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孩预防感冒中医推拿的措施有哪些

小儿感冒试试中医小儿推拿、热敷


中医认为,感冒初起时,邪气尚在浅表,此时干预治疗最容易痊愈。通常情况下,一岁以上、平时不经常生病、体质还不错的宝宝,如果只有轻微的感冒症状,如流清鼻涕、打喷嚏、轻微鼻塞或咳嗽,可以先不用药,多喝水,用小儿推拿的一些方法来缓解感冒症状。

宝宝感冒发烧了,家长不用着急,试试中医小儿推拿手法来缓解症状。

宝宝感冒时,发烧是最让妈妈担心的,中医退烧的思维与西医不同,西医认为感冒初期是病毒引起的,此时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方法,退烧药只是暂时退热,而中医认为感冒初起多是因受寒,此时疏风散寒多会取得较好疗效。你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选择下面的方法为他退热。

感冒初起:紫苏叶水泡脚

紫苏叶泡热水或煮三分钟,放凉至37℃左右,给宝宝泡脚,待宝宝鼻子上微微发汗即可。如果宝宝愿意喝紫苏水,效果更好。这个方法适用于感冒初起时,外感风寒的阶段。

用食指、中指指腹,在宝宝的左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到肘横纹上,做直线推动,称为清天河水,频率每分钟200次。推拿的时候,可以在手指上沾一点水,更利于退热。这个方法适用于宝宝发烧无汗时。

用食指、中指指腹,在宝宝的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上,做直线推动,频率为每分钟200次。这个方法适用于退高热,也能够治疗风热型的咳嗽。

感冒时,鼻黏膜发炎、肿胀,导致鼻子不通气,宝宝呼吸不畅,会感觉非常难受。可以用推拿开天门、迎香穴的方法缓解:

小儿推拿――开天门:用两个拇指指肚自下而上交替,从宝宝的两眉中间点开始,直线推向发际,推100次,频率大约为每秒1~3次。

小儿推拿――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宝宝小鼻翼的两侧,可以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在这个穴位上轻柔地按压5~10次,能起到缓解鼻塞的作用。

热敷法――热毛巾敷鼻翼:用温毛巾敷在宝宝鼻翼两侧,每次5~10分钟,每天3次,对缓解鼻塞有帮助。

脚心外敷――热姜丝贴脚心:姜切丝,用锅炒干,炒出香味后,将炒好的姜丝放到一个小纱布袋里,再将微热的姜丝纱布袋固定在宝宝脚心,给他穿上小袜子即可。注意,姜丝要稍微放凉后,再给宝宝用,以免烫伤宝宝。

妈妈可用中指指腹揉宝宝的迎香、印堂穴,各1~2分钟,迎香穴位于宝宝鼻翼两侧,印堂穴位于两眉尖连线的中间点。也可以按揉宝宝的小鼻尖,或用手指摩擦宝宝的两侧鼻翼,至局部发热为止。

感冒引发的咳嗽也分很多种,有寒咳、痰咳、热咳,中医对症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不过,中医从辩证角度来看,“初咳在肺”,感冒初起时,可以用一些小儿推拿的方法止咳:

1、分推肩胛骨200~300次

用两拇指端分别从宝宝的肩胛骨内缘由上向下做分向推动,可以起到调肺气,补虚损,止咳的作用。适合于各种类型的咳嗽。

2、揉肺俞穴3~5分钟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左右两指宽的地方。用你的两手的拇指或食指、中两指轻轻按揉肺俞穴,3~5分钟。适合于各种类型的咳嗽。

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妈妈用拇指桡侧缘顶住宝宝脊柱皮肤,再将食指、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着督脉以及两旁的膀胱经,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可捏三下提拿一下,称之为“捏三提一法”。每晚一次,每次捏3-5遍,多了可以到10遍。这个方法是治疗咳嗽的治本之法。

小儿按摩网(小儿推拿网)

}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疾病症状,对于患儿应该如何进行?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的中医推拿护理方法。

(1)患儿由大人扶抱或俯卧位,家长以手掌蘸少许生姜汁沿脊柱两侧膀胱经,用大鱼际着力推搓背,腰部,以红热为度。

(2)家长以双手拇指在背部风门、肺俞穴分别按揉1分钟。

(3)患儿仰卧位,家长以双手拇指推鼻翼两侧各20~30次,然后推印堂、攒竹穴,再向左右分抹额部,抹到太阳穴后用拇指按揉法。如此反复数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4)家长以拇指先点后揉曲池、合谷穴各1~3分钟。

(1)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2)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看过以上小儿感冒的中医推拿护理方法,相信家长们已经有所认识。医学/教育/网小编提醒,小儿感冒的病因各不相同,小儿感冒的类型也可能不尽相同,家长们不宜自主对患儿用药治疗,还是应该及时就医就诊,找准患病原因,根据不同的感冒类型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预防感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