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真菌外耳道炎会传染嘛患者要怎么做?

急性外耳道炎,打头孢和替硝唑8天,耳朵发闷感觉有水
来自于:湖南|
提问时间: 09:48:22|
病情描述:
患者男,56岁,身体状况良好。此次病情:1、8月22日,游泳后耳朵进水,然后用棉签挖耳朵,好象挖破了点皮,第二天右耳朵肿痛,外耳道封闭,疼痛难忍。2、,总感觉耳朵里面有液体。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0收到了:
我明天上午出专诊,看过之后再给您个建议吧。
妇产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五官科护理 第六章(耳部)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_课件.ppt 9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六章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耳部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耳道炎
是指外耳道皮肤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当炎症局限于外耳道某个毛囊或耵聍腺时,可形成疖肿。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
    外耳道炎 病因   当外耳道皮肤抵抗力下降或被损伤,微生物侵入引起感染,即发生急性外耳道炎。炎症未被及时控制,则迁延为慢性。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有: 1、 环境因素 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等。 2、外耳道局部环境改变,如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 3、挖耳或其他原因损伤外耳道皮肤。 4、中耳炎脓液流入外耳道,皮肤受刺激。 5、全身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
1、 急性外耳道炎:炎症初期耳内有灼热感,随着病情发展,耳内胀痛,疼痛剧烈,进食或说话时加重。检查可有耳屏压痛,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可见外耳道皮肤糜烂。 2、慢性外耳道炎:病人常感耳痒不适,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多无臭味。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有痂皮附着,除去后外耳道皮肤呈渗血状。
治疗 1、急性外耳道炎 (1)清洁外耳道,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和引流通畅。 (2)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选择使用敏感抗生素。 (3)疼痛剧烈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 2、慢性外耳道炎 (1)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2)联合使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类药物。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嘱病人忌吃刺激性食物,保持耳部清洁,保持大便通畅。 2、对症护理
耳痒明显者,遵医嘱给予抗组胺药口服;外耳道有渗出者,每天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1-2次,至无分泌物。 3、心理护理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4、遵医嘱给予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控制感染,或酌情给予少量糖皮质激素。 5、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如0.3%泰必利妥滴耳液滴耳,每天3次。 6、观察病情,观察耳痛、耳痒等不适是否减轻,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7、指导病人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耵聍栓塞者,应请专业医护人员处理,避免外伤引起感染;尽量避免污水入耳,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爽。
二、鼓膜外伤 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病因(掌握) 临床表现(掌握) 护理诊断(熟悉) 护理措施(掌握)
概念 鼓膜外伤史耳外伤的一个类型。
继发化脓性中耳炎 三、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概念: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可称卡他性中耳炎。青少年发病率较高,但易漏诊。 【病因与发病机理】
(1)咽鼓管功能障碍:咽口阻塞;咽鼓管肌肉无力,中耳腔负压,致中耳粘膜下静脉淤血、扩张、通透性增加;中耳粘膜继发病理变化,致腺体分泌增强,形成中耳腔积液等。
(2)感染: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
(3)免疫反应:某些原因引起的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1)耳闷与听力下降 :感冒后突现或起病隐袭,常有“自听增强”现象,即自觉自己说话的声音比平时响亮,而听别人说话的声音则感到遥远。
(2)耳痛:急性期可有轻微痛,耳闷胀感明显。慢性者多无。
(3)耳鸣:多为间歇性,如“劈啪”声。 【临床表现】
(1)鼓膜内陷: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突。
(2)鼓室积液:可见液平面。
(3)鼓膜充血:急性期,松弛部、锤骨柄明显。
3、辅助检查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
声导抗检查:了解咽鼓管功能及中耳腔是否有积液。
根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中耳积液及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可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切开置管术。
【护理诊断】
1、感知紊乱
与中耳积液有关。
2、舒适改变
耳鸣、耳闷
与咽鼓管阻塞有关。
3、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休息,戒烟酒 ,少食刺激性食物。
2、病因治疗:①全身:急性期抗生素和类固醇激素,以减轻炎性渗出和机化。
②病因:如腺样体切除、息肉摘除。
3、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
①滴鼻: 1%麻黄碱,通畅咽鼓管。
②急性过后咽鼓管吹张和鼓膜按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5页41页16页14页13页15页12页11页15页26页大家都在看
欺诈色情恶意营销违法信息外耳道炎日常如何护理呢?外耳道炎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如果患上了这种疾病不仅仅会影响到听力,甚至还会导致耳聋的出现,因此对于这种疾病我们需要重视起来,更需要做好护理工作,那么患了外耳道炎日常如何护理呢?外耳道炎保健方法外耳道炎的保健方法是有很多的,只是这些方法我们都是不明白的为什么自己要这样做才对于自己的耳部有着很好的保护做用,但是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我们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外耳道炎发病后,耳部会有灼热、疼痛,有时候还会有全身发热的症状,但是由于人们对外耳道炎的陌生,所以会出现错误的诊断,错误用药延误了外耳道炎的治疗,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外耳道炎怎么护理:1、未患病时就应该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2、患病之后,切忌水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3、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4、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5、按时更换外用药,按时进服内服药。6、患病之后禁止游泳。外耳道炎的出现给我们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只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外耳道炎也是有很多的原因的,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能预防这样的疾病出现也就可以减少外耳道炎的危害产生了。外耳道炎怎么护理
我们都知道,出现疾病时治疗虽然是最关键的,但治疗之后日常生活的护理也要多加注意,因为它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在护理外耳道炎期间,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未患病时就应该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
2、患病之后,切忌水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
3、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
4、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5、按时更换外用药,按时进服内服药。
6、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温馨提醒:以上内容就是“外耳道炎怎么护理”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菌外耳道炎会传染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