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中耳炎胆脂瘤手术视频手术后,换了鼓膜,换了听小骨,怎么办

中耳炎做了装听小骨手术23天,
中耳炎做了装听小骨手术23天,
中耳炎做了装听小骨手术23天,现在能正常张嘴吃东西了吗?导致移位或者在里面没长好的可能性大不大!心理压力有点大……是否去医院就诊过:没去过当前服药说明:没有服药既往病史及手术史:没有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耳聋耳鸣、鼻炎咽炎、过敏性鼻炎
擅长:小儿内科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科室:五官科&
专长: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包括耳聋,耳鸣、中耳炎、鼓膜穿孔...
你好,这个没有什么问题的,目前来说。不要吃辛辣刺激上火的东西。不要吃太硬的东西。就可以了
哦,我打哈哈打的也比较勤点,但是都不敢大张嘴巴的!也可以正常张嘴吃东西了吗?
回复:可以的。目前来说可以。没有什么问题,张嘴巴没事,主要是不要吃硬的东西
职称:医师&
科室:五官科&
专长: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慢性扁...
问题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话,就是把双耳如图强打开,吧其中的胆脂瘤清除出来,至于你说的把我问题,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意见建议:你的理解可能是做完手术,成功率有多少,有多大可能没有成功,这是非常不好说得多,至于说成功,我们每台手术都认为是成功的,但是你说做完手术就好了以后绝对不复发了,流脓这样额症状绝对完全改善了,谁也给你保证不了,你遇到了,就是百分之百
问做了胆脂瘤中耳炎手术,医生建议加听小骨,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急慢性咽炎,急慢性鼻炎,梅妮埃病,变应性鼻炎,流鼻血,急慢性鼻窦炎,耳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声带息肉,急慢性扁桃体炎
&&已帮助用户:11802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手术只能保证干耳,不能保证听力提高,因为耳聋很多情况下是混合型耳聋,光是重建听骨可能听力提高不明显
问做了装了听小骨和耳膜修补手术后饮食应注意什么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手足癣,传染性软疣,白驳风
&&已帮助用户:409612
你好朋友,根据你的提问,这个主要是避免辛辣食物的
问我中耳炎胆脂瘤手术做了鼓膜成型
还修复了2个听小骨,...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先兆流产,妊娠呕吐,流产合并感染
&&已帮助用户:31150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胆脂瘤中耳炎做了听骨链重建和鼓室成形术,术后2周,刚手术时会觉得听力交前有明显提高,然后又会感觉差,随后慢慢恢复。2周还可能有一定的分泌物。意见建议:建议定期换药,3个月后可以复查听力。
问胆脂瘤型中耳炎做手术置换听小骨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牙体缺损,唇病,唇裂,颌骨骨髓炎,舌扁桃体炎,颞下颌关节脱位,口腔白斑病,口腔单纯性疱疹
&&已帮助用户:16889
指导意见:多考虑手术的损伤引起的听骨链的活动受限,不能有效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出现神经冲动的发生,所以建议你先结合医生进行局部的核磁检查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看看,再制定治疗的方案
问你好,我是中耳炎+听小骨置换手术,术后2
职称:医师
专长:真菌性外阴炎,痛经,前庭大腺炎
&&已帮助用户:233996
指导意见:你好;这情况考虑是不会有影响的,不必担心的,可以慢慢恢复的,建议你平时注意多喝水,保证睡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问得胆脂瘤型中耳炎,93年做的手术,听小骨...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
&&已帮助用户:272877
您好,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能会对中耳的功能造成很大的损害 的,作手术也不能保证可恢复听力。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
慢性咽炎一般病程较长,常有急性咽炎病史,或咽喉疼痛不适等
急性咽炎是由于感染所致,常常有咽部疼痛感,咽下困难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
中耳炎潜在的危害是不能忽视的事情,疾病出现的时候,要及时治疗
一般流鼻涕如黄浊则饮食清淡为宜,勿食辛热煎炒之食物。
感觉自己得了慢性咽炎,怎么办?感觉自己得了慢性咽炎,怎么办?
大部分存在体型过胖,咽喉慢性感染,鼻腔疾病的发生
突发性耳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耳鸣造成的危害是不能忽视的,并且耳鸣会导致患者的听力出现下降
百度联盟推广
中耳炎相关标签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您现在的位置是: &
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手术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摘 要:对我院2003年3月~2006年4月共收治36例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患者在清除病变同时行鼓室成形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胆脂瘤
&&& 对我院2003年3月~2006年4月共收治36例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患者在清除病变同时行鼓室成形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6例(36耳),男21例,女15例;年龄16~62岁,平均32岁;病程5~43年。胆脂瘤型27耳,骨疡型9耳;听骨链完整、活动好2耳,听小骨破坏、听骨链中断34耳,其中锤骨、砧骨破坏29耳,镫骨破坏5耳。
&&& 1.2& 手术方法
&&& 1.2.1& 清除病灶& 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术前根据颞骨ct片显示的病变范围,病变局限在上鼓室者采用耳内切口上鼓室进路,清除鼓室病变;鼓窦乳突有病变者采用鼓窦或上鼓室径路,先行典型的乳突根治术,以清除鼓室鼓窦乳突腔病变。病灶清除在显微镜下进行。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将胆脂瘤上皮彻底清除,特别注意鼓室前隐窝、面隐窝、听骨周围的胆脂瘤[1]。
&&& 1.2.2& 听力重建& 鼓膜成形材料选用自体的颞肌筋膜,听骨重建材料用武汉华威生物材料工程开发公司生产的生物陶瓷听小骨置换假体,有两种型号:部分听小骨(porp)和全听小骨(torp)及各种规格。鼓膜成形均采用内置法。听骨重建根据听骨链破坏情况决定:锤骨、砧骨破坏,镫骨完整,活动好者用部分听小骨,部分听小骨下方有一小窝,将其放置于镫骨头上,加高镫骨,连接镫骨和鼓膜;锤骨砧骨镫骨破坏,镫骨底板活动好者,用全听小骨放置于镫骨底板于鼓膜间。听小骨置换假体放置好后,向鼓室内填放浸有抗生素的明胶海绵碎块,再铺好颞肌筋膜,乳突腔、外耳道填塞明胶海绵和碘仿纱条。听小骨完整活动好者,将颞肌筋膜放置于锤骨柄上。
&&& 2& 结果
&&& 术后均无面瘫、眩晕等并发症发生,1例复发。鼓膜形成良好29耳。鼓膜内陷2耳,均为咽鼓管功能不良,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后,鼓膜内陷好转,听力提高。鼓膜小穿孔4耳。
&&& 按语言频率段(500 hz、1000 hz、2000 hz)气导平均阈计算听力,术后听力提高了30 db以上者6耳,提高 20~29 db者9耳,提高10~19 db者15耳,小于10 db者6耳,无听力下降者。
&&& 3& 讨论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8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你好!我儿子去年右耳做过手术,医生说是
你好!我儿子去年右耳做过手术,医生说是
胆脂瘤中耳炎
发病时间:不清楚
你好!我儿子去年右耳做过手术,医生说是胆脂瘤中耳炎,并且换了听小骨,但效果很不好,听力与手术前差很多。左耳刚做过手术,医生说没有换听骨,只是把胆脂瘤清理了,不影响听力,但结果还是不行,听力术前很好,术后差很多,恢复期多长?现在两耳都不行,但过年后还要上学,请问怎么办?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1)
擅长:咽、喉、鼻腔、鼻窦癌瘤,甲状腺癌瘤,头颈部巨大肿瘤,耳鸣、耳聋,鼻疾引起的顽固性头痛,重症难治的鼻出血,久治不愈的中耳乳突炎,儿童特别巨大型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鼾症等各种疑难危重疾病的开创、微创手术,特别是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鼻炎、复发性鼻息肉,各种鼻窦炎等疾患。
你好,胆脂瘤型中耳炎是需要手术的,为了是摘除肿瘤,有部分人听力恢复比较差。
向医生提问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  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1000元)下载费用: 9 元 &
&&&&&&&&&&&&胆脂瘤型中耳炎
耳鼻喉科热点推荐
胆脂瘤型中耳炎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载需:9 元
资源描述:胆脂瘤型中耳炎【概述】 胆脂瘤是指鼓室或乳突腔内存在角化鳞状上皮,并呈囊袋样结构,囊内角化物和脱落上皮积聚或含胆固醇结晶,并逐渐扩大形成胆脂瘤,有破坏骨壁的趋势。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胆脂瘤、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和后天继发性胆脂瘤。先天性胆脂瘤是外胚层的胚胎细胞遗留在颅骨内发展而成的胆脂瘤,多发生在上鼓室或乳突腔或颞骨岩椎。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多由于鼓室负压引起鼓膜松弛部或后上部袋状内陷所致。后天继发的胆脂瘤则继发于中耳炎鼓膜穿孔。【病因与发病机制】 胆脂瘤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有关胆脂形成的机制有各种不同的学说,目前仍有争论。主要学说如下:1.袋状内陷学说 一般认为鼓膜袋状内陷是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的原因。咽鼓管功能障碍或阻塞,产生鼓室负压,引起鼓室隔的鼓前峡和鼓后峡因分泌性中耳炎的分泌物或为肿胀粘膜所阻塞,使上鼓室、鼓窦、乳突腔与中、下鼓室、咽鼓管之间不能沟通,上鼓室负压进一步加重,造成鼓膜松弛部局限内陷。若鼓室或上鼓室负压不能得到解决,内陷呈袋状向上鼓室深部扩大,甚至深入鼓窦、乳突腔,其囊袋内的鳞状上皮不能外移自洁,上皮细胞和角化物不断脱落,积聚成团,由于袋的颈部较狭小或阻塞,囊内压力增加,压迫骨壁或听骨。在继发感染和异物刺激下,囊壁基质下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分泌胶原酶、溶酶体酶、前列腺素 E 等,加上细菌毒素的作用,引起骨壁破坏。此外,感染将加剧胆脂瘤的发展过程,甚至引起颅内、外并发症。2.上皮移行学说 鳞状上皮由外耳道或鼓膜表面移行至鼓室是后天继发性胆脂瘤的原因。透射电镜观察提示胆脂瘤母组织包含Langerhan 细胞、黑素细胞和弹力纤维。前者是上皮的成分,而后者则来源于鼓膜松弛部,因此也支持鼓室胆脂瘤的上皮移行学说。此外,影响上皮移行的因素很多,如细胞间钙浓度、白介素-1,热休克蛋白等因素,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移行机制的假说如下:(1)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边缘性穿孔后,鼓膜或外耳道的鳞状上皮沿穿孔边缘移行长入鼓室、鼓窦、乳突腔。然后上皮细胞和角化物脱落,积聚,形成胆脂瘤。(2)炎症刺激的条件下,外耳道或鼓膜松弛部的上皮下结缔组织破坏,固有层缺失,上皮的基底细胞呈乳头状增生,改变了其生长的方向和速率,从而侵入鼓室,在粘膜下结缔组织中形成囊性结构而发展成胆脂瘤。(3)鼓膜或外耳道深部的鳞状上皮过度角化,脱落的角化物坏死,产生化学物质,破坏骨质。3.中耳粘膜化生学说 不少学者根据呼吸道粘膜的慢性炎症可使粘膜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的理论,提出中耳炎可使中耳粘膜鳞状化生,形成胆脂瘤的假设。动物实验也证实了化学物质刺激能引起中耳粘膜化生,但对中耳内复层鳞状上皮生长的机制还不清楚,临床上尚未予以证实。【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1.病史和症状 后天性胆脂瘤常有长期持续耳漏史,耳脓有臭味,部分病人也可起病隐匿,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先天性胆脂瘤则表现为无明显中耳感染病史的慢性进行性听力减退。患者出现耳痛、头痛、眩晕、面瘫、发热等症状,提示颅内、外并发症的可能。2.耳镜检查 先天性胆脂瘤侵犯鼓膜前,可见鼓膜完整但常呈灰白色、并饱满感。后天性胆脂瘤多呈鼓膜松弛部穿孔或鼓膜后上方边缘性穿孔,有时伴上鼓室外侧壁或外耳道后上壁近鼓环处骨壁的破坏,穿孔边缘可有肉芽或息肉,鼓室内有角化物堆积,分泌物有恶臭。鼓膜紧张部完整者,宜用鼓气耳镜检查。若鼓膜紧张部活动而外观正常,则估计中、下鼓室已被鼓室隔封闭而未受胆脂瘤侵及。3.听力测验 鼓膜松弛部穿孔而紧张部基本正常者,如纯音听力测验气,骨导差小于 20dB 时则提示听骨链仍完整。气、骨导差在30dB 左右,往往提示鼓膜与镫骨或前庭窗接触,自然形成鸟听骨或小鼓室作用。气、骨导差大于 50dB,提示听骨链中断。影像学检查 乳突 X 线平片检查对较大的胆脂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高分辨率CT 扫描可以显示中耳骨壁破坏的情况,骨质破坏的边缘浓密、锐利。胆脂瘤的范围以及周围组织受侵犯的情况均能清晰显示,特别是较小的上鼓室胆脂瘤对上鼓室外侧壁的轻微破坏采用冠状位扫描,能早期发现。鉴别诊断 1. 中耳癌   多发生于 40 岁以上,有长期耳流脓病史,可为血性粘脓,伴耳痛、听力减退、耳鸣。病变累及面神经时可出现同侧外周性面瘫,同侧舌前 1/3 味觉丧失,此外还可出现眩晕或头痛。晚期有颈淋巴结肿大。肿瘤向周围侵犯可影响颞颌关节、腮腺区、滑车神经、外展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或舌下神经,产生相应的症状。耳镜检查见外耳道或鼓室内肉芽和息肉样新生物,触之易出血。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CT 横轴位和冠状位扫描有助于判断中耳骨壁破坏的情况和肿瘤的范围。2.中耳结核 起病较隐蔽,常继发于肺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灶。当鼓膜未受浸润时,仅表现为鼓膜增厚。鼓膜破坏,则出现鼓膜穿孔,并逐渐扩大或呈多发性穿孔。鼓室内可有灰白色肉芽,分泌物稀薄,呈浆液状。一般听力减退比化脓性中耳炎更为明显,进展快,因结核灶容易破坏听骨和迷路。中耳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找到结核杆菌,或肉芽组织见到典型的结核性病理改变时可以确诊。乳突 X 线平片或颞骨 CT 扫描可显示中耳骨壁不规则破坏。3.中耳梅毒 多继发于鼻咽或鼻部梅毒,也可通过血液循环引起鼓室或乳突感染。梅毒性中耳炎早期症状似分泌性中耳炎,继发感染时出现轻度耳痛、鼓膜穿孔,以及持续性耳漏,有臭味,伴耳聋、耳鸣。中耳的粟粒性梅毒瘤引起广泛骨坏死、死骨形成、内耳破坏等。血清反应阳性,分泌物涂片找到梅毒螺旋体或活组织检查可以确诊。【治疗概述】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取决于能否控制感染和恢复中耳功能。胆脂瘤或鼓膜、听骨的破坏均需采用手术来清除病变和修复鼓室的传音结构。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去除诱发中耳炎的因素是有效控制感染措施之一。(1)鼻部和咽部感染灶的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炎、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等必须控制,避免中耳炎反复发作。(2)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治疗:鼻、咽部的病变如增殖体肥大、鼻中隔偏曲、裂腭等常影响咽鼓管咽口的通气功能,需手术纠正,咽鼓管鼓口的息肉或鳞状上皮封闭,可在中耳炎手术时去除。2.全身治疗 影响机体抵抗力的因素或慢性病,如衰弱、营养不良、过敏、糖尿病、肝肾功能不良,应得到纠正。3.控制感染的保守治疗  (1)局部抗生素滴耳液:根据耳脓液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溶液滴耳。应避免选用有耳毒性的抗生素。由于致病菌可能产生耐药和反复感染或混合感染,治疗后疗效不明显者,应定期重复作耳脓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未获化验结果前,一般采用洁霉素、氯霉素、氟嗪酸等药滴耳,也可加入皮质激素类药有助于中耳粘膜水肿的消退。滴药前外耳道和鼓室分泌物用消毒细棉签轻轻拭净或用吸管吸净。滴药后,交替轻压耳屏使药液进入鼓室和咽鼓管。(2)全身抗生素治疗: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应考虑全身抗生素治疗。同时根据耳脓液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胆脂瘤继发急性感染应注意清除鼓室脱落上皮和角化物或痂皮。否则胆脂瘤囊腔引流不畅,虽全身应用抗生素,仍难使局部的药物起到有效的作用。(3)局部肉芽、息肉和胆脂瘤物质去除,鼓室或袋状内陷腔内的角化物质及时清除常有利于引流和感染的控制。小肉芽可用 10%硝酸银烧灼。较大的肉芽或息肉可在直视下用环形小刮匙刮除或用杯形钳摘除,并作活组织病理检查。手术治疗 慢性中耳炎手术的目的是在根治中耳病灶的基础上,尽量修复鼓室的正常解剖结构,保留或提高听力,并防止感染或胆脂瘤复发。主要的手术有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鼓膜修补术、伴或不伴乳突根治术的鼓室成形术等。(1)手术适应证:  ①慢性中耳炎已引起颅内、外并发症时,只要患者的全身情况无手术禁忌,均应及时手术清除中耳病变,并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措施。②鼓室或乳突腔内有不可逆病变,如胆脂瘤、肉芽、鳞状上皮、纤维粘连、鼓室硬化或骨炎等。③慢性中耳炎经积极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提示病变在继续发展。④慢性中耳炎引起中耳解剖结构的破坏能通过手术恢复其功能者,如鼓膜穿孔、听小骨病变等。上述情况均应采用手术治疗,但选择具体手术类型时,则应根据中耳病变和听功能损害程度而定。此外,也应注意病人的全身情况和手术医师的技术条件作全面考虑,才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有时要在手术的过程中、根据术中发现的病变性质和范围而改变手术方案。(2)术前检查:术前详细的耳镜检查,听力和咽鼓管功能测验,以及病人鼻、咽部和全身性疾病的检查,对手术疗效的估计十分重要。①耳镜检查:除中耳炎诊断中的要点外,应注意:一是外耳道的大小、弯度、周围鼓环暴露是否满意,以便选择鼓膜修补的手术进路和手术方法。二是鼓膜有无萎缩,鼓环是否缺损。三是外耳道或鼓室有活动性感染时,应暂缓手术。四是捏鼻咽鼓管吹张,观察咽鼓管口有无分泌物吹出。②听力测验:根据纯音气、骨导听力曲线图估计听骨链、前庭窗、蜗窗和耳蜗功能,必要时作鼓膜贴补试验或堵塞蜗窗后复测听力。音叉试验和言语测听有利于辅助纯音测听对耳蜗功能受损程度作出正确诊断。严重感音性聋者,术后听力效果不满意。③咽鼓管功能测验:咽鼓管功能对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效果至关重要,咽鼓管阻塞者,术后不能恢复实用听力。咽鼓管功能测验方法很多,有些且繁琐。捏鼻吹张法(Valsalva 法)能简单而有效地了解咽鼓管的通气功能。但吹张时不宜用力过猛,以免鼻咽腔压力突然增高,压迫咽鼓管膜部,导致咽鼓管阻塞的假象。因此应重复检查。若不能明确咽鼓管通畅者,可在鼓室内滴入适量有苦味而无刺激的液体,如氯霉素或麻黄素溶液,患者反复吞咽后感到咽部有苦味时提示咽鼓管排液通畅。④鼻、咽部检查:鼻、咽部或鼻窦的急性炎症或比较严重的慢性炎症应积极治疗,待炎症好转后再进行手术。⑤全身检查:排除禁忌手术的全身性疾病。慢性病如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应经治 相关资源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耳炎胆脂瘤手术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