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遗传易感性性与遗传易患性有何区别

什么是遗传易感性?
什么是遗传易感性?
全部症状:我爸爸今年4月份去世了才54岁,我爸爸的姐姐53岁去世,我爷爷59岁去世,他们都死于肝癌。我和我老公以及儿子还有我妈妈都去做了乙肝检查,检查出我们都是阴性而且有抗体。但是我还是很担心会遗传到肝炎,请问专家,我怎样预防?谢谢
发病时间及原因:
治疗情况: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肝硬化、肝腹水、丙肝、肝炎
擅长: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小儿科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256191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您好,这样的情况只能说,肝炎与遗传没有关系,与传染有关,肝癌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有肝炎的需要积极治疗,是可以避免的,
问没有肝炎会不会得肝癌呢?
专长:乳腺外科、肛肠疾病、烧烫伤
&&已帮助用户:219576
肝硬化肝癌形成的原因a.病毒感染甲型肝炎不易形成肝硬化乙型肝炎约10-20%进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肝癌丙型肝炎约50-60%进入慢性肝炎其中一部分进入肝硬化肝癌b.慢性酒精中毒每人每天16og白酒连续8年可形成酒精性肝硬化肝癌和酒精性肝炎c.其它如遗传病药物与毒物循环障碍可形成肝硬化肝癌d.隐匿性肝硬化肝癌指日前原因不明形成的肝硬化肝癌
问南昌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费用?
专长:颈腰椎病、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
&&已帮助用户:0
病情分析:您好,有一部分乙肝小三阳患者依靠自身强壮的体质,强大的免疫系统,抵抗乙肝病毒入侵,并能够杀死乙肝病毒,所以能够自愈,但是绝大部分患者体质较弱,对入侵病毒不能有效抵抗,而使肝脏受到破坏,增加肝脏负担,所以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杀灭入侵的乙肝病毒,应该积极治疗。你可以尝试看看多锻炼,调高你的免疫力。意见建议:您好,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要看病情,如果肝功正常病毒量阴性是可以不治疗的,但是如果肝功异常或者病毒量出现阳性的小三阳患者就需要治疗了。所谓乙肝小三阳DNA阳性,指的是乙肝小三阳体内病毒大量复制,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是病毒出现了变异所致,由此可见,乙肝小三阳DNA阳性必须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
问得了乙肝怎样预防肝癌用什么办法好
专长:股骨头、脑外伤后遗症、肌肉萎缩
&&已帮助用户:220665
病情分析:抗病毒的药物都很难彻底的清除病毒,建议你现在检查肝功能,看结果是否异常。建议你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要保护肝脏。意见建议:要注意不要惊慌,必要时需要外敷药物进行消除炎症,再有就是要及时服用药物来从内部消除病毒。
问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怎样预防肝病?
职称:药师
专长:肝病
&&已帮助用户:6235
问题分析:乙肝,丙肝都是可以通过母婴遗传的,对于肝癌也是可能遗传的,不过,肝硬化是不遗传的。小时有过黄疸肝炎,应该搞清楚是乙肝还是甲肝等具体疾病。意见建议:建议做一下肝脏方面的系统检查,如查乙肝二对半和肝胆的彩超等。如果确定没有乙肝等病毒性肝炎,那现在应该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感染。
问河北哪家医院治疗病毒性肝炎比较好??
专长:甲亢、肿瘤科痛风
&&已帮助用户:229465
你好,乙肝大三阳是有传染性的,所以患者要注意不要把疾病传染给家人,还要注意不要献血,及早治疗以免发展为肝硬化。乙肝大三阳患者的治疗,一个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毒的能力,当转氨酶大于80的时候说明自己免疫机制启动,这时候用抗病毒药效果比较好。DNA转阴后,才能使病情稳定。采用保肝护肝治疗,使肝功正常,肝脏不受损就行了。建议你到专科医院做系统检查,由专家指导用药。另外平时要注意饮食,忌酒,忌食辛辣,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好心情,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问乙肝患者怎样预防肝癌的发生呢
专长:红斑狼疮、内科其它
&&已帮助用户:143479
病情分析:乙肝携带者发生肝癌的机率比无肝炎病毒携带者高几倍,主要预防措施是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争取早期发现肝癌,警惕有厌食、乏力、精神差、长时间低热、水肿、肝区疼痛等症状,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诊治,早期发现肝癌。意见建议:预防肝癌平时注意避免情绪波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引起情绪波动的各种刺激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忌烟忌酒,不吃霉变的粮食,少吃腌制肉制品等;生活规律,日常起居,户外活动,饮食营养,身体锻炼,规律化.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治疗应注意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病情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同
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乙肝小二阳属于不稳定状态,大部分乙肝小二阳
定期体检,避免各种诱因,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治疗乙肝的办法有很多,由于病情感染的严重性不同,发病的原因
不同患者因病情及其发病原因不同,需详细检查制定合理方案
不可以随意停药,否则易出现停药反弹的现象,加重病情,建议
小量腹水通常不引起症状,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适,出现
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
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戒酒是治疗中最关键的
乙肝是否需要治疗,要看自身的肝功情况以及病毒数量,综合情况分析
百度联盟推广
肝炎相关标签
肝炎(学名:Hepatitis)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36被浏览6,918分享邀请回答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前位置: &
  癫痫病综合症是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很多家属都关心癫痫病综合症会不会遗传。对孪生双子罹患癫痫病的研究表明,癫痫病患儿具有遗传易感性。
癫痫病患儿具有遗传易感性
  对癫痫病患者家系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特发性癫痫病的亲属癫痫病患病率为3.8%-10.8%,个别高达19.8%-35%,明显高于症状性癫痫病的1%-4.6%,后者又较普通人的0.3%-0.6%,高得多,而且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以上资料表明,癫痫病具有遗传倾向,但这只说明有遗传素质的人其发作阈值低,易感性高,遇到某种环境因素时易出现癫痫病发作,而是否发病则由内外因共同决定。现实生活中由遗传因素引发的癫痫病发作只占所有癫痫病中一小部分。
  因此,患者不必过分担心癫痫病的遗传因素。
专家视频解读
当季高发疾病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您现在的位置是: &
双相障碍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 邓秀良 刘少文 何思维 刘磊 张龚
摘 要:双相障碍(BP)为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关于BP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BP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广东汕头515063【摘要】&
双相障碍(bp)为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关于bp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bp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易感基因
&&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家系、双生子以及寄养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机理涉及多基因的相互共同作用及环境因素[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bp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bp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 1bp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bp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位克隆法和候选基因法。定位克隆法对大样本量的bp家系或同胞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将bp相关基因位点定位到某一染色体区域内,采用定位候选克隆策略最终识别出bp的易感基因。全基因组扫描通常会受到样本含量和表型异质性的限制,近年来多采用荟萃分析来克服这一困难。采用候选基因法通常已经获得某些证据说明某基因与bp存在关联,在此基础上直接研究与bp假说有关的候选基因与疾病的关系,主要分析这些候选基因在正常群体和患病群体之间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关联研究。关联研究的检出率较连锁分析高,检出距离也较连锁分析准确。因此,在bp等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中,关联研究比连锁分析更具优势。一般多将二者配合使用,这样效果更佳。
&&& 2bp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
&&& 2?1连锁分析自1993年对bp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以来,已发现多个染色体区域与bp有关。badner等[2]通过荟萃分析发现,13q32和22q12_13区域存在bp的易感位点。sequardo等[3]也对18个基因组扫描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没有发现某个区域达到了基因组范围的统计学意义,但是,却支持9p21_22、10q11_22和14q24_32与bp存在连锁关系。hayden等[4]研究指出,与bp相关的连锁区域还包括2p、4p、4q、6q、8q、11p、12q、16p、16q、18p、18q、21q和xq。有人将英国和爱尔兰的资料结合分析发现9p21和10p14_21区域与bp存在连锁关系,这与sequardo等荟萃分析的结果相吻合。另外,还有学者将西班牙、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几个国家的资料结合分析也发现4q31和6q24存在bp的连锁区域。最大的联合研究是mcqueen等[5]将11项基因组范围连锁扫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项研究涉及1?067个家系的共5?179个样本,结果充分表明6q和8q与bp存在连锁关系。
&&& 全基因组扫描结果很少得到重复,这表明bp并非某个单一基因位点所致,很可能是多个易感区域的微效作用以非孟德尔的遗传方式参与了bp的发病。大多数研究bp遗传学的学者认为,bp是多基因相互共同作用,加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6]。
&&& 2?2关联研究
&&& 2?2?1g72/g30g72/g30这两个基因起初是在对精神分裂症(sp)进行连锁分析时发现的,二者相互重叠位于13号染色体,最有可能作为bp的易感基因。g72后来被重命名为d_氨基酸氧化酶激活剂(daoa),其基因产物能激活d_氨基酸氧化酶,从而氧化d_丝氨酸,d_丝氨酸再激活n_甲基_d_天冬氨酸受体。多项研究表明,g72/g30的变异与bp存在关联。研究表明,g72/g30与sp存在关联,所以g72/g30被认为是bp和sp的重叠基因[7]。 williams等[8]通过对sp和bp大样本的病例_对照研究,发现g72/g30并不增加sp和重性精神病的易感性,但是这一基因复合体的变异对处于bp/sp边界的患者确实影响情感障碍的发作。因此相对于sp而言,g72/g30可能与情感障碍更具相关性。
&&& 2?2?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_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bdnf基因是一个功能性候选基因,位于11p13。它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参与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突触连接与神经元的修复。这些过程均与情感障碍的突触可塑性假说有关。bdnf基因的研究主要涉及val66met多态性和bdnf_lcpr(bdnf_linked complex polymorphic region)多态性。sklar等[9]检测了136个核心家系的76个候选基因,发现bdnf基因与bp存在关联。sen等[10]发现val66met多态性与神经过敏(与抑郁症有关的一种人格特质)存在关联。然而,这些结果在亚洲人群中却没有得到重复。在对高加索bp患者进行病例_对照研究中,总体没有发现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的关联,但却发现val66met多态性与快速循环型的患者存在关联。green等[11]通过超过5?000例大样本的病例_对照研究发现,val66met多态性与快速循环型的bp存在关联,而非bp的所有类型。这表明bdnf基因的变异可能会与bp特殊的临床类型存在关联。
&&& 第2期邓秀良等.双相障碍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2?2?35_ht转运体(sertonion transporter,5_htt)5_htt基因启动子区域有短版(sv)和长版(lv)2个不同结构。研究表明,sv与bp存在关联,但很多研究却没有发现类似的结果。也有研究表明,sv与bp的自杀企图和自杀死亡有关。mansour等[12]对135个bp的核心家系以及另外1?000多例病例_对照样本进行连锁分析和关联研究,分析5_htt基因以及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也没有发现符合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另外,在转基因大鼠模型中发现,5_htt基因的第2内含子的重复会影响其基因的表达,然而却没有得到稳定重复的结果[5]。高树贵等[13]对汉族人群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2内含子vntr位点多态性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中可能没有重要作用。
&&& 2?2?4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maoa基因位于xpl1?23,编码位于线粒体外膜的单胺代谢酶。最初对该基因感兴趣是因为其位于可能与bp连锁的染色体区。早期研究发现,该基因与bp呈阳性相关,并且认为血小板mao活性降低是bp的生化指标。但后来的研究不支持这些结果,并且血小板仅含有maob。还有人发现在白种人bp患者中第2内含子的一个微卫星等位基因的变异是普通人群的1?55倍,同一区域的另一变异在日本人群中为普通人群2?65倍[6]。
&&& 2?2?5儿茶酚_o_甲基转移酶(catechol_o_methyltransferase,comt)comt基因是一个功能性候选基因,也是一个定位性候选基因,因为它位于22q11连锁区域[14]。关于这一基因研究较多的是val108/158met多态性,它对comt的活性水平会产生影响。一些研究表明该多态性可能与bp的临床特征(如快速循环型)有关。另外还发现,该基因的一个独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bp和sp均存在关联[15]。
&&& 2?2?6神经调节蛋白(neuregulin,nrg1)nrg1基因是最早证实的sp的易感基因之一,起初是在对冰岛的家系研究发现的,并在后来对苏格兰人、威尔士人以及中国人群家系中的研究都得到了证实。green等[16]研究发现,nrg1基因与bp也存在同sp相类似的关联,并且在那些伴有情感不协调的bp患者中更加明显。cassidy等[17]对92个爱尔兰家系进行分析,却没有得到类似的结果。
&&& 2?2?7n_甲基_d_天冬氨酸受体(n_methyl_d_aspartate receptor,nmdar)nmdar为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亲离子型受体之一,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由3类亚单位组成:nmdar1、nmdar2(nmdar2a~2d)及nmdar3(3a,3b)。mundo等[18]对nmdar1受体基因的三个多态性位点1001g/c、1970a/g和6608 a/g与bpd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和单体型分析,以288个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两个位点1001g/c和6608 a/g均存在传递不平衡,杂合子父母将g过度传递给患者;单体型分析显示,两种单体型a_6608a和a_6608g与bp存在明显的关联。livia等[19]以sp和b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nmdar2b基因的3个基因多态性位点(g_200t、a5806c和t5988c)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t5988c位点与bp存在关联,a5806c位点与伴有精神症状的bp存在关联。另外还发现,t_c_c单倍体的传递在双相情感障碍中比精神分裂症更频繁,而g_c_t单倍体的传递在精神分裂症中传递则更加频繁。上述研究表明,nmdar1、nmdar2基因可能为bp的易感基因。
&&& 2?3环境因素
&&&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基因_环境的相互作用对bp的影响,认为生活应激事件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bp的发病。caspi等[20]对一群同龄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检测了5_htt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与一些应激事件(如人际关系、就业、住房、健康和经济问题等)的关系。结果发现,5_htt基因多态性与应激事件对抑郁症的介导有关。这一研究为基因_环境相互作用提供了研究证据,也告诉我们在将来的bp遗传学研究中我们应该考虑到环境因素的作用。
&&& bp的遗传机理非常复杂,很可能是多基因的微效作用累积所致?①不同家族的遗传基础均不相同,而且不同基因的突变或变异也会出现相同的临床表型;②环境因素对bp的发生发展作用机制也需进一步探讨。连锁分析的结果不尽人意,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些研究只局限于较少的区域,而且大多研究没有得到重复。关联研究的较多结果表明,g72/g30和bdnf基因可能与bp存在关联。
&&&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统一表型定义、降低遗传异质性、扩大样本数量,也依赖于遗传学统计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临床分型将有助于降低样本的遗传异质性,从而提高连锁分析的效度。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扩大样本含量,从而有助于发现更小的易感基因,也有助于研究基因间以及基因_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 近年来,在对bp进行连锁分析和关联研究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些bp的易感基因与sp也存在相关性。这对于精神疾病分类的传统二分法提出了挑战。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时开始注重bp和sp共有的疾病特征,如情感症状,而不再是仅仅根据临床诊断对患者进行分类。
&&&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遗传学统计分析方法的提高,相信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将会有更多的易感基因被发现。另外,引入全球化的研究技术(临床因素和环境因素)将会把bp的遗传学研究引入一个全新时期,这必然会让精神科医生、患者以及家属都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传易感性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