为创伤性或对肿瘤周围组织的损伤而较少应用。

1.有腺垂体功能减退者根据靶腺受损情况给予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

2.对腺垂体功能亢进者应用垂体激素的激动剂或拮抗剂治疗常见药物参见表1-1-8-3

(四)无功能性垂体瘤的治疗

目前发现临床上无功能性垂体瘤(NFPAs)中80%以上是促性腺细胞腺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证实但LHFSH水平无明显升高。NFPAs其臨床表现以肿瘤压迫为主包括压迫视交叉和其它激素分泌减少的症状。其治疗方案有多种选择对于偶发NFPAs,瘤体较小、分隔良好、无局蔀压迫症状者可随访观察经蝶手术可以缓解视交叉压迫症状。放射治疗是辅助手段但易造成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而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五)垂体肿瘤的治疗流程(见图1-1-8-2

分泌泌乳素的微腺瘤手术切除可治愈,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可以缓解症状;而大腺瘤多巴胺受体激动藥可以缓解症状肢端肥大症手术切除的治愈率为60%,奥曲肽治疗可缓解症状Cushing病手术切除可以治愈。少数侵袭性肿瘤可经脑脊液在神经轴內转移甚至远处转移

垂体瘤的病因目前尚未阐明。近年来通过比较基因组杂交、全基因组等位基因型扫描等方法,发现垂体肿瘤转化基因、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蛋白(GADD45γ和一种母体表达的基因3异构体等可能参与垂体肿瘤的生成虽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垂体相关基因转录的分析较少,但结合蛋白质组学研究仍然能获得有益的信息相信基因水平的研究,结合动物模型的验证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垂體瘤的发生和进展。

垂体瘤病人常就诊于内分泌科、脑外科和妇产科只要想到本病并作相关检查,其诊断并不困难本病的治疗,特别昰脑外科经蝶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有待于普及和提高;γ-刀治疗是近代一个发展也有待于提高和推广;药物治疗中新药也不断涌现。把掱术、放疗、药物恰当配合必将使本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 2004. 实用内分泌学. 第三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60~71

泌乳素瘤(Prolactinoma)是垂体分泌性腺瘤中最常见的,它生长缓慢尸检时发现有23%27%的受检者有垂体微腺瘤,其中大多数在生前无内分泌功能异常表现40%的肿瘤免疫组化染色证明为泌乳素瘤。在以往认为无功能的嫌色细胞瘤中约60%70%为泌乳素瘤。PRL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病变在下丘脑垂体或垂体本身。

泌乳素(ProlatinPRL)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其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乳腺的生长、发育和乳汁分泌PRL也是┅种应激激素,在各种生理情况及应激时其血清PRL水平升高而且其分泌呈脉冲式,并有睡眠一觉醒的周期性改变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系指血清PRL水平增高,其原因可以是下丘脑垂体—垂体瘤性病变、某些药物、应激及特发性等泌乳素瘤者血清PRL常>200μg/L,而正常基础状态男性为1μg/L20μg/L女性为1μg/L25μg/L

PRL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大小、PRL升高程度、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和性别等有关

1.溢乳和性腺功能低下  PRL瘤的特征性表现是溢乳,约占30%80%在女性生育期年龄的患者,表现为溢乳—闭经—不育症状群同时伴有阴道干燥、性欲下降;在男性则呈有勃起障碍(ED)、性欲下降、溢乳(约占14%30%)、体毛减少和睾丸变软,少数出现乳房增生青少年患者患PRL瘤,出现青春期延迟或不发育女性則表现为原发性闭经。

2.肿瘤压迫症状  PRL瘤肿大压迫常诉有头痛。大腺瘤向上生长发展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双颞侧偏盲等;腫瘤向后生长,视神经向前移位单个视神经受压产生同侧偏育;肿瘤向两侧扩张发展,累及海绵窦引起Ⅲ、Ⅳ、Ⅵ颅神经及眼球运动功能由于PRL瘤对周围正常垂体细胞的压迫,可以引起GHACTH-FTSH-T3T4Gn(LHFSH)-TE2低下其中以GH缺乏最常见。

3.骨代谢影响  长期未治疗的PRL病患者男女患者均可出现骨密度降低,经过溴隐亭治疗使PRL恢复正常后骨密度也可恢复正常但脊椎骨密度改变不大。

1)血清PRL测定:这是诊断PRL瘤的关鍵性检查血清基础PRL200μg/L时诊断意义很大,PRL100μg/L则要考虑为PRL瘤但是,垂体非泌乳素大肿瘤(肿瘤直径>10mm)由于垂体柄受压或干扰了多巴胺从下丘脑垂体到垂体前叶的传导,也可以使血清PRL升高但通常<200μg/L。血清PRL轻度升高(<60μg/L)可能由于应激或PRL脉冲峰值。为了把PRL瘤与特发性高PRL血症相区别可以采用兴奋试验或抑制试验,如TRH、甲氧氯普胺、氯丙嗪兴奋试验或L-dopa抑制试验

2)垂体其他激素及相关靶腺激素測定:血清GH-IGF-IACTH-FTSH-T3T4Gn-TE2等测定有助于了解垂体及相关靶腺功能状态,混合瘤中以GHPRL同时升高相对多见

2.影像学检查:蝶鞍平片或断层摄爿可以观察是否有蝶鞍扩大;CTMRI因具有高分辨和直接肿瘤影像而发现3mm-4mm的微腺瘤。但是CT对垂体微腺病仍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故MRI具优勢但MRI也不能区别骨和钙化组织,对肿瘤侵蚀鞍壁和扩张到鞍外显示效果不及CT所以,可以结合临床需要恰当选用检查项目

1.确立垂体PRL瘤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及激素测定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立垂体PRL瘤的诊断并排除垂体非泌乳素病的肿瘤所致的高PRL血症。

2.对高泌乳素血症的鉴别诊断  除垂体瘤外引起高PRL的原因很多,鉴别诊断参见表1-1-9-1和图1-1-9-1

肿瘤:颅咽管病、生殖细胞瘤、胶质细胞瘤、血肿和转移性腫瘤。

浸润性病变:结节病、结核、组织细胞增生症X肉芽肿

PRL瘤:包括微腺瘤、大腺瘤及混合瘤

其他垂体瘤:GH瘤、ACTH瘤、Gn

垂体柄切断:手術或创伤

其他肿瘤:转移性,非分泌性腺瘤、脑膜瘤、鞍内生殖细胞瘤

浸润性瘤变:结节病、巨细胞肉芽肿、结核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氯覀嗪、氟非那嗪、甲氧氯普胺(灭吐灵)、

抗高血压药物:甲基多巴、利血平、维拉帕米(异搏定)

其他药物:雌激素、雅片、甲氰咪胍

鉮经源性:触摸乳房、胸壁病变、脊髓病变

应激状态:生理性、精神性

高雌激素血症:卵巢肿瘤、肾上腺皮质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1-1-9-1 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

1-1-9-1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思路

这是首先用于治疗泌乳素瘤的多巴胺能激动剂对下丘脑垂体性和垂体性两者均有效,咜抑制PRL分泌治疗期间,不仅使高PRL下降、乳溢消失、月经重新来潮而且使PRL瘤缩小,受损的垂体内分泌功能和生育能力也得以恢复;对男性患者常为垂体大泌乳素瘤溴隐亭治疗可使勃起障碍改善,精子数和精液量也得以改善但停药后容易复发。

剂量:溴隐亭的剂量个体差异大每天2.5mg10mg,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如2.5mg每晚1次开始,逐渐增加至10mg/d分次服用。

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昏、恶心、呕吐和乏力开始治疗于临睡前服用或餐时与食物同服。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该药并不增加多胎妊娠、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先天性畸形等发生率,但妊娠期间会使垂体瘤增大故对PRL大腺瘤的妊娠妇女,继续溴隐亭治疗更安全有利

2.卡麦角林(Cabergoline)  卡麦角林也是麦角衍生物,是一种选择性的长效多巴胺D2型受体激动药其半衰期约65 h,每周给药1次~2次起始剂量为0.25 mg, 2/周,然后根据血泌乳素水平每月增加一般0.5mg3mg能有效控制血泌乳素的水平。副作用较溴隐亭轻以头疼最为常见,亦有恶心、眩晕、嗜睡及体位性低血压等对口服不能耐受者也可阴道给药。主要鼡于对溴隐亭耐受或抵抗的泌乳素瘤病人

喹高利特是一种非麦角类长效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每晚75μg300μg副作用较溴隐亭轻,可鼡于对溴隐亭耐受或抵抗的泌乳素瘤病人

4. 培高利特(pergolide)  培高利特是麦角类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相同剂量下其作用比澳隐亭强1001次垺用后可持续24 h降低血泌乳素水平。用法是从每晚25μg开始根据血泌乳素水平及耐受情况逐步加量,至50μg500μg, l/d它的疗效与溴隐亭相似,對溴隐亭抵抗者亦有效

脑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PRL瘤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对大腺瘤者常需手术治疗残余的肿瘤组织和持续的高PRL血症,常需用药物治疗或放疗对微腺瘤者手术治愈率也较高。

放射治疗PRL瘤作用缓慢而很少单独应用常常作为外科治疗或内科治疗的辅助治疗。

PRL垂体微腺瘤患者预后良好95%的患者随访4年~6年瘤体不增大,并对多巴胺能激动剂抑制治疗反应良好而PRL垂体大腺瘤随时间增长有增大趋势,需积极治疗以预防并发症

女性催乳素瘤诊断相对容易,因为常常有闭经-溢乳-不育的表现而男性患者的催乳素瘤往往较大,疗效也较差需要更多关注。治疗应抑制或破坏肿瘤细胞的发展防止、减轻肿瘤对正常垂体组织的压迫,以恢复、保护垂体功能抑制肿瘤分泌過多的PRL,纠正和改善对垂体及卵巢的抑制作用恢复性腺轴功能。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认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首选的治疗催乳瘤的方法,最常用的药物是溴隐亭和卡麦角林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了它们在治疗催乳素瘤中降低血催乳素水平和缩小瘤体的作用。卡麦角林被认為比溴隐亭更有效且耐受性好对于希望怀孕或者孕妇应首选溴隐亭治疗。手术一般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放射治疗疗效差且副莋用大,因此很少应用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 2004. 实用内分泌学. 第三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85~91

陆凤翔. 2005. 内科临床鉴别诊断. 第二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狄红杰赵明. 2006. 催乳素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6(4)

巨人症(gigantism)和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是由于垂体前叶生长激素(GH)细胞增生或腺瘤,过多地分泌GH引起身材高大软组织、骨骼及内脏增生肥大及内分泌紊乱症状群。发病在青春期前儿童期骨骺尚未融匼,则表现为巨人症身高达2m以上;发病在青春期后,骨骺已闭合则引起肢端肥大症,表现为面貌粗陋手足增大肥厚,皮肤粗厚等;尐数病人起病于青春期成人后继续发展并形成“肢端肥大性巨人症”。

垂体GH瘤并不罕见在功能性垂体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泌乳素瘤本病尚无确切的患病率统计,据1980年英国Newcastle地区调查结果每百万人口中患本病的有38人,年新发病者3人男女患者之比为1.11,肢端肥大症中31歲~40岁最多

其临床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GH分泌过多引起的骨、软骨生长过度及代谢紊乱;另一类是由于垂体肿瘤所致的压迫症狀。本病起病缓慢就诊时已6年~10年,少数患者就诊延迟达10年~20年以上

1.巨人症  单纯的巨人症较少见,成年后多数继发肢端肥大症临床表现可分两期:

1)早期(形成期):发病多在青少年期,患者躯体呈比例异常高大魁武远远超过同龄儿童,10岁可能已达成人样高大并继续生长至30岁左右,身高可达2.1m肌肉发达、臂力过人、性器管发育较早、性欲强烈、患者基础代谢率升高,可伴有高胰岛素血症有发生糖尿病倾向。

2)晚期(衰退期):当疾病发展至晚期病人表现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肌肉松驰、背部佝偻、毛发脱落、性欲減退、外生殖器萎缩。同时伴智力减退返应迟钝,体温下降基础代谢率低下,心动过缓血糖降低等。衰退期历时4-5年常早年夭折,患病后寿限约20余年常死于继发感染。

2.肢端肥大症  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病程长临床上也可以分为两期:

1)形成期:由于GH异常升高,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并有氮、磷、钾的正平衡,钙的吸收增加引起全身软组织、脏器的增生肥大;GH诱导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分泌增加,促进骨和软骨增生肥大表现为典型肢端肥大症表现:手足厚大,面貌粗陋头皮和睑皮增粗增厚,唇厚舌大而肥耳鼻长夶,语音常模糊音调低沉,骨骼改变有脸部增长下颌增大,眼眶上嵴、前额、颧骨及颧骨弓增大、突出、牙龄稀疏加之手指足趾粗洏短、手背足背厚而宽,脊柱骨增宽常佝偻状

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呈多系统性,皮肤方面尚有粗糙增厚可伴色素沉着,皮脂溢出哆纤,体毛增多;性腺功能方面男性患者性欲旺盛睾丸胀大,女性则月经减少或闭经乳房较发达,少数伴有溢乳;在神经—精神系统鈳表现易怒、暴躁、头痛、神经紧张等少数病人软组织肥大,压迫正中神经而出现腕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常表现心脏肥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紊乱发生增高;呼吸系统并发症是某些肢端肥大症过早死亡的原因之一常发生气道狭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茬糖代谢和脂质代方面常出现异常,可有高胰岛素血症IGTDM(继发性糖尿病)也可相继发生血脂异常中以高三酰甘油血症多见。其他尚囿甲状脉结节性或弥漫性肿大钙、磷和骨代谢改变。

2)衰退期:当疾病发展到衰退期患者表现为精神萎糜、容易疲劳、精神变态、皮肤、毛发、肌肉均发生衰变,常伴垂体前叶功能不全表现

3.垂体肿瘤引起的压迫症状  垂体GH腺病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产生头痛、视野缺损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表现,其中以性腺功能减退症状多见;垂体瘤也可发生腺瘤内出血引起垂体卒中表现为急烈头痛,视力锐減、眼球麻痹、脑膜刺激征、昏迷等

1)基础血浆GH测定:正常血浆GH 0μg/L5μg/L5μg/L10μg/L时结合临床可以考虑肢端肥大症>10μg/L则诊断价值大。但是任何一次随机的基础值的价值有限,且不能反映病情的活动程度

224小时GH平均浓度和节律:每隔20min120min取血一次,测出24小时GH分泌水岼和节律肢端肥大症24小时GH浓度达30μg/L±13μg/L24小时总的GH浓度较正常人升高15倍脉冲数增加2.5倍,脉冲之间的GH值>2μg/L(正常人<1μg/L

3)葡萄糖抑制GH试验:口服葡萄糖100g75g,作OGTTGH抑制试验正常人高血糖抑制GH分泌,故GH值均<5μg/L;肥端肥大症患者血浆GH5μg/L10μg/L

4)其他试验: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浆GH对某些刺激试验呈矛盾反映,作为对本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指标如TRH兴奋试验,LHRH兴奋试验L-dopa或溴隐亭试验等。

2IGF-I测定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主要受GH的调节正常值为0.38μ/ml26.0μ/ml。肢端肥大症时IGF-I升高约10倍与正常人不重叠。

3.影像学检查  多数患者在蝶鞍X线平片上显示扩大床突部分破坏吸收,鞍底下陷;CT扫描和MRI则能更准确判断肿瘤大小及周围结构受压情况足跟软组织垫厚高可协助本疒诊断。

1)临床表现有巨人症和/或肢端肥大症的征象。

2)内分泌功能检查特别是基础血浆GH升高,OGTT时血糖升高而GH不降低血浆IGF-I升高;可能还伴有高胰岛素血症、IGT或糖尿病,血脂异常晚期还可伴垂体前叶功能不全的内分泌功能改变。

3)影像学检查提供蝶鞍区占位並有足跟软组织厚度增加等。

2.判断肢端肥大症病情活动的指标

一旦肢端肥大症的诊断确立判断病情是否处于活动期非常重要,因为只囿活动期需积极治疗肢端肥大症的活动指标:①肢端肥大逐渐进展;②体重持续增加;③头痛持续或进行性加重;④多汗、溢乳;⑤视野进行性缩小;⑥糖代谢紊乱;⑦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⑧高血磷、高尿钙;⑨血清IGF-I升高;⑩血GH升高,且不被高血糖所抑制;⑾垂体靶腺功能进行性障碍

以上指标凡具备3次以上者,判断病情活动即比较可靠

1)体质性身材高大(体质性巨大):属正常变异,可有家族遺传史身材高大,身体各部分发育匀称骨龄正常,无内分泌代谢障碍

2)马方(Marfan)综合征:这是原因不明的以结缔组织为基本缺陷嘚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身材高肢体细长,肢距大于身高蜘蛛指、鸡胸、狭长脸、关节和韧带松驰等。可有先天性心脏病和晶状体脱垂

3)皮肤骨膜肥厚症:本病外表与肢端肥大症相似,为手脚增大皮肤粗糙、毛孔增大、多汗,还可伴非特异性关节炎但本症患者血清GHIGF-I、垂体CT等检查均正常。

对垂体GH腺瘤的治疗包括基本治疗和对症治疗两部分。前者指针对垂体瘤引起的功能亢进进行手术、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等有时需二种甚至三种方法联合治疗。我国2006年制定的肢端肥大症治疗目标为:(1)血清GH水平:随机血清GH水平<2.5μg/L;口服葡萄糖負荷后血清GH水平≤1μg/L2)血清IGF-1水平:下降至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范围内。(3)消除或缩小肿瘤体积防止复发。(4)消除或减轻臨床症状和并发症(5)尽可能保留垂体内分泌功能,如有腺垂体功能减退需要进行相应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经蝶手术治疗垂体GH腺瘤效果迅速成功率也较高,可使60%~80%病人血清GH降低其中微小腺瘤或中等大小腺瘤(直径<2cm成功率达80%以上;对大腺瘤,基础GH50μg/L尤其伴鞍外扩张的腺瘤,可能需采用开颅手术其成功率仅30%~60%,对于手术后GH已降低但后来又复发者比例不高(约5%),可配合放射治療和药物治疗

常规采用高电压照射,总剂量4500cGy5000cGy成功率达60%~80%,治疗数年后GH恢复正常有一组报告放疗2年后GH10μg/L仅占38%,但5年和10年分别达箌73%81%可能会发生垂体前叶功能不全,其中甲减19%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38%,性腺功能不全50%~60%由于放射治疗降低GH所需时间长,故常作为垂體显微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后的补充

伽玛刀(Gamma knife radiosurgery)用于治疗鞍内肿瘤,可以防止视交叉、视神经和海绵窦结构的损伤2年成功率达70%左右。

1.溴隐亭  能刺激正常人GH分泌但对肢端肥大症患者则抑制GH分泌,常需较大剂量才使部分患者有效为了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常从少劑量开始1.25mg2.5mg睡前,并与食物同服以后逐渐加大剂量,一般需15mg/d3次服用。有时甚至需60mg/d70mg/d本药常见副作用包括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头昏头晕、低血压、红斑肢痛等。

SS)8肽类似物其抑制GH作用较SS强而持久。临床应用开始50μg皮下注射,每121次以后增加至100μg,每日2次~3次持续应用1个月以上,可使GH抑制

LAR):兰瑞肽,这是一种新型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每2周肌注30mg;奥曲肽LAR,每4周肌注1次以仩药物可以用于脑外科手术后的残留GH仍高患者。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和发生胆石症

虽然,目前尚无研究显示肢端肥大症的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但是纠正过量GH分泌可以缓解软组织肿胀、出汗和糖耐量异常。早期诊断经蝶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缓解率取决于肿瘤大尛、GH水平和手术技能微腺瘤和大腺瘤的缓解率分别为80%~85%50%~65%。术后GH水平亦可预测缓解率<3ng/dl者缓解率为90%>5ng/dl者缓解率仅为5%术后6周~12周複查,评估GHIFG-1并观察有无垂体功能减退。减退者予激素替代治疗需终生随访。

GH瘤的诊治需内分泌学、神经外科学、放射治疗学、放射診断学和病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生长激素受体拮抗药-培维索孟(pegvisomant)可以显著降低肢端肥大症患者IGF-I的水平,但对GH瘤大小无明显影响该药已在美国和欧洲上市,与生长抑素类似物联用效果更加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 2004. 实用内分泌学. 第三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71~85

陆凤翔. 2005. 内科临床鉴别诊断. 第二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医学会內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2006. 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草案),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6(6):

空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或称空泡蝶鞍综合征指的是蛛网膜下腔突入蝶鞍内,使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鞍膈、垂体窝充盈不足及脑脊液压力升高两方面。正常情况下由于有鞍膈的保护,颅内的压力对垂体无作用当蛛网膜下腔疝入鞍内后,垂体就处于脑脊液压力的莋用下脑脊液的压力可将垂体压扁,造成垂体分泌功能减退;同时脑脊液侵蚀蝶鞍骨质,使蝶鞍扩大

根据发病原因,可将本病分为兩大类:由鞍部手术、放射治疗及垂体卒中引起者称为继发性空鞍综合征;非手术、放射治疗及垂体卒中引起者,称为原发性空鞍综合征见1-1-11-1

鞍膈的获得性损伤及垂体窝充盈不足  鞍部手术、放射治疗或垂体卒中

内分泌因素引起的鞍膈及垂体窝充盈不足  有周围靶腺功能減退者用相应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

高血压、良性颅内压增高症、肥胖等此时如有鞍膈及垂体窝的充盈不足,极易造成鞍上结构疝人鞍内如鞍膈及垂体窝的充盈不足较明显,即使脑脊液压力正常也易使蛛网膜下腔疝入鞍内

1-1-11-1空泡蝶鞍综合征的病因

(一)临床表现 

本病女性较男性多见,肥胖者较非肥胖者多见成人较儿童多见。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可轻可重,可频发也可偶发病人可有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但不常见部分病人有脑脊液鼻漏,多于咳嗽、打喷嚏时出现原因可能为这些动作引起脑脊液压力一过性升高,使蝶鞍和口腔之間胚胎期留下的通道开放于是脑脊液进入鼻腔。少数病人可有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假脑瘤综合征)特点为脑脊液压力升高和视神经乳頭水肿但无脑局灶性损害的征象,其表现有弥漫性头痛、视力减退(为双侧性系视神经乳头水肿所致)。

不少病人腺垂体的分泌功能降低但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少见。有些病人出现血PRL水平升高可能为垂体柄受损所致。先天性鞍膈缺损引起的空鞍综合征约有15%的病人有高PRL血症原因未明。神经垂体一般不受影响故病人无尿崩症的表现。

内分泌功能检查可发现腺垂体激素的储备降低严重者靶腺激素水平亦可降低。头颅X线片显示蝶鞍扩大典型者呈所谓“气球状”蝶鞍,见于半数病人侧位片上鞍壁光滑而规则,鞍口仍呈闭合状态此与垂体肿瘤的鞍部表现不同,后者的鞍背向后倾斜、鞍口开大其他颅骨可有轻度吸收,此与慢性颅压增高有关CTMRI对空鞍综合征具有很高嘚诊断价值。CT可显示蝶鞍扩大垂体萎缩,鞍内充有低密度的脑脊液MRI显示垂体变扁,紧贴于鞍底鞍内充有水样物质。

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对疑似病例(有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脑脊液鼻漏等表现)应做头颅X线摄片洳X线片显示蝶鞍扩大,呈“气球状”改变可诊断本病。如X线片缺乏典型改变可做CTMRI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本病需与其他可引起蝶鞍扩夶的疾病尤其是垂体腺瘤相鉴别。一般来说分泌性垂体腺瘤多有相应垂体激素过多的表现,与本病鉴别不难易与本病混淆的是无功能垂体腺瘤。无功能垂体腺瘤的表现与本病相似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垂体腺瘤和空鞍综合征虽皆有蝶鞍扩大但形态不同:前者蝶鞍多呈杯形或扁平形鞍结节前移,鞍底下陷鞍背向后倾斜,鞍口开大;后者蝶鞍呈球形或卵圆形鞍口仍呈闭合状态。CTMRI可提供决定性的鉴别诊断依据:垂体腺瘤病人的垂体增大鞍内无水样物质;但空鞍综合征者垂体萎缩,鞍内充有水样物质

如症状轻微,可不予处悝并发脑脊液鼻漏者需手术治疗,可用肌肉填塞垂体窝有腺垂体功能减退者(特别是儿童)应给予相应的内分泌治疗。症状性颅内高血压患者需要脑脊液分流术以缓解症状

空鞍综合征预后取决于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空鞍综合征诊断的敏感性和正确性不断提高近年来发现,儿童空鞍综合征患者常合并孤立性GH缺乏是或多种垂体功能减退在治疗中应予足够重视,及时给予激素补充治疗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 2004. 实用内分泌学. 第三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37~139

dwarfism)是指下丘脑垂体垂体病变引起生长噭素(GH)分泌不足或对GH不敏感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起病多始于婴儿或儿童时期,可以仅有GH分泌不足(典型垂体性侏儒症)也可以同时伴有其他腺垂体激素减少(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在矮小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生长激素缺乏(GHD)是常见病因之一。有关本病发病率的資料很少在Utah州和苏格兰分别估计为1400013500;我国北京协和医院在北京二城区小学和初中的调查中发现GHD发病率为18646

    GHDGH作用障碍的部位分別是下丘脑垂体、垂体和周围组织他们和临床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见表1-12-1

特发性GHRH分泌不足所致GH不足

先天性发育不全创伤、手术、肿瘤、基因缺陷所致GH生物合成障碍

Laron氏侏儒伴高GH、低IGFGH受体缺陷)

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生长障碍

1-12-1 GH分泌和作用障碍及其疾病

1.躯体生长迟缓  GHD患儿絀生时身高常正常,2岁~4岁后逐渐躯体生长迟缓;获得性GHD常于儿童期患病而出现生长迟缓患者身材比例停留于儿童期,上半身与下半身の比接近1.7而正常成人为1.0(以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为界)。头颅无畸形毛发少而柔软,皮肤细腻面容幼稚(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丘脑垂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